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6252U -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6252U
CN218856252U CN202223402874.9U CN202223402874U CN218856252U CN 218856252 U CN218856252 U CN 218856252U CN 202223402874 U CN202223402874 U CN 202223402874U CN 218856252 U CN218856252 U CN 218856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at
rotary table
jaw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28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松
任国喜
李云飞
戴玉红
任慧玲
闫向涛
蒋司桐
孙凡
徐梦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ecision Machinery &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ecision Machinery &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ecision Machinery &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ecision Machinery &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28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6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6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6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属于超声检测装置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护罩;支撑座,支撑座位于防护罩内且与其壁面固定;转台旋转组件,转台旋转组件包括转台驱动部和转台传动部,转台驱动部的输出端向上布置且其安装端可水平滑动连接在支撑座上,转台传动部下端与转台驱动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位于防护罩外上方且与转台传动部顶端固定;多个条形固定座;卡爪夹持组件,卡爪夹持组件包括卡爪驱动部、卡爪传动部和多个卡爪托板。本申请可以自动夹持工件并可自动旋转对工件进行全方位探伤检测,本申请动密封与静密封结合,有效防止漏水,还设有漏水检测组件和导水通道,可以监测漏水并将水排出机罩。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超声检测装置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检测作为对金属构件内部进行检查的一种无损探伤方法,在航空航天、车辆制造等方面应用广泛,利用超声检测时需要一种可以自动夹紧工件的夹持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0974558.8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大直径工件自动夹紧装置,其座体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设置有中心孔和与中心孔连接在一起的呈圆周均布有多条径向滑槽,径向滑槽内设置有能够自由滑动的滑座,滑座的远离座体的一端设置有夹紧钳体,通过调节电动机驱动,锥齿轮机构、丝杠螺母机构传动,带动夹紧钳体同步向座体中心移动,实现大直径工件的夹紧。但是此自动夹紧装置仅适用于普通超声检测,并且仅能做夹持工作,无法通过自动旋转对待测工件进行全方位探伤。
目前探伤检测方面多使用液浸法超声检测,探头不易磨损,耦合稳定,探测结果重复性好,便于自动化探伤。在自动化液浸法超声探测中,一种可以自动柔性夹持并可以在水下旋转运行的装置尤为重要,而在水下旋转运行的装置旋转动密封至关重要,长时间在水下运行也需要保证渗漏的准确检测,从而实现设备的安全运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密封防漏,同时可准确检测渗漏的可自动柔性夹持并能在水下旋转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包括:
防护罩;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且与其壁面固定;
转台旋转组件,所述转台旋转组件包括转台驱动部和转台传动部,所述转台驱动部的输出端向上布置且其安装端可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转台传动部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罩内侧壁,其下端与所述转台驱动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位于所述防护罩外上方且与所述转台传动部顶端固定;
多个条形固定座,多个所述条形固定座呈放射状布置固定在所述旋转平台顶部,且每个条形固定座均顶部为敞口;
