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0105U -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0105U
CN218900105U CN202220812194.5U CN202220812194U CN218900105U CN 218900105 U CN218900105 U CN 218900105U CN 202220812194 U CN202220812194 U CN 202220812194U CN 218900105 U CN218900105 U CN 218900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plate
venous thrombosis
roller
deep ve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121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8121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0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01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床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下转动按摩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下转动按摩机构一侧的上肢承托机构,所述下肢按摩转动机构包括主转动带、间隔布置于所述主转动带上端并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多个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主转动带两侧的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一侧并设于所述床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主转动带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床体上方还可拆卸连接有两个上按摩机构,以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上表面及两侧侧面,上按摩机构与下转动按摩机构相配合,对下肢进行按摩,按摩更全面、更有利于促进减缓静脉血流滞缓现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引起血液淤滞的原因很多,如长时间的制动、因病卧床、久坐、静脉曲张等。患者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柱塞是人类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而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管壁的损伤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三大主要原因。
虽然对于血液高凝和静脉血管壁损伤这些不定因素无法进行控制,但对于静脉血流滞缓的现象能够通过按摩腿部肌肉来进行改善。传统的利用工作人员或者家属进行手动按摩的方式,不但按摩效果不佳,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按摩,按摩人员容易产生疲劳难以持续坚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动进行下肢按摩,按摩效果不佳,针对长期需要按摩的病人,长时间手动按摩,按摩人员容易疲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床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下转动按摩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下转动按摩机构一侧的上肢承托机构,所述下转动按摩机构包括主转动带、间隔布置于所述主转动带上端并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多个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主转动带两侧的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一侧并设于所述床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主转动带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床体下方的主控箱、与所述主控箱电连接并设于所述安装座一侧的伺服电机、设于所述伺服电机一侧的主动辊、设于远离所述主动辊一侧的从动辊以及设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的多个支撑辊,所述主转动带与所述主动辊、从动辊以及支撑辊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从动辊以及支撑辊的外径还设有分布于所述床体内并与所述主转动带同步运动的副转动带,所述主动辊前端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伺服电机的前端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外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皮带;
所述床体上方还可拆卸连接有两个上按摩机构,以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上表面及两侧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组、设于所述第一按摩组一侧的第二按摩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按摩组一侧的第三按摩组,所述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和第三按摩组等间距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按摩组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一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所述第二按摩组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二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所述第三按摩组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三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每一列硅胶凸起均由至少十个圆形凸起等间距间隔布置,且圆心连接成一条直线,而每一行圆形凸起的圆心也连接成一条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摩组至所述第三按摩组的高度依次逐渐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包括两根呈相对布置的水平板以及连接于两根所述水平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板连接后从而构成一个U型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一一与两根所述水平板对应抵接,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和支撑辊的外侧均位于所述水平板内,且所述伺服电机、副转动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也位于所述水平板内。