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6860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6860U
CN218876860U CN202223318502.8U CN202223318502U CN218876860U CN 218876860 U CN218876860 U CN 218876860U CN 202223318502 U CN202223318502 U CN 202223318502U CN 218876860 U CN218876860 U CN 218876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stay
lock body
lock
cargo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85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江红
谢要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85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6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6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6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货厢,货厢上设置有左后锁座和右后锁座;流水槽安装板,流水槽安装板上设置有左取放口和右取放口;左前盖板,左前盖板盖设于左取放口,左前盖板的右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上;右前盖板,右前盖板盖设于右取放口,右前盖板的右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上,而且右前盖板位于右取放口的右侧;以及后盖板,后盖板的盖设于货厢的后侧,后盖板的前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的后端,后盖板设置有左后锁体和右后锁体,左后锁体选择性地与左后锁座锁止配合,右后锁体选择性地与右后锁座锁止配合。由此,可以实现后盖板的开启和锁止,可以保证货厢锁止的安全性,这样布局合理,也可以使货厢锁止的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皮卡和敞篷货车的车箱为无顶敞开式,车箱没有专用的防雨设备或防护设备,物品在车箱内敞开存放运输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车辆行驶过程中飞溅的泥土、砂石等容易破坏车箱内的物品,安全等级低。为避免车箱内货物受损失的问题,现有防雨棚结构与车箱安装后存在密封不严,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左前盖板、右前盖板和后盖板均可以进行开启和锁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货厢,所述货厢上设置有左后锁座和右后锁座;流水槽安装板,所述流水槽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货厢的前侧,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上设置有左取放口和右取放口;左前盖板,所述左前盖板盖设于所述左取放口,所述左前盖板的右端铰接在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左取放口的右侧;右前盖板,所述右前盖板盖设于所述右取放口,所述右前盖板的右端铰接在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右取放口的右侧;以及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的盖设于所述货厢的后侧,所述后盖板的前端铰接在所述流水槽安装板的后端,所述后盖板设置有左后锁体和右后锁体,所述左后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左后锁座锁止配合,所述右后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右后锁座锁止配合。
由此,车辆货厢上左前盖板、右前盖板和后盖板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上,后盖板对应设置有锁体和锁座,后盖板可以进行开启和锁止,可以保证货厢整体锁止的安全性,这样布局合理,可以使货厢锁止的可靠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前盖板的右端和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前铰链,至少两个所述左前铰链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右前盖板的左端和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右前铰链,至少两个所述右前铰链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后盖板的前端和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后铰链,至少两个所述后铰链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流水槽安装板在所述左取放口和所述右取放口之间设置有左右间隔的左前凸台和右前凸台,至少两个所述左前铰链设置于所述左前凸台上且至少两个所述右前铰链设置于所述右前凸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左前撑杆、右前撑杆和后撑杆,所述左前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流水槽安装板和所述左前盖板上,所述右前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流水槽安装板和所述右前盖板上,所述后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货厢和所述后盖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前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前盖板的中部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左取放口的右侧中部;和/或所述右前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前盖板的中部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取放口的右侧