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6962U - 换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换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76962U CN218876962U CN202223250029.4U CN202223250029U CN218876962U CN 218876962 U CN218876962 U CN 218876962U CN 202223250029 U CN202223250029 U CN 202223250029U CN 218876962 U CN218876962 U CN 2188769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king
- battery
- frame
- travel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电设备,属于换电设备技术领域。换电设备可沿预设轨道行走以为换电车辆进行底盘式换电,换电设备包括换电模块、第一行走模块和第二行走模块,换电模块包括框架主体、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第一行走模块连接于换电模块沿换电设备的行走方向的一侧,第一行走模块包括一个旋转连接的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模块连接于换电模块沿行走方向的另一侧且与第一行走模块相对,第二行走模块包括两个滑动连接的第二行走轮组;其中,换电模块在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使得换电设备与换电车辆之间的定位更加精确,进而保证换电的精确性,提高换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换电车辆的电池安装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针对可换式的电池一般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电池可以随时取下,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
在换电站中对换电车辆的电池包进行更换时,需要换电设备相对于换电车辆进行精确定位,才能保证电池包被换电设备顺利地拆卸和安装。而现有的换电设备基本是沿着垂直于换电车辆的行驶方向的轨道行驶,仅能在轨道的延伸方向和垂直于轨道的延伸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如果换电车辆相对于其行驶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倾斜,则可能导致换电设备无法相对于换电车辆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导致电池包的拆卸和安装无法顺利进行。又由于换电车辆由于其重量和体积较大,很难以精确的姿态被停靠在准确的位置,特别是对于重型卡车,因此,需要通过换电设备进行调整以相对于换电车辆准确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换电车辆停放不到位而导致的换电设备与换电车辆不对应而难以定位并换电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换电设备,可沿预设轨道行走以为换电车辆进行底盘式换电,所述换电设备包括:
换电模块,包括框架主体、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相围设的两个相对的横梁和两个相对的纵梁,以及平行于所述纵梁并与所述横梁相连的两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框架主体分隔成中间区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两侧的侧部区,所述举升机构连接于所述分隔板,所述举升机构部分位于所述侧部区且部分位于所述中间区,所述换电平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并与所述举升机构相连,使得可被所述举升机构举升而相对所述框架主体升降以为所述换电车辆更换电池;
第一行走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电模块沿所述换电设备的行走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行走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旋转连接的第一行走轮组;
第二行走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电模块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行走模块相对,所述第二行走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滑动连接的第二行走轮组;
其中,所述换电模块在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能够以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与所述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换电设备模块化设置,便于在换电设备的各个模块上安装所需部件,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各个模块的生产周期,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和修配,增强了换电设备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使得换电设备的适用性更强。在换电模块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行走模块和第二行走模块,采用举升机构驱动换电平台,便于各个机构的独立运行,也保证了换电设备可以从换电车辆的底部进入以对换电车辆进行换电的安全性。同时,换电模块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在换电车辆停靠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换电设备可以通过转动实现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精确定位,进而保证换电的精确性,提高换电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模块还包括一第三行走轮组,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在第一行走模块中设置第三行走轮组,且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相对设置,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行走的平稳性以及提高换电设备的承载能力。
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两个第二行走轮组设置于换电设备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行走的平稳性以及提高换电设备的承载能力。
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机构,且设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位于对角;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均独立设有驱动机构。
在本方案中,当两个第二行走轮组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机构时,可以通过驱动此第二行走轮组小浮度移动,使得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模块相对滑动,进而使得换电设备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当两个第二行走轮组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时,能够增大换电设备的旋转动力,增大换电设备的适用范围,同时可以对两个第二行走轮组反向驱动以使得第二行走轮组与第二行走模块滑动而扭转,从而换电设备实现在水平面内旋转。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模块还包括第一行走架,所述第二行走模块还包括第二行走架,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行走架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模块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的设置方便行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的安装;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均不需要设置动力部件,二者设置在同一个行走架内,有利于节省出行走架的安装空间以进行其他元件的安装;两个第二行走轮组设置在同一行走架内,方便驱动机构的集中安装。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一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设置为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且互相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转动部,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或下方相连。
在本方案中,通过相互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转动部实现第一行走架和第一行走轮组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固定部和转动部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从而能够使得转动连接的稳定性更好,进而能够提升第一行走架行走时的平稳性以及换电设备旋转过程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相连,使得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可沿与所述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行走架滑动;和/或,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连,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可沿与所述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第二行走架滑动。
在本方案中,第三行走轮组通过第一滑动组件实现与第一行走架的滑动连接,第二行走轮组通过第二滑动组件实现与第二行走架的滑动连接,为换电模块在旋转时所需的水平面内的位移提供了实现方式;且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以及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的配合使得滑动更加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架内还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和/或,所述第二行走架内还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第三行走轮组可相对第一连接座滑动,第二行走轮组可相对第二连接座滑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可分别相对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转动;另外第三行走轮组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组件,第二行走轮组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动组件,使得第三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滑动偏离预设的滑动轨迹。从而通过滑动与转动相配合,可以提高换电设备在水平面旋转的平稳性和流畅性。
较佳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设有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可带动所述换电设备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可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预设轨道移动预设距离,可带动所述换电设备以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实现所述换电模块与所述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
在本方案中,在换电设备沿预设轨道限定的行走方向行走至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的过程中,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即第二滑动组件的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之间无法相对滑动,从而换电设备在前期行走过程中不会因为第二滑动组件的滑动而晃动,进而提高了换电设备在行走时的平稳性;在换电设备行走到换电车辆下方后,再将锁止机构转变为解锁状态,使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进而再对换电设备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可伸缩的锁止杆,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或插入所述第二滑轨以限制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移动;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锁止杆设置为可伸缩的,实现了锁止机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也就实现了对第二滑动组件能否滑动的控制。其中,锁止杆伸出压紧第二滑轨时通过摩擦力阻止第二滑块相对第二滑轨滑动,或者采用锁止杆插入第二滑轨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限制第二滑动组件滑动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锁止杆的伸缩方向指向所述第二滑轨的侧面,且所述锁止杆的端部形状与所述第二滑轨侧面的形状相配合或所述第二滑轨设有供所述锁止杆插入的锁止孔;和/或,所述锁止杆有两个,两个所述锁止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上下侧面。
在本方案中,两个锁止杆分别自第二滑轨的上下两侧作用于第二滑轨,从而在锁止过程中两个锁止杆能够夹紧第二滑轨,使得摩擦力更大,锁止效果更好。其中,锁止杆的端部的形状与第二滑轨侧面的形状相配合,使得锁止杆与第二滑轨的卡合更加牢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锁止杆的锁止效果,避免锁止杆脱离第二滑轨。或者,通过锁止杆和锁止孔的销孔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锁止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架内设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行走架内设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
所述止动组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分别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行走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或所述第二行走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座通过止动组件能够在换电设备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一行走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转动运动的发生,第二连接座通过止动组件能够在换电设备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二行走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第二行走轮组转动运动的发生,使得换电设备在移动时更为平稳,不会因为转动而晃动。而在换电设备需要调整姿态与电动车辆对位时,通过解锁止动组件,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可相对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运动,从而换电设备可相对扭转以与换电车辆对位,方便拆装电池。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止动组件包括可伸缩的楔形块,当所述止动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所述第一间隙内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或,所述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所述第二间隙内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所述止动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楔形块缩回原始位置释放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座与第一行走架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和/或第二连接座与第二行走架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可使其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止动组件设置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前后两侧位置,采用可伸缩的楔形块,其较窄的一端朝向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在锁定状态时,楔形块伸出卡入间隙中,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一行走架以及第二连接座和第二行走架之间没有转动自由度,无法转动,而在解锁状态下,楔形块缩回原位置,释放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第一连接座可相对第一行走架转动,第二连接座可相对第二行走架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均具有可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的车轮,所述车轮为两侧下边沿可与所述预设轨道配合的槽轮;或,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均连接有行走保持机构,所述行走保持机构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使得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被限制在所述预设轨道上行走。
在本方案中,车轮为槽轮,槽轮与预设轨道卡合,使得换电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或者,通过车轮连接行走保持机构的方式将车轮限制在轨道上;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结构形式,都能够保证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在沿着预设导轨移动时不会出现滑落、脱离预设轨道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保证了换电设备行驶的行走稳定性,同时确保了换电设备的行进路线,避免出现偏差。
较佳地,所述行走保持机构包括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限位部和用于安装所述限位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预设轨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并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部相连,所述限位部可旋转设置使得在所述换电设备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过程中可贴合所述预设轨道的侧壁滚动。
在本方案中,行走保持机构的安装部用于连接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行走保持机构的限位部可沿预设轨道的侧壁滚动,减少了对预设轨道的摩擦,同时保证了对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的行走的限位。
较佳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所述预设轨道的上方的安装板以及自所述安装板两侧向下延伸至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于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装板具有车轮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换电设备的所述车轮,使得所述车轮与所述预设轨道的上表面贴合并在所述预设轨道上行走。
在本方案中,延伸板的设置方便对限位部进行安装,安装板的车轮容纳区方便车轮与预设轨道的表面贴合并在预设轨道上行走,整个结构设置更加紧凑。
较佳地,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行走模块、所述第二行走模块和所述换电模块的运动;
所述电气元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内;和/或,
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气架,所述电气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架,所述电气元件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气架内。
在本方案中,通过电气元件对第一行走模块、第二行走模块和换电模块的运动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换电设备的自动化运动;第一行走轮组由于不需要设置驱动部件,故其所在的行走架能够留出安装区以安装部分电气元件,能够充分利用第一行走架的空间,使得部件布置更加紧凑;或者,通过设置电气架的方式,方便对电气元件进行安装,并对电气元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较佳地,所述举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行走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两个举升机构在驱动换电平台时,能够分散支撑换电平台的支撑力,增加与换电平台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较佳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侧部区内,用于给所述举升机构提供升降所述换电平台的动力;
举升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中间区内,与所述换电平台连接以带动所述换电平台沿着所述框架主体的高度方向升降;
传动组件,贯穿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举升组件之间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举升组件升降。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传动组件,保证了举升组件带动换电平台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在驱动组件和举升组件之间设置传动组件,保证了驱动组件和举升组件运行的同步性和二者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通过调控驱动组件的运行更改举升组件的运行速度,保证了换电平台通过两侧的举升组件调控升降的一致性。
