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0900U -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0900U
CN218850900U CN202221728910.8U CN202221728910U CN218850900U CN 218850900 U CN218850900 U CN 218850900U CN 202221728910 U CN202221728910 U CN 202221728910U CN 218850900 U CN218850900 U CN 218850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interference
resonanc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89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营
陈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Yinfeng Integrat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Yinfeng Integrat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Yinfeng Integrat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Yinfeng Integrated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289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0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0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0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通过连接圆柱将扬声器与滑动圆盘固定连接,滑动圆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固定设置在罩壳内,并由固定圆盘所限位,因此,滑动圆盘可以在罩壳内滑动,故而扬声器产生的沿连接圆柱方向的震动会被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给吸收;罩壳的两侧通过滑动轴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设置在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之间,因此,罩壳可以在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连线位置上进行移动,故而扬声器产生的沿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连线位置上的震动可以被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吸收。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扬声器产生的震动进行抑制,防止音箱和其支撑面产生震动,影响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背景技术
音箱指可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通俗的讲就是指音箱主机箱体或低音炮箱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声音,使其声音变大;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终端,其作用是把音频电能转换成相应的声能,并把它辐射到空间去;它是音响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把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供人的耳朵直接聆听的任务。
目前,在户外活动中使用的专业音箱都较大,需要有较大的震撼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影响力,但是专业音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与箱体产生共振,使得周边的人们感到不舒服,共振现象也影响了音箱设备的音质,严重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以解决现有音箱容易产生共振现象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壳体两侧;
扬声器,所述扬声器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与内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二减震组件的两侧;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安装架、滑块、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和限位侧板,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内壳体的内壁,两个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同轴设置在安装架内,所述滑块设置在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之间,两个所述限位侧板设置在安装架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罩壳、滑动圆盘、连接圆柱、固定圆盘和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所述罩壳与固定圆盘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圆盘设置在罩壳内,若干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Ⅱ固定设置在滑动圆盘的两侧,所述连接圆柱穿设在固定圆盘上,所述连接圆柱的一端与滑动圆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之间通过滑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的另一端与罩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设置在连接圆柱背离滑动圆盘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和扬声器之间设置有聚声罩,所述聚声罩与内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聚声罩上开设有圆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电磁屏蔽壳体,所述电磁屏蔽壳体套设在内壳体上,所述外壳体套设在电磁屏蔽壳体上;
所述侧板包括内侧板、电磁屏蔽侧板和外侧板,且沿远离壳体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的材质为不同固有频率材料;
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的材质为不同固有频率材料。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为: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圆柱将扬声器与滑动圆盘固定连接,滑动圆盘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固定设置在罩壳内,并由固定圆盘所限位,因此,滑动圆盘可以在罩壳内滑动,故而扬声器产生的沿连接圆柱方面的震动会被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给吸收;罩壳的两侧通过滑动轴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设置在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之间,因此,罩壳可以在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连线位置上进行移动,故而扬声器产生的沿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连线位置上的震动可以被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吸收。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扬声器产生的震动进行抑制,防止音箱和其支撑面产生震动,影响用户体验。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磁屏蔽壳体并在电磁屏蔽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电磁屏蔽侧板,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屏蔽,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减小了扬声器受到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从而产生杂音或啸叫的概率;通过设置有外壳体、内壳体、外侧板和内侧板,外壳体和内壳体材料的固有频率不同,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固有频率也不相同,降低了音箱与壳体及侧板之间产生共振的概率。
第三:本实用新型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中:1、外壳体;2、电磁屏蔽壳体;3、内壳体;4、聚声罩;5、圆槽;6、扬声器;7、内侧板;8、电磁屏蔽侧板;9、外侧板;10、圆孔;11、空气弹簧减震器Ⅰ;12、罩壳;13、连接圆柱;14、滑动轴;15、限位侧板;16、安装架;17、滑块;18、阻尼弹簧减震器;19、滑动槽;20、固定圆盘;21、滑动圆盘;22、空气弹簧减震器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内壳体3、外壳体1和电磁屏蔽壳体2,电磁屏蔽壳体2套设在内壳体3上,外壳体1套设在电磁屏蔽壳体2上,内壳体3和外壳体1的材质为不同固有频率材料,降低了音箱与壳体之间产生共振的概率。
侧板,侧板设置在壳体两侧,侧板包括内侧板7、电磁屏蔽侧板8和外侧板9,且沿远离壳体的方向依次设置,内侧板7和外侧板9的材质为不同固有频率材料,降低了音箱与侧板之间产生共振的概率。
