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5343U - 面板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面板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5343U
CN218915343U CN202223194958.8U CN202223194958U CN218915343U CN 218915343 U CN218915343 U CN 218915343U CN 202223194958 U CN202223194958 U CN 202223194958U CN 218915343 U CN218915343 U CN 21891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reinforcing structure
panel body
cavity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49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鹏垒
宋守亮
宋海波
杨刚刚
毛先友
杨勇刚
苏炳超
康铁生
罗龙昭
胡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hongqi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49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5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5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及空调器,面板包括:面板本体、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均设于面板本体的内侧且分别位于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第二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通过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分别位于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第二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既可以保证面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面板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拆装困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减轻面板的重量,面板拆装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面板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面板的长度较长,面板在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严重变形、翘曲等现象,需要对面板增加加强结构以增强其结构强度。而相关技术中的面板上具有多个相互交叉设置的加强筋,面板的整体刚度过大,导致面板的拆卸和安装较困难,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板,通过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分别位于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第二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既可以保证面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面板的整体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拆装困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减轻面板的重量,面板拆装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面板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包括:面板本体;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均设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且分别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通过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分别位于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第二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既可以保证面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面板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拆装困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减轻面板的重量,面板拆装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强凸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敞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空腔朝向上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敞开口处封盖有可拆卸的装饰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盖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盖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扣以及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均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宽度不大于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宽度范围为8-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结构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空腔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空腔朝向下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二敞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宽度不大于2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宽度范围为5-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筋板以及第二加强凸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板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加强筋板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凸筋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凸筋在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3-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均与所述面板本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内凸出的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沿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面板;空气调节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面板,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分别位于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第二加强结构与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既可以保证面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面板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拆装困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减轻面板的重量,面板拆装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后背板以及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设于所述后