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8689U - 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8689U
CN218888689U CN202223125346.3U CN202223125346U CN218888689U CN 218888689 U CN218888689 U CN 218888689U CN 202223125346 U CN202223125346 U CN 202223125346U CN 218888689 U CN218888689 U CN 218888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phone
arc
shell
connecting ho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53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伟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253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8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8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8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连接组件和两发声组件,两发声组件分别与连接组件相对的两端连接;发声组件包括装饰体和发声主体,发声主体包括听筒部和相背于听筒部的外侧面,装饰体与外侧面可转动连接,从而调整装饰体相对发声主体的位置,使头戴式耳机更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利用包耳型的耳机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以便使用者从播放设备等音源收听到音乐,实现音频信号的交互处理,为了增加耳机的趣味性和交互性,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设置装饰件的头戴式耳机,装饰件可以是市面上流行元素造型,增加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欲望。但增加装饰件后,耳机的体积增大,造成收纳携带不方便,装饰件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头戴式耳机加入装饰体后不便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连接组件和两发声组件,两所述发声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相对的两端连接;所述发声组件包括装饰体和发声主体,所述发声主体包括听筒部和相背于所述听筒部的外侧面,所述装饰体与所述外侧面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饰体包括相连的插销和装饰部;所述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插销与所述连接孔配合实现所述装饰体与所述外侧面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内壁开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朝向所述连接孔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凸起;所述插销包括远离所述装饰部的端面和与所述端面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卡入两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
优选地,所述侧面还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端面一侧,所述第二凸部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部凸出高度。
优选地,所述侧面开设有贯穿所述插销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端面。
优选地,所述侧面还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
优选地,所述听筒部还包括基座和喇叭壳,所述基座、所述喇叭壳和所述外侧面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路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装饰部包括壳体和发光元件,所述壳体中空设置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插销有一开口,所述插销开设有接线孔,所述外侧面开设有侧面通孔,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开口、所述接线孔、所述连接孔、所述侧面通孔、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依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连接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联通。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发声组件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听筒部还包括弧形壳,所述弧形壳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弧形壳上朝向所述连接条一侧对应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包括若干齿牙,所述弹性凸起抵接于两相邻的所述齿牙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连接组件和两发声组件,两发声组件分别与连接组件相对的两端连接;发声组件包括装饰体和发声主体,发声主体包括听筒部和相背于听筒部的外侧面,装饰体与外侧面可转动连接,不使用时,装饰体可通过旋转贴在发声组件的外侧面,从而缩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携带。另外,装饰体贴在发声组件外侧面时,不易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或剐蹭,避免装饰体损坏、或是刮坏其他物品,提高携带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装饰体包括相连的插销和装饰部;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开设有一连接孔,插销与连接孔配合实现装饰体与外侧面可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该转动方式易于实现,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孔内壁开设有一弧形槽,弧形槽内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朝向连接孔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凸起;插销包括远离装饰部的端面和与端面连接的侧面,侧面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卡入两相邻的波浪形凸起之间。通过将第一凸部卡入限位结构的不同波浪形凸起之间,可以将装饰部固定到不同造型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趣味性。
