CN218936479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479U
CN218936479U CN202223606123.9U CN202223606123U CN218936479U CN 218936479 U CN218936479 U CN 218936479U CN 202223606123 U CN202223606123 U CN 202223606123U CN 218936479 U CN218936479 U CN 218936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cleaning
filter screen
sea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61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野宁
郭华锋
陈正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Hisense Home Applianc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61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室内换热器、风机组件、至少一个滤网和至少一个自清扫机构。自清扫机构包括基座、第一卷轴、第二卷轴、清洁刷、集尘盒和密封件,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和清洁刷与基座分别可枢转地连接,滤网的一端与第一卷轴连接,滤网的另一端与第二卷轴连接,密封件可以设在第一卷轴和清扫腔的内壁之间,用于密封第一卷轴与清扫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由此,增加清扫腔在上方的密封性,避免清扫腔内部产生的扬尘通过间隙进入壳体内影响其他组件的正常使用,同时,密封件对第一卷轴上的卷绕的滤网进行二次清理,以使清洁刷没有清理完的杂物能够被密封件继续清理,增加自清扫机构对滤网的深度清洁能力。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室内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内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进风口处设置有滤网,以对进入到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阻挡灰尘等杂物进入到空调器室内机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网上附着的杂物过多,将会导致滤网上的部分滤孔被堵塞,减少了进风量,影响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率。目前,为了使空调器室内机保持高效运行,空调器室内机内设有自清扫机构用于清楚滤网上的杂物,但是,用于驱动滤网转动的卷轴也设于室内机内,且为便于卷轴的安装,卷轴与基座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在清扫腔内的清洁刷工作时产生的扬尘可能会从间隙中进入空调器室内机的其他空间,影响部分组件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可以实现对第一卷轴与清扫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室内换热器、风机组件、至少一个滤网、至少一个自清扫机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用于使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流入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送出,所述滤网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用于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杂物。所述自清扫机构用于清除所述滤网上的杂物,所述自清扫机构包括基座、第一卷轴、第二卷轴、清洁刷、集尘盒和密封件,所述基座内限定出顶部具有第一开口且底部具有第二开口的清扫腔,所述第一卷轴、所述第二卷轴和所述清洁刷与所述基座分别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清洁刷均设在所述清扫腔内,所述第一卷轴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清扫腔的内壁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清洁刷用于在所述滤网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或从所述第一卷轴上释放的过程中刷除所述滤网上的杂物,所述集尘盒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用于收集所述清洁刷上掉落的杂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沿壳体的前后方向在第一卷轴和清扫腔的间隙之间设置密封件,以使密封件可以形成对间隙的密封,增加清扫腔在上方的密封性,避免清扫腔内部产生的扬尘通过间隙进入壳体内影响其他组件的正常使用,同时,密封件对第一卷轴上的卷绕的滤网进行二次清理,以使清洁刷没有清理完的杂物能够被密封件继续清理,增加自清扫机构对滤网的深度清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相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所述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相切的切面沿竖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卷轴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卷轴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卷轴的后侧,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清扫腔的后壁与所述第一卷轴之间,所述第一卷轴的前侧与所述清扫腔的前壁之间彼此间隔开;或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卷轴的前侧,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清扫腔的前壁与所述第一卷轴之间,所述第一卷轴的后侧与所述清扫腔的后壁之间彼此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内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安装槽外且与所述第一卷轴的外周面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基座本体、基座盖,所述基座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基座盖与所述基座本体共同限定出所述清扫腔,所述密封件连接在所述