背板的前侧且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上面板以及下面板,所述下面板为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包括:面板支架,连接于所述机壳且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下面板卡接于所述面板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设有第二卡扣以及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卡扣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下端,所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第二卡槽以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卡扣适于沿前后方向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以至少对所述下面板在左右以及上下方向上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适于向下插入所述第二定位槽以至少对所述下面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卡扣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二卡槽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弹性卡槽以及限位槽,所述弹性卡槽的侧壁具有弹性扣,所述限位部容纳于所述限位槽且与所述限位槽的上下侧壁以及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弹性卡槽的侧壁抵接,所述卡扣部卡入所述弹性卡槽且与所述弹性扣在前后方向上抵接,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弹性卡槽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侧壁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还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凸起,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分成两组定位凸起组,两组所述定位凸起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本体的左端以及右端,每组所述定位凸起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所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对应的多个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凸起适于沿前后方向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安装导向面,所述第三定位凸起适于沿所述安装导向面滑入至所述第三定位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定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扣的左右两侧且邻近所述面板边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左右两侧且邻近所述面板边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面板为上述的面板,所述面板支架上左右两端的前表面均形成有配合凹槽,所述加强翻边位于所述配合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换热送风组件以及空气处理组件,所述换热送风组件包括换热器部件和风道部件,所述空气处理组件具有新风功能、加湿功能以及净化功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机壳内限定出上下排布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二容纳腔,所述换热送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空气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由所述上面板以及所述下面板共同限定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J-J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5中E处的放大图;
图7是沿图4中L-L线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4中M-M线的剖面图;
图9是沿图4中N-N线的剖面图;
图10是图4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F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10中G处的放大图;
图13是下面板与面板支架的拆分示意图;
图14是图3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下面板拆下并示出了面板支架;
图15是图13中下面板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中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下面板的爆炸图;
图18是图16中下面板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9是沿图18中A-A线的剖面图;
图20是沿图18中B-B线的剖面图;
图21是沿图18中C-C线的剖面图;
图22是图21中H处的放大图;
图23是图18中下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沿图23中D-D线的剖面图;
图25是图24中K处的放大图;
图26是图18中下面板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下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装饰盖板拆下并示出了第一空腔;
图28是图26中下面板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装饰盖板拆下并示出了第一空腔;
图29是图26中装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室内机;
1、机壳;11、顶盖;12、底座;13、出风框;131、框体;132、导风板;14、后背板;141、第一进风口;142、进风格栅;143、第二进风口;15、第二出风口;
2、面板组件;20、面板;21、上面板;22、下面板;23、面板本体;23a、定位凸起组;231、第三定位凸起;232、加强翻边;24、第一加强结构;240、第一空腔;241、第一敞开口;242、第一定位槽;243、第一卡槽;244、第一加强筋板;245、第一加强凸筋;246、限位筋;25、第二卡扣;251、卡扣部;252、限位部;26、第二加强结构;260、第二空腔;261、第二敞开口;262、第二定位凸起;263、第二加强筋板;264、第二加强凸筋;
3、装饰盖板;30、盖板本体;31、第一卡扣;32、第一定位凸起;
4、面板支架;41、第二卡槽;411、弹性卡槽;412、限位槽;413、弹性扣;42、第二定位槽;421、前挡筋;422、后挡筋;43、定位槽组;44、第三定位槽;45、安装口;46、安装导向面;
5、空气调节组件;51、换热送风组件;511、换热器部件;512、风道部件;513、风道蜗壳;514、风道中隔板;52、空气处理组件;521、风机部件;522、出风部件;523、净化件;53、脉冲杀菌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20。
参照图15-图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20,包括:面板本体23、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均设于面板本体23的内侧,可以增强面板20的结构强度,防止面板本体23产生严重变形、翘曲等现象。通常面板本体23长度较长,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容易发生严重变形,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分别位于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可以增强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结构强度,可以保证面板2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避免面板本体23产生严重变形,而且可以避免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20拆装困难问题。