卡爪夹持组件,所述卡爪夹持组件包括卡爪驱动部、卡爪传动部和多个卡爪托板,所述卡爪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且其输出端向上延伸出所述旋转平台,所述卡爪传动部一端与所述卡爪驱动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条形固定座内;多个所述卡爪托板与所述条形固定座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卡爪传动部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护罩起到防护作用,实行水下检测时保护转台驱动部和卡爪驱动部不被水侵蚀损坏。支撑座起到支撑固定转台驱动部和卡爪驱动部的作用。卡爪驱动部驱动下,带动传动部运动,传动部带动卡爪托板在条形固定座内向靠近或远离旋转平台中心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夹持或松开待检测工件。夹持待检测工件时,转台驱动部带动转台传动部运动,转台传动部带动旋转平台旋转,可以对待检测工件进行全方位水下超声波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包括机罩和防水罩,所述机罩侧壁开有线管接入口,所述机罩底部开有排水口,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机罩顶部壁面固定;所述防水罩固定在所述支撑座顶端且其顶部开有安装口。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机罩和防水罩用于防止水进入内部,保护处于防护罩内的台旋转装置和卡爪驱动部。并且当有水渗漏时,水可从机罩底部的排水口排出。
所述转台传动部包括齿轮、内齿圈、轴承套、向心推力轴承和摩擦环,所述齿轮套接固定在所述转台驱动部的输出端外侧;所述内齿圈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套固定在所述内齿圈顶端;所述向心推力轴承内部与所述轴承套套接且与其传动连接,所述向心推力轴承外壁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摩擦环固定在所述轴承套顶端,所述摩擦环顶端与所述旋转平台底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转台驱动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内齿圈转动,内齿圈带动轴承套转动,轴承套带动摩擦环转动,摩擦环带动旋转平台转动,实现旋转平台的旋转。
进一步的,还设有齿轮微调组件,所述齿轮微调组件包括过渡座和齿轮微调螺钉,所述过渡座套设固定在所述转台驱动部输出端的外侧,所述齿轮微调螺钉水平布置且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底端,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座螺纹连接。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旋转齿轮微调螺钉可改变齿轮微调螺钉旋入过渡座内的长度,推动过渡座水平方向微小移动,进而推动转台驱动部水平方向移动,推动转台驱动部输出端固定的齿轮水平移动,从而可调整齿轮与内齿圈之间的距离,使齿轮和内齿圈啮合,旋转平台稳定旋转。
进一步的,还设有动密封圈,所述动密封圈固定在所述安装口内侧壁上,且所述动密封圈内侧壁与所述摩擦环转动连接。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摩擦环与防水罩之间使用动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漏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环形的第一导水槽和第二导水槽以及第一导水通道、第二导水通道和排水软管,所述第一导水槽开设在所述轴承套顶端,所述第二导水槽开设在所述支撑座底部上端面,所述第一导水通道贯穿所述轴承套侧壁内部,其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水槽,底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水槽,所述第二导水通道贯穿所述支撑座底壁且其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水槽,所述排水软管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导水通道底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水口。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发生漏水时,第一导水槽可储存并引导水进入第一导水通道,通过第一导水通道进入第二导水槽,通过与第二导水槽下方连通的第二导水通道进入排水软管,并从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漏水检测组件,所述漏水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漏水传感器和第二漏水传感器,所述第一漏水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水槽内,所述第二漏水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机罩内侧底部。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第一漏水传感器可检测防水罩及支撑座内漏水情况,第二漏水传感器可以检测机罩内漏水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传动部包括电磁离合器、传动轴、角接触球轴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丝杠和滑座;
