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8041U -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8041U
CN218878041U CN202223523289.4U CN202223523289U CN218878041U CN 218878041 U CN218878041 U CN 218878041U CN 202223523289 U CN202223523289 U CN 202223523289U CN 218878041 U CN218878041 U CN 218878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outer side
storage box
outer box
inse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32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巢进
乔月兰
蔡鸿燕
钱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oreign Trade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oreign Trade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oreign Trade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Foreign Trade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32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8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8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8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包括外盒,外盒的顶部开设有撕拉口;内盒套设在外盒内,内盒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孔;外盒和内盒共同展开后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内盒套设在外盒内,顶部开设有安装并限制置入物移动的插入孔,起到在运输中防止晃动的目的,同时也为展示功能提供了保障,能够将置入物直立起来;外盒则在其顶部开设有撕拉口,撕拉口连接在外盒上,撕开后能将置入物暴露出来但又不影响内盒的结构,起到展示功能,也不会脱离置物盒本体,盖盒后,起到防尘作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式纸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背景技术
产品在运输、出售过程中,都必不可少的需要包装纸盒,然而,随着对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会对包装纸盒的需求以及多用途提高要求,即希望保留包装的功能,又希望能够集成展示、收纳的功能,为此,亟需一种置物包装盒。
此外,同时集成打开、装载、展示功能的包装盒通常都是多盒嵌套的形式,生产上也需要配置至少两组生产板子,对应内盒和外盒的印刷板、模切板、折盒、糊盒等,此外,即使是人工糊盒,也需要花费至少两倍的时间,对内盒、外盒都需要进行操作,还需要进行套装,因此,不论是时间还是人工亦是成本,都是高昂的。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包括:
外盒200,所述外盒200的顶部开设有撕拉口300;
内盒100,所述内盒100套设在外盒200内,所述内盒100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孔400;
所述外盒200和内盒100共同展开后连为一体。
根据优选方案,外盒200展开后沿着内侧的方向一体设置有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围合后形成方形结构;
沿着所述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和左外侧面3的方向在上端设置有形成撕拉口300的刀线5;
所述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的顶部设置有盒盖粘合部分6;
所述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的底部设置有盒底对扣连接部分7。
根据优选方案,刀线5成弧形,位于右外侧面1和左外侧面3上的刀线5位于高于正外侧面2上的刀线5高度。
根据优选方案,后外侧面4上预设有折痕8,所述折痕8与位于左外侧面3上的刀线5的最高点齐平设置。
根据优选方案,位于正外侧面2上的刀线呈断开状,位于右外侧面1和左外侧面3上的刀线呈点断状。
根据优选方案,内盒100展开后沿着远离外盒200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有右内侧面9、正内侧面10、左内侧面11和后内侧面12,围合后形成方形结构;
所述右内侧面9的右侧边与后外侧面4的左侧边重合;
所述后内侧面12的顶部连接有装物支撑面13,所述装物支撑面13上开设有插入孔400;
所述装物支撑面13远离后内侧面12的三周延伸有糊盒边14,翻折后,装物支撑面13呈水平状设置,并通过糊盒边14与左内侧面11、正内侧面10和右内侧面9贴合紧固。
根据优选方案,后内侧面12的上端线位置不超过刀线5的最低端设置。
根据优选方案,插入孔400圆形设置,所述插入孔400的四周还开设有沿着圆心环形阵列状布置的散发切线15。
根据优选方案,正内侧面10的底部连接有内底面16和内连接面17,通过翻折,所述内底面16平行于装物支撑面13的下方水平设置,内连接面17粘合在后内侧面12上。
根据优选方案,右内侧面9和左内侧面11的长度大于正内侧面10和后内侧面12的长度;
所述正内侧面10位于左内侧面11和右内侧面9之间的上端;
所述后内侧面12位于左内侧面11的下端设置,后内侧面12与装物支撑面13的折痕处不低于左内侧面11的中线处设置。