参照图27,第一加强结构24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40,第二加强结构26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260,有助于减轻面板20的重量。另外,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4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40,第二加强结构26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260,拆装面板20时,可以通过手伸进第一空腔240中并抓握第一加强结构24,也可以通过手伸入第二空腔260中并抓握第二加强结构26,从而使得拆装面板20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20,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分别位于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24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40,第二加强结构26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260,既可以保证面板2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20拆装困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减轻面板20的重量,面板20拆装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参照图15-图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加强结构24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空腔240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有助于增强整体的结构强度。例如,面板本体23在其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则第一加强结构24也可以呈弧形,第一加强结构24的中间部位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的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空腔24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加强结构24的延伸方向一致,则第一空腔240的中间部位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空腔240的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参照图5-图7和图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一加强结构24包括第一加强筋板244,第一加强筋板244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板244可以增强第一加强结构24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面板20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筋板244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40,第一空腔240有助于减轻面板20的重量,第一空腔240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强凸筋245,可以进一步增强面板20的结构强度。例如,第一加强凸筋245具有多个,多个第一加强凸筋245沿着第一空腔240的延伸方向排布,且多个第一加强凸筋245沿着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方向可以为第一加强结构24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方向,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可以为第一加强结构24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尺寸。
参照图5-图7和图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一空腔240在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敞开,拆装面板20时,手可以通过第一空腔240的敞开侧伸进第一空腔240中并抓握第一加强结构24,使得拆装面板20的过程中更加方便握持,方便操作。例如,第一空腔240的上侧敞开。
参照图15-图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第一加强结构24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上端,可以增强面板20上部的结构强度。第一空腔240朝向上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一敞开口241,第一敞开口241处封盖有可拆卸的装饰盖板3,防止灰尘落入第一空腔240内,还有助于增加面板20的结构强度。例如,装饰盖板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空腔240的延伸方向一致。
参照图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装饰盖板3与第一加强结构24卡接,从而将装饰盖板3安装于第一加强结构24,且安装结构较简单,方便拆卸。
参照图28和图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装饰盖板3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扣31以及第一定位凸起32,第一空腔240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定位槽242,第一空腔24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243,第一卡扣31与第一定位凸起32均位于第一空腔240内,且第一定位凸起32卡入第一定位槽242内,可以将装饰盖板3定位于第一加强结构24,第一卡扣31卡入第一卡槽243内,可以将装饰盖板3固定于第一加强结构24,实现装饰盖板3与第一加强结构24卡接,从而将装饰盖板3安装于第一加强结构24,且安装结构较简单。例如,装饰盖板3的底面设有四个第一卡扣31以及三个第一定位凸起32,第一卡槽243与第一卡扣31一一对应,第一卡槽243可以贯穿第一空腔240的内侧壁;第一定位槽242与第一定位凸起32一一对应。
例如,参照图20和图28,第一空腔240的内壁还设有六条限位筋246,六条限位筋246相互间隔开设置;相邻的两条限位筋246为一组限位筋组,第一空腔240的内壁可以设有三组限位筋组。其中一组限位筋组位于第一空腔240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另外两组限位筋组分别设于第一空腔240的左右两端,第一定位槽242可以由限位筋组与第一空腔240的内底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定位槽242可以为三个。
例如,参照图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装饰盖板3包括盖板本体30、第一卡扣31和第一定位凸起32,盖板本体30沿着面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卡扣31和第一定位凸起32均设于盖板本体30的下表面。四个第一卡扣31以及三个第一定位凸起32均沿着装饰盖板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凸起32位于装饰盖板3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中两个第一卡扣31位于装饰盖板3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位,并且这两个第一卡扣31设于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定位凸起32的左右两侧。另外两个第一定位凸起32分别位于装饰盖板3的左右两端,另外两个第一卡扣31分别位于装饰盖板3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位于装饰盖板3的左右两端的第一定位凸起32相连。
参照图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可以为第一加强结构24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尺寸,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不大于20mm,既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避免面板20受力会发生严重变形,而且可以防止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20不好撑开而使得拆装困难。
参照图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的范围为8-15mm,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不小于8mm,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防止面板20的结构强度不够,面板20容易变形;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不大于15mm,可以避免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拆装困难的问题。通过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的范围为8-15mm,既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又方便面板20的拆卸的安装。例如,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可以为9mm、10mm、12mm或14mm。
