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9558U -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9558U
CN218909558U CN202223379420.4U CN202223379420U CN218909558U CN 218909558 U CN218909558 U CN 218909558U CN 202223379420 U CN202223379420 U CN 202223379420U CN 218909558 U CN218909558 U CN 218909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witching
transfer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94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文涛
朱沈来
王小强
蔡金志
黄厚刚
王宠
刘建东
丁飞
李俊男
田振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Hebei Construction Co ltd
Cscec Da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Hebei Construction Co ltd
Cscec Da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Hebei Construction Co ltd, Cscec Da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Hebe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94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9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9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9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包括钢柱柱体、柱底钢耳板、转接组件和卡环,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板、转接钢棒、转接螺母和转接孔,转接孔开设在转接板的左上角,转接钢棒的后端满焊连接在转接板的右下角,转接钢棒的前半部开有外螺纹,转接钢棒穿出耳板连接孔并通过紧固在柱底钢耳板另一侧的转接螺母锁住,转接孔的孔径与转运卡环的卡环柱直径相适应,转运卡环套接在转接孔上。本实用新型利用转接组件,减少转运卡环对耳板连接孔的直接影响,将卡环对耳板连接孔的多角度点受力,转换成转接钢棒的固定单点受力,解决由于耳板连接孔设置过小,无法利用匹配重量的转运卡环进行装卸及倒运的问题,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施工高效,性价比高,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构件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带转接件的倒运钢柱。
背景技术
目前钢柱吊装、转运及卸料的过程中,所用的吊装孔为一般利用现有的柱底耳板孔,上述的柱底耳板孔需要在钢结构构件加工厂进行预制。柱底耳板孔一般为钢柱后期连接其它构件比如梁构件的结构间连接孔。
此时吊装钢柱一般是利用柱底耳板孔将吊装用的卡环穿过预制孔中,其缺点首先是进行钢柱吊装、转运及卸料的过程中,卡环对预制孔的受力通常为多角度点受力,很容易在使用过中对钢柱的柱底耳板孔造成结构性破坏,影响后期其它构件与钢柱的连接质量;其次,由于部分预制孔直径设置较小,无法穿入和构件重量相匹配的卡环,若强行吊装,则会由于卡环规格过小,出现安装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要解决钢柱吊装、转运及卸料的过程中,卡环容易对钢柱的柱底耳板孔造成结构性破坏的技术问题,影响后期其它构件与钢柱的连接质量;还要解决由于部分预制孔直径设置较小,无法穿入和构件重量相匹配的卡环,容易出现安装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包括钢柱柱体、柱底钢耳板、转接组件和卡环,所述柱底钢耳板围绕钢柱柱体的底部间隔设置,柱底钢耳板为矩形板,柱底钢耳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钢柱柱体表面,柱底钢耳板的外侧底部开有耳板连接孔,柱底钢耳板的外侧底部边缘为弧面,
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转接板、转接钢棒、转接螺母和转接孔,
所述转接板为矩形钢板,
所述转接孔和转接钢棒均设置在转接板的左上右下对角线上,转接孔开设在转接板的左上角,转接钢棒的后端满焊连接在转接板的右下角,
所述转接钢棒的前半部开有外螺纹,转接板紧贴柱底钢耳板的一侧,转接钢棒为圆柱棒,其外径与耳板连接孔的孔径相适应,转接钢棒穿出耳板连接孔并通过紧固在柱底钢耳板另一侧的转接螺母锁住,所述转接孔露出柱底钢耳板的外边缘,所述转接板的底面与柱底钢耳板的底面平齐,
所述转接孔的孔径与转运卡环的卡环柱直径相适应,转运卡环套接在转接孔上。
所述转接孔的直径大于耳板连接孔的直径。
所述转接板为方形钢板,转接板的边长为200mm。
所述转接孔的直径不小于22mm。
所述转接孔和转接钢棒的对角距离为转接板边长的一半。
