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9159U -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9159U
CN218909159U CN202222899508.2U CN202222899508U CN218909159U CN 218909159 U CN218909159 U CN 218909159U CN 202222899508 U CN202222899508 U CN 202222899508U CN 218909159 U CN218909159 U CN 218909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positioning
clamping
adjusting device
shaf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995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钱平
屈建新
戴浩林
靖马超
蔡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Wuh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995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9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9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9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套,支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轴套,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夹车梁定位板。本设计不仅可以用于调整翻车机上夹车梁、整夹车臂位置,而且质量轻便、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有助于更高效的完成翻车机改造任务。

Description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定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具体适用于在对侧倾型翻车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对翻车机上的夹车梁及多个夹车臂进行辅助调整。
背景技术
CFH-II型侧倾式翻车机本体是一种采用分部套箱型结构组装,重力压车、机械锁紧,省略了液压系统及众多传感元件的机械式翻卸散装物料的设备,其突出特点是设备结构简单、刚性强、抗变形力大、经久耐用、检修维护工作量和费用少、造价低、适应环境性强等特点。由于侧倾式翻车机生产年限较早,距今大多都已使用有20多年。为了更好的适应铁路敞车车型变化,近年来,侧倾式翻车机的改造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对翻车机进行的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翻车机上的多个夹车臂分别进行改造作业,由于翻车机的多个夹车臂均连接在夹车梁上,以保证翻车机进行翻车作业时多个夹车臂保持同步动作,因此在改造的过程中存在需要解除夹车臂与夹车梁之间连接,待改造完成后再将夹车臂与夹车梁再次连接,而夹车臂与夹车梁之间再次连接后容易出现安装误差,进而造成连接在夹车梁上的多个夹车臂的姿态难以保持一致、夹车梁上的棘爪无法与翻车机端盘上的棘齿相配合的情况,因此,在对夹车梁、夹车臂进行再连接时需要对夹车臂、夹车梁、棘齿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减小安装误差。而由于整个翻车机设备体积庞大,且需要调整的夹车梁、夹车臂等部件都比较笨重,难以对这些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的调整,因此,需要一种辅助调整装置,在对翻车机进行拆机检修、改造作业后辅助调整翻车机上各部件的位置,进而更高效的完成改造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改造作业中,需要对夹车臂进行调整,而夹车臂的结构笨重,安装、调整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辅助调夹车梁、整夹车臂位置的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套,支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轴套,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夹车梁定位板。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的一侧与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夹车梁定位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基准定位边。
所述侧倾型翻车机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敞车的夹车臂,多个所述夹车臂的底部均与一个夹车梁固定连接,每个夹车臂的中部通过一个夹车臂销轴铰接于靠车梁的顶部,每个夹车臂的顶部通过一个均衡梁销轴与压车机构铰接;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上的第一基准定位边与夹车梁的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轴套与夹车臂销轴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与均衡梁销轴相配合。
所述第一定位轴套的内径大于均衡梁销轴的外径,第一定位轴套的内径与均衡梁销轴的外径之差小于0.25mm;
所述第二定位轴套的内径大于夹车臂销轴的外径,第二定位轴套的内径与夹车臂销轴的外径之差小于0.3mm。
所述第一定位轴套的中轴线与第二定位轴套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所述支架包括立杆、斜杆和平杆,所述斜杆的顶部与第一定位轴套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的中部与第二定位轴套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的底部与立杆的中部固定连接,立杆的底部与夹车梁定位板的侧部固定连接,立杆的顶部与平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平杆的另一端与斜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立杆、斜杆和平杆为槽钢。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与棘爪定位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棘爪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弧形边,所述定位弧形边所在的圆周的中心轴与第二定位轴套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棘爪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准定位边,所述第二基准定位边与夹车梁的底部外表面相配合。