参照图16-图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加强结构26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空腔260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例如,面板本体23在其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第二加强结构26也可以呈弧形,第二加强结构26的中间部位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结构26的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空腔26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加强结构26的延伸方向一致,则第二空腔260的中间部位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空腔240的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延伸。
参照图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第二加强结构26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下端,可以增强面板20下部的结构强度。第二空腔260朝向下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二敞开口261,拆装面板20时,手可以通过第二空腔260的敞开口伸进第一空腔240中并抓握第一加强结构24,使得拆装面板20的过程中更加方便握持,方便操作,并且第二空腔260的敞开口向下,不易落入灰尘。
参照图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可以为第二加强结构26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尺寸,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不大于20mm,既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避免面板20受力会发生严重变形,而且可以防止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20不好撑开而使得拆装困难。
参照图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的范围为5-15mm,通过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不小于5mm,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防止面板20的结构强度不够,面板20容易变形;通过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不大于15mm,可以避免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拆装困难的问题。通过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的范围为5-15mm,既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又方便面板20的拆卸的安装。例如,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可以为5mm、10mm、12mm或14mm。
参照图15-图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第二加强结构26包括第二加强筋板263以及第二加强凸筋264,第二加强筋板263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筋板263可以增强第二加强结构26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面板20的结构强度,且第二加强筋板263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260,第二空腔260有助于减轻面板20的重量。第二加强筋板263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加强筋板263位于第二加强凸筋264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例如,两个第二加强筋板263位于第二加强凸筋264的左右两侧,第二加强筋板263可以与第二加强凸筋264相连。第二加强筋板263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尺寸可以为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第二加强凸筋264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尺寸也可以为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
参照图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加强凸筋264在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H的范围为3-6mm,通过第二加强凸筋264的凸起高度H不小于3mm,可以第二加强结构26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通过第二加强凸筋264的凸起高度H不大于6mm,可以避免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拆装困难的问题。通过第二加强凸筋264的凸起高度H的范围为3-6mm,既可以保证面板20的结构强度,又方便面板20的拆卸的安装。例如,第二加强凸筋264的凸起高度H可以为3mm、4mm、5mm或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加强结构24以及第二加强结构26均与面板本体23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保证了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与面板本体23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再者,可以省去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以提高装配效率。
参照图15-图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加强翻边232,加强翻边232向内凸出,加强翻边232沿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延伸,加强翻边232可以增强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面板20的结构强度。例如,面板本体23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个加强翻边232,加强翻边232向面板本体23的内侧凸出,两个加强翻边23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下面参照图15-图2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面板20。
参照图15-图29,在该实施例中,面板20包括面板本体23、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面板本体23在其宽度方向上呈弧形延伸,面板本体23的左右两侧各形成有一个加强翻边232,加强翻边232向面板本体23的内侧凸出,两个加强翻边23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均设于面板本体23的内侧,第一加强结构24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结构26也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以及第二加强结构26均与面板本体23一体成型。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第一加强结构24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上端,第二加强结构26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下端。