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撑杆分别为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所述左后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厢的左侧且位于所述左后锁座的下方,所述左后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左侧,所述右后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厢的右侧且位于所述右后锁座的下方,所述右后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后端,所述拉带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货厢上,所述拉带上设置有多个锁止件,多个所述锁止件在所述拉带的延伸方向上分布且任意一个所述锁止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货厢锁止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货厢设置有后撑杆支架,所述后撑杆支架和所述后盖板之间设置有后撑杆,所述拉带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后撑杆支架上;和/或所述拉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后端中部,所述拉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挂设于所述货厢上;和/或所述锁止件为锁环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货厢设置有左前锁座和右前锁座,所述左前锁座位于所述左后锁座的前侧,所述右前锁座位于所述右后锁座的前侧;所述左前盖板的左端设置有左前锁体,所述左前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左前锁座锁止配合,所述右前盖板的右端设置有右前锁体,所述右前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右前锁座锁止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前锁体、所述右前锁体、所述左后锁体和所述右后锁体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机械锁和电子锁集成的一体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座和锁体配合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撑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辆;
10、货厢;101、左后锁座;102、右后锁座;103、左前锁座;104、右前锁座;11、左前锁体;12、右前锁体;
20、流水槽安装板;21、左取放口;22、右取放口;
30、左前盖板;31、右前盖板;32、后盖板;321、左后锁体;322、右后锁体;
40、左前铰链;41、右前铰链;42、后铰链;43、左前凸台;44、右前凸台;
50、左前撑杆;51、右前撑杆;52、后撑杆;521、左后撑杆;522、右后撑杆;
60、拉带;61、后撑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该车辆100可以为皮卡。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包括:货厢10、流水槽安装板20、左前盖板30、右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货厢10上设置有左后锁座101和右后锁座102,流水槽安装板20设置于货厢10的前侧,流水槽安装板20上设置有左取放口21和右取放口22,左前盖板30盖设于左取放口21,左前盖板30的右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而且,左前盖板30的右端位于左取放口21的右侧,右前盖板31盖设于右取放口22,右前盖板31的右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而且右前盖板31的右端位于右取放口22的右侧,后盖板32盖设于货厢10的后侧,后盖板32的前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的后端,后盖板32设置有左后锁体321和右后锁体322,左后锁体321选择性地与左后锁座101锁止配合,右后锁体322选择性地与右后锁座102锁止配合。
具体地,如图1所示,货厢10上设置有左后锁座101和右后锁座102分布在后盖板32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流水槽安装板20设置在货厢10的前侧,流水槽安装板20上设置有左取放口21和右取放口22,左前盖板30盖设在左取放口21上,左前盖板30的右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而且,左前盖板30的右端位于左取放口21的右侧,左前盖板30可以沿着右端铰接的轴线实现开闭,右前盖板31盖设在右取放口22上,右前盖板31的右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而且,右前盖板31的右端位于右取放口22的右侧,右前盖板31可以沿着右端铰接的轴线实现开闭。后盖板32盖设在货厢10的后侧,后盖板32的前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的后端,后盖板32可以沿着前端铰接的轴线实现开闭。如此设置,左前盖板30、右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的铰接位置不同,互不干涉。
后盖板32内设置有左后锁体321和右后锁体322,左后锁体321设置在后盖板32内的左侧,右后锁体322设置在后盖板32内的右侧,左后锁体321可以选择性地与左后锁座101锁止配合,可以使后盖板32左侧处锁止更加牢靠,右后锁体322可以选择性地与右后锁座102锁止配合,可以使后盖板32右侧处锁止更加牢靠,当左后锁体321和右后锁体322同时锁止后,可以进一步地加大货厢10后盖板32处的锁止安全性。而且,左前盖板30处的左取放口21的左侧和右前盖板31处的右取放口22的右侧均可以设置一个锁体和锁座,锁体和锁座彼此之间进行锁止配合,这样可以保证左前盖板30和右前盖板31的锁止的安全性,可以使货厢10整体锁止更加可靠。这样布局合理,可以使货厢10锁止的可靠性更高。还有,后盖板32内设置的锁体位置和铰接的轴线平行设计,可以保证后盖板32正常的开启和锁止,可以避免干涉问题的发生。