基座盖上,当所述基座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的外周面保持止抵,当所述基座盖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所述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的外周面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粘贴在所述基座盖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PU海绵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与自清洁机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清洁机构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座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P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Q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室内机;
10、壳体;11、进风口;
20、室内换热器;
30、风机组件;
40、滤网;
50、自清扫机构;51、基座;511、基座本体;512、基座盖;513、枢转孔;514、定位孔;52、第一卷轴;53、第二卷轴;54、清洁刷;55、集尘盒;56、密封件;57、清扫腔;571、安装槽;5711、开口;5712、第一延伸部;5713、第二延伸部;5714、枢转轴;5715、定位凸起;
60、驱动机构;61、驱动齿轮;62、第一从动齿轮;63、第二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空调器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室内换热器20、风机组件30、至少一个滤网40和至少一个自清扫机构50。
具体而言,如图1-图7所示,壳体10上形成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进风口11可以位于壳体10的顶部,出风口可以位于壳体10的前侧,室内换热器20设于壳体10内,用于与从进风口11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例如在空调器室内机100进行制冷时,室内空气在经过与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后形成冷风从出风口吹向室内。风机组件30设于室内换热器20远离进风口11的一侧,用于使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流入并与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从出风口送出,风机组件30可以将室内进风从进风口11引向室内换热器20,增加室内换热器20的进风,以使根据设定的条件控制进风量。滤网40设在进风口11和室内换热器20之间,在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室内换热器20时用于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杂物,以使进入室内换热器20的空气质量更高,避免室内空气中昂的杂质对室内换热器20的堵塞影响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
空调器室内机100还设有自清扫机构50用于清除滤网40上的杂物,自清扫机构50包括基座51、第一卷轴52、第二卷轴53、清洁刷54、集尘盒55和密封件56,基座51内限定出顶部具有第一开口5711且底部具有第二开口5711的清扫腔57,第一卷轴52设于第一开口5711处,集尘盒55设于第二开口5711处,第一开口5711与第二开口5711相对,第一卷轴52、第二卷轴53和清洁刷54与基座51分别可枢转地连接,并且清洁刷54设于第一卷轴52的下方并未且位于清扫腔57内。滤网40的一端与第一卷轴52连接,滤网40的另一端与第二卷轴53连接,随着第一卷轴52和/或第二卷轴53的转动,滤网40可以相对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运动,第一卷轴52与清扫腔57的内壁间隔设置,密封件56可以设在第一卷轴52和清扫腔57的内壁之间,用于密封第一卷轴52与清扫腔57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清扫腔57内产生的灰尘上扬从间隙中流向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其他组件内。位于清扫腔57内的清洁刷54用于在滤网40卷绕在第一卷轴52或从第一卷轴52上释放的过程中刷除滤网40上的杂物,在清扫腔57的下方设有集尘盒55,集尘盒55可以用于收集清洁刷54上掉落的杂物。这里以滤网40卷绕在第一卷轴52上为例进行说明。在自清扫机构50清扫的过程中,在滤网40卷绕在第一卷轴52的过程中,清洁刷54至少部分与滤网40接触,并且随着滤网40的卷绕和释放,清洁刷54与滤网40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清洁刷54可以刷除滤网40上附着的杂物。
例如,空调器室内机100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随着室内空气在风机组件30的作用下不断从进风口11流向室内换热器20,室内空气在被室内换热器20换热后被风机组件30从出风口送向室内。随着空调器室内机100内与进风口11相对的滤网40上附着的杂物增加,当滤网40上的杂物达到一定量时,设于壳体10内用于检测滤网40上附着的杂物的量的传感器在检测滤网40上的杂物达到预设值时,可以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空调器室内机100进入自清扫模式。在自清扫模式下,滤网40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下与清洁刷54之间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清洁刷54可以与滤网40的不同区域相对设置,并实现对与其相对设置的滤网40区域进行清扫。如,第一卷轴52和第二
卷轴53逆时针转动时,自清扫机构50包括的清洁刷54可以与第一卷轴52止抵以清理
第一卷轴52上卷绕的滤网40上的杂物,以使从滤网40上的杂物掉落在集尘盒55内实
现对杂物的收集。且集尘盒55相对基座51通过可拆卸连接,在需要清扫集尘盒55内的杂物时,可以使集尘盒55在收集杂物后将其从基座51上拆下,便于清理集尘盒55内部的杂物。密封件56设于第一卷轴52和清扫腔57的内壁之间,且密封件56的一端可以与基座51连接,密封件56的另一端与第一卷轴52止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通过沿壳体10的前后方向在第一卷轴52和清扫腔57的间隙之间设置密封件56,以使密封件56可以形成对间隙的密封,增加清扫腔57在上方的密封性,避免清扫腔57内部产生的扬尘通过间隙进入壳体10内影响其他组件的正常使用,同时,密封件56对第一卷轴52上的卷绕的滤网40进行二
次清理,以使清洁刷54没有清理完的杂物能够被密封件56继续清理,增加自清扫机构