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水平板的外侧均固接有一根附加板,在此附加板上设有竖向贯穿所述附加板的连接腔,两个所述连接腔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按摩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按摩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腔可拆卸连接的夹具、固接于所述夹具上方的第一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部一侧的第二伸缩杆、固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下端的竖杆以及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竖杆下方的上按摩主体;所述上按摩主体包括开口朝下并与所述竖杆连接的U型基座、设于所述U型基座上方的振动器以及设于所述U型基座内壁且与患者下肢接触的软质按摩柱,所述软质按摩柱有多个,多个所述软质按摩柱沿所述U型基座开口的一端至另一端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U型基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在此内腔中安装有U型板,所述振动器与所述U型板连接并用于振动此U型板;所述软质按摩柱包括固接于所述U型板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固接并从所述U型基座对应的孔伸出的硅胶圆柱。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的下方设有下层板,所述主控箱位于所述下层板上,所述下层板上还设有电动升降机构位于所述主控箱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机构顶部与所述上肢承托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上肢承托机构的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上肢承托机构包括第一板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板一侧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下方设有向安装腔开口方向延伸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设有液压杆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板背面连接,通过液压支撑杆控制所述第二板的撑开或者回位,当所述第二板撑开后,所述第二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当所述第二板回位后,所述第一板表面和所述第二板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板下方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的足端设有一个万向滚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患者座在上肢承托机构上,双下肢置于主转动带上,主控箱控制驱动机构的启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旋转后,既而主动辊和从动辊转动,因此与副转动带同步转动的主转动带转动,一直持续转动的主转动带转动带动按摩组件与下肢接触,按摩组件是间隔设置,设有按摩组件的部位是“凸”,按摩组件之间的空隙为“凹,类似于凹凸不平的接触方式,多个按摩组件的设置,构成一个凹-凸-凹-凸反复交替的按摩接触方式,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波浪形的波动按摩效果,在进行下肢按摩的同时,对按摩部位进行凹凸变换的按摩,另外还利用上按摩机构与下转动按摩机构相配合,对下肢顶面以及两侧按摩,而下转动按摩机构在下肢下方进行按摩,按摩更全面、效果更佳,更有利于促进减缓静脉血流滞缓现象。自动化的进行下肢按摩,可以解放工作人员或者家属,而且启动按摩装置能够自动按摩,也便于长久按摩使用,患者也能长时间坚持按摩预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二板呈回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未安装上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按摩主体的截面图。
图中,100-床体、110-水平板、111-附加板、1110-连接腔、120-连接板、130-下支柱、140-下层板、141-支撑脚、1410-万向滚轮、200-下转动按摩机构、210-主转动带、220-按摩组件、221-第一按摩组、222-第二按摩组、223-第三按摩组、230-安装座、240-驱动机构、241-主控箱、242-伺服电机、2420-第二带轮、243-主动辊、2430-第一带轮、244-从动辊、245-支撑辊、246-驱动皮带、247-副转动带、300-上肢承托机构、310-第一板、320-第二板、400-上按摩机构、410-夹具、420-第一伸缩杆、430-第二伸缩杆、440-竖杆、450-按摩主体、451-U型基座、452-U型板、453-振动器、454-软质按摩柱、4541-弹簧、4542-硅胶圆柱、500-电动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床体100、下转动按摩机构200和上肢承托机构300。床体100具有一安装腔,下转动按摩机构200和上肢承托机构300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且上肢承托机构300位于下转动按摩机构200的一侧。所述下转动按摩机构200包括主转动带210、多个按摩组件220、安装座230和驱动机构240,安装座230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腔的两侧。主转动带210设于两个安装座230之间,在主转动带210上分布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按摩组件220,其中一个安装座230与驱动机构240连接,用于驱动主转动带210转动,驱动机构240设于床体100内。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40包括主控箱241、伺服电机242、主动辊243、从动辊244以及多个支撑辊245,主控箱241设于所述床体100下方,并与伺服电机242电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42与安装座230连接。主动辊243设于所述伺服电机242一侧,远离所述主动辊243一侧的设有从动辊244。多个支撑辊245设于主动辊243和从动辊244之间,所述主转动带210与所述主动辊243、从动辊244以及支撑辊245转动连接。主动辊243、从动辊244和支撑辊245从两个相对的安装座230穿越而过,所述主动辊243、从动辊244以及支撑辊245的外径还设有分布于所述床体100内并与所述主转动带210同步运动的副转动带247。所述主动辊243前端安装有第一带轮2430,所述伺服电机242的前端安装有第二带轮2420,所述第一带轮2430和所述第二带轮2420外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243转动的驱动皮带246。
所述床体100上方还可拆卸连接有两个上按摩机构400,以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上表面及两侧侧面。
