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1891U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1891U
CN218931891U CN202223206885.XU CN202223206885U CN218931891U CN 218931891 U CN218931891 U CN 218931891U CN 202223206885 U CN202223206885 U CN 202223206885U CN 218931891 U CN218931891 U CN 218931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water
zone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68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娟
孔文锋
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aiwe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aiwe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aiwe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aiwe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68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1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1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1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用于医疗纺织废水处理,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池的出水通过泵提升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至AO池,所述AO池的出水流至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上清液流至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用于浓缩污泥和对污泥进行脱水,所述污泥处理装置产生的出水回流至所述调节池。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棉纺织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废水水质复杂,污染物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纺织废水的特征为: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和PH值变化大、水质变化剧烈。
为了有效处理这类纺织废水,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调节池,冷却塔,初沉池,高密度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水解沉淀池,AO池,二沉池,三沉池,外排池。这种水处理系统能够对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然而,将高密度沉淀池设置在初沉池和水解酸化池之间,即先通过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再通过水解沉淀池,AO池,二沉池,三沉池,使得高密度沉淀池的污泥处理量大,导致高密度沉淀池的损耗大,且降低了高密度沉淀池的废水处理效率。并且,水处理系统中设置了多个沉淀池,然而,这些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有限,耗费较多财力的同时占用了较大面积。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以降低高密度沉淀池的损耗,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减少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水处理系统的高密度沉淀池的损耗大,废水处理效率低,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用于医疗纺织废水处理,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池的出水通过泵提升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至AO池,所述AO池的出水流至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上清液流至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用于浓缩污泥和对污泥进行脱水,所述污泥处理装置产生的出水回流至所述调节池。
可选的,还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机械格栅,所述机械格栅的出水泵送至调节池。
可选的,还包括臭气处理装置,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集水池、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的废气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调节池包括与所述集水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的主调节池,以及与所述主调节池并排设置的事故池,所述事故池与所述主调节池通过泵连通。
可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布水器。
可选的,所述AO池包括相互串联的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出水流至二沉池。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调节池和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曝气的曝气装置。
可选的,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区、混合区、反应区、过渡区和沉淀区,所述进水区与所述混合区之间从所述池体的底部向顶部延伸有第一隔板,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反应区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分隔开来的第二隔板,所述反应区与所述过渡区之间设置有从所述池体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第三隔板,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从所述池体的底部向顶部延伸的第四隔板,所述进水区的废水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上方流入所述混合区,所述混合区的废水从底部管道流入所述反应区,所述反应区的废水从第三隔板的底部流入所述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从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上方流入所述沉淀区。
可选的,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回流井、污泥浓缩池、污泥调节池和污泥脱水间,所述污泥回流井与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和所述二沉池连通,所述污泥回流井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进泥端还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泥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调节池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调节池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脱水间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脱水间的出泥端外排,所述污泥脱水间的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高密度沉淀池设置在二沉池之后,而非设置在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之间可有效避免高密度沉淀池处理的污泥量过大,导致高密度沉淀池的损耗大,导致高密度沉淀池的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本申请省去了多个沉淀池,可降低成本,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集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水解酸化池和AO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高密度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调节池;110-主调节池;120-事故池;
200-水解酸化池;
300-AO池;310-缺氧池;320-接触氧化池;
400-二沉池;
500-高密度沉淀池;510-进水区;520-混合区;530-反应区;540-过渡区;550-沉淀区;561-第一隔板;562-第二隔板;563-第三隔板;564-第四隔板;571-搅拌桨;572-导流筒;573-桨式搅拌机;574-找坡;575-导流墙;
600-污泥处理装置;610-污泥回流井;620-污泥浓缩池;630-污泥调节池;640-污泥脱水间;
700-集水池;710-机械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集水池7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调节池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水解酸化池200和AO池30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400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高密度沉淀池50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处理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用于医疗纺织废水处理,包括调节池100、水解酸化池200、AO池300、二沉池400、高密度沉淀池500和污泥处理装置600,所述调节池1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AO池300、所述二沉池400和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00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池100的出水通过泵提升至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的出水流至AO池300,所述AO池300的出水流至所述二沉池400,所述二沉池400的上清液流至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00,所述调节池1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AO池300、所述二沉池400和所述高密度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00,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00用于浓缩污泥和对污泥进行脱水,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00产生的出水回流至所述调节池100。
通过将高密度沉淀池500设置在二沉池400之后,而非设置在调节池100和水解酸化池200之间可有效避免高密度沉淀池500处理的污泥量过大,导致高密度沉淀池500的损耗大,导致高密度沉淀池500的废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本申请省去了多个沉淀池,可降低成本,减少占地面积。
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集水池700,所述集水池700内设置有机械格栅710,所述机械格栅710的出水泵送至调节池100。通过设置机械格栅710可截留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或悬浮物,保证水泵正常运行。
所述调节池100包括与所述集水池700和所述水解酸化池200连通的主调节池110,以及与所述主调节池110并排设置的事故池120,所述事故池120与所述主调节池110通过泵连通。由于所述医疗纺织废水的PH值变化较大,通过设置事故池120可将不同于主调节池110的PH值的废水排入事故池120内,避免将不同于主调节池110的PH值的废水直接排入主调节池110影响主调节池110的处理效果。
所述水解酸化池200内设置有布水器。水解酸化池200通过布水器均匀布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将能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所述AO池300包括相互串联的缺氧池310和接触氧化池32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与所述缺氧池310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320出水流至二沉池400。通过缺氧池310和接触氧化池320的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目标污染物被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降解吸收而去除。
