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0833U - 背门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门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0833U
CN218930833U CN202223610163.0U CN202223610163U CN218930833U CN 218930833 U CN218930833 U CN 218930833U CN 202223610163 U CN202223610163 U CN 202223610163U CN 218930833 U CN218930833 U CN 218930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clamping
trolley
lifting devic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1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思成
郭杰
张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Toyot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1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0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0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08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门吊装装置,其包括台架、台车和背门吊具,台架用于承托车体;台车位于台架的一侧,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和多个定位杆,多个定位杆均设置于台车主体上,多个定位杆配合以承托背门;背门吊具包括安装座、吊杆机构和夹取机构,安装座转动安装于台架上,吊杆机构的一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吊杆机构的另一端与夹取机构转动连接;夹取机构包括多个夹持臂,各夹持臂的端部设置有夹爪组件,多个夹爪组件配合以夹紧背门;吊杆机构相对台架转动以带动夹爪组件在台车和台架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够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的夹取精度,又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的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背门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门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需设计专用的辅助工装来辅助,其中尾门的辅助工装一般较为笨重,不方便搬运,且操作困难。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尾门吊具,该尾门吊具夹取尾门时需要先将定位机构插入尾门中,再通过吸紧机构吸紧汽车尾门的上半部分,同时夹紧机构夹紧汽车尾门的下半部分,以将汽车尾门固定在吊具上,在汽车尾门的固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吊具上的定位套来进行汽车尾门的位置调节,从而保证汽车尾门的位置精度。该尾门吊具需要在夹取汽车尾门的同时调节汽车尾门的位置精度,根据定位套来调节汽车尾门的位置精度既需要消耗作业时间,也又不能保证准确的位置精度,不利于提高作业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背门吊装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门吊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背门吊装装置的夹取精度不足且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门吊装装置,包括台架、台车和背门吊具,所述台架用于承托车体;所述台车位于所述台架的一侧,所述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和多个定位杆,多个所述定位杆均设置于所述台车主体上,多个所述定位杆配合以承托背门;所述背门吊具包括安装座、吊杆机构和夹取机构,所述安装座转动安装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吊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吊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取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多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端部设置有夹爪组件,多个夹爪组件配合以夹紧所述背门;所述吊杆机构相对所述台架转动以带动所述夹爪组件在所述台车和所述台架之间移动。
可选地,所述夹爪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臂上的定位块和夹钳,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所述定位块用于抵接背门,所述夹钳与所述定位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钳设有压紧头,所述压紧头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夹持背门所述夹钳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夹持背门。
可选地,所述吊杆机构能够绕所述安装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背门吊具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插销、第一止挡块和两个第二止挡块,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两个限位孔,两个所述第二止挡块在所述限位板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止挡块与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止挡块与所述吊杆机构连接,所述吊杆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块与其中一个第二止挡块抵接,且所述插销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一止挡块;所述吊杆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块与另一止挡块抵接,且所述插销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一止挡块。