所述电磁离合器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电磁离合器下端与所述卡爪驱动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下端与所述电磁离合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内壁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外壁与所述旋转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的顶端,所述第二锥齿轮设有多个且分别对应所述条形固定座布置,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均靠近所述旋转平台中心侧布置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丝杠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锥齿轮布置,每个所述丝杠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条形固定座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滑座下端贯穿有所述丝杠且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所述卡爪托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座顶端,所述滑座平行所述丝杠轴向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条形固定座平行所述丝杠轴向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电磁离合器控制方便,电磁离合器通电时,在驱动部作用下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多个第二锥齿轮转动,每个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其另一端的丝杠转动,丝杠转动带动滑座沿丝杠轴向水平滑动,进而带动滑座顶端的卡爪托板沿丝杠轴向水平滑动,多个卡爪托板同时向靠近或远离旋转平台中心方向运动,进而可夹紧或松开待检测工件。滑座两侧设有滑块,条形固定座内开有滑槽,滑块滑槽滑动配合,使滑座只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滑动,避免产生晃动或偏移,使卡爪托板可以保持稳定平移。
进一步的,还设有手动摇把,所述手动摇把固定在所述丝杠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端。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电磁离合器断电时,可以转动摇把实现手动调整卡爪托板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爪微调组件,所述卡爪微调组件包括挡块和卡爪调整螺钉,所述挡块固定在所述滑座靠近第二锥齿轮的顶端,所述卡爪调整螺钉水平布置贯穿所述卡爪托板下端且与所述卡爪托板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块螺纹连接。
采用上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卡爪托板调整到靠近待检测工件位置时,可通过旋转卡爪调整螺钉进行微调,使卡爪托板可卡紧待检测工件又防止对其造成损伤。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台旋转系统可控制旋转平台旋转,对待检测工件全方位进行超声检测。
2.通过卡爪夹持系统和卡爪传动部可实现多个卡爪托板的同时向靠近或远离旋转平台中心方向水平滑动,从而夹紧或放开待检测工件。
3.设置有手动摇把可进行手动夹紧或放开待检测工件。
4.齿轮微调组件可调整齿轮与内齿圈间的距离,使其达到最优啮合距离,进而使旋转平台可以稳定旋转。
5.卡爪微调组件可对卡爪托板进行微调,进而调节其对工件的夹紧度。
6.摩擦环与防水罩之间使用动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水进入防护罩内部,保护防护罩内的重要部件。
7.设有漏水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漏水情况。
8.设有导水槽和导水通道,可引导水从机罩底部的排水口排出,避免漏水损伤机罩内的重要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台旋转系统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水通道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漏水检测及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爪传动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爪传动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条形固定座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中:
1、防护罩,101、机罩,102、防水罩;
2、支撑座;
3、转台旋转组件,301、转台驱动部,302、齿轮,303、内齿圈,304、轴承套,305、向心推力轴承,306、摩擦环,307、过渡座,308、齿轮微调螺钉,309、动密封圈,310、齿轮压盖,311、动密封法兰,312齿轮调整垫;
4、旋转平台;
5、条形固定座;
6、卡爪夹持组件,601、卡爪驱动部,602、卡爪托板,603、电磁离合器,604、传动轴,605、角接触球轴承,606、第一锥齿轮,607、第二锥齿轮,608、丝杠,609、滑座,610、离合器调整套,611、锁紧螺母,612、轴承压盖,613、骨架油封,614、油封法兰;615、挡块,616、卡爪调整螺钉,617、导轨压板;
701、第一导水槽,702、第二导水槽,703、第一导水通道,704第二导水通道;
8、漏水检测组件,801、第一漏水传感器,802、第二漏水传感器。
9、手动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包括:
防护罩1;
支撑座2,支撑座2位于防护罩1内且与其壁面固定;
转台旋转组件3,转台旋转组件3包括转台驱动部301和转台传动部,转台驱动部301的输出端向上布置且其安装端可水平滑动连接在支撑座2上,转台传动部转动连接在防护罩1内侧壁,其下端与转台驱动部3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旋转平台4,旋转平台4位于防护罩1外上方且与转台传动部顶端固定;
多个条形固定座5,多个条形固定座5呈放射状固定在旋转平台4顶部,且每个条形固定座5均顶部为敞口;