根据优选方案,正内侧面10的顶部设置有U型口18,所述U型口18的底部高于翻折后的装物支撑面13。
根据优选方案,右内侧面9和左内侧面11的底部设置成斜角的结构。
根据优选方案,折盒后,右内侧面9粘贴在右外侧面1上。
本实用新型内盒套设在外盒内,顶部开设有安装并限制置入物移动的插入孔,起到在运输中防止晃动的目的,同时也为展示功能提供了保障,能够将置入物直立起来;外盒则在其顶部开设有撕拉口,撕拉口连接在外盒上,撕开后能将置入物暴露出来但又不影响内盒的结构,起到展示功能,也不会脱离置物盒本体,盖盒后,起到防尘作用的效果。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撕拉口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盒盖粘合部分和盒底对扣连接部分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图3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
标号说明
100、内盒;200、外盒;300、撕拉口;400、插入孔;
1、右外侧面;2、正外侧面;3、左外侧面;4、后外侧面;5、刀线;6、盒盖粘合部分;
7、盒底对扣连接部分;8、折痕;9、右内侧面;10、正内侧面;11、左内侧面;12、后内侧面;13、装物支撑面;14、糊盒边;15、散发切线;16、内底面;17、内连接面;18、U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用于纸盒装载瓶状产品,同时需要展示的需求中,本实用新型对瓶装产品的类型不做限制,但该双层置物盒的结构特别适用于药房展示、家用瓶装提示品名的需求中。
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主要包括外盒200和内盒100,外盒200和内盒100共同展开后连为一体。其中,可以参见图1,其示出了外盒200和内盒100的布置关系。
为了实现在同一纸张上模切生产出具有外盒和内盒结构的盒子目的,解决背景技术中针对同时集成打开、装载、展示功能的包装盒通常都是多盒嵌套的形式,生产上也需要配置至少两组生产板子,对应内盒和外盒的印刷板、模切板、折盒、糊盒等,此外,即使是人工糊盒,也需要花费至少两倍的时间,对内盒、外盒都需要进行操作,还需要进行套装,因此,不论是时间还是人工亦是成本,都是高昂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内盒100和外盒200共同设计在同一纸基材上,且模切后两者也是连成一体的,方便操作,减少一倍的人工量。
此外,本实施例的内盒100套设在外盒200内,顶部开设有安装并限制置入物移动的插入孔400,起到在运输中防止晃动的目的,同时也为展示功能提供了保障,能够将置入物直立起来;外盒200则在其顶部开设有撕拉口300,撕拉口300连接在外盒200上,撕开后能将置入物暴露出来但又不影响内盒100的结构,起到展示功能,也不会脱离置物盒本体,盖盒后,起到防尘作用。
具体的,如图1所示,外盒200由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围合形成方形的结构,顶部由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的顶部设置的盒盖粘合部分6围合粘贴,底部由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的底部设置有盒底对扣连接部分7进行扣合实现闭合;
如图2所示,内盒100由右内侧面9、正内侧面10、左内侧面11和后内侧面12,围合后形成方形结构套设在外盒200内;其中,右内侧面9的右侧边与后外侧面4的左侧边重合,实现两者的结合;粘盒时,右内侧面9粘贴在右外侧面1上。
如前文所述,外盒200具有展开的功能,为此,在外盒200上沿着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和左外侧面3的方向在上端设置有形成撕拉口300的刀线5,为了方便使用者撕开,一方面,刀线5成弧形,位于右外侧面1和左外侧面3上的刀线5位于高于正外侧面2上的刀线5高度;另一方面,位于正外侧面2上的刀线预设呈断开状,位于右外侧面1和左外侧面3上的刀线预设呈点断状;再者,顶盖翻开之后,为了方便确认翻开后的位置,以及避免对两侧的撕裂,为此,后外侧面4上预设有折痕8,折痕8与位于左外侧面3上的刀线5的最高点齐平设置。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内盒100支撑物品的结构,在内盒100的后内侧面12的顶部连接有装物支撑面13,装物支撑面13远离后内侧面12的三周延伸有糊盒边14,翻折后,装物支撑面13呈水平状设置,并通过糊盒边14与左内侧面11、正内侧面10和右内侧面9贴合紧固;由装物支撑面13上开设有的插入孔400内插入瓶装物品实现安装,此外,插入孔400圆形设置,插入孔400的四周还开设有沿着圆心环形阵列状布置的散发切线15,因此不局限插入瓶装物品的唯一尺寸,可以有来去,还能通过散发切线15压弯后形成摩擦力,起到固定作用。
插入瓶装物品的底部由平行于装物支撑面13的内底面16进行支撑,为此,内底面16和内连接面17连接在正内侧面10的底部,通过翻折,内底面16平行于装物支撑面13的下方水平设置,内底面16通过插入孔400中内连接面17粘合在后内侧面12上实现固定。
为了达到对位于插入孔400上方的待装载的瓶子的保护,为此,右内侧面9和左内侧面11的长度大于正内侧面10和后内侧面12的长度,整张设计时,正内侧面10位于左内侧面11和右内侧面9之间的上端,后内侧面12位于左内侧面11的下端设置,后内侧面12与装物支撑面13的折痕处不低于左内侧面11的中线处设置,围合起来可以起到对插入孔400上方四周的包覆作用;由于右内侧面9和左内侧面11的底部设置成斜角的结构,还避免内外盒重复面积过多,围合的时候不方便,减少接触面积。
同时,在正内侧面10的顶部设置有U型口18,U型口18的底部高于翻折后的装物支撑面13,可以在顶盖打开翻折之后,方便操作人员拿取,提供了避让口。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盒(200),所述外盒(200)的顶部开设有撕拉口(300);
内盒(100),所述内盒(100)套设在外盒(200)内,所述内盒(100)的顶部开设有插入孔(400);