可选地,所述吊杆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操作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手柄。
可选地,所述背门吊具还包括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底盘、座体和支撑杆,所述底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座体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座体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水平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动通道,所述气撑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台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台架主体和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所述承托台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锁紧孔;所述安装座还包括锁止销,所述吊杆机构带动所述夹取机构移动至所述台车上方时,所述底盘与其中一所述限位块抵接,所述锁止销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和任一所述第二锁紧孔以锁紧所述背门吊具;所述吊杆机构带动所述夹取机构移动至所述台架上方时,所述底盘与另一所述限位块抵接,所述锁止销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和另一第二锁紧孔以锁紧所述背门吊具。
可选地,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夹持臂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多个所述夹持臂沿所述连接板径向设置,多个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爪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钳还包括基座、把手和连杆机构,所述基座设置于夹持臂的端部,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头连接,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压紧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块。
可选地,各所述定位杆与背门的抵接处均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各所述定位杆上的所述垫块配合以固定所述背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作业人员沿水平方向转动吊杆机构至夹取机构对准台车上的背门,台车上的多个定位杆配合以承托背门,向下转动吊杆机构使得各夹爪组件与背门抵接,多个夹爪组件配合以夹紧背门;作业人员向上转动吊杆机构以使夹取机构带动背门远离台车,再沿水平方向转动吊杆机构至夹取机构对准台架上的车体,使背门移动至台架上方,车体承托于台架上,作业人员向下转动吊杆机构以使背门对准车体上的对应安装位置,用紧固件将背门安装在车体的对应位置上后,将各夹爪组件脱离背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定位杆配合以承托背门,从而保证夹取机构夹取背门时的精度,且吊杆机构带动夹取机构在台车和台架之间移动,从而便于进行背门的转运和安装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够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的夹取精度,又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门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背门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背门吊装装置 322 操作杆
10 台架 323 手柄
11 台架主体 33 夹取机构
12 承托台 331 连接板
121 限位块 332 夹持臂
20 台车 333 夹爪组件
21 台车主体 3331 定位块
22 定位杆 3332 夹钳
23 垫块 3332a 基座
30 背门吊具 3332b 连杆机构
31 安装座 3332c 把手
311 底盘 3332d 压紧头
3111 第一锁紧孔 34 限位机构
312 座体 341 限位板
313 支撑杆 342 插销
3131 滑动通道 343 第一止挡块
314 锁止销 344 第二止挡块
32 吊杆机构 35 气撑杆
321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门吊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背门吊装装置操作困难、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背门吊装装置100包括台架10、台车20和背门吊具30,台架10用于承托车体;台车20位于台架10的一侧,台车20包括台车主体21和多个定位杆22,多个定位杆22均设置于台车主体21上,多个定位杆22配合以承托背门;背门吊具30包括安装座31、吊杆机构32和夹取机构33,安装座31转动安装于台架10上,吊杆机构32的一端与安装座31转动连接,吊杆机构32的另一端与夹取机构33转动连接;夹取机构33包括多个夹持臂332,各夹持臂332的端部设置有夹爪组件333,多个夹爪组件333配合以夹紧背门;吊杆机构32相对台架10转动以带动夹爪组件333在台车20和台架10之间移动。
在实际作业中,作业人员沿水平方向转动吊杆机构32至夹取机构33对准台车20上的背门,台车20上的多个定位杆22配合以承托背门,向下转动吊杆机构32使得各夹爪组件333与背门抵接,多个夹爪组件333配合以夹紧背门;作业人员向上转动吊杆机构32以使夹取机构33带动背门远离台车20,再沿水平方向转动吊杆机构32至夹取机构33对准台架10上的车体,使背门移动至台架10上方,车体承托于台架10上,作业人员向下转动吊杆机构32以使背门对准车体上的对应安装位置,用紧固件将背门安装在车体的对应位置上后,将各夹爪组件333脱离背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定位杆22配合以承托背门,从而保证夹取机构33夹取背门时的精度,而吊杆机构32带动夹取机构33在台车20和台架10之间移动,从而便于进行背门的转运和安装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够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的夹取精度,又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的作业效率。
