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5446U -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5446U
CN218875446U CN202222771529.6U CN202222771529U CN218875446U CN 218875446 U CN218875446 U CN 218875446U CN 202222771529 U CN202222771529 U CN 202222771529U CN 218875446 U CN218875446 U CN 218875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ibing
piece
adjusting
hold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15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迎春
甘元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achuan Haiy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achuan Hai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achuan Haiy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achuan Hai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15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5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5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5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包括握持件,其顶部转动设置有调节组件,握持件的一侧开设有收纳孔;划线件,其收纳于收纳孔内,且划线件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调节组件的底部;卡合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握持件顶部;其中,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划线件的位置,卡合组件用于固定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划线装置不便进行保存或携带的问题,适用于工件划线。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划线,而当前机械加工领域中常用的划线设备,其存在有如下弊端:一、对划线尺的定位不够精确,划线过程中,划线尺的位置容易偏移,从而造成偏差;二、以往的划线刀具是刚性结构,其划线高度固定,在划线过程中容易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6588936U)公开了一种划线装置,包括划线尺,划线尺上固设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划线的划线工具;还包括纵向限位板和横向限位板,横向限位板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固定放置划线尺且使划线尺能够在其内部往复移动的矩形槽,横向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内穿设有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于横向限位板上开设多个定位孔,在定位孔穿入螺栓使其对划线尺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弹簧结构,可自行调整其高度至合适位置,避免对工件表面造成损坏。但是在投入使用后发现,由于上述划线装置是纵横交错的异形结构,十分占用空间,不便保存或携带,则需要工人使用过后拆成零部件来节省占用空间,但又因为其包含了划线尺、纵向限位板、横向限位板及笔杆等多个零部件,导致工人在保存或携带期间总是因为疏忽造成某一个或一些零部件的丢失,导致装置无法重新组装并投入使用,进而延误了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划线装置不便进行保存或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包括握持件,其顶部转动设置有调节组件,握持件的一侧开设有收纳孔;划线件,其收纳于收纳孔内,且划线件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调节组件的底部;卡合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握持件顶部;其中,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划线件的位置,卡合组件用于固定调节组件。
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工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转动调节组件直至其与握持件互相垂直,再利用卡合组件将调节组件固定,然后由收纳孔中取出划线件,并将划线件连接在调节组件底部,接着转动调节组件调整划线件的位置,合适后方可开始划线,划线时,手持握持件远离转动组件的一侧,并使得握持件靠近转动组件的一侧与待划线工件的侧面相抵,同时让划线件的端部与工件的待划线面抵接,然后沿工件侧面移动握持件即可完成划线,待划线完成后,由调节组件底部取下划线件,并将划线件重新收纳于收纳孔内,然后反向转动调节组件使其复位,最后用卡合组件将调节组件固定,即可保存或携带本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与握持件转动连接,并设置卡合组件用以固定调节组件,同时使得划线件与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并在握持件一侧开设用于收纳划线件的收纳孔,这样在工人完成划线后,便可轻松的将本装置收纳呈一类矩形状,方便保存及随身携带的同时,不会丢失零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划线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两块连接板、螺纹套管和螺纹杆,其中,连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握持件顶部,两连接板对称设置在连接块一侧,螺纹杆通过两轴承转动设置在两连接板之间,且螺纹杆的延伸方向与两连接板的延伸方向相同,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螺纹套管的两侧分别与两连接板的内侧滑动相抵,且螺纹套管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与划线件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螺纹套管和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确定长度的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任一连接板上的刻度线和设在螺纹套管顶部中心的指示箭头,指示箭头指向设有刻度线的连接板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块上的卡接杆和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块两侧的用于锁紧卡接杆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件顶部还安装有握持块,握持块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穿过轴承并安装有把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中:1、握持件;2、卡接杆;3、橡胶垫;4、把手;5、连接板;6、螺纹套管;7、螺纹杆;8、轴承;9、连接块;10、转轴;11、卡槽;12、刻度线;13、指示箭头;14、收纳孔;15、划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包括握持件1,其顶部转动设置有调节组件,握持件1的一侧开设有收纳孔14;划线件15,其收纳于收纳孔14内,且划线件15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调节组件的底部;卡合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握持件1顶部;其中,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划线件15的位置,卡合组件用于固定调节组件。