所述第一基准定位边垂直于第二基准定位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中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套和第二定位轴套,在对夹车梁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先敲击同一个夹车臂上的均衡梁销轴、夹车臂销轴,在保证销轴不从销轴孔中滑落的前提下使均衡梁销轴、夹车臂销轴向夹车臂的同一侧移动一定距离,再使用调整装置,将第一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分别套在均衡梁销轴、夹车臂销轴的外部,调整装置即可被固定于该夹车臂上,再通过调整装置中夹车梁定位板上的第一基准定位边即可确定夹车梁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利用夹车臂上现有的均衡梁销轴、夹车臂销轴,并通过第一定位轴套与均衡梁销轴的配合、第二定位轴套与夹车臂销轴的配合,可将调整装置稳定的安装在夹车臂上,辅助调整装置安装快速便捷,且能准确的确定夹车梁的位置,简化了调整操作。因此,本设计中调整装置可利用翻车机上的均衡梁销轴、夹车臂销轴进行准确的进行定位安装,辅助调整装置安装、操作便捷,有效简化调整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中的支架包括立杆、斜杆和平杆,第一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均设置于斜杆上,斜杆的底部与立杆的中部固定连接,立杆的底部与夹车梁定位板的侧部固定连接,立杆的顶部与平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平杆的另一端与斜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整个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且支架稳定不易变形;同时,立杆、斜杆和平杆均为槽钢制作,调整装置质量轻,相对于直接调整笨重的夹车臂,使用本设计中的辅助调整装置可简化调整操作。因此,本设计中调整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支架结构稳定不易变形,同时调整装置质量轻,能简化调整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中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夹车梁定位板、棘爪定位板,夹车梁定位板的侧部、棘爪定位板的顶部均设置有定位边,可快速、便捷的定位夹车梁的安装位置,便于对夹车梁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使连接在夹车梁上的多个夹车臂的位置符合要求,保持多个夹车臂的姿态一致;同时,通过棘爪定位板可对比翻车机上的棘齿棘爪运行弧度,进一步确保夹车臂、夹车梁的安装符合要求。因此,本设计中夹车梁定位板、棘爪定位板可确保夹车臂、夹车梁的安装精度符合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辅助调整装置安装在夹车臂上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定位轴套、第二定位轴套的示意图。
图4是夹车梁定位板、棘爪定位板的示意图。
图5是翻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立杆11、斜杆12、平杆13、第一定位轴套2、第二定位轴套3、夹车梁定位板4、第一基准定位边41、棘爪定位板5、第二基准定位边51、夹车臂10、夹车梁20、夹车臂销轴30、均衡梁销轴40、端盘50、弧形棘齿条60、棘爪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定位轴套2、第二定位轴套3,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套2,支架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轴套3,支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夹车梁定位板4。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的一侧与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夹车梁定位板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基准定位边41。
所述侧倾型翻车机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敞车的夹车臂10,多个所述夹车臂10的底部均与一个夹车梁20固定连接,每个夹车臂10的中部通过一个夹车臂销轴30铰接于靠车梁的顶部,每个夹车臂10的顶部通过一个均衡梁销轴40与压车机构铰接;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上的第一基准定位边41与夹车梁20的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轴套3与夹车臂销轴30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与均衡梁销轴40相配合。
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的内径大于均衡梁销轴40的外径,第一定位轴套2的内径与均衡梁销轴40的外径之差小于0.25mm;所述第二定位轴套3的内径大于夹车臂销轴30的外径,第二定位轴套3的内径与夹车臂销轴30的外径之差小于0.3mm。由于第一定位轴套2的内径与均衡梁销轴40的外径之差较小、第二定位轴套3的内径与夹车臂销轴30的外径之差较小,辅助调整装置可稳定的安装于夹车臂10上,使用辅助调整装置可对夹车梁20的位置进行精确调整。
由于翻车机上的夹车臂销轴30与均衡梁销轴40是相互平行的,因此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的中轴线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中轴线相互平行,在使用时,使第二定位轴套3与夹车臂销轴30套接、第一定位轴套2与均衡梁销轴40套接,即可将辅助调整装置安装在夹车臂上。