其中,台车20与台架10为可拆卸连接,不同类型的背门对应的台车20的高度不同,且台车20上的定位杆22的高低和分布位置均与背门的结构相匹配,台车20与台架10可拆卸连接,既能够防止作业时台车20偏移而影响夹取机构33的对准,又便于替换台车20,从而增强了背门吊装装置100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夹爪组件333包括设置于夹持臂332上的定位块3331和夹钳3332,定位块3331的形状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定位块3331用于抵接背门,夹钳3332与定位块3331一一对应设置;夹钳3332设有压紧头3332d,压紧头3332d与定位块3331配合以夹持背门夹钳3332与定位块3331配合以夹持背门。夹取机构33夹取背门时,定位块3331抵紧于背门的上壁面,压紧头3332d抵紧于背门的下壁面,定位块3331和压紧头3332d配合以夹持背门,多个夹爪组件333分别夹持于背门的四周,有效地避免了作业过程中背门脱离夹取机构33,从而保证在吊杆机构32向上转动时,夹取机构33能够带动背门远离台车20,定位块3331的形状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能够防止夹爪组件333夹持背门时对背门的壁面造成损坏。定位块3331可以为橡胶材质,既能够避免破坏背门,又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更近一步地,吊杆机构32能够绕安装座3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背门吊具30还包括限位机构34,限位机构34包括限位板341、插销342、第一止挡块343和两个第二止挡块344,限位板341安装于安装座31上,限位板341上设有两个限位孔,两个第二止挡块344在限位板341上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止挡块344与限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止挡块343与吊杆机构32连接,吊杆机构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止挡块343与其中一个第二止挡块344抵接,且插销342穿过对应的限位孔和第一止挡块343;吊杆机构3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止挡块343与另一止挡块抵接,且插销342穿过对应的限位块121和第一止挡块343。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先沿水平方向转动吊杆机构32,直至夹取机构33对准台车20上的背门,再将吊杆机构32绕安装座31向下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止挡块343与其中一个第二止挡块344抵接,将插销342穿过对应的限位孔和第一止挡块343以将吊杆机构32固定于第一位置;夹取机构33夹取背门后,将插销342取出,并将吊杆机构3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止挡块343与另一第二止挡块344抵接,此时才将插销342穿过对应的限位孔和第一止挡块343以将吊杆机构32固定于第二位置;然后沿水平方向转动吊杆机构32至夹取机构33对准台架10上的车体,再取出插销342,将吊杆机构32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然后插入插销342,以便作业人员将背门安装在车体上。限位机构34能够在吊杆机构32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对吊杆机构32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夹取机构33夹持或放下背门,且有效地确保了吊杆机构32的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的位置精度,同时保证吊杆机构32在带动夹取机构33在台架10和台车20之间转动时,吊杆机构32不会上下转动,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性,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100的作业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吊杆机构32包括连接杆321和操作杆322,连接杆3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31上,连接杆321的另一端与操作杆322转动连接,操作杆32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手柄323。夹取组件转动连接连接杆321上,操作杆322上设有两个手柄323,两个手柄323沿远离连接杆321方向依次为第一手柄323和第二手柄323,由于第一手柄323的力臂小于第二手柄323的力臂,所以当作业人员在相同的时间内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或向下分别拉动第一手柄323和第二手柄323,拉动第一手柄323时吊杆机构32转动的角度小于拉动第二手柄323时吊杆机构32转动的角度,即拉动第一手柄323时夹取机构33移动的距离小于拉动第二手柄323时夹取机构33移动的距离。在背门吊装作业中,作业人员通过操作杆322带动吊杆机构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或在台车20和台架10之间移动,作业人员握持第一手柄323拉动吊杆机构32可以使夹取机构33移动至对准台车20上的背门的位置或者台架10上车体的安装位置,再握持第二手柄323以对夹取机构33进行精密调节,使得夹取机构33能够精确对准背门或车体的安装位置。两个手柄323既满足了作业过程中的背门吊具30的粗调节,又能进行精密调节。
另外,背门吊具30还包括气撑杆35,气撑杆35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连接杆321上,气撑杆35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安装座31上。安装座31包括底盘311、座体312和支撑杆313,底盘311转动连接于台架10上,底盘311上设有第一锁紧孔3111,座体312安装于底盘311上,座体312与连接杆321转动连接,支撑杆313水平安装于座体312上,支撑杆313上设有滑动通道3131,气撑杆35远离连接杆321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滑动通道3131内。连接杆321上设有滑轨,气撑杆35的一端滑动设置于连接杆321上的滑轨中,气撑杆35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支撑杆313上的滑动通道3131内,吊杆机构32位于第一位置时气撑杆35被压缩,吊杆机构3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气撑杆35伸长,气撑杆35的一端沿连接杆321上的滑轨滑动,气撑杆35的另一端沿支撑杆313上的滑动通道3131滑动,气撑杆35对吊杆机构32具有支撑作用,有效地增强了背门吊装装置100的结构稳定性。气撑杆35以高压惰性气体为动力,在整个工作行程中支撑力是稳定的,并具有缓冲机构,能够避免冲击,并且有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优点。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台架10包括相互连接的台架主体11和承托台12,承托台12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121,承托台12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锁紧孔;安装座31还包括锁止销314,吊杆机构32带动夹取机构33移动至台车20上方时,底盘311与其中一限位块121抵接,锁止销314穿过第一锁紧孔3111和任一第二锁紧孔以锁紧背门吊具30;吊杆机构32带动夹取机构33移动至台架10上方时,底盘311与另一限位块121抵接,锁止销314穿过第一锁紧孔3111和另一第二锁紧孔以锁紧背门吊具30。
