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4514U - 自动乱号锁 - Google Patents

自动乱号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4514U
CN218894514U CN202223245171.XU CN202223245171U CN218894514U CN 218894514 U CN218894514 U CN 218894514U CN 202223245171 U CN202223245171 U CN 202223245171U CN 218894514 U CN218894514 U CN 218894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atic
piece
lock
unlocking
mess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451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诚
黄岳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x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4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4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自动乱号锁,其包括壳体、若干字轮、解锁件及自动乱号机构。当若干字轮均被转动至正确角度时,解锁件可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并且解锁件带动自动乱号机构,而自动乱号机构转动若干字轮而使自动乱号锁回到该误码状态。如此一来,每次使用者解锁后,字轮都会被自动打乱至非正确的号码,因此用户无须刻意拨乱字轮也能确保锁具不会处于可解锁的状态,故能避免因为疏忽未操作而导致使用者误以为已上锁但其实未上锁而失去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自动乱号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密码锁,尤指一种由若干字轮构成的密码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密码锁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由若干字轮所组成,每一字轮均可被转动,而当所有的字轮均被转动到正确的角度时,也就是所有字轮的号码符合正确的密码时,便为解锁状态。
然而,重新上锁之后,用户还需要主动将号码打乱,也就是需要随机转动字轮的角度,否则便会仍然保持解锁状态,因而失去锁具的保护功能。但使用者使用时,难免会忘记上锁后还要打乱号密,如此一来密码锁便无法每次都完整的发挥防护的功能。
因此,现有技术的密码锁,使用上有所不便而有待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乱号锁,其可于上锁时自动打乱字轮的角度,进而回到上锁状态而方便使用。
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自动乱号锁,其包括:
壳体;
若干字轮,其能转动地设于该壳体内,并且部分外露于该壳体外;当若干字轮均分别被转动至特定的正确角度时,该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当有任一字轮未转动至该特定的正确角度时,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误码状态;
解锁件,其设于该壳体;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正码状态时,该解锁件能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误码状态时,该解锁件无法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
自动乱号机构,其连接该解锁件及若干字轮;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正码状态时,该解锁件能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并且该解锁件带动该自动乱号机构,而该自动乱号机构转动若干字轮而使该自动乱号锁回到该误码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有字轮转动到正确的角度后(转动到正确的号码后),用户可操作(例如按压、扳动、转动)解锁件来使本实用新型解锁,解锁件进行解锁的同时,也会带动自动乱号机构,而让自动乱号机构自动拨乱若干字轮(例如转动至特定的非正确号码或自动归零)。如此一来,每次使用者解锁后,字轮都会被自动打乱至非正确的号码,因此用户无须刻意拨乱字轮也能确保锁具不会处于可解锁的状态,故能避免因为疏忽未操作而导致使用者误以为已上锁但其实未上锁而失去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有锁合件,该锁合件用以让该自动乱号锁锁合他物;该锁合件能分离地插设于该壳体内;当该锁合件插设于该壳体内且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误码状态时,该锁合件无法自该壳体分离;当该锁合件插设于该壳体内且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正码状态而该解锁件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后,该锁合件能自该壳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当该锁合件未插设于该壳体内且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误码状态时,该锁合件能插设进该壳体内,并且无法自该壳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复位件,其设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该解锁件;该解锁件受一外力而被操作后,当该外力被移除时,该复位件使该解锁件回复到未被操作的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件,其设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该解锁件;该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时,该解锁件