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4512U - 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94512U CN218894512U CN202223220673.7U CN202223220673U CN218894512U CN 218894512 U CN218894512 U CN 218894512U CN 202223220673 U CN202223220673 U CN 202223220673U CN 218894512 U CN218894512 U CN 2188945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quare shaft
- square
- knob
- shaft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轴结构,安装于所述智能锁的方轴旋钮内,所述方轴结构包括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所述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分别独立设置且相对分布在所述方轴旋钮内,所述方轴旋钮内设有与第一方轴大小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第二方轴的方形尺寸小于第一方轴的方形尺寸,所述第二方轴可在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波动。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将传统设计中的一根锁轴更改设计为由大小不同的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构成的轴结构,第一方轴、第二方轴分别独立设计在方轴旋钮内,其中第一方轴分别与外部驱动和方轴旋钮连接,第二方轴可在方轴旋钮内波动,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根轴的设计在锁体与轴错位无法使用或无法打开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背景技术
智能锁的驱动组件多是由电机和传动齿轮组构成,其中,电机作为驱动件驱动传动齿轮组依次运转,进而使传动齿轮组带动门锁的锁轴转动进行开启或关闭门锁。该智能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电机损坏导致传动齿轮组无法前进,同时也无法反转,进而卡死锁体内部结构导致门外使用应急钥匙或门内直接使用把手都无法开锁的问题,出现该种情况时,需要拆卸整门或强行破坏掉门锁。而现有智能锁中的锁轴均是一根方轴结构,其方轴一端与门旋钮连接,另一端穿过方轴旋钮后与锁体插接连接,目前这种采用一根方轴的结构,在锁体上的插接孔与方轴对位错位时,会出现方轴无法进入锁体上插接孔的情况,进而导致门锁无法使用及打不开门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该方轴结构构成简单,仅仅是将现有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两段方轴构成的两段分体结构方轴,该改变在不增加原料成本和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锁体和方轴安装错位导致无法使用及打不开门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方轴结构,安装于智能锁的方轴旋钮内,所述方轴结构包括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所述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分别独立设置且相对分布在所述方轴旋钮内,所述方轴旋钮内设有与第一方轴大小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第二方轴的方形尺寸小于第一方轴的方形尺寸,所述第二方轴可在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波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方轴结构包括相对分布的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本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独立设置的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构成,即采用断开设置的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并将第二方轴的方形尺寸设置的小于第一方轴的方形尺寸,使第二方轴能够获得自由活动的空间,第一方轴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方轴旋钮转动,方轴旋钮进而带动第二方轴转动,该技术方案在智能锁的锁体和锁壳安装错位,导致方轴与锁体上的插接孔不对应时,第二方轴在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自由活动空间内可波动,波动后的第二方轴伸入锁体上的插接孔内,由方轴旋钮带动第二方轴及锁体上的锁轴转动,该方轴结构构成简单,仅仅是将现有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两段方轴构成的两段分体结构方轴,该改变在不增加原料成本和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锁体、锁壳安装错位导致无法使用及打不开门锁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轴与第二方轴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设置,为第二方轴在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波动提供了基础保障,避免因第二方轴与第一方轴紧密接触使第二方轴无法波动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另一端穿过智能锁上的动力组件后与门旋钮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方轴的两端分别与门旋钮和方轴旋钮连接。