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096U -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19096U CN218919096U CN202223524567.8U CN202223524567U CN218919096U CN 218919096 U CN218919096 U CN 218919096U CN 202223524567 U CN202223524567 U CN 202223524567U CN 218919096 U CN218919096 U CN 2189190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battery
- housing
- side fac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包。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及极组,壳体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三侧面、第二侧面及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适于设置至少一个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盖板设置在壳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封闭壳体;极组设置在壳体中。极耳无需弯折即可与极柱组件的极柱进行焊接,且便于在将极组放入壳体中以后直接观察极耳的位置及极耳的状态,操作简单且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所使用的方形电池主要由壳体、盖板和极组组成,盖板上设置有正/负极柱,极柱与壳体内部的极组极耳焊接连接,其中,极组极耳通常是由几十层极片的极耳整合聚拢到一起,极组极耳进行弯折后与极柱焊接,但由于极片层数较多,各层极片的极耳弯折状态无法准确控制,且装配过程中极耳的弯折状态也无法直接观测,因此,极柱与极组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成为电池生产过程中检控的难点,为电池的生产带来不便,也难以确保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极组的极耳需要弯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极组的极耳不需弯折的电池及电池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三侧面、第二侧面及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的至少一个上适于设置至少一个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盖板,设置在壳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封闭壳体;极组,设置在壳体中。
可选的,壳体的至少一端构造为开口端,极柱组件设置在第二侧面和/或第一侧面上靠近开口端的位置。
可选的,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呈梯形或矩形或阶梯型或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与矩形的结合体。
可选的,极柱组件包括:内连接板,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外连接板,设置在壳体的外侧;极柱,依次穿过内连接板、壳体及外连接板。
可选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带通孔的凹槽,内连接板安装在凹槽中,极柱穿设在通孔中。
可选的,内连接板朝向壳体内侧的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2mm。
可选的,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相垂直;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相垂直。
可选的,电池还包括:注液孔,注液孔设置在壳体或盖板上。
可选的,电池还包括:安全阀,安全阀设置在盖板或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通过设置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使得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端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其相对面,该侧面沿第一方向多出其相对面的部分的相对面无壳体的侧面遮挡,并且该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极柱组件,极组的极耳可以直接放置在该部分上并与极柱组件相对应,极耳无需弯折即可与极柱组件的极柱进行焊接,由于极柱组件的相对面无壳体的侧面遮挡,因此便于在将极组放入壳体中以后直接观察极耳的位置及极耳的状态,避免了传统的极耳需弯折后才能与极柱焊接且弯折状态无法直接观察和控制而可能带来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操作简单且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使用图1的电池壳组装而成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侧面;102、第二侧面;103、第三侧面;104、第四侧面;107、正极柱组件;108、负极柱组件;109、安全阀;110、注液孔;11、壳体;12、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壳体11、盖板12及极组,壳体11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101、第三侧面103、第二侧面102及第四侧面104,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102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第二侧面102与第一侧面101中的至少一个上适于设置至少一个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盖板12设置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封闭壳体11;极组设置在壳体11中。其中,第一方向指的是图1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第二侧面102的相对面即为第一侧面101。
需要说明的是,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柱组件107和负极柱组件108,正极柱组件107具有正极柱,负极柱组件108具有负极柱,正极柱、负极柱贯穿壳体11的第一侧面101或第二侧面102;第一侧面101、第三侧面103、第二侧面102及第四侧面104首尾依次相连围成的壳体11呈管状,具体为方形管,壳体11具有内腔,适于容纳极组,极组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极组放入壳体11中后,极组的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相对应且与正极柱朝向壳体11内部的一端电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相对应且与负极柱位于壳体11内部的一端电连接,正极柱、负极柱朝向壳体11外部的一端适于与电池外部的电路或其它电池电连接,从而实现极组与外部电路或其它电池的电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电池,通过设置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使得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102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端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其相对面,该侧面沿第一方向多出其相对面的部分的相对面无壳体11的侧面遮挡,并且该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极柱组件,极组的极耳可以直接放置在该部分上并与极柱组件相对应,极耳无需弯折即可与极柱组件的极柱进行焊接,由于极柱组件的相对面无壳体11的侧面遮挡,因此便于在将极组放入壳体11中以后直接观察极耳的位置及极耳的状态,避免了传统的极耳需弯折后才能与极柱焊接且弯折状态无法直接观察和控制而可能带来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操作简单且有利于提高电池内部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进一步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在第一侧面1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侧面101之外,第二侧面102上适于设置两个极柱组件,极柱组件在第一侧面101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侧面101之外,即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多出第一侧面101,多出的部分上间隔设置有正极柱组件107和负极柱组件108;在壳体11上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处,第二侧面102与第一侧面101齐平,且壳体11的第二端为封闭端,仅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盖板12设置在该开口端,正极柱组件107和负极柱组件108均设置在第二侧面102上靠近该开口端的位置;第三侧面103和第四侧面104均为直角梯形。