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1431U -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1431U
CN218921431U CN202223604604.6U CN202223604604U CN218921431U CN 218921431 U CN218921431 U CN 218921431U CN 202223604604 U CN202223604604 U CN 202223604604U CN 218921431 U CN218921431 U CN 218921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n
shaft
roller
d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46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武兴
郭国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46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1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1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1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一种压面组件,包括第一压面辊与第二压面辊。第一压面辊包括第一基部以及沿第一基部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压面部与多个第二压面部。第二压面辊包括第二基部以及沿第二基部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压面部。第一压面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压面部的长度。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以使得压面组件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在压细面状态时,第一压面部以及第二压面部均与第三压面部啮合;在压宽面状态时,第一压面部与第三压面部啮合,第二压面部与第三压面部脱离啮合。一个压面组件可压制出不一样宽度的面条,节省了食品加工机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收纳空间。

Description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加工机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食品加工机作为其中的一种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食品加工机包括压面组件,以用于压制出面条。现有的压面组件只能压一种宽度的面条。而我们生活当中,不同场景需要的面条宽度是不一样的。当我们需要宽度不一样的面条时,就需要更换压面组件,使用不便;或者,可以在一个食品加工机上设置多个压面组件,以压制出宽度不一样的面条,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食品加工机占用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所述压面组件可以压制出不同宽度的面条。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压面组件,包括第一压面辊与第二压面辊,所述第一压面辊包括第一基部以及沿所述第一基部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压面部与多个第二压面部,所述第二压面辊包括第二基部以及沿所述第二基部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压面部,所述第一压面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压面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以及所述第二压面部均与所述第三压面部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与所述第三压面部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与所述第三压面部脱离啮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压面辊的第一压面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压面部的长度,可通过调节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一个压面组件可压制出不一样宽度的面条,节省了食品加工机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收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面辊还包括多个第四压面部,多个所述第三压面部及多个所述第四压面部沿所述第二基部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三压面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压面部的长度,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及所述第二压面部均与所述第三压面部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与所述第一压面部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与第三压面部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与所述第三压面部脱离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与所述第一压面部脱离啮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三压面部及第四压面部的设置,使得所述压宽面状态时,多个所述啮合位置等间距排列,以使得压制出的宽面的宽度可大致相等。
进一步地,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二压面部与所述第三压面部的啮合深度大于或等于0.5mm;和/或,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与所述第三压面部的啮合深度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第二压面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三压面部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压面组件的尺寸较小且可确保正常压制出面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面部和/或所述第二压面部和/或所述第三压面部和/或所述第四压面部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凸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凸点的设置,可确保所述第一压面辊与所述第二压面辊转动时,面皮可以顺利向下移动,以确保可以正常压制出面条。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组件包括第一轴与第二轴,所述第一压面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可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转动;所述第二轴包括限位轴以及自所述限位轴的端部轴向延伸的固定轴,所述第二压面辊设置于所述限位轴且可相对所述限位轴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压面辊能相当于第二轴转动,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限位轴偏心设置,所述固定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压面辊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二轴可被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基部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压面组件通过第二轴的偏心设置,即可实现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压面组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压面辊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1.5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固定轴的设置,确保转动所述第二轴时,可使得所述压面组件在压细面状态与压宽面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组件用于和一食品加工机装配,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一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转动,所述第二压面辊在所述第一压面辊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轴转动;所述压面组件包括固定至所述固定轴的旋钮,所述旋钮可被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旋钮的设置,方便转动所述第二轴,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至所述第二轴,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啮合,以使得所述第一轴带动所述第二压面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压面组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以使得所述第一轴带动所述第二压面辊转动,所述压面组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第一压面辊与所述第二压面辊位于