一方面,第一方轴的一端与门旋钮固定连接,由门旋钮驱动第一方轴转动;另一方面,第一方轴的另一端伸入方轴旋钮上的方形孔内,使第一方轴与设有方形孔的方轴旋钮形成键连接,在门旋钮驱动第一方轴转动时,第一方轴进而带动方轴旋钮转动,方轴旋钮进而带动与其键连接的第二方轴转动使门锁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轴套,所述主轴套套接在所述方轴旋钮外圆周上,所述方轴旋钮与主轴套相互联动式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主轴套作为动力组件的动力轴套,其在与主库内旋钮套接后形成相互联动式转动连接,在动力组件正常运转时,动力组件驱动主轴套转动,主轴套进而带动方轴旋钮转动;在动力组件失灵或损坏时,通过外力驱动门旋钮通过第一方轴带动方轴旋钮转动,方轴旋钮进而带动与其键连接的第二方轴转动使门锁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轴位于所述主轴套内部分设有至少两个向所述主轴套凸出的第一限位柱,两个第一限位柱相对分布在第一方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方轴外部相对分布的第一限位柱的设置,防止第一方轴波动或偏移,使第一方轴始终处于主轴套的中心位置,确保第一方轴的位置精准,进而确保第一方轴与门旋钮对位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方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另一端伸入锁体与锁体插入式活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方轴的两端分别与方轴旋钮和锁体连接,使方轴旋钮在被第一方轴或主轴套带动转动时,方轴旋钮进而通过第二方轴带动锁体转动打开或关闭门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方轴与方轴旋钮连接的一端外部设有至少一第二限位柱,所述方轴旋钮与第二方轴连接的一端方形孔壁上设有贯通孔壁的挡止孔,所述第二限位柱设于挡止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方轴上第二限位柱的设置,第二限位柱伸入方轴旋钮内的挡止孔内,起到挡止作用,有效防止第二方轴从方轴旋钮内脱出或掉落。
一种智能锁,包括锁壳、锁体和上述方轴结构,所述锁壳固定在门上,所述锁壳内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轴套,所述主轴套套接在所述方轴旋钮外圆周上;所述锁壳外设有门旋钮,所述门旋钮通过旋钮驱动轴与第一方轴1连接,所述第一方轴与方轴旋钮套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壳内设有用于驱动方轴旋钮转动的动力组件,锁壳外设有用于驱动方轴旋钮转动的门旋钮,其中,动力组件为智能驱动,门旋钮为机械驱动,使本技术方案智能锁在动力组件正常运行情况下,由动力组件驱动方轴旋钮转动,进而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门锁;而在动力组件损坏或无法正常运行情况下,可采用外力旋转门旋钮,通过门旋钮依次向旋钮驱动轴、第一方轴和方轴旋钮施力,使方轴旋钮转动,即在智能开锁失灵时,可通过机械方式打开门锁,且采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方轴结构,在锁体、锁壳安装错位情况下,可通过第二方轴的波动,依然实现打开或关闭门锁,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锁体、锁壳安装错位造成无法开门或关门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方轴结构中的第二方轴与所述锁体插入式活动连接,所述锁体上设有与第二方轴相配合的插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体上插接孔的设置,用于与第二方轴配合,由第二方轴带动转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锁舌移动进行开锁或关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为板状结构,所述锁壳内侧设有用于放置动力组件的动力凹槽,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动力凹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壳内侧动力凹槽的设置,用于容置动力组件,使动力组件不会凸出锁壳内表面,使锁壳整体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更易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独立设置的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构成,即采用断开设置的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并将第二方轴的方形尺寸设置的小于第一方轴的方形尺寸,使第二方轴能够获得自由活动的空间,第一方轴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方轴旋钮转动,方轴旋钮进而带动第二方轴转动,该技术方案在智能锁的锁体和锁壳安装错位,导致方轴与锁体上的插接孔不对应时,第二方轴在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自由活动空间内可波动,波动后的第二方轴伸入锁体上的插接孔内,由方轴旋钮带动第二方轴及锁体上的锁轴转动,该方轴结构构成简单,仅仅是将现有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两段方轴构成的两段分体结构方轴,该改变在不增加原料成本和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锁体、锁壳安装错位导致无法使用及打不开门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方轴结构安装在方轴旋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在锁体与锁壳安装对位准确时第二方轴与第一方轴同轴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在锁体与锁壳安装错位时第二方轴波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中方轴旋钮与主轴套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安装在智能锁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轴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一种方轴结构,安装于智能锁的方轴旋钮5内,所述方轴结构包括第一方轴1和第二方轴2,所述第一方轴1和第二方轴2分别独立设置且相对分布在所述方轴旋钮5内,所述方轴旋钮5内设有与第一方轴1大小相配合的方形孔51,所述第二方轴2的方形尺寸小于第一方轴1的方形尺寸,所述第二方轴2可在方轴旋钮5的方形孔51内波动。