较佳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延伸至所述中间区;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中间区且设置于分隔板上,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可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着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
举升件,所述举升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换电平台相连,所述传动部在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所述举升件以使得所述换电平台可相对所述框架主体沿高度方向升降。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驱动组件和分隔板上分别设置相互联动并可同步作直线运动的连接部和传动部,精准、稳定地实现了驱动组件带动举升组件的动力转化,实现方式更为便捷简单。同时,通过设置举升件,以实现了换电平台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换电设备可升降至适合拆装电池的位置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拆装。进一步地,还可实现换电平台升降到不同的高度上,满足不同高度的汽车底盘,增强适用性。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包括:
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套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使得所述定位结构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移动;
两个凹陷部,沿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两个所述凹陷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结构的两侧,并容纳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侧的凸起,且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定位结构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所述凹陷部的最大厚度;
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传动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凹陷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传动部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定位结构、凹陷部与限位板之间互相配合,使得传动部随定位结构同向移动,以及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采用凹陷部限位固定定位结构的两个凸起,这种凹凸结构仅在运动方向上限位,在实现增强连接部沿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直线运动的传动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结构在非运动方向上的自由度,同时凸起向远离定位结构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凹陷部的最大厚度,这样结构形式也避免了定位结构与凹陷部的接触导致凸起对连接部在直线方向上运动的干涉。
较佳地,在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凸起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凹陷部间隙配合;和/或,在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部相接触的侧壁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以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为轴线方向。
在本方案中,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凸起没有完全固定在凹陷部内,在不影响传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方便的安装和拆除,也能够方便的在凹陷部内进行转动等其他无关直线运动方向的运动,方便对其进行调整;以及凸起与凹陷部接触的侧壁采用圆弧面结构,可以使得即使由于装配误差导致凸起与凹陷部在绕凸起轴线的旋转方向上有一定的偏差,对直线运动方向上凸起与凹陷部之间的间隙也始终能够保持相等,降低了装配要求,并且保证了定位结构与传动部之间传动的一致性。
较佳地,所述传动部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的齿块相卡合固定使得所述齿条可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沿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所述齿条在前后移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举升件随所述齿轮转动而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在本方案中,通过齿轮和齿条相啮合增强传动的精密性,保证了齿轮和驱动机构运行的同步性,同时可通过调控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的运行更改齿轮转动的速度,进一步地,齿轮和齿条相啮合也保证了齿轮运行的平稳性,进而保证了换电平台升降的平稳性。同时,通过齿块与齿条卡合固定,提高了连接部与传动部之间的可靠性以及同步性。
较佳地,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齿条的两端且与所述举升件同轴设置。
在本方案中,在换电平台沿垂直行走方向的一侧上设置两个齿轮,多个齿轮在驱动换电平台时,能够平衡换电平台的受力,增加与换电平台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的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较佳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至少有两个,沿所述框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周侧用于引导所述换电平台的升降。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换电平台相对的两侧或者四周设置导向件,以实现了换电平台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换电设备可升降至适合拆装电池的位置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拆装。进一步,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换电平台升降到不同的高度上,满足不同高度的汽车底盘,增强使用的普遍性。
较佳地,所述导向件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
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从而所述导向件可在换电平台升降过程中随其展开或收拢以引导所述换电平台在高度方向上升降。
在本方案中,上述结构形式增强了导向件连接在框架主体和换电平台上的灵活性,使得换电平台所升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满足了换电平台对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车辆进行换电,进而增强了换电设备适用的广泛性。同时,这种结构的导向件的整体高度较低,有利于整个换电设备高度的降低,因为底盘式换电情况下,车底空间有限,以及重型卡车的电池包尺寸较大,需要低高度的换电设备来适配。
较佳地,所述换电平台包括:
支撑框架,位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底部,所述支撑框架在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举升机构相配合的配合部,使得所述支撑框架可被所述举升机构驱动而升降;
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框架可移动连接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二层板上方;
所述第一层板设有用于与所述换电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柱和用于对电池包解锁的解锁机构;
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进行定位的车辆定位柱,所述第二层板沿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具有延伸出所述框架主体的伸出部,所述车辆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的伸出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进一步的增强了电池包和换电车辆底盘连接的精准度,提高电池更换的过程中电池和换电车辆底部的吻合度,保障了电池连接在换电车辆上的紧固性,同时仅将第二层板设置伸出部,使得整个换电设备其他区域的尺寸无需增加,便满足与电池包定位的可能,节约成本。进一步地,通过使得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水平方向上和高度方向上错位布置,使得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的高度落差能够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降低整个换电平台的目的,使得换电设备的高度进一步被压缩,以满足重卡换电的最低高度需求。同时,分别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上设有电池定位柱和车辆定位柱分别与电池包和换电车辆进行对应的定位,使得换电设备可以精确定位到电池包,从而可以有效进行电池拆卸和安装。
较佳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导向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导轨和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两个第三滑块和两个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板,沿加解锁方向,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的前侧和后侧;
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层板或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避让区域以便于所述第一层板与两个所述第三滑块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单元,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连接和驱动所述第一层板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连接和驱动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层板设有避让凹槽以供所述第一层板的连接件穿过并与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支撑框架同时承载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且通过将第二层板与第一层板的尺寸设计为不同,或者在第二层板设置避让区域,便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分别通过不同滑块连接至单个导轨上,有效减少导轨数量,节约空间,进一步满足导向机构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结构紧凑、降低组件高度方面的设计需求。同时,将支撑框架上驱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移动的第一移动单元和第二移动单元并排布置,且第二层板设置避让凹槽便于位于第二层板上方的第一层板与第一移动单元连接,使得移动机构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的连接方便,满足结构紧凑、降低组件高度方面的设计需求,进而进一步实现整个换电设备高度的降低。
较佳地,所述横梁包括对应所述伸出部的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伸出部两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高度,使得所述换电平台未被举升时,所述第一层板低于所述第二区域。
在本方案中,第一区域相对第二区域在高度方向上存在落差,使得中间区在高度方向上有更大的容配空间,增大了换电平台在高度方向上的压缩限度,进一步地满足了重卡换电的最低高度需求。
一种换电设备的装配方法,适用于上述的换电设备,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
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
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
将所述第一行走模块和所述第二行走模块分别安装于所述换电模块沿行走方向的两侧形成所述换电设备。
在本方案中,将换电设备采用模块化装配,由于各模块整体结构较小,便于装配;且将所需要的对应机构分别组装至各个模块内,可以降低装配的复杂性以及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可以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及位置关系进行组装,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按需组装各个模块,增强了对单个模块组装和调试的灵活性。进一步地,按照实际情况将其他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各个模块之后,再根据各个模块内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等将这些模块相互组装在一起,可以节省各模块相互组装之前,现场装配所占据的空间。
较佳地,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的步骤和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的步骤同时实施。
在本方案中,通过使上述三个步骤同时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组装换电设备的效率,可以采用多个工作人员同时组装各个模块,以降低组装换电设备的总耗时,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在各个模块之间还未相互组装时,可以安排不同的装配工人分别将对应机构安装在各模块内部的对应位置上,便于后续装配人员可根据各个模块内部对应机构的位置直接将各个模块进行组装,安装难度相对较低,且安装完成之后便于单独调试。
较佳地,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相围设的两个相对的横梁和两个相对的纵梁,以及平行于所述纵梁并与所述横梁相连的两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框架模块分隔成中间区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两侧的侧部区,所述举升机构连接于所述分隔板,所述举升机构部分位于所述侧部区且部分位于所述中间区,所述换电平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并与所述举升机构相连,使得可被所述举升机构举升而相对所述框架主体升降以为所述换电车辆更换电池;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横梁和两个所述纵梁分别相对设置并进行围设连接;
将两个所述分隔板平行于所述纵梁设置并与所述横梁进行连接;
将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分隔板连接;
将所述换电平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并与所述举升机构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围设出框架结构,并通过两个分隔板对框架结构进行区域划分,方便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的安装,使得换电设备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换电设备的组装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模块还包括一第三行走轮组,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行走模块的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安装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且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相对的一侧。
在本方案中,在第一行走模块中设置第三行走轮组,且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相对设置,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行走的平稳性。
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对安装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两个第二行走轮组设置于换电设备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行走的平稳性。
较佳地,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机构,且设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位于对角;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均独立设有驱动机构;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位于对角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中安装驱动机构;和/或,在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均独立安装驱动机构。
在本方案中,当两个第二行走轮组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机构时,可以通过此第二行走轮组对换电模块施加转动的力矩,进而使得换电模块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当两个第二行走轮组均设置有驱动机构时,能够增大换电设备的旋转动力,增大换电设备的适用范围。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模块还包括第一行走架,所述第二行走模块还包括第二行走架,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行走架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模块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
将所述第一行走架连接于所述换电模块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一侧;
和,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
将所述第二行走架连接于所述换电模块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另一侧。
在本方案中,将第一行走模块和第二行走模块分别进行组装,之后再将第一行走模块和第二行走模块设置于换电模块垂直于行走方向的两侧,可以节省各模块相互组装之前,现场装配所占据的空间,也便于提高装配效率。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一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设置为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且互相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转动部,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或下方相连;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和下方安装所述第一旋转组件;
将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连接;
将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相互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转动部实现第一行走架和第一行走轮组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固定部和转动部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从而能够使得转动连接的稳定性更好,进而能够提升第一行走架行走时的平稳性。
较佳地,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相连,使得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可沿与所述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行走架滑动;和/或,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连,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可沿与所述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第二行走架滑动;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所述第一滑动组件;
将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一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行走轮组连接;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安装所述第二滑动组件;
将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连。
在本方案中,第三行走轮组通过第一滑动组件实现与第一行走架的滑动连接,第二行走轮组通过第二滑动组件实现与第二行走架的滑动连接,为换电模块在旋转时所需的水平面内的位移提供了实现方式;且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以及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的配合使得滑动更加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架内还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和/或,所述第二行走架内还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三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的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
通过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将所述第一连接座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或,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的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将所述第二连接座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行走架。