采用以上结构,患者座在上肢承托机构300上,双下肢置于主转动带210上,主控箱241控制驱动机构240的启动,第一带轮2430和第二带轮2420旋转后,既而主动辊243和从动辊244转动,因此与副转动带247同步转动的主转动带210转动,一直持续转动的主转动带210转动带动按摩组件220与下肢接触,按摩组件220是间隔设置,设有按摩组件220的部位是“凸”,按摩组件220之间的空隙为“凹,类似于凹凸不平的接触方式,多个按摩组件220的设置,构成一个凹-凸-凹-凸反复交替的按摩接触方式,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波浪形的波动按摩效果,在进行下肢按摩的同时,对按摩部位进行凹凸变换的按摩,另外还利用上按摩机构400与下转动按摩机构200相配合,对下肢顶面以及两侧按摩,而下转动按摩机构200在下肢下方进行按摩,按摩更全面、效果更佳,更有利于促进减缓静脉血流滞缓现象。自动化的进行下肢按摩,可以解放工作人员或者家属,而且启动按摩装置能够自动按摩,也便于长久按摩使用,患者也能长时间坚持按摩预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所述床体100包括两根呈相对布置的水平板110以及连接于两根所述水平板110之间的连接板120,所述连接板120与所述水平板110连接后从而构成一个U型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座230分别一一与两根所述水平板110对应抵接,所述主动辊243、从动辊244和支撑辊245的外侧均位于所述水平板110内,且所述伺服电机242、副转动带247、第一带轮2430和第二带轮2420也位于所述水平板110内。这样相当于只有主转动带210外露,而驱动主转动带210的伺服电机242、主动辊243、从动辊244、支撑辊245、驱动皮带246和副转动带247均安装在床体100内部,外形更佳美观,而且还能对自动化的机械进行保护。
所述床体100的下方通过多个下支柱130连接有下层板140,所述下层板140下方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支撑脚141,每个所述支撑脚141的足端设有一个万向滚轮1410。方便移动整个按摩装置。
所述主控箱241位于所述下层板140上,所述下层板140上还设有电动升降机构500位于所述主控箱241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机构500顶部与所述上肢承托机构30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上肢承托机构300的上升或者下降。电动升降机构500可以是电动升降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肢承托机构300的位置,以便于患者的下肢能够更为舒适的放置在主转动带210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肢承托机构300包括第一板310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板310一侧的第二板320,所述第一板310下方设有向安装腔开口方向延伸的辅助板(图中未示出),所述辅助板上设有液压杆支撑杆(图中未示出)与所述第二板320背面连接,通过液压支撑杆控制所述第二板320的撑开或者回位,当所述第二板320撑开后,所述第二板320垂直于所述第一板310。当所述第二板320回位后,所述第一板310表面和所述第二板320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二板320撑开后,上肢承托机构300像椅子一样,这样患者能够坐在上肢承托机构300上进行按摩,第二板320回位后调节好上肢承托机构300的位置,患者还能躺着进行下肢的按摩。
所述按摩组件220包括第一按摩组221、设于所述第一按摩组221一侧的第二按摩组22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按摩组222一侧的第三按摩组223,所述第一按摩组221、第二按摩组222和第三按摩组223等间距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按摩组221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一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所述第二按摩组222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二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所述第三按摩组223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三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每一列硅胶凸起均由至少十个圆形凸起等间距间隔布置,且圆心连接成一条直线,而每一行圆形凸起的圆心也连接成一条直线。所有的硅胶凸起分布排列整齐规律,按摩下肢所起到的效果相同。所述第一按摩组221至所述第三按摩组223的高度依次逐渐升高,这样第一按摩组221、第二按摩组222和第三按摩组223形成高度差,在按摩下肢时,进一步增强波浪形按摩效果,因为需要进行按摩的下肢并不是完全水平,因此所有硅胶凸起高低不一,也更符合下肢的按摩要求。
两根所述水平板110的外侧均固接有一根附加板111,在此附加板111上设有竖向贯穿所述附加板111的连接腔1110,两个所述连接腔1110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按摩机构400。
所述上按摩机构400包括与所述连接腔1110可拆卸连接的夹具410、固接于所述夹具410上方的第一伸缩杆420、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420上部一侧的第二伸缩杆430、固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430下端的竖杆440以及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竖杆440下方的上按摩主体450。夹具410为一个开口朝下的倒置U型结构,并安装有夹紧螺栓,U型结构一侧伸进连接腔1110内后,旋转夹紧螺栓来夹紧上按摩机构400,拆装方便。
如图5所示,所述上按摩主体450包括开口朝下并与所述竖杆440连接的U型基座451、设于所述U型基座451上方的振动器453以及设于所述U型基座451内壁且与患者下肢接触的软质按摩柱454。所述软质按摩柱454有多个,多个所述软质按摩柱454沿所述U型基座451开口的一端至另一端间隔布置。所述U型基座45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在此内腔中安装有U型板452,所述振动器453与所述U型板452连接并用于振动此U型板452。通过调节第一伸缩杆420可调节按摩主体450的位置,更好的适应不同体型大小的患者使用。U型基座451可以做到将患者下肢的顶面及两侧包围在内,在下方的主转动带210转动的前提下,振动器453震动,与患者下肢接触的软质按摩柱454震动按摩患者下肢的顶面及两侧。第二伸缩杆430可伸缩调节位置,万向连接器方便调整角度,更灵活实用。所述软质按摩柱454包括固接于所述U型板452上的弹簧4541以及与所述弹簧4541固接并从所述U型基座451对应的孔伸出的硅胶圆柱4542。软质按摩柱454具有弹性,能够更多匹配不同胖瘦体型的患者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床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下转动按摩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下转动按摩机构一侧的上肢承托机构,所述下转动按摩机构包括主转动带、间隔布置于所述主转动带上端并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多个按摩组件、设于所述主转动带两侧的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一侧并设于所述床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主转动带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床体下方的主控箱、与所述主控箱电连接并设于所述安装座一侧的伺服电机、设于所述伺服电机一侧的主动辊、设于远离所述主动辊一侧的从动辊以及设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的多个支撑辊,所述主转动带与所述主动辊、从动辊以及支撑辊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从动辊以及支撑辊的外径还设有分布于所述床体内并与所述主转动带同步运动的副转动带,所述主动辊前端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伺服电机的前端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外径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转动的驱动皮带;
