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50604U -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50604U
CN218850604U CN202222978120.1U CN202222978120U CN218850604U CN 218850604 U CN218850604 U CN 218850604U CN 202222978120 U CN202222978120 U CN 202222978120U CN 218850604 U CN218850604 U CN 218850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hole
pole magnetic
magnetic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81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班锦强
薛非
刘星
杨智
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y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y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y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yi Technology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81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50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50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50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第一端表面的磁体层,所述磁体层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若干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分为数量相同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所述N极磁区和所述S极磁区交替分布;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轴与轴之间的无接触传动,通过联轴器磁区间相对滑动,实现对电机的过载保护,解决了传统齿轮接触出现的磨损掉屑、加油润滑、噪音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背景技术
联轴器,又称联轴节,是一种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有时也用以联接轴与其他零件(如齿轮、带轮等)。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
现有技术中联轴器两半之间采用弹性垫或者直接接触连接,在传动过程中联轴器与联轴器之间或联轴器与弹性垫之间接触摩擦,易产生粉屑和噪音,且联轴器安装对两轴同心度要求高。尤其是在传统的铜箔裁切机中,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气胀轴旋转,将固定于气胀轴上的卷状铜箔舒展为片状铜箔;在正常生产放卷过程中,铜箔输送段压辊提供动力将卷状铜箔拉伸展开,磁粉离合器通过齿轮传动将制动扭矩传递至气胀轴,保持放卷过程中铜箔张力适当,防止出现铜箔打折异常。在铜箔开卷、放卷过程中,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会导致齿面磨损产生粉屑,对产品生产带来内在风险,可能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采用轴向磁性无接触连接的扭矩传递方式,实现了轴与轴之间的无接触传动,通过联轴器磁区间相对滑动,实现对电机的过载保护,解决了传统齿轮接触出现的磨损掉屑、加油润滑、噪音等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所述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联轴器,分别为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所述主动侧联轴器与主动轴连接固定,所述负载侧联轴器与从动轴连接固定;
所述联轴器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第一端表面的磁体层,所述磁体层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若干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分为数量相同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所述N极磁区和所述S极磁区交替分布;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磁性无接触连接的扭矩传递方式,实现了轴与轴之间的无接触传动,确保传动受力均匀平稳,通过联轴器磁区间相对滑动,实现对电机的过载保护,减少传统的齿轮接触传动产生的相互碰撞扰动,解决了传统齿轮接触出现的磨损掉屑、加油润滑、噪音等技术问题,保证高速同轴运转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之间存在间隙,同一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交替分布,扇形磁区的同一磁极位置对应设置,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传递扭矩,实现无接触传动,以致主动侧联轴器与负载侧联轴器之间不会产生接触摩擦,不会产生噪音,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出现两轴不同心而影响两轴的正常工作的现象,进而保障电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之间存在一定的可变间隙,当手动调整间隙值时,主动侧与负载侧之间传递的扭矩值将发生变化,在满足所需传递扭矩的要求时,当出现负载增大过载时,两侧联轴器迅速打滑错位,防止电机过载异常。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器具有的可分离特性,使得此联轴器可以被使用在水平、垂直及任何角度的空间,极大地拓宽了该设备的使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联轴器的用途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但尤其适用于铜箔裁切机中的放卷传动装置,在现有技术的铜箔裁切机的开卷、放卷传动中,磁粉离合器通过齿轮传动将制动扭矩传递至气胀轴,保持放卷过程中铜箔张力适当,防止出现铜箔打折异常。但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会导致齿面磨损产生粉屑,对产品生产带来内在风险,可能导致产品报废。本申请利用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可以实现无接触扭矩传递,彻底杜绝由于接触传动导致的磨损掉屑问题,在铜箔开卷过程中主动侧联轴器传递电机提供的扭矩,在铜箔放卷过程中主动侧联轴器传递磁粉离合器提供的制动力矩,防止铜箔打折,同时,可以辅助配以间隙调整控制机构,根据所需工况合理调整传递扭矩值大小,实现铜箔开卷、放卷无接触传动,彻底避免粉屑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之间的间隙调整范围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理论上,间隙距离的调整范围为0到无穷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使用场景及需求自行调整。此外,本实用新型对安装座和磁体层的材质也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优选地,安装座的材质可选为不锈钢或镁铝合金,磁体层的材质可选为铷铁硼,该材质可以在相同体积情况下提供更大的磁力,传递更大的扭矩。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磁体层包括偶数个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内设置有扇形片状结构的磁体,所述磁体具有N极磁面和S极磁面。
相邻两个所述扇形磁区之间,以及所述扇形磁区的两侧弧形边缘处均设置有屏蔽体,所述屏蔽体用于约束磁感线方向,所述磁感线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扇形磁区。