50对滤网40的深度清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密封件56的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卷轴52相切。例如,在密封件56设于第一卷轴52和基座51的侧壁的间隙内时,密封件56的后侧与基座51连接,密封件56的前侧与第一卷轴52止抵,也即密封件56的前侧
表面与第一卷轴52相切,在第一卷轴5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卷轴52是行卷绕的滤网
40与密封件56接触,密封件56密封第一卷轴52和基座51侧壁之间的间隙。由此,密
封件56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与第一卷轴52相切,以使密封件56形成对第一卷轴52和基座5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的密封的同时,降低密封件56对第一卷轴52转动的影响。
进一步地,密封件56的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卷轴52相切的切面沿竖
向延伸。也即密封件56的前侧的表面自上向下延伸,在密封件56与第一卷轴52相切
时,第一卷轴52上卷绕的滤网40的部分没有被清洁刷54刷除的杂物会由于密封件56的设置,脱离出滤网40沿密封件56的前侧表面落入清扫腔57内并被集尘盒55收集。由此,密封件56的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表面竖向延伸,可以便于密封件56上述表面上形成的杂物落入集尘盒55中,增加产生的杂物落入集尘盒55中的速度,降低密封件56对第一卷轴52转动的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6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卷轴52在壳
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卷轴52和密封件56在前后方向正对,也即过第一卷轴52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沿前后方向延伸时也过密封件56的中心线。由此,密封件56的中心线与第一卷轴52的中心轴向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可以便于密封件56止抵在第一卷轴52上,降低第一卷轴52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密封件56安装稳定性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密封件56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第一卷轴52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由此,在密封件56安装在基座51的侧壁和第一卷轴52之间时,随着第一卷轴52的转动,密封件56可以在壳体1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卷轴52相切,以使密封件56能够与第一卷轴52的不同位置接触,便于刮掉第一卷轴52上卷绕的滤网40上的杂物,提高自清扫机构50对滤网40的清洁能力,以使滤网40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提高室内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密封件56设在第一卷轴52的后侧,密封件56位于清扫腔57的后壁与第一卷轴52之间,第一卷轴52的前侧与清扫腔57的前壁之间彼此间隔开;或密封件56设在第一卷轴52的前侧,密封件56位于清扫腔57的前壁与第一卷轴52之间,第一卷轴52的后侧与清扫腔57的后壁之间彼此间隔开。也即密封件56可以沿壳体10的前后方向设于第一卷轴52的前侧或者设于第一卷轴52的后侧,这里为便于说明,以密封件56设于第一卷轴52的后侧与基座51的侧壁之间为例进行说明。
当密封件56设于第一卷轴52的后侧时,密封件56的后侧与基座51连接,密封件56的前侧与第一卷轴52相切,在第一卷轴52转动时,密封件56一方面通过与第一卷轴52止抵以形成对第一卷轴52和基座51的后侧壁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避免清洁刷5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从间隙中进入壳体10的其他空间内,另一方面密封件56与第一卷轴52止抵,以使密封件56可以对第一卷轴52上卷绕的滤网40在经过清洁刷54清洁后依然附着在滤网40的杂物的清理,增加对滤网40的清洁小果盘,以使滤网40保持较高的过滤能力。由此,密封件56设于第一卷轴52后侧与基座51的侧壁之间,可以形成对第一卷轴52和基座51之间形成的间隙的密封,有效降低清扫腔57内部的灰尘从间隙进入空调器室内机100内部的其他组件,以使集成和能有效对清洁刷54和密封件56产生的杂物进行清理收集,同时,可以保持第一卷轴52的转速不受密封件56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清扫腔57的内壁上形成有安装槽571,安装槽571的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5711,密封件56安装在安装槽571内,密封件56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开口5711伸入安装槽571外且与第一卷轴52的外周面止抵。例如,安装槽571形成在清扫腔57的后侧邻近第一卷轴52的一侧,安装槽571可以形成在基座51的后侧壁上,或者通过在基座51的后侧壁邻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设置第一延伸部5712和第二延伸部5713,第一延伸部5712和第二延伸部5713在上下方向分布,第一延伸部5712和第二延伸部5713从后向前朝向第一卷轴52延伸,第一延伸部5712和第二延伸部5713与基座51的后侧壁限定出安装槽571用于安装密封件56。密封件56与安装槽571可以为紧配合,在外力的作用下密封件56可以相对安装槽571可拆卸,以便于在密封件56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磨损或者附着部分杂物时,及时对密封件56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增加自清扫机构50的密封性,以使对滤网40的清洁效果更好。由此,在清扫腔57的内壁上形成用于安装密封件56的安装槽571,可以便于密封件56的安装,增加密封件56安装的可靠性和便捷性,提高密封件56安装的精度,提高密封件56安装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图7,基座51包括:基座本体511、基座盖512,基座盖5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基座本体511上,基座盖512与基座本体511共同限定出清扫腔57,密封件56连接在基座盖512上,当基座盖512位于第一位置时密封件56的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卷轴52的外周面保持止抵,当基座盖51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密封件56的面向第一卷轴52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卷轴52的外周面分离。