其中,安装座31包括底盘311、座体312和支撑杆313,底盘311设置于座体312的底部,且底盘311与承托台12转动连接,底盘311上设有第一锁紧孔3111,底盘311上还设有用于与限位块121抵接的止挡结构,承托台12上设有多个第二锁紧孔,多个第二锁紧孔间隔设置于以底盘311中心为圆心且第一锁紧孔3111所在的圆弧路径上,第一锁紧孔3111对应不同位置的第二锁紧孔,从而能够对不同位置的吊杆机构32进行锁止。当吊杆机构32转动至夹取机构33位于台车20的上方时,底盘311上的止挡结构与其中一限位块121抵接,第一锁紧孔3111与任一第二锁紧孔对应,作业人员将锁止销314穿过底盘311上的第一锁紧孔3111和承托台12上任一第二锁紧孔以锁紧背门吊具30,当吊杆机构32转动至夹取机构33位于台架10的上方时,底盘311上的止挡结构与另一限位块121抵接,第一锁紧孔3111与另一第二锁紧孔对应,作业人员将锁止销314穿过底盘311上的第一锁紧孔3111和承托台12上另一第二锁紧孔以锁紧背门吊具30,从而保证在吊杆机构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吊杆机构32不会发生偏移,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难度,锁止销能够准确地将吊杆机构32锁止于与台车和台架对应的两个位置,以保证吊杆机构32和夹取机构33的位置精度,有效地提高了背门吊具30的工作效率。
此外,夹取机构33还包括连接板331,连接板331与连接杆321转动连接,多个夹持臂332的一端均连接于连接板331上,且多个夹持臂332沿连接板331径向设置,多个夹持臂332的另一端与夹爪组件333连接。多个夹持臂332能够为背门提供多个支撑点,从而有利于提高夹取背门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夹持臂33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夹持臂332均沿连接于连接板331上,且沿连接板331径向设置,其中两个夹持臂332呈180°设置,另一夹持臂332分别与两个夹持臂332呈90°设置,呈180°设置的两个夹持臂332上的夹爪组件333分别夹持于背门的左右两侧,另一夹持臂332上的夹爪组件333则夹持于背门的后端,既保证了背门在移动过程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又便于进行背门的安装作业,将背门的前端安装于车体上的对应位置时,夹持臂332和夹爪组件333不会干涉作业人员的作业。夹取机构33的连接板331与连接杆321为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类型的背门,作业人员可以将夹取机构33从背门吊具30上拆解,替换成与背门相匹配的夹取机构33,以便于背门的吊装作业,增强了背门吊装装置100的通用性。
具体地,夹钳3332还包括基座3332a、把手3332c和连杆机构3332b,基座3332a设置于夹持臂332的端部,把手3332c转动连接于基座3332a上,连杆机构3332b的一端与把手3332c转动连接,连杆机构3332b的另一端与压紧头3332d连接,把手3332c通过连杆机构3332b带动压紧头3332d靠近或远离定位块3331。作业人员将夹取机构33对准背门时,定位块3331抵接于背门的上壁面,转动夹钳3332的把手3332c,把手3332c通过连杆机构3332b带动压紧头3332d移动以靠近背门的下壁面,从而与定位块3331配合以夹紧背门;吊杆机构32带动夹取机构33移动至与台架10上的车体对应时,用紧固件将背门安装在车体的对应位置上后,反方向转动夹钳3332的把手3332c,把手3332c通过连杆机构3332b带动压紧头3332d远离背门的下壁面,以使背门脱离夹爪组件333。夹取机构33通过夹钳3332以抓取或者放下背门,操作简单,作业方便。夹钳3332与夹持臂332为可拆卸连接,根据不同类型的背门,作业人员可以将夹钳3332替换成伸缩销,伸缩销用于对准背门上的液压杆支架,提高了背门吊装装置100的灵活性,有利于满足多种作业需求。
各定位杆22与背门的抵接处均设有垫块23,垫块23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各定位杆22上的垫块23配合以固定背门。各定位杆22上的垫块23分别抵紧于背门的下壁,且相互配合以支撑固定背门,垫块23可以采用橡胶材质以避免损坏背门。各定位杆22的高度应与背门的结构相匹配以便于承托背门,各定位杆22承托背门以使背门与台车主体21之间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从而便于夹取机构33夹取背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吊装装置包括:
台架,所述台架用于承托车体;
台车,所述台车位于所述台架的一侧,所述台车包括台车主体和多个定位杆,多个所述定位杆均设置于所述台车主体上,多个所述定位杆配合以承托背门;
背门吊具,所述背门吊具包括安装座、吊杆机构和夹取机构,所述安装座转动安装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吊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吊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取机构转动连接;所述夹取机构包括多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端部设置有夹爪组件,多个夹爪组件配合以夹紧所述背门;所述吊杆机构相对所述台架转动以带动所述夹爪组件在所述台车和所述台架之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臂上的定位块和夹钳,所述定位块的形状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所述定位块用于抵接背门,所述夹钳与所述定位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夹钳设有压紧头,所述压紧头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夹持背门所述夹钳与所述定位块配合以夹持背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机构能够绕所述安装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背门吊具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插销、第一止挡块和两个第二止挡块,所述限位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两个限位孔,两个所述第二止挡块在所述限位板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止挡块与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止挡块与所述吊杆机构连接,所述吊杆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块与其中