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2652U -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2652U
CN218932652U CN202223320797.2U CN202223320797U CN218932652U CN 218932652 U CN218932652 U CN 218932652U CN 202223320797 U CN202223320797 U CN 202223320797U CN 218932652 U CN218932652 U CN 218932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water
storage container
cover body
p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07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杰
熊明
任广起
管学伟
顾彪
曹春辉
赵子阳
刘永刚
万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idea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07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2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2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2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其中储水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储水容器和盖体,支撑框架限定出具有前部开口的安装腔;储水容器适于通过前部开口可拆卸地设于安装腔,储水容器限定出具有倒水口的储水腔;盖体可活动地设于储水容器,用于开闭倒水口,盖体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储水腔连通,该储水组件的储水容器外观美观,整体结构更简单,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储水容器上进水口与倒水口分别设置,由此不仅导致倒水时水会从进水口同时流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多个开口也使得储水容器的外观不美观,多个开口还使得储水容器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储水组件,该储水组件的储水容器外观美观,整体结构更简单,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储水组件的衣物护理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水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限定出具有前部开口的安装腔;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适于通过所述前部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储水容器限定出具有倒水口的储水腔;盖体,所述盖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储水容器,用于开闭所述倒水口,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组件,该储水组件的储水容器外观美观,整体结构更简单,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倒水口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储水容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储水容器可拆卸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倒水口的边沿卡接相连;和/或,所述第二端具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朝远离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储水容器的方向延伸;和/或,所述盖体包括用于开闭所述倒水口的盖本体和卡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盖本体,所述卡舌设于所述盖本体的内侧,所述卡舌与所述盖本体之间限定出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倒水口的边沿卡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设有环形翻边;其中,所述环形翻边的内圈限定出所述进水口,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倒水口的状态下,所述环形翻边伸入所述倒水口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翻边限定出环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处设有环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水容器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部,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安装凹部的底壁;其中,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倒水口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安装凹部内且与所述安装凹部的底壁止抵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储水容器的侧壁上部,或者;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储水容器的顶壁;或者,所述倒水口从所述储水容器的侧壁上部延伸至所述储水容器的顶壁;和/或,所述储水容器的顶壁形成从后向前朝上弯曲的弧形壁,所述储水容器的后侧壁形成竖直壁,所述倒水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壁;和/或,所述支撑框架具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适于穿过所述进水口以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前部具有敞开口;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前部以封闭所述敞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容器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储水腔,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储水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储水组件100,支撑框架1,安装腔11,进水接头12,