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后,该固定件使该解锁件保持被操作后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定件,其设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该解锁件;该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时,该解锁件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后,该固定件使该解锁件保持被操作后的状态,而该锁合件自该壳体分离的过程中,会带动该固定件,而使该解锁件得以回复到未被操作的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该字轮上设有凸轮部,该凸轮部与该字轮一同转动,该凸轮部能转动至乱码角度;该自动乱号机构包含有若干压制杆,其分别选择性地抵靠于若干字轮的该凸轮部,该乱码角度时的该凸轮部的形状与相抵靠的该压制杆的形状相对应;该自动乱号锁位于该正码状态时,该解锁件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后,该解锁件带动该自动乱号机构的若干压制杆转动,进而使若干压制杆分别抵靠若干字轮的该凸轮部,以使该凸轮部连带该字轮转动,该字轮转动到该凸轮部位于该乱码角度。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该解锁件带动该自动乱号机构的若干压制杆转动而使若干字轮转动到该凸轮部位于该乱码角度后,若干压制杆自动转回原始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该自动乱号机构包括轨道件,其能移动地设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该解锁件;该解锁件被操作时,该解锁件会带动该轨道件移动;拉动件,其枢设于该轨道件内;该轨道件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会带动该拉动件突出该轨道件地枢转,该轨道件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会带动该拉动件内缩于该轨道件内地枢转;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导引件,其能移动地设于该壳体内,且选择性地抵靠于该拉动件;当该轨道件沿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拉动件枢转突出而勾住该导引件;当该轨道件沿该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导引件被连带朝该第二方向移动,而当该拉动件枢转内缩后放开该导引件;导引杆,其设于该壳体内,且选择性地抵靠于该导引件,若干压制杆设于该导引杆上;该导引件朝该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导引件带动该导引杆而使该导引杆上的若干压制杆分别抵靠于若干字轮的该凸轮部。
本实用新型自动乱号锁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钥匙锁芯,其设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该解锁件;当该钥匙锁芯与若干字轮共同控制该解锁件能否被操作而使该自动乱号锁解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立体外观图。
图3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
图8至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动作图。
图12至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动作图。
图14至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动作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7至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动作图。
图20至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乱号锁包括一壳体10、若干字轮20、解锁件30及自动乱号机构40。
字轮20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0内,并且部分外露于壳体10外,从而除了显示当下的号码之外,也可让使用者转动字轮20。当若干字轮20均分别被转动至特定的正确角度时,也就是所有的号码都正确,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当有任一字轮20未转动至该特定的正确角度时,也就是只要有一个号码不正确,此时自动乱号锁位于误码状态。
解锁件30设于壳体10上,且较佳地外露于壳体10外以供使用者操作。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时,解锁件30可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例如插头形式的锁具,则此时插头可以拔出或甚至被弹出)。自动乱号锁位于误码状态时,解锁件30无法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在第一实施例中,解锁件30的操作为扳动的型式,在第二实施例中,解锁件30的操作为按压的型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解锁件30的操作可为转动或其他形式。
自动乱号机构40连接解锁件30及若干字轮20。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时,解锁件30可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并且解锁件30也会因此(同时或之后)带动自动乱号机构40,而自动乱号机构40则转动若干字轮20而使自动乱号锁回到误码状态(如图14及图15所示)。换句话说,所有字轮20转动到号码正确而操作解锁件30解锁后,自动乱号机构40会自动拨乱若干字轮20,例如将若干字轮20转动至特定的非正确号码或自动归零等等。因此使用者无须刻意拨乱字轮20也能确保自动乱号锁不会处于可解锁的状态(所有字轮20号码正确),故能避免因为疏忽未操作而导致使用者误以为已上锁但其实未上锁而失去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两个实施例:
图1至图15为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至少一锁合件50、一锁合结构60、一复位件71及一钥匙锁芯80。
锁合件50用以让自动乱号锁锁合他物,锁合件50可分离地插设于壳体10内。当锁合件50插设于壳体10内且自动乱号锁位于误码状态时,锁合件50无法自壳体10分离。当锁合件50插设于壳体10内且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而解锁件30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后,锁合件50可自壳体10分离。
此外,较佳地,锁合件50未插设于壳体10内且自动乱号锁位于误码状态时,锁合件50仍可插设进壳体10内,并且因当下是误码状态,所以插入后无法自壳体10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锁合件50为插头,该插头可与壳体10完全分离,但不以此为限,锁合件50也可为锁钩,例如为J字型的锁钩,自动乱号锁解锁时可相对壳体10拉出而锁钩一端与壳体10间形成开口,欲上锁时则将锁钩压入壳体10以封闭该开口等等,锁合件50的型式不以前述为限。在本实施例中,锁合件50(插头)的数量为两个,但也可仅有一个。
锁合结构60连接解锁件30,并用以固定插入壳体10后的锁合件50。在本实施例中,解锁件30枢设于壳体10内且为可被扳动的型式,锁合结构60具有枢转座61及两个卡合件62,枢转座61同样枢设于壳体10内且连接解锁件30并跟着解锁件30一同被扳动,卡合件62枢设于枢转座61,且分别对应两锁合件50。各锁合件50插入于壳体10后(误码状态也可插入),相对应的卡合件62会因为与锁合件50之间的磁吸力而枢转并进而卡合锁合件50,使该锁合件50无法拔出。欲解锁时,解锁件30被操作而转动时,会带动枢转座61一同转动,而枢转座61带动卡合件62转动的过程中,会使卡合件62反向转动而脱离锁合件50,因此锁合件50便能从壳体10拔出。故锁合结构60的运作重点在于,若解锁件30能被操作而转动,则锁合件50便能脱离壳体10。
复位件71设于壳体10内,且连接解锁件30。解锁件30受外力而被操作后(例如使用者扳动后),当外力被移除时(例如使用者放手后),复位件71使解锁件30回复到未被操作的原始状态(例如转回到原始未扳动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71为扭力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钥匙锁芯80设于壳体10内,且连接解锁件30。钥匙锁芯80与若干字轮20共同控制该解锁件30能否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钥匙锁芯80与若干字轮20均为解锁状态(正码状态),解锁件30才能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但在本实施例中,仅要钥匙锁芯80被解锁或是若干字轮20为正码状态,则解锁件30便能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具体而言,解锁件30为可被扳动的型式,且自动乱号机构40包括轨道件41,轨道件41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0内,且连接解锁件30,较佳地,轨道件41与解锁件30选择性地相抵靠及选择性地相卡合,当解锁件30被扳动而旋转时,轨道件41会被跟着旋转。钥匙锁芯80设于壳体10内,且选择性地抵靠轨道件41,当未插入正确的钥匙及转动时,钥匙锁芯80抵靠轨道件41并使轨道件41无法跟着解锁件30转动,进而间接使解锁件30无法被扳动而达到上锁的功能。当插入正确的钥匙及转动后,钥匙锁芯80不再抵靠轨道件41而使轨道件41可跟着解锁件30一同转动,因此解锁件30可被扳动而解锁。但钥匙锁芯80阻止解锁件30被操作的构造不以上述为限。
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关于若干字轮20与解锁件30的配合,若干字轮20环绕于轴杆22外,轴杆22受弹性组件23推动而抵靠于轨道件41。当所有字轮20均转动至正确角度时(正码状态),若干字轮20容许轴杆22被远离轨道件41地推动,因此解锁件30可被操作。当有任一字轮20未转动至正确角度时(误码状态),该字轮20阻止轴杆22被远离轨道件41地推动,因此解锁件30无法被操作,故达到上锁的功能。
综合来看,本实施例中,解锁件30被扳动时,必然要能转动轨道件41或推开轨道件41,若轨道件41既不能转动也不能移动(被推开),则解锁件30便无法被扳动。因此,误码状态时,只要钥匙锁芯80插入钥匙并转动,则轨道件41可被转动故解锁件30仍可被扳动来解锁。钥匙未插入时,仅要是正码状态,则轨道件41可被推开故解锁件30仍可被扳动来解锁。但解锁件30的控制结构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5至图7及图14所示,关于自动乱号机构40及字轮20,在本实施例中,各字轮20上设有凸轮部21,凸轮部21随着字轮20一同转动,且凸轮部21可(连带字轮20)转动至特定的乱码角度,位于乱码角度时,字轮20并非位于正确的角度。
请参阅图6、图14及图15所示,自动乱号机构40包括有若干压制杆46,若干压制杆46分别选择性地抵靠于若干字轮20的凸轮部21,乱码角度时的凸轮部21的形状与相抵靠的压制杆46的形状相对应(如图15所示),换句话说,当压制杆46可透过紧抵于凸轮部21而将凸轮部21从任意角度转动至该乱码角度,以使两者的形状相符合。
请参阅图8至图11所示,关于压制杆46的压制动力,较佳地是来自解锁件30,正码状态时,解锁件30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后,解锁件30会带动若干压制杆46转动,进而使若干压制杆46分别抵靠若干字轮20的凸轮部21,以使凸轮部21连带字轮20转动,直到转动到凸轮部21位于乱码角度。并且较佳地,解锁件30带动凸轮部21转至乱码角度后,若干压制杆46会自动转回原始的角度。
请参阅图5、图6及图8至图11所示,关于解锁件30带动若干压制杆46转动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自动乱号机构40还包括拉动件42、导引件43及导引杆45。
拉动件42枢设于轨道件41内。轨道件41沿第一方向(远离解锁件30)的移动会带动拉动件42突出轨道件41地枢转(如图8及图9所示),轨道件41沿第二方向(朝向解锁件30)的移动会带动拉动件42内缩于轨道件41内地枢转(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导引件43可移动地设于壳体10内,且选择性地抵靠于拉动件42。当轨道件4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拉动件42枢转突出而勾住导引件43;之后当轨道件41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导引件43被连带朝第二方向移动,而当拉动件42枢转内缩后会放开导引件43,而导引件43此时便被一弹性组件44推回原位。在本实施例中,轨道件41是朝第二方向移动最后时,拉动件42才因抵靠于壳体10的支点部11而枢转内缩(如图10及图11所示),进而放开导引件43。
