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64248U -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64248U
CN218864248U CN202222788774.8U CN202222788774U CN218864248U CN 218864248 U CN218864248 U CN 218864248U CN 202222788774 U CN202222788774 U CN 202222788774U CN 218864248 U CN218864248 U CN 218864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t
leg
support surface
le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87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强
徐群浪
肖胜清
杨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87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64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64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64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包括与锅具底面接触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在同一高度上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在上述锅具底面大体呈球面状的情况下且使用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支撑面与锅具底面前侧相接触,而上述第二支撑面与锅具底面后侧相接触,且锅具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面接触处的高度低于与第二支撑面接触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锅支架能提高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用户烹饪时撞锅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将灶具与其他家用电器集成在一起的装置,例如,将燃气灶与烹饪装置、抽烟机或消毒柜等组合在一起。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1409253.6(公开号为CN112555906A)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ZL 202022154907.7(授权公告号为CN2136869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107110.3(公开号为CN111389135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均公开了现有的集成灶。
现有的集成灶普遍存在着吸油烟效果不佳的问题,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提高吸油烟效果:(1)提高油烟机风机的性能;(2)缩短油烟机进烟口与锅具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种方式中,提高风机性能会物料成本,同时加大风机转速后相应的噪声也会增加;而采用第二种方式,在有限的灶面操作空间内,如果减少灶眼与进风口间的距离将会对锅具的使用尺寸造成限制,同时也增大用户在烹饪过程锅具檐口与烟机或墙碰撞的风险。
此外,锅支架是灶具中用于支撑锅具的部件,现有的锅支架包括底座和多个设置在底座上的支脚,使用状态下锅具水平放置在锅支架上。例如专利号为ZL 202220119158.0(CN2168685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燃气灶的锅支架及燃气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的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并能降低撞锅风险的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且通用性好的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锅支架的灶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灶具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锅具底面接触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在同一高度上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在使用锅底大体呈球面状的锅具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支撑面与锅底前侧相接触,而上述第二支撑面与锅底后侧相接触,且锅具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面接触处的高度低于与第二支撑面接触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分别由下至上朝外倾斜,且第一支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支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锅具放置在锅支架上的情况下,锅体能自动绕锅体虚拟球心旋转相应的角度并定位,从而使锅口相对于水平面由前至后朝下倾斜。
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位于顶部并水平延伸的第三支撑面,在使用锅底为平面的锅具(例如炖锅等)的状态下,该第三支撑面沿周向与上述锅具底面相接触。从而能使本实用新型中的锅支架同时适用于锅底为平面的锅具,提高该锅支架的通用性。
进一步,包括圈体和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该圈体上的支脚,上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各支脚上,从而能使锅支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
进一步,各所述支脚均为竖向设置的板件,各支脚的顶缘水平延伸且内侧端分别由外至内朝下倾斜,其中,各支脚的顶缘的水平段共同构成上述第三支撑面,并且,使用状态下位于前侧的支脚的顶缘的倾斜段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面,而位于后侧的支脚的顶缘的倾斜段构成上述第二支撑面。从而能较好地形成上述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以及第三支撑面。
进一步,各所述支脚的顶端分别沿其设置方向朝内延伸而形成支撑凸角,其中,使用状态下位于前侧的支脚的支撑凸角的顶缘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面,而位于后侧的支脚的支撑凸角的顶缘构成上述第二支撑面,并且,前侧支脚的支撑凸角的上下厚度分别大于后侧支脚的支撑凸角。使用状态下,锅具的中心朝前偏移,通过如上设计能使锅支架更加稳固地支撑锅具。
进一步,所述圈体为圆形的聚能圈,该圈体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与上述支脚一一对应并供对应的支脚插入的插口,且各插口分别径向延伸。从而方便锅支架的组装加工。