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外壳与所述旋钮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定位柱与第一定位孔以及第二定位孔的设置,使得所述压面组件保持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或所述压细面状态,防止所述压面组件受不当外力在所述压宽面状态及所述压细面状态随意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压面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旋钮可相对所述外壳向外侧移动以使得所述定位柱从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移出且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定位柱从所述第一定位孔或所述第二定位孔内移出后,转动所述旋钮,带动所述定位柱移动至所述第二定位孔或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外侧,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带动所述旋钮复位,以使得所述定位柱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或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挡面筋条,所述挡面筋条包括自由端,所述自由端高出所述第一基部的最底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基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技术方案的所挡面筋条的设置,可防止面条围绕所述第一基部转动,以确保面条可从所述压面组件的出料口穿出。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及上述压面组件,所述压面组件装配于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被设置为可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和/或所述第二压面辊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食品加工机的示意图,其中,压面组件未组装至主机。
图2是图1所示的食品加工机的压面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压面组件处于压细面状态。
图3是图2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A处画圈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食品加工机的压面组件的另一个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压面组件处于压宽面状态。
图5是图4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B处画圈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2所示的压面组件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压面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压面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压面组件处于压细面状态。
图9是图8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C处画圈部分放大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压面组件的另一个剖面示意图,其中,所述压面组件处于压宽面状态。
图11是图10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D处画圈部分放大图。
图12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一压面辊与第一限位轴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一压面辊与第一限位轴组装前的示意图。
图14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二压面辊与套筒及第二轴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5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二压面辊与套筒及第二轴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二轴的示意图。
图17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组装图,其中,仅示出压面组件的部分零部件。
图18是图17所示的组装图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一压面辊与第一限位轴组装后的另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E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21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第二压面辊的侧视图。
图22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23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旋钮的示意图。
图24是图8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F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25是图10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G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26是图7所示的压面组件的又一个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1与压面组件2。所述压面组件装配于所述主机1。可选地,所述压面组件2可拆卸地组装至所述主机1。所述主机1包括电机11。所述压面组件2包括第一压面辊21与第二压面辊23。所述电机11可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以压制出面条。
所述电机11可直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和/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也可以间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和/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比如,主机1组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所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压面辊21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的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1直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时,可通过设置一对可相互耦合连接的离合器,实现电机11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压面辊21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连接。同理,在电机11通过传动装置间接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时,也设置一对可相互耦合连接的离合器,实现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面辊21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连接。
所述主机1的电机11还可用于驱动搅拌件转动。搅拌件放置于搅拌碗4内。比如,搅拌件可用于和面或绞肉或切菜或打奶泡等。本申请并不对所述主机1的类型进行限制。
可选地,所述电机11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中的一个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转动,或者,也可设置两个电机11,两个电机11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
所述压面组件2包括第一压面辊21与第二压面辊23。所述第一压面辊21包括第一基部211以及沿所述第一基部21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压面部212与多个第二压面部213。所述第二压面辊23包括第二基部231以及沿所述第二基部23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压面部232。所述第一压面部2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的长度。所述第一基部211与所述第二基部231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2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以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均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脱离啮合。
所述第一压面辊21的第一压面部212的长度大于第二压面部213的长度,可通过调节第一基部211与第二基部231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2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一个压面组件2可压制出不一样宽度的面条,节省了食品加工机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收纳空间。
所述第一压面部212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的长度的差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2mm。
