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5516U - 一种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5516U
CN218935516U CN202320029425.XU CN202320029425U CN218935516U CN 218935516 U CN218935516 U CN 218935516U CN 202320029425 U CN202320029425 U CN 202320029425U CN 218935516 U CN218935516 U CN 218935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se
fixed
arc plate
fixed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94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昱华
徐华荣
钟城
洪小飞
田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Guangdong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Huizhou Daya Bay Branch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Guangdong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Huizhou Daya Bay Branch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Guangdong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Huizhou Daya Bay Branch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Guangdong 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Huizhou Daya Bay Branch Co
Priority to CN2023200294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5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5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5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机构,所述底座下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正面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底座下面且位于固定臂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连接卡槽相互配合,所述底座下方且位于固定臂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挤压弧板,所述挤压弧板上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固定臂下面开设有固定凹孔,所述固定凹孔与连接卡槽内部相通。通过旋转螺纹套管会抵住底座下面,从而带动挤压弧板下移调整挤压弧板与固定臂之间的间距,夹持住管道,将管道固定在固定臂与挤压弧板中间位置,可以适应各种直径管道的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管道在不同领域广泛适用,故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管道也产生了不同的型号,以适应不同场所的需求,由于管道具有一定的重力,常常用到管道支架对管道进行支撑。
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7927519U的一种可多型号支撑的钢结构管道支架,包括上卡箍、连接座一、下卡箍、连接座二和卡槽,所述上卡箍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三和连接座四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湿度感应器。该可多型号支撑的钢结构管道支架,上卡箍和下卡箍对内卡箍二和内卡箍一的外壁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调整内卡箍二和内卡箍一之间的距离,使连接座三和连接座四在滑轨上滑动,随着内卡箍二和内卡箍一之间的距离改变,可适应不同管道外径的大小,以对管道进行支撑,当内卡箍二和内卡箍一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利用横向螺纹杆与卡槽的连接作用,以固定连接座三和连接座四在滑轨上的位置,从而提高对管道支撑的稳定性。
上述现有的一种可多型号支撑的钢结构管道支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以下几种问题,第一在使用过程上卡箍与上卡箍不便于拆卸,在安装管道的过程中,需要在管道未连接在一起时,将管道穿过上下卡箍中间位置可能完成安装,限制性较大,第二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固定,需要调整内卡箍二和内卡箍一之间的距离,需要转动四个螺栓架上的螺栓才能完成调整,操作起来较为烦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正面开设有连接卡槽,所述底座下面且位于固定臂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连接卡槽相互配合,所述底座下方且位于固定臂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挤压弧板,所述挤压弧板上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
具体的,通过设置的连接轴承使固定臂与底座转动连接在一起,固定臂可以随意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支撑柱与固定臂中间处于中空,装置可以从管道中间端卡入,连接卡槽与支撑柱相互配合,再通过连接卡槽将支撑柱卡入固定臂内部,在通过支撑柱上的限位装置将固定臂与支撑柱固定在一起,从而管道卡入装置的内部,方便在管道已经完成连接时,将支架与管道连接在一起,随后旋转螺纹套管会抵住底座下面,从而带动挤压弧板下移调整挤压弧板与固定臂之间的间距,夹持住管道,固定不同直径的管道。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脚。
具体的,通过螺栓穿过固定脚可以将底座固定起来。
优选的,所述固定臂下面开设有固定凹孔,所述固定凹孔与连接卡槽内部相通。
具体的,通过固定凹孔与支撑柱上固定装置配合,可以将支撑柱卡在连接卡槽内部,从而将固定臂与支撑柱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上且靠近下端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具体的,通过固定螺母可以限制固定套块位置,从而将其抵在固定凹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上套接有固定套块,所述固定套块与固定凹孔相互配合。
具体的,通过将固定套块抵在固定凹孔内部,可以将支撑柱卡在连接卡槽内部难以滑动。
优选的,所述挤压弧板上面且位于固定螺母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输送组,所述连接输送组另一端与底座下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通过连接输送组使挤压弧板与底座活动连接在一起,使挤压弧板可以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连接轴承使固定臂与底座转动连接在一起,旋转固定臂至一百八十度,此时固定臂与支撑柱中间的位置中空,可以通过这个中空的位置将装置卡在管道上,从而可以在管道完成焊接后,从而中间位置将管道与支架连接在一起。