通过设置有电磁屏蔽壳体2并在电磁屏蔽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电磁屏蔽侧板8,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屏蔽,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减小了扬声器6收到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从而产生杂音或啸叫的概率,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安装架16、滑块17、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和限位侧板15,安装架16固定设置在内壳体3的内壁,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同轴设置在安装架16内,滑块17设置在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之间,两个限位侧板15设置在安装架16两侧。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罩壳12、滑动圆盘21、连接圆柱13、固定圆盘20和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罩壳12与固定圆盘20固定连接,滑动圆盘21设置在罩壳12内,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固定设置在滑动圆盘21的两侧,连接圆柱13穿设在固定圆盘20上,连接圆柱13的一端与滑动圆盘21固定连接。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二减震组件的两侧,安装架16上开设有滑动槽19,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之间通过滑动轴14固定连接,滑动轴14一端与滑块17固定连接,滑动轴14的另一端与罩壳12固定连接,扬声器6设置在连接圆柱13背离滑动圆盘21的一端。因此,滑动圆盘21可以在罩壳12内滑动。故而扬声器6产生的沿连接圆柱13方向的震动会被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给吸收,扬声器6产生的沿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连线位置上的震动可以被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吸收,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扬声器6产生的震动进行抑制,提升了用户体验。
固定圆盘20和扬声器6之间设置有聚声罩4,聚声罩4与内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聚声罩4上开设有圆槽5,聚声罩4能够音箱产生的音波聚集,有利于提升音质。
内壳体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Ⅰ11,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音箱壳体产生的震动进行抑制,防止音箱和其支撑面产生震动,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圆柱13将扬声器6与滑动圆盘21固定连接,滑动圆盘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固定设置在罩壳12内,并由固定圆盘20所限位,因此,滑动圆盘21可以在罩壳12内滑动,故而扬声器6产生的沿连接圆柱13方向的震动会被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给吸收;罩壳12的两侧通过滑动轴14与滑块17固定连接,滑块17设置在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之间,因此,罩壳12可以在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连线位置上进行移动,故而扬声器6产生的沿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连线位置上的震动可以被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吸收。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扬声器6产生的震动进行抑制,防止音箱和其支撑面产生震动,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电磁屏蔽壳体2并在电磁屏蔽壳体2的两侧设置有电磁屏蔽侧板8,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屏蔽,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减小了扬声器6受到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从而产生杂音或啸叫的概率;通过设置有外壳体1、内壳体3、外侧板9和内侧板7,外壳体1和内壳体3材料的固有频率不同,外侧板9和内侧板7的固有频率也不相同,降低了音箱与壳体及侧板之间产生共振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前端”、“一侧”、“外”、“中央”、“内”、“上”、“下端”、“一端”、“竖直”、“下”、“外侧”、“周向”、“端部”、“下方”、“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4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相等,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嵌装”、“设置”、“连接”、“固定”、“分布”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3)和外壳体(1);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壳体两侧;
扬声器(6),所述扬声器(6)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与内壳体(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第二减震组件的两侧;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安装架(16)、滑块(17)、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和限位侧板(15),所述安装架(16)固定设置在内壳体(3)的内壁,两个所述阻尼弹簧减震器(18)同轴设置在安装架(16)内,所述滑块(17)设置在两个阻尼弹簧减震器(18)之间,两个所述限位侧板(15)设置在安装架(16)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罩壳(12)、滑动圆盘(21)、连接圆柱(13)、固定圆盘(20)和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所述罩壳(12)与固定圆盘(20)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圆盘(21)设置在罩壳(12)内,若干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Ⅱ(22)固定设置在滑动圆盘(21)的两侧,所述连接圆柱(13)穿设在固定圆盘(20)上,所述连接圆柱(13)的一端与滑动圆盘(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6)上开设有滑动槽(19),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之间通过滑动轴(1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14)一端与滑块(17)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轴(14)的另一端与罩壳(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6)设置在连接圆柱(13)背离滑动圆盘(2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盘(20)和扬声器(6)之间设置有聚声罩(4),所述聚声罩(4)与内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聚声罩(4)上开设有圆槽(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电磁屏蔽壳体(2),所述电磁屏蔽壳体(2)套设在内壳体(3)上,所述外壳体(1)套设在电磁屏蔽壳体(2)上;
所述侧板包括内侧板(7)、电磁屏蔽侧板(8)和外侧板(9),且沿远离壳体的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内壳体(3)和外壳体(1)的材质为不同固有频率材料;
所述内侧板(7)和外侧板(9)的材质为不同固有频率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空气弹簧减震器Ⅰ(11)。
CN202221728910.8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Active CN218850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8910.8U CN218850900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8910.8U CN218850900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0900U true CN218850900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8910.8U Active CN218850900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0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115989A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ー及びそのテスト方法
AU2011250690B2 (en) Speaker having a horizontal former
CN107690106B (zh) 扬声器箱
CN218850900U (zh) 一种抗干扰防共振型专业音箱
CN214481253U (zh) 一种双动圈微型扬声器
CN214228418U (zh) 具有高防震性能的车载扬声器
CN211909133U (zh) 一种广场舞降噪喇叭
CN216253175U (zh) 一种新型声学音响
CN218103395U (zh) 抗干扰有源主动式音箱
CN208273235U (zh) 一种增强低频的扬声器箱体
CN207382562U (zh) 一种便携式骨传导扬声器
CN216930232U (zh) 笔记本立体声喇叭
CN218772379U (zh) 音箱
CN216930230U (zh) 笔记本键盘喇叭
CN219761245U (zh) 音箱麦克风一体机
CN216930231U (zh) 正反两面发声笔记本喇叭
CN216600045U (zh) 一种具有降噪抗震功能的一体式蓝牙耳机
CN216451517U (zh) 一种耳机喇叭结构及耳机
CN218959113U (zh) 一种喇叭
CN218336300U (zh) 音响装置及电器设备
CN218734759U (zh) 一种防震防尘结构蓝牙音响
CN210579096U (zh) 一种音箱麦克风
CN216930235U (zh) 并联式正面出音喇叭
CN214481270U (zh) 一种耳机喇叭仿真测试装置
CN210807569U (zh) 电视用减震型重低音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