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3764U -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3764U
CN218923764U CN202221038870.4U CN202221038870U CN218923764U CN 218923764 U CN218923764 U CN 218923764U CN 202221038870 U CN202221038870 U CN 202221038870U CN 218923764 U CN218923764 U CN 218923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imal
chassis
riding
riding devic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88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388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3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3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3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具有1个驾驶位和1个以上的乘坐位,可供两人及以上进行互动骑行体验,给骑乘者带来了健身娱乐的效果,增进亲情、友情;也可以在底盘的前端和或后端安装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的行走方向上有障碍物时,所述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动物模型保持或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有效的保障骑乘者的游玩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坐装置,尤其涉及骑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周边修建的生活广场、卖场、景区和野外主题公园是越来越多,其规模面积是越来越大,游客逛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现在很多景区里面有驾驶及乘坐的车辆,这些车辆,大多采用小火车、摩托车、观光火车等。这种车辆行驶质感单一,无法吸引乘客特别是儿童乘客重复乘坐,仅具简单的乘坐功能,不具有健身功能。
此外,这些行驶在景区里的车由于景区里游人众多,所以容易发生撞车事故,现有的骑行装置大多是采用驾驶者操作和刹车,一旦驾驶者反应不及时很容易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具有主动刹车系统并进一步在底盘四周安装缓冲防撞装置,在车辆遇到行人或障碍物时能够主动进行刹车并进一步通过缓冲防撞装置的缓冲吸收保障行人和骑乘者的安全,并且具有多个驾驶位,可以多人同时进行互动骑行体验及集娱乐、健康为一体的新型游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动物模型和运动机构可以是一体,也可以是分开;所述动物模型受运动机构驱动进行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以带动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还包括设置在底盘或与底盘同步运动的骑行装置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检测到骑行装置的行走方向上有障碍物并发送感应信号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相应的动物模型同步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与行走机构相联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由行走机构电机联动轮轴获取动力和/或由前轮机构和/或后轮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获取动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安装于底盘,立架安装于运动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1时报警,所述S1=(0.2+V×a1)米,0≤a1≤6.3,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
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2时刹车,所述S2=(0.2+V×a2)米,0≤a2≤3.2;
并且a1大于或等于a2。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CPU主控系统;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所述CPU主控系统获取骑行装置的当前速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当速度小于设定阈值S3时,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当速度大于设定阈值S4时,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刹车控制模块,所述刹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时,第一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5时,开启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时,第一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6时开启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第二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7时,同时开启第一组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盘包括主架和底盘外壳;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底盘的前端和/或后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光学式位移传感器、视觉位移传感器、微波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同时使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1位乘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动物模型和运动机构可以是一体,也可以是分开;所述运动机构由第一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使动物模型可做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由第二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以带动所述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系统和第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1个电机驱动或1个以上电机驱动。
还包括设置在底盘或与底盘同步运动的骑行装置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检测到骑行装置的行走方向上有障碍物并发送感应信号至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并且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模拟运动机构保持当前频率或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安装于底盘,立架安装于运动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1时报警,所述S1=(0.2+V×a1)米,0≤a1≤6.3,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
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2时刹车,所述S2=(0.2+V×a2)米,0≤a2≤3.2;
并且a1大于或等于a2。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CPU主控系统;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所述CPU主控系统获取骑行装置的当前速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当速度小于设定阈值S3时,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当速度大于设定阈值S4时,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刹车控制模块,所述刹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时,第一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5时,开启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时,第一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6时开启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第二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7时,同时开启第一组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光学式位移传感器、视觉位移传感器、微波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同时使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1位乘坐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动物模型和运动机构可以是一体,也可以是分开;所述动物模型受运动机构驱动进行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以带动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刹车使所述行走机构减速,或者刹车,动物模型同步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在底盘四周的前、后、左、右中的一个或几个的缓冲防撞装置,所述缓冲防撞装置的缓冲吸收能量为E1焦耳,E1=1/2mV2,m为骑行装置及骑乘者的总质量,m=(80kg+a×40kg)+(a×100kg),a为动物模型的数量,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0≤V≤4千米/小时。