本技术方案中,方轴结构包括相对分布的第一方轴1和第二方轴2,本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独立设置的第一方轴1和第二方轴2构成,第一方轴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方轴旋钮5内,所述方轴旋钮5内还设有第二方轴2,其中第一方轴1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方轴旋钮5转动,方轴旋钮5进而带动第二方轴2转动,在安装时锁体10错位导致锁体10上的插接孔11与智能锁的电机轴不同轴心分布的情况下,第二方轴2可在方轴旋钮5的方形孔51内波动后,伸入锁体10上的插接孔11内,由方轴旋钮5带动第二方轴2及锁体10上的锁轴转动,该方轴结构构成简单,仅仅是将现有一根方轴结构更改为由两段方轴构成的两段分体结构方轴,该改变在不增加原料成本和制作成本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锁体10、锁壳8安装错位导致无法使用及打不开门锁的问题。具体地,在锁体10和锁壳8安装对位准确时,如图3所示,第一方轴1和第二方轴2呈同轴设置,第二方轴2伸入锁体10中的插接孔11内,由方轴旋钮5通过第二方轴2带动转动;在锁体10和锁壳8安装错位时,如图4所示,第二方轴2在方轴旋钮5内的自由活动空间内波动倾斜至与锁体10上的插接孔11相对应后,伸入锁体10中的插接孔11内,由方轴旋钮5通过第二方轴2带动转动。
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第一方轴1与第二方轴2之间留有间隙7。该间隙7的设置,为第二方轴2在方轴旋钮5的方形孔51内波动提供了基础保障,避免因第二方轴2与第一方轴1紧密接触使第二方轴2无法波动的情况。
参照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第一方轴1的一端伸入所述方轴旋钮5的方形孔51内,另一端穿过智能锁上的动力组件9后与门旋钮82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方轴1的两端分别与门旋钮82和方轴旋钮5连接。一方面,第一方轴1的一端与门旋钮82固定连接,由门旋钮82驱动第一方轴1转动;另一方面,第一方轴1的另一端伸入方轴旋钮5上的方形孔51内,使第一方轴1与设有方形孔51的方轴旋钮5形成键连接,在门旋钮82驱动第一方轴1转动时,第一方轴1进而带动方轴旋钮5转动,方轴旋钮5进而带动与其键连接的第二方轴2转动使门锁打开或关闭。
参照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动力组件9包括主轴套6,所述主轴套6套接在所述方轴旋钮5外圆周上,所述方轴旋钮5与主轴套6相互联动式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主轴套6作为动力组件9的动力轴套,其在与主库内旋钮套接后形成相互联动式转动连接,在动力组件9正常运转时,动力组件9驱动主轴套6转动,主轴套6进而带动方轴旋钮5转动;在动力组件9失灵或损坏时,通过外力驱动门旋钮82通过第一方轴1带动方轴旋钮5转动,方轴旋钮5进而带动与其键连接的第二方轴2转动使门锁打开或关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方轴旋纽5的外部设有至少两条相对分布且呈向外凸出的第一挡位条53,所述主轴套6的内径面设有向内凸出且与第一挡位条53相对应的第二挡位条61,所述第二挡位条61的数量与第一挡位条53的数量相同,在外力驱动主轴套6发生转动时,主轴套6通过第一挡位条53和第二挡位条61的相互挡止带动转轴组件500发生转动,当然,除了上述两条挡位条互相挡止带动转动外,也可以采用将其中一个挡位条设置成凹槽,形成挡位条和凹槽相配合的结构实现互相带动旋转。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第一方轴1位于所述主轴套6内部分设有至少两个向所述主轴套6凸出的第一限位柱3,两个第一限位柱3相对分布在第一方轴1上。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方轴1外部相对分布的第一限位柱3的设置,防止第一方轴1波动或偏移,使第一方轴1始终处于主轴套6的中心位置,确保第一方轴1的位置精准,进而确保第一方轴1与门旋钮82对位准确。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第二方轴2的一端伸入所述方轴旋钮5的方形孔51内,另一端伸入锁体10与锁体10插入式活动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方轴2的两端分别与方轴旋钮5和锁体10连接,使方轴旋钮5在被第一方轴1或主轴套6带动转动时,方轴旋钮5进而通过第二方轴2带动锁体10转动打开或关闭门锁。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第二方轴2与方轴旋钮5连接的一端外部设有至少一第二限位柱4,所述方轴旋钮5与第二方轴2连接的一端方形孔51壁上设有贯通孔壁的挡止孔52,所述第二限位柱4设于挡止孔52内。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方轴2上第二限位柱4的设置,第二限位柱4伸入方轴旋钮5内的挡止孔52内,起到挡止作用,有效防止第二方轴2从方轴旋钮5内脱出或掉落。
实施例2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一种智能锁,包括锁壳8、锁体10和上述方轴结构,所述锁壳8固定在门上,所述锁壳8内设有动力组件9,所述动力组件9包括主轴套6,所述主轴套6内套接有所述方轴旋钮5,即主轴套6套接在所述方轴旋钮5的外圆周面上;所述锁壳8外设有门旋钮82,所述门旋钮82通过旋钮驱动轴与第一方轴1连接,所述第一方轴1与方轴旋钮5套接。本技术方案中,锁壳8内设有用于驱动方轴旋钮5转动的动力组件9,锁壳8外设有用于驱动方轴旋钮5转动的门旋钮82,其中,动力组件9为智能驱动,门旋钮82为机械驱动,使本技术方案智能锁在动力组件9正常运行情况下,由动力组件9驱动方轴旋钮5转动,进而实现自动打开或关闭门锁;而在动力组件9损坏或无法正常运行情况下,可采用外力旋转门旋钮82,通过门旋钮82依次向旋钮驱动轴、第一方轴1和方轴旋钮5施力,使方轴旋钮5转动,即在智能开锁失灵时,可通过机械方式打开门锁,且采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方轴结构,在锁体10、锁壳8安装错位情况下,可通过第二方轴2的波动,依然实现打开或关闭门锁,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锁体10、锁壳8安装错位造成无法开门或关门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方轴结构中的第二方轴2与所述锁体10插入式活动连接,所述锁体10上设有与第二方轴2相配合的插接孔11。