4.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还包括第二凸部,第二凸部设置于第一凸部远离端面一侧,第二凸部凸出高度大于第一凸部凸出高度。第二凸部转动的最大区间为弧形槽的两端,即可以限定装饰体相对发声主体转动的最大位置,不至于使装饰体在连接孔内随意转动,避免装饰体和头戴式耳机其他部件碰撞,进而发生损坏。
5.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插销的缺口,缺口延伸至端面。缺口使插销具备一定的弹性,便于插销插入连接孔中。
6.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还设置有翻边,翻边直径大于连接孔孔径。翻边直径大于连接孔孔径可保证装饰体插入连接凸台后不会随意被拔出,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的听筒部还包括基座和喇叭壳,基座、喇叭壳和外侧面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将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设置于听筒部内,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耳机时,便于用户调控便携式耳机,
8.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部包括壳体和发光元件,壳体中空设置形成一收容空间,发光元件设置在收容空间内,壳体对应插销有一开口,插销开设有接线孔,外侧面开设有侧面通孔,收容空间、开口、接线孔、连接孔、侧面通孔依次连通。装饰体通过内置的发光元件发出光线,提高头戴式耳机的趣味性;收容空间、开口、接线孔、连接孔、侧面通孔、第二收容空间依次连通,可以统一同一发声组件内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连接形成一通道,通道与第二收容空间联通。可进一步的统一两发声组件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包括与发声组件连接的连接条,连接条上设置有弹性凸起;听筒部还包括弧形壳,弧形壳连接基座,弧形壳上朝向连接条一侧对应设置有齿条,齿条包括若干齿牙,弹性凸起抵接于两相邻的齿牙之间。通过改变弹性凸起在齿条抵接的位置可调整头戴式耳机的整体长度,从而可适配不同大小头型的用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装饰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发声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发声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之弧形壳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头戴式耳机;11、发声组件;12、连接组件;13、装饰体;14、发声主体;
132、装饰部;133、第二收容空间;134、壳体;135、插销;136、开口;141、外侧面;142、听筒部;143、收容空间;121、外壳;122、内壳;123、通道;124、弹片;
1351、端面;1352、侧面;1353、第一凸部;1354、第二凸部;1355、翻边;1356、缺口;1357、接线孔;1411、连接孔;1412、弧形槽;1413、限位结构;1415、波浪形凸起;1416、连接凸台;1417、侧面通孔;1421、基座;1422、喇叭壳;1423、耳套;1424、电路控制元件;1425、弧形壳;1426、齿条;1427、齿牙;1428、阻挡块;1211、连接条;1212、弹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10,包括连接组件12和两发声组件11,两发声组件11分别与连接组件12相对的两端连接;发声组件11包括装饰体13和发声主体14,发声主体14包括听筒部142和相背于听筒部的外侧面141,装饰体13与外侧面141可转动连接。进而可调整装饰体13相对发声主体14的位置,提高头戴式耳机10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可以使头戴式耳机10更便于携带。
进一步的,不适用头戴式耳机10时,装饰体13可通过旋转贴在发声组件14的外侧面141,从而缩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携带。另外,装饰体13贴在发声组件14外侧面141时,不易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或剐蹭,避免装饰体13损坏、或是刮坏其他物品,提高携带安全性。
具体的,装饰体13包括相连的插销135和装饰部132;外侧面141设置有连接凸台1416,连接凸台1416开设有一连接孔1411,插销135与连接孔1411配合实现装饰体13与外侧面141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插销135设置为圆柱形,连接孔1411设置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有利于插销135在连接孔1411中转动,插销135和连接孔1411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这里不做限制。
请结合图3-图5,连接孔1411内壁开设有一弧形槽1412,弧形槽1412内设置有限位结构1413,限位结构1413朝向连接孔1411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凸起1415;插销135包括远离装饰部132的端面1351和与端面1351连接的侧面1352,侧面1352设置有第一凸部1353,第一凸部1353卡入两相邻的波浪形凸起1415之间。
通过将第一凸部卡入限位结构的不同波浪形凸起之间,可以将装饰部固定到不同造型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趣味性。
进一步的,限位结构1413与弧形槽1412可卡接,也可以一体成型,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波浪形凸起1415突出顶点不超过连接孔1411的内表面,保证插销135插入连接孔1411时波浪形凸起1415不会阻挡插销135。
进一步的,第一凸部1353的材料设置为弹性材料,和/或限位结构1413的材料设置为弹性材料。可以理解的,转动装饰体13可以将第一凸部1353卡入不同的两相邻的波浪形凸起1415中,当转动装饰体13调整到用户需要的位置时,第一凸部1353对应卡入两相邻的波浪形凸起1415中,从而固定装饰体13相对发声主体14的位置。
优选的,第一凸部1353设置为圆弧形,可以理解的,圆弧形更易于使第一凸部1353在波浪形凸起1415间转动,第一凸部1353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比如锥形,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侧面1352还包括第二凸部1354,第二凸部1354设置于第一凸部1353远离端面1351一侧,第二凸部1354凸出高度大于第一凸部1353凸出高度。
可以理解的,转动装饰体13会带动第二凸部1354在弧形槽1412内转动,其转动的最大范围限制于弧形槽1412两相对的槽壁之间,即,装饰体13的最大转动范围限制于弧形槽1412两相对的槽壁之间,避免装饰体13在连接孔1411内随意转动使装饰体13因转动而与头戴式耳机10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从而损坏头戴式耳机10。
进一步的,侧面1352开设有贯穿插销135的缺口1356,缺口1356延伸至端面1351。
可以理解的,开设缺口1356会使插销135具备一定的弹性,具体的,开设缺口1356处可在外力作用下使该处的直径变小,更易于插入连接孔1411中。