在本方案中,第三行走轮组可相对第一连接座滑动,第二行走轮组可相对第二连接座滑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可分别相对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转动;另外第三行走轮组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组件,第二行走轮组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动组件,使得第三行走轮组和第二行走轮组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滑动偏离预设的滑动轨迹。
较佳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设有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可带动所述换电设备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可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预设轨道移动预设距离,可带动所述换电设备以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实现所述换电模块与所述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内安装所述锁止机构,使得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相对滑动;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可相对滑动。
在本方案中,在换电设备沿预设轨道限定的行走方向行走至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的过程中,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即第二滑动组件的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之间无法相对滑动,从而换电设备在前期行走过程中不会因为第二滑动组件的滑动而晃动,进而提高了换电设备在行走时的平稳性;在换电设备行走到换电车辆下方后,再将锁止机构转变为解锁状态,使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进而再对换电设备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
较佳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可伸缩的锁止杆,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或插入所述第二滑轨以限制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移动;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
所述装配方法在在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内安装所述锁止机构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锁止机构中安装所述锁止杆,使得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或插入所述第二滑轨以限制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移动;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锁止杆设置为可伸缩的,实现了锁止机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也就实现了对第二滑动组件能否滑动的控制。其中,锁止杆伸出压紧第二滑轨时通过摩擦力阻止第二滑块相对第二滑轨滑动,或者采用锁止杆插入第二滑轨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限制第二滑动组件滑动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锁止杆的伸缩方向指向所述第二滑轨的侧面,且所述锁止杆的端部形状与所述第二滑轨侧面的形状相配合或所述第二滑轨设有供所述锁止杆插入的锁止孔;和/或,所述锁止杆有两个,两所述锁止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上下侧面;
所述装配方法在在所述锁止机构中安装所述锁止杆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锁止杆的伸缩方向设置为指向所述第二滑轨的侧面;和/或,在所述第二滑轨的上下侧面分别安装所述锁止杆。
在本方案中,两个锁止杆分别自第二滑轨的上下两侧作用于第二滑轨,从而在锁止过程中两个锁止杆能够夹紧第二滑轨,使得摩擦力更大,锁止效果更好。其中,锁止杆的端部的形状与第二滑轨侧面的形状相配合,使得锁止杆与第二滑轨的卡合更加牢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锁止杆的锁止效果,避免锁止杆脱离第二滑轨。或者,通过锁止杆和锁止孔的销孔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锁止效果。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架内设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行走架内设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所述止动组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分别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行走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或所述第二行走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止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和/或,
将所述止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座通过止动组件,能够在换电设备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一行走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转动运动的发生,第二连接座通过止动组件,能够在换电设备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二行走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第二行走轮组转动运动的发生,使得换电设备在移动时更为平稳,不会因为转动而晃动。而在换电设备需要调整姿态与电动车辆对位时,通过解锁止动组件,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可相对第一行走架和第二行走架运动,从而换电设备可相对扭转以与换电车辆对位,方便拆装电池。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止动组件包括可伸缩的楔形块,当所述止动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所述第一间隙内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或,所述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所述第二间隙内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所述止动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楔形块缩回原始位置释放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止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处安装所述止动组件;
和/或,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止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所述第二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的所述第二间隙处安装所述止动组件。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座与第一行走架之间存在第一间隙,和/或第二连接座与第二行走架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可使其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止动组件设置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前后两侧位置,采用可伸缩的楔形块,其较窄的一端朝向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在锁定状态时,楔形块伸出卡入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中,使得第一连接座和第一行走架以及第二连接座和第二行走架之间没有转动自由度,无法转动,而在解锁状态下,楔形块缩回原位置,释放第一间隙和/或第二间隙,第一连接座可相对第一行走架转动,第二连接座可相对第二行走架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均具有可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的车轮,所述车轮为两侧下边沿可与所述预设轨道配合的槽轮;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和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的步骤中均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中安装所述车轮;
将所述车轮与预设轨道相卡合;
或,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具有可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的车轮和与车轮相连的行走保持机构,所述行走保持机构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使得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被限制在所述预设轨道上行走;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和将第二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的步骤中均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中安装所述车轮;
将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分别连接行走保持机构;
将所述行走保持机构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
在本方案中,车轮采用槽轮,与预设轨道卡合,使得换电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或者,通过车轮连接行走保持机构的方式将车轮限制在轨道上;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结构形式,都能够保证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在沿着预设导轨移动时不会出现滑落、脱离预设轨道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保证了换电设备行驶的行走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行走保持机构包括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限位部和用于安装所述限位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预设轨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并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部相连,所述限位部可旋转设置使得在所述换电设备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过程中可贴合所述预设轨道的侧壁滚动;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行走保持机构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预设轨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并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部连接;
将所述限位部可旋转安装于所述预设轨道的侧壁。
在本方案中,行走保持机构的安装部用于连接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行走保持机构的限位部可沿预设轨道的侧壁滚动,减少了对预设轨道的摩擦,同时保证了对第一行走轮组、第二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的行走的限位。
较佳地,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所述预设轨道的上方的安装板以及自所述安装板两侧向下延伸至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于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装板具有车轮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换电设备的车轮,使得所述车轮与所述预设轨道的上表面贴合并在所述预设轨道上行走;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行走保持机构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或所述第三行走轮组连接;
将所述延伸板与所述限位部连接。
在本方案中,延伸板的设置方便对限位部进行安装,安装板的车轮容纳区方便车轮与预设轨道的表面贴合并在预设轨道上行走,整个结构设置更加紧凑。
较佳地,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行走模块、所述第二行走模块和所述换电模块的运动;所述电气元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内;和/或,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气架,所述电气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架,所述电气元件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气架内;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的步骤之后进行以下步骤:
将至少部分所述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内;和/或,
将所述电气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并将部分所述电气元件安装于所述电气架内。
在本方案中,将电气元件安装于第一行走架和/或电气架内,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方便,且第一行走架和/或电气架对电气元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较佳地,所述举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行走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侧;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行走方向对称安装于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侧。
在本方案中,两个举升机构可以同时设置在换电平台的两侧,提高装配效率,两个举升机构在驱动换电平台时,能够分散支撑换电平台的支撑力,增加与换电平台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较佳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侧部区内,用于给所述举升机构提供升降所述换电平台的动力;
举升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中间区内,与所述换电平台连接以带动所述换电平台沿着所述框架主体的高度方向升降;
传动组件,贯穿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举升组件之间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举升组件升降;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侧部区内;
将所述举升组件安装于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中间区内,并与所述换电平台连接;
将所述传动组件贯穿安装于所述分隔板上,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举升组件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驱动组件为举升机构提供升降换电平台的动力,通过举升组件带动换电平台沿着框架主体的高度方向升降,通过传动组件使得驱动组件可驱动举升组件升降,上述结构安装使得换电平台可以平稳地移动电池包。
较佳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延伸至所述中间区;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中间区且设置于分隔板上,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可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着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
举升件,所述举升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换电平台相连,所述传动部在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所述举升件以使得所述换电平台可相对所述框架主体沿高度方向升降;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连接部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延伸至所述中间区;
将所述传动部安装于所述中间区且设置于分隔板上,并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
将所述举升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换电平台相连。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驱动组件和分隔板上分别设置相互联动并可同步作直线运动的连接部和传动部,精准、稳定地实现了驱动组件带动举升组件的动力转化,通过设置举升件,实现了换电平台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包括:
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套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使得所述定位结构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移动;
两个凹陷部,沿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两个所述凹陷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结构的两侧,并容纳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侧的凸起,且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定位结构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所述凹陷部的最大厚度;
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传动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凹陷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传动部连接;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连接部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延伸至所述中间区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定位结构套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
将两个所述凹陷部对称置于所述定位结构的两侧,并与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侧的凸起之间间隙装配;
将所述限位板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分隔板上并位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传动部的一侧,并将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凹陷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传动部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定位结构、凹陷部与限位板之间互相配合,使得传动部随定位结构同向移动,以及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凹陷部限位固定定位结构的两个凸起,这种凹凸结构仅在运动方向上限位,在实现增强连接部沿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直线运动的传动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结构在非运动方向上的自由度。
较佳地,所述传动部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的齿块相卡合固定使得所述齿条可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沿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所述齿条在前后移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举升件随所述齿轮转动而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传动部设置于所述中间区且安装于分隔板上,并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齿条可移动的安装于所述分隔板上,在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安装所述齿块,将所述齿块与所述齿条卡合固定;
将所述齿轮安装在所述举升件上,并将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在本方案中,齿条与齿块卡合,使得齿条可被驱动组件驱动而沿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再通过齿轮带动举升件运动,进而驱动换电平台升降,保证了换电平台升降的平稳性。
较佳地,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齿条的两端且与所述举升件同轴设置;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并与所述举升件连接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所述举升件同轴安装;
将两个所述齿轮置于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并与齿条啮合。