所述床体上方还可拆卸连接有两个上按摩机构,以用于按摩患者下肢的上表面及两侧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按摩组、设于所述第一按摩组一侧的第二按摩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按摩组一侧的第三按摩组,所述第一按摩组、第二按摩组和第三按摩组等间距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按摩组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一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所述第二按摩组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二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所述第三按摩组由两列等间距间隔布置的第三硅胶凸起排列构成,每一列硅胶凸起均由至少十个圆形凸起等间距间隔布置,且圆心连接成一条直线,而每一行圆形凸起的圆心也连接成一条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组至所述第三按摩组的高度依次逐渐升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两根呈相对布置的水平板以及连接于两根所述水平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板连接后从而构成一个U型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一一与两根所述水平板对应抵接,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和支撑辊的外侧均位于所述水平板内,且所述伺服电机、副转动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也位于所述水平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水平板的外侧均固接有一根附加板,在此附加板上设有竖向贯穿所述附加板的连接腔,两个所述连接腔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按摩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按摩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腔可拆卸连接的夹具、固接于所述夹具上方的第一伸缩杆、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部一侧的第二伸缩杆、固接在所述第二伸缩杆下端的竖杆以及通过万向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竖杆下方的上按摩主体;所述上按摩主体包括开口朝下并与所述竖杆连接的U型基座、设于所述U型基座上方的振动器以及设于所述U型基座内壁且与患者下肢接触的软质按摩柱,所述软质按摩柱有多个,多个所述软质按摩柱沿所述U型基座开口的一端至另一端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基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在此内腔中安装有U型板,所述振动器与所述U型板连接并用于振动此U型板;所述软质按摩柱包括固接于所述U型板上的弹簧以及与所述弹簧固接并从所述U型基座对应的孔伸出的硅胶圆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下方设有下层板,所述主控箱位于所述下层板上,所述下层板上还设有电动升降机构位于所述主控箱的一侧,所述电动升降机构顶部与所述上肢承托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上肢承托机构的上升或者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承托机构包括第一板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板一侧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下方设有向安装腔开口方向延伸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设有液压杆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板背面连接,通过液压支撑杆控制所述第二板的撑开或者回位,当所述第二板撑开后,所述第二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板;当所述第二板回位后,所述第一板表面和所述第二板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下方的四个边角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的足端设有一个万向滚轮。
CN202220812194.5U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Active CN21890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2194.5U CN218900105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2194.5U CN218900105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0105U true CN218900105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8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12194.5U Active CN218900105U (zh) 2022-04-08 2022-04-08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0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3135B (zh) 一种低频脉冲综合治疗仪
CN109498396B (zh) 一种用于消除腿部乳酸的护理按摩机器人
CN110623833A (zh) 一种智能运动按摩椅
CN108420671A (zh) 康复科按摩康复椅
CN218900105U (zh) 一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用按摩装置
CN110584953B (zh) 一种渐进式腰椎康复锻炼装置
CN114432077B (zh) 一种缓解疼痛的物理与心理理疗设备
CN215875461U (zh) 膝盖按摩装置
CN109846657A (zh) 按摩床
CN113876528A (zh) 一种可调节式医疗用治疗多功能治疗床
CN111759723B (zh) 点穴理疗床
CN211132070U (zh) 一种患者康复治疗用多功能理疗床
CN211962500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四肢康复锻炼床
CN208710435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的胃部按摩器
CN220385424U (zh) 一种坐式熏蒸治疗装置
CN112245161B (zh) 一种脑梗死康复治疗的按摩装置
CN214968537U (zh) 下肢锻炼机构
CN219721250U (zh) 一种糖尿病下肢康复治疗仪
CN210612501U (zh) 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按摩装置
CN215840425U (zh) 一种针灸推拿康复用施针辅助定位装置
CN215840432U (zh) 一种脚部按摩仪
CN21997605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足疗装置
CN112618311B (zh) 一种康养按摩座椅
CN213048182U (zh) 一种舒适便捷的雷火灸床
CN219398120U (zh) 一种按摩椅的腿部旋转按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