例如,基座盖512设于基座本体511的后侧,基座盖512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枢转轴5714,枢转轴5714可以设于第二延伸部5713沿壳体10长度方向的两端,基座本体511沿壳体10程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枢转孔513,基座盖512和基座本体511通过枢转孔513和枢转轴5714的配合实现枢转连接,密封件56设于基座盖512上。同时为便于提高基座盖512与基座本体511的连接稳定性,在基座盖512的端部设有定位凸起5715,定位凸起5715可以设于第一延伸部5712沿壳体10长度方向的两端,在基座本体511的两端设有定位孔514,在基座盖512与基座本体511配合以使密封件56与第一卷轴52止抵时,基座盖512绕枢转孔513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通过定位凸起5715与定位孔514的配合实现基座盖512与基座本体511的安装,也即基座盖512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当需要更换或者清洁密封件56时,基座盖512在外力的作用下定位凸起5715与定位孔514分离,基座盖512绕枢转孔513的中心轴线转动,以使基座盖512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实现基座盖512与基座本体511的分离。由此,基座51包括基座本体511和基座盖512,且基座盖512相对基座本体51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便于基座盖5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实现对密封件56的更换或者清洁,同时,有利于对第一卷轴52实现观察和清理,降低密封件56设置的难度,简化自清扫机构50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6粘贴在基座盖512上。也即密封件56可以直接在清扫腔57内与基座盖512粘接,在需要更换时直接取下重新粘接新的密封件56,可以简化自清扫结构的结构和密封件56安装的结构,降低成本。或者,可以通过在基座盖512上设置安装槽571,以使密封件56设于安装槽571内,并且在安装槽571内设置粘接剂,以使密封件56与安装槽571粘接,增加密封件56与基座51连接的可靠性。或者密封件56可以相对基座盖512滑动配合,也即密封件56可以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配合在基座盖512上,此时基座盖512上可以设置导向槽或者两端敞开的安装槽571。由此,密封件56粘贴在基座盖512上,简化密封件56的安装结构,提高密封件56与基座盖512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56为PU海绵件。也即一种通过聚氨酯发泡工艺制造的海绵,因其具有较高的回弹能力,在密封件56与第一卷轴52止抵时,能够有效保持形变,增加密封件56与第一卷轴52抵接处的密封性,以使密封件56能够更好的与第一卷轴52止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图8,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包括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61,驱动机构60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等转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从动齿轮62和第二从动齿轮63,第一从动齿轮62安装于第一卷轴52的一端,第一从动齿轮62与驱动齿轮61啮合,第二从动齿轮63安装于第二卷轴53的一端,第二从动齿轮63与第一从动齿轮62啮合。本实施方式中,自清扫机构50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运转,通过动力输出端上的驱动齿轮61带动第一从动齿轮62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卷轴52转动,同时第一从动齿轮62还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63旋转,进而带动第二卷轴53转动。由此,在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的作用下,张紧在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之间的滤网40沿预定轨迹移动,使得滤网40上的不同区域依次与自清扫机构50相对,由自清扫机构50对不同区域的滤网40进行清扫。可选地,第一从动齿轮62和第二从动齿轮63的齿数一致,以保证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的转速一致,滤网40始终张紧在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上。
具体地,驱动机构60通过驱动齿轮61驱动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转动,带动滤网40在第一卷轴52和第二卷轴53之间移动,以使滤网40和与之止抵的清洁刷54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清洁刷54清理滤网40上的残留或者附着的杂物和毛絮,以使清理后的毛絮落入集尘盒55中,在集尘盒55中的杂物达到一定量时可以手动将收集盒拆下清理。当滤网40上的杂物低于一定量时,传感器可以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空调器室内机100停止自清扫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用于使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流入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送出;
至少一个滤网,所述滤网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用于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杂物;
