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1855U -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1855U
CN218881855U CN202223047944.3U CN202223047944U CN218881855U CN 218881855 U CN218881855 U CN 218881855U CN 202223047944 U CN202223047944 U CN 202223047944U CN 218881855 U CN218881855 U CN 218881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ocking
knob
handle structur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79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子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Kaiming Lehao Supply Cha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Kaiming Lehao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Kaiming Lehao Supply Cha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Kaiming Lehao Supply Cha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479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1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1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1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锁反锁装置,包括:反锁旋钮、第一把手结构、第一面板、保险杆、自锁结构、第二面板和第二把手结构;反锁旋钮可拆卸的设于第一把手结构上;第一把手结构的一端与第一面板连接;反锁旋钮与保险杆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保险杆与设于第二面板内的自锁结构连接;第二面板与第二把手结构的一端连接;其中,反锁旋钮上的连接杆设有用于装配保险杆的十字孔。从而使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确定安装时竖直或水平方向为锁定状态,实现了反锁旋钮在垂直或水平的任一方向均可进行反锁及装配保险杆,因而解决了安装不便及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五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机械门锁通常都会设置反锁旋钮以起到反锁的作用,在使用时,用户只需在门内对反锁旋钮进行旋转,即可联动门锁内的自锁结构,从而对门锁实施反锁,这样即使门外人员持有门锁钥匙也无法打开,进而增加了安全性;但是,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现有反锁旋钮上的卡孔一般都为一字形,反锁旋钮只能按照一个定方向才能套入保险杆,即必须对准垂直或水平的方向进行安装。因而,容易造成安装不便及安装受限的问题。为此,亟需对现有的门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反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方法中所存在的安装不便及安装受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锁反锁装置,包括:反锁旋钮、第一把手结构、第一面板、保险杆、自锁结构、第二面板和第二把手结构;所述反锁旋钮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上;所述第一把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保险杆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保险杆与设于所述第二面板内的所述自锁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反锁旋钮上的连接杆设有用于装配所述保险杆的十字孔。
进一步地,所述反锁旋钮包括连接杆和旋钮本体,所述旋钮本体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旋钮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锁旋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旋钮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杆呈一字形扁平状,用于适配所述连接杆上的十字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把手结构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呈9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把手结构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呈9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连接的第一转向组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把手结构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轴设有第一中空部,所述连接件和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面板设有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连接的第二转向组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把手结构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轴设有第二中空部,所述自锁结构、及与所述自锁结构连接的保险杆设于所述第二中空部。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门锁反锁装置,主要通过将反锁旋钮与保险杆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在反锁旋钮的连接杆上设有用于装配保险杆的十字孔,使得在安装反锁旋钮时,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确定垂直或水平方向为锁定状态,即在安装时可以垂直或水平的任一方向装配保险杆,从而实现反锁门锁的作用,并解决安装不便及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锁旋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的另一剖面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1、反锁旋钮;11、旋钮本体;110、旋钮手把;111、圆柱状旋钮底座;12、连接件;13、连接杆;130、十字孔;2、第一把手结构;20、第一把手;21、第一连接轴;210、第一中空部;3、第一面板;4、保险杆;5、自锁结构;6、第二面板;7、第二把手结构;70、第二把手;71、第二连接轴;710、第二中空部;8、第一转向组件;9、第二转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反锁旋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的另一剖面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反锁装置,包括:反锁旋钮1、第一把手结构2、第一面板3、保险杆4、自锁结构5、第二面板6和第二把手结构7;所述反锁旋钮1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3连接;所述反锁旋钮1与所述保险杆4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保险杆4与设于所述第二面板6内的所述自锁结构5连接;所述第二面板6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反锁旋钮1上的连接杆13设有用于装配所述保险杆4的十字孔1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锁反锁装置的第一把手结构2上设置有一反锁旋钮1,在使用时,用户在屋内对所述反锁旋钮1进行旋转,从而联动门锁反锁装置的第二面板6内的自锁结构5,进而对门锁实施反锁,其中,所述自锁结构5是具有能上锁及解锁等多种结构的统称。