对应地,电池中的极组为同侧出两个极耳,极组的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对应且与正极柱电性连接,极组的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对应且与负极柱电性连接,便于从开口端分别对两个极耳与对应的极柱组件的组装连接进行操作,提高组装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可以理解,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成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处,第一侧面101在第二侧面10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侧面102之外,即第一侧面101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多出第二侧面102,则两个极柱组件设置在第一侧面101多出第二侧面102的部分上,此时,在壳体11上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处,第二侧面102与第一侧面101齐平,且壳体11的第二端同样为封闭端,壳体11的第一端为开口端,盖板12仅设置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正极柱组件107和负极柱组件108均设置在第一侧面101上靠近开口端的位置。其中,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即为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壳体11沿第二方向的第二端即为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沿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为沿第一方向的相对的两端。
可以理解,电池不限于图1至图2所示的同侧出两个极耳的结构形式,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在第一侧面101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第一侧面101之外,即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多出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设置负极柱组件108且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设置正极柱组件107,对应地,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两个开口端各设置一个盖板12,第三侧面103和第四侧面104均呈等腰梯形,极组为两侧出极耳的结构形式,正极耳、负极耳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极组的两端,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107位置对应且与正极柱电性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108位置对应且与负极柱电性连接,从而便于从电池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对两个极耳与对应的极柱组件的组装连接进行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组装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可以理解,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第二侧面102在第一侧面101上的正投影均位于第一侧面101之外,并且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第一侧面101在第二侧面10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侧面102之外,即,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多出第一侧面101且在第二端的第一侧面多出第二侧面,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设置负极柱组件108且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101多出第二侧面102的部分设置正极柱组件107对应地,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为开口端,两个开口端各设置一个盖板12,正极柱组件107设置在第一侧面101上靠近开口端的位置,负极柱组件108设置在第二侧面102上靠近开口端的位置,第三侧面103和第四侧面104呈平行四边形,极组为两侧出极耳的结构形式,正极耳、负极耳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极组的两端,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107位置对应且与正极柱电性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108位置对应且与负极柱电性连接,同样便于从电池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对两个极耳与对应的极柱组件的组装连接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极柱组件包括:内连接板、外连接板及极柱,内连接板设置在壳体11的内侧;外连接板设置在壳体11的外侧;极柱依次穿过内连接板、壳体11及外连接板,从而实现将极柱组件固定在壳体11上,极柱位于壳体11内侧的一端适于与极耳电性连接且位于壳体11外侧的一端适于与外部电路或其它电池电性连接。具体地,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柱组件107和负极柱组件108,正极柱组件107包括正极内连接板、正极外连接板及正极柱,负极柱组件108包括负极内连接板、负极外连接板及负极柱。可选地,极柱与内连接板、外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铆接、激光焊接和螺栓连接。
优选地,正极内连接板、正极外连接板、正极柱的材质为铝或镍;负极内连接板的材质为铜或镍,负极外连接板的材质为铝或镍,负极柱为镍或铜铝复合材料或铜镍复合材料。
优选地,正极内连接板上设计有熔断部,熔断部为过流熔断结构,在电池中有大电流流过时熔断,以保护电池电路安全。进一步优选地,熔断部截面积为6mm2~15mm2。
优选地,极柱组件还包括:内绝缘件、内密封件、外密封件及外绝缘件,内绝缘件和内密封件设置在壳体11内侧且位于内连接板和壳体11之间,内连接板通过内绝缘件和内密封件与壳体11相抵接且绝缘接触,外绝缘件和外密封件设置在壳体11外侧且位于外连接板和壳体11之间,外连接板通过外绝缘件和外密封件与壳体11相抵接且绝缘接触,从而保证内连接板及外连接板与壳体11之间的绝缘性和密封性,从而保证极柱与壳体11之间绝缘,防止极柱与壳体11发生短路,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其中,内绝缘件、外绝缘件为塑胶件,优选为氟橡胶、PP、PE、聚四氟乙烯或电木。具体地,正极柱组件还包括正极内绝缘件、正极内密封件、正极外密封件及正极外绝缘件;负极柱组件还包括负极内绝缘件、负极内密封件、负极外密封件及负极外绝缘件,从而保证正极柱、负极柱均与壳体11绝缘,绝缘阻值大于100兆欧姆。可以理解,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仅设置正极柱组件还包括正极内绝缘件、正极内密封件、正极外密封件及正极外绝缘件,从而保证正极柱与壳体11绝缘,正极柱与壳体11之间的绝缘阻值大于100兆欧姆;而负极柱与壳体11电连接,负极柱与壳体11之间的导通电阻为0.2~10000欧姆,保证正极柱与负极柱绝缘即可。可以理解,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仅设置负极柱组件还包括负极内绝缘件、负极内密封件、负极外密封件及负极外绝缘件,从而保证负极柱与壳体11绝缘,负极柱与壳体11之间的绝缘阻值大于100兆欧姆;而正极柱与壳体11电连接,正极柱与壳体11之间的导通电阻为0.2~10000欧姆,同样可以实现保证正极柱与负极柱绝缘。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带通孔的凹槽,内连接板安装在凹槽中,极柱穿设在通孔中。通过在壳体11的内壁上设置凹槽,并将内连接板安装在凹槽中,一方面可以降低极柱组件在壳体11的内壁上凸起的尺寸,避免在极组入壳过程中极柱组件与极组发生干涉,保护极组的安全,另一方面凹槽为内连接板的安装提供一定的定位和导向作用,便于组装,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与壳体11的内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2mm。需要说明的是,极柱组件安装在壳体11上后,极柱组件的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与极柱朝向壳体11内侧的一端齐平。