具体工作流程是:工人使用本装置时,首先,逆时针转动调节组件直至其与握持件1互相垂直,再利用卡合组件将调节组件固定,然后由收纳孔14中取出划线件15,并将划线件15连接在调节组件底部,接着转动调节组件调整划线件15的位置,合适后方可开始划线,划线时,手持握持件1的右侧,并使得握持件1的左侧与待划线工件的侧面相抵,同时让划线件15的端部与工件的待划线面抵接,然后沿工件侧面移动握持件1即可完成划线,待划线完成后,由调节组件底部取下划线件15,并将划线件15重新收纳于收纳孔14内,然后反向转动调节组件使其复位,最后用卡合组件将调节组件固定,即可保存或携带本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与握持件1转动连接,并设置卡合组件用以固定调节组件,同时使得划线件15与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并在握持件1一侧开设用于收纳划线件的收纳孔14,这样在工人完成划线后,便可轻松的将本装置收纳呈一类矩形状,方便保存及随身携带的同时,不会丢失零部件。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工人收纳或取出划线件15,可于收纳孔14内设置内螺纹,并在划线件15上设置与上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为了方便工人划线时抓握握持件1,可在握持件1的顶部安装握持块,并在握持块的顶部设置橡胶垫3。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9、两块连接板5、螺纹套管6和螺纹杆7,其中,连接块9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在握持件1顶部,两连接板5对称设置在连接块9一侧,螺纹杆7通过两轴承8转动设置在两连接板5之间,且螺纹杆7的延伸方向与两连接板5的延伸方向相同,螺纹套管6螺纹连接在螺纹杆7上,螺纹套管6的两侧分别与两连接板5的内侧滑动相抵,且螺纹套管6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与划线件15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螺纹套管6和连接板5上还设置有用于确定长度的定位组件。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连接块9、连接板5和螺纹杆7相互配合,实现对螺纹套管6的位置的调节,然后于螺纹套管6的底部中心开设安装槽,并使得划线件15螺纹连接于安装槽内,最终实现对划线件15位置的调节,使用时,转动螺纹杆7,由于螺纹套管6的两侧与两连接板5的内侧滑动相抵无法转动,于是螺纹套管6开始沿螺纹杆7左右移动,以此调节划线件15的位置。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工人转动螺纹杆7,可使得螺纹杆7的左端穿过轴承8并安装把手4。
如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下方连接板5上的刻度线12和设在螺纹套管6顶部中心的指示箭头13,指示箭头13指向下方连接板5一侧。
本方案是通过于连接板5上设置刻度线12,并于螺纹套管6的顶部中心设置指示箭头13来指示划线件15到握持件1一侧的垂直距离(即划线尺寸)。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中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块9上的卡接杆2和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块9正右方及正下方的卡槽11,卡槽11的开口处横截面宽度小于卡接杆2的横截面宽度,卡槽11的内侧横截面宽度等于卡接杆2的横截面宽度,卡接杆2和卡槽11能够互相卡接。
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卡接杆2和卡槽11实现对连接块9的固定,工作状态下(如图2所示),卡接杆2插入位于连接块9右方的卡槽11进行固定,收纳状态下(如图4所示),卡接杆2插入位于连接块9下方的卡槽11进行固定。
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工人使用,可设置卡槽11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使用时,由于卡槽11的开口处横截面宽度小于卡接杆2的横截面宽度,卡槽11的内侧横截面宽度等于卡接杆2的横截面宽度,则只需将卡接杆2由卡槽11的开口处卡入,即可完成对卡接杆2及连接块9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握持件(1),其顶部转动设置有调节组件,握持件(1)的一侧开设有收纳孔(14);
划线件(15),其收纳于收纳孔(14)内,且划线件(15)能够可拆卸地连接在调节组件的底部;
卡合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握持件(1)顶部;
其中,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划线件(15)的位置,卡合组件用于固定调节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孔(14)内设置有内螺纹,划线件(15)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9)、两块连接板(5)、螺纹套管(6)和螺纹杆(7),其中,连接块(9)通过转轴(10)转动连接在握持件(1)顶部,两连接板(5)对称设置在连接块(9)一侧,螺纹杆(7)通过两轴承(8)转动设置在两连接板(5)之间,且螺纹杆(7)的延伸方向与两连接板(5)的延伸方向相同,螺纹套管(6)螺纹连接在螺纹杆(7)上,螺纹套管(6)的两侧分别与两连接板(5)的内侧滑动相抵,且螺纹套管(6)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与划线件(15)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螺纹套管(6)和连接板(5)上还设置有用于确定长度的定位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任一连接板(5)上的刻度线(12)和设在螺纹套管(6)顶部中心的指示箭头(13),指示箭头(13)指向设有刻度线(12)的连接板(5)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安装在连接块(9)上的卡接杆(2)和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块(9)两侧的用于锁紧卡接杆(2)的卡槽(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1)顶部还安装有握持块,握持块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远离连接块(9)的一端穿过轴承(8)并安装有把手(4)。
CN202222771529.6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Active CN218875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1529.6U CN218875446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1529.6U CN218875446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5446U true CN218875446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0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1529.6U Active CN218875446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5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997900A (en) Multipurpose tool fixture
US3845676A (en) Device for cutting ovals in mats or glass sheets
GB1103967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woodworking, metal working or like equipment
CN214490568U (zh) 一种便携式钢板快速划线装置
CN218875446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划线装置
CN211682577U (zh) 一种多功能斜孔钻夹
CN211102822U (zh) 一种立式钻床转孔工装
US4716688A (en) Fixture for holding a hole-cutting tool having cutting edges to be ground
CN216940658U (zh) 一种偏心衬套定位划线装置
CN214721156U (zh) 一种用于空间曲线坡口加工的平面坡口机辅助装置
CN211869030U (zh) 一种机械臂式组合绘图装置
CN210998256U (zh) 方木刨圆角用木工夹
CN203752137U (zh) 石油管道加工标注装置
CA1058916A (en) Work preparation and ruling machine
CN217965954U (zh) 一种卧式铣床工件装夹用多功能组合夹具
US3442018A (en) Combined measuring instruments
CN207607002U (zh) 一种多功能瓷砖切割定位器
CN107030605B (zh) 镶嵌式磨削夹紧装置及打磨装置、打磨方法
CN220217520U (zh) 电机转轴毛坯裁切设备
CN210334415U (zh) 一种精密钻孔加工结构
CN215880312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用定位装置
US4358896A (en) Workpiece locator
CN103817680A (zh) 用于石油管道加工的标注装置
CN220944754U (zh) 一种珩磨测量用多孔分度定位装置
CN219025941U (zh) 一种实用型轧辊孔型车削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