具体地,所述门锁反锁装置主要通过在所述反锁旋钮1上设置一十字孔130,并将所述反锁旋钮1与所述保险杆4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使得所述保险杆4在装配可以准确无误的对准所述十字孔130,而且无论反锁旋钮1处于水平状态或者垂直状态,都可以适配保险杆4。通过这一实施方式,不仅使得反锁旋钮可起到反锁作用,而且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确定安装时是以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为锁定状态,进而实现了反锁旋钮1在垂直或水平的任一方向均可进行反锁及装配保险杆,从而使安装过程中更加方便,且结构简单,实用性更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反锁旋钮1包括连接杆13和旋钮本体11,所述旋钮本体11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所述连接杆13与所述旋钮本体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锁旋钮1上的旋钮本体1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其中,当所述旋钮本体11从初始位置旋转一定角度时,由于所述旋钮本体11通过一些定位件(如卡簧、垫片等)在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进行轴向定位,使得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相对于所述旋钮本体11静止,而与所述旋钮本体11连接的所述连接杆13则跟随所述旋钮本体11的旋转而一起旋转一定角度,进而实现所述连接杆13的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所述反锁旋钮1还包括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的一端与所述旋钮本体11连接,所述连接件1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锁旋钮1上的旋钮本体11还包括旋钮手把110和圆柱状旋钮底座111,所述圆柱状旋钮底座111的一端与所述旋钮手把110一体式连接,所述圆柱状旋钮底座11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2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反锁旋钮1在同一中心轴线上的圆形通孔,以用于装配所述反锁旋钮1的所述连接件12;其中,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状旋钮底座111的直径,使得所述反锁旋钮1上的所述旋钮手把110与所述圆柱状旋钮底座111位于所述圆形通孔的外侧,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连接杆13位于所述圆形通孔的内侧;另外,在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连接杆13的连接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一些定位件,从而实现对所述反锁旋钮1进行轴向定位;具体地,所述旋钮本体11、所述连接件12和所述连接杆13一体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所述保险杆4呈一字形扁平状,用于适配所述连接杆13上的十字孔13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用户在安装反锁旋钮时可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来任意确定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为锁定状态,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所述反连接杆13上的孔设为横截面呈十字形的十字孔130,其中,所述十字孔130由水平一字孔与垂直一字孔组合而成,这样在安装时,不管所述反锁旋钮1处于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可以装配呈一字形扁平状的保险杆4,而无需找准某一角度以进行对准装配。因此,通过这一方式,所述十字孔130可以解决原先安装不便及受限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包括第一把手20和第一连接轴21,所述第一把手2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轴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把手20和所述第一连接轴21之间呈90度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包括供用户方便打开或关闭门的第一把手20以及带动所述第一把手20转动的第一连接轴21,其中,所述第一把手20与第一连接轴21均呈长方体状,并且所述第一把手20和所述第一连接轴21是一体式连接,两者之间的夹角呈90度。通过这一所述第一把手结构,这样的门把设计不仅简单大方,而且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和舒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包括第二把手70和第二连接轴71,所述第二把手7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轴7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把手7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71之间呈90度夹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上包括供用户方便打开或关闭门的第二把手70以及带动所述第二把手70转动的第二连接轴71,其中,所述第二把手70与第二连接轴71均呈长方体状,并且所述第二把手7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71是一体式连接,两者之间的夹角呈90度。通过这一所述第二把手结构,这样的把手设计不仅简单大方,而且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和舒适。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第一面板3设有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连接的第一转向组件8,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3上设有一第一矩形穿孔,所述第一矩形穿孔是用于适配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的第一连接轴21,所述第一连接轴21通过所述第一矩形穿孔穿过所述第一面板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向组件8,并且在所述第一转向组件8设有一与所述保险杆4适配的第一中心孔,其中,所述第一矩形穿孔和所述第一中心孔均与所述反锁旋钮1和保险杆4设置在同一中心轴线上。