卡爪夹持组件6,卡爪夹持组件6包括卡爪驱动部601、卡爪传动部和多个卡爪托板602,卡爪驱动部601安装在支撑座2上且其输出端向上延伸出旋转平台4,卡爪传动部一端与卡爪驱动部6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条形固定座5内;多个卡爪托板602与条形固定座5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在卡爪传动部的顶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0,旋转平台4为圆形,旋转平台4顶部可开设固定槽,固定槽数量与条形固定座5数量对应。条形固定座5安装在固定槽内。条形固定座5设有三个,以旋转平台4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每相邻两个条形固定座之间角度为120°。转台旋转组件3和卡爪驱动部601安装在防护罩1内部的支撑座2上,在水下操作时可以保护转台旋转组件3和卡爪驱动部601。转台驱动部301驱动转台传动部转动,转台传动部带动旋转平台4转动。卡爪驱动部601驱动卡爪传动部运动,从而带动卡爪托板602水平运动,进而夹持待检测工件。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1包括机罩101和防水罩102,机罩101侧壁开有线管接入口,用于接入电缆和气管。机罩101底部开有排水口,用于发生漏水时向外排水。支撑座2固定在机罩101顶端,支撑座2底部中心设有向上隆起且向下开口的圆柱凸起,贯穿圆柱凸起顶部安装有卡爪驱动部601。支撑座2内侧壁向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法兰;防水罩10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法兰上且防水罩102顶部开有安装口。防水罩102用于防止水进入装置内部。当有水进入防护罩内时,水可从机罩101底部的排水口排出。支撑座2底部中心的圆柱凸起可以防止水进入损坏卡爪驱动部601。
转台驱动部101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安装在电机顶端,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转台传动部传动连接。机罩101包括上机罩和下机罩,上机罩和下机罩通过螺栓固定,方便安装和拆卸维修。线管接入口位于上机罩侧壁,用于接入电缆、气管等。
参见图2,转台传动部包括齿轮302、内齿圈303、轴承套304、向心推力轴承305和摩擦环306,齿轮302套接固定在转台驱动部301的输出端外侧;齿轮302顶端设有齿轮压盖310,齿轮压盖310通过螺钉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顶端,并将齿轮302压紧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内齿圈303与齿轮302传动连接;轴承套304固定在内齿圈303顶端;向心推力轴承305内部与轴承套304套接且与轴承套304传动连接,向心推力轴承305的外侧壁固定有向心推力轴承法兰,向心推力轴承法兰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槽上。摩擦环306固定在轴承套304顶端,摩擦环306顶端与旋转平台4底部端面固定连接。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还设有齿轮微调组件,齿轮微调组件包括过渡座307和齿轮微调螺钉308,过渡座307套设固定在转台驱动部301靠近其输出端的外侧,支撑座2底部开有凹槽,齿轮微调螺钉308一端嵌入凹槽内且可在凹槽内转动,另一端与过渡座307螺纹连接。根据需要通过旋转齿轮微调螺钉308可改变齿轮微调螺钉308旋入过渡座307内的长度,推动过渡座307水平移动,从而推动转台驱动部301水平方向移动,进而推动转台驱动部301输出端固定的齿轮水平移动,可以调整齿轮302与内齿圈303之间的距离使其达到最优啮合距离。齿轮调整垫212位于过渡座307顶端且套设固定在转台驱动部301外侧,用于调整齿轮302的高度,使齿轮302与内齿圈303啮合。
摩擦环306与防水罩102之间设有动密封圈309,动密封圈309固定在安装口内侧壁上且其内侧壁与摩擦环306转动连接。动密封圈309顶端安装有动密封法兰311,动密封法兰311通过螺钉固定在防水罩102上。摩擦环306与防水罩102之间转动配合,因而使用动密封圈309进行密封,有效防止漏水。
本实施例中,旋转平台4和摩擦环306之间,摩擦环306和轴承套304之间,防水罩102和支撑座2之间,上机罩和支撑座2之间,上机罩和下机罩之间的连接之间均采用O型圈进行静密封,防止所有连接部分漏水。
如图4,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环形的第一导水槽701和第二导水槽702以及第一导水通道703、第二导水通道704和排水软管705,第一导水槽701开设在轴承套304顶端,第一导水槽701可为多个互相连通的环形导水槽,第二导水槽702开设在支撑座2底部上端面,第一导水通道703贯穿轴承套304侧壁内部,其顶端连通第一导水槽701,底端连接有塔式管接头,塔式管接头的出水口与第二导水槽702对应设置。第二导水通道704贯穿支撑座2底壁且其顶端连通第二导水槽702,排水软管705一端连接至第二导水通道704底端,另一端连接至排水口。漏水时,水通过第一导水槽701进入第一导水通道703,并由第一导水通道703进入第二导水槽702,水可沿第二导水槽702进入第二导水通道704,并通过第二导水通道704和排水软管705从机罩101底部的排水口排出。
如图5,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漏水检测组件,8,漏水检测组件8包括第一漏水传感器801和第二漏水传感器802,第一漏水传感器801安装在第二导水槽702内,第二漏水传感器802安装在机罩101内底壁上并连接排水软管705下端。第一漏水传感器601可检测防水罩102及支撑座2内漏水情况,第二漏水传感器602可以检测机罩101内漏水情况,并通知操作人员,方便进行检修。
