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5638U - 一种隧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5638U
CN218895638U CN202223038088.5U CN202223038088U CN218895638U CN 218895638 U CN218895638 U CN 218895638U CN 202223038088 U CN202223038088 U CN 202223038088U CN 218895638 U CN218895638 U CN 218895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oling
heating channel
heating
heat p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80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商高
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ngc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80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5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5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5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隧道炉,包括机架、炉本体和第一转料机构;所述炉本体设于所述机架上,且形成有并列设置的加热通道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转料机构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加热通道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加热通道和冷却通道集成一体,且通过转料机构将加热通道出口和冷却通道进口对接,解决了现有隧道炉无法对烘烤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炉具有加热冷却一体化、操作安全、自动化程度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炉。
背景技术
隧道炉是一种可用来对产品进行高温烘烤的设备。隧道炉的炉体一般很长,最小6米,长至60~80米;隧道炉的烘烤室为一狭长的隧道,宽度一般为80cm到140cm;产品在烘烤室内完成均匀烘烤和输送的工作。
在现有的隧道炉装置中,产品在烘烤室内烘干后,无法立刻从所述隧道炉取出,需要等待其自然冷区至室温后才可取出,而该自然冷却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隧道炉,旨在解决现有隧道炉无法对烘烤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隧道炉,包括:
机架;
炉本体,设于所述机架上,形成有并列设置的加热通道和冷却通道;
第一转料机构,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加热通道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和所述冷却通道沿其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转料机构设于所述炉本体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料机构包括:
可双向传动的滚筒传动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侧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侧,其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对接;
移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以将产品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顶推件,所述顶推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滚筒传动线下方,且其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以供所述滚筒传动线上的滚筒穿过的避让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顶推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向上将所述滚筒传动线上的产品顶起,以及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顶推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用以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间接驱动所述顶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出口端设有保温装置,所述第一转料机构通过所述保温装置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对接,所述保温装置内部设有保温腔且周侧开有与所述保温腔连通的腔口,所述腔口处设有可开合的密封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多个冷却风扇,用以降低所述冷却通道内的气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顶部开有将其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排气口;和/或,
所述保温装置顶部开有将所述保温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二排气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和所述冷却通道内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或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有限位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隧道炉还包括第二转料机构,所述第二转料机构与所述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加热通道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冷却通道转移至所述加热通道进口外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加热通道和冷却通道集成一体,且通过转料机构将加热通道出口和冷却通道进口对接,解决了现有隧道炉无法对烘烤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通道和所述冷却通道集成一体,使得所述隧道炉可对烘烤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所述转料机构将烘烤的产品从所述加热通道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不需要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转料引发的高温烫伤风险。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炉具有加热冷却一体化、操作安全、自动化程度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隧道炉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C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前视图;
图6是图1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隧道炉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隧道炉 10 机架
30 炉本体 31 加热通道
311 第一传送带 3111 限位件
313 第一排气口 315 循环风机组件
33 冷却通道 331 第二传送带
335 冷却风扇 50 第一转料机构
51 滚筒传动线 511 第一位置
513 第二位置 53 移动组件
531 顶推件 5311 避让槽
533 驱动件 5331 第一气缸
5333 第二气缸 60 保温装置
63 密封门 65 第二排气口
70 第二转料机构 80 控制器
90 扫码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无刷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电动机的转子上粘有已充磁的永磁体,且为了检测电动机转子的极性,在电动机内装有位置传感器;驱动器由功率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构成。无刷电机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老化测试,以检测其中高温线路板的耐高温老化性能。高温烘烤处理是无刷电机的高温老化测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隧道炉100,可用于对无刷电机进行高温老化测试中高温烘烤处理。
请参阅图1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隧道炉100包括机架10、炉本体30和第一转料机构50;所述炉本体30设于所述机架10上,形成有并列设置的加热通道31和冷却通道33;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与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33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加热通道31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33。所述隧道炉100还包括控制器80,所述控制器80用以控制所述加热通道31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长和所述冷却通道33的冷却温度、冷却时长,以及用以控制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的运行状态。