请参阅图12至图15所示,导引杆45设于壳体10内,且选择性地抵靠于导引件43,若干压制杆46设于导引杆45上。导引件43被拉动件42朝第二方向拉动时,导引件43会带动导引杆45朝向若干字轮20转动并进而使导引杆45上的若干压制杆46分别抵靠于若干字轮20的凸轮部21,如此使若干字轮20及凸轮部21转动至乱码角度。
请参阅图8至图15所示,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解锁件30被扳动时会推动轨道件41及枢设其中的拉动件42,而拉动件42最后枢转突出而勾住导引件43;使用者放开解锁件30后,轨道件41及拉动件42反向移回(动力于后方说明)并带动导引件43,而导引件43则带动导引杆45来使压制杆46抵靠及转动若干字轮20至乱码角度让。轨道件41及拉动件42反向移动到最后,拉动件42枢转内缩而放开导引件43,导引件43回到原位而导引杆45也受到弹性组件推抵而转回原来的角度,压制杆46也因此放开乱码角度的字轮20。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字轮20透过轴杆22抵靠轨道件41来阻止解锁件30被操作,钥匙锁芯80同样透过抵靠轨道件41来阻止解锁件30被操作,故仅有当所有字轮20转动到正确角度且钥匙锁芯80插入钥匙并转动后,解锁件30才能被操作。
图16至图21为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16、图17及图20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同样包括有锁合件50A、锁合结构60A及钥匙锁芯80A,另外包括有一固定件72A。
请参阅图20及图21所示,锁合件50A在本实施例中为插头,且其端部穿设有一固定孔51A。锁合件50A插入壳体10A的过程中会将锁合结构60A向下推开,然后锁合结构60A被向上推回并插入锁合件50A的固定孔51A中,到此锁合件50A便无法脱离壳体10A。
解锁件30A在本实施例中为按压的形式,并连接锁合结构60A。解锁时,向下按压解锁件30A,解锁件30A向下推动锁合结构60A,因此锁合件50A不再被卡合而可脱离壳体10A。
解锁件30A被按压的过程中,会一并推动自动乱号机构40A的连动件47A,连动件47A则推动若干压制杆46A转动及抵靠转动字轮20A的凸轮部21A,从而同样将密码打乱。
请参阅图17及图18所示,此外,固定件72A设于壳体10A内,且连接解锁件30A。正码状态时,解锁件30A被操作而使自动乱号锁解锁后,固定件72A使解锁件30A保持被操作后的状态。较佳地,固定件72A包括有至少一移动块721A,其被弹性组件朝向解锁件30A推动,且移动块721A较佳为两个;解锁件30A被下压至解锁后,移动块721A被推动至卡合解锁件30A,而使解锁件30A无法被弹回,如此保持解锁的状态。
请参阅图19所示,而一旦将锁合件50A拔出壳体10A,就会立刻重新上锁。具体来说,锁合件50A自壳体10A分离的过程中,会带动固定件72A,而使解锁件30A得以回复到未被操作的原始状态。具体来说,锁合件50A拔出的过程中会将移动块721A推开,此时弹性组件会立刻将解锁件30A和锁合结构60A向上推回原位而重新回到上锁状态。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重复赘述。
前述两实施例均可达到透过解锁件30解锁后,自动乱号机构40会自动拨乱若干字轮20而方便使用并可兼顾安全性的实用新型目的。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若干字轮,其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且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外;当若干所述字轮均分别被转动至特定的正确角度时,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当有任一字轮未转动至所述特定的正确角度时,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误码状态;
解锁件,其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正码状态时,所述解锁件能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误码状态时,所述解锁件无法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
自动乱号机构,其连接所述解锁件及若干所述字轮;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正码状态时,所述解锁件能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并且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自动乱号机构,而所述自动乱号机构转动若干所述字轮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回到所述误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锁合件,所述锁合件用以让所述自动乱号锁锁合他物;所述锁合件能分离地插设于所述壳体内;
当所述锁合件插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误码状态时,所述锁合件无法自所述壳体分离;
当所述锁合件插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正码状态而所述解锁件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后,所述锁合件能自所述壳体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锁合件未插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误码状态时,所述锁合件能插设进所述壳体内,并且无法自所述壳体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解锁件;所述解锁件受外力而被操作后,当所述外力被移除时,所述复位件使所述解锁件回复到未被操作的原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解锁件;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时,所述解锁件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后,所述固定件使所述解锁件保持被操作后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解锁件;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正码状态时,所述解锁件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后,所述固定件使所述解锁件保持被操作后的状态,而所述锁合件自所述壳体分离的过程中,会带动所述固定件,而使所述解锁件得以回复到未被操作的原始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字轮上设有凸轮部,所述凸轮部与所述字轮一同转动,所述凸轮部能转动至乱码角度;