进一步,各所述支脚的下端分别外突于圈体之下,且各支脚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垫。通过设置保护垫,一方面能避免安装锅支架时划伤灶具的面板,另一方面也能使锅支架的放置更加稳定。
进一步,各所述保护垫分别包覆在对应支脚底部的外侧端。保护垫无需整体包覆支脚的底部,降低生产成本。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上所述的锅支架。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灶具和位于该灶具后侧的油烟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锅底大体呈球面状的锅具(例如炒锅)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支撑面与锅具底面前侧相接触,而上述第二支撑面与锅具底面后侧相接触,且锅具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面接触处的高度低于与第二支撑面接触处,由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在同一高度上,因此锅具的锅口相对于水平面由前至后朝下倾斜。从而在应用该锅支架时一方面能减小锅口平面与油烟机进烟口平面夹角大小,这样当油烟升腾时更加容易被捕获,在不增加风机性能的同时提升吸油烟性能;另一方面在不改变灶眼与油烟机进烟腔或墙体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能使得锅口中心点更加靠近进烟口,提升吸油烟效果。此外,使用时,锅体将绕锅体虚拟球心旋转相应的角度,使得锅体最前沿或者把手位置更加远离油烟机或墙体,降低用户烹饪时撞锅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成灶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锅具为炒锅);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成灶在另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锅具为炖锅);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方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锅支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5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灶具3和竖向设置在该灶具3后侧的油烟机4,该灶具3的面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锅支架1。
进一步,上述锅支架1包括与锅具2底面接触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在同一高度上的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1b,在使用锅底大体呈球面状的锅具2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支撑面1a与锅具2底面前侧相接触,而上述第二支撑面1b与锅具2底面后侧相接触,且锅具2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面1a接触处的高度低于与第二支撑面1b接触处。
本实用新型中,靠近使用者的为前侧,而远离使用者的为后侧。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锅底大体呈球面状的锅具2(例如炒锅)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支撑面1a与锅具2底面前侧相接触,而上述第二支撑面1b与锅具2底面后侧相接触,且锅具2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面1a接触处的高度低于与第二支撑面1b接触处,由于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1b在同一高度上,因此锅具2的锅口相对于水平面由前至后朝下倾斜。从而在应用该锅支架1时一方面能减小锅口平面与油烟机4进烟口平面夹角大小,这样当油烟升腾时更加容易被捕获,在不增加风机性能的同时提升吸油烟性能;另一方面在不改变灶眼与油烟机4进烟腔或墙体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能使得锅口中心点更加靠近进烟口,提升吸油烟效果。此外,使用时,锅体将绕锅体虚拟球心旋转相应的角度,使得锅体最前沿或者锅具2的把手位置更加远离油烟机4,降低用户烹饪时撞锅的风险。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使用状态下,锅具2的锅口平面与挡烟板41的夹角为3.17°,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为6.17°,从而提高笼烟效果。同时,增大锅口边沿与烟道挡板42之间的距离为55mm,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为46mm,从而降低碰锅风险。
进一步,上述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1b分别由下至上朝外倾斜,且第一支撑面1a(如图5中的角α所示)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支撑面1b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5中的角β所示)。锅具2放置在锅支架1上的情况下,锅体能自动绕锅体虚拟球心旋转相应的角度并定位,从而使锅口相对于水平面由前至后朝下倾斜。优选地,上述支撑结构还包括位于顶部并水平延伸的第三支撑面1c,在使用锅底为平面的锅具2(例如炖锅等)的状态下,该第三支撑面1c沿周向与上述锅具2底面相接触,从而能使本实用新型中的锅支架1同时适用于锅底为平面的锅具2,提高该锅支架1的通用性。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锅支架1包括圈体11和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该圈体11上的支脚12,上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各支脚12上,从而能使锅支架1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具体地,各上述支脚12均为竖向设置的板件,各支脚12的顶缘水平延伸且内侧端分别由外至内朝下倾斜,其中,各支脚12的顶缘的水平段共同构成上述第三支撑面1c,并且,使用状态下位于前侧的支脚12的顶缘的倾斜段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面1a,而位于后侧的支脚12的顶缘的倾斜段构成上述第二支撑面1b。从而能较好地形成上述第一支撑面1a、第二支撑面1b以及第三支撑面1c。优选地,各上述支脚12的顶端分别沿其设置方向朝内延伸而形成支撑凸角121,其中,使用状态下位于前侧的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的顶缘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面1a,而位于后侧的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的顶缘构成上述第二支撑面1b,并且,前侧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的上下厚度分别大于后侧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使用状态下,锅具2的中心朝前偏移,通过如上设计能使锅支架1更加稳固地支撑锅具2。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圈体11为圆形的聚能圈,该圈体11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与上述支脚12一一对应并供对应的支脚12插入的插口111,且各插口111分别径向延伸,从而方便锅支架1的组装加工。此外,各上述支脚12的下端分别外突于圈体11之下,且各支脚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垫13。通过设置保护垫13,一方面能避免安装锅支架1时划伤灶具3的面板,另一方面也能使锅支架1的放置更加稳定。优选地,各上述保护垫13分别包覆在对应支脚12底部的外侧端。保护垫13无需整体包覆支脚12的底部,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各保护垫13为橡胶材质,并且以可脱卸的方式安装在各支脚12上。