第一加强结构24呈弧形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的中间部位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的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方向为第一加强结构24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方向,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为第一加强结构24相对面板本体23向内凸出的尺寸。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L1的范围为8-15mm,第一加强结构24包括第一加强筋板244,第一加强筋板244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筋板244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40,第一空腔240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空腔240朝向上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一敞开口241,第一空腔240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加强凸筋245,多个第一加强凸筋245沿着第一空腔240的延伸方向排布,且多个第一加强凸筋245沿着第一加强结构24的宽度方向延伸。
第一敞开口241处封盖有可拆卸的装饰盖板3,装饰盖板3包括盖板本体30、四个第一卡扣31和三个第一定位凸起32,盖板本体30沿着面板20的宽度方向延伸,四个第一卡扣31以及三个第一定位凸起32均设于盖板本体30的下表面,第一卡扣31与第一定位凸起32均位于第一空腔240内。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凸起32位于装饰盖板3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其中两个第一卡扣31位于装饰盖板3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位,并且这两个第一卡扣31设于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定位凸起32的左右两侧。另外两个第一定位凸起32分别位于装饰盖板3的左右两端,另外两个第一卡扣31分别位于装饰盖板3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位于装饰盖板3的左右两端的第一定位凸起32相连。
在第一空腔240内,第一空腔240的内壁还设有六条限位筋246,六条限位筋246相互间隔开设置;相邻的两条限位筋246为一组限位筋组,第一空腔240的内壁设有三组限位筋组。其中一组限位筋组位于第一空腔240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另外两组限位筋组分别设于第一空腔240的左右两端,第一定位槽242由限位筋组与第一空腔240的内底壁共同限定出,第一定位槽242为三个。第一定位槽242与第一定位凸起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空腔240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243,第一卡槽243贯穿第一空腔240的内侧壁,第一卡槽243与第一卡扣3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定位凸起32卡入第一定位槽242内,第一卡扣31卡入第一卡槽243内。
第二加强结构26呈弧形,第二加强结构26的中间部位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结构26的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结构26包括两个第二加强筋板263和第二加强凸筋264,两个第二加强筋板263位于第二加强凸筋264沿面板本体23的左右两侧,第二加强筋板263可以与第二加强凸筋264相连,第二加强结构26的宽度L2的范围为5-15mm,第二加强凸筋264在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H为5mm。第二加强筋板263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每个第二加强筋板263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一个第二空腔260,第二空腔260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空腔260朝向下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二敞开口261。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和空气调节组件5,机壳1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20,空气调节组件5设于机壳1内。例如,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可以包括空调室内机100和空调室外机,其中空调室内机100为柜机,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上述的机壳1和空气调节组件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面板20,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分别位于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第一加强结构24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240,第二加强结构26与面板本体23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260,既可以保证面板2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又可以避免面板20的刚度过大导致的面板20拆装困难问题,而且有助于减轻面板20的重量,面板20拆装的过程中方便握持,方便操作。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机壳1包括后背板14以及面板组件2,面板组件2设于后背板14的前侧,且面板组件2包括上面板21以及下面板22,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沿上下方向设置,下面板22可以设于上面板21的下方。下面板22为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面板20,例如,下面板22包括面板本体23、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均设于面板本体23的内侧,第一加强结构24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加强结构26也沿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加强结构24以及第二加强结构26均与面板本体23一体成型。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第一加强结构24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上端,第二加强结构26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下端。
例如,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机壳1还包括顶盖11、底座12和出风框13,出风框13位于下面板22的上侧,且出风框13位于上面板21的后侧;顶盖11盖设于出风框13和后背板14的顶部,底座12位于下面板22和后背板14的底部,出风框13与后背板14可以为可拆卸连接,顶盖11与出风框13和后背板14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机壳1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41和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141和第一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第一进风口141形成于后背板14上,第一进风口141与室内连通,第一进风口141处设有进风格栅142,第一出风口位于上面板21的左右两侧。出风框13可以包括框体131和导风板132,导风板132位于框体131的左右两侧,导风板132可转动地连接于上面板21以打开和关闭第一出风口。
参照图13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还包括面板支架4,面板支架4连接于机壳1且位于机壳1内,下面板22卡接于面板支架4,方便拆装下面板22,可以保证下面板22安装的稳定性。例如,面板支架4可拆卸地连接于机壳1,面板支架4上形成有净化件523的安装口45,当下面板22从面板支架4上拆下时,可以从面板支架4的安装口45拆卸或安装净化件523,例如净化件523可以为HEPA网。
参照图5-图12和图15-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面板本体23的内侧设有第二卡扣25以及第二定位凸起262,第二卡扣25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上端,第二定位凸起262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下端,例如,第二卡扣25位于第一加强结构24上,第二定位凸起262位于第二加强结构26上。面板支架4上形成有第二卡槽41以及第二定位槽42,第二卡槽41可以与第二卡扣25对应,第二卡扣25适于沿前后方向卡入第二卡槽41,以实现至少对下面板22在左右以及上下方向上定位;第二定位槽42可以与第二定位凸起262相对应,第二定位凸起262可以向下延伸,第二定位凸起262适于向下插入第二定位槽42,以实现至少对下面板22在前后方向上定位。通过第二卡扣25插入第二卡槽41,第二定位凸起262插入第二定位槽42,可以实现对于下面板22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定位,以保证下面板22安装的稳定性。