由此,车辆100货厢10上左前盖板30、右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后盖板32对应设置有锁体和锁座,后盖板32均可以进行开启和锁止,可以保证货厢10整体锁止的安全性,这样布局合理,可以使货厢10锁止的可靠性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左前盖板30的右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前铰链40,至少两个左前铰链40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右前盖板31的左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右前铰链41,至少两个右前铰链4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后盖板32的前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后铰链42,至少两个后铰链4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
其中,左前盖板30的右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前铰链40,至少两个左前铰链40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左前盖板30的右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两个左前铰链40,两个左前铰链40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而且,两个前后铰链42在前后方向上设置的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可以保证左前盖板30的顺利开启,可以避免发生干涉。还有,右前盖板31的右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右前铰链41,至少两个右前铰链4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右前盖板31的左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两个右前铰链41,两个右前铰链41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而且,两个右前铰链4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的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可以保证右前盖板31的顺利开启,也可以避免发生干涉。后盖板32的前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后铰链42,至少两个后铰链4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后盖板32的前端和流水槽安装板20之间设置有两个后铰链42,两个后铰链4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后铰链42在左右方向上设置的位置在同一条轴线上,可以保证后盖板32的顺利开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流水槽安装板20在左取放口21和右取放口22之间设置有左右间隔的左前凸台43和右前凸台44,至少两个左前铰链40设置于左前凸台43上,而且,至少两个右前铰链41设置于右前凸台44上。其中,流水槽安装板20在左取放口21和右取放口22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凸台,凸台之间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而且,凸台向前后方向延伸,在左侧的凸台为左前凸台43,在右侧的凸台为右前凸台44,由于凸台处的强度较高,至少两个左前铰链40设置在左前凸台43上,而且,至少两个右前铰链41设置在右前凸台44上。左前铰链40部位和右前铰链41部位处设置有安装支架,固定左前铰链40和右前铰链41的安装支架可以通过球头铆钉铆接固定,再使用螺栓将盖板和流水槽安装板20连接,可以使其更加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车辆100还包括:左前撑杆50、右前撑杆51和后撑杆52,左前撑杆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流水槽安装板20和左前盖板30上,右前撑杆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流水槽安装板20和右前盖板31上,后撑杆5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货厢10和后盖板32上。具体地,左前撑杆50的左端为执行端,左前撑杆50的左端连接在左前盖板30上,左前撑杆50的右端连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左前撑杆50可以绕其右端与流水槽安装板20连接处的旋转中心进行转动,如此,左前盖板30可以实现开启和关闭。
右前撑杆5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流水槽安装板20和右前盖板31上,右前撑杆51的右端为执行端连接在右前盖板31上,右前撑杆51的左端铰接在流水槽安装板20上,这样右前撑杆51可以绕其左端转动可以实现右前盖板31的开启和关闭。后撑杆5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货厢10和后盖板32上,后撑杆52的上端为执行端连接在后盖板32上,后撑杆52的下端连接在货厢10上,后撑杆52可以绕后撑杆52的下端进行转动可以实现后盖板32的开启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左前撑杆50的一端连接于左前盖板30的中部,而且,左前撑杆50的另一端连接于左取放口21的右侧中部,右前撑杆51的一端连接于右前盖板31的中部,而且右前撑杆51的另一端连接于右取放口22的右侧中部。
