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7049U -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7049U
CN218887049U CN202223395368.1U CN202223395368U CN218887049U CN 218887049 U CN218887049 U CN 218887049U CN 202223395368 U CN202223395368 U CN 202223395368U CN 218887049 U CN218887049 U CN 218887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eat
emergency stop
stop button
match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53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猛
霍娥娥
杨改
张雨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to CN2022233953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7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7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7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其中急停按钮包括固定座、按键头部和活动座。固定座内侧具有空腔,内侧面设置有凸起或凹槽的第一配合结构。按键头部套设于固定座的一端,并能够沿固定座的轴向运动,和沿固定座的周向旋转。活动座与按键头部固定连接,设置于固定座内侧的空腔内,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中凸起或凹槽的边缘具有斜面,沿固定座的内侧面周向设置,且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第二配合结构具有第一弹性结构,以抵抗使第二配合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脱离相互配合状态的外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复位按钮具备拉拔和旋转两种复位方式,降低操作成本,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致涉及机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背景技术
为保证人员财产安全,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机电设备通常设置有急停按钮,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按下急停按钮,机电设备立刻停止运行,避免发生进一步损伤。机电设备在危险解除或故障完全排除前不能恢复工作,因此需要保持急停按钮锁定在停止状态下,急停按钮通常设置成能够在锁定和复位状态之间切换。
目前,急停按钮的复位操作主要分为拉拔和旋转两种方式,即通过向外拉拔复位按钮或旋转复位按钮,使急停按钮恢复到未触发的状态。两种复位方式对应的急停按钮的内部结构存在区别,因此仍然缺乏同时具备拉拔和旋转两种复位方式的急停按钮,造成了使用不便,增加了使用成本。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急停按钮,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具有空腔,固定座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凸起或凹槽;
按键头部,所述按键头部套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运动,和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旋转;和
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与所述按键头部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侧的空腔内;所述活动座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中凸起或凹槽的边缘具有斜面,第一配合结构沿所述固定座的内侧面周向设置,且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具有第一弹性结构,以抵抗使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脱离相互配合状态的外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按键头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具有预加弹力,以使所述按键头部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远离所述固定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按键头部和/或所述活动座具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固定座卡接,以限制所述按键头部脱离所述固定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二弹性结构为扭力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弹性结构配置为阻碍所述按键头部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为弹性臂,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通过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活动座的主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弹性臂为回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按键头部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靠近所述固定座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互配合锁定,在移除外力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保持锁定状态;
所述按键头部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远离所述固定座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按键头部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所述缺口位置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活动座的周向具有多个第二配合结构,且多个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均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机电设备,所述几点设备包括:
机电单元;和
如前所述的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机电单元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互配合时,所述机电单元停止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停按钮,其中固定座和活动座通过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配合连接,第一配合结构中具有斜面的凸起或凹槽能够实现第二配合结构通过拉拔复位急停按钮,并且第一配合结构周向上的缺口能够实现第二配合结构通过旋转复位急停按钮,使复位按钮具备两种复位方式,降低操作成本,方便操作人员使用,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机电设备的实施例,应用前述的急停按钮,能够控制机电设备停止工作,保证生产过程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急停按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按键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和活动座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急停按钮100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图1展开说明。