在本方案中,在换电平台沿垂直行走方向的一侧上设置两个齿轮,多个齿轮在驱动换电平台时,能够平衡换电平台的受力,增加与换电平台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的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较佳地,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至少有两个,沿所述框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周侧用于引导所述换电平台的升降;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导向件沿所述框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周侧。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换电平台相对的两侧或者四周设置导向件,以实现了换电平台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换电设备可升降至适合拆装电池的位置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拆装。
较佳地,所述导向件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
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从而所述导向件可在换电平台升降过程中随其展开或收拢以引导所述换电平台在高度方向上升降;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所述导向件沿所述框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周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
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
在本方案中,上述结构形式增强了导向件连接在框架主体和换电平台上的灵活性,使得换电平台所升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满足了换电平台对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车辆进行换电,进而增强了换电设备适用的广泛性。
较佳地,所述换电平台包括:
支撑框架,位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底部,所述支撑框架在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举升机构相配合的配合部,使得所述支撑框架可被所述举升机构驱动而升降;
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框架可移动连接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二层板上方;
所述第一层板设有用于与所述换电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柱和用于对电池包解锁的解锁机构;
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进行定位的车辆定位柱;所述第二层板沿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具有延伸出所述框架主体的伸出部,所述车辆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的伸出部;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二层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
将所述第一层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且位于所述第二层板的上方。
在本方案中,通过使得上层板和下层板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布置,使得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高度落差能够进一步降低,实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距离的压缩性和可调整性,从而实现降低整个电池更换模块高度的目的,使得换电设备的高度进一步被压缩,以满足重卡换电适应不同车辆底盘的高度要求以及车辆底盘上的最低高度需求。
较佳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导向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导轨和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两个第三滑块和两个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板,沿加解锁方向,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的前侧和后侧;
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层板或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避让区域以便于所述第一层板与两个所述第三滑块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单元,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连接和驱动所述第一层板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连接和驱动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层板设有避让凹槽以供所述第一层板的连接件穿过并与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连接;
所述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安装在框架主体内形成换电模块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和两个所述第四滑块安装于所述导轨上,且将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板;
沿加解锁方向,将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二层板的所述避让区域或者位于所述第二层板的前侧和后侧,并将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层板连接;
将所述第二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层板连接;
将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将所述第一层板的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层板的避让凹槽与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支撑框架同时承载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第二层板与第一层板的尺寸不同,或者第二层板设置避让区域,便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各自与导轨相连,互不干涉,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通过第二层板设置避让凹槽,便于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各自与对应的移动单元连接,从而互不干涉,提高了装配效率,以及装配后的结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换电设备模块化设置,便于在换电设备的各个模块上安装所需部件,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各个模块的生产周期,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和修配,增强了换电设备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使得换电设备的适用性更强。在换电模块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行走模块和第二行走模块,采用举升机构驱动换电平台,便于各个机构的独立运行,也保证了换电设备可以从换电车辆的底部进入以对换电车辆进行换电的安全性。同时,换电模块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在换电车辆停靠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换电设备可以通过转动实现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精确定位,进而保证换电的精确性,提高换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与预设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第一行走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第一行走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第三行走轮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第二行走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电设备的第二行走模块的第二滑动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车轮和行走保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行走保持机构和预设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框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举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举升机构的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连接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导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换电平台的导向机构和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换电平台的第一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换电设备的换电平台的第二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换电设备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换电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槽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二行走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止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连接第一行走轮组的第一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电设备100,该换电设备100可沿预设轨道101行走以为换电车辆进行底盘式换电,换电设备100包括换电模块1、第一行走模块2和第二行走模块3,换电模块1包括框架主体11、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框架主体11包括相围设的两个相对的横梁111和两个相对的纵梁112,以及平行于纵梁112并与横梁111相连的两个分隔板113,分隔板113将框架主体11分隔成中间区114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区114两侧的侧部区115,举升机构12连接于分隔板113,举升机构12部分位于侧部区115且部分位于中间区114,换电平台13设置在中间区114并与举升机构12相连,使得可被举升机构12举升而相对框架主体11升降以为换电车辆更换电池;第一行走模块2连接于换电模块1沿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的一侧,第一行走模块2包括一个旋转连接的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模块3连接于换电模块1沿行走方向的另一侧且与第一行走模块2相对,第二行走模块3包括两个滑动连接的第二行走轮组31;其中,换电模块1在第二行走轮组31被驱动时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11和分隔板113均设置有双层板体,双层板体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分隔板113的双层板体之间的间隔空间能够方便举升机构12等部件与分隔板113进行连接,而横梁111的双层板体的间隔空间可以为换电设备100内部的走线预留空间,方便换电设备100内部的各用电部件连接高压或低压的线缆,以增加换电设备100的结构紧凑性,同时可以保证线缆的整齐可靠。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横梁111和分隔板113也可以设置为单层板体或两层以上的板体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将换电设备100模块化设置,便于在换电设备100的各个模块上安装所需部件,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各个模块的生产周期,同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和修配,增强了换电设备100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使得换电设备100的适用性更强。在换电模块1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行走模块2和第二行走模块3,采用举升机构12驱动换电平台13,便于各个机构的独立运行,也保证了换电设备100可以从换电车辆的底部进入以对换电车辆进行换电的安全性。同时,换电模块1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使得在换电车辆停靠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换电设备100可以通过转动进行姿态调整以实现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精确定位,进而保证换电的精确性,提高换电效率。其中,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即为图1中预设轨道101的长度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模块2仅包括一个第一行走轮组21,第一行走轮组21可以设置在换电设备100沿行走方向的中轴线上。第二行走模块3的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则设置在换电设备100沿行走方向的两侧,从而使得三个行走轮组以三角形式稳定的支撑换电设备100,同时可以实现行走、转动等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模块2还包括一第三行走轮组22,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相对设置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相对设置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也就是四个行走轮组分别位于换电设备100的四个端角,使得换电设备100被稳定支撑,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100行走的平稳性以及提高换电设备100的承载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均独立设有驱动机构311,可以增加换电设备100的驱动力,尤其在换电设备100行走过程中,两个驱动机构311同步驱动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使得换电设备100的行走快速稳定。同时,在需要换电设备100进行调整姿态以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包对位时,可以驱动其中一个第二行走轮组31,使得其沿预设轨道101小幅度移动,由于换电设备100始终沿预设轨道101行走,从而在第二行走轮组31在小幅度移动时会继续保持行走方向而相对换电设备100产生滑动,进而使得换电设备100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而实现姿态调整以适配换电车辆在停靠时出现的一些角度偏斜;或者两个驱动机构311可以同时向相反的方向驱动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从而通过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对换电模块1施加转动的力矩,进而使得换电模块1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两个驱动机构311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电设备100的旋转动力,增大换电设备100的适用范围。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在其中一个第二行走轮组31中设置驱动机构311,优选的,将驱动机构311设在与第一行走轮组21位于对角位置的第二行走轮组31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模块2还包括第一行走架23,第二行走模块3还包括第二行走架32,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相对设置于换电模块1垂直行走方向的两侧,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位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位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的设置方便行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安装;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均不需要设置动力部件,二者设置在同一个行走架内,有利于节省出行走架的安装空间以进行其他元件的安装;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设置在同一行走架内,方便驱动机构311的集中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一旋转组件24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旋转组件24包括设置为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且互相转动连接的固定部241和转动部242,且固定部241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转动部242与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或下方相连。通过相互转动连接的固定部241和转动部242实现第一行走架23和第一行走轮组21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固定部241和转动部242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从而能够使得转动连接的稳定性更好,进而能够提升第一行走架23行走时的平稳性以及换电设备100旋转过程的稳定性。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转动部242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将固定部241与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或下方相连。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组件24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组件24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相对旋转功能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25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滑动组件25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251与第一滑块252,第一滑轨251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并沿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滑块252与第三行走轮组22相连,从而使得第三行走轮组22的滑动方向对应的垂直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3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第二滑动组件33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第二滑轨331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沿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滑块332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连,从而使得第二行走轮组31的滑动方向对应的垂直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第三行走轮组22通过第一滑动组件25实现与第一行走架23的滑动连接,第二行走轮组31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3实现与第二行走架32的滑动连接,为换电模块1在旋转时所需的水平面内的位移提供了实现方式;且第一滑轨251和第一滑块252的配合以及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的配合使得滑动更加稳定。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滑块252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滑轨251与第三行走轮组22相连,将第二滑块332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第二滑轨331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连。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行走轮组22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一滑轨251、第一滑块252的高度对应相同,第二行走轮组31前后两侧的两个第二滑轨331、第二滑块332的高度对应相同,使得第三行走轮组22和第二行走轮组31的受力更加均衡,运行更加平稳,避免因高度设置不同导致偏心力的产生,影响换电设备100移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架23内还设有第一连接座26,第三行走轮组2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25与第一连接座26相连,第一连接座26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27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二行走架32内还设有第二连接座34,第二行走轮组3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3与第二连接座34相连,第二连接座34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27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第三行走轮组22可相对第一连接座26滑动,第二行走轮组31可相对第二连接座34滑动,第一连接座26和第二连接座34可分别相对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转动;另外第三行走轮组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组件25,第二行走轮组3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动组件33,使得第三行走轮组22和第二行走轮组31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滑动偏离预设的滑动轨迹;以及通过滑动与转动的配合,提高换电设备100在水平面旋转的平稳性和流畅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在沿行走方向上均是具有预设间隙的,以便于各行走轮组的无障碍旋转。