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2415U - 立式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立式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2415U
CN218922415U CN202223565246.2U CN202223565246U CN218922415U CN 218922415 U CN218922415 U CN 218922415U CN 202223565246 U CN202223565246 U CN 202223565246U CN 218922415 U CN218922415 U CN 218922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uoy
pipe
air flow
cyclone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52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52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2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2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2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式吸尘器,包括基座、旋风分离装置、吸尘电机和风量管组件,旋风分离装置的旋风分离室与吸尘电机之间有出气通道,旋风分离装置上设有视窗区,风量管组件包括:过滤网、风管管体、设置在风管管体内的第一风量管浮标、第二风量管浮标和弹性件,风管管体内形成具有通孔的内腔,通孔暴露在旋风分离装置外,过滤网覆盖通孔;第一风量管浮标临近通孔并且能够在不显示在视窗区的第一位置和至少部分显示在视窗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风量管浮标具有通气孔,内腔、通气孔以及出气通道依次流体连通;弹性件设置在第一风量管浮标和第二风量管浮标之间;本案的风量管组件结构简单、可靠度高。

Description

立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操作便捷、清洁高效的吸尘器成为家庭生活中必备的清洁设备,一般吸尘器内会设置有过滤海帕,以对经过旋风分离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过滤海帕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被过滤的灰尘堵塞,使得过滤海帕上游的抽吸力降低,过滤海帕下游的负压增强,影响到设备的吸尘性能,所以目前许多吸尘器内设置有风量管,风量管位于过滤海帕的下游,风量管内具有可移动的浮标、驱动浮标复位的弹性件和供用户观察浮标位置的视窗,在外部大气和过滤海帕下游压力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浮标来回移动以显示过滤海帕当前的通气状态;目前许多风量管结构复杂,并且外部大气进入风量管内的空气会携带细小灰尘和颗粒,会卡住浮标,使浮标丧失提示的功能,可靠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量管可靠度高的立式吸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吸尘器,包括基座、旋风分离装置、吸尘电机和风量管组件,所述的基座具有吸尘口,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具有将气体和固体分离的旋风分离室,所述的旋风分离室与所述的吸尘口之间具有进气通道,且与所述的吸尘电机之间具有出气通道,所述的风量管组件与所述的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上设置有视窗区,至少部分所述的风量管组件与所述的视窗区对应,所述的风量管组件包括:
风管管体,包括封闭的第一端部和具有敞口的第二端部,所述的风管管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的敞口的内腔,所述的内腔包括开设在所述的第一端部的通孔,所述的通孔暴露在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外部;
第一风量管浮标,临近所述的第一端部设置并且能够在不显示在所述的视窗区的第一位置和至少部分显示在所述的视窗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风管管体内;
第二风量管浮标,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端部以封堵所述的敞口,所述的第二风量管浮标具有通气孔,所述的内腔、所述的通气孔以及所述的出气通道依次流体连通;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和所述的第二风量管浮标之间;和
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的风管管体的第一端部,所述的过滤网覆盖所述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的外径与所述的风管管体的内径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的外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靠近所述的第一端部的一端部封闭,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内具有连通所述的内腔的第一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的弹性件容纳在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风量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封堵部,所述的封堵部沿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封堵部与所述的风管管体的第二端部卡接以封堵所述的敞口;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内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的弹性件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的通气孔开设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内,且与所述的第二容纳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容纳腔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