其中,由于左前撑杆50和右前撑杆51均设置在中部,在实现盖板开启和关闭的条件下,可以选择较小行程的左前撑杆50和右前撑杆51,左前撑杆50和右前撑杆51可以选用大约为75mm的行程,左前撑杆50的一端连接在左前盖板30的中部,而且,左前撑杆50的另一端连接在左取放口21的右侧中部,具体地,左前撑杆50的另一端连接在L形安装支架上,固定左前撑杆50的L形安装支架可以通过球头铆钉铆接固定,再使用螺栓将左前盖板30和流水槽安装板20连接。右前撑杆51的一端连接在右前盖板31的中部,而且,右前撑杆51的另一端连接在右取放口22的右侧中部,右前撑杆51的另一端连接在右侧的L形安装支架上,固定右前撑杆51的L形安装支架可以通过球头铆钉铆接固定,再使用螺栓将右前盖板31和流水槽安装板20连接,如此,可以使左前撑杆50和右前撑杆51可以自由实现开启和关闭,不会发生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后撑杆52分别为左后撑杆521和右后撑杆522,左后撑杆521的一端连接于货厢10的左侧,而且,左后撑杆521的一端位于左后锁座101的下方,左后撑杆521的另一端连接于后盖板32的左侧,右后撑杆522的一端连接于货厢10的右侧,而且,右后撑杆522的一端位于右后锁座102的下方,右后撑杆522的另一端连接于后盖板32的右侧。具体地,在后盖板32较大的条件下,为了满足后盖板32的开启角度范围较大,后盖板32处选用左后撑杆521和右后撑杆522一起来实现后盖板32的开启,左后撑杆521的下端连接在货厢10的左侧,而且,左后撑杆521的下端位于左后锁座101的下方,左后撑杆521的上端即执行端连接在后盖板32的左侧,如此设置,需选用大行程的左后撑杆521,左后撑杆521的行程可以选用大约为330mm的较大行程,相对应地,右后撑杆522的下端连接在货厢10的右侧,而且,右后撑杆522的下端位于右后锁座102的下方,右后撑杆522的上端连接在后盖板32的右侧,右后撑杆522选用和左后撑杆521相同的行程,而且,左后撑杆521的上端和右后撑杆522的上端的位置连线在同一轴线上,左后撑杆521的下端和右后撑杆522的下端的位置连线也在同一轴线上,这样可以保证左后撑杆521和右后撑杆522一起协调配合,可以使后盖板32顺利的实现开启和关闭。而且,可以使得后盖板32的开启角度约为80°,这样后盖板32的开启可以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便于用户在取放物品时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车辆100还包括:拉带60,拉带60的一端连接于后盖板32的后端,拉带60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于货厢10上,拉带60上设置有多个锁止件,多个锁止件在拉带60的延伸方向上分布,而且,任意一个锁止件选择性地与货厢10锁止配合。其中,拉带60的一端连接在后盖板32的后端,拉带60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在货厢10上,拉带60上设置有多个锁止件,多个锁止件在拉带60的延伸方向上分布,当用户不需要将后盖板32开启大角度时,可以在拉带60上指定的锁环扣位置停留,从而可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货厢10设置有后撑杆支架61,后撑杆支架61和后盖板32之间设置有后撑杆52,拉带60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于后撑杆支架61上,拉带6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后盖板32的后端中部,拉带60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挂钩选择性地挂设于货厢10上,锁止件为锁环扣。其中,后撑杆52一端即执行端连接在后盖板32上,后撑杆52的另一端连接在后撑杆支架61上,拉带6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盖板32的后端中部,拉带60的另一端通过挂钩挂设在货厢10的后撑杆支架61上,拉带60在长度方向上可以设置有三个锁环扣,通过不同的锁环扣锁在后撑杆支架61上来调节后盖板32的开启角度。如此,通过拉带60上的锁环扣可以便于控制后盖板32的开启角度,也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货厢10设置有左前锁座103和右前锁座104,左前锁座103位于左后锁座101的前侧,右前锁座104位于右后锁座102的前侧,左前盖板30的左端设置有左前锁体11,左前锁体11选择性地与左前锁座103锁止配合,右前盖板31的右端设置有右前锁体12,右前锁体12选择性地与右前锁座104锁止配合。其中,左前锁体11选择性地与左前锁座103锁止配合,左前锁体11和左前锁座10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锁止和开启,右前锁体12选择性地与右前锁座104锁止配合,右前锁体12和右前锁座104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锁止和开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左前锁体11、右前锁体12、左后锁体321和右后锁体322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机械锁和电子锁集成的一体锁。具体地,左前锁体11、右前锁体12、左后锁体321和右后锁体3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可以选择机械地开启和锁止,也可以实现自动的开启和锁止,如此设置可选择性较强,也实现了多功能的设计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货厢,所述货厢上设置有左后锁座和右后锁座;
流水槽安装板,所述流水槽安装板设置于所述货厢的前侧,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上设置有左取放口和右取放口;
左前盖板,所述左前盖板盖设于所述左取放口,所述左前盖板的右端铰接在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左取放口的右侧;
右前盖板,所述右前盖板盖设于所述右取放口,所述右前盖板的右端铰接在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右取放口的右侧;以及
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的盖设于所述货厢的后侧,所述后盖板的前端铰接在所述流水槽安装板的后端,所述后盖板设置有左后锁体和右后锁体,所述左后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左后锁座锁止配合,所述右后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右后锁座锁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盖板的右端和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左前铰链,至少两个所述左前铰链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右前盖板的左端和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右前铰链,至少两个所述右前铰链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后盖板的前端和所述流水槽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后铰链,至少两个所述后铰链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安装板在所述左取放口和所述右取放口之间设置有左右间隔的左前凸台和右前凸台,至少两个所述左前铰链设置于所述左前凸台上且至少两个所述右前铰链设置于所述右前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前撑杆、右前撑杆和后撑杆,所述左前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流水槽安装板和所述左前盖板上,所述右前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流水槽安装板和所述右前盖板上,所述后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货厢和所述后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左前盖板的中部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左取放口的右侧中部;和/或