具体的,预设间隙的设定是安装在设计换电设备时,基于换电设备相对第一、第二行走轮组转动的范围来设定,确保换电设备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不会干涉,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不会干涉。第二旋转组件27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组件27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实现相对旋转功能的部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行走轮组22除了不具有动力部件外,其他结构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组件33上设有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第二滑动组件33相对滑动,使得第二行走轮组31被驱动时可带动换电设备100沿预设轨道101行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滑动组件33可相对滑动,使得第二行走轮组31被驱动时,第二行走轮组31沿预设轨道101移动预设距离,可带动换电设备100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实现换电模块1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在换电设备100沿预设轨道101限定的行走方向行走至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的过程中,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即第二滑动组件33的第二滑轨331和第二滑块332之间无法相对滑动,从而换电设备100在前期行走过程中不会因为第二滑动组件33的滑动而晃动,进而提高了换电设备100在行走时的平稳性;在换电设备100行走到换电车辆下方后,再将锁止机构转变为解锁状态,使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进而再对换电设备100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包括可伸缩的锁止杆,当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第二滑轨331以限制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的相对移动;当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通过将锁止杆设置为可伸缩的,实现了锁止机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也就实现了对第二滑动组件33能否滑动的控制。其中,锁止杆伸出压紧第二滑轨331时通过摩擦力阻止第二滑块332相对第二滑轨331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杆有两个,两个锁止杆分别设置于第二滑轨331的上下侧面,因此,锁止杆的伸缩方向指向第二滑轨331的侧面,且锁止杆的端部形状与第二滑轨331侧面的形状相配合。两个锁止杆分别自第二滑轨331的上下两侧作用于第二滑轨331,从而在锁止过程中两个锁止杆能够夹紧第二滑轨331,使得摩擦力更大,锁止效果更好。其中,锁止杆的端部的形状与第二滑轨331侧面的形状相配合,使得锁止杆与第二滑轨331的卡合更加牢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锁止杆的锁止效果,避免锁止杆脱离第二滑轨331。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二滑轨331中设置供锁止杆插入的锁止孔进行锁合,这种结构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限制第二滑动组件33滑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均具有可沿预设轨道101行走的车轮4,车轮4为两侧下边沿可与预设轨道101配合的槽轮;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均连接有行走保持机构5,行走保持机构5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使得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被限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车轮4为槽轮,槽轮与预设轨道101卡合,使得换电设备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保证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在沿着预设轨道101移动时不会出现滑落、脱离预设轨道101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保证了换电设备100行驶的行走稳定性,同时确保了换电设备100的行进路线,避免出现偏差。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轮4为两侧下边沿可与预设轨道101配合的槽轮,通过槽轮的下边沿与预设轨道101卡合,使得车轮被限制在预设轨道101导轨上行走,同时,车轮采用槽轮可以使得换电设备100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保持机构5包括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多个限位部51和用于安装限位部51的安装部52,安装部52沿预设轨道101的宽度方向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并与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多个限位部51相连,限位部51可旋转设置使得在换电设备100沿预设轨道101行走过程中可贴合预设轨道101的侧壁滚动。行走保持机构5还包括分别连接安装部52和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连接部件53,连接部件53还包括沿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延伸且具有一定高度的挡板531,挡板531位于车轮4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或者车轮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以保护车轮4,尤其是当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换电设备100可以相对第二行走轮组31滑动,避免滑动过程中第二行走轮组31的车轮与第二行走架32发生碰撞而导致车轮4损坏,进而影响换电设备的功能。在其他实施中,安装部52也可以直接连接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从而可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行走保持机构5的限位部51可沿预设轨道101的侧壁滚动,减少了对预设轨道101的摩擦,同时保证了对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的行走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52包括位于预设轨道101的上方的安装板521以及自安装板521两侧向下延伸至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延伸板522,延伸板522用于连接限位部51,安装板521具有车轮容纳区523用于容纳换电设备100的车轮4,使得车轮4与预设轨道101的上表面贴合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延伸板522的设置方便对限位部51进行安装,安装板521的车轮容纳区523方便车轮4与预设轨道101的表面贴合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整个结构设置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设备100还包括电气元件6,电气元件6用于控制第一行走模块2、第二行走模块3和换电模块1的运动;电气元件6部分设置于第一行走架23内;换电设备100还包括电气架7,电气架7连接于第一行走架23,电气元件6部分设置于电气架7内。通过电气元件6对第一行走模块2、第二行走模块3和换电模块1的运动进行控制,进而实现换电设备100的自动化运动;第一行走轮组21由于不需要设置驱动部件,故其所在的行走架能够留出安装区以安装部分电气元件6,能够充分利用第一行走架23的空间,使得部件布置更加紧凑;电气架7的设置方便对电气元件6进行安装,并对电气元件6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气元件6也可以只设置于电气架7内或者只设置于第一行走架23内。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举升机构12沿行走方向对称设置在换电平台13的两侧。两个举升机构12在驱动换电平台13时,能够分散支撑换电平台13的支撑力,增加与换电平台13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13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13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12包括驱动组件121、举升组件122和传动组件123,驱动组件121设置在分隔板113远离换电平台13的一侧且位于侧部区115内,用于给举升机构12提供升降换电平台13的动力;举升组件122设置在分隔板113靠近换电平台13的一侧且位于中间区114内,与换电平台13连接以带动换电平台13沿着框架主体11的高度方向升降;传动组件123贯穿设置在分隔板113上,传动组件123连接于驱动组件121和举升组件122之间以使得驱动组件121可驱动举升组件122升降。通过设置驱动组件121和传动组件123,保证了举升组件122带动换电平台13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在驱动组件121和举升组件122之间设置传动组件123,保证了驱动组件121和举升组件122运行的同步性和二者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通过调控驱动组件121的运行更改举升组件122的运行速度,保证了换电平台13通过两侧的举升组件122调控升降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23包括连接部1231和传动部1232,连接部1231一端套设于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延伸至中间区114;传动部1232位于中间区114且设置于分隔板113上,传动部1232与连接部1231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可被驱动组件121驱动而沿着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举升组件122包括举升件1221,举升件1221一端与传动部1232相连,另一端与换电平台13相连,传动部1232在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举升件1221以使得换电平台13可相对框架主体11沿高度方向升降。通过在驱动组件121和分隔板113上分别设置相互联动并可同步作直线运动的连接部1231和传动部1232,精准、稳定地实现了驱动组件121带动举升组件122的动力转化,实现方式更为便捷简单。同时,通过设置举升件1221,以实现了换电平台13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换电设备100可升降至适合拆装电池的位置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拆装。进一步地,还可实现换电平台13升降到不同的高度上,满足不同高度的汽车底盘,增强适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31包括定位结构12311、两个凹陷部12312和限位板12313,定位结构12311套设在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并与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使得定位结构12311沿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移动;沿所述定位结构12311的移动方向,两个凹陷部12312对称设置在定位结构12311的两侧,并容纳定位结构12311对应两侧的凸起12314,且凸起12314向远离定位结构12311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凹陷部12312的最大厚度;分隔板113设置有供限位板12313穿设的开口,限位板12313穿设于该开口并与分隔板113沿定位结构12311的移动方向可滑动连接,限位板12313的一端与两个凹陷部12312连接,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与传动部1232连接。通过定位结构12311、凹陷部12312与限位板12313之间互相配合,使得传动部1232随定位结构12311同向移动,以及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采用凹陷部12312限位固定定位结构12311的两个凸起12314,这种凹凸结构仅在运动方向上限位,在实现增强连接部1231沿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直线运动的传动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结构12311在非运动方向上的自由度,同时凸起12314向远离定位结构12311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凹陷部12312的最大厚度,这样结构形式也避免了定位结构12311与凹陷部12312的接触导致凸起12314对连接部1231在直线方向上运动的干涉。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12312的一侧开口,另外三侧与与凸起12314相配合,位于定位结构12311的移动方向上的凹陷部12312的一侧或两侧可以设置为与凸起12314间隙配合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定位结构12311的移动方向上,凸起12314与凹陷部12312相接触的侧壁设置为圆弧面,圆弧面以凸起的延伸方向为轴线方向。上述结构设置使得凸起12314没有完全固定在凹陷部12312内,在不影响传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方便的安装和拆除,也能够方便的在凹陷部12312内进行转动等其他无关直线运动方向的运动,方便对其进行调整;以及凸起12314与凹陷部12312接触的侧壁采用圆弧面结构,可以使得即使由于装配误差导致凸起12314与凹陷部12312在绕凸起12314轴线的旋转方向上有一定的偏差,对直线运动方向上凸起12314与凹陷部12312之间的间隙也始终能够保持相等,降低了装配要求,并且保证了定位结构12311与传动部1232之间传动的一致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也即与分隔板113的延伸方向平行。动力输出轴上套设有定位结构12311,定位结构12311与凹陷部12312相卡接以带动凹陷部12312移动,凹陷部12312与限位板12313的一端连接,限位板12313穿设于分隔板113,限位板12313的另一端连接有齿块12323,齿块12323与传动部1232配合连接。分隔板113上有第四滑轨12316,凹陷部12312通过连接板12315连接第五滑块12317,定位结构12311通过第五滑块12317与第四滑轨12316的配合实现沿分隔板113的延伸方向更稳定的移动,同时带动限位板12313的移动,进而带动传动部1232的移动,带动举升机构12进行举升。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1232包括相啮合的齿轮12321和齿条12322,齿条12322可移动的设置于分隔板113上,且齿条12322与限位板12313的另一端设置的齿块12323相卡合固定使得齿条12322可被驱动组件121驱动而沿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齿条12322在前后移动带动齿轮12321转动过程中,举升件1221随齿轮12321转动而驱动换电平台13升降。通过齿轮12321和齿条12322相啮合增强传动的精密性,保证了齿轮12321和驱动机构311运行的同步性,同时可通过调控驱动机构311的动力输出轴的运行更改齿轮12321转动的速度,进一步地,齿轮12321和齿条12322相啮合也保证了齿轮12321运行的平稳性,进而保证了换电平台13升降的平稳性。同时,通过齿块12323与齿条12322卡合固定,提高了连接部1231与传动部1232之间的可靠性以及同步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齿块12323和齿条12322的连接更可靠,可在齿块12323和齿条12322上预设通孔并通过紧固件穿设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12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12321沿齿条12322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齿条12322的两端且与举升件1221同轴设置。在换电平台13沿垂直行走方向的一侧上设置两个齿轮12321,多个齿轮12321在驱动换电平台13时,能够平衡换电平台13的受力,增加与换电平台13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13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13的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12还包括导向件124,导向件124设置有四个,沿框架主体1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设置于换电平台13的四周侧,用于引导换电平台13的升降。通过在换电平台13相对的两侧或者四周设置导向件124,以实现了换电平台13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换电设备100可升降至适合拆装电池的位置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拆装。进一步,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换电平台13升降到不同的高度上,满足不同高度的汽车底盘,增强使用的普遍性。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件124的设置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例如还可以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换电平台13的相对的两侧,其中优选将导向件124设置在换电平台13靠近的分隔板113的两侧,使得导向件124可与举升组件122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举升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24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1241和第二连杆1242;第一连杆1241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主体11,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换电平台13;第二连杆1242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换电平台13,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主体11,从而导向件124可在换电平台13升降过程中随其展开或收拢以引导换电平台13在高度方向上升降。上述结构形式增强了导向件124连接在框架主体11和换电平台13上的灵活性,使得换电平台13所升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满足了换电平台13对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车辆进行换电,进而增强了换电设备100适用的广泛性。同时,这种结构的导向件124的整体高度较低,有利于整个换电设备100高度的降低,因为底盘式换电情况下,车底空间有限,以及重型卡车的电池包尺寸较大,需要低高度的换电设备100来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13包括支撑框架131,支撑框架131位于换电平台13的底部,支撑框架131在朝向分隔板113的侧壁设有与举升机构12相配合的配合部1311,使得支撑框架131可被举升机构12驱动而升降;换电平台13还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框架131的上方并与支撑框架131可移动连接的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第一层板132位于第二层板133上方;第一层板132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柱134和用于对电池包解锁的解锁机构135,其中,解锁机构135在换电设备100与电动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第二层板133上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进行定位的车辆定位柱136,第二层板133沿垂直行走方向具有延伸出框架主体11的伸出部1331,车辆定位柱136设置于第二层板133的伸出部1331。采用这种结构形式,进一步的增强了电池包和换电车辆底盘连接的精准度,提高电池更换的过程中电池和换电车辆底部的吻合度,保障了电池连接在换电车辆上的紧固性,同时仅将第二层板133设置伸出部1331,使得整个换电设备100其他区域的尺寸无需增加,便满足与电池包定位的可能,节约成本。进一步地,通过使得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在水平方向上和高度方向上错位布置,使得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之间的高度落差能够进一步降低,从而实现降低整个换电平台13的目的,使得换电设备100的高度进一步被压缩,以满足重卡换电的最低高度需求。同时,分别在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上设有电池定位柱134和车辆定位柱136分别与电池包和换电车辆进行对应的定位,使得换电设备100可以精确定位到电池包,从而可以有效进行电池拆卸和安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举升件1221为凸轮结构,配合部1311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结构,凸轮结构的一端设于滑槽结构内,齿轮12321带动凸轮结构转动,凸轮结构能够在滑槽结构内水平移动,同时带动滑槽结构向上移动,进而实现支撑框架131的举升。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31上设有导向机构137和移动机构138,导向机构137包括垂直行走方向的导轨1371和设置于导轨1371上的两个第三滑块1372和两个第四滑块1373,第三滑块1372连接于第一层板132,第四滑块1373连接于第二层板133,沿加解锁方向,两个第三滑块1372分别设置于两个第四滑块1373的前侧和后侧;第二层板133沿导轨1371延伸方向的长度短于第一层板132,第二层板133沿导轨1371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避让区域1332以便于第一层板132与两个第三滑块1372连接,移动机构138包括第一移动单元1381和第二移动单元1382,第一移动单元1381设置于支撑框架131上,并连接和驱动第一层板132沿导轨1371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二移动单元1382设置于支撑框架131上,并连接和驱动第二层板133沿导轨1371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二层板133设有避让凹槽1333以供第一层板132的连接件穿过并与第一移动单元1381连接。通过支撑框架131同时承载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且通过将第二层板133与第一层板132的尺寸设计为不同,或者在第二层板133设置避让区域1332,便于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分别通过不同滑块连接至单个导轨上,有效减少导轨数量,节约空间,进一步满足导向机构137与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在结构紧凑、降低组件高度方面的设计需求。同时,将支撑框架131上驱动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移动的第一移动单元1381和第二移动单元1382并排布置,且第二层板133设置避让凹槽1333便于位于第二层板133上方的第一层板132与第一移动单元1381连接,使得移动机构138与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的连接方便,满足结构紧凑、降低组件高度方面的设计需求,进而进一步实现整个换电设备100的高度的降低。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避让凹槽1333沿着垂直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层板133上,以方便第一层板132的多个连接件穿过这些避让凹槽1333与第一移动单元1381进行连接,避让区域1332设置于第二层板133垂直于换电设备100的行走方向的两侧,避让区域1332的设置使得第二层板133在该处窄于第一层板132,进而为第三滑块1372与第一层板132的连接留出空间。通过在第二层板上设置避让凹槽1333和避让区域1332,实现了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的上下错位安装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11包括对应伸出部1331的第一区域1111和位于伸出部1331两侧的第二区域1112,第一区域1111的高度低于第二区域1112的高度,使得换电平台13未被举升时,第一层板132低于第二区域1112。第一区域1111相对第二区域1112在高度方向上存在落差,使得中间区114在高度方向上有更大的容配空间,增大了换电平台13在高度方向上的压缩限度,进一步地满足了重卡换电的最低高度需求。