具体地,当极柱组件的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与壳体11的内表面齐平时,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与壳体11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当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低于壳体11的内表面时,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低于壳体11的内表面的尺寸小于2mm,一方面避免壳体11的壁面过厚,另一方面也便于后期极组的极耳与极柱组件之间连接;当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高于壳体11的内表面时,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凸出壳体11内壁的尺寸小于2mm,凸出的尺寸较小,不会对极组入壳产生阻碍。优选地,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侧的表面与壳体11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1mm。需要说明的是,极柱组件的内连接板朝向壳体11内部的一侧与壳体11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适于极组通过,极柱组件不会对极组产生阻碍,从而极组能够顺利装入壳体11中,便于电池组装。
优选地,外连接板凸出壳体11的外表面,便于后期电池需要与外部电路或其它电池连接时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11设置有延伸部的端部,延伸部的相对面处形成空缺,当至少两个电池叠放时,一个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外连接板对应与之相邻的另一个电池的空缺处,合理利用了空间,减小叠放电池后的厚度,且能够保护极柱不被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01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相垂直;第二侧面102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相垂直。壳体11一体成型或焊接,一体成型或焊接的方式都较为常见,技术成熟,便于加工。优选地,壳体11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铝或不锈钢材料易于获得且方便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注液孔110,注液孔110设置在壳体11或盖板12上,用于向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注液孔110的数量为1~2个。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安全阀109,安全阀109设置在盖板12或第三侧面103或第四侧面104上。可以理解,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安全阀109也可以设置在电池的底面(即与盖板12相对的面)上。需要说明的是,安全阀109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且电池内达到一定压力下打开,以排出高温烟气,防止电池发生爆炸,起到防爆的作用;安全阀109的开启压力0.5~1.2MPa。可选地,安全阀109为刻痕或防爆片。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的电池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正极柱组件107和负极柱组件108均设置在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第三侧面103和第四侧面104为矩形和直角梯形的结合体,对应地,盖板12包括两个呈钝角设置的面,盖板12设置为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边缘相匹配的折弯状。其中,第一方向指的是图3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与图1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电池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同侧出两个极耳的结构形式,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多出第一侧面,且设置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呈图3所示的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结构形式,对应地,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上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负极柱组件108,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102上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正极柱组件107,极组为两侧出极耳的结构形式,正极耳、负极耳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极组的两端,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107位置对应且与正极柱电性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108位置对应且与负极柱电性连接。可以理解,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为图3所示的形状,而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一侧面101多出第二侧面102,第二端的第一侧面101多出第二侧面102的部分上设置有正极柱组件107,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负极柱组件108,且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边缘形状绕壳体11的中心旋转180°后得到第二端的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边缘形状。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的电池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为阶梯型,具体地,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为两个矩形的结合体,靠近第二侧面102的一侧的矩形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与第二侧面102的长度相等,靠近第一侧面101的一侧的矩形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与第一侧面101的长度相等,其中,第一方向指的是图4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与图1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相同。对应地,盖板12是由三个面组成的折弯状,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边缘相匹配。
可以理解,电池不限于图4中所示的同侧出两个极耳的结构形式,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多出第一侧面,且设置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呈图4所示的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结构形式,对应地,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上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负极柱组件108,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102上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正极柱组件107,极组为两侧出极耳的结构形式,正极耳、负极耳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极组的两端,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107位置对应且与正极柱电性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108位置对应且与负极柱电性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实施例四的电池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的形状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均为矩形,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与第一侧面10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相等且小于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其中,第一方向指的是图5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与图1中箭头所指的“第一方向”相同。对应地,本实施例的盖板12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盖板12沿图5所示的“第二方向”的两侧还设置有呈三角形的侧面,该三角形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与第二侧面102与第一侧面101的尺寸相等且沿图5所示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第三侧面103、第四侧面104沿厚度方向的尺寸相等,从而使得盖板12能密封壳体11的开口端。