所述右前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前盖板的中部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右取放口的右侧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撑杆分别为左后撑杆和右后撑杆,所述左后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厢的左侧且位于所述左后锁座的下方,所述左后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左侧,所述右后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货厢的右侧且位于所述右后锁座的下方,所述右后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拉带,所述拉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后端,所述拉带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货厢上,所述拉带上设置有多个锁止件,多个所述锁止件在所述拉带的延伸方向上分布且任意一个所述锁止件选择性地与所述货厢锁止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设置有后撑杆支架,所述后撑杆支架和所述后盖板之间设置有后撑杆,所述拉带的另一端选择性地设置于所述后撑杆支架上;和/或
所述拉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后盖板的后端中部,所述拉带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挂设于所述货厢上;和/或
所述锁止件为锁环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厢设置有左前锁座和右前锁座,所述左前锁座位于所述左后锁座的前侧,所述右前锁座位于所述右后锁座的前侧;
所述左前盖板的左端设置有左前锁体,所述左前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左前锁座锁止配合,所述右前盖板的右端设置有右前锁体,所述右前锁体选择性地与所述右前锁座锁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锁体、所述右前锁体、所述左后锁体和所述右后锁体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机械锁和电子锁集成的一体锁。
CN202223318502.8U 2022-12-09 2022-12-09 车辆 Active CN218876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8502.8U CN218876860U (zh) 2022-12-09 2022-12-09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8502.8U CN218876860U (zh) 2022-12-09 2022-12-09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6860U true CN218876860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8502.8U Active CN218876860U (zh) 2022-12-09 2022-12-09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6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5412B1 (en) Hard shell rooftop tent with utility rails
US11331989B2 (en) Tonneau cover access panel
US9676260B2 (en) Pickup cab mount pack
US9016759B2 (en) Vehicle including net structure
US7963379B2 (en) Side bag for motorcycles
US10173505B2 (en) Pickup cab mount pack
US4378898A (en) Cargo carrier
US9193307B2 (en) Automotive Storage Container
US11124052B2 (en) Pickup cab mount pack
US7374221B2 (en) Cargo lid anchor cable
EP2597019B1 (en) Trunk
JP2006508281A (ja) 引込可能なトップを備えた車両のためのデッキリッド機構
CN218876860U (zh) 车辆
JP2005053315A (ja) 車両の後部開閉構造
CN211196390U (zh) 一种皮卡车
IT201900002225A1 (it) Valigia laterale per motocicli con dispositivo di aggancio al telaio del veicolo migliorato.
CN219077305U (zh) 车身门框、车身及汽车
US20240083367A1 (en) Vehicle rooftop sliding carrier for sports equipment
CN211166634U (zh) 一种皮卡车
KR100980938B1 (ko) 자동차용 멀티 셀렉트 도어 오프너
JPH0351206Y2 (zh)
CN115140187A (zh) 一种电动撑杆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GB2511502A (en) Carrier assembly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KR20140075073A (ko) 픽업차량용 하드탑의 일체형도어
JPH09175189A (ja) ルーフ跳上げ式自動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