设置急停按钮是一种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急停按钮迅速控制设备停止运行,保证人身财产安全。为保证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触发急停按钮,急停按钮通常设计成向下按压的方式,因此对于急停按钮的结构设计需要具有能够实现快速按压的结构。在紧急情况持续期间,需要保持急停按钮处于触发的状态,反映在急停按钮的结构形式上为,在主动干涉前,急停按钮始终保持被按压下的状态,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中称为锁定状态。当紧急情况解除后,需要解除急停按钮的锁定状态,即对急停按钮进行复位操作,恢复到未触发的状态,为满足急停按钮的上述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停按钮100的结构设计。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急停按钮100包括固定座110、按键头部(按键帽)120和活动座130,其中固定座110的内侧具有空腔,并且固定座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1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结构111为凸起或凹槽,优选的,第一配合结构111为凸起。
具体的,参见图2,其中第一配合结构111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边缘具有斜面,进一步的,第一配合结构111凸起结构的上缘和下缘均具有斜面,其中上缘的斜面便于按压时触发急停按钮100,同时降低误触影响。下缘的斜面便于拉拔急停按钮100时解除急停按钮100的锁定状态。
按键头部120套设在固定座110的一端,并且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10沿固定座110的轴向运动,还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10沿固定座110的周向旋转,其中固定座110的轴向为固定座110内部空腔的轴向。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急停按钮100大致设置为柱状,并且设置在设备中便于按压触发的位置处,其中固定座110的轴向为急停按钮100的按压方向。固定座110固定设置在具体的设备上,按键头部120是急停按钮100中朝向外侧的部件,能够封闭固定座110的空腔,并在受到按压后能够沿固定座110的轴向运动,触发急停按钮10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按键头部120可以设置成醒目的颜色,例如是红色,以表示急停按钮100,方便操作人员直接使用。
活动座130与按键头部120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且设置在固定座110的内侧空腔内。当按键头部120沿固定座110的轴向运动,或沿固定座110的周向旋转时,活动座130随按键头部120运动。具体参见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活动座130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相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131,例如是凸起结构,优选的,第二配合结构131也可以设置斜面。
具体的,在急停按钮100处于未触发的状态下,活动座130中第二配合结构131处于固定座110中第一配合结构111的外侧(固定座110轴向的外侧),当按压按键头部120时,活动座130随按键头部120朝向靠近固定座110的方向运动,第二配合结构131嵌入第一配合结构111内,例如是凹槽内,或凸起结构的下缘,其中设置成斜面的第一配合结构111和第二配合结构131能够便于向下按压急停按钮100。
进一步的,第二配合结构131具有第一弹性结构131-1(参见图4),以抵抗使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脱离相互配合状态的外力,例如需要提供超出第一弹性结构131-1的弹力的外力,才能够使第二配合结构131和第一配合结构111脱离,避免因误触导致急停按钮100自动复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弹性结构131-1同时还能够提供阻碍第二配合结构131嵌入第一配合结构111的弹力,以避免误触使急停按钮100触发,例如第一弹性结构131-1为弹簧或弹性臂,在向下(靠近固定座110的方向)按压按键头部120时,第一弹性结构131-1收缩,积累弹性势能,当第二配合结构131嵌入第一配合结构111时,第一弹性结构131-1释放弹性势能,使第二配合结构131卡接在第一配合结构111得到凹槽内,或凸起结构的下缘。例如第一配合结构111和第二配合结构131均为具有斜面的凸起,在急停按钮100为未触发状态时,例如图5A所示,第二配合结构131位于第一配合结构111上方(远离设备的一侧),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座130朝向固定座110运动,第一配合结构111和第二配合结构131在第一弹性结构131-1的配合下相互挤压,如图5B所示,在第一配合结构111和第二配合结构131相互接触的位置越过斜面的顶点后,第二配合结构131在第一弹性结构131-1的作用下,位于第一配合结构111的下方(靠近设备的一侧),例如图5C所示,活动座130被第一配合结构111限定在触发位置,避免急停按钮100自动复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配合结构111沿固定座110内侧面的周向设置,并且在第一配合结构111的周向上设置有缺口111-1,具体的,第一配合结构111可以是沿固定座110内侧面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其中缺口111-1的尺寸不小于第二配合结构131的尺寸,以使第二配合结构131能够从缺口111-1的位置处脱离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的配合卡接。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按键头部120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座110的轴向靠近固定座110时,例如发生紧急情况,向下按压按键头部120,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相互配合锁定,当移除外力后,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保持锁定状态,例如在第一弹性结构131-1的作用下,阻碍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脱离。
当按键头部120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座110的轴向远离固定座110时,例如向外拉拔按键头部120,并且外力能够抵消第一弹性结构131-1的弹力,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脱离。优选的,按键头部120可以设置成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便于施加外力的裙边。
进一步的,按键头部120在外力作用下沿固定座110的周向相对于固定座110旋转时,第二配合结构131由缺口131-1位置处与第一配合结构111脱离。优选的,按键头部120的侧面边缘位置或裙边的边缘位置可以设置花纹结构,便于施加外力。
在按压按键头部120时,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相互卡接,急停按钮100触发。在紧急情况解除后,可以通过拉拔按键头部120使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相互脱离,也可以通过旋转按键头部120,使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相互脱离。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两种复位方法的急停按钮100,降低了急停按钮100的使用成本,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固定座110和按键头部12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140,第二弹性结构140具有预加弹力,能够提供使按键头部120沿固定座110的轴向远离固定座110的弹力,以便于在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脱离后,使按键头部120恢复至未触发状态的位置。第二弹性结构140可以设置成螺旋弹簧,并嵌入固定座110和按键头部120之间,例如在按键头部120或固定座110的内部设置凹槽,螺旋弹簧设置在凹槽内。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弹性结构140为扭力弹簧,第二弹性结构140还能够阻碍按键头部120沿固定座110的周向相对于固定座110旋转。例如,第二弹性结构140为螺旋弹簧,在按键头部120和固定座110内设置卡扣,分别抵接在第二弹性结构140的两端。当通过旋转按键头部120的方式对急停按钮100进行复位时,第二配合结构131由第一配合结构111的缺口111-1位置处脱离,如图5D所示,在第二弹性结构140的作用下,按键头部120带动活动座130朝远离固定座110的方向运动,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的缺口111-1位置对应,还需要旋转按键头部120,以使需要再次触发急停按钮100时,第二配合结构131能够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的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弹性结构140设置成扭力压缩弹簧,使按键头部120能够在固定座110的周向上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按键头部120和/或活动座130具有台阶结构,例如图1和图4所示,活动座130上设置有台阶结构132,台阶结构132和固定座110卡接,用于防止按键头部120和固定座110脱离,在第二弹性结构140的作用下,按键头部120受到背离固定座110方向的弹力作用,为避免按键头部120与固定座110脱离,本实施例通过台阶结构132使固定座110和活动座130卡接,进而限制按键头部120。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第一弹性结构131-1为弹性臂,设置为悬臂形式,一端连接在活动座130的主体结构上,另一端悬空连接第二配合结构131。进一步的,弹性臂设置成回形结构,以延长悬臂的长度,调整合适的弹性系数,可以依靠活动座130本身材料的弹性,减少急停按钮100的零配件数量,降低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活动座130的周向可以设置多个第二配合结构131,并且多个第二配合结构131周向均匀设置,以平衡活动座130的受力,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提高急停按钮100的结构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机电设备的实施例,机电设备包括机电单元和如前所述的急停按钮100,并且急停按钮100与机电单元信号连接,当第二配合结构131与第一配合结构111相互配合时,机电单元停止工作,即当按压急停按钮100后,机电设备能够快速停止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侧具有空腔,固定座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凸起或凹槽;