本实用新型设置屏蔽体的目的在于约束磁感线方向,即磁感线只能在主动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与负载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之间传递,屏蔽相邻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之间的磁力,从而增大联轴器所能传递的扭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屏蔽体的材质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可选地采用镍基合金。
所述N极磁区内设置的磁体的N极磁面朝向外部,S极磁面朝向内部。
所述S极磁区内设置的磁体的S极磁面朝向外部,N极磁面朝向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磁体层包括4~8个扇形磁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mm且不包括0,例如可以是0.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或10.0mm,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由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表面向内部沿轴向开设有非贯通的轴孔,轴插入所述轴孔内;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防止轴发生周向转动。
由所述轴孔底面向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方向沿轴向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端端面的通孔,所述轴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安装座内部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表面穿过所述通孔后插入轴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轴的轴向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在所述安装座第一端的开口处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沉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
所述固定件具有杆部和位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通孔后,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嵌入所述沉头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为凸字形截面的双圆盘结构,所述安装座包括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依次对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盘的直径。
由所述第二圆盘的第二端的端面沿轴向开设有所述轴孔,由所述第二圆盘的外周面沿径向开设有顶丝孔,所述顶丝孔与所述轴孔垂直连通,所述顶丝孔用于供顶丝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限位件为限位键。
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的内周面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所述限位键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键槽,其余部分嵌入所述第二键槽;所述顶丝孔与所述第二键槽的位置对应,所述顶丝穿过所述顶丝孔后插入于所述限位键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座内开设有轴孔、顶丝孔、键槽、沉头孔和通孔,不同位置处的开孔具有不同的功能。轴孔用于与放卷传动装置的磁粉离合器输出轴相连或与负载侧气胀轴相连。通过通孔方便使用螺栓将永磁无接触联轴器与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或气胀轴相连,防止永磁无接触联轴器与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或气胀轴发生轴向位移。顶丝孔和键槽的作用在于,通过顶丝和限位键将永磁无接触联轴器与输出轴或气胀轴固定,防止磁性联轴器与输出轴或气胀轴发生周向位移进而导致扭矩传递不均匀;通过沉头孔将连接轴与磁性联轴器的螺栓头埋于磁性联轴器的端面之下,减小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增大磁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永磁无接触联轴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第一端的端盖,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端盖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磁体层的容置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的铜箔裁切机,所述铜箔裁切机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磁粉离合器和气胀轴,所述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磁粉离合器相连,所述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接入所述主动侧联轴器,所述气胀轴的输入端接入所述负载侧联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磁性无接触连接的扭矩传递方式,实现了轴与轴之间的无接触传动,确保传动受力均匀平稳,通过联轴器磁区间相对滑动,实现对电机的过载保护,减少传统的齿轮接触传动产生的相互碰撞扰动,解决了传统齿轮接触出现的磨损掉屑、加油润滑、噪音等技术问题,保证高速同轴运转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之间存在间隙,同一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交替分布,扇形磁区的同一磁极位置对应设置,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传递扭矩,实现无接触传动,以致主动侧联轴器与负载侧联轴器之间不会产生接触摩擦,不会产生噪音,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出现两轴不同心而影响两轴的正常工作的现象,进而保障电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之间存在一定的可变间隙,当手动调整间隙值时,主动侧与负载侧之间传递的扭矩值将发生变化,在满足所需传递扭矩的要求时,当出现负载增大过载时,两侧联轴器迅速打滑错位,防止电机过载异常。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器具有的可分离特性,使得此联轴器可以被使用在水平、垂直及任何角度的空间,极大地拓宽了该设备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磁体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磁体的侧视图;