至少一个自清扫机构,所述自清扫机构用于清除所述滤网上的杂物,所述自清扫机构包括基座、第一卷轴、第二卷轴、清洁刷、集尘盒和密封件,所述基座内限定出顶部具有第一开口且底部具有第二开口的清扫腔,所述第一卷轴、所述第二卷轴和所述清洁刷与所述基座分别可枢转地连接,所述滤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卷轴连接,所述滤网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卷轴连接,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清洁刷均设在所述清扫腔内,所述第一卷轴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清扫腔的内壁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卷轴与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清洁刷用于在所述滤网卷绕在所述第一卷轴或从所述第一卷轴上释放的过程中刷除所述滤网上的杂物,所述集尘盒设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用于收集所述清洁刷上掉落的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所述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相切的切面沿竖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卷轴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卷轴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卷轴的后侧,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清扫腔的后壁与所述第一卷轴之间,所述第一卷轴的前侧与所述清扫腔的前壁之间彼此间隔开;或
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卷轴的前侧,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清扫腔的前壁与所述第一卷轴之间,所述第一卷轴的后侧与所述清扫腔的后壁之间彼此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腔的所述内壁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开口,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密封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安装槽外且与所述第一卷轴的外周面止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基座本体;
基座盖,所述基座盖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本体上,所述基座盖与所述基座本体共同限定出所述清扫腔,所述密封件连接在所述基座盖上,当所述基座盖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的外周面保持止抵,当所述基座盖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密封件的面向所述第一卷轴的所述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卷轴的外周面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粘贴在所述基座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PU海绵件。
CN202223606123.9U 2022-12-30 2022-12-30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8936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123.9U CN218936479U (zh) 2022-12-30 2022-12-30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123.9U CN218936479U (zh) 2022-12-30 2022-12-30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479U true CN218936479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4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6123.9U Active CN218936479U (zh) 2022-12-30 2022-12-30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75573B1 (ko) 공기조화기와 그 필터 청소방법 및 필터 청소 장치
EP2217863B1 (en) Air conditioner
JP4815452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27616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24096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JP4896636B2 (ja)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CN106687754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JP201024935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08072588A1 (ja) 空気調和機のフィルタ清掃機構
CN107504559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107958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7461807B (zh) 空调器的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800276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583205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KR101392322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04156794A (ja) 空気調和機
JP575508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893647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037236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JP436945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28583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35721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3992722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12534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清掃装置と空気調和機
CN21958913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