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7486U - 注液机储液罐 - Google Patents

注液机储液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7486U
CN218887486U CN202320073075.7U CN202320073075U CN218887486U CN 218887486 U CN218887486 U CN 218887486U CN 202320073075 U CN202320073075 U CN 202320073075U CN 218887486 U CN218887486 U CN 218887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torage tank
liquid
holding vesse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30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燕维
曾杰
张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un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un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un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un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30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7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7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7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ybrid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注液机储液罐,包括有支撑架,一对储存罐通过固定板固定地设置在支撑架上且左右布置,储存罐顶部可拆卸地设有盖板,盖板顶部连通设有补液管,储存罐底部均连通设有出液管,出液阀设置在出液管上,连接管左右两端与左右布置的出液管连接,连接管上设有若干注液管,储存罐上部设有消泡组件,储存罐内外侧设有恒温组件。本实用新型将储存罐左右换置使用,达到电解液不间断流出的效果;储存罐内补液完之后通过消泡组件对其进行消泡处理,防止排液量不准确;消泡完成之后通过恒温组件对储存罐内的电解液进行间歇加热,停止加热后在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作用下对电解液进行保温处理,达到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注液机储液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液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注液机储液罐。
背景技术
电解液是化学电池、电解电容等使用的介质,用于不同行业其代表的内容相差较大。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加注机对锂电池加注一定量的电解液,现有的加注机上都设有储液罐对电解液进行储存,具体如下:
公开号为CN10692715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层储液罐,具体公开了:包括上层罐体和下层罐体,所述的上层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液管和抽真空管,上层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液管,第一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液阀,上层罐体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下层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液管和加压管,第二进液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液阀,下层罐体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下层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管,第二进液阀通过管路连接第一排液阀,所述的上层罐体内设置有第一加热管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的下层罐体内设置有第二加热管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设置双层罐体,能够克服补液产生气泡影响注液精度的缺陷;密封性能好,不会与空气产生接触;维持下层罐体内压力恒定,消除了压力变化对注液的不良影响;设置加热装置,增强了装置的通用性能。
由上可知,目前现有的储液罐分上层罐体和下层罐体,通过设置双层罐体,能够克服补液产生气泡影响注液精度的缺陷;其中上层罐体和下层罐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对储存罐内的电解液进行加热防止在低温时结晶,从而对储存罐造成损坏。但是,通过双层罐体对电解液里的气泡消除并不彻底,消泡效果不高,电解液里还残留些许气泡;并且,加热管持续对电解液进行加热,不具有节能效果,停止加热后电解液会降温,没有对电解液进行保温处理,因此,现提供一种注液机储液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机储液罐,以解决电解液气泡消除并不彻底、消泡效果不高和对电解液加热后没有对其进行保温处理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液机储液罐,包括有支撑架、控制箱、固定板、储存罐、出液阀、连接管和注液管,控制箱设置在支撑架的右侧,一对储存罐通过固定板固定地设置在支撑架上且左右布置,储存罐顶部可拆卸地设有盖板,盖板顶部连通设有补液管,左右布置的储存罐底部均连通设有出液管,出液阀设置在出液管上,连接管左右两端与左右布置的出液管连接,连接管上设有若干注液管,储存罐上部设有用于对电解液进行消泡的消泡组件,储存罐内外侧设有用于加热保温的恒温组件。
进一步,储存罐顶部与盖板通过螺栓相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有支撑杆,支撑杆中部与连接管固定设置且两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有液位管,液位管设置在储存罐的侧边。
进一步,消泡组件包括有增压管、增压阀、真空管、真空阀、透气管和密封阀,增压管连通设置在储存罐的侧边,增压阀设置在增压管上,真空管连通设置在储存罐顶部,真空阀设置在真空管上,透气管连通设置在储存罐顶部,密封阀设置在透气管上。
