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7595U -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7595U
CN218867595U CN202223159321.5U CN202223159321U CN218867595U CN 218867595 U CN218867595 U CN 218867595U CN 202223159321 U CN202223159321 U CN 202223159321U CN 218867595 U CN218867595 U CN 218867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tator
wear
resistant
commutator body
chromium carb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93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竺朝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l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l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l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l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93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7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7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所述换向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机构,换向器本体的外部开设有线槽,线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耐磨机构包括有安装块、转动槽、滚珠、紫铜耐磨层和碳化铬金属层,所述安装块的内侧等间距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滚珠,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紫铜耐磨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向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机构,通过安装块内部转动槽设置的滚珠来减少转子与换向器本体内部的摩擦力,同时可以通过紫铜耐磨层和碳化铬金属层的配合使用,来提高装置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耐用性,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竟然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背景技术
换向器主要用于电机行业,换向器分为平面型换向器、槽型换向器及钩形换向器,它主要由绝缘基体和排布在基体圆周面上的换向片,相邻换向片之间设置绝缘槽而将各换向片分离绝缘,换向片一端折弯部分用于接线。
需要在转子的表面安装有转向器,在转向器使用时,在转子的带动下,会使转向器内部表面很容易造成磨损,不对其进行防护会造成换向器破损,从而导致工作无法继续进行,进而会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换向器使用时,需要将换向器内部与电机的转子连接,然后将外部的导线与转向器外部的接线块连接,由于装置的外部没有对与连接块连接导线固定的机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连接的导线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进而会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会使转向器内部表面很容易造成磨损以及连接的导线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进而会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所述换向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机构,换向器本体的外部开设有线槽,线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耐磨机构包括有安装块、转动槽、滚珠、紫铜耐磨层和碳化铬金属层,所述安装块的内侧等间距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滚珠,安装块的外侧设置有紫铜耐磨层,紫铜耐磨层的外侧设置有碳化铬金属层;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放置腔、弹簧和卡块,所述放置腔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一侧安装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换向器本体的外部等间距焊接安装有焊接块,焊接块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换向器本体的外侧在焊接块相邻位置之间等间距开设有线槽,线槽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放置腔。
优选的,所述碳化铬金属层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机构,滚珠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套筒。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有导热板和散热孔,所述导热板设置在碳化铬金属层的外侧,导热板的表面在换向器本体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卡块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锲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向器本体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机构,通过安装块内部转动槽设置的滚珠来减少转子与换向器本体内部的摩擦力,同时可以通过紫铜耐磨层和碳化铬金属层的配合使用,来提高装置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耐用性,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竟然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当外接线放置到线槽的内部时,此时,卡块与外接线的外部分离时,则卡块会在放置腔内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向外弹出,从而能够将外接线固定在线槽的内部,进而能够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线出现脱落的情况,能够保证装置得以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块、紫铜耐磨层和碳化铬金属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向器本体;2、焊接块;3、耐磨机构;301、安装块;302、转动槽;303、滚珠;304、紫铜耐磨层;305、碳化铬金属层;4、散热机构;401、导热板;402、散热孔;5、线槽;6、固定机构;601、放置腔;602、弹簧;603、卡块;7、绝缘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1;换向器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机构3,换向器本体1的外部开设有线槽5,线槽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6;