如图6与图7所示,卡爪传动部包括电磁离合器603、传动轴604、角接触球轴承605、第一锥齿轮606、第二锥齿轮607、丝杠608和滑座609,电磁离合器603固定在支撑座2的圆柱凸起顶端,电磁离合器603下端与卡爪驱动部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轴604下端与电磁离合器603上端固定连接,角接触球轴承605套接在传动轴604上且内壁与传动轴604传动连接,外壁与旋转平台4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606固定在传动轴604的顶端,第二锥齿轮607设有多个且分别对应条形固定座5布置,每个第二锥齿轮607均靠近旋转平台4中心侧布置且与第一锥齿轮606传动连接,丝杠608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第二锥齿轮607布置,每个丝杠608水平转动安装在条形固定座5内且一端与第二锥齿轮607固定连接,滑座609下端贯穿有丝杠608且与丝杠608传动连接,卡爪托板602滑动连接在滑座609顶端,滑座609平行丝杠608轴向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滑块,条形固定座5平行丝杠608轴向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
角接触球轴承605上端设有骨架油封613和油封法兰614,骨架油封613位于角接触球轴承605顶端且套接在传动轴604上,用于传动轴604与角接触球轴承605之间的润滑。骨架油封613上端设有油封法兰614,油封法兰614套接在传动轴604上,外侧固定在旋转平台4上端面,用于固定骨架油封613。
参见图6,本实施例的卡爪驱动部601使用气动马达,电磁离合器603电连接至外部电源。电磁离合器603包括下离合器和上离合器,下离合器套接在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且与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可转动连接,下离合器顶端设有下电磁连接片,下电磁连接片通过螺钉与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下离合器的外侧壁固定有离合器法兰,离合器法兰通过螺钉固定在圆柱凸起上。上离合器套接在传动轴604的下端,上离合器的底端设有下电磁连接片,下电磁连接片通过螺钉与传动轴604固定。电磁离合器603通电时,上电磁连接片与下电磁连接片通过电磁紧密连接,启动气动马达,气动马达输出轴转动带动下电磁连接片转动,下电磁连接片转动带动上电磁连接片转动,与上电磁连接片固定的传动轴60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606转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离合器调整套610,离合器调整套610套接在传动轴604上且安装在上离合器顶端,与上离合器上端面抵接,离合器调整套610用于调整上电磁连接片与下电磁连接片之间的距离,保证其断电状态下间隙为0.3±0.1mm。离合器调整套610上端还设有锁紧螺母611,锁紧螺母611套接在传动轴604上,用于固定离合器调整套610。
如图7,丝杠608两端套接有塑料轴承617,塑料轴承外壁固定在条形固定座5上,且内壁与丝杠608转动连接。条形固定座501平行丝杠608传动方向的两内侧壁上均设有直线导轨,滑座609两侧固定有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通过导轨与滑块的配合使卡爪托板602只在水平方向运动,避免倾斜或晃动。如图9,本实施例中条形固定座5包括底座、侧板和两个导轨压板617,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旋转平台4上,侧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上,两个导轨压板617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平行丝杆608传动方向的两个侧板顶部,并与侧板之间形成有直线导轨。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手动摇把9,摇把9固定在丝杠608远离第二锥齿轮607的一端,摇把9上套接有树脂接长把套。电磁离合器603断电时,可以转动摇把9实现手动调整卡爪托板602的位置。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卡爪微调组件,卡爪微调组件包括挡块615和卡爪调整螺钉616,挡块615固定在滑座609靠近第二锥齿轮607的顶端,卡爪调整螺钉616水平贯穿卡爪托板602下端且与卡爪托板602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挡块615螺纹连接。卡爪托板602调整到靠近待检测工件位置时,可通过旋转卡爪调整螺钉616进行微调,使卡爪托板602可卡紧待检测工件又防止对其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启动气动马达并且电磁离合器603通电,调整卡爪托板602夹紧待检测工件。具体的,气动马达输出轴带动传动轴604转动,传动轴604带动第一锥齿轮606转动,第一锥齿轮606带动第二锥齿轮607转动,第二锥齿轮607带动丝杠608转动,丝杠608转动带动滑座609沿丝杠608轴向滑动,滑座609带动卡爪托板602水平往复运动,多个卡爪托板602可同时向靠近旋转平台4中心方向运动,进而可夹持待检测工件。同理,气动马达输出轴反转,多个卡爪托板602可同时向远离旋转平台4中心方向运动,进而可松开待检测工件。
当需要手动调整时,电磁离合器603断电,转动摇把9可调整卡爪托板602夹紧或松开待检测工件。具体的,摇把9转动带动丝杠608转动,丝杠608转动带动滑座609实现水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卡爪托板602水平往复运动。
卡爪托板602调整到靠近待检测工件后,转动卡爪调整螺钉616进行微调,使卡爪托板602夹紧待检测工件。
启动电机和减速机,电机带动减速机运动,减速机输出轴带动齿轮302转动,齿轮302转动带动内齿圈303转动,内齿圈303带动轴承套304转动,轴承套304带动摩擦环306转动,摩擦环306带动旋转平台4转动,实现对待检测工件的全方位探伤检测。