更具体的,所述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当驾驶位为2个时,骑行装置及骑乘者的总质量m=(80kg+2×40kg)+(2×100kg)=360kg,骑行装置的速度4千米/小时,缓冲吸收能量为E1=1/2mV2=1/2×360kg×42=2880焦耳,根据算出的缓冲吸收能量2880焦耳,可合理选定缓冲材料和形式等,使骑行装置在速度V≤4千米/小时时,撞到行人或障碍物时能够有效的保障行人和骑乘者的安全;因此,可根据骑行装置的驾驶位和乘坐位的个数,在速度0≤V≤4千米/小时的范围内,设计合理有效的缓冲防撞装置,达到有效的保障行人和骑乘者的安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由第一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使动物模型可做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由第二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以带动所述底盘行走;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系统和第二电机驱动系统包括1个电机驱动或1个以上电机驱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与行走机构相联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由电机驱动机构联动轮轴传动和/或前轮机构和/或后轮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获取动力。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安装于底盘,立架安装于运动机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1位乘坐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通过距离传感器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在运动方向上与行人或障碍物之间的距离,CPU通过检测值和阈值进行比较做出刹车或者不刹车的判断。整个过程无需人为介入,可以作为辅助刹车的手段与驾驶者刹车并存,增加了骑行装置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因为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刹车不及时的事故。并且距离传感器感应装置设置在底盘上,底盘在骑行装置行进的过程中不会随着驾驶位上下摆动,因此,可以保证刹车传感器距离计算的准确性,会因为随着驾驶位上下起伏而造成计算的误差,能够避免刹车系统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采用两组距离传感器感应装置,当车速较慢时只有一组距离传感器感应装置发挥作用,而车速比较快时则两组距离传感器感应装置都投入使用,确保在车速较快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路面上的各种情况。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可以承载多个乘客,其中一个乘客掌控骑行装置的方向、油门和刹车。从而克服了现有骑行装置座位单一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具有一个驾驶位和至少一个乘坐位,可供两人及以上同时进行互动骑行体验,给骑乘者带来了健身娱乐的效果,增进亲情、友情。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在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同步地动物模型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这是由于减速或刹车的时候,人会随惯性前顷,这样动物模型同步或更快地停止相对运动,减少二者的同步振幅,更为安全和舒适。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根据骑行装置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和乘坐位个数的总和,得出骑行装置及骑乘者的总质量,在骑行装置速度V=4千米/小时时算出缓冲防撞装置需要的缓冲吸收能量,根据需要的缓冲吸收能量,可合理选定缓冲材料和缓冲形式等,使骑行装置在速度V≤4千米/小时时撞到行人或障碍物时能够有效的保障行人和骑乘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骑行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骑行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距离传感器感应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转向装置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转向装置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转向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驾驶位和转向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驾驶位和转向装置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转向操作装置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驾驶位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刹车控制模块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刹车控制模块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骑行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3中曲柄-摆臂起伏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中运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5中运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7和图1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6中电机驱动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7中单曲柄-摆臂起伏装置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8中缓冲防撞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9中运动机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包括:底盘1、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1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2;所述动物模型和运动机构可以是一体,也可以是分开;所述动物模型受运动机构驱动进行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1以带动底盘1行走;所述底盘1为可支撑动物模型及运动机构;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3。
还包括设置在底盘1上的感应装置4,所述感应装置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CPU主控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CPU主控系统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机控制系统、刹车控制模块5以及语音灯光报警模块。
工作时,所述感应装置4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并发送至CPU主控系统;所述CPU主控系统将检测值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值小于阈值时,判断有碰撞风险,CPU主控系统发送断电信号给电机控制系统将电机断电和/或发送刹车信号给刹车控制模块5,以制动所述仿真动物骑行装置。CPU通过检测值和阈值进行比较做出刹车或者不刹车的判断。整个过程无需人为介入,可以作为辅助刹车的手段与驾驶者刹车并存,增加了骑行装置的安全性,有效避免了因为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刹车不及时的事故。并且感应装置4设置在底盘1上,底盘1在骑行装置行进的过程中不会随着驾驶位2上下摆动,因此,可以感应装置4计算距离的时候不会因为随着驾驶位2上下摆动而出现误差,这样就保证了距离计算的准确性,避免刹车系统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有障碍物时,所述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同步地动物模型停止进行动物模型模拟运动。因为减速或刹车的时候,人会随惯性前顷,这样动物模型同步或更快地停止进行动物模型模拟运动,减少二者的同步振幅,更为安全和舒适。