实施例2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电设备100的装配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中的换电设备100,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
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
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
将第一行走模块2和第二行走模块3分别安装于换电模块1沿行走方向的两侧形成换电设备100。
将换电设备100采用模块化装配,由于各模块整体结构较小,便于装配;且将所需要的对应机构分别组装至各个模块内,可以降低装配的复杂性以及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可以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及位置关系进行组装,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状况按需组装各个模块,增强了对单个模块组装和调试的灵活性。进一步地,按照实际情况将其他各部件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各个模块之后,再根据各个模块内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等将这些模块相互组装在一起,可以节省各模块相互组装之前,现场装配所占据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的步骤和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同时实施。
通过使上述三个步骤同时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组装换电设备100的效率,可以采用多个工作人员同时组装各个模块,以降低组装换电设备100的总耗时,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在各个模块之间还未相互组装时,可以安排不同的装配工人分别将对应机构安装在各模块内部的对应位置上,便于后续装配人员可根据各个模块内部对应机构的位置直接将各个模块进行组装,安装难度相对较低,且安装完成之后便于单独调试。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主体11包括相围设的两个相对的横梁111和两个相对的纵梁112,以及平行于纵梁112并与横梁111相连的两个分隔板113,分隔板113将框架模块分隔成中间区114以及对称设置在中间区114两侧的侧部区115,举升机构12连接于分隔板113,举升机构12部分位于侧部区115且部分位于中间区114,换电平台13设置在中间区114并与举升机构12相连,使得可被举升机构12举升而相对框架主体11升降以为换电车辆更换电池;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横梁111和两个纵梁112分别相对设置并进行围设连接;
将两个分隔板113平行于纵梁112设置并与横梁111进行连接;
将举升机构12与分隔板113连接;
将换电平台13设置在中间区114并与举升机构12连接。
通过两个横梁111和两个纵梁112围设出框架结构,并通过两个分隔板113对框架结构进行区域划分,方便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的安装,使得换电设备100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换电设备100的组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模块2还包括一第三行走轮组22,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相对设置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行走模块2的第三行走轮组22安装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且与第一行走轮组21相对的一侧。
在第一行走模块2中设置第三行走轮组22,且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相对设置,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100行走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相对设置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
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相对安装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
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设置于换电设备100平行于行走方向的两侧,有利于保证换电设备100行走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均独立设有驱动机构311;
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均独立安装驱动机构311。
当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均设置有驱动机构311时,可以通过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对换电模块1施加转动的力矩,进而使得换电模块1能够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能够增大换电设备100的旋转动力,增大换电设备100的适用范围。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在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中的一个中安装驱动机构311,优选的,将驱动机构311设在与第一行走轮组21位于对角的第二行走轮组31中。则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与第一行走轮组21位于对角的第二行走轮组31中安装驱动机构3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模块2还包括第一行走架23,第二行走模块3还包括第二行走架32,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相对设置于换电模块1垂直行走方向的两侧,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位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位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
将第一行走架23连接于换电模块1垂直行走方向的一侧;
和,装配方法在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
将第二行走架32连接于换电模块1垂直行走方向的另一侧。
将第一行走模块2和第二行走模块3分别进行组装,之后再将第一行走模块2和第二行走模块3设置于换电模块1垂直于行走方向的两侧,可以节省各模块相互组装之前,现场装配所占据的空间,也便于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一旋转组件24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旋转组件24包括设置为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且互相转动连接的固定部241和转动部242,且固定部241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转动部242与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或下方相连;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和下方安装第一旋转组件24;
将第一旋转组件24的固定部241与第一行走轮组21连接;
将第一旋转组件24的转动部242与第一行走架23连接。
通过相互转动连接的固定部241和转动部242实现第一行走架23和第一行走轮组21的转动连接,同时由于固定部241和转动部242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从而能够使得转动连接的稳定性更好,进而能够提升第一行走架23行走时的平稳性。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转动部242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将固定部241与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或下方相连。则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第一行走轮组21的上方和下方安装第一旋转组件24;将第一旋转组件24的转动部242与第一行走轮组21连接;将第一旋转组件24的固定部241与第一行走架2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25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滑动组件25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251与第一滑块252,第一滑轨251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滑块252与第三行走轮组22相连,使得第三行走轮组22可沿与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第一行走架23滑动;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3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第二滑动组件33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第二滑轨331第二行走架32相连,第二滑块332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连,使得第二行走轮组31可沿与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第二行走架32滑动;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安装第一滑动组件25;
将第一滑动组件25中的第一滑轨251与第一行走架23连接,将第一滑块252与第三行走轮组22连接;
装配方法在将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安装第二滑动组件33;
将第二滑动组件33的第二滑轨331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将第二滑块332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连。
第三行走轮组22通过第一滑动组件25实现与第一行走架23的滑动连接,第二行走轮组31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3实现与第二行走架32的滑动连接,为换电模块1在旋转时所需的水平面内的位移提供了实现方式;且第一滑轨251和第一滑块252的配合以及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的配合使得滑动更加稳定。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滑块252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一滑轨251与第三行走轮组22相连,将第二滑块332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第二滑轨331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连。则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设置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安装第一滑动组件25;将第一滑动组件25中的第一滑块252与第一行走架23连接,将第一滑轨251与第三行走轮组22连接;装配方法在将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安装第二滑动组件33;将第二滑动组件33的第二滑块332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将第二滑轨331与第二行走轮组31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架23内还设有第一连接座26,第三行走轮组2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25与第一连接座26相连,第一连接座26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27与第一行走架23相连;第二行走架32内还设有第二连接座34,第二行走轮组31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33与第二连接座34相连,第二连接座34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27与第二行走架32相连;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三行走轮组22的前侧和后侧的第一滑动组件25分别与第一连接座26连接;
通过在第一连接座26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第二旋转组件27将第一连接座26旋转连接于第一行走架23;
装配方法在将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二行走轮组31的前侧和后侧的第二滑动组件33分别与第二连接座34连接;
通过在第二连接座34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第二旋转组件27将第二连接座34旋转连接于第二行走架32。
第三行走轮组22可相对第一连接座26滑动,第二行走轮组31可相对第二连接座34滑动,第一连接座26和第二连接座34可分别相对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转动;另外第三行走轮组2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组件25,第二行走轮组3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滑动组件33,使得第三行走轮组22和第二行走轮组31的滑动更加稳定,避免滑动偏离预设的滑动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组件33上设有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第二滑动组件33相对滑动,使得第二行走轮组31被驱动时可带动换电设备100沿预设轨道101行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滑动组件33可相对滑动,使得第二行走轮组31被驱动时,第二行走轮组31沿预设轨道101移动预设距离,可带动换电设备100以第一行走轮组21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实现换电模块1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
装配方法在将两个第二行走轮组31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二行走架32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滑动组件33内安装锁止机构,使得当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第二滑动组件33相对滑动;当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滑动组件33可相对滑动。
在换电设备100沿预设轨道101限定的行走方向行走至与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的过程中,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即第二滑动组件33的第二滑轨331和第二滑块332之间无法相对滑动,从而换电设备100在前期行走过程中不会因为第二滑动组件33的滑动而晃动,进而提高了换电设备100在行走时的平稳性;在换电设备100行走到换电车辆下方后,再将锁止机构转变为解锁状态,使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之间能够相对滑动,进而再对换电设备100与换电车辆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机构包括可伸缩的锁止杆,当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或插入第二滑轨331以限制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的相对移动;当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
装配方法在在第二滑动组件33内安装锁止机构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锁止机构中安装锁止杆,使得当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或插入第二滑轨331以限制第二滑轨331与第二滑块332的相对移动;当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
通过将锁止杆设置为可伸缩的,实现了锁止机构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切换,也就实现了对第二滑动组件33能否滑动的控制。其中,锁止杆伸出压紧第二滑轨331时通过摩擦力阻止第二滑块332相对第二滑轨331滑动,或者采用锁止杆插入第二滑轨331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限制第二滑动组件33滑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杆的伸缩方向指向第二滑轨331的侧面,且锁止杆的端部形状与第二滑轨331侧面的形状相配合;锁止杆有两个,两锁止杆分别设置于第二滑轨331的上下侧面;
装配方法在在锁止机构中安装锁止杆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锁止杆的伸缩方向设置为指向第二滑轨331的侧面;
在第二滑轨331的上下侧面分别安装锁止杆。
两个锁止杆分别自第二滑轨331的上下两侧作用于第二滑轨331,从而在锁止过程中两个锁止杆能够夹紧第二滑轨331,使得摩擦力更大,锁止效果更好。其中,锁止杆的端部的形状与第二滑轨331侧面的形状相配合,使得锁止杆与第二滑轨331的卡合更加牢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锁止杆的锁止效果,避免锁止杆脱离第二滑轨331。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二滑轨331中设置供锁止杆插入的锁止孔进行锁合,通过锁止杆和锁止孔的销孔配合方式,进一步提高锁止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均具有可沿预设轨道101行走的车轮4,车轮4为两侧下边沿可与预设轨道101配合的槽轮;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均连接有行走保持机构5,行走保持机构5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使得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被限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和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中均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中设置安装车轮4;
将车轮4与预设轨道101相卡合;
或,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具有可沿预设轨道101行走的车轮和与车轮相连的行走保持机构5,行走保持机构5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使得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被限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和将第二行走轮组31进行组装形成第二行走模块3的步骤中均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中安装车轮4;
将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分别连接行走保持机构5;
将行走保持机构5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
车轮4采用槽轮,与预设轨道101卡合,使得换电设备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或者,通过车轮连接行走保持机构的方式将车轮限制在轨道上;且采用上述结构任意一种形式,能够保证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在沿着预设导轨1371移动时不会出现滑落、脱离预设轨道101的情况,进而进一步保证了换电设备100行驶的行走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保持机构5包括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多个限位部51和用于安装限位部51的安装部52,安装部52沿预设轨道101的宽度方向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并与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多个限位部51相连,限位部51可旋转设置使得在换电设备100沿预设轨道101行走过程中可贴合预设轨道101的侧壁滚动;
装配方法在将行走保持机构5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安装部52沿预设轨道101的宽度方向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并与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多个限位部51连接;
将限位部51可旋转安装于预设轨道101的侧壁。