请参阅图2和图8,具体的,所述机架10呈长方体状,所述加热通道31和所述冷却通道33纵向并列设置或横向并列设置以尽可能地缩小所述隧道炉100整体体积。所述加热通道31和所述冷却通道33内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311和第二传送带331,所述第一传送带31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331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传送带31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331上均设有限位件3111,所述第一传送带31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331均选用不锈钢链板带,所述第一传送带31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331的每个链板上均设有所述限位件3111,所述限位件3111由链板两端向外凸设的多根限位柱组成,盛着无刷电机的治具可放置于链板两端的限位柱之间,以避免治具在所述第一传送带311或所述第二传送带331的传送过程中向左或向右发生偏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隧道炉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S1:治具盛着无刷电机从所述加热通道31进口进入所述加热通道31中进行烘烤处理,在该烘烤处理过程中,所述加热通道31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关闭状态;
S2:当烘烤处理完毕后,所述加热通道31的出口打开,所述第一传送带311将所述治具传送至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进一步将所述治具从所述冷却通道33进口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33中进行降温处理,该降温处理过程中,所述冷却通道33的进口和出口均为关闭状态,降温处理完毕后,所述冷却通道33的出口打开,所述第二传送带331将所述治具传送至所述冷却通道33出口,测试员可直接将所述治具上的无刷电机取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加热通道31和冷却通道33集成一体,且通过第一转料机构50将加热通道31出口和冷却通道33进口对接,解决了现有隧道炉100无法对烘烤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通道31和所述冷却通道33集成一体,使得所述隧道炉100可对烘烤后的产品进行快速降温,所述转料机构将烘烤的产品从所述加热通道31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33,不需要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转料引发的高温烫伤风险。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炉100具有加热冷却一体化、操作安全、自动化程度高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31和所述冷却通道33沿其宽度方向横向并列设置,所述加热通道31设于所述冷却通道33的右侧,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设于所述炉本体30的后侧。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包括可双向传动的滚筒传动线51和移动组件53,所述滚筒传动线51包括相连接的电机和多个滚筒,多个所述滚筒前后依次间隔排布于所述炉本体30后侧且其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传送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电机用以驱动所述滚筒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滚筒传动线51设于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侧和所述冷却通道33进口侧,其上设有第一位置511和第二位置513,所述第一位置511和所述第二位置513分别与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33进口对接;所述移动组件53设于所述机架10上,用以将产品由所述第一位置51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513。
所述第一传送线将所述治具从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传送出来,由于所述滚筒传动线51与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对接,所述治具会进入所述滚筒传动线51,所述滚筒传动线51将所述治具向后传动使所述治具进入所述第一位置511,而后所述移动组件53将所述治具从所述第一位置51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513,所述滚筒传动线51将所述治具向前传动,由于所述滚筒传动线51与所述冷却通道33进口对接,所述治具将盛着无刷电机进入所述冷却通道33进行降温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53包括驱动件533和顶推件531,所述顶推件531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滚筒传动线51下方,且其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以供所述滚筒穿过的避让槽5311,所述驱动件533与所述顶推件531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531向上将所述滚筒传动线51上的产品顶起,以及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531在所述第一位置511和所述第二位置513之间移动。
在将产品从所述第一位置51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513前,先通过所述顶推件531将所述滚筒传动线51上的产品顶起来,可减小产品移动过程中对所述滚筒的磨损。拿无刷电机来说,无刷电机是比较重的,若直接将盛有无刷电机的治具在所述滚筒传动线51上平移,将会使所述滚筒出现极大磨损,不利于设备的维护。
请参阅图4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533包括第一气缸5331和第二气缸5333,所述第一气缸5331设于所述顶推件531下方,其上端与所述顶推件531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333设于所述第一气缸5331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气缸5331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331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53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5333用以通过所述第一气缸5331间接驱动所述顶推件531在所述第一位置511和所述第二位置513之间移动。
在将产品从所述第一位置51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513过程中,所述第一气缸5331先向上将所述顶推件531向上顶推,使所述顶推件531将所述第一滚筒线上的治具顶起,而后所述第二气缸5333向左推动所述第一气缸5331,使所述顶推件531顶着所述治具由所述第一位置511向所述第二位置513移动,而后所述第一气缸5331驱动所述顶推件531向下移动使所述治具落入所述滚筒传送线上,所述第二气缸5333驱动所述气缸向左移动使所述顶推件531复位。
请参阅3和5,进一步的,所述隧道炉100还包括第二转料机构70,所述第二转料机构70与所述冷却通道33出口和所述加热通道31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冷却通道33转移至所述加热通道31进口外侧。所述第二转料机构70的具体构造可参照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料机构70的构造与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相同,产品由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从所述加热通道31进口传送至所述加热通道31中烘烤,中间经由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33中冷却,最后再由所述第二转料机构70转移至起始放置位置,便于测试员放样和取样。
通常来说,对无刷电机的高温老化测试过程中,在对无刷电机进行高温烘烤后,需要在高温下对无刷电机的进行性能测试,而一般来说,所述加热通道31可一次对多个无刷电机进行烘烤,当无刷电机烘烤完且离开所述加热通道31后,需要依次对它们进行性能测试,若不进行保温处理,则前后不同时段所测试的无刷电机的温度不相同,而无刷电机本身的温度会对其性能的测试产生影响,进而无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6和图7,为解决上述问题,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端设有保温装置60,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通过所述保温装置60与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对接,所述保温装置60内部设有保温腔且周侧开有与所述保温腔连通的腔口,所述腔口处设有可开合的密封门6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门63可进行上下升降,其上升时,将所述腔口打开,可从所述保温腔中取出无刷电机,其下降时,将所述腔口关闭,无刷电机在所述保温腔中保温。