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1时报警,所述S1=(0.2+V×a1)米,0≤a1≤6.3,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
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2时刹车,所述S2=(0.2+V×a2)米,0≤a2≤3.2;
并且a1大于或等于a2。
这样,在不同的速度下,语音报警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4介入的时间也不同,速度快时比较早介入,速度慢时比较晚介入。并且是语音报警模块先介入,刹车控制模块4后介入。语音报警模块可以对驾驶者进行提醒,让驾驶者主动进行刹车。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4还包括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所述CPU主控系统获取骑行装置的当速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当速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当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这样,当车速较慢时只有一组感应装置发挥作用,而车速比较快时则两组感应装置都投入使用,确保在车速较快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路面上的各种情况。
所述刹车控制模块5包括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所述CPU主控系统获取骑行装置的当速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当速度小于设定阈值时,所述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输出有效信号;当速度大于设定阈值时,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同时输出有效信号。这样,当车速较慢时只有一组刹车控制模块发挥作用,而车速比较快时则两组刹车控制模块都投入使用,确保在车速较快的时候能够及时将骑行装置停下。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1分为主架11和罩设在主架11外的外壳12,所述感应装置4设置在外壳12的前端和末端。当然,也可以将感应装置4设置在主架11的前端和末端,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4选用微波距离传感器,作为简单替换还可以选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光学式位移传感器、视觉位移传感器,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不再赘述。
所述方向控制装置3包括依次联动连接的操作件31、链轮32;所述链轮32套设在转动轴61上。
所述操作件31为转向手柄,整个转向的过程就是:用户操作转向手柄,转向手柄带动第一链轮32转动,第一链轮32再带动转动轴61转动,最终带动转向轮转动。
本实施例中,刹车触发装置为按压手动开关,刹车控制模块5为电磁碟刹,通过用户按压手动开关来触发电磁碟刹工作,或者通过用户踩下刹车踏板来触发电磁碟刹工作。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驾驶位2控制骑行装置前进或者后退、加速、减速;驾驶位2还具有正反转开关、加速器控制模块;
本实施例中,电机控制系统的输出转速分为快、中、慢三档。这样骑行装置在不同的转速下就有不同的最高速度,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来调整骑行装置的最高速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背景音乐、灯光。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乘骑体验。
实施例2
参考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还包括1位乘坐位8。乘坐位8就不具备驾驶功能,只能提供单纯的乘骑体验。同样的,乘坐位8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不以1个为限。
实施例3
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动物行进的姿态是指模拟跃马的姿态,通过曲柄-摆臂起伏装置9实现。所述曲柄-摆臂起伏装置9由骨架91,前摆臂92,后摆臂93,立架94,皮带轮95组成,所述皮带轮95的轴心处设置有曲柄主轴96,所述前摆臂92连接在曲柄主轴96和骨架91之间,所述后摆臂93连接在立架94和骨架91之间。通过皮带轮95转动带动前摆臂92,从而使得后摆臂93做扇形摆动运动,前摆臂92做圆周运动,来实现骨架91的起伏运动。
所述模拟动物行进的姿态相对于底盘1运动的运动频率也可调节。
实施例4
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13安装在底盘1上,并与轮轴相联动。具体来说,所述运动机构13由皮带轮与轮轴传动取力,或由链条传动取力,或由与轮轴摩擦传动取力。
实施例5
参考图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运动机构13安装在底盘1下,立架安装在运动机构13上,所述运动机构13由底盘1下的轮轴获取动力;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奔跑动作。
实施例6
参考图17和18,在实施例4和5中,运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是同一个电机进行驱动的,而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由第一电机驱动机构获101取动力,使动物模型可做相对于底盘运动;所述轮轴由第二电机驱动机构102带动行走机构行走;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以带动所述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或者,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主控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模拟运动机构以固定的频率相对底盘运动,以带动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由于运动机构和行走机构分别由两个独立的电机驱动,这样在行走机构因为有障碍物自动刹车减速或者停止时,运动机构可以保持原有的频率或者同步减速。从而使得骑行装置停下后运动机构还可以继续模拟动物运动。并且将行走机构和运动机构的电机区分开,可以在骑行装置载重太大时单独关闭运动机构,仅通过行走机构带动骑行装置前进或者后退。如果只有一个电机驱动,载重太大导致电机过载的话,整个骑行装置就不会动了。采用两个电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施例7
参考图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实施例3的运动机构采用的是双曲柄结构,而本实施例为单曲柄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在底盘1的轮轴两端连接有曲柄,通过曲柄带动摆臂起伏。
实施例8
参考图20,本实施例取消了感应装置,改为在底盘1四周的前、后、左、右中的一个或几个固定有缓冲防撞装置10,所述缓冲防撞装置10的缓冲吸收能量为E1焦耳,E1=1/2mV2,m为骑行装置及骑乘者的总质量,m=(80kg+a×40kg)+(a×100kg),a为动物模型的数量为a,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0≤V≤4千米/小时。
更具体的,所述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当驾驶位为2个时,骑行装置及骑乘者的总质量m=(80kg+2×40kg)+(2×100kg)=360kg,骑行装置的速度4千米/小时时,骑行装置的动能E2==1/2mV2=1/2×360kg×42=2880焦耳,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当缓冲防撞装置的吸收能量E1=E2,骑行装置的动能被缓冲防撞装置有效吸收,根据算出的缓冲吸收能量2880焦耳,可合理选定缓冲材料和形式等,使骑行装置在速度V≤4千米/小时时,撞到行人或障碍物时能够有效的保障行人和骑乘者的安全;
上述,可根据骑行装置的驾驶位和乘坐位的个数,在速度0≤V≤4千米/小时的范围内,设计合理有效的缓冲防撞装置,达到有效的保障行人和骑乘者的安全;
当然,也可以在具备缓冲防撞装置的基础上再设置前述实施例中的感应装置,实现双重保险。
实施例9
参考图21,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所述运动机构由后轮机构100与地面的摩擦力获取动力。当然也可以改为前轮机构200或者同时从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100获取动力。这种方式就是将运动机构13的传动皮带轮131直接与前轮机构或者后轮机构的转轴联动连接在一起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想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变化或技术范围。替代方案旨在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的范围确定。