一个第二止挡块抵接,且所述插销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一止挡块;所述吊杆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止挡块与另一止挡块抵接,且所述插销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一止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操作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杆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杆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手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吊具还包括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盘、座体和支撑杆,所述底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一锁紧孔,所述座体安装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座体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水平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滑动通道,所述气撑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台架主体和承托台,所述承托台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所述承托台上还设有多个第二锁紧孔;所述安装座还包括锁止销,所述吊杆机构带动所述夹取机构移动至所述台车上方时,所述底盘与其中一所述限位块抵接,所述锁止销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和任一所述第二锁紧孔以锁紧所述背门吊具;所述吊杆机构带动所述夹取机构移动至所述台架上方时,所述底盘与另一所述限位块抵接,所述锁止销穿过所述第一锁紧孔和另一第二锁紧孔以锁紧所述背门吊具。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多个所述夹持臂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且多个所述夹持臂沿所述连接板径向设置,多个所述夹持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爪组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钳还包括基座、把手和连杆机构,所述基座设置于夹持臂的端部,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紧头连接,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压紧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块。
10.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门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杆与背门的抵接处均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背门的轮廓相匹配,各所述定位杆上的所述垫块配合以固定所述背门。
CN202223610163.0U 2022-12-30 2022-12-30 背门吊装装置 Active CN218930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163.0U CN218930833U (zh) 2022-12-30 2022-12-30 背门吊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163.0U CN218930833U (zh) 2022-12-30 2022-12-30 背门吊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0833U true CN21893083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163.0U Active CN218930833U (zh) 2022-12-30 2022-12-30 背门吊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0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40720A (en) Automobile repair tool
US7794183B2 (en) Burrless flexible track dr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counterweight tool balancing system
US5269501A (en) Vehicle and vehicle parts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7971682B (zh) 夹具快换装置
WO2000015537A1 (en) An arrangement for handling a load
CN107601274A (zh) 一种溜尾吊装装置及溜尾吊装方法
CN218930833U (zh) 背门吊装装置
US4289016A (en) Automobile frame alignment apparatus
US2020028327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machines
CN106744509B (zh) 工件精密吊装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9465215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前后梁焊接装置
CN206427979U (zh) 工件精密吊装装置
CN212098606U (zh) 飞机客舱部件传输设备
CN207900531U (zh) 夹具快换装置
CN110744487B (zh) 一种组合电器多功能安装平台
US4326602A (en) Portable stabbing board
CN109795961B (zh) 多功能机轮拆卸安装设备
CN21766793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工装夹具
KR100440721B1 (ko) 앞바퀴 착륙장치용 장착대
CN220020797U (zh) 一种组合式变压器底座
CN220902381U (zh) 一种焊接式铲刀支承的焊接工装
CN219854187U (zh) 一种重型维修工具辅助装置
CN220698736U (zh) 一种电动车方向把手立管焊接定位夹具
CN220007495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夹具
CN220950842U (zh) 一种高铁车钩搬运t型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