所述外盒(200)和内盒(100)共同展开后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200)展开后沿着内侧的方向一体设置有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
围合后形成方形结构;
沿着所述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和左外侧面(3)的方向在上端设置有形成撕拉口(300)的刀线(5);
所述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的顶部设置有盒盖粘合部分(6);
所述右外侧面(1)、正外侧面(2)、左外侧面(3)和后外侧面(4)的底部设置有盒底对扣连接部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100)展开后沿着远离外盒(200)的方向依次连接设置有右内侧面(9)、正内侧面(10)、左内侧面(11)和后内侧面(12),围合后形成方形结构;
所述右内侧面(9)的右侧边与后外侧面(4)的左侧边重合;
所述后内侧面(12)的顶部连接有装物支撑面(13),所述装物支撑面(13)上开设有插入孔(400);
所述装物支撑面(13)远离后内侧面(12)的三周延伸有糊盒边(14),翻折后,装物支撑面(13)呈水平状设置,并通过糊盒边(14)与左内侧面(11)、正内侧面(10)和右内侧面(9)贴合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孔(400)圆形设置,所述插入孔(400)的四周还开设有沿着圆心环形阵列状布置的散发切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内侧面(10)的底部连接有内底面(16)和内连接面(17),通过翻折,所述内底面(16)平行于装物支撑面(13)的下方水平设置,内连接面(17)粘合在后内侧面(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内侧面(9)和左内侧面(11)的长度大于正内侧面(10)和后内侧面(12)的长度;
所述正内侧面(10)位于左内侧面(11)和右内侧面(9)之间的上端;
所述后内侧面(12)位于左内侧面(11)的下端设置,后内侧面(12)与装物支撑面(13)的折痕处不低于左内侧面(11)的中线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双层置物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内侧面(10)的顶部设置有U型口(18),所述U型口(18)的底部高于翻折后的装物支撑面(13)。
CN202223523289.4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Active CN218878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3289.4U CN21887804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3289.4U CN21887804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8041U true CN21887804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7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3289.4U Active CN21887804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8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74334U (ja) カートンおよびカートンブランク
US6431363B1 (en) Shipping carton and display tray
US20170267398A1 (en) Blank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shelf-ready display container
US11267606B2 (en) Package with tear-off section and tab retaining foot panel
US8973811B2 (en) Shipping and display container
JP3727045B2 (ja) 収納箱
EP2493772B1 (en) Split case system for display containers
WO2013103613A1 (en) Shipping and display tray and blank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1754903A (zh) 用于糖果的改进的包封式包装容器
JP2018535152A (ja) 消費財用のパック
US7413075B2 (en) Stand-alone packaging for tubes
CN218878041U (zh) 一种一体式双层置物盒
US7900774B2 (en) Kit and/or method for storing and/or for displaying gift wrapping and/or accessories
JP2007161330A (ja) 紙製ディスプレイ兼用包装箱
CN110203512A (zh) 一种用于物品包装使用的内衬结构
CN220974863U (zh) 一种一体式自动支撑盒
JP6245810B2 (ja) 包装用容器
TWM636055U (zh) 容器結構
JP2001171738A (ja) トレー容器用外装パッケージ
TWM603450U (zh) 多功能盒
JPH02278654A (ja)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収納ケースとこれを格納する外装ケース
JP4076139B2 (ja) 包装箱
JP3071275U (ja) 異種物品の包装構造
JP2005335796A (ja) 展示台兼用スリーブ
KR200298699Y1 (ko) 초콜릿스틱바용 진열 및 판매 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