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00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区510、混合区520、反应区530、过渡区540和沉淀区550,所述进水区510与所述混合区520之间从所述池体的底部向顶部延伸有第一隔板561,所述混合区520与所述反应区530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混合区520和所述反应区530分隔开来的第二隔板562,所述反应区530与所述过渡区540之间设置有从所述池体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第三隔板563,所述过渡区540与所述沉淀区550之间设置有从所述池体的底部向顶部延伸的第四隔板564,所述进水区510的废水从所述第一隔板561的顶部上方流入所述混合区520,所述混合区520的废水从底部管道流入所述反应区530,所述反应区530的废水从第三隔板563的底部流入所述过渡区540,所述过渡区540从所述第四隔板564的顶部上方流入所述沉淀区550。
所述混合区520内设置有搅拌桨571。
所述反应区530内竖直地设置有导流筒572,在所述导流筒572的内部设置有桨式搅拌机573。
所述过渡区540内第四隔板564与所述池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找坡574,防止污泥在过渡区540内第四隔板564与所述底板形成的角度堆积。所述找坡574的材质为混凝土。
所述沉淀区550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刮泥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刮泥机上方的斜板或斜管,所述斜板或斜管的底部前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沉淀区550底部设置有弧形的导流墙575,所述导流墙575的形状与所述刮泥机圆形运转半径相对应。
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调节池100和所述接触氧化池320内曝气的曝气装置。
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臭气处理装置,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集水池700、所述调节池1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AO池300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所述污泥处理装置600包括污泥回流井610、污泥浓缩池620、污泥调节池630和污泥脱水间640,所述污泥回流井610与所述调节池1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AO池300和所述二沉池400连通,所述污泥回流井610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池620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620进泥端还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00的出泥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620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调节池630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调节池630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脱水间640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脱水间640的出泥端外排,所述污泥脱水间640的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100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过程如下:
废水排入集水池700,经集水池700内的机械格栅710过滤后泵送至主调节池110,在主调节池110内经加入的酸剂调节后泵送至水解酸化池200,在水解酸化池200内经水解酸化后流至缺氧池310,在缺氧池310内反应后流至接触氧化池320,在接触氧化池320内反应后流至二沉池400,在二沉池400内沉淀后排入高密度沉淀池500,经高密度沉淀池500处理后,进入明渠排出。其中,所述调节池1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AO池300、所述二沉池400和所述高密度沉淀池500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处理装置600进行处理,所述集水池700、所述调节池100、所述水解酸化池200、所述AO池300的废气排入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效果预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973735240000081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水处理系统,用于医疗纺织废水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和污泥处理装置,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所述调节池的出水通过泵提升至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流至AO池,所述AO池的出水流至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上清液流至所述高密度沉淀池,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所述二沉池和所述高密度沉淀产生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处理装置,所述污泥处理装置用于浓缩污泥和对污泥进行脱水,所述污泥处理装置产生的出水回流至所述调节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机械格栅,所述机械格栅的出水泵送至调节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气处理装置,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集水池、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的废气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包括与所述集水池和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的主调节池,以及与所述主调节池并排设置的事故池,所述事故池与所述主调节池通过泵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布水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O池包括相互串联的缺氧池和接触氧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与所述缺氧池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出水流至二沉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调节池和所述接触氧化池内曝气的曝气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进水区、混合区、反应区、过渡区和沉淀区,所述进水区与所述混合区之间从所述池体的底部向顶部延伸有第一隔板,所述混合区与所述反应区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混合区和所述反应区分隔开来的第二隔板,所述反应区与所述过渡区之间设置有从所述池体的顶部向底部延伸的第三隔板,所述过渡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从所述池体的底部向顶部延伸的第四隔板,所述进水区的废水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上方流入所述混合区,所述混合区的废水从底部管道流入所述反应区,所述反应区的废水从第三隔板的底部流入所述过渡区,所述过渡区从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上方流入所述沉淀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回流井、污泥浓缩池、污泥调节池和污泥脱水间,所述污泥回流井与所述调节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AO池和所述二沉池连通,所述污泥回流井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进泥端还与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出泥端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调节池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调节池的出泥端与所述污泥脱水间的进泥端连通,所述污泥脱水间的出泥端外排,所述污泥脱水间的出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通。
CN202223206885.X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8931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885.XU CN21893189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6885.XU CN21893189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1891U true CN218931891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9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6885.XU Active CN21893189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18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5631B1 (ko) 오염수 처리장치
CN106565017B (zh) 一种双循环的脱氮除磷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2292993U (zh) 深度去除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BioDopp生化反应器
CN114604970B (zh) 改良型a2o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SK283582B6 (sk) Reaktor na biologické čistenie odpadových vôd
CN102010062B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113511777A (zh) 一种化工园区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10240349A (zh) 一种以a2/o工艺为基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9775936B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11977782A (zh) 浸没式hebr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5353205B (zh) 生化反应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1914974U (zh) 双环沟mbr废水处理系统
CN218931891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215365350U (zh) 一种铁路站段污水处理系统
CN215627425U (zh) 一种基于mbr膜反应器的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4999699U (zh) 一种多模式运行的脱氮除磷一体化生物反应池
CN110104776B (zh) 一种小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0261287U (zh) 一种混合床生化处理装置
CN109336253B (zh) 一种污水生物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823471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系统
CN208308631U (zh) 一种以a2/o工艺为基础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4105999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2799827U (zh) 一种基于堰回流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16711838U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mbr一体化集成系统
CN212954768U (zh) 一种泥膜生化与加磁高效沉淀池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