所述柱底钢耳板围绕钢柱柱体的底部间隔设有四个。
所述转接组件设有一组或者围绕钢柱柱体中心对称设有二组或者在柱底钢耳板的同一侧设有四组。
所述转接螺母为双螺母。
所述柱底钢耳板的厚度不大于转接板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钢柱吊装转运中直接使用柱底耳板孔存在的问题,采用预先在工厂中加工而成的转接组件与柱底耳板孔配合使用,转接组件由转接板、转接钢棒、转接螺母和转接孔组成,转接钢棒可以预先选用与耳板连接孔的孔径相适应的圆柱棒,然后在前半部分套丝,转接钢棒穿过柱底耳板孔并通过转接螺母锚固,双螺母锚固最大程度的保证结构连接牢固,其中转接钢棒与转接板焊接,焊接是钢构件中受力最好的连接方式,结构整体承受剪力的能力大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卡环套在耳板连接孔上。转接板设计成正方形板,转接钢棒与转接孔位于对角线上,保证转接孔与转接钢棒的连接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大限度的保证转运卡环的连接安全。
本实用新型利用转接组件,减少转运卡环对耳板连接孔的直接影响,将现有技术卡环对耳板连接孔的多角度点受力,转换成本实用新型中转接钢棒的固定单点受力,而卡环则与转接板连接,实现对钢柱的操作和施工。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由于耳板连接孔设置过小,无法利用匹配重量的转运卡环进行装卸及倒运的问题,更灵活的选择转接孔的尺寸,避免钢柱安装出现偏差,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施工高效,性价比高,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接组件上挂转运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柱柱体、2-柱底钢耳板、21-耳板连接孔、22-弧面、3-转接组件、31-转接板、32-转接钢棒、33-转接螺母、34-转接孔、4-转运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6-7所示,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包括钢柱柱体1、柱底钢耳板2、转接组件3和转运卡环4,所述柱底钢耳板2围绕钢柱柱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柱底钢耳板2为矩形板,柱底钢耳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钢柱柱体1表面,柱底钢耳板2的外侧底部开有耳板连接孔21,柱底钢耳板2的外侧底部边缘为弧面22,弧面22可以保证工人在连接转接组件时的安全。
所述转接组件3包括转接板31、转接钢棒32、转接螺母33和转接孔34,
所述转接板31为矩形钢板,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平衡受力,优选转接板31为方形钢板,转接板31的边长为200mm。
所述转接孔34和转接钢棒32均设置在转接板31的左上右下对角线上,转接孔34开设在转接板31的左上角,转接钢棒32的后端满焊连接在转接板31的右下角,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孔34和转接钢棒32的对角距离为转接板31边长的一半。
所述转接钢棒32的前半部开有外螺纹,转接板31紧贴柱底钢耳板2的一侧,转接钢棒32为圆柱棒,其外径与耳板连接孔21的孔径相适应,转接钢棒32穿出耳板连接孔21并通过紧固在柱底钢耳板2另一侧的转接螺母33锁住,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螺母33为双螺母。
所述转接孔34露出柱底钢耳板2的外边缘,所述柱底钢耳板2的厚度不大于转接板31的厚度。所述转接板31的底面与柱底钢耳板2的底面平齐。
所述转接孔34的孔径与转运卡环4的卡环柱直径相适应,转运卡环4套接在转接孔34上。所述转接孔34的直径大于耳板连接孔21的直径。本实施例中,根据现有转运卡环的尺寸,所述转接孔34的直径不小于2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柱底钢耳板2围绕钢柱柱体1的底部间隔设有四个。所述转接组件3设有一组。该种情况适用于钢柱尺寸较小时,只需要一台吊车起吊的情况。
实施例二参见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转接组件3围绕钢柱柱体1中心对称设有二组。该种情况适用于钢柱尺寸较大时,需要两台吊车对称起吊的情况。
实施例三参见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转接组件3围绕钢柱柱体1在四个柱底钢耳板的同一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设有四组。在同一侧设置是保证受力平衡。该种情况适用于对钢柱进行姿势的调整或者卸料,例如从竖向调整为水平向或者反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步骤一,根据柱底钢耳板2的尺寸和耳板连接孔21的孔径,在工厂加工一组预制转接组件;
步骤二,根据对钢柱的具体施工,吊装、转运及卸料的不同需要,在柱底钢耳板上连接一组以上的转接组件3,每组转接组件3连接在柱底钢耳板上;
步骤三,转运卡环4套接在转接孔34内;完成对钢柱的操作;
步骤四,在使用柱底钢耳板连接其它构件之前将转接组件的转接螺母拧下,拆卸转接组件。

Claims (9)