Claims (11)

1.一种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锅具(2)底面接触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在同一高度上的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1b),在使用锅底大体呈球面状的锅具(2)的状态下,上述第一支撑面(1a)与锅底前侧相接触,而上述第二支撑面(1b)与锅底后侧相接触,且锅底与上述第一支撑面(1a)接触处的高度低于与第二支撑面(1b)接触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1b)分别由下至上朝外倾斜,且第一支撑面(1a)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第二支撑面(1b)与水平面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位于顶部并水平延伸的第三支撑面(1c),在使用锅底为平面的锅具(2)的状态下,该第三支撑面(1c)沿周向与锅底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圈体(11)和沿周向间隔设置在该圈体(11)上的支脚(12),上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各支脚(1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脚(12)均为竖向设置的板件,各支脚(12)的顶缘水平延伸且内侧端分别由外至内朝下倾斜,其中,各支脚(12)的顶缘的水平段共同构成上述第三支撑面(1c),并且,使用状态下位于前侧的支脚(12)的顶缘的倾斜段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面(1a),而位于后侧的支脚(12)的顶缘的倾斜段构成上述第二支撑面(1b)。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脚(12)的顶端分别沿其设置方向朝内延伸而形成支撑凸角(121),其中,使用状态下位于前侧的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的顶缘构成上述第一支撑面(1a),而位于后侧的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的顶缘构成上述第二支撑面(1b),并且,前侧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的上下厚度分别大于后侧支脚(12)的支撑凸角(121)。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11)为圆形的聚能圈,该圈体(11)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与上述支脚(12)一一对应并供对应的支脚(12)插入的插口(111),且各插口(111)分别径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脚(12)的下端分别外突于圈体(11)之下,且各支脚(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保护垫(1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支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保护垫(13)分别包覆在对应支脚(12)底部的外侧端。
10.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锅支架。
1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灶具。
CN202222788774.8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Active CN218864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8774.8U CN218864248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8774.8U CN218864248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64248U true CN218864248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8774.8U Active CN218864248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64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64248U (zh)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CN204698376U (zh) 汽锅及烹饪器具
CN212650703U (zh) 内胆手提支架、内胆组件及电炖盅
CN208113006U (zh) 多士炉及易清洁的安全发热装置
CN220529769U (zh) 锅具
CN215016325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发热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4791374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
CN106594721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9763155U (zh) 一种组合支锅架及其使用该支锅架的燃气灶
CN110081474B (zh) 一种燃气节能罩组件
CN216244516U (zh) 锅支架组件和具有该锅支架组件的燃烧器
CN212015282U (zh) 一种适用于电磁加热的厨具
CN211155184U (zh) 一种内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3429704U (zh) 一种煮烤一体料理锅
CN213551340U (zh) 盖体和烹饪器具
CN218295838U (zh) 一种锅支架及灶具和集成灶
CN216769519U (zh) 一种带聚能盘的锅支架及灶具
CN210433345U (zh) 降噪支架及电炖盅
CN211822550U (zh) 一种灶具隔热罩
CN113294813B (zh) 一种电磁灶
CN214536332U (zh) 一种燃气灶具
CN213089874U (zh) 一种锅架及灶具
CN217285484U (zh) 一种中置排烟式多功能一体炉
CN214631744U (zh) 具有改进送风结构的热风烘烤炉
CN216244456U (zh) 一种自动抓锅锅架及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