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0611U -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0611U
CN218870611U CN202222176453.2U CN202222176453U CN218870611U CN 218870611 U CN218870611 U CN 218870611U CN 202222176453 U CN202222176453 U CN 202222176453U CN 218870611 U CN218870611 U CN 218870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imb
harness
band
foot
wa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645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艾晟
刘未艾
周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17645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0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0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0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矫正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下肢矫正装具,包括腰部固定部,腰部固定部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向人体下肢延伸的一端可拆卸式卡接有连接带,连接带包括并列的弹力带、非弹性带和调节扣,调节扣用于调节弹力带和非弹性带的长度,通过调节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带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以及连接带拉力,当非弹性带长于弹力带,使弹力带和非弹性带共同提供约束力,既可限制膝过伸、踝关节趾屈及内翻的角度,又可以很好辅助髋屈曲、膝屈曲、踝关节外翻和背伸;本下肢矫正装具只固定腰部和足部,不用固定在大腿和小腿上,不会压迫大腿和小腿,因而不会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矫正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背景技术
中风偏瘫、周围神经损伤、骨折术后等会造成膝过伸、足内翻、足下垂(足趾屈)、屈髋不足给患者步行及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临床中常使用相应的矫正器具,进行康复训练。
目前的针对下肢的功能障碍,进行相应的捆绑的一种8字形弹力绳带,但其结构全部为弹性带,对于足内翻和足下垂的矫正有一定效果,但是应用时会出现有些需要限制程度大的关节或需要固定的关节效果不明显,比如膝过伸的矫正,用途比较单一,对于同时患有膝过伸、足内翻和足下垂的患者不适用,另外捆绑起来也不方便。
还有一些固定式的膝过伸矫形器,是利用器具捆绑固定在大腿和小腿上,然后拉动限制膝关节伸屈的角度从而起到防止膝关节过伸的作用,但在固定时会出现因肌肉的弹性问题,在佩戴时如果要求限制的效果越好就必须穿戴固定得越紧,这样会过度压迫大腿和小腿,穿戴的不适感会增加,也会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矫正装具,弹性材质和非弹性材质两条绳带共同组成连接带,其可以很好限制膝过伸、足内翻和足下垂,并辅助髋屈曲、膝屈曲、足外翻、足背伸佩戴简单。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矫正装具,包括腰部固定部,所述腰部固定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向人体下肢延伸的一端可拆卸式卡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从大腿外侧绕过腿内侧至小腿前侧,所述连接带远离连接头的一端连接有足部固定部,所述足部固定部连接于脚前部;所述连接带包括设置于自身本体上的调节扣,所述调节扣用于连接带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带包括并列设置的弹力带和非弹性带
可选地,所述弹力带长度小于非弹性带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扣呈日字形,所述调节扣包括连杆及位于连杆两侧的两个内圈,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扣的连杆上,并依次穿过连接头和两个内圈。
可选地,所述腰部固定部包括卡扣件一,所述腰部固定部的两端通过卡扣件一卡接并套设于人体腰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套设于腰部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卡扣件二,所述连接带穿设于卡扣件二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足部固定部为横向包裹固定于鞋子前部或足前部的绳带。
可选地,所述足部固定部设有魔术贴。
可选地,所述调节扣的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肢矫正装具的连接带由弹力带和非弹性带共同组成,通过调节扣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带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以及连接带拉力,当弹力带与非弹性带长度相等,弹力带不被拉伸,连接带不具有弹性,主要用于限制膝过伸、踝关节趾屈及内翻的角度;当非弹性带长于弹力带,使弹力带和非弹性带共同提供约束力,既可限制膝过伸、踝关节趾屈及内翻的角度,又可以很好辅助髋屈曲、膝屈曲、踝关节外翻和背伸;本下肢矫正装具只固定腰部和足部,不用固定在大腿和小腿上,不会压迫大腿和小腿,因而不会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肢矫正装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区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肢矫正装具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腰部固定部;11、卡扣件一;20、连接头;21、卡扣件二;30、连接带;31、弹力带;32、非弹性带;33、调节扣;331、连杆;332、内圈;333、防滑凸起;34、连接扣;40、足部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矫正装具,包括腰部固定部10,腰部固定部10连接有连接头20,连接头20向人体下肢延伸的一端可拆卸式卡接有连接带30,连接带30从大腿外侧绕过腿内侧至小腿前侧,连接带30远离连接头20的一端连接有足部固定部40,足部固定部40固定于脚前部;连接带30包括并列的弹力带31、非弹性带32和调节扣33,调节扣33用于调节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肢矫正装具的连接带30由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共同组成,通过调节扣33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连接带30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患者,以及连接带30拉力,当弹力带31与非弹性带32长度相等,弹力带31不被拉伸,连接带30不具有弹性,主要用于限制膝过伸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及外翻的角度;当非弹性带32长于弹力带31,使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共同提供约束力,既可限制膝过伸、踝关节趾屈及内翻的角度,又可以很好辅助髋屈曲、膝屈曲、踝关节外翻和背伸;本下肢矫正装具只固定腰部和足部,不用固定在大腿和小腿上,不会压迫大腿和小腿,因而不会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
本实施例中,弹力带31长度小于非弹性带32的长度,具体地,将弹力带31裁剪的长度小于非弹性带32的长度,再将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的两端缝合在一起,如此,在使用时,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就共同提供约束力,能够同时矫正膝过伸、足内翻和足下垂。
本实施例中,调节扣33呈日字形,调节扣33包括连杆331及位于连杆331两侧的两个内圈332,如此,通过调整调节扣33在连接带30上的相对位置,来控制连接带30对折部分的长短,使连接带30的长度处于适合的长度,来满足不同腿长的患者,以及矫正时连接带30的拉力。