1.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柱体(1)、柱底钢耳板(2)、转接组件(3)和转运卡环(4),所述柱底钢耳板(2)围绕钢柱柱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柱底钢耳板(2)为矩形板,柱底钢耳板(2)的内侧固定连接在钢柱柱体(1)表面,柱底钢耳板(2)的外侧底部开有耳板连接孔(21),柱底钢耳板(2)的外侧底部边缘为弧面(22),
所述转接组件(3)包括转接板(31)、转接钢棒(32)、转接螺母(33)和转接孔(34),
所述转接板(31)为矩形钢板,
所述转接孔(34)和转接钢棒(32)均设置在转接板(31)的左上右下对角线上,转接孔(34)开设在转接板(31)的左上角,转接钢棒(32)的后端满焊连接在转接板(31)的右下角,
所述转接钢棒(32)的前半部开有外螺纹,转接板(31)紧贴柱底钢耳板(2)的一侧,转接钢棒(32)为圆柱棒,其外径与耳板连接孔(21)的孔径相适应,转接钢棒(32)穿出耳板连接孔(21)并通过紧固在柱底钢耳板(2)另一侧的转接螺母(33)锁住,所述转接孔(34)露出柱底钢耳板(2)的外边缘,所述转接板(31)的底面与柱底钢耳板(2)的底面平齐,
所述转接孔(34)的孔径与转运卡环(4)的卡环柱直径相适应,转运卡环(4)套接在转接孔(3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孔(34)的直径大于耳板连接孔(2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31)为方形钢板,转接板(31)的边长为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孔(34)的直径不小于2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孔(34)和转接钢棒(32)的对角距离为转接板(31)边长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底钢耳板(2)围绕钢柱柱体(1)的底部间隔设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组件(3)设有一组或者围绕钢柱柱体(1)中心对称设有二组或者在柱底钢耳板的同一侧设有四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螺母(33)为双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底钢耳板(2)的厚度不大于转接板(31)的厚度。
CN202223379420.4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Active CN218909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9420.4U CN218909558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9420.4U CN218909558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9558U true CN218909558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9420.4U Active CN218909558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9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455B2 (en) Lifting fitting
CN218909558U (zh) 一种自转接倒运钢柱结构
CN210798068U (zh) 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
CN215797979U (zh) 吊运组合型钢梁用易拆卸卡具
CN209356331U (zh) 一种可实现小跨高比连梁纯剪加载的试验装置
CN209854937U (zh) 一种模块化可拼接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0438256U (zh) 一种80吨模块单元吊排
CN110271946B (zh) 一种80吨模块单元吊排
CN212076238U (zh) 一种塔身标准节的连接结构
CN105384050A (zh) 一种用于大型金属壳体翻转装置
CN204198248U (zh) 一种箱式吊梁
CN202967274U (zh) 工装装置及应用工装装置的医疗设备运输工装系统
CN219860061U (zh) 吊具工装及吊装设备
CN204897147U (zh) 一种水平式板材吊具
CN211004187U (zh) 一种吊具
CN218909592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钢箱梁吊装装置
CN210321105U (zh) 新型冻干机板层悬挂装置
CN111824998B (zh) 一种用于大质量薄壁件起重的吊具
CN208994964U (zh) 一种起重机斜轴吊钩组
CN216403541U (zh) 一种组合式自解体吊具
CN210774671U (zh) 用于结构试验的开口槽道反力架固定装置
CN211444680U (zh) 低速柴油机全刚性缸套吊具
CN218236570U (zh) 一种便于对接的卫生级快装四通
CN217126738U (zh) 一种连接附着式塔身与建筑物的四维调节附着装置
CN218520922U (zh) 一种夹钳机的轴头锁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