储水容器2,容器本体21,盖板22,储水腔23,安装凹部24,倒水口241,储水容器的顶壁25,后侧壁26,
盖体4,盖本体41,进水口411,卡舌42,卡槽43,握持部44,环形翻边45,安装槽46,环状结构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衣物护理设备的储水容器可以为衣物护理设备的废水盒。衣物护理设备的储水容器在衣物护理设备运行时需要固定在衣物护理设备上,衣物护理设备内产生的废水会通过进水管路穿过储水容器的进水口排入到储水容器的储水腔内,储水容器内的水位持续上升,在储水容器内的水位到达警戒位置后,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到达预设高度,并报警通知用户对储水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处理,此时用户需要将储水容器与衣物护理设备分离,并将储水容器内的水从倒水口倾倒出来,以使衣物护理设备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现有技术中,储水容器上进水口与倒水口分别设置,由此不仅导致倒水时水会从进水口同时流出,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多个开口也使得储水容器的外观不美观,多个开口还使得储水容器整体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将进水口411集成在倒水口241的盖体4上的储水容器2,由此,简化了储水容器2的结构,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241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由于储水容器2上无需另外设置进水口411,因此储水容器2的一致性好,外观美观,储水容器2整体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低。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设备的储水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设备的储水组件100可以包括:支撑框架1、储水容器2和盖体4。
如图3所示,支撑框架1限定出具有前部开口的安装腔11,储水容器2适于通过前部开口可拆卸地设于安装腔11,支撑框架1固定设置在衣物护理设备上,储水容器2通过支撑框架1间接固定设置在衣物护理设备上,以使储水容器2能够可拆卸的设置在衣物护理设备上。
储水容器2限定出具有倒水口241的储水腔23,储水腔23能够用于储存废水,储水腔23内的废水可以通过倒水口241倒出,以使储水容器2能够反复使用。
储水容器2除去倒水口241的其他部位为封闭结构,储水容器2的一致性好,外观美观,并且,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241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盖体4可活动地设于储水容器2,用于开闭倒水口241,盖体4的设置能够在储水容器2无需倒水时关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避免水从倒水口241处溢出,提高衣物护理设备的使用体验,而在储水容器2需要向外倒水时,用户可以打开盖体4,此时倒水口241全部敞开,废水能够更快速的从倒水口241倒出,并且不会残留在储水容器2内,提高了使用体验。
进一步,盖体4上开设有进水口411,进水口411与储水腔23连通,衣物护理设备产生的废水能够通过进水口411进入储水容器2的储水腔23内。
也就是说,储水容器2的进水口411集成在倒水口241的盖体4上,在储水容器2上无需另外开孔用于进水,储水容器2的一致性好,外观美观,并且,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241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通过将储水容器2的进水口411集成在倒水口241的盖体4上,简化了储水容器2的结构,储水容器2整体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设备的储水组件100,该储水组件100的储水容器2外观美观,整体结构更简单,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241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3所示,进水口411的面积小于倒水口241的面积。由此,能够使进水口411设置在用于开闭倒水口241的盖体4上,有利于储水容器2整体结构的布置。
进一步,使进水口411能够设计的较小,由于在盖体4封闭倒水口241时,进水口411依然敞开,设计较小的进水口411能够在无需倒水时,避免水从进水口411处泄露,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再进一步,还使倒水口241能够设计的更大,在需要通过倒水口241将储水容器2内的水倾倒出来时,较大的倒水口241使得水能够迅速的通过倒水口241倾倒出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1-图3所示实施例,盖体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储水容器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端与储水容器2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在储水容器2无需倒水时,盖体4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都与储水容器2连接,以使盖体4稳定的关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避免水从倒水口241处溢出,提高衣物护理设备的使用体验。
而在储水容器2需要向外倒水时,盖体4的第二端与储水容器2之间断开连接,用户可以控制盖体4沿着第一端转动,直至用户可以完全打开盖体4,此时倒水口241全部敞开,废水能够更快速的从倒水口241倒出,并且不会残留在储水容器2内,提高了使用体验。