具有由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封闭的一端部向所述的第二端部凸起的定位部,所述的定位部可穿设在所述的容纳腔内,且所述的定位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供所述的弹性件活动的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定位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风量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导管,所述的连接导管的一端部套设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出气通道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风管管体为透明管,所述的风管管体被构造成供用户透过所述的视窗区观察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旋风分离装置上安装风量管组件,通过在视窗区观察是否能看到第一风量管浮标的浮标端,来间接得知过滤海帕是否需要清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遮住弹性件的第二风量管浮标提高视窗区的可观察性;风量管组件暴露在旋风分离装置外以与外部大气连通的通孔处覆盖有过滤网,该过滤网避免大气中的细小灰尘及小颗粒物质进入内腔后将第一风量管浮标卡死,保证了第一风量管浮标的提示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吸尘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量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风量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风量管浮标位于第一位置时风量管组件在旋风分离装置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第一风量管浮标位于第二位置时风量管组件在旋风分离装置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00、立式吸尘器;10、基座;20、旋风分离装置;1、壳体;101、尘腔;102、安装腔;103、封闭腔;1031、调节气孔;104、排风腔;11、进气口;12、出气口;13、视窗区;2、旋风分离室;21、过滤件;210、过滤孔;22、过滤海帕;30、吸尘电机;40、风量管组件;3、风管管体;31、第一端部;32、第二端部;33、内腔;330、通孔;4、第一风量管浮标;41、封闭端;42、浮标端;43、第一容纳腔;44、定位部;5、第二风量管浮标;51、第一连接部;510、第二容纳腔;52、第二连接部;520、通气孔;53、封堵部;6、弹性件;7、过滤网;8、连接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下”按照附图1所示的上和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吸尘器,如图1所示,该立式吸尘器100包括基座10、旋风分离装置20和吸尘电机30,基座10支撑在地面上,且基座10上设置有朝向地面的吸尘口(图中未示出),吸尘电机30直接设置在基座10的上侧,旋风分离装置20位于吸尘电机30的上侧,旋风分离装置20分别与吸尘口和吸尘电机30流体连通。
如图4所示,旋风分离装置20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旋风分离室2,旋风分离室2与吸尘口之间具有进气通道,与吸尘电机30之间具有出气通道;壳体1内形成有尘腔101,壳体1上开设有与尘腔101连通的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进气口11位于进气通道内,出气口12位于出气通道内,吸尘电机30在出气口12加载负压,使得吸尘口能够。旋风分离室2包括设有若干个过滤孔210的过滤件21和设置在过滤件21上侧的过滤海帕22,过滤件21将通过进气通道输入的空气进行气体和固体分离,气体通过过滤件21后由过滤海帕22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干净后的空气由出气口12输送到吸尘电机30,由吸尘电机30排出立式吸尘器100;过滤件21将空气中的固体灰尘隔离在尘腔101内,由尘腔101收集。
如图2、4、5所示,立式吸尘器100还包括风量管组件40,在本实施例中,风量管组件40设置在旋风分离装置20上,且与出气通道连通。
壳体1内还具有供风量管组件40安装的安装腔102、形成在安装腔102和过滤海帕22之间的封闭腔103、连通封闭腔103和出气口12的排风腔104,封闭腔103和排风腔104位于出气通道内;封闭腔103具有连通安装腔102的调节气孔1031。经过过滤海帕22的空气依次经过封闭腔103和排风腔104后由出气口12排出旋风分离装置20。
如图2、3所示,风量管组件40安装在安装腔102内,风量管组件40包括风管管体3、第一风量管浮标4、第二风量管浮标5、弹性件6和过滤网7。
风管管体3包括封闭的第一端部31和具有敞口的第二端部32,风管管体3内形成有连通敞口的内腔33,内腔33包括开设在第一端部31的通孔330,开设有通孔330的第一端部31暴露在外壳1的外部,通孔330将内腔33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一风量管浮标4、弹性件6和部分第二风量管浮标5穿设在风管管体3内,第一风量管浮标4靠近第一端部31设置,第二风量管浮标5靠近第二端部32设置,弹性件6抵在第一风量管浮标4和第二风量管浮标5之间。
如图1、4、5所示,风管管体3为透明管,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视窗区13,风量管组件40设置在该视窗区13的下侧。视窗区13靠近风管管体3的第二端部32设置,靠近第二端部32的部分风管管体3与视窗区13对应,用户可透过视窗区13观察内腔33内的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位置。
第一风量管浮标4具有闭合的封闭端41和敞开的浮标端42,封闭端41靠近第一端部31,浮标端42远离第一端部31,通孔330的孔径小于封闭端41的直径,避免第一风量管浮标4从通孔330移出风管管体3。
如图4-7所示,第一风量管浮标4在风管管体3内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5所示,当第一风量管浮标4位于第一位置时,整个第一风量管浮标4不在视窗区13范围内,用户不能从视窗区13观察到第一风量管浮标4,此时旋风分离装置20内的过滤海帕22和过滤件21不需要清理或更换;如图7所示,当第一风量管浮标4位于第二位置时,浮标端42位于视窗区13对应的范围内,用户可以从视窗区13直接看到浮标端42,此时需要用户对过滤海帕22和过滤件21进行清理或更换;第一风量管浮标4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地设置在内腔33内。