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以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的宽度W1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3mm。
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啮合深度D1大于或等于0.5mm;和/或,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啮合深度D2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的边缘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3大于或等于1mm,确保可以正常压制出面条;同时,尽量减小所述压面组件2的尺寸。
所述第一压面辊21设有多个第一容纳槽214。所述第一容纳槽214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之间。
所述第二压面辊23设有多个第二容纳槽234。所述第二容纳槽234位于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三压面部232之间。
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均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槽234内,所述第三压面部232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214;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槽234内,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槽234内移出,所述第三压面部232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214内。
所述第一容纳槽214的宽度W2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4mm。所述第二容纳槽234的宽度与第一压面部212的宽度的差大于或等于0.01mm且小于或等于0.2mm。所述第一容纳槽214的宽度与第三压面部232的宽度的差大于或等于0.01mm且小于或等于0.2mm。
参见图6至图11所示,所述第二压面辊23还包括多个第四压面部233。多个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及多个所述第四压面部233沿所述第二基部23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压面部233的长度。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不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脱离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脱离啮合。
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及所述第四压面部233的设置,使得所述压宽面状态时,多个所述啮合位置等间距排列,以使得压制出的宽面的宽度可大致相等。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多个所述第二压面部213规律排列,多个所述第三压面部232与多个所述第四压面部233规律排列,使得所述压宽面状态时,压制出的宽面的宽度可相等。比如,如图11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压面部212;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压面部232。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及所述第四压面部233等间距排列。
所述第一压面辊21设有多个第一容纳槽214。所述第一容纳槽214位于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之间。所述第一压面辊21还可包括多个第二压面部213。所述第一容纳槽214位于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之间。
所述第二压面辊23设有多个第二容纳槽234。所述第二容纳槽234位于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三压面部232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三压面部232与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之间。所述第二压面辊23还可包括多个第四压面部233。所述第二容纳槽234位于相邻的一对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之间。
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均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槽234内,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及所述第四压面部233均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214;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槽234内,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槽234内移出,所述第三压面部232插入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214内,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214内移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也分别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脱离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脱离啮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面部212、所述第二压面部213、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及所述第四压面部233的外轮廓线均呈圆形。
参见图12至图13所述,所述压面组件2包括第一轴22与第二轴24。所述第一压面辊21设置于所述第一轴22。所述第一轴22可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转动。
所述第二轴24包括限位轴241以及自所述限位轴241的端部轴向延伸的固定轴242。所述第二压面辊23设置于所述限位轴241且可相对所述限位轴241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压面辊23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轴24转动。所述固定轴242与所述限位轴241偏心设置。所述固定轴24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二轴24可被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基部211与所述第二基部231之间的距离。所述压面组件2通过第二轴24的偏心设置,即可实现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压面组件2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所述第一压面辊21的第一基部211设有第一贯穿孔2111以及延伸入所述第一贯穿孔2111内的凸出部2112。所述第一轴22设有凹陷部221。所述第一轴22组装至所述第一贯穿孔2111内。所述凸出部2112收容至所述凹陷部221内,以使得所述第一轴22可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转动。所述第一轴22的一端超出所述第一压面辊21,以用于和所述电机11的电机轴连接或者连接至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轴22的另一端也超出所述第一压面辊21。
所述第一轴22也可与所述第一压面辊21一体设置。
参见图14至图16所示,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第二基部231设有第二贯穿孔2311。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套筒25。所述套筒25设有第三贯穿孔251。所述限位轴241收容至所述第三贯穿孔251内,所述固定轴242位于所述第三贯穿孔251外侧。所述套筒25组装至所述第二贯穿孔2311内且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紧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压面辊23可与所述套筒25同步相对于所述限位轴241转动。所述固定轴242设置为一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轴241的两端。一对所述固定轴242均超出所述第二压面辊23。
所述固定轴24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D3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1.5mm,确保转动所述第二轴24时,可使得所述压面组件2在压细面状态与压宽面状态之间切换。
参见图17至图18所示,所述第二压面辊23在所述第一压面辊21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轴24转动。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第一齿轮261与第二齿轮262。所述第一齿轮261固定至所述第一轴22。所述第一齿轮261包括第一齿部2611。所述第二齿轮262固定至所述第二压面辊23。所述第二齿轮262包括第二齿部2621。所述第一齿部2611与所述第二齿部2621啮合,以使得所述第一轴22带动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所述压面组件2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所述第一齿轮261设有非圆形的孔2612。所述第一轴22包括非圆形的定位部222。所述定位部222收容至所述孔2612内,以使得所述第一轴22可带动所述第一齿轮261转动。