并且,由于盖体4的第一端始终与储水容器2连接,避免了将盖体4从储水容器2上拆卸下来导致的盖体4丢失,并且使盖体4仅能沿着预设方向运动,盖体4的开闭更便捷,提高了使用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盖体4的任意两端同时与储水容器2可拆卸的连接,由此,在储水容器2无需倒水时,盖体4的任意两端同时与储水容器2连接,能够使盖体4稳定的关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避免水从倒水口241处溢出,而在储水容器2需要向外倒水时,盖体4的二端同时与储水容器2之间断开连接,盖体4能够从储水容器2上拆卸下来,此时倒水口241全部敞开,废水能够更快速的从倒水口241倒出,并且不会残留在储水容器2内,提高了使用体验。
参照图1-图3,第二端和倒水口241的边沿卡接相连,以使盖体4与储水容器2之间的连接与拆卸更便捷,并且盖体4的第二端与储水容器2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与倒水口241的边沿还可以通过磁吸件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图3所示,盖体4包括:用于开闭倒水口241的盖本体41,进水口411设于盖本体41,盖本体41主要起到封闭倒水口241的作用。
盖体4还包括:设于盖本体41的内侧的卡舌42,卡舌42与盖本体41之间限定出卡槽43,卡槽43与倒水口241的边沿卡接相连。
如图3所示,卡舌42设置在盖本体41第二端且靠近盖本体41第二端的边沿,并且卡舌42与盖本体41的连接处与边沿有一定的距离。卡舌42向远离盖本体41且靠近盖本体41的第二侧边沿的方向延伸。盖本体41的连接处到盖本体41的边沿之间的盖本体41与卡舌42之间限定出卡槽43。
在盖体4的第二端与储水容器2连接时,卡槽43与倒水口241的边沿卡接相连,此时倒水口241的边沿位于盖本体41与卡舌42之间,盖本体41与倒水口241的边沿配合,限制了盖体4向储水腔23内转动的趋势,卡舌42与倒水口241的边沿配合,限制了盖体4向储水腔23外翻转的趋势,由此,实现了盖体4的可靠的限位,确保了盖体4能够稳定的封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避免溢水。
参照图3,卡舌42远离盖本体41的一端上形成有圆弧状的导向面,以使在导向面与倒水口241的边沿接触时,能够将倒水口241的边沿导向卡槽43,或者从卡槽43内导出。
进一步,卡舌42还包括多条加强筋,以使卡舌42具有足够的强度用于与储水容器2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端具有握持部44,用户可以通过握持部44对盖体4施力,使得盖体4的第二端能够与储水容器2分离,从而打开倒水口241。
握持部44朝远离第一端和储水容器2的方向延伸,由此,在握持部44与储水容器2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便于用户由盖体4的靠近储水容器2的内侧向远离储水容器2的方向施力,使得盖体4的打开过程更便捷。
并且,由于握持部44与盖本体41沿着相同方向延伸且一体设置,因此,握持部44的设置使得储水容器2的外观更美观,使得储水容器2的外观更具一致性。
具体地,用户可以将工具或者指甲伸入到握持部44与储水容器2之间形成的间隙内,并向远离储水容器2的方向向握持部44施力,在力的作用下盖体4的第二端脱离储水容器2的限位,盖体4能够以第一端为中心向远离储水容器2的方向转动,并打开倒水口24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44可以是形成在盖本体41上与储水容器2向背一侧的凸起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1和图3,盖体4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边沿设有环形翻边45,其中,环形翻边45的内圈限定出进水口411。
也就是说,进水口411形成在盖体4的中部,以使盖体4上各处的强度均匀,避免盖体4受到破坏。进水口411的外圈形成有环形翻边45,环形翻边45的设置能够对盖本体41上进水口411周围的结构的强度进行加强,避免盖本体41进水口411周围的强度过低造成破损,确保盖体4的使用寿命。
其中,在盖体4封闭倒水口241的状态下,环形翻边45伸入倒水口241内,以避免环形翻边45的设置突出于储水容器2的壁面,影响储水容器2与支撑框架1的配合安装。
如图1和图3所示,环形翻边45限定出环形安装槽46,安装槽46处设有环状结构5,环状结构5能够环绕在进水口411的边沿对进水口411的边沿进行保护,并且,环状结构5可以采用柔性材料,由此,在进水接头12穿过进水口411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进水接头12与进水口411的边沿发生刚性接触,导致进水接头12路损坏,确保储水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图3,储水容器2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部24,倒水口241设于安装凹部24的底壁,其中,在盖体4封闭倒水口241的状态下,盖体4位于安装凹部24内且与安装凹部24的底壁止抵配合,盖体4与安装凹部24的底壁止抵配合能够在盖体4边沿与储水容器2之间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避免水通过盖体4与储水容器2之间的间隙处溢出,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并且,通过安装凹部24的设置,并将盖体4设于安装凹部24,能够使设置在安装凹部24内的盖体4的外侧不凸出于储水容器2的壁面,避免影响储水容器2与支撑框架1的配合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3,倒水口241设于储水容器2的侧壁上部和/或储水容器的顶壁25,以使倒水口241的位置能够设置的更高,进而使得进水口411的设置位置更高,以使储水容器2内能够容纳更多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倒水口241设于储水容器2的侧壁上部,或者;倒水口241设于储水容器的顶壁25;或者,倒水口241从储水容器2的侧壁上部延伸至储水容器的顶壁25。
如图1-图3所示,倒水口241设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上部并延伸到储水容器的顶壁25,由此,能够便于用户倒水,避免在倒水时出现死角,导致水滞留在储水容器2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倒水口241设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上部,在在一些实施例中,倒水口241设于储水容器的顶壁25,对于倒水口241的具体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上部,进水口411位于该部分,也就是说,进水口411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位于同一平面,由此,进水管路能够设置在支撑框架1的底壁上,从而使位于储水容器2后侧壁26的进水口411与位于支撑框架1的底壁的进水管路配合。