进一步的,侧面1352还设置有翻边1355,翻边1355直径大于连接孔1411孔径。
优选的,翻边1355设计为锥形,可以理解的,翻边1355设计为锥形易于使插销135对准连接孔1411,并易于使插销135插入连接孔1411。
可以理解的,翻边1355可限制插销135使其不易被拔出,提高了头戴式耳机10的稳定性。
请结合图6,听筒部142还包括基座1421和喇叭壳1422,基座1421、喇叭壳1422和外侧面141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143,收容空间143内设置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1424,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1424电性连接。
具体的,基座1421外形类似于“碗”,喇叭壳1422和外侧面141分别盖合基座1421的相对两端,在基座1421内形成收容空间143。
电路控制元件1424用于控制头戴式耳机10的声音开关、音量大小调节等功能,可以理解的,将电路控制元件1424设置于收容空间143内有利于当用户戴上头戴式耳机10时,对头戴式耳机10调控,操作便捷。
请结合图5-图7,装饰部132包括壳体134和发光元件,壳体134中空设置形成第二收容空间133,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二收容空间133内,壳体134对应插销135有一开口136,插销135开设有接线孔1357,外侧面开设有侧面通孔1417,收容空间143、开口136、接线孔1357、连接孔1411、侧面通孔1417、第二收容空间133依次连通。
可以理解的,收容空间143最终与第二收容空间133联通可统一发声主体14和装饰体13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头戴式耳机10的稳定性。
听筒部还包括耳套1423,用于传导声音和覆盖用户的耳朵,优选的,耳套1423材料可使用海绵等柔性材料,也可以是其他,这里不做限制。
请结合图8和图9,连接组件12包括外壳121和内壳122,外壳121和内壳122连接形成一通道123,通道123与第二收容空间133联通。
可以理解的,只需要在两发声主体14内的收容空间143中的任意一个设置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1424就可以调控头戴式耳机10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头戴式耳机10的稳定性。当然,也可以在两收容空间143内分别设置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1424,这样可以使得两发声主体14和/或两装饰体13产生不同的声音或光线效果,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进一步的,内壳122用于与用户头部接触,优选的,内壳122材料可使用海绵等柔性材料,也可以是其他,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12还包括弹片124,弹片124设置于通道123内,可调整弹片124的弯曲程度来改变连接组件12的弯曲程度,从而使头戴式耳机10能够满足不同头型的用户。
请参考图7、图8和图10,外壳121包括与发声组件11连接的连接条1211,连接条1211上设置有弹性凸起1212;听筒部142还包括弧形壳1425,弧形壳1425连接基座1421,弧形壳1425上朝向连接条1211一侧对应设置有齿条1426,齿条1426包括若干齿牙1427,弹性凸起1212抵接于两相邻的齿牙1427之间。
进一步的,弧形壳1425卡接于基座1421,弧形壳1425和基座1421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这里不做限制。
优选的,齿牙1427和弹性凸起1212都设置为圆弧形,有利于弹性凸起1212在齿条1426上的移动,当然,齿牙1427和弹性凸起1212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比如锥形,这里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抽拉连接组件12可将弹性凸起1212卡入不同的两相邻齿牙1427中,从而调整和固定头戴式耳机10的长度,用于进一步满足不同头型大小的用户。
进一步的,齿条1426在靠近内壳122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块1428,连接组件12在抽拉过程中,弹性凸起1212无法越过阻挡块1428,即可以限制头戴式耳机10的最大拉升长度,避免连接组件12被拉出发声主体14,从而损坏头戴式耳机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连接组件和两发声组件,两发声组件分别与连接组件相对的两端连接;发声组件包括装饰体和发声主体,发声主体包括听筒部和相背于听筒部的外侧面,装饰体与外侧面可转动连接,不使用时,装饰体可通过旋转贴在发声组件的外侧面,从而缩小占用空间,方便收纳携带。另外,装饰体贴在发声组件外侧面时,不易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或剐蹭,避免装饰体损坏、或是刮坏其他物品,提高携带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装饰体包括相连的插销和装饰部;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开设有一连接孔,插销与连接孔配合实现装饰体与外侧面可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该转动方式易于实现,操作简单。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孔内壁开设有一弧形槽,弧形槽内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朝向连接孔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凸起;插销包括远离装饰部的端面和与端面连接的侧面,侧面设置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卡入两相邻的波浪形凸起之间。通过将第一凸部卡入限位结构的不同波浪形凸起之间,可以将装饰部固定到不同造型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趣味性。
4.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还包括第二凸部,第二凸部设置于第一凸部远离端面一侧,第二凸部凸出高度大于第一凸部凸出高度。第二凸部转动的最大区间为弧形槽的两端,即可以限定装饰体相对发声主体转动的最大位置,不至于使装饰体在连接孔内随意转动,避免装饰体和头戴式耳机其他部件碰撞,进而发生损坏。
5.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开设有贯穿插销的缺口,缺口延伸至端面。缺口使插销具备一定的弹性,便于插销插入连接孔中。
6.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还设置有翻边,翻边直径大于连接孔孔径。翻边直径大于连接孔孔径可保证装饰体插入连接凸台后不会随意被拔出,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的听筒部还包括基座和喇叭壳,基座、喇叭壳和外侧面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的,将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设置于听筒部内,当用户佩戴头戴式耳机时,便于用户调控便携式耳机,