所述第二基部231上设置有多个凸块2312。所述第二齿轮262设有多个槽部2623,所述凸块2312收容于所述槽部2623内,以使得所述第二齿轮262可带动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
参见图8所示,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第一支架271与第二支架272。第一压面辊21及所述第二压面辊2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71与所述第二支架272之间。所述第一齿轮261及所述第二齿轮262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72与所述第一压面辊21之间。
所述第一支架271设有第一孔2711与第二孔2712。所述第二支架272设有第三孔2721与第四孔2722。所述第一轴22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孔2711内穿出。所述第一轴22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三孔2721内。所述第二轴24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孔2712内,另一端从所述第四孔2722内穿出。
所述第一孔2711与所述第二孔271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所述第三孔2721与所述第四孔272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1,L1与L2相等,确保所述第一轴22与所述第二轴24平衡,确保可以正常切面。
参见图19至图21所示,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和/或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和/或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和/或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凸点2121。所述凸点2121的设置,可确保所述第一压面辊21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时,面皮可以顺利向下移动。
所述凸点21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1mm。所述凸点2121的半径大于或等于0.2mm且小于或等于1.5mm。
参见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压面组件2包括固定至所述固定轴242的旋钮28。所述旋钮28可被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轴24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二基部231之间的距离。所述旋钮28的设置,方便转动所述第二轴24,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2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
参见图7及图22至图25所示,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外壳29。所述第一压面辊21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位于所述外壳29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外壳29与所述旋钮28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291,另一个设有第一定位孔281与第二定位孔282。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内;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所述定位柱291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以及所述第二定位孔282的设置,使得所述压面组件2保持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或所述压细面状态,防止所述压面组件2受不当外力在所述压宽面状态及所述压细面状态随意切换。
所述外壳29包括上壳体292与下壳体293。所述上壳体292设有入料口2921,以供放入面皮。所述下壳体293设有出料口2931,以供面条穿出。
所述上壳体292与所述下壳体293可通过卡扣或螺丝锁定等方式固定在一5起。可选地,所述定位柱291设置于所述下壳体293。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及所述第二定位孔282设置于所述旋钮28。
所述外壳29设有第一容纳腔294、第二容纳腔295与第三容纳腔296。所述第二容纳腔295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94和所述第三容纳腔296之间。参见
图8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压面辊21及所述第二压面辊23收容于所述第二容0纳腔295内。所述第一支架271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94内,所述第二支架272、所述第一齿轮261及所述第二齿轮262均收容于所述第三容纳腔296内。
所述外壳29还设有第一通孔297,以供所述第二轴24的端部穿出,以与所述旋钮28固定。
所述旋钮28包括底壁283以及自所述底壁283延伸的侧壁284。所述第一5定位孔281及所述第二定位孔282设置于所述底壁283的两端。所述底壁283还设有第二通孔285,以供所述第二轴24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85及所述第二轴24上与所述第二通孔285装配的部位均呈非圆形结构,比如D字形等形状,以使得所述旋钮28转动时可带动所述第二轴24转动。
所述旋钮28的外轮廓大致呈圆形,以方便握持,且外观光滑,无棱角,以0方便转动所述旋钮28。
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弹性件286。所述旋钮28可相对所述外壳29向外侧移动以使得所述定位柱291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或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移出且挤压所述弹性件286。所述弹性件286的弹性力带动所述旋钮28复位,以使得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或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
5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二轴24的抵挡件287。所述弹性件286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壁283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抵挡件287抵挡。所述压面组件2还包括旋钮盖288。所述旋钮盖288固定至所述旋钮28,以隐藏所述弹性件286及所述抵挡件287。
所述旋钮盖288与所述旋钮28的侧壁284可通过螺纹连接或卡扣或螺丝锁定等方式进行固定。
当所述压面组件2处于压细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内,向外侧拉动所述旋钮28,使得所述定位柱291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穿出,转动所述旋钮28以带动所述第二轴24转动,当所述定位柱291旋转至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外侧时,松开所述旋钮28,所述弹性件286的弹性力带动所述旋钮28复位,以使得所述定位柱291插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此时,所述压面组件2切换至压宽面状态。
当所述压面组件2处于压宽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向外侧拉动所述旋钮28,使得所述定位柱291从所述第二定位孔282穿出,转动所述旋钮28以带动所述第二轴24转动,当所述定位柱291旋转至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外侧时,松开所述旋钮28,所述弹性件286的弹性力带动所述旋钮28复位,以使得所述定位柱291插入至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内,此时,所述压面组件2切换至压细面状态。
所述旋钮28还包括滑槽289。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及所述第二定位孔282位于所述滑槽289的两端且与所述滑槽289连通。所述滑槽289呈半圆形。所述定位柱291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或所述第二定位孔282穿出后,转动所述旋钮28时,带动所述定位柱291沿所述滑槽289移动,提供操作手感,使得用户旋转所述旋钮28时可以感知旋钮28应该停止的位置,确保松开旋钮28时,所述定位柱291可插入至所述第一定位孔281或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
参见图22及图26所示,所述外壳29上设置有挡面筋条298。所述挡面筋条298包括自由端2981。所述自由端2981高出所述第一基部211的最底端,所述自由端2981与所述第一基部211之间的距离D4小于或等于2mm。所述挡面筋条298的设置,可防止面条围绕所述第一基部211转动,以确保面条可从所述出料口2931穿出。