所述支架1包括立杆11、斜杆12和平杆13,所述斜杆12的顶部与第一定位轴套2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12的中部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12的底部与立杆11的中部固定连接,立杆11的底部与夹车梁定位板4的侧部固定连接,立杆11的顶部与平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平杆13的另一端与斜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立杆11、斜杆12和平杆13为槽钢。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与棘爪定位板5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棘爪定位板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弧形边52,所述定位弧形边52所在的圆周的中心轴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定位弧形边52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等于夹车臂销轴30的中心轴到弧形棘齿条60的齿顶的距离。
如图5所示,所述弧形棘齿条60为安装在侧倾式翻车机的端盘50上的结构,弧形棘齿条60设置于翻车机端盘50的内侧,弧形棘齿条60与设置在夹车梁20端部的棘爪70相配合,用于将夹车梁20与端盘50锁定。当棘爪70与弧形棘齿条60卡合时,夹车臂10、夹车梁20和端盘50被锁定在一起,当棘爪70脱离与弧形棘齿条60时,夹车臂10、夹车梁20所组成的整体可相对端盘50发生转动。
为了保证设置在夹车梁20上的棘爪70能与弧形棘齿条60能够相互配合,将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安装在夹车臂10上以后,从侧面观察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上的定位弧形边52与弧形棘齿条60的位置,若观察到弧形边52与弧形棘齿条60的齿顶圈的位置重合,或弧形边52所在的圆周与弧形棘齿条60的齿顶圈所在的圆周同心,则夹车梁20与弧形棘齿条60的相对位置符合安装要求。若夹车梁20与弧形棘齿条60的相对位置不符合安装要求,则需要对夹车梁20或弧形棘齿条60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棘爪定位板5底部的定位弧形边52可用于辅助调整棘齿条60的安装位置。
所述棘爪定位板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准定位边51,所述第二基准定位边51与夹车梁20的底部外表面相配合。
所述第一基准定位边41垂直于第二基准定位边51设置,第一基准定位边41、第二基准定位边51均用于调整夹车梁20的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在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对夹车梁20与多个夹车臂10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用经纬仪配合测量尺,调整多个夹车臂10,使每个夹车臂10上的均衡梁销轴40的高度保持一致,确保四个夹车臂10顶部的均衡梁销轴40的同轴度不大于5mm,调整到位后,将夹车臂10进行固定。
随后将辅助调整装置安装在夹车臂10上,取下夹车臂10上的均衡梁销轴40、夹车臂销轴30处的轴端挡板以及螺钉,再敲击位于夹车臂10顶部的均衡梁销轴40、位于夹车臂10中部的夹车臂销轴30,将两销轴往夹车臂10的同一侧敲击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均衡梁销轴40、夹车臂销轴30的端部移动至销轴孔外部,便于安装辅助调整装置,同时保证均衡梁销轴40、夹车臂销轴30不会从销轴孔中滑落。随后将辅助调整装置中的第一定位轴套41套在均衡梁销轴40上、第二定位轴套51套在夹车臂销轴30上,辅助调整装置被安装在夹车臂10上。
安装好辅助调整装置后,通过支架1底部的夹车梁定位板4、棘爪定位板5确定夹车梁20的位置:通过配合使用千斤顶、斜垫铁调整夹车梁20的位置,使夹车梁20的侧面与夹车梁定位板4侧部的第一基准定位边41相贴合,使夹车梁20的底面与棘爪定位板5顶部的第二基准定位边51相贴合,同时通过棘爪定位板5验证翻车机上的弧形棘齿条60和棘爪70运行弧度。在确保辅助调整装置安装在每个夹车臂10上时,夹车梁20的外表面都能与辅助调整装置上的基准定位边相贴合,且棘齿棘爪运行轨迹符合要求后,翻车机调整完成。
实施例1: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所述侧倾型翻车机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敞车的夹车臂10,多个所述夹车臂10的底部均与一个夹车梁20固定连接,每个夹车臂10的中部通过一个夹车臂销轴30铰接于靠车梁的顶部,每个夹车臂10的顶部通过一个均衡梁销轴40与压车机构铰接;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定位轴套2、第二定位轴套3,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套2,支架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轴套3,支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夹车梁定位板4;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的一侧与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夹车梁定位板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基准定位边41;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上的第一基准定位边41与夹车梁20的侧壁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轴套3与夹车臂销轴30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与均衡梁销轴40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的中轴线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支架1包括立杆11、斜杆12和平杆13,所述斜杆12的顶部与第一定位轴套2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12的中部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12的底部与立杆11的中部固定连接,立杆11的底部与夹车梁定位板4的侧部固定连接,立杆11的顶部与平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平杆13的另一端与斜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杆11、斜杆12和平杆13为槽钢。