当防水罩102与支撑座2部分发生漏水时,水进入第一导水槽701,并沿第一导水通道703流入第二导水槽702,第一漏水传感器801感应到水流并发出信号通知到操作人员。第二导水槽702内的水沿第二导水通道704进入排水软管705,沿排水软管705流入机罩101底部,从排水口排出。当机罩101内发生漏水,第二漏水传感器802发出信号通知到操作人员,机罩101内的水从机罩101底部的排水口排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罩(1);
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位于所述防护罩(1)内且与其壁面固定;
转台旋转组件(3),所述转台旋转组件(3)包括转台驱动部(301)和转台传动部,所述转台驱动部(301)的输出端向上布置且其安装端可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转台传动部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罩(1)内侧壁,其下端与所述转台驱动部(3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旋转平台(4),所述旋转平台(4)位于所述防护罩(1)外上方且与所述转台传动部顶端固定;
多个条形固定座(5),多个所述条形固定座(5)呈放射状固定在所述旋转平台(4)顶部,且每个条形固定座(5)均顶部为敞口;
卡爪夹持组件(6),所述卡爪夹持组件(6)包括卡爪驱动部(601)、卡爪传动部和多个卡爪托板(602),所述卡爪驱动部(60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上且其输出端向上延伸出所述旋转平台(4),所述卡爪传动部一端与所述卡爪驱动部(6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条形固定座(5)内;多个所述卡爪托板(602)与所述条形固定座(5)一一对应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卡爪传动部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包括机罩(101)和防水罩(102),所述机罩(101)侧壁开有线管接入口,所述机罩(101)底部开有排水口;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机罩(101)顶部壁面固定;所述防水罩(102)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顶端且其顶部开有安装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传动部包括齿轮(302)、内齿圈(303)、轴承套(304)、向心推力轴承(305)和摩擦环(306),所述齿轮(302)套接固定在所述转台驱动部(301)的输出端外侧;所述内齿圈(303)与所述齿轮(302)传动连接;所述轴承套(304)固定在所述内齿圈(303)顶端;所述向心推力轴承(305)内部与所述轴承套(304)套接且与其传动连接,所述向心推力轴承(305)外壁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摩擦环(306)固定在所述轴承套(304)顶端,所述摩擦环(306)顶端与所述旋转平台(4)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齿轮微调组件,所述齿轮微调组件包括过渡座(307)和齿轮微调螺钉(308),所述过渡座(307)套设固定在所述转台驱动部(301)输出端的外侧,所述齿轮微调螺钉(308)水平布置且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2)底端,另一端与所述过渡座(307)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动密封圈(309),所述动密封圈(309)固定在所述安装口内侧壁上,且其内侧壁与所述摩擦环(306)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第一导水槽(701)和第二导水槽(702)以及第一导水通道(703)、第二导水通道(704)和排水软管(705),所述第一导水槽(701)开设在所述轴承套(304)顶端,所述第二导水槽(702)开设在所述支撑座(2)底部上端面,所述第一导水通道(703)贯穿所述轴承套(304)侧壁内部,其顶端连通所述第一导水槽(701),底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水槽(702),所述第二导水通道(704)贯穿所述支撑座(2)底壁且其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水槽(702),所述排水软管(705)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导水通道(704)底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排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水检测组件(8),所述漏水检测组件(8)包括第一漏水传感器(801)和第二漏水传感器(802),所述第一漏水传感器(801)安装在所述第二导水槽(702)内,所述第二漏水传感器(802)安装在所述机罩(101)内侧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传动部包括电磁离合器(603)、传动轴(604)、角接触球轴承(605)、第一锥齿轮(606)、第二锥齿轮(607)、丝杠(608)和滑座(609);