按键头部,所述按键头部套设于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运动,和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旋转;和
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与所述按键头部固定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侧的空腔内;所述活动座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对应的第二配合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中凸起或凹槽的边缘具有斜面,第一配合结构沿所述固定座的内侧面周向设置,且在周向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具有第一弹性结构,以抵抗使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脱离相互配合状态的外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按键头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具有预加弹力,以使所述按键头部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远离所述固定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键头部和/或所述活动座具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固定座卡接,以限制所述按键头部脱离所述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弹性结构为扭力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弹性结构配置为阻碍所述按键头部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结构为弹性臂,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通过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活动座的主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弹性臂为回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键头部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靠近所述固定座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互配合锁定,在移除外力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保持锁定状态;
所述按键头部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座的轴向远离所述固定座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按键头部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旋转时,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由所述缺口位置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急停按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活动座的周向具有多个第二配合结构,且多个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均匀设置,其中所述活动座与所述按键头部通过螺栓连接。
10.一种机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电单元;和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急停按钮,所述急停按钮与所述机电单元信号连接,当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互配合时,所述机电单元停止工作。
CN202223395368.1U 2022-12-13 2022-12-13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Active CN218887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368.1U CN218887049U (zh) 2022-12-13 2022-12-13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5368.1U CN218887049U (zh) 2022-12-13 2022-12-13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7049U true CN218887049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5368.1U Active CN218887049U (zh) 2022-12-13 2022-12-13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7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37941B1 (ko) 배터리 홀더, 배터리 교체 장치, 전기 자동차, 및 전기 자동차의 설치 방법
US20130337675A1 (en) Anti-loose socket and pull-out locking mechanism thereof
CN218887049U (zh) 急停按钮及机电设备
WO2019223191A1 (zh) 快拆锁紧机构、提手结构和手持云台
JP7081890B2 (ja) ロックアップ機構、ロ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クイックチェンジホルダアセンブリ、及び電気自動車
JP6684335B2 (ja) 安全性の高いレバー構造を有するリミットスイッチ
JP6250835B2 (ja) 伸縮可能な位置制限構造体、カメラのボディとカメラ
CN110931684A (zh)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CN112659063A (zh) 具有安全机构的可换头电动工具
CN211238337U (zh)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
CN219987629U (zh) 机器人手部快换装置及机器人
CN219888417U (zh) 锁紧部件及具有其的电池
CN116373576A (zh)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CN116398513A (zh) 锁紧部件及具有其的电池
CN210074593U (zh) 一种抽屉式断路器的导轨锁定结构
CN219360818U (zh)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电池
CN219515484U (zh) 安全带连接锁扣
JP4783522B2 (ja) 昇降脚具
CN218016153U (zh) 具有可调旋钮的电圆锯
BR102019022381B1 (pt) Conjunto de comutação destinado a ser montado em um conjunto de comando e dispositivo de comutação que compreende um conjunto de comando
CN218317009U (zh) 可快拆式腿部结构
CN105612302B (zh) 弹性致动接合装置
CN2201178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网
CN218991202U (zh) 箱包锁
KR200485771Y1 (ko) 헤드 밴드의 버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