在用户转动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上的第一把手20以实现门的打开或关闭时,所述第一把手20带动所述第一转向组件8同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转向组件8限定所述第一把手结构2的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轴21设有第一中空部210,所述连接件12和连接杆13设于所述第一中空部2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21内侧设有第一中空部210,所述第一中空部210呈长方体状,且所述反锁旋钮1上的旋钮本体1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1的外侧,所述连接件12和连接杆13则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21的内侧,即通过所述第一中空部210容纳所述连接件12和连接杆13;并且在所述第一中空部210靠近所述第一转向组件8的一侧设有一段活动空间,以用于所述保险杆4的活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所述第二面板6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接的第二转向组件9,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6上设有一第二矩形穿孔,所述第二矩形穿孔是用于适配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上的第二连接轴71,所述第二连接轴71通过所述第二矩形穿孔穿过所述第二面板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向组件9,并且在所述第二转向组件9设有一与所述保险杆4适配的第二中心孔,其中,所述第二矩形穿孔和所述第二中心孔均与所述反锁旋钮1和保险杆4设置在同一中心轴线上。在用户转动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上的第二把手70以实现门的打开或关闭时,所述第二把手70带动所述第二转向组件9同时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二转向组件9限定所述第二把手结构7的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轴71设有第二中空部710,所述自锁结构5、及与所述自锁结构5连接的保险杆4设于所述第二中空部710。
所述第二连接轴71内侧设有第二中空部710,所述第二中空部710呈长方体状,其中第二中空部710靠近所述第二转向组件9的一侧,所述自锁结构5、与所述自锁结构5连接的保险杆4的一端设于此位置,即通过所述第二中空部710,用于容纳所述自锁结构5、及与所述自锁结构5连接的保险杆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门锁反锁装置,包括:反锁旋钮、第一把手结构、第一面板、保险杆、自锁结构、第二面板和第二把手结构;所述反锁旋钮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上;所述第一把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保险杆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保险杆与设于所述第二面板内的所述自锁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反锁旋钮上的连接杆设有用于装配所述保险杆的十字孔。从而使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确定安装时竖直或水平方向为锁定状态,实现了反锁旋钮在垂直或水平的任一方向均可进行反锁及装配保险杆,从而解决了安装不便及受限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锁旋钮、第一把手结构、第一面板、保险杆、自锁结构、第二面板和第二把手结构;所述反锁旋钮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上;所述第一把手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连接;所述反锁旋钮与所述保险杆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保险杆与设于所述第二面板内的所述自锁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反锁旋钮上的连接杆设有用于装配所述保险杆的十字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旋钮包括连接杆和旋钮本体,所述旋钮本体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旋钮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旋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旋钮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呈一字形扁平状,用于适配所述连接杆上的十字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连接轴之间呈90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包括第二把手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呈90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把手结构连接的第一转向组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把手结构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设有第一中空部,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设有与所述第二把手结构连接的第二转向组件,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把手结构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反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设有第二中空部,所述自锁结构、及与所述自锁结构连接的保险杆设于所述第二中空部。
CN202223047944.3U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Active CN218881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7944.3U CN218881855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7944.3U CN218881855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1855U true CN218881855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7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7944.3U Active CN218881855U (zh) 2022-11-16 2022-11-16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1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0223B2 (en) Luggage handle system with pivot grip
US20130233033A1 (en) Locking mechanism with integral egress release
CN218881855U (zh) 一种门锁反锁装置
US6361090B1 (en) Lock apparatus
CN210152431U (zh) 门锁及其推拉式门锁传动装置
CN219711234U (zh) 一种新型极窄锁
CN218922192U (zh) 围栏连接件
CN220929005U (zh) 隐藏式门锁旋钮及门锁
JP2002317574A (ja) ラッチ錠の操作ハンドル
CN217081622U (zh) 一种按键开关结构和淋浴龙头
CN202358038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防盗锁
CN217631788U (zh) 锁体拨桃组件
CN216866278U (zh) 一种门窗执手及门窗
CN210659545U (zh) 一种执手复位结构
CN212880777U (zh) 用于跑步机扶手的锁止机构和跑步机
CN217439718U (zh) 一种门窗执手用180度定位连接结构及门窗执手
CN217480987U (zh) 一种把手锁结构
CN220415081U (zh) 直伸舌磁力锁及门锁组件
JP4750930B2 (ja) ラッチ錠
JPH0532604Y2 (zh)
JPH076426Y2 (ja) 引き寄せ錠
JP3270308B2 (ja) 合成樹脂製なす環
CN220555936U (zh) 旋钮结构和门锁
CN110857601A (zh) 一种用于控制门窗开启和锁闭的执手
KR200340792Y1 (ko) 도어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