本技术方案中,锁体10上插接孔11的设置,用于与第二方轴2配合,由第二方轴2带动转动,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锁舌移动进行开锁或关锁。再进一步地,所述锁壳8为板状结构,所述锁壳8内侧设有用于放置动力组件9的动力凹槽81,所述动力组件9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动力凹槽81内。本技术方案中,锁壳8内侧动力凹槽81的设置,用于容置动力组件9,使动力组件9不会凸出锁壳8内表面,使锁壳8整体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更易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方轴结构,安装于智能锁的方轴旋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轴结构包括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所述第一方轴和第二方轴分别独立设置且相对分布在所述方轴旋钮内,所述方轴旋钮内设有与第一方轴大小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第二方轴的方形尺寸小于第一方轴的方形尺寸,所述第二方轴可在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波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轴与第二方轴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另一端穿过智能锁上的动力组件后与门旋钮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轴套,所述主轴套套接在所述方轴旋钮外圆周上,所述方轴旋钮与主轴套相互联动式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轴位于所述主轴套内部分设有至少两个向所述主轴套凸出的第一限位柱,两个第一限位柱相对分布在第一方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轴的一端伸入所述方轴旋钮的方形孔内,另一端伸入锁体与锁体插入式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轴与方轴旋钮连接的一端外部设有至少一第二限位柱,所述方轴旋钮与第二方轴连接的一端方形孔壁上设有贯通孔壁的挡止孔,所述第二限位柱设于挡止孔内。
8.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轴结构,还包括锁壳和锁体,所述锁壳固定在门上,所述锁壳内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主轴套,所述主轴套套接在所述方轴旋钮外圆周上;所述锁壳外设有门旋钮,所述门旋钮通过旋钮驱动轴与第一方轴1连接,所述第一方轴与方轴旋钮套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轴结构中的第二方轴与所述锁体插入式活动连接,所述锁体上设有与第二方轴相配合的插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为板状结构,所述锁壳内侧设有用于放置动力组件的动力凹槽,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动力凹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0673.7U CN218894512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20673.7U CN218894512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94512U true CN218894512U (zh) | 2023-04-21 |
Family
ID=85995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20673.7U Active CN218894512U (zh) | 2022-12-02 | 2022-12-02 | 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94512U (zh) |
-
2022
- 2022-12-02 CN CN202223220673.7U patent/CN2188945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21382A (zh) | 无电源空转智能锁芯 | |
CN108005483B (zh) | 一种推拉式电子门锁总成 | |
CN104790758A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和双电机模块的防撬锁 | |
CN206319730U (zh) | 智能机柜锁 | |
CN218894512U (zh) | 一种方轴结构及智能锁 | |
CN201802163U (zh) | 一种门锁 | |
CN113622750B (zh) | 电磁锁组件及防盗门 | |
CN103741998A (zh) | 电子锁具 | |
CN202866448U (zh) | 微功耗电子锁头 | |
CN207538596U (zh) | 通用机柜锁 | |
CN109339586B (zh) | 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防撬锁 | |
CN109267846B (zh) | 一种具有通用钥匙和专用钥匙的门禁管理系统 | |
CN201843413U (zh) | 三向锁紧装置及其采用电控操作的三向锁栓电控半自动锁 | |
CN209429747U (zh) | 一种电动卷帘门电机断电防撬锁 | |
CN216841055U (zh) | 一种智能门锁离合结构 | |
CN104790728B (zh) | 一种螺旋式返离合组件 | |
CN202870953U (zh) | 微功耗智能电子锁头 | |
CN104790770B (zh) | 一种基于螺旋式返离合模块的防撬锁 | |
CN201111185Y (zh) | 一种电子锁 | |
CN212642391U (zh) | 一种锁芯及链条锁 | |
CN208236148U (zh) | 一种电子锁 | |
CN203257212U (zh) | 一种电子箱柜锁 | |
CN215443502U (zh) | 门把手装置及门把手 | |
CN101769098B (zh) | 室内手动开启式防盗锁的离合机构 | |
CN210791008U (zh) | 双舱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