再如图3所示,第一风量管浮标4内形成有与内腔33连通的第一容纳腔43,第一容纳腔43可以容纳至少部分的弹性件6,第一容纳腔43内还具有由封闭端41向浮标端42延伸的定位部44,容纳在第一容纳腔43内的部分弹性件6套设在定位部44上,定位部44用于在弹性件6弹性变形时对弹性件6起导向作用。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外径与风管管体3的内径一致,第一风量管浮标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时,阻断通孔330和敞口之间的流体连通。
第二风量管浮标5设置在风管管体3的第二端部32,第二风量管浮标5包括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2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之间的封堵部53,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沿风管管体3的延伸方向延伸,封堵部53自第二连接部52的外表面沿第二连接部52的径向向外延伸,封堵部53与第二端部32卡接以将第二端部32的敞口封堵。第一连接部51穿设在风管管体3内且具有与内腔33连通的第二容纳腔510,第二容纳腔510可以容纳至少部分的弹性件6。第二连接部52内开设有通气孔520,通气孔520连通第二容纳腔510和出气通道;第二连接部52远离第一连接部51的一端部套设有一连接导管8,该连接导管8一端部连通通气孔520,另一端部连通调节气孔1031,使得第二容纳腔510与封闭腔103流体连通,内腔33、通气孔520、连接导管8和出气通道依次连通。
第一风量管浮标4能够在风管管体3内相对于第二风量管浮标5来回移动,第一连接部51的外径小于第一容纳腔43的直径,定位部44的外表面与第一连接部51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供弹性件6弹性变形的间隙,同时,定位部44的外径小于通气孔520的孔径,使得第一风量管浮标4位于第二位置时,通气孔520始终与内腔33气体流通。
如图5所示,当第一风量管浮标4在第一位置时,视窗区13只显示第二风量管浮标5,第一风量管浮标4位于视窗区13的显示范围外;如图7所示,当第一风量管浮标4在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浮标端42和部分第一风量管浮标4以及部分第二风量管浮标5显示在视窗区13;视窗区13只显示第一风量管浮标4和第二风量管浮标5,弹性件6被遮挡在第二风量管浮标5内,较为美观。为了提高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提示功能,将浮标端42涂成与第一风量管浮标4和第二风量管浮标5不同的颜色,浮标端42位于视窗区13时更加显眼,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
弹性件6设置在第一风量管浮标4和第二风量管浮标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为弹簧,在第一风量管浮标4位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6处于伸展状态;当第一风量管浮标4位于第二位置时,弹性件6被压缩在第一风量管浮标4和第二风量管浮标5之间,弹性件6长度缩短,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2、3所示,过滤网7设置在风管管体3的第一端部31处,过滤网7覆盖住通孔330。过滤网7用于过滤通过通孔330进入风管管体3的内腔33的空气,将空气中的细小灰尘及小颗粒物质阻拦在风管管体3外,防止细小灰尘及小颗粒物质进入内腔33后将第一风量管浮标4卡死,保证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提示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7通过任何类型的制造过程或其他组合(例如焊接、装配、黏贴等方式)连接在风管管体3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畅通无阻时,吸尘电机30通过在出气口12和进气口11之间形成负压抽吸力,使得由进气口11进入的空气在经过旋风分离室2之后由出气通道排出立式吸尘器100,部分在出气通道输送的空气由调节气孔1031进入风管管体3的内腔33,此部分空气输送的压力与通孔330处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或者大于大气压力,使第一风量管浮标4处于第一位置;当过滤海帕22被堵住、无法通气时,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流体连通阻断,由于吸尘电机30持续产生抽吸力,出气通道内产生较高的负压,与封闭腔103连通的通气孔520处受到负压影响,此时通孔330处的大气压力和通气孔520处的负压大于弹性件6的弹力,第一风量管浮标4在大气压力和负压的作用下向第二端部32移动,并压缩弹性件6,第一风量管浮标4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浮标端42在视窗区13显示,起到对用户提示的作用,当拆开旋风分离装置20清理过滤海帕22时,通气孔520处失去负压,弹性件6伸展以推动第一风量管浮标4,使得第一风量管浮标4复位到第一位置。
本案在旋风分离装置20上安装风量管组件40,通过在视窗区13观察是否能看到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浮标端42,来间接得知过滤海帕22是否需要清理,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遮住弹性件6的第二风量管浮标5提高视窗区的美观性;风量管组件40暴露在旋风分离装置20外以与外部大气连通的通孔330处覆盖有过滤网7,该过滤网7避免大气中的细小灰尘及小颗粒物质进入内腔33后将第一风量管浮标4卡死,保证第一风量管浮标4的提示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吸尘器,包括基座、旋风分离装置、吸尘电机和风量管组件,所述的基座具有吸尘口,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具有将气体和固体分离的旋风分离室,所述的旋风分离室与所述的吸尘口之间具有进气通道,且与所述的吸尘电机之间具有出气通道,所述的风量管组件与所述的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上设置有视窗区,至少部分所述的风量管组件与所述的视窗区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量管组件包括:
风管管体,包括封闭的第一端部和具有敞口的第二端部,所述的风管管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的敞口的内腔,所述的内腔包括开设在所述的第一端部的通孔,所述的通孔暴露在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外部;