如图1-图3所示,储水容器的顶壁25形成从后向前朝上弯曲的弧形壁,以便于在储水容器2上形成扣手结构,以便于用户取放储水容器2。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形成竖直壁,以使储水容器2的储水量尽可能的大,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弧形壁,由此,能够使倒水口241设置的更高,使储水容器2内能够容纳更多的水,并且还能够便于用户倒水,避免在倒水时出现死角,导致水滞留在储水容器2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储水容器的顶壁25形成水平壁,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形成竖直壁。
参照图1-图3,储水容器2包括:容器本体21和盖板22,容器本体21的前部具有敞开口,盖板22设于容器本体21的前部以封闭敞开口,容器本体21与盖板22可以分别进行加工设计,再安装组成为一个整体,以简化储水容器2的加工工艺,便于储水容器2的加工。
其中,盖板22与容器本体21之间限定出储水腔23以用于储水,倒水口241设于容器本体21的后部,以避免倒水口241的设置影响衣物护理设备的外观,且便于进水管路的布置。
如图3所示,支撑框架1具有进水接头12,进水接头12与进水管路连通,以将衣物护理设备内产生的废水输送到储液容器的储水腔23内,进水接头12适于穿过进水口411以与储水腔23连通,由此能够将储水容器2外的水输送到储水容器2的储水腔23内,并且在储水容器2上无需再开口,简化了储水组件100的结构,降低了储水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根据图1-图3描述储水组件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组件100可以包括:支撑框架1、储水容器2盖体4。
其中,储水容器2包括:容器本体21和盖板22,容器本体21的前部具有敞开口,盖板22设于容器本体21的前部以封闭敞开口,容器本体21与盖板22可以分别进行加工设计,再安装组成为一个整体,以简化储水容器2的加工工艺,便于储水容器2的加工。盖板22与容器本体21之间限定出储水腔23,储水腔23能够用于储存废水。
储水容器2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部24,安装凹部24设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上部并延伸到储水容器的顶壁25,储水容器2具有倒水口241,倒水口241设于安装凹部24的底壁,倒水口241也设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上部并延伸到储水容器的顶壁25。
盖体4可活动地设于储水容器2的安装凹部24,用于开闭倒水口241,盖体4的设置能够在储水容器2无需倒水时关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避免水从倒水口241处溢出,提高衣物护理设备的使用体验,而在储水容器2需要向外倒水时,用户可以打开盖体4,此时倒水口241全部敞开,废水能够更快速的从倒水口241倒出,并且不会残留在储水容器2内,提高了使用体验。
在盖体4封闭倒水口241的状态下,盖体4位于安装凹部24内且与安装凹部24的底壁止抵配合,盖体4能够起到封闭倒水口241的作用。
盖体4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边沿设有环形翻边45,其中,环形翻边45的内圈限定出进水口411。也就是说,储水容器2的进水口411集成在倒水口241的盖体4上,在储水容器2上无需另外开孔用于进水,储水容器2的一致性好,外观美观,并且,倒水时水仅能通过倒水口241倒出,便于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1-图3所示实施例,盖体4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储水容器2可转动地连接,第二端和倒水口241的边沿卡接相连。
具体地,盖体4包括盖本体41和卡舌42,卡舌42设置在盖本体41第二端且靠近盖本体41第二端的边沿,并且卡舌42与盖本体41的连接处与边沿有一定的距离。卡舌42向远离盖本体41且靠近盖本体41的第二侧边沿的方向延伸。盖本体41的连接处到盖本体41的边沿之间的盖本体41与卡舌42之间限定出卡槽43。
在盖体4的第二端与储水容器2连接时,卡槽43与倒水口241的边沿卡接相连,此时倒水口241的边沿位于盖本体41与卡舌42之间,盖本体41与倒水口241的边沿配合,限制了盖体4向储水腔23内转动的趋势,卡舌42与倒水口241的边沿配合,限制了盖体4向储水腔23外翻转的趋势,由此,实现了盖体4的可靠的限位,确保了盖体4能够稳定的封闭倒水口241的至少一部分,避免溢水。
参照图3,卡舌42远离盖本体41的一端上形成有圆弧状的导向面,以使在导向面与倒水口241的边沿接触时,能够将倒水口241的边沿导向卡槽43,或者从卡槽43内导出。
进一步,卡舌42还包括多条加强筋,以使卡舌42具有足够的强度用于与储水容器2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端还具有握持部44,握持部44朝远离第一端和储水容器2的方向延伸,由此,在握持部44与储水容器2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便于用户由盖体4的靠近储水容器2的内侧向远离储水容器2的方向施力,使得盖体4的打开过程更便捷。
如图3所示,支撑框架1限定出具有前部开口的安装腔11,储水容器2适于通过前部开口可拆卸地设于安装腔11,支撑框架1具有进水接头12,进水接头12适于穿过进水口411以与储水腔23连通。
进水口411与储水容器2的后侧壁26位于同一平面,由此,进水管路能够设置在支撑框架1的底壁上,从而使位于储水容器2后侧壁26的进水口411与位于支撑框架1的底壁的进水管路配合。
进一步,环形翻边45限定出环形安装槽46,安装槽46处设有环状结构5,环状结构5可以采用柔性材料,由此,在进水接头12穿过进水口411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进水接头12与进水口411的边沿发生刚性接触,导致进水接头12路损坏,确保储水组件100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护理设备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衣物护理设备的储水组件100。在衣物护理设备中,通过采用上述储水组件100,使得衣物护理设备的使用体验更好。
对于衣物护理设备的其它构造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衣物护理设备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限定出具有前部开口的安装腔;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适于通过所述前部开口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储水容器限定出具有倒水口的储水腔;