其中,1-安装座;2-磁体层;3-轴孔;4-限位键;5-顶丝孔;6-通孔;7-沉头孔;8-端盖;9-N极磁区;10-S极磁区;11-磁体;12-屏蔽体;13-主动侧联轴器;14-负载侧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所述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联轴器,分别为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如图3所示),所述主动侧联轴器13与主动轴连接固定,所述负载侧联轴器14与从动轴连接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联轴器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安装座1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1第一端表面的磁体层2,所述磁体层2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若干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分为数量相同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所述N极磁区9和所述S极磁区10交替分布(如图2所示);所述主动侧联轴器13的磁体层2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14的磁体层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主动侧联轴器13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负载侧联轴器14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向磁性无接触连接的扭矩传递方式,实现了轴与轴之间的无接触传动,确保传动受力均匀平稳,通过联轴器磁区间相对滑动,实现对电机的过载保护,减少传统的齿轮接触传动产生的相互碰撞扰动,解决了传统齿轮接触出现的磨损掉屑、加油润滑、噪音等技术问题,保证高速同轴运转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之间存在间隙,同一联轴器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交替分布,扇形磁区的同一磁极位置对应设置,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传递扭矩,实现无接触传动,以致主动侧联轴器13与负载侧联轴器14之间不会产生接触摩擦,不会产生噪音,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出现两轴不同心而影响两轴的正常工作的现象,进而保障电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之间存在一定的可变间隙,当手动调整间隙值时,主动侧与负载侧之间传递的扭矩值将发生变化,在满足所需传递扭矩的要求时,当出现负载增大过载时,两侧联轴器迅速打滑错位,防止电机过载异常。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器具有的可分离特性,使得此联轴器可以被使用在水平、垂直及任何角度的空间,极大地拓宽了该设备的使用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联轴器的用途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但尤其适用于铜箔裁切机中的放卷传动装置,在现有技术的铜箔裁切机的开卷、放卷传动中,磁粉离合器通过齿轮传动将制动扭矩传递至气胀轴,保持放卷过程中铜箔张力适当,防止出现铜箔打折异常。但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会导致齿面磨损产生粉屑,对产品生产带来内在风险,可能导致产品报废。本申请利用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可以实现无接触扭矩传递,彻底杜绝由于接触传动导致的磨损掉屑问题,在铜箔开卷过程中主动侧联轴器13传递电机提供的扭矩,在铜箔放卷过程中主动侧联轴器13传递磁粉离合器提供的制动力矩,防止铜箔打折,同时,可以辅助配以间隙调整控制机构,根据所需工况合理调整传递扭矩值大小,实现铜箔开卷、放卷无接触传动,彻底避免粉屑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之间的间隙调整范围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理论上,间隙距离的调整范围为0到无穷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使用场景及需求自行调整。此外,本实用新型对安装座1和磁体层2的材质也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优选地,安装座1的材质可选为不锈钢或镁铝合金,磁体层2的材质可选为铷铁硼,该材质可以在相同体积情况下提供更大的磁力,传递更大的扭矩。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层2包括偶数个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内设置有扇形片状结构的磁体11,所述磁体11具有N极磁面和S极磁面(如图4和图5所示)。
相邻两个所述扇形磁区之间,以及所述扇形磁区的两侧弧形边缘处均设置有屏蔽体12(如图2所示),所述屏蔽体12用于约束磁感线方向,所述磁感线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扇形磁区。
本实用新型设置屏蔽体12的目的在于约束磁感线方向,即磁感线只能在主动侧联轴器13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与负载侧联轴器14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之间传递,屏蔽相邻的N极磁区9和S极磁区10之间的磁力,从而增大联轴器所能传递的扭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屏蔽体12的材质不作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可选地采用镍基合金。
所述N极磁区9内设置的磁体11的N极磁面朝向外部,S极磁面朝向内部。
所述S极磁区10内设置的磁体11的S极磁面朝向外部,N极磁面朝向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层2包括4~8个扇形磁区。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侧联轴器13的磁体层2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14的磁体层2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mm。
进一步地,由所述安装座1的第二端表面向内部沿轴向开设有非贯通的轴孔3,轴插入所述轴孔3内;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3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防止轴发生周向转动。
由所述轴孔3底面向所述安装座1的第一端方向沿轴向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端端面的通孔6,所述轴孔3与所述通孔6同轴设置;所述安装座1内部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所述安装座1的第一端表面穿过所述通孔6后插入轴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轴的轴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6在所述安装座1第一端的开口处为沉头孔7,所述沉头孔7与所述通孔6同轴设置且所述沉头孔7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6直径。
所述固定件具有杆部和位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通孔6后,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嵌入所述沉头孔7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1为凸字形截面的双圆盘结构,所述安装座1包括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依次对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盘的直径。
由所述第二圆盘的第二端的端面沿轴向开设有所述轴孔3,由所述第二圆盘的外周面沿径向开设有顶丝孔5,所述顶丝孔5与所述轴孔3垂直连通,所述顶丝孔5用于供顶丝穿过。
进一步地,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3的内周面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限位件为限位键4。
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3的内周面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所述限位键4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键槽,其余部分嵌入所述第二键槽;所述顶丝孔5与所述第二键槽的位置对应,所述顶丝穿过所述顶丝孔5后插入于所述限位键4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座1内开设有轴孔3、顶丝孔5、键槽、沉头孔7和通孔6,不同位置处的开孔具有不同的功能