2、旋转螺纹套管会抵住底座下面,从而带动挤压弧板下移调整挤压弧板与固定臂之间的间距,夹持住管道,将管道固定在固定臂与挤压弧板中间位置,可以适应各种直径管道的固定,相比较现有装置只需要旋转螺纹套管即可,较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固定脚;102、连接轴承;2、固定臂;201、连接卡槽;202、固定凹孔;3、支撑柱;301、螺纹槽;302、固定螺母;303、固定套块;4、挤压弧板;401、连接输送组;402、螺纹柱;403、螺纹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下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承102,连接轴承102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臂2,固定臂2正面开设有连接卡槽201,底座1下面且位于固定臂2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与连接卡槽201相互配合,底座1下方且位于固定臂2与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挤压弧板4,挤压弧板4上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柱402,螺纹柱40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403。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连接轴承102使固定臂2与底座1转动连接在一起,固定臂2可以随意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支撑柱3与固定臂2中间处于中空,装置可以从管道中间端卡入,连接卡槽201与支撑柱3相互配合,再通过连接卡槽201将支撑柱3卡入固定臂2内部,在通过支撑柱3上的限位装置将固定臂2与支撑柱3固定在一起,从而管道卡入装置的内部,方便在管道已经完成连接时,将支架与管道连接在一起,随后旋转螺纹套管403会抵住底座1下面,从而带动挤压弧板4下移调整挤压弧板4与固定臂2之间的间距,夹持住管道,固定不同直径的管道。
其中,为了实现固定装置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底座1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脚101,固定臂2下面开设有固定凹孔202,固定凹孔202与连接卡槽201内部相通。
通过螺栓穿过固定脚101可以将底座1固定起来,固定凹孔202与支撑柱3上固定装置配合,可以将支撑柱3卡在连接卡槽201内部,从而将固定臂2与支撑柱3固定在一起。
其中,为了实现固定固定臂2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支撑柱3上且靠近下端处开设有螺纹槽301,螺纹槽30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02,支撑柱3上套接有固定套块303,固定套块303与固定凹孔202相互配合,挤压弧板4上面且位于固定螺母302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输送组401,连接输送组401另一端与底座1下面固定连接。
通过固定螺母302可以限制固定套块303位置,从而将其抵在固定凹孔202内部,将固定套块303抵在固定凹孔202内部,可以将支撑柱3卡在连接卡槽201内部难以滑动,连接输送组401使挤压弧板4与底座1活动连接在一起,使挤压弧板4可以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需要将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旋转固定臂2至一百八十度,此时固定臂2与支撑柱3中间的位置中空,可以通过这个中空的位置将装置卡在管道上,再将固定臂2复位,将固定套块303从支撑柱3底部套上,旋上固定螺母302,固定螺母302可以限制固定套块303位置,将其抵在固定凹孔202内部,从而将支撑柱3卡在连接卡槽201内部难以滑动,随后旋转螺纹套管403会抵住底座1下面,从而带动挤压弧板4下移调整挤压弧板4与固定臂2之间的间距,夹持住管道,将管道固定在固定臂2与挤压弧板4中间位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支撑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承(102),所述连接轴承(102)下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臂(2),所述固定臂(2)正面开设有连接卡槽(201),所述底座(1)下面且位于固定臂(2)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与连接卡槽(201)相互配合,所述底座(1)下方且位于固定臂(2)与支撑柱(3)之间设置有挤压弧板(4),所述挤压弧板(4)上面固定安装有螺纹柱(402),所述螺纹柱(40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脚(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2)下面开设有固定凹孔(202),所述固定凹孔(202)与连接卡槽(201)内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上且靠近下端处开设有螺纹槽(301),所述螺纹槽(301)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上套接有固定套块(303),所述固定套块(303)与固定凹孔(202)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弧板(4)上面且位于固定螺母(302)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输送组(401),所述连接输送组(401)另一端与底座(1)下面固定连接。
CN202320029425.XU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支撑机构 Active CN218935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9425.XU CN218935516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9425.XU CN218935516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5516U true CN218935516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9425.XU Active CN218935516U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5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4736B (zh) 一种音响安装铝管架
CN218935516U (zh) 一种支撑机构
CN210570453U (zh) 一种管件加工用平整度检测装置
CN112701607B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便携式电力线支架
CN214978967U (zh)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用焊接辅助夹具
CN208896052U (zh) 塑料管材支架
CN110480248A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圆钢管焊接夹具
CN201145967Y (zh) 全工位圆管焊接培训支架
CN219617016U (zh) 机架焊接夹具
ATE411198T1 (de) Einspannvorrichtung
CN209715160U (zh) 一种实验室用多功能支架
CN219062998U (zh) 一种水准仪支撑结构
CN114734188B (zh) 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的智能化零件焊接固定设备
CN218983796U (zh) 一种钢管夹具
CN219639688U (zh) 一种管道固定支撑模块
CN109794524B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座圈校准装置
CN116552011B (zh) 一种用于钢衬聚四氟乙烯管材焊接的定位焊接工装
CN210615808U (zh) 一种不锈钢管加工制管辅助工装
CN220891306U (zh) 一种管道悬吊保护装置
CN220380730U (zh) 一种脚手架扣件试验安装架
CN2207492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管道支撑器
CN220759655U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加工的夹持装置
CN219757141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柔性检测平台
CN211514579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装配式试剂架
CN220641438U (zh) 一种套帽快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