所述自动乱号机构包含有若干压制杆,其分别选择性地抵靠于若干所述字轮的所述凸轮部,所述乱码角度时的所述凸轮部的形状与相抵靠的所述压制杆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自动乱号锁位于所述正码状态时,所述解锁件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后,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自动乱号机构的若干所述压制杆转动,进而使若干所述压制杆分别抵靠若干所述字轮的凸轮部,以使所述凸轮部连带所述字轮转动,所述字轮转动到所述凸轮部位于所述乱码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带动所述自动乱号机构的若干所述压制杆转动而使若干所述字轮转动到所述凸轮部位于所述乱码角度后,若干所述压制杆自动转回原始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乱号机构包括
轨道件,其能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解锁件;所述解锁件被操作时,所述解锁件会带动所述轨道件移动;
拉动件,其枢设于所述轨道件内;所述轨道件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会带动所述拉动件突出所述轨道件地枢转,所述轨道件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会带动所述拉动件内缩于所述轨道件内地枢转;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导引件,其能移动地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选择性地抵靠于所述拉动件;当所述轨道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拉动件枢转突出而勾住所述导引件;当所述轨道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引件被连带朝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而当所述拉动件枢转内缩后放开所述导引件;
导引杆,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选择性地抵靠于所述导引件,若干所述压制杆设于所述导引杆上;所述导引件朝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导引件带动所述导引杆而使所述导引杆上的若干所述压制杆分别抵靠于若干所述字轮的所述凸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乱号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钥匙锁芯,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所述解锁件;当所述钥匙锁芯与若干所述字轮共同控制所述解锁件,以控制所述解锁件被操作而使所述自动乱号锁解锁。
CN202223245171.XU 2021-12-07 2022-12-05 自动乱号锁 Active CN2188945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86608P 2021-12-07 2021-12-07
US63/286,608 2021-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4514U true CN218894514U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9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45171.XU Active CN218894514U (zh) 2021-12-07 2022-12-05 自动乱号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4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142B (zh) 一种isofix连接器以及儿童安全座椅
CN104912395B (zh) 一种密码锁用边锁及密码锁
US6993943B1 (en) Electric Padlock
US6644078B1 (en) Lock furnished with a replaceable lock core
CN218894514U (zh) 自动乱号锁
CN110397351B (zh) 锁芯、锁具及解锁钥匙
CN108915420B (zh) 一种扣锁
US5119650A (en) Combination padlock with re-setting mechanism
CN109322562A (zh) 一种外置式固定锁
CN107605264B (zh) 面板锁
CN216380919U (zh) 一种指纹按钮密码锁
CN211422160U (zh) 锁芯及锁具
CN212406403U (zh) 一种改良型的边锁
CN211598120U (zh) 一种边锁及应用该边锁的箱包
CN204782320U (zh) 一种密码锁用边锁及密码锁
CN211647695U (zh) 密码拉链锁
CN209908142U (zh) 一种锁具
CN110159100B (zh) 多锁点智能暗装物联锁
CN109930918B (zh) 挂锁、挂锁解锁方法和挂锁闭锁方法
US6837080B2 (en) Combination lock
CN215632320U (zh) 一种弹压式安防挂锁
CN107503590B (zh) 一种分置式密码锁
TW200928072A (en) Lock with key mechanism
US5040392A (en) Cylinder lock
JP2015094195A (ja) シリンダ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