所述电磁离合器(603)固定在所述支撑座(2)上,所述电磁离合器(603)下端与所述卡爪驱动部(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604)下端与所述电磁离合器(60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角接触球轴承(605)套接在所述传动轴(604)上且内壁与所述传动轴(604)传动连接,外壁与所述旋转平台(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06)固定在所述传动轴(604)的顶端,所述第二锥齿轮(607)设有多个且分别对应所述条形固定座(5)布置,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607)均靠近所述旋转平台(4)中心侧布置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06)传动连接,所述丝杠(608)设有多个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锥齿轮(607)布置,每个所述丝杠(608)水平转动安装在所述条形固定座(5)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607)固定连接,所述滑座(609)下端与所述丝杠(608)传动连接,所述卡爪托板(602)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座(609)顶端,所述滑座(609)平行所述丝杠(608)轴向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条形固定座(5)平行所述丝杠(608)轴向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手动摇把(9),所述手动摇把(9)固定在所述丝杠(608)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607)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爪微调组件,所述卡爪微调组件包括挡块(615)和卡爪调整螺钉(616),所述挡块(615)固定在所述滑座(609)靠近第二锥齿轮(607)的顶端,所述卡爪调整螺钉(616)水平贯穿所述卡爪托板(602)下端且与所述卡爪托板(6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块(615)螺纹连接。
CN202223402874.9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Active CN218856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874.9U CN218856252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874.9U CN218856252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6252U true CN218856252U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72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2874.9U Active CN218856252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62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7112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普达迪泰(成都)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紧急复位的旋转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07112A (zh) * 2023-11-09 2023-12-12 普达迪泰(成都)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紧急复位的旋转机构
CN117207112B (zh) * 2023-11-09 2024-02-23 普达迪泰(成都)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紧急复位的旋转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56252U (zh)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US8881355B2 (en) Repair device and repair method
CN213364659U (zh) 一种钢管探伤检测辅助装置
CN216386882U (zh) 一种发电厂轴瓦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仪
CN114034773B (zh) 一种可智能追溯数据的工件探伤装置及其探伤方法
US9168615B2 (en) Repair device
CN115235708A (zh) 一种流体管道检漏机器人
CN220206651U (zh) 极柱对称度及耐压检测设备
CN113640382A (zh) 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检测方法
CN116551389B (zh) 外轴套自动钻孔设备
CN116276186A (zh) 一种自动夹持的水下旋转装置
KR20040087431A (ko) 스터드 볼트와 너트 작업용 장치
CN220473404U (zh) 环形焊缝检测装置
CN221007409U (zh) 一种探伤灵活度高的用于风力发电机主轴的磁粉探伤机
CN112705785B (zh) 一种用于管道切割的全自动冷切割装置
CN214392610U (zh) 一种用于管道切割的全自动冷切割装置
CN221078550U (zh) 一种深海石油开采用阀门探伤装置
CN116460371B (zh) 一种喷管冲刷结构及磨齿机
CN220971791U (zh) 一种油缸加工用内壁抛光机
CN114813953B (zh) 一种轮毂半水浸检测装置
CN220145781U (zh) 一种半自动拆卸安装设备
CN117086529B (zh) 一种水泵壳体焊接装置及其焊接工艺
CN213496700U (zh) 一种自动化钻床设备
CN219420870U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机构
CN219265612U (zh) 一种接头测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