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与棘爪定位板5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棘爪定位板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准定位边51,所述第二基准定位边51与夹车梁20的底部外表面相配合;所述第一基准定位边41垂直于第二基准定位边51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定位轴套(2)、第二定位轴套(3),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套(2),支架(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轴套(3),支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夹车梁定位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的一侧与支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夹车梁定位板(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基准定位边(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倾型翻车机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敞车的夹车臂(10),多个所述夹车臂(10)的底部均与一个夹车梁(20)固定连接,每个夹车臂(10)的中部通过一个夹车臂销轴(30)铰接于靠车梁的顶部,每个夹车臂(10)的顶部通过一个均衡梁销轴(40)与压车机构铰接;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上的第一基准定位边(41)与夹车梁(20)的侧壁相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轴套(3)与夹车臂销轴(30)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与均衡梁销轴(40)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的内径大于均衡梁销轴(40)的外径,第一定位轴套(2)的内径与均衡梁销轴(40)的外径之差小于0.25mm;
所述第二定位轴套(3)的内径大于夹车臂销轴(30)的外径,第二定位轴套(3)的内径与夹车臂销轴(30)的外径之差小于0.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轴套(2)的中轴线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1)包括立杆(11)、斜杆(12)和平杆(13),所述斜杆(12)的顶部与第一定位轴套(2)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12)的中部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端部垂直连接,斜杆(12)的底部与立杆(11)的中部固定连接,立杆(11)的底部与夹车梁定位板(4)的侧部固定连接,立杆(11)的顶部与平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平杆(13)的另一端与斜杆(12)的中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杆(11)、斜杆(12)和平杆(13)为槽钢。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车梁定位板(4)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与棘爪定位板(5)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棘爪定位板(5)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弧形边(52),所述定位弧形边(52)所在的圆周的中心轴与第二定位轴套(3)的中心轴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棘爪定位板(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准定位边(51),所述第二基准定位边(51)与夹车梁(20)的底部外表面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准定位边(41)垂直于第二基准定位边(51)设置。
CN202222899508.2U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Active CN218909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9508.2U CN21890915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99508.2U CN21890915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9159U true CN218909159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99508.2U Active CN218909159U (zh) 2022-11-01 2022-11-01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9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8470B (zh) 组合式汽车白车身动静态性能柔性综合测试系统
CN201493779U (zh) 多车型的摇篮总成与车身快速转换定位机构
CN201493780U (zh) 多车型后桥快速转换定位机构
CN201164990Y (zh) 气垫车专用架车支承装置
CN109520864A (zh) 一种整体式液压压剪试验机
CN218909159U (zh) 一种侧倾型翻车机辅助调整装置
CN101408481A (zh) 用于汽车白车身性能检测的多适应性升降平台
CN210822275U (zh) 一种轨道平板车
CN201311342Y (zh) 组合式汽车白车身动静态性能柔性综合测试系统
CN201311352Y (zh) 用于汽车白车身性能检测的多适应性升降平台
CN109520865A (zh) 一种导向轮式压剪试验装置
CN202527879U (zh) 一种挖掘机斗杆拼焊工装
CN202048901U (zh) 转向架正位检测系统
CN101879716B (zh) 一种汽车玻璃检具万能检具角度架的制造方法
CN102661778A (zh) 一种对车辆称重台的检验装置
CN209400344U (zh) 压剪试验装置
CN213105315U (zh) 一种桁架底节臂专用拼点焊接工装
CN202599516U (zh) 一种对车辆称重台的检验装置
CN109520866A (zh) 一种压剪试验装置
CN110595797A (zh) 轴线可调式侧门回转开闭能量测试台架
CN214165176U (zh) 一种可实现空气悬挂支架快速精准定位的装置
CN212705117U (zh) 起重机悬架推力杆装配工装
CN215338941U (zh) 一种高精度同轴双环联动转台
CN210690069U (zh) 轴线可调式侧门回转开闭能量测试台架
CN219842060U (zh) 一种柱式称重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