例如,参照图12,第二定位凸起262呈L形延伸,第二定位凸起262的其中一端与第二加强结构26的第二加强筋板263连接,第二定位凸起262的另一端向下延伸。第二定位槽42设于面板支架4的下端,第二定位槽42的前侧壁的部分向后翻折形成前挡筋421,第二定位槽42的后侧壁上设有后挡筋422,当第二定位凸起262向下插入第二定位槽42时,第二定位凸起262与前挡筋421和后挡筋422抵接,前挡筋421对第二定位凸起262在向前的方向上限位,后挡筋422对第二定位凸起262在向后的方向上限位,前挡筋421和后挡筋422共同实现对第二定位凸起262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从而实现对于下面板22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参照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卡扣25包括卡扣部251和限位部252,卡扣部251和限位部252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卡槽41包括弹性卡槽411和限位槽412,弹性卡槽411和限位槽412沿左右方向设置。例如,第二卡扣25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卡扣25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第二卡扣25的限位部252位于卡扣部251的左侧,位于右侧的第二卡扣25的限位部252位于卡扣部251的左侧,第二卡槽41与第二卡扣25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弹性卡槽411的侧壁具有弹性扣413,限位部252容纳于限位槽412,限位部252与限位槽412的上下侧壁抵接,可以实现对下面板22在上下方向上限位;卡扣部251卡入弹性卡槽411,卡扣部251与弹性扣413在前后方向上抵接,可以实现对下面板22在前后方向上限位,例如,弹性卡槽411可以前后贯穿面板支架4,使得卡扣部251可以沿前后方向穿设于面板支架4。卡扣部251与弹性卡槽411在左右方向上远离限位槽412的侧壁抵接,限位部252与限位槽412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弹性卡槽411的侧壁抵接,可以实现对下面板22在左右方向上限位。根据上述,第二卡扣25卡入第二卡槽41,可以实现对于下面板22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以保证下面板22安装的稳定性。
例如,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当位于左侧第二卡扣25卡入对应的第二卡槽41内时,限位部252由前向后伸入限位槽412,限位部252的上侧与限位槽412的上侧壁抵接,限位部252的下侧与限位槽412的下侧壁抵接,限位部252的左侧与限位槽412的左侧壁抵接;同时,弹性扣413变形为卡扣部251让位,使得卡扣部251卡入弹性卡槽411,卡扣部251的左侧与弹性扣413在前后方向上抵接,卡扣部251的右侧与弹性卡槽411的右侧壁抵接。当位于右侧第二卡扣25卡入对应的第二卡槽41内时,限位部252由前向后伸入限位槽412,限位部252的上侧与限位槽412的上侧壁抵接,限位部252的下侧与限位槽412的下侧壁抵接,限位部252的右侧与限位槽412的右侧壁抵接;同时,弹性扣413变形为卡扣部251让位,使得卡扣部251卡入弹性卡槽411,卡扣部251的右侧与弹性扣413在前后方向上抵接,卡扣部251的左侧与弹性卡槽411的左侧壁抵接。
参照图15-图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卡扣25设于第一加强结构24,第二定位凸起262设于第二加强结构26。例如,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均设于面板本体23的内侧,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分别位于面板本体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第一加强结构24位于第二加强结构26的上方。第一加强结构24上形成有两个第二卡扣25,且两个第二卡扣25均位于第一加强筋板244的外表面,两个第二卡扣25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卡扣25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一卡槽243的上侧;第二加强结构26上形成有两个第二定位凸起262,且两个第二定位凸起262均位于第二加强筋板263和第二加强凸筋264的连接部位,两个定位凸起均向下延伸,两个定位凸起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其中,两个第二卡扣25位于两个第二定位凸起262的上方。
参照图7-图9和图15-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面板本体23的内侧还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多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分成两组定位凸起组23a,其中一组定位凸起组23a设置在面板本体23的左端,另一组定位凸起组23a设置在面板本体23的右端,每组定位凸起组23a包括多个第三定位凸起231,且多个第三定位凸起231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面板支架4上形成有与多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对应的多个第三定位槽44,多个第三定位槽44可以分成两组定位槽组43,其中一组定位槽组43设置在面板支架4的左端,另一组定位槽组43设置在面板支架4的右端,每组定位槽组43包括多个第三定位槽44,且多个第三定位槽44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通过第三定位凸起231适于沿前后方向插入对应的第三定位槽44,可以将下面板22在面板支架4上定位,有助于增强下面板22的安装稳定性。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面板本体23的内侧设有六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其中三个第三定位凸起231为一组定位凸起组23a,这组定位凸起组23a位于面板本体23的左端,且三个第三定位凸起231沿着上下方向间隔排布;另外三个第三定位凸起231为一组定位凸起组23a,这组定位凸起组23a位于面板本体23的左端,且三个第三定位凸起231沿着上下方向间隔排布。面板支架4上的第三定位槽44的数量与第三定位凸起23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三定位凸起231沿前后方向插入对应的第三定位槽44,可以对下面板22在上下方向上以及左右方向上定位,防止下面板22左右晃动或者从面板支架4上脱出,有助于下面板22安装的稳定性。
参照图13和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面板支架4上形成有安装导向面46,第三定位凸起231适于沿安装导向面46滑入至第三定位槽44内,安装导向面46可以对于下面板22的拆装过程起导向作用。通过第三定位凸起231沿安装导向面46滑入至第三定位槽44内,可以将第三定位凸起231与对应的第三定位槽44配合,使得下面板22可以安装于面板支架4,并且使得下面板22的安装变得更为方便、易操作。拆卸下面板22时,第三定位凸起231也可以沿安装导向面46与第三定位槽44脱离,使下面板22的拆卸也变得方便、易操作。
参照图15-图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卡扣25设于第一加强结构24,第二定位凸起262设于第二加强结构26,至少部分第三定位凸起231设于第一加强结构24以及第二加强结构26。设于第一加强结构24的第三定位凸起231位于第二卡扣25的左右两侧,且设于第一加强结构24的第三定位凸起231邻近面板20边沿,设于第二加强结构26的第三定位凸起231位于第二定位凸起262的左右两侧,且设于第二加强结构26的第三定位凸起231邻近面板20边沿,通过第三定位凸起231由前向后插入第三定位槽44,可以对下面板22在上下方向上以及左右方向上定位,防止下面板22左右晃动或者从面板支架4上脱出,进一步保证了下面板22安装的稳定性。
例如,参照图7-图9和图14-图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面板本体23的内侧设有六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六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均向后延伸,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设于第一加强结构24且邻近面板20边沿,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设于第二加强结构26且邻近面板20边沿,另外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设于面板本体23上且邻近面板20边沿。位于第一加强结构24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位于第二加强结构26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且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位于第一加强结构24和第二加强结构26之间。对应地,面板支架4上具有六个第三定位槽44,六个第三定位槽44均邻近面板20的边沿,与位于第一加强结构24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对应的两个第三定位槽44位于面板支架4的上部,与位于第二加强结构26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对应的两个第三定位槽44位于面板支架4的下部,与位于面板本体23的两个第三定位凸起231对应的两个第三定位槽44位于面板支架4的沿上下方向的中部。