8.本实用新型的装饰部包括壳体和发光元件,壳体中空设置形成一收容空间,发光元件设置在收容空间内,壳体对应插销有一开口,插销开设有接线孔,外侧面开设有侧面通孔,收容空间、开口、接线孔、连接孔、侧面通孔依次连通。装饰体通过内置的发光元件发出光线,提高头戴式耳机的趣味性;收容空间、开口、接线孔、连接孔、侧面通孔、第二收容空间依次连通,可以统一同一发声组件内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连接形成一通道,通道与第二收容空间联通。可进一步的统一两发声组件的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提高头戴式耳机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包括与发声组件连接的连接条,连接条上设置有弹性凸起;听筒部还包括弧形壳,弧形壳连接基座,弧形壳上朝向连接条一侧对应设置有齿条,齿条包括若干齿牙,弹性凸起抵接于两相邻的齿牙之间。通过改变弹性凸起在齿条抵接的位置可调整头戴式耳机的整体长度,从而可适配不同大小头型的用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和两发声组件,两所述发声组件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相对的两端连接;所述发声组件包括装饰体和发声主体,所述发声主体包括听筒部和相背于所述听筒部的外侧面,所述装饰体与所述外侧面可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体包括相连的插销和装饰部;所述外侧面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插销与所述连接孔配合实现所述装饰体与所述外侧面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内壁开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朝向所述连接孔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凸起;所述插销包括远离所述装饰部的端面和与所述端面连接的侧面,所述侧面设置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卡入两相邻的所述波浪形凸起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还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凸部远离所述端面一侧,所述第二凸部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部凸出高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开设有贯穿所述插销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端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还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部还包括基座和喇叭壳,所述基座、所述喇叭壳和所述外侧面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有电源和电路控制元件,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路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部包括壳体和发光元件,所述壳体中空设置形成第二收容空间,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插销有一开口,所述插销开设有接线孔,所述外侧面开设有侧面通孔,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开口、所述接线孔、所述连接孔、所述侧面通孔、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依次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连接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联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发声组件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听筒部还包括弧形壳,所述弧形壳连接所述基座,所述弧形壳上朝向所述连接条一侧对应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包括若干齿牙,所述弹性凸起抵接于两相邻的所述齿牙之间。
CN202223125346.3U 2022-11-23 2022-11-23 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18888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5346.3U CN218888689U (zh) 2022-11-23 2022-11-23 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5346.3U CN218888689U (zh) 2022-11-23 2022-11-23 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8689U true CN218888689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3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5346.3U Active CN218888689U (zh) 2022-11-23 2022-11-23 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8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75315B2 (en) Headphone se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7988498B1 (en) Earphone jack
EP3288279B1 (en) Portable speaker and assembly thereof
CN218888689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0137427U (zh) 一种耳机
CN215344998U (zh) 耳机充电盒
CN211240033U (zh) 全方位低频音响
CN209676423U (zh) 一种新型插拨式耳机
US20080253554A1 (en) Flexible hanging-type earphone device
CN204291299U (zh) 耳机型音响装置
CN202035122U (zh) 一种具有现场感效果的耳机
CN217363280U (zh) 一种侧面发音平面型半导体喇叭及采用半导体喇叭的耳机
CN214045962U (zh) 一种耳塞式耳机
CN210518456U (zh) 手机支架及耳机套件
CN221043189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CN213938283U (zh) 具有蓝牙音响、收音机功能的耳机支架
CN219248032U (zh) 一种半开放的蓝牙耳机
CN217934272U (zh) 一种耳机插座
CN212394178U (zh) 智能镜子
CN216451510U (zh) 蓝牙耳机双声道可切换结构
CN218976808U (zh) 两端夹耳式蓝牙耳机
CN220043632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头戴式耳机
JP3230317U (ja) イヤホン
CN220368784U (zh) 耳机装置
CN219372575U (zh) 一种半开放式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