进一步,恒温组件包括有隔离框、第一保温板、导热框和第二保温板,隔离框套设在储存罐侧边,第一保温板设置在盖板顶部,若干导热框绕储存罐顶部中心点等距设置在储存罐内部侧壁,每个导热框内均设有第一加热管,第二保温板设置在隔离框内部且与储存罐相贴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设置在盖板底部,第二密封环设置在储存罐顶部且与第一密封环接触。
进一步,还包括有支撑框和第二加热管,支撑框套设在连接管上,第二加热管绕设在连接管上且置于支撑框内部。
进一步,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为橡胶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储存罐左右布置,当其中一个储存罐内的电解液用完时将其进行关闭,同时将另一个储存罐打开,随后给电解液用完的储存罐进行补液,达到电解液不间断流出的效果。对储存罐内补液完之后通过消泡组件对其进行消泡处理,防止排液量不准确;消泡完成之后通过恒温组件对储存罐内的电解液进行间歇加热,停止加热后在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的作用下对电解液进行保温处理,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恒温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支撑架;101、控制箱;2、固定板;3、储存罐;4、盖板;401、补液管;5、出液管;501、出液阀;6、连接管;601、支撑杆;7、注液管;8、消泡组件;801、增压管;802、增压阀;803、真空管;804、真空阀;805、透气管;806、密封阀;9、恒温组件;901、隔离框;902、第一保温板;903、导热框;904、第一加热管;905、第二保温板;10、液位管;11、第一密封环;12、第二密封环;13、支撑框;14、第二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注液机储液罐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注液机储液罐的实施例包括有支撑架1、控制箱101、固定板2、储存罐3、出液阀501、连接管6、支撑杆601、注液管7和液位管10,控制箱101设置在支撑架1的右侧,用来控制储液罐运行。一对储存罐3通过固定板2固定地设置在支撑架1上且左右布置,用来储存电解液。储存罐3顶部通过螺栓设有盖板4,盖板4将储存罐3顶部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电解液与空气接触,还可将盖板4进行拆卸,对储存罐3内部进行清理;盖板4顶部连通设有补液管401,当储存罐3内部的电解液用完时,通过补液管401对储存罐3内进行补液处理。左右布置的储存罐3底部均连通设有出液管5,出液阀501设置在出液管5上,控制箱101控制出液阀501打开,从而使得储存罐3内的电解液从出液管5处排出,控制出液阀501关闭后,电解液停止排出;控制箱101控制左侧出液阀501打开时,右侧出液阀501将进行关闭,反之,左侧出液阀501关闭时,右侧出液阀501打开,达到电解液不间断流出的效果。连接管6左右两端与左右布置的出液管5连接,连接管6上设有若干注液管7,控制箱101控制出液阀501打开时,电解液从储存罐3内通过出液管5流入到连接管6内,再通过注液管7注入到电池内。支撑杆601中部与连接管6固定设置且两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杆60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上用于对连接管6进行支撑。储存罐3上部设有用于对电解液进行消泡的消泡组件8,电解液通过补液管401进入到储存罐3内部时,电解液里会残留空气,通过消泡组件8将残留空气排出,防止从注液管7排出的电解液量不准确。储存罐3内外侧设有用于加热保温的恒温组件9,防止电解液在低温时结晶,对储存罐3造成损坏,从而在温度较低时对储存罐内的电解液进行间歇加热,停止加热后对电解液进行保温处理,达到节能的效果。液位管10设置在储存罐3的侧边,在对储存罐3内进行补液时,可以时刻观察内部的液位情况,进而及时停止进行补液。
如图3所示,消泡组件8包括有增压管801、增压阀802、真空管803、真空阀804、透气管805和密封阀806,增压管801连通设置在储存罐3的侧边,增压阀802设置在增压管801上,当控制箱101控制增压阀802打开时,增压泵通过增压管801对储存罐3内加压。真空管803连通设置在储存罐3顶部,真空阀804设置在真空管803上,当控制箱101控制真空阀804打开时,真空泵通过真空管803将储存罐3内的空气抽走。透气管805连通设置在储存罐3顶部,密封阀806设置在透气管805上,控制箱101控制密封阀806打开和关闭。电解液通过补液管401进入到储存罐3内部时,密封阀806处于打开状态,补液完成之后,控制箱101控制增压阀802打开,控制真空阀804和密封阀806成关闭状态,对储存罐3内进行增压,将电解液里的气体压出;到指定压力之后,控制箱101控制增压阀802关闭,真空阀804打开,从而将储存罐3内的空气抽走,抽到负压的指定值之后,再控制真空阀804关闭,完成对电解液的消泡处理,并且增压阀802、真空阀804和密封阀806均处于关闭状态。消泡完成之后,出液阀501打开的同时,密封阀806打开,防止在气压的作用下使得电解液不能流出。
如图4-5所示,恒温组件9包括有隔离框901、第一保温板902、导热框903和第二保温板905,隔离框901套设在储存罐3侧边,第一保温板902设置在盖板4顶部,用于防止温度传递和消散。若干导热框903绕储存罐3顶部中心点等距设置在储存罐3内部侧壁,每个导热框903内均设有第一加热管904,第一加热管904启动,通过导热框903对储存罐3内部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完成之后,第一加热管904关闭,通过隔离框901和第一保温板902对储存罐3内的电解液进行保温处理,间歇加热,达到节能的效果。第二保温板905设置在隔离框901内部且与储存罐3相贴合,进一步对储存罐3内的电解液进行保温。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注液机储液罐的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12,第一密封环11设置在盖板4底部,第二密封环12设置在储存罐3顶部且与第一密封环11接触,其中,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12为橡胶环。盖板4将储存罐3顶部进行密封时,在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12的作用下进一步密封,使得盖板4的密封性更好。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注液机储液罐的实施例还包括有支撑框13和第二加热管14,支撑框13套设在连接管6上,第二加热管14绕设在连接管6上且置于支撑框13内部。储存罐3内的电解液通过出液管5流入到连接管6内后,防止电解液温度降低,间歇对连接管6内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处理,通过第一加热管904和第二加热管14对流动的电解液进行恒温处理。