当安装下面板22时,通过第二定位凸起262向下插入第二定位槽42,第三定位凸起231插入第三定位槽44,第二卡扣25沿前后方向卡入第二卡槽41,可以将下面板22与面板支架4卡接连接,以实现将下面板22装配于面板支架4,安装结构较简单;拆卸下面板22时,通过第二卡扣25与第二卡槽41脱离,第三定位凸起231与第三定位槽44脱离,第二定位凸起262与第三定位槽44脱离,可以将下面板22从面板支架4上拆卸下来,拆卸较方便。
例如,下面板22为上述的面板20,面板本体2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面板本体23内侧凸出的加强翻边232,当下面板22装配于面板支架4上时,下面板22的加强翻边232可以抵接于面板支架4的边沿处。
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调节组件5包括:换热送风组件51以及空气处理组件52,换热送风组件51包括换热器部件511和风道部件512,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新风功能、加湿功能以及净化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当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新风功能时,可以引入新鲜空气,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当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除湿功能时,可以对空气加湿;当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净化功能时,可以净化空气以提升空气质量。例如,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新风功能;或者,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新风功能和加湿功能;或者,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新风功能和净化功能;或者,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净化功能和加湿功能;或者,空气处理组件52具有新风功能、加湿功能以及净化功能。
例如,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风道部件512包括风道中隔板514和风道蜗壳513,风道中隔板514可以设于风道蜗壳513上;空气处理组件52包括风机部件521、出风部件522和净化件523,出风部件522可以位于风机部件521的上侧,净化件523可以设于出风部件522内,净化件523可以净化经过出风部件522的空气,以改善空气质量。空调器还包括脉冲杀菌模块53,脉冲杀菌模块53可以设于风道中隔板514上,脉冲杀菌模块53可以朝向机壳1内发射脉冲光,脉冲光可以对机壳1内的部件和机壳1内的空气净化杀菌。
参照图1,机壳1内限定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沿上下方向排布,换热送风组件51设于第一容纳腔,空气处理组件52设于第二容纳腔,使得整体的结构紧凑。例如,第一容纳腔位于第二容纳腔的上侧,换热送风组件51位于空气处理组件52的上侧。第一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进风口141以及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141和第一出风口可以均与室内连通,便于空气流通。例如,第一进风口141形成于后背板14的上部,换热器部件511位于第一进风口141的前侧,风道部件512位于换热器部件511的前侧,风道部件512用于驱动室内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41进入第一容纳腔。空调器工作时,室内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41进入第一容纳腔内,在第一容纳腔内经换热器部件511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再经过风道部件512从第一出风口排出至室内,以对室内降温或升温。
参照图1、图3和图13,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进风口14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15,其中一个第二出风口15由上面板21以及下面板22共同限定出,例如,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43,第二进风口143形成于后背板14的下部;其中一个第二出风口15位于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之间,且第二出风口15可以朝向空调室内机100的前侧出风;其他的第二出风口15可以位于后背板14上。第二出风口15可以与室内连通,第二进风口143可以与室外连通,第二进风口143也可以与室内连通,空气可以经第二进风口143进入第二容纳腔,空气处理组件52设于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内的空气可以进入空气处理组件52,经过空气处理组件52处理过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二出风口15吹入室内,以实现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或者实现对室内加湿,提高舒适性。
例如,第二进风口143可以与室内连通,室内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二进风口143进入第二容纳腔,并进入空气处理组件52,经过空气处理组件52处理过的空气经过第二出风口15吹入室内,以实现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或者实现对室内加湿,提高舒适性。
例如,第二进风口143可以与室外连通,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以经过第二进风口143进入第二容纳腔,并进入空气处理组件52,经过空气处理组件52处理过的空气经过第二出风口15吹入室内,以实现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或者实现对室内加湿,提高舒适性。
例如,第二进风口143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进风口143与室内连通,另一个第二进风口143与室外连通,室内的空气和室外的新鲜空气均可以经过第二进风口143进入第二容纳腔,并进入空气处理组件52,经过空气处理组件52处理过的空气经过第二出风口15吹入室内,以实现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或者实现对室内加湿,提高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7)

1.一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本体;
第一加强结构和第二加强结构,均设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且分别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第二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空腔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板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加强筋板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加强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空腔朝向上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一敞开口,所述第一敞开口处封盖有可拆卸的装饰盖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板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卡扣以及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均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且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宽度不大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宽度范围为8-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空腔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加强结构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下端,所述第二空腔朝向下的一侧敞开以形成第二敞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宽度不大于2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宽度范围为5-1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筋板以及第二加强凸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板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加强筋板为两个且位于所述第二加强凸筋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凸筋在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3-6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均与所述面板本体一体成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内凸出的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沿所述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
