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81351U -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81351U
CN218881351U CN202223290319.1U CN202223290319U CN218881351U CN 218881351 U CN218881351 U CN 218881351U CN 202223290319 U CN202223290319 U CN 202223290319U CN 218881351 U CN218881351 U CN 218881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upport
ribs
stand colum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03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全凯
陈明伟
杨冰
戈耀宗
张鹏飞
陈建辉
李红旗
朱海星
杨朔
张延鑫
古乃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03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81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81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81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包括一号梁、二号梁和立柱;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放置在三个立柱之间,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梁托,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梁托,分为左梁托和右梁托,所述一号梁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一个立柱的右梁托上,一号梁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左梁托上,所述二号梁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右梁托上,二号梁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三个立柱的左梁托上;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设有若干轴向设置的主筋和腰筋;一号梁和二号梁之间通过全灌浆套筒将主筋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相邻的梁锚筋连接形式由原设计锚筋双面搭接焊接变更为全灌浆套筒连接,避免了狭小空间的长时间的高空作业,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车间建造的过程中,梁柱连接点处,梁与柱之间进行安装配合时,预制柱筋与预制梁筋位置冲突,预制梁主筋为保证搭接连接,相临两跨框梁的一侧梁主筋必须进行弯折避让以实现梁筋水平搭接焊接,变相削弱核心受力节点,预制梁主筋搭接连接焊接作业量大,梁、柱节点有限狭窄空间环境及高空作业条件下焊接操作降效明显,人工、机械投入增加且焊接质量无法有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包括一号梁、二号梁和立柱;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放置在三个立柱之间,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梁托,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梁托,分为左梁托和右梁托,所述一号梁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一个立柱的右梁托上,一号梁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左梁托上,所述二号梁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右梁托上,二号梁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三个立柱的左梁托上;
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设有若干轴向设置的主筋和腰筋;一号梁和二号梁之间通过全灌浆套筒将主筋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若干柱筋,所述柱筋与一号梁第二端的主筋、腰筋;与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腰筋形成梁柱连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左梁托和右梁托宽度相同,所述立柱的左梁托宽度与立柱本体的宽度之比为5:14。
进一步的,所述左梁托整体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顶边与底边之比为8:13;所述左梁托与立柱本体接触的面作为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柱筋露出立柱本体的部分的高度为1m;所述连接点浇筑的材料为C35膨胀砼。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梁的主筋设置在一号梁的上下两端;所述一号梁的腰筋设置在一号梁的中部,所述腰筋的数量为8根,呈两列四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梁顶部的主筋数量为7根,成行分布,且7根主筋的位置高于柱筋顶部的高度;所述一号梁底部的主筋分别四列,外侧的第一列和第四列设有三行,内侧的第二列和第三列设有两行,且四列一号梁底部的主筋穿插在柱筋骨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梁第二端的主筋露出一号梁的长度为24cm,所述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露出二号梁的长度为54cm,所述全灌浆套筒设置在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上,一号梁和二号梁吊装至立柱上,通过滑动全灌浆套筒,使全灌浆套筒对一号梁第二端的主筋和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进行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梁柱节点柱插筋部分,每一根钢筋的顶部均设有一个锚固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通过全灌浆套筒将一号梁的主筋和二号梁的主筋进行套接,然后向全灌浆套筒内灌注高强灌浆料进行第一次的固定,然后再对连接点整体灌注微膨胀混凝土,增加稳固强度。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将相邻的梁锚筋连接形式由原设计锚筋双面搭接焊接变更为全灌浆套筒连接,避免了狭小空间的长时间的高空作业,杜绝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在连接点立柱的柱筋顶部设置锚固板,满足抗震构造。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示意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示意图4。
附图标记说明:
1、一号梁;2、二号梁;31、立柱本体;32、左梁托;33、右梁托;4、主筋;5、腰筋;6、全灌浆套筒;7、柱筋;71、锚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一号梁1、二号梁2和立柱;所述一号梁1和二号梁2放置在三个立柱之间,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31和梁托,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梁托,分为左梁托32和右梁托33,所述一号梁1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一个立柱的右梁托33上,一号梁1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左梁托32上,所述二号梁2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右梁托33上,二号梁2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三个立柱的左梁托32上;