行走保持机构5的安装部52用于连接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行走保持机构5的限位部51可沿预设轨道101的侧壁滚动,减少了对预设轨道101的摩擦,同时保证了对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和第三行走轮组22的车轮4的行走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52包括位于预设轨道101的上方的安装板521以及自安装板521两侧向下延伸至预设轨道101两侧的延伸板522,延伸板522用于连接限位部51,安装板521具有车轮容纳区523用于容纳换电设备100的车轮4,使得车轮4与预设轨道101的上表面贴合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
装配方法在将行走保持机构5跨设于预设轨道101上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安装板521与第一行走轮组21、第二行走轮组31或第三行走轮组22连接;
将延伸板522与限位部51连接。
延伸板522的设置方便对限位部51进行安装,安装板521的车轮容纳区523方便车轮4与预设轨道101的表面贴合并在预设轨道101上行走,整个结构设置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设备100还包括电气元件6,电气元件6用于控制第一行走模块2、第二行走模块3和换电模块1的运动;电气元件6部分设置于第一行走架23内;换电设备100还包括电气架7,电气架7连接于第一行走架23,电气元件6部分设置于电气架7内;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21进行组装形成第一行走模块2的步骤之后进行以下步骤:
将至少部分电气元件6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内;
将电气架7连接于第一行走架23,并将部分电气元件6安装于电气架7内。
将电气元件6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和电气架7内,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方便,且第一行走架23和电气架7对电气元件6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举升机构12沿行走方向对称设置在换电平台13的两侧;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举升机构12沿行走方向对称安装在换电平台13的两侧。
两个举升机构12可以同时设置在换电平台13的两侧,提高装配效率,两个举升机构12在驱动换电平台13时,能够分散支撑换电平台13的支撑力,增加与换电平台13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13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13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12包括举升机构12包括驱动组件121、举升组件122和传动组件123,驱动组件121设置在分隔板113远离换电平台13的一侧且位于侧部区115内,用于给举升机构12提供升降换电平台13的动力;举升组件122设置在分隔板113靠近换电平台13的一侧且位于中间区114内,与换电平台13连接以带动换电平台13沿着框架主体11的高度方向升降;传动组件123贯穿设置在分隔板113上,传动组件123连接于驱动组件121和举升组件122之间以使得驱动组件121可驱动举升组件122升降;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驱动组件121安装于分隔板113远离换电平台13的一侧且位于侧部区115内;
将举升组件122安装于分隔板113靠近换电平台13的一侧且位于中间区114内,并与换电平台13连接;
将传动组件123贯穿安装于分隔板113上,并连接于驱动组件121和举升组件122之间。
通过驱动组件121为举升机构12提供升降换电平台13的动力,通过举升组件122带动换电平台13沿着框架主体11的高度方向升降,通过传动组件123使得驱动组件121可驱动举升组件122升降,上述结构安装使得换电平台13可以平稳地移动电池包。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23包括连接部1231和传动部1232,连接部1231一端套设于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延伸至中间区114;传动部1232位于中间区114且设置于分隔板113上,传动部1232与连接部1231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可被驱动组件121驱动而沿着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举升组件122包括举升件1221,举升件1221一端与传动部1232相连,另一端与换电平台13相连,传动部1232在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举升件1221以使得换电平台13可相对框架主体11沿高度方向升降;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连接部1231一端套设于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延伸至中间区114;
将传动部1232设置于中间区114且安装于分隔板113上,并与连接部1231的另一端相连;
将举升件1221一端与传动部1232相连,另一端与换电平台13相连。
通过在驱动组件121和分隔板113上分别设置相互联动并可同步作直线运动的连接部1231和传动部1232,精准、稳定地实现了驱动组件121带动举升组件122的动力转化,通过设置举升件1221,实现了换电平台13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31包括定位结构12311、两个凹陷部12312和限位板12313,定位结构12311套设在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并与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使得定位结构12311沿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移动;沿定位结构12311的移动方向,两个凹陷部12312对称设置在定位结构12311的两侧,并容纳定位结构12311两相对侧表面的凸起12314,且凸起12314向远离定位结构12311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凹陷部12312的最大厚度;限位板12313位于连接部1231靠近传动部1232的一侧并与分隔板113沿定位结构12311的移动方向可滑动连接,限位板12313的一端与两个凹陷部12312连接,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与传动部1232连接;
装配方法在将连接部1231一端套设于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延伸至中间区114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定位结构12311套设在驱动组件121的动力输出轴,并与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
将两个凹陷部12312对称置于定位结构12311的两侧,并与定位结构12311对应两侧的凸起12314之间间隙装配;
将限位板12313可滑动地安装于分隔板113上并位于连接部1231靠近传动部1232的一侧,并将限位板12313的一端与两个凹陷部12312连接,另一端穿过分隔板113与传动部1232连接。
通过定位结构12311、凹陷部12312与限位板12313之间互相配合,使得传动部1232随定位结构12311同向移动,以及确保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凹陷部12312限位固定定位结构12311的两个凸起12314,这种凹凸结构仅在运动方向上限位,在实现增强连接部1231沿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直线运动的传动效果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结构12311在非运动方向上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部1232包括相啮合的齿轮12321和齿条12322,齿条12322可移动的设置于分隔板113上,且齿条12322与限位板12313的另一端设置的齿块相卡合固定使得齿条12322可被驱动组件121驱动而沿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齿条12322在前后移动带动齿轮12321转动过程中,举升件1221随齿轮12321转动而驱动换电平台13升降;
装配方法在将传动部1232设置于中间区114且安装于分隔板113上,并与连接部1231的另一端相连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齿条12322可移动的安装于分隔板113上,在限位板12313的另一端安装齿块12323,将齿块12323与齿条12322卡合固定;
将齿轮12321安装在举升件1221上,并将齿轮12321与齿条12322啮合。
齿条12322与齿块卡合,使得齿条12322可被驱动组件121驱动而沿垂直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进而带动齿轮12321转动,再通过齿轮12321带动举升件1221运动,进而驱动换电平台13升降,保证了换电平台13升降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123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齿轮12321沿齿条12322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齿条12322的两端且与举升件1221同轴设置;
装配方法在将齿轮12321与齿条12322啮合,并与举升件1221连接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齿轮12321分别与举升件1221同轴安装;
将两个齿轮12321置于沿齿条12322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并与齿条12322啮合。
在换电平台13沿垂直行走方向的一侧上设置两个齿轮12321,多个齿轮12321在驱动换电平台13时,能够平衡换电平台13的受力,增加与换电平台13的接触点,进而可以增强换电平台13承载电池包时在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和稳定性,避免换电平台13的受力不均而导致电池包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12还包括导向件124,导向件124至少有两个,沿框架主体11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换电平台13的周侧用于引导换电平台13的升降;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导向件124沿框架主体11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换电平台13的周侧。
通过在换电平台13相对的两侧或者四周设置导向件124,以实现了换电平台13升降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换电设备100可升降至适合拆装电池的位置对换电车辆上的电池进行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124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1241和第二连杆1242;第一连杆1241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主体11,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换电平台13;第二连杆1242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换电平台13,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主体11,从而导向件124可在换电平台13升降过程中随其展开或收拢以引导换电平台13在高度方向上升降;
装配方法在将导向件124沿框架主体11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换电平台13的周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连杆1241与第二连杆1242铰接;
将第一连杆1241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主体11,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换电平台13;
将第二连杆1242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换电平台13,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框架主体11。
上述结构形式增强了导向件124连接在框架主体11和换电平台13上的灵活性,使得换电平台13所升的高度是可调节的,满足了换电平台13对不同底盘高度的电动车辆进行换电,进而增强了换电设备100适用的广泛性。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平台13包括支撑框架131,支撑框架131位于换电平台13的底部,支撑框架131在朝向分隔板113的侧壁设有与举升机构12相配合的配合部1311,使得支撑框架131可被举升机构12驱动而升降;换电平台13还包括分别位于支撑框架131的上方并与支撑框架131可移动连接的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第一层板132位于第二层板133上方;第一层板132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柱134和用于对电池包解锁的解锁机构135;第二层板133上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进行定位的车辆定位柱136,第二层板133沿垂直行走方向具有延伸出框架主体11的伸出部1331,车辆定位柱136设置于第二层板133的伸出部1331;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二层板133连接于支撑框架131;
将第一层板132连接于支撑框架131,且位于第二层板133的上方。
通过使得上层板和下层板在水平方向上错位布置,使得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高度落差能够进一步降低,实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距离的压缩性和可调整性,从而实现降低整个电池更换模块高度的目的,使得换电设备100的高度进一步被压缩,以满足重卡换电适应不同车辆底盘的高度要求以及车辆底盘上的最低高度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31上设有导向机构137和移动机构138,导向机构137包括垂直行走方向的导轨1371和设置于导轨1371上的两个第三滑块1372和两个第四滑块1373,第三滑块1372连接于第一层板132,第四滑块1373连接于第二层板133,沿加解锁方向,两个第三滑块1372分别设置于两个第四滑块1373的前侧和后侧;第二层板133沿导轨1371延伸方向的长度短于第一层板132或第二层板133沿导轨1371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避让区域1332以便于第一层板132与两个第三滑块1372连接,移动机构138包括第一移动单元1381和第二移动单元1382,第一移动单元1381设置于支撑框架131上,并连接和驱动第一层板132沿导轨1371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二移动单元1382设置于支撑框架131上,并连接和驱动第二层板133沿导轨1371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第二层板133设有避让凹槽1333以供第一层板132的连接件穿过并与第一移动单元1381连接;
装配方法在将举升机构12和换电平台13安装在框架主体11内形成换电模块1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两个第三滑块1372和两个第四滑块1373安装于导轨1371上,且将第四滑块1373连接于第二层板133;
沿加解锁方向,将两个第三滑块1372分别安装于两个第四滑块1373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第二层板133的避让区域1332或者位于第二层板133的前侧和后侧,并将第三滑块1372与第一层板132连接;
将第二移动单元1382设置于支撑框架131上并与第二层板133连接。
将第一移动单元1381设置于支撑框架131上并将第一层板132的连接件穿过第二层板133的避让凹槽与第一移动单元1381连接。
通过支撑框架131同时承载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第二层板133与第一层板132的尺寸不同,或者第二层板133设置避让区域1332,便于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各自与导轨相连,互不干涉,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通过第二层板133设置避让凹槽1333,便于第一层板132和第二层板133各自与对应的移动单元连接,从而互不干涉,提高了装配效率,以及装配后的结构紧凑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电设备100,该换电设备100与实施例1中的换电设备100在结构上大体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一行走架23内设有止动组件8,以下结合图19至图22进行阐述,止动组件8设置于第一行走架23和第一连接座26之间;第二行走架32内设有止动组件8,止动组件8设置于第二行走架32和第二连接座34之间;止动组件8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分别用于锁定或解锁第一行走架23与第一连接座26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或第二行走架32与第二连接座34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第一连接座26通过止动组件8能够在换电设备100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第一行走轮组21和第三行走轮组22转动运动的发生,第二连接座通过止动组件8能够在换电设备100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第二行走轮组31转动运动的发生,使得换电设备100在移动时更为平稳,不会因为转动而晃动。而在换电设备100需要调整姿态与电动车辆对位时,通过解锁止动组件8,使第一连接座26和第二连接座34可相对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运动,从而换电设备100可相对扭转以与换电车辆对位,方便拆装电池。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模块2中的第一行走轮组21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也设置有第一连接座26,第一连接座26可以采用与第二行走轮组、第三行走轮组中的第一连接座26同样的结构,也可以,如图23所示,该第一连接座26为板状件,设置为板状件在第一行走轮组无需滑动功能的情况下,使得结构更为简单,也方便加工和安装,且有利于将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的第一间隙设置得更小,进一步有利于减小楔形块81的尺寸。而在第一行走模块2中连接第三行走轮组22的第一连接座26以及第二行走模块3中连接第二行走轮组31的第二连接座34均设置为框架状以便于设置第一、第二滑动组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单独在第三行走轮组22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以及第二行走轮组31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设置板状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6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连接座34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止动组件8包括可伸缩的楔形块81,当止动组件8处于锁定状态时,楔形块81自原始位置伸出至间第一隙内以限制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或,楔形块81自原始位置伸出至第二间隙内以限制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止动组件8处于解锁状态时,楔形块81缩回原始位置释放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以及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可使其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止动组件8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6和第二连接座34的前后两侧位置,采用可伸缩的楔形块81,其较窄的一端朝向第一或第二间隙,在锁定状态时,楔形块81伸出卡入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中,使得第一连接座26和第一行走架23以及第二连接座34和第二行走架32之间没有转动自由度,无法转动,而在解锁状态下,楔形块81缩回原位置,释放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第一连接座26可相对第一行走架23转动,第二连接座34可相对第二行走架32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止动组件8还包括气缸82,通过气缸82对楔形块81进行推拉,实现楔形块81的伸出和缩回运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缸可替换为其他动力件。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在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设置第一间隙,或者只在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设置第二间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电设备100的装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3,且该方法大致与实施例2中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止动组件8的安装,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架23内设有止动组件8,止动组件8设置于第一行走架23和第一连接座26之间,第二行走架32内设有止动组件8,止动组件8设置于第二行走架32和第二连接座34之间;止动组件8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分别用于锁定或解锁第一行走架23与第一连接座26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或第二行走架32与第二连接座34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
装配方法在将第一行走轮组和第三行走轮组沿行走方向分别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的两侧的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止动组件8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和第一连接座26之间;
将止动组件8安装于第二行走架32和第二连接座34之间。
第一连接座26或第二连接座34通过止动组件8,能够在换电设备100移动时锁定其与第一行走架23或第二行走架3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避免转动运动的发生,使得换电设备100在移动时更为平稳,不会因为转动而晃动。而在换电设备100需要调整姿态与电动车辆对位时,通过解锁止动组件8,使第一连接座26和第二连接座34可相对第一行走架23和第二行走架32运动,从而换电设备100可相对扭转以与换电车辆对位,方便拆装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6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连接座34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止动组件8包括可伸缩的楔形块,当止动组件8处于锁定状态时,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内以限制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的相对转动;同时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第二间隙内以限制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止动组件8处于解锁状态时,楔形块缩回原始位置释放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装配方法在将止动组件8安装于第一行走架23和第一连接座26之间的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第一连接座26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的第一间隙处安装止动组件8;