具体地,连接带30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扣33的连杆331上,并依次穿过连接头20和两个内圈332,可以像单肩包带调节长度一样,可以同时拉动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调节连接带30的整体长度,此时,在患者佩戴好,站立不动时,连接带30是不提供弹性约束力的,只要单独再拉动弹力带31,调整弹力带31对折部分偏长,患者佩戴好,站立不动,连接带30可以提供弹性约束力,且有非弹性带32提供的约束力。
本实施例中,腰部固定部10包括卡扣件一11,腰部固定部10的两端通过卡扣件一11卡接并套设于人体腰间,如此能快速穿戴及脱下本矫正装具。
本实施例中,连接头20套设于腰部固定部10,使得连接头20可以沿着腰部固定部10移动,如此,连接头20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到人体的两侧和腰部后侧,将连接头20移动到一侧腰部后侧,主要的作用是行走时或训练下肢站立时会使小腿屈曲,限制伸膝;将连接头20移动到一侧腰部的前部会使,行走或训练时下肢站立会使髋关节向后旋转;将固定连接头20移动到一侧腰部外侧,主要是限制膝过伸、内翻、趾屈和辅助屈髋、屈膝、踝关节外翻、背伸。
本实施例中,连接头20包括卡扣件二21,连接带30穿设于卡扣件二21的一端,具体地,卡扣件二21是与卡扣件一11相同的分体式结构,连接头20是由闭合的尼龙材质的织带和卡扣件二21组成,织带穿设于卡扣件二21的一端,连接带30穿设于卡扣件二21的另一端,如此,实现连接带30和连接头20的快捷装配,并且,调节连接带30的长度时,其可以自由穿行于卡扣件二21。
进一步地,连接带30的端部转动设置有连接扣34,连接扣34与足部固定部40连接,如此,可以减少连接带30与足部固定部40连接的位置的弯折,能够延长连接带30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足部固定部40固定于脚部,足部固定部40为横向包裹固定于鞋子前部或足前部的绳带,足部固定部40可以为闭合结构,另外,足部固定部40和鞋子可为一体结构。
为了可包裹适应于不同大小的鞋子或足部,足部固定部40设有魔术贴,也可是类似于打孔腰带的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在使用时本下肢矫正装具时,连接带30与调节扣33不易相对滑动,保证连接带30的长度不变,调节扣33的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起333,防滑凸起333为锯齿形。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限于这些例子;在本申请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他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本申请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申请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部(10),所述腰部固定部(10)连接有连接头(20),所述连接头(20)向人体下肢延伸的一端可拆卸式卡接有连接带(30),所述连接带(30)从大腿外侧绕过腿内侧至小腿前侧,所述连接带(30)远离连接头(20)的一端连接有足部固定部(40),所述足部固定部(40)固定于脚前部;所述连接带(30)包括设置于自身本体上的调节扣(33),所述调节扣(33)用于调节连接带(30)的长度;所述连接带(30)包括并列设置的弹力带(31)和非弹性带(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31)长度小于非弹性带(3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扣(33)呈日字形,所述调节扣(33)包括连杆(331)及位于连杆(331)两侧的两个内圈(332),所述连接带(30)的一端固定于调节扣(33)的连杆(331)上,并依次穿过连接头(20)和两个内圈(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部(10)包括卡扣件一(11),所述腰部固定部(10)的两端通过卡扣件一(11)卡接并套设于人体腰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套设于腰部固定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包括卡扣件二(21),所述连接带(30)穿设于卡扣件二(21)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固定部(40)为横向包裹固定于鞋子前部或足前部的绳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固定部(40)设有魔术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矫正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扣(33)的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起(333)。
CN202222176453.2U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Active CN218870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6453.2U CN21887061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6453.2U CN21887061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0611U true CN21887061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4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6453.2U Active CN218870611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0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56119A (en) Leg extension exercise device
US7179206B2 (en) Non-weight bearing foot and leg exercising apparatus
US8480602B1 (en)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ambulation
US20230117491A1 (en) Foot ankle orthoses
EA015564B1 (ru) Интегрируемая в одежду система для вытягивания пениса
US20200197743A1 (en) Stre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tretching
US20170105864A1 (en) Triple flexion device
CN206443802U (zh) 一种膝内翻矫形支具
US7611477B2 (en) Toe lift strap
US20200093628A1 (en) Ankle support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the same
EP3123986B1 (en) Knee brace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WO2007149489A2 (en) Ankle brace
US20090239723A1 (en) Foot Harness to Aid Athletic Stretching Exercises
CN218870611U (zh) 一种下肢矫正装具
US985516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plantar flexion force and controlling forward tibial progression in stance phase of gait for stance stability and propulsion
JP2011019737A (ja) 引上げ式自力歩行用装具
JP7138274B2 (ja) ストレッチ器具
WO2011152756A1 (ru) Комбинезон для нейро-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ой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KR200351861Y1 (ko) 상시 착용 가능한 하체 운동용 탄력 밴드
CN211675188U (zh) 一种新型辅助步行带
CN219439891U (zh) 一种踝关节康复用牵拉器具
WO2006110034A2 (en) Orthosis for supporting a leg of a user during walking
CN214857905U (zh) 一种腿型步态矫正带
CN216416121U (zh) 改进的弯腰限位带
US20060036204A1 (en) Ankle lock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