第一风量管浮标,临近所述的第一端部设置并且能够在不显示在所述的视窗区的第一位置和至少部分显示在所述的视窗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风管管体内;
第二风量管浮标,设置在所述的第二端部以封堵所述的敞口,所述的第二风量管浮标具有通气孔,所述的内腔、所述的通气孔以及所述的出气通道依次流体连通;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和所述的第二风量管浮标之间;和
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的风管管体的第一端部,所述的过滤网覆盖所述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的外径与所述的风管管体的内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靠近所述的第一端部的一端部封闭,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内具有连通所述的内腔的第一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的弹性件容纳在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风量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封堵部,所述的封堵部沿所述的第二连接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的封堵部与所述的风管管体的第二端部卡接以封堵所述的敞口;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内具有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的弹性件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的通气孔开设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内,且与所述的第二容纳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容纳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容纳腔内具有由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封闭的一端部向所述的第二端部凸起的定位部,所述的定位部可穿设在所述的容纳腔内,且所述的定位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内壁面之间具有供所述的弹性件活动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的通气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量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导管,所述的连接导管的一端部套设在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上,另一端部与所述的出气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管体为透明管,所述的风管管体被构造成供用户透过所述的视窗区观察所述的第一风量管浮标。
CN202223565246.2U 2022-12-30 2022-12-30 立式吸尘器 Active CN218922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5246.2U CN218922415U (zh) 2022-12-30 2022-12-30 立式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5246.2U CN218922415U (zh) 2022-12-30 2022-12-30 立式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2415U true CN218922415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5246.2U Active CN218922415U (zh) 2022-12-30 2022-12-30 立式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2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8848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a vacuum cleaner
GB2402868A (en) A vacuum cleaner handle having a cyclonic dust-collector
EP1795102A2 (en) Vacuum cleaner with mounting unit for dust storage chamber
TWI573552B (zh) Electrical vacuum cleaner
KR100732160B1 (ko) 싸이클론 집진장치
CN111227711A (zh) 集尘桶组件以及吸尘器
CN218922415U (zh) 立式吸尘器
CN109171555B (zh) 一种双风道接头及吸尘器
CN101617926A (zh) 横向旋流分离式集尘装置
CN214965076U (zh) 旋风分离装置
CN212140324U (zh) 集尘桶组件以及吸尘器
CN214484386U (zh) 一种新型环保科技型吸尘装置
CN210989990U (zh) 旋风分离装置及设有其的吸尘器
CN111714026A (zh) 一种智能吸尘器
CN21653518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6060371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集污装置及清洁机
WO2020015251A1 (zh) 手持吸尘器及空气处理组件
CN221180298U (zh) 一种吸尘器尘盒清理装置
CN220675899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尘器
CN115067800B (zh)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21629394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112998580B (zh) 一种清洁设备、清洁设备的拆装方法及吸尘器
CN113995340B (zh) 集尘组件和清洁装置
CN212872381U (zh) 气体检测装置及气体检测系统
CN216984739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灰尘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