空气调节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后背板以及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设于所述后背板的前侧且包括沿上下方向设置的上面板以及下面板,所述下面板为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支架,连接于所述机壳且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下面板卡接于所述面板支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设有第二卡扣以及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卡扣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下端,所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第二卡槽以及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卡扣适于沿前后方向卡入所述第二卡槽以至少对所述下面板在左右以及上下方向上定位,所述第二定位凸起适于向下插入所述第二定位槽以至少对所述下面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卡扣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二卡槽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弹性卡槽以及限位槽,所述弹性卡槽的侧壁具有弹性扣,所述限位部容纳于所述限位槽且与所述限位槽的上下侧壁以及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弹性卡槽的侧壁抵接,所述卡扣部卡入所述弹性卡槽且与所述弹性扣在前后方向上抵接,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弹性卡槽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限位槽的侧壁抵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本体的内侧还设有多个第三定位凸起,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分成两组定位凸起组,两组所述定位凸起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本体的左端以及右端,每组所述定位凸起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所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与多个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对应的多个第三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凸起适于沿前后方向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三定位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安装导向面,所述第三定位凸起适于沿所述安装导向面滑入至所述第三定位槽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定位凸起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加强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加强结构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卡扣的左右两侧且邻近所述面板边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结构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左右两侧且邻近所述面板边沿。
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换热送风组件以及空气处理组件,所述换热送风组件包括换热器部件和风道部件,所述空气处理组件具有新风功能、加湿功能以及净化功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机壳内限定出上下排布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第二容纳腔,所述换热送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空气处理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进风口以及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进风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由所述上面板以及所述下面板共同限定出。
CN202223194958.8U 2022-11-29 2022-11-29 面板及空调器 Active CN218915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4958.8U CN218915343U (zh) 2022-11-29 2022-11-29 面板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4958.8U CN218915343U (zh) 2022-11-29 2022-11-29 面板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5343U true CN21891534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4958.8U Active CN218915343U (zh) 2022-11-29 2022-11-29 面板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5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15343U (zh) 面板及空调器
CN118111111A (zh) 面板及空调器
CN111306631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4791492U (zh) 出风框组件和空调器
CN212376921U (zh) 一种蜗壳总成及空调器
CN21271998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379633U (zh) 风道部件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23904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302988U (zh) 新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602U (zh) 机壳组件及空调器
JPS6333060Y2 (zh)
CN21261878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852567U (zh) 过滤网部件和空调器
CN214791491U (zh) 空调器
CN217302989U (zh) 风道模块和空调器
CN21271998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01678U (zh) 机壳组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4791514U (zh) 空调器
CN217929115U (zh) 新风机
CN117006510A (zh) 新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454092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9243831U (zh) 立式超薄消毒器
CN214791489U (zh) 出风部件、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6308116U (zh) 空气净化装置和空调
CN21590922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