盖体,所述盖体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储水容器,用于开闭所述倒水口,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倒水口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储水容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储水容器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倒水口的边沿卡接相连;
和/或,所述第二端具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朝远离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储水容器的方向延伸;
和/或,所述盖体包括用于开闭所述倒水口的盖本体和卡舌,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盖本体,所述卡舌设于所述盖本体的内侧,所述卡舌与所述盖本体之间限定出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倒水口的边沿卡接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边沿设有环形翻边;
其中,所述环形翻边的内圈限定出所述进水口,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倒水口的状态下,所述环形翻边伸入所述倒水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翻边限定出环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处设有环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部,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安装凹部的底壁;
其中,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倒水口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安装凹部内且与所述安装凹部的底壁止抵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储水容器的侧壁上部,或者;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储水容器的顶壁;或者,所述倒水口从所述储水容器的侧壁上部延伸至所述储水容器的顶壁;
和/或,所述储水容器的顶壁形成从后向前朝上弯曲的弧形壁,所述储水容器的后侧壁形成竖直壁,所述倒水口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壁;
和/或,所述支撑框架具有进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适于穿过所述进水口以与所述储水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前部具有敞开口;
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前部以封闭所述敞开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容器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储水腔,所述倒水口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后部。
10.一种衣物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水组件。
CN202223320797.2U 2022-12-05 2022-12-05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Active CN218932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0797.2U CN218932652U (zh) 2022-12-05 2022-12-05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0797.2U CN218932652U (zh) 2022-12-05 2022-12-05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2652U true CN218932652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0797.2U Active CN218932652U (zh) 2022-12-05 2022-12-05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26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32652U (zh) 储水组件和衣物护理设备
CN110053864A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式防漏饮料杯盖
US20100127011A1 (en) Lid having a flip top cover
JP4899515B2 (ja) 貯水装置
JP4697674B2 (ja) ポット
CN209499389U (zh) 一种带泄压结构的水杯盖
JP5962433B2 (ja) 加圧注出式液体容器
CN210972199U (zh) 纸浆模塑杯盖和掀盖的连接结构
JP3677676B2 (ja) ヒンジ付キャップ
JP4565675B2 (ja) 容器の蓋体着脱構造
CN219525049U (zh) 一种多向开盖茶水桶结构
CN215820507U (zh) 容器盖及液体容器
CN217013895U (zh) 水箱
CN211380670U (zh) 冷水壶
CN215958743U (zh) 一种扁壶
CN214963263U (zh) 一种一键式开盖运动杯
CN113951729B (zh) 一种水箱体及饮品机
KR200301585Y1 (ko) 병마개 조립체
JPS5920188Y2 (ja) ポンプ注液式液体容器
CN213620736U (zh) 一种容器开合结构
CN210383625U (zh) 一种防溢水壶
CN201115570Y (zh) 冷水壶
JP3579172B2 (ja) 液体収納容器
JPH0446699Y2 (zh)
JP2001104047A (ja) 化粧料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