所述挡面筋条298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挡面筋条298沿所述第二容纳腔295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两排。一排所述挡面筋条298位于所述第一压面辊21的下方,另一排所述挡面筋条298位于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下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面辊(21)与第二压面辊(23),所述第一压面辊(21)包括第一基部(211)以及沿所述第一基部(21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的多个第一压面部(212)与多个第二压面部(213),所述第二压面辊(23)包括第二基部(231)以及沿所述第二基部(23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三压面部(232),所述第一压面部(2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的长度,所述第一基部(211)与所述第二基部(231)之间的距离可被调节以使得所述压面组件在压宽面状态与压细面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以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均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脱离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面辊(23)还包括多个第四压面部(233),多个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及多个所述第四压面部(233)沿所述第二基部(231)的长度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压面部(233)的长度,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及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均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啮合;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第三压面部(232)啮合,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脱离啮合,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脱离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第二压面部(213)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啮合深度大于或等于0.5mm;和/或,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第一压面部(212)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啮合深度大于或等于0.5mm,所述第二压面部(213)的边缘与所述第三压面部(23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面部(212)和/或所述第二压面部(213)和/或所述第三压面部(232)和/或所述第四压面部(233)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凸点(21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组件包括第一轴(22)与第二轴(24),所述第一压面辊(21)设置于所述第一轴(22),所述第一轴(22)可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转动;所述第二轴(24)包括限位轴(241)以及自所述限位轴(241)的端部轴向延伸的固定轴(242),所述第二压面辊(23)设置于所述限位轴(241)且可相对所述限位轴(241)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压面辊(23)能相对于第二轴(24)转动,所述固定轴(242)与所述限位轴(241)偏心设置,所述固定轴(24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中心轴线不共线,所述第二轴(24)可被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基部(211)与所述第二基部(231)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4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1.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组件用于和一主机(1)装配,所述主机(1)的电机(11)可驱动所述第一轴(2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转动,所述第二压面辊(23)在所述第一压面辊(21)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轴(24)转动;所述压面组件包括固定至所述固定轴(242)的旋钮(28),所述旋钮(28)可被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轴(24)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261)与第二齿轮(262),所述第一齿轮(261)固定至所述第一轴(22),所述第一齿轮(261)包括第一齿部(2611),所述第二齿轮(262)固定至所述第二压面辊(23),所述第二齿轮(262)包括第二齿部(2621),所述第一齿部(2611)与所述第二齿部(2621)啮合,以使得所述第一轴(22)带动所述第二压面辊(23)相对于所述第二轴(24)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组件还包括外壳(29),所述第一压面辊(21)与所述第二压面辊(23)位于所述外壳(29)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外壳(29)与所述旋钮(28)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291),另一个设有第一定位孔(281)与第二定位孔(282),在所述压细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内,在所述压宽面状态时,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面组件还包括弹性件(286),所述旋钮(28)可相对所述外壳(29)向外侧移动以使得所述定位柱(291)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或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移出且挤压所述弹性件(286),所述定位柱(291)从所述第一定位孔(281)或所述第二定位孔(282)内移出后,转动所述旋钮(28),带动所述定位柱(291)移动至所述第二定位孔(282)或所述第一定位孔(281)的外侧,所述弹性件(286)的弹性力带动所述旋钮(28)复位,以使得所述定位柱(291)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82)或所述第一定位孔(281)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9)上设置有挡面筋条(298),所述挡面筋条(298)包括自由端(2981),所述自由端(2981)高出所述第一基部(211)的最底端,所述自由端(2981)与所述第一基部(21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mm。
12.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压面组件,所述压面组件装配于所述主机(1),所述主机(1)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被设置为可带动所述第一压面辊(21)和/或所述第二压面辊(23)转动。
CN202223604604.6U 2022-12-27 2022-12-27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8921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604.6U CN218921431U (zh) 2022-12-27 2022-12-27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4604.6U CN218921431U (zh) 2022-12-27 2022-12-27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1431U true CN218921431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4604.6U Active CN218921431U (zh) 2022-12-27 2022-12-27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1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6510B2 (en) Electric rotary grater
EP3391748B1 (en) A device for preparing extrudable food products
CN113349620B (zh) 榨汁机
CN218921431U (zh)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CN211673904U (zh) 一种智能厨具
CN108670001B (zh) 原汁机及其榨汁结构
CN211272277U (zh) 一种敲打捏揉按摩机构以及含有该机构的足浴器
CN211673899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调味料盒
EP4035578A1 (en) A host and a food processor
CN2603648Y (zh) 果菜机安全开关及其控制装置
CN216823033U (zh) 料理机主机及料理机
CN218898111U (zh) 压面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CN210169871U (zh) 一种方便的耦合器组件及食品加工机
CN110960056B (zh) 食物处理机
CN216317221U (zh) 杯座组件、料理杯及料理机
CN213587297U (zh) 一种压面机
CN217285511U (zh) 料理机
CN110840297A (zh) 一种智能厨具
CN218338279U (zh) 厨房电器
CN209733714U (zh) 一种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20631926U (zh) 碗盖组件及料理机
CN212232879U (zh) 和面桶及和面机
CN215602888U (zh) 面条机
CN211483977U (zh) 果汁杯
CN219418872U (zh) 一种一体式按键旋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