分别在第二连接座34沿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的第二间隙处安装止动组件8。
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以及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存在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可使其具有转动的自由度,止动组件8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6和第二连接座34的前后两侧位置,采用可伸缩的楔形块,其较窄的一端朝向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在锁定状态时,楔形块伸出卡入第一间隙或间隙中,使得第一连接座26和第一行走架23以及第二连接座34和第二行走架32之间没有转动自由度,无法转动,而在解锁状态下,楔形块缩回原位置,释放第一间隙或间隙,第一连接座26可相对第一行走架23转动,第二连接座34可相对第二行走架32转动。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在第一连接座26与第一行走架23之间设置第一间隙,或者只在第二连接座34与第二行走架32之间设置第二间隙。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9)
1.一种换电设备,可沿预设轨道行走以为换电车辆进行底盘式换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包括:
换电模块,包括框架主体、举升机构和换电平台,所述框架主体包括相围设的两个相对的横梁和两个相对的纵梁,以及平行于所述纵梁并与所述横梁相连的两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框架主体分隔成中间区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两侧的侧部区,所述举升机构连接于所述分隔板,所述举升机构部分位于所述侧部区且部分位于所述中间区,所述换电平台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并与所述举升机构相连,使得可被所述举升机构举升而相对所述框架主体升降以为所述换电车辆更换电池;
第一行走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电模块沿所述换电设备的行走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行走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旋转连接的第一行走轮组;
第二行走模块,连接于所述换电模块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行走模块相对,所述第二行走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滑动连接的第二行走轮组;
其中,所述换电模块在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能够以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以与所述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模块还包括一第三行走轮组,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设备平行于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中的一个设有驱动机构,且设有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位于对角;和/或,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均独立设有驱动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模块还包括第一行走架,所述第二行走模块还包括第二行走架,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行走架相对设置于所述换电模块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行走架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一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设置为可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且互相转动连接的固定部和转动部,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转动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的上方或下方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相连,使得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可沿与所述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第一行走架滑动;和/或,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相连,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可沿与所述行走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所述第二行走架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内还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架相连;和/或,所述第二行走架内还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行走轮组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上方和下方各自通过第二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行走架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设有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可限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可带动所述换电设备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可相对滑动,使得所述第二行走轮组被驱动时,所述第二行走轮组沿所述预设轨道移动预设距离,可带动所述换电设备以所述第一行走轮组为支点在水平面内旋转从而实现所述换电模块与所述换电车辆的电池对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可伸缩的锁止杆,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杆自原始位置伸出并在预设位置抵住或插入所述第二滑轨以限制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移动;当所述锁止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杆缩回至原始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的伸缩方向指向所述第二滑轨的侧面,且所述锁止杆的端部形状与所述第二滑轨侧面的形状相配合或所述第二滑轨设有供所述锁止杆插入的锁止孔;和/或,所述锁止杆有两个,两个所述锁止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的上下侧面。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内设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和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行走架内设有止动组件,所述止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
所述止动组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分别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行走架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或所述第二行走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相对转动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座沿所述行走方向的前后两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止动组件包括可伸缩的楔形块,当所述止动组件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所述第一间隙内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行走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或,所述楔形块自原始位置伸出至所述第二间隙内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行走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所述止动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楔形块缩回原始位置释放所述第一间隙和/或所述第二间隙。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均具有可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的车轮,所述车轮为两侧下边沿可与所述预设轨道配合的槽轮;或,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均连接有行走保持机构,所述行走保持机构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使得所述第一行走轮组、所述第二行走轮组和所述第三行走轮组的车轮被限制在所述预设轨道上行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保持机构包括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限位部和用于安装所述限位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预设轨道的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预设轨道上并与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多个所述限位部相连,所述限位部可旋转设置使得在所述换电设备沿所述预设轨道行走过程中可贴合所述预设轨道的侧壁滚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所述预设轨道的上方的安装板以及自所述安装板两侧向下延伸至所述预设轨道两侧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用于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安装板具有车轮容纳区用于容纳所述换电设备的所述车轮,使得所述车轮与所述预设轨道的上表面贴合并在所述预设轨道上行走。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行走模块、所述第二行走模块和所述换电模块的运动;
所述电气元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架内;和/或,
所述换电设备还包括电气架,所述电气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行走架,所述电气元件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气架内。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行走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侧部区内,用于给所述举升机构提供升降所述换电平台的动力;
举升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中间区内,与所述换电平台连接以带动所述换电平台沿着所述框架主体的高度方向升降;
传动组件,贯穿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举升组件之间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举升组件升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套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延伸至所述中间区;
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中间区且设置于分隔板上,所述传动部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可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沿着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举升组件包括:
举升件,所述举升件一端与所述传动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换电平台相连,所述传动部在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过程中带动所述举升件以使得所述换电平台可相对所述框架主体沿高度方向升降。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
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套设在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使得所述定位结构沿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两个凹陷部,沿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两个所述凹陷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定位结构的两侧,并容纳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两侧的凸起,且所述凸起向远离所述定位结构的方向延伸并不超过所述凹陷部的最大厚度;
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传动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分隔板沿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可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凹陷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传动部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凸起的至少一侧与所述凹陷部间隙配合;和/或,在所述定位结构的移动方向上,所述凸起与所述凹陷部相接触的侧壁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以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为轴线方向。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分隔板上,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设置的齿块相卡合固定使得所述齿条可被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而沿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前后移动;所述齿条在前后移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过程中,所述举升件随所述齿轮转动而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位于所述齿条的两端且与所述举升件同轴设置。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至少有两个,沿所述框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周侧用于引导所述换电平台的升降。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另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
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换电平台,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从而所述导向件可在换电平台升降过程中随其展开或收拢以引导所述换电平台在高度方向上升降。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平台包括:
支撑框架,位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底部,所述支撑框架在朝向所述分隔板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举升机构相配合的配合部,使得所述支撑框架可被所述举升机构驱动而升降;
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框架可移动连接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位于所述第二层板上方;
所述第一层板设有用于与所述换电车辆上的电池包进行定位的电池定位柱和用于对电池包解锁的解锁机构;
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用于与换电车辆进行定位的车辆定位柱,所述第二层板沿垂直所述行走方向具有延伸出所述框架主体的伸出部,所述车辆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的伸出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导向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所述行走方向的导轨和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两个第三滑块和两个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四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层板,沿加解锁方向,两个所述第三滑块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的前侧和后侧;
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一层板或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避让区域以便于所述第一层板与两个所述第三滑块连接,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单元,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连接和驱动所述第一层板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单元,所述第二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并连接和驱动所述第二层板沿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层板设有避让凹槽以供所述第一层板的连接件穿过并与所述第一移动单元连接。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对应所述伸出部的第一区域和位于所述伸出部两侧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高度,使得所述换电平台未被举升时,所述第一层板低于所述第二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0029.4U CN218876962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换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50029.4U CN218876962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换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76962U true CN218876962U (zh) | 2023-04-18 |
Family
ID=8595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50029.4U Active CN218876962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换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76962U (zh) |
-
2022
- 2022-12-01 CN CN202223250029.4U patent/CN2188769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01670A (zh) | 快装快卸式吊装轨道机器人及其行走装置、装卸方法 | |
WO2024114657A1 (zh) | 换电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
CN116252607A (zh) | 快换支架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 |
CN111775764B (zh) |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及换电站 | |
CN116039355A (zh) | 快换支架及包括其的换电车辆 | |
CN218876962U (zh) | 换电设备 | |
CN115284955A (zh) | 换电小车的车身定位组件及包含其的换电穿梭车 | |
CN217672238U (zh) | 底盘式的换电设备 | |
CN115417342B (zh) | 一种便于悬挂式单轨车辆检修的检修作业平台及检修方法 | |
CN115179746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模组安全防护装置 | |
CN217477126U (zh) | 换电小车的车身定位组件及包含其的换电穿梭车 | |
CN217375863U (zh) | 一种堆垛机 | |
CN115285879B (zh) | 便于调节轮距的多车型举升装置、举升模块和换电站 | |
CN115649004A (zh) | 充换电站 | |
CN218876958U (zh) | 模块化的换电设备及换电站 | |
CN111906510B (zh) | 电力机车驱动单元的组装升降机构 | |
CN113263948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部件的拆装设备 | |
CN111470311A (zh) | 一种用于模块化站台门安装的移动工作台 | |
CN221971156U (zh) | 车轮定位装置及举升机 | |
CN116252674A (zh) | 模块化的换电设备及换电站 | |
CN221718510U (zh) | 换电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 |
CN218986587U (zh) | 换电装置及充换电站 | |
CN217991647U (zh) | 一种稳定运行的横向移动装置 | |
CN217778600U (zh) | 一种站台门系统总体布局结构 | |
CN217558077U (zh) | 基于站台门的活动门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