在所述隧道炉100的工作过程中,在所述S2中,当烘烤处理完毕后,所述第一传送带311直接将所述治具由所述加热通道31出口传送至所述保温腔中进行保温,并依次从所述保温腔中取出无刷电机进行性能测试,待所述保温腔中的无刷电机全部进行性能测试后,所述第一转料机构50进一步将盛着无刷电机的治具从所述保温装置60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33中进行降温处理,降温处理完毕后,所述第二传送带331将所述治具传送至所述冷却通道33出口,测试员可直接将所治具上的无刷电机取走。
请参阅图1,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所述隧道炉100上设置扫码装置90,以验证无刷电机是否先后经过烘烤处理和降温处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治具可同时盛放两个无刷电机,所述加热通道31进口和所述冷却通道33进口均设有2个扫码装置90以分别对两个无刷电机进行扫码。可以理解的,可对所述扫码装置90的个数及放置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在此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通道33内设有多个冷却风扇335,用以降低所述冷却通道33内的气温,为了使所述冷却通道33内各处的气温均匀降低,多个所述冷却风扇335沿着所述第二传送带331的传送方向等间距依次排布。
请参阅图1,所述加热通道31顶部开有将其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排气口313,用以除去产品在烘烤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或,所述保温装置60顶部开有将所述保温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二排气口65,用以除去产品的保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通道31采用红外线辐射加热,红外线辐射以共振的方式被产品消化吸收,进而做到加热产品的目的。红外线辐射加热是一种相对性环境保护的加热方法,可以以配对的光波长和可选择性的穿透性对物品的表面层和一定深层开展定项加热,红外线辐射加热方式还具有升温快的特点。所述加热通道31内还设有循环风机组件315,用以促进所述加热通道31内的气体循环流动,从而使其内的气体被均匀加热。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一种隧道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炉本体,设于所述机架上,形成有并列设置的加热通道和冷却通道;
第一转料机构,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加热通道转移至所述冷却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和所述冷却通道沿其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一转料机构设于所述炉本体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料机构包括:
可双向传动的滚筒传动线,设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侧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侧,其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分别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和所述冷却通道进口对接;
移动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以将产品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顶推件,所述顶推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滚筒传动线下方,且其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以供所述滚筒传动线上的滚筒穿过的避让槽,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顶推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向上将所述滚筒传动线上的产品顶起,以及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顶推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顶推件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用以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间接驱动所述顶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端设有保温装置,所述第一转料机构通过所述保温装置与所述加热通道出口对接,所述保温装置内部设有保温腔且周侧开有与所述保温腔连通的腔口,所述腔口处设有可开合的密封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内设有多个冷却风扇,用以降低所述冷却通道内的气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顶部开有将其内部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排气口;和/或,
所述保温装置顶部开有将所述保温腔与外部连通的第二排气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和所述冷却通道内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或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有限位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炉还包括第二转料机构,所述第二转料机构与所述冷却通道出口和所述加热通道进口对接,用以将产品从所述冷却通道转移至所述加热通道进口外侧。
CN202223038088.5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隧道炉 Active CN218895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8088.5U CN218895638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隧道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8088.5U CN218895638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隧道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5638U true CN218895638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8088.5U Active CN218895638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隧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56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30968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oking in an Oven Appliance
DE235061T1 (de) Indirekt erhitzter baeckereiofen mit backwagen und verfahren zur dampfabfuhr.
CN105007742A (zh) 烘焙设备和烤箱
CN109186233A (zh) 一种线路板用立式烘箱及其烘干方法
US20170127700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oking in an Oven Appliance
CN218895638U (zh) 一种隧道炉
CN105509431A (zh) 电气自动化烘干室
CN104941921A (zh) 磁钢温控器自动检测线
JP3908468B2 (ja) 高能率冷却式熱処理装置
ATE410644T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ackofens
US6294763B1 (en) Apparatus for annealing welded parts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7515952A (ja) エネルギ節約バッフル機構を備えたコンベヤオーブン及び方法
CN211233916U (zh) 一种电子陶瓷产品烧结窑
CN215757507U (zh) 密封箱式热处理多用炉自动生产线装置
CN211445515U (zh) 一种连续型钢化玻璃均质炉
US11927396B2 (en) Safety auditing system
US4851022A (en) Method and oven for ceramising glass plates
CN204157168U (zh) 全自动在线式烤炉
JP3657175B2 (ja) トンネルオーブン
JP3254775B2 (ja) Icデバイスの恒温試験装置
JP2601514Y2 (ja) 連続式熱処理炉
CN20682381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14795102U (zh) 隧道式测试装置
KR102054164B1 (ko) 챔버 시스템
CN204602649U (zh) 磁钢温控器自动检测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