所述一号梁1和二号梁2设有若干轴向设置的主筋4和腰筋5;一号梁1和二号梁2之间通过全灌浆套筒6将主筋4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若干柱筋7,所述柱筋7与一号梁1第二端的主筋4、腰筋5;与二号梁2第一端的主筋4、腰筋5形成梁柱连接点。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左梁托32和右梁托33宽度相同,所述立柱的左梁托32宽度与立柱本体31的宽度之比为5:14。
优选的,所述左梁托32整体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顶边与底边之比为8:13;所述左梁托32与立柱本体31接触的面作为底部。
优选的,所述柱筋7露出立柱本体31的部分的高度为1m;所述连接点浇筑的材料为C35膨胀砼。
优选的,所述一号梁1和二号梁2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梁1的主筋4设置在一号梁1的上下两端;所述一号梁1的腰筋5设置在一号梁1的中部,所述腰筋5的数量为8根,呈两列四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一号梁1顶部的主筋4数量为7根,成行分布,且7根主筋4的位置高于柱筋7顶部的高度;所述一号梁1底部的主筋4分别四列,外侧的第一列和第四列设有三行,内侧的第二列和第三列设有两行,且四列一号梁1底部的主筋4穿插在柱筋7骨架内。
优选的,所述一号梁1第二端的主筋4露出一号梁1的长度为24cm,所述二号梁2第一端的主筋4露出二号梁2的长度为54cm,所述全灌浆套筒6设置在二号梁2第一端的主筋4上,一号梁1和二号梁2吊装至立柱上,通过滑动全灌浆套筒6,使全灌浆套筒6对一号梁1第二端的主筋4和二号梁2第一端的主筋4进行套接。
优选的,所述梁柱节点柱插筋部分,每一根钢筋的顶部均设有一个锚固板71,所述锚固板71的尺寸为50mm*50mm;
工作原理,将一号梁1和二号梁2放置在立柱本体31上,然后用全灌浆套筒6对一号梁1和二号梁2的主筋4进行调节,向全灌浆套筒6内灌注高强灌浆料,让后向连接点处继续灌注C35膨胀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梁、二号梁和立柱;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放置在三个立柱之间,所述立柱包括立柱本体和梁托,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梁托,分为左梁托和右梁托,所述一号梁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一个立柱的右梁托上,一号梁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左梁托上,所述二号梁的第一端放置在第二个立柱的右梁托上,二号梁的第二端放置在第三个立柱的左梁托上;
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设有若干轴向设置的主筋和腰筋;一号梁和二号梁之间通过全灌浆套筒将主筋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若干柱筋,所述柱筋与一号梁第二端的主筋、腰筋;与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腰筋形成梁柱连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左梁托和右梁托宽度相同,所述立柱的左梁托宽度与立柱本体的宽度之比为5: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梁托整体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顶边与底边之比为8:13;所述左梁托与立柱本体接触的面作为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筋露出立柱本体的部分的高度为1m;所述连接点浇筑的材料为C35膨胀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梁和二号梁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梁的主筋设置在一号梁的上下两端;所述一号梁的腰筋设置在一号梁的中部,所述腰筋的数量为8根,呈两列四行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梁顶部的主筋数量为7根,成行分布,且7根主筋的位置高于柱筋顶部的高度;所述一号梁底部的主筋分别四列,外侧的第一列和第四列设有三行,内侧的第二列和第三列设有两行,且四列一号梁底部的主筋穿插在柱筋骨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梁第二端的主筋露出一号梁的长度为24cm,所述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露出二号梁的长度为54cm,所述全灌浆套筒设置在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上,一号梁和二号梁吊装至立柱上,通过滑动全灌浆套筒,使全灌浆套筒对一号梁第二端的主筋和二号梁第一端的主筋进行套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梁柱节点柱插筋部分,每一根钢筋的顶部均设有一个锚固板。
CN202223290319.1U 2022-12-08 2022-12-08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Active CN218881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0319.1U CN218881351U (zh) 2022-12-08 2022-12-08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0319.1U CN218881351U (zh) 2022-12-08 2022-12-08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81351U true CN21888135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0319.1U Active CN218881351U (zh) 2022-12-08 2022-12-08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81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72019U (zh) 一种箱形型钢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218881351U (zh) 梁柱连接点套管固定机构
CN215759633U (zh) 一种混凝土梁与墙、柱连接节点
CN203684102U (zh) 匝道桥与主线桥交接跨架设预制梁支撑系统
CN214834045U (zh) 一种钢混叠合梁
CN110306594A (zh) 应用于明挖回填式隧道施工的围护支撑系统
CN211973557U (zh) 一种外露式刚接柱脚节点
CN210712904U (zh) 一种塔吊基础结构
CN211030588U (zh) 装配式钢台座
CN211849478U (zh) 一种基式冠梁
CN210032628U (zh) 建筑施工用支护梁结构
CN210887235U (zh) 预应力混凝土连锁支护桩
CN213509708U (zh) 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
CN218881162U (zh) 一种高层悬挑混凝土的装配式结构
CN109680798A (zh) 一种大跨度多边形变截面并联式空间桁架及施工方法
CN220620478U (zh) 一种连梁内钢板的锚固节点
CN218813870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侧墙内支撑结构
CN216277052U (zh) 一种拼接顶支横梁和梁下增设支点柱的施工装置
CN220353162U (zh) 一种内嵌钢板剪力墙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连接节点
CN214531877U (zh) 一种剪力墙混凝土施工用建筑模板
CN219951707U (zh) 一种免桥下支撑的天桥搭建临时支撑结构
CN211312838U (zh) 方钢与钢梁的连接组件
CN218091263U (zh) 一种高抗震装配式主次梁节点结构
CN217231910U (zh) 多节沉井悬空操作平台搭设装置
CN113882704B (zh) 一种梁下增设支点柱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