综上所述,具体工作原理为:先将电解液通过补液管401进入到储存罐3内部,密封阀806处于打开状态;补液完成之后,控制箱101控制增压阀802打开,控制真空阀804和密封阀806成关闭状态,对储存罐3内进行增压;到指定压力之后,控制箱101控制增压阀802关闭,真空阀804打开,将储存罐3内的空气抽走,抽到负压的指定值之后,再控制真空阀804关闭,完成对电解液的消泡处理,增压阀802、真空阀804和密封阀806均处于关闭状态。消泡完成之后,控制箱101控制出液阀501打开,同时密封阀806打开,电解液从储存罐3内通过出液管5流入到连接管6内,再通过注液管7注入到电池内。当温度很低时,防止电解液结晶,对储存罐3造成损坏,通过第一加热管904和第二加热管14对流动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到指定温度之后,将第一加热管904和第二加热管14进行关闭,在隔离框901、第一保温板902和第二保温板905的作用下将储存罐3内的电解液进行保温,达到节能的效果。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架(1)、控制箱(101)、固定板(2)、储存罐(3)、出液阀(501)、连接管(6)和注液管(7),控制箱(101)设置在支撑架(1)的右侧,一对储存罐(3)通过固定板(2)固定地设置在支撑架(1)上且左右布置,储存罐(3)顶部可拆卸地设有盖板(4),盖板(4)顶部连通设有补液管(401),左右布置的储存罐(3)底部均连通设有出液管(5),出液阀(501)设置在出液管(5)上,连接管(6)左右两端与左右布置的出液管(5)连接,连接管(6)上设有若干注液管(7),储存罐(3)上部设有用于对电解液进行消泡的消泡组件(8),储存罐(3)内外侧设有用于加热保温的恒温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储存罐(3)顶部与盖板(4)通过螺栓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杆(601),支撑杆(601)中部与连接管(6)固定设置且两端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液位管(10),液位管(10)设置在储存罐(3)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消泡组件(8)包括有增压管(801)、增压阀(802)、真空管(803)、真空阀(804)、透气管(805)和密封阀(806),增压管(801)连通设置在储存罐(3)的侧边,增压阀(802)设置在增压管(801)上,真空管(803)连通设置在储存罐(3)顶部,真空阀(804)设置在真空管(803)上,透气管(805)连通设置在储存罐(3)顶部,密封阀(806)设置在透气管(80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恒温组件(9)包括有隔离框(901)、第一保温板(902)、导热框(903)和第二保温板(905),隔离框(901)套设在储存罐(3)侧边,第一保温板(902)设置在盖板(4)顶部,若干导热框(903)绕储存罐(3)顶部中心点等距设置在储存罐(3)内部侧壁,每个导热框(903)内均设有第一加热管(904),第二保温板(905)设置在隔离框(901)内部且与储存罐(3)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12),第一密封环(11)设置在盖板(4)底部,第二密封环(12)设置在储存罐(3)顶部且与第一密封环(11)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框(13)和第二加热管(14),支撑框(13)套设在连接管(6)上,第二加热管(14)绕设在连接管(6)上且置于支撑框(13)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机储液罐,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环(11)和第二密封环(12)为橡胶环。
CN202320073075.7U 2023-01-10 2023-01-10 注液机储液罐 Active CN218887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075.7U CN218887486U (zh) 2023-01-10 2023-01-10 注液机储液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3075.7U CN218887486U (zh) 2023-01-10 2023-01-10 注液机储液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7486U true CN218887486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38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3075.7U Active CN218887486U (zh) 2023-01-10 2023-01-10 注液机储液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7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6822B (zh) 一种血液透析系统及其废液与反渗透水的热交换方法
CN2794513Y (zh) 滴丸机
CN218887486U (zh) 注液机储液罐
EP4141101A1 (en) Culture medium external circulation and renewal apparatus for bioreactor
CN214714538U (zh) 一种简易的真空脱气装置
CN105903216A (zh) 中药浓缩装置及工艺
CN210809145U (zh) 一种水冷式糖体冷却床
CN212579015U (zh)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模温机
CN108286149B (zh) 一种纺织印染染料加速溶解装置
CN210527413U (zh) 一种氨基酸型透析液加工用储液罐
CN219213805U (zh) 一种密封式硫化罐
CN212548373U (zh) 硫酸锰高温高压结晶器
CN216303867U (zh) 一种基于活体细胞实验的细胞持续灌流装置
CN219409335U (zh) 一种膜脱气工艺制备超纯水设备
CN218465805U (zh) 一种用于生物样本低温保存及快速复温的冻存芯片
CN213949370U (zh) 一种水溶膜生产用料浆存储装置
CN217609338U (zh) 食品发酵用循环冷却装置
CN213899260U (zh) 一种常温电子水泵耐久性能试验机
CN216022392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便于调温的加热装置
CN220579246U (zh) 一种温度稳定的生物反应器
CN217179211U (zh) 一种油水混合加热装置
CN219991523U (zh) 一种节能型蒸馏酒用蒸馏装置
CN213698258U (zh) 一种冲洗液加热装置
CN217454824U (zh) 一种加热功率可调的油温机
CN216845809U (zh) 一种自动温控板式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