可以理解,电池不限于图5中所示的同侧出两个极耳的结构形式,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多出第一侧面,且设置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均呈图5所示的第二侧面102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结构形式,对应地,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二侧面102上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负极柱组件108,在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侧面102上多出第一侧面101的部分上设置有正极柱组件107,极组为两侧出极耳的结构形式,正极耳、负极耳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在极组的两端,正极耳与正极柱组件107位置对应且与正极柱电性连接,负极耳与负极柱组件108位置对应且与负极柱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上述的电池。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侧面(101)、第三侧面(103)、第二侧面(102)及第四侧面(104),所述第一侧面(101)与所述第二侧面(102)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面(101)与所述第二侧面(102)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所述第二侧面(102)与所述第一侧面(101)的至少一个上适于设置至少一个极柱组件,所述极柱组件在其相对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其相对面之外;
盖板(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以封闭所述壳体(11);
极组,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至少一端构造为开口端,所述极柱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102)和/或第一侧面(101)上靠近所述开口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103)和/或所述第四侧面(104)呈梯形或矩形或阶梯型或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与矩形的结合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包括:
内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内侧;
外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外侧;
极柱,依次穿过所述内连接板、所述壳体(11)及所述外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带通孔的凹槽,所述内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凹槽中,所述极柱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板朝向所述壳体(11)内侧的表面与壳体(11)的内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0~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101)与所述第三侧面(103)、所述第四侧面(104)相垂直;所述第二侧面(102)与所述第三侧面(103)、所述第四侧面(104)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注液孔(110),所述注液孔(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或所述盖板(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安全阀(109),所述安全阀(109)设置在所述盖板(12)或所述第三侧面(103)或所述第四侧面(104)上。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4567.8U CN218919096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4567.8U CN218919096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19096U true CN218919096U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15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24567.8U Active CN218919096U (zh) | 2022-12-28 | 2022-12-28 |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190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4523A (zh) * | 2023-07-04 | 2023-08-04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终端 |
-
2022
- 2022-12-28 CN CN202223524567.8U patent/CN2189190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44523A (zh) * | 2023-07-04 | 2023-08-04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终端 |
CN116544523B (zh) * | 2023-07-04 | 2024-02-27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991186B (zh) | 一种电池装配方法及锂电池 | |
WO2020228486A1 (zh) | 顶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组及用电装置 | |
EP2043180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102738522A (zh) | 二次电池 | |
CN109216755A (zh) | 方形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KR101107075B1 (ko) | 이차 전지 | |
EP4290659A1 (en) | Battery and assembly process therefor | |
CN218919096U (zh) |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 |
CN217589363U (zh) | 顶盖组件及电池 | |
JP7481431B2 (ja) | 動力電池トップカバーおよび動力電池 | |
CN113871763B (zh) | 圆柱形电池的壳体、圆柱形电池及圆柱形电池的安装方法 | |
CN216958297U (zh) | 圆柱电池及电池模组 | |
KR101285940B1 (ko) | 이차전지 | |
CN116169441A (zh) | 一种圆柱电池及电池包 | |
CN218887332U (zh) |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 |
CN219350435U (zh) | 一种电池单体 | |
CN219066998U (zh) | 电池端盖 | |
CN116169436A (zh) | 一种内极柱、电芯和电池模组 | |
CN114824435A (zh) | 一种锂电池及装配方法 | |
CN218602664U (zh) | 一种二次圆柱电池及电池模组 | |
CN220914406U (zh) | 电池壳体结构及电池、用电设备 | |
CN220065861U (zh) | 一种电池盖板及其电池 | |
CN220341460U (zh) | 一种电池结构 | |
CN219350592U (zh) | 电芯组件以及单体电池 | |
CN217589378U (zh) | 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