耐磨机构3包括有安装块301、转动槽302、滚珠303、紫铜耐磨层304和碳化铬金属层305,安装块301的内侧等间距开设有转动槽302,转动槽302的内部安装有滚珠303,安装块301的外侧设置有紫铜耐磨层304,紫铜耐磨层304的外侧设置有碳化铬金属层305;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换向器本体1内部的绝缘套筒7与电机的转子连接,在电机使用的过程中,转子会带动绝缘套筒7转动,在绝缘套筒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块301内部转动槽302设置的滚珠303来减少转子与换向器本体1内部的摩擦力,同时可以通过紫铜耐磨层304和碳化铬金属层305的配合使用,来提高装置的耐磨性能,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耐用性,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竟然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换向器本体1的外部等间距焊接安装有焊接块2,焊接块2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人员将线槽5内部的转子导线与焊接块2进行安装,通过线槽5与固定机构6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导线进行固定,能够保证装置得以正常使用,从而能够提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碳化铬金属层305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机构4,滚珠303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套筒7,散热机构4包括有导热板401和散热孔402,导热板401设置在碳化铬金属层305的外侧,导热板401的表面在换向器本体1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402;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换向器本体1内部的绝缘套筒7连接外部电机的转子,在电机转子转动的过程中,绝缘套筒7的外部会与换向器本体1的内部发生摩擦,进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导热板401为铜片材质,此时可以通过导热板401自身的导热性能将装置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402快速向外导出,进而能够将装置得要快速散热。
与实施例一不相同的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实施例二,用于解决上述在换向器使用时,需要将换向器内部与电机的转子连接,然后将外部的导线与转向器外部的接线块连接,由于装置的外部没有对与连接块连接导线固定的机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连接的导线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进而会影响装置正常使用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固定机构6包括有放置腔601、弹簧602和卡块603,放置腔60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602,弹簧602的一侧安装有卡块603,换向器本体1的外侧在焊接块2相邻位置之间等间距开设有线槽5,线槽5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放置腔601,卡块603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卡块603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锲型结构;
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在装置使用时,需要人员将外接线放置到线槽5的内部进行安装时,此时人员将外接线放置到线槽5的顶部,然后向下挤压外接线时,外接线的两侧与卡块603接触,将卡块603挤压至放置腔601的内部,当外接线放置到线槽5的内部时,此时,卡块603与外接线的外部分离时,则卡块603会在放置腔601内部弹簧602的弹性作用下向外弹出,从而能够将外接线固定在线槽5的内部,进而能够避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导线出现脱落的情况,能够保证装置得以正常使用。
工作原理:人员将外接线放置到线槽5的顶部,然后向下挤压外接线时,外接线的两侧与卡块603接触,将卡块603挤压至放置腔601的内部,当外接线放置到线槽5的内部时,此时,卡块603与外接线的外部分离时,则卡块603会在放置腔601内部弹簧602的弹性作用下向外弹出,从而能够将外接线固定在线槽5的内部,人员将线槽5内部的转子导线与焊接块2进行安装,绝缘套筒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块301内部转动槽302设置的滚珠303来减少转子与换向器本体1内部的摩擦力,同时可以通过紫铜耐磨层304和碳化铬金属层305的配合使用,来提高装置的耐磨性能。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包括换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耐磨机构(3),换向器本体(1)的外部开设有线槽(5),线槽(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6);
所述耐磨机构(3)包括有安装块(301)、转动槽(302)、滚珠(303)、紫铜耐磨层(304)和碳化铬金属层(305),所述安装块(301)的内侧等间距开设有转动槽(302),转动槽(302)的内部安装有滚珠(303),安装块(301)的外侧设置有紫铜耐磨层(304),紫铜耐磨层(304)的外侧设置有碳化铬金属层(305);
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有放置腔(601)、弹簧(602)和卡块(603),所述放置腔(601)的内部安装有弹簧(602),弹簧(602)的一侧安装有卡块(6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本体(1)的外部等间距焊接安装有焊接块(2),焊接块(2)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本体(1)的外侧在焊接块(2)相邻位置之间等间距开设有线槽(5),线槽(5)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放置腔(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铬金属层(305)的外侧设置有散热机构(4),滚珠(303)的内侧设置有绝缘套筒(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有导热板(401)和散热孔(402),所述导热板(401)设置在碳化铬金属层(305)的外侧,导热板(401)的表面在换向器本体(1)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03)的横截面呈“T”型结构,卡块(603)另一端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锲型结构。
CN202223159321.5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Active CN218867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9321.5U CN21886759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9321.5U CN21886759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7595U true CN218867595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6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9321.5U Active CN21886759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7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5872U (zh) 一种铁芯及由其构成的电机
CN218867595U (zh) 一种耐用型高速耐磨损换向器
CN215861384U (zh) 一种高散热的轴承体
CN107872035B (zh) 一种过线保护结构及塔扇
CN210779408U (zh) 电刷、集电环系统及电机
CN214100995U (zh) 一种改进型高效汽车发电机定子铁芯
CN210957944U (zh) 一种电机用铁芯及电机
CN211648461U (zh) 一种用于单螺杆泵的大功率轴承座散热装置
CN208285090U (zh) 一种永磁发电机转子冲片锻件
CN213879405U (zh) 一种高速电机转子铜端环护环装置
CN114598072B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磁钢固定结构
CN220510876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无刷电机后端盖
CN211082637U (zh) 一种散热式刹车盘
CN212343452U (zh) 一种易散热型导体转子
CN213208758U (zh) 一种节能型闭式冷却塔的叶轮机构
CN217984511U (zh) 一种电动机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CN218069512U (zh) 一种耐磨损性能好的电子元件磁铁
CN217693818U (zh) 可拆卸电子陶瓷基板
CN218235910U (zh) 一种自带降温槽的耐高压耐高剪切力的隔热型陶瓷制动片
CN221033585U (zh) 一种主轴以及驱动件
CN217087092U (zh) 一种新型电机碳刷架
CN21442496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型外壳的汽车制动器
CN110859032A (zh) 一种汽车驱动电机的电机控制器
CN218717610U (zh) 便于散热的冷却风扇
CN220439263U (zh) 一种耐磨性铜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