Claims (16)

1.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动物模型受运动机构驱动进行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以带动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还包括设置在底盘或与底盘同步运动的骑行装置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检测到骑行装置的行走方向上有障碍物并发送感应信号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相应的动物模型同步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与行走机构相联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由行走机构电机联动轮轴获取动力和/或由前轮机构和/或后轮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获取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安装于底盘,立架安装于运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1时报警,所述S1=(0.2+V×a1)米,0≤a1≤6.3,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
感应装置检测骑行装置与行走方向上障碍物和/或行人之间的距离小于S2时刹车,所述S2=(0.2+V×a2)米,0≤a2≤3.2;
并且a1大于或等于a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PU主控系统;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所述CPU主控系统获取骑行装置的当前速度并与设定阈值比较,当速度小于设定阈值S3时,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当速度大于设定阈值S4时,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控制模块,所述刹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输出有效信号时,第一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5时,开启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组感应装置和第二组感应装置同时输出有效信号时,第一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6时开启第一组刹车控制模块;第二组感应装置的感应距离小于设定阈值S7时,同时开启第一组和第二组刹车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为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光学式位移传感器、视觉位移传感器、微波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同时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1位乘坐位。
10.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运动机构由第一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使动物模型可做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由第二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以带动所述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还包括设置在底盘或与底盘同步运动的骑行装置上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检测到骑行装置的行走方向上有障碍物并发送感应信号至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骑行装置减速,或者刹车;并且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模拟运动机构保持当前频率或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
12.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行走机构、运动机构和一个置于底盘上的动物模型的驾驶位;所述动物模型受运动机构驱动进行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底盘以带动底盘行走;所述骑行装置在行进的过程中,动物模型模拟动物行走或跃进走动动作;所述动物模型的驾驶位上设置有方向控制装置;
还包括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刹车使所述行走机构减速,或者刹车,动物模型同步减慢或停止与底盘相对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底盘四周的前、后、左、右中的一个或几个的缓冲防撞装置,所述缓冲防撞装置的缓冲吸收能量为E1焦耳,E1=1/2mV2,m为骑行装置及骑乘者的总质量,m=(80kg+a×40kg)+(a×100kg),a为动物模型的数量,V为骑行装置的速度,0≤V≤4千米/小时。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由第一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使动物模型可做动物模拟运动;所述行走机构由第二电机驱动系统获取动力以带动所述底盘行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与行走机构相联动;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由电机驱动机构联动轮轴传动和/或前轮机构和/或后轮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获取动力。
CN202221038870.4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Active CN218923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8870.4U CN21892376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8870.4U CN21892376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3764U true CN218923764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7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8870.4U Active CN218923764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3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8014A (zh) * 2021-04-30 2022-11-01 朱嘉斌 一种多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8014A (zh) * 2021-04-30 2022-11-01 朱嘉斌 一种多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42029B (zh) 一种老年智能代步车
US7601097B2 (en) Bicycle simulation apparatus
CN105365965B (zh) 一种自平衡和骑行两用的电动车
US7243746B1 (en) Recre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EP2969719A1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CN218923764U (zh) 一种单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CN205273726U (zh) 一种自平衡和骑行两用的电动车
US7809577B2 (en)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the operation of a vehicle
CN204452708U (zh) 一种脚控休闲健身电动车
KR101620326B1 (ko) 장난감 차량 원격제어용 자전거 운동기구 시스템
KR102270041B1 (ko) 주행 속도의 제어가 가능한 전동킥보드
CN202574537U (zh) 一种脚踏自行车
CN109908594B (zh) 一种随跟的仿真动物行走装置
KR101651372B1 (ko) 1인 기립식 외륜 전동차의 주행정지장치
CN115258014A (zh) 一种多驾驶位仿真动物骑行装置
CN217745554U (zh) 模拟骑行装置以及vr模拟骑行装置
CN102556063A (zh) 一种智能化电动代步车
CN210698750U (zh) 能识别到障碍物自动刹车的仿真动物行走观光车
CN109908595A (zh) 一种能识别到障碍物自动刹车的仿真动物行走观光车
CN209645836U (zh) 一种能识别到障碍物自动刹车的骑行健身娱乐机
CN202413786U (zh) 一种智能化电动代步车
CN207972720U (zh) 人机互动体感车
JP3884671B2 (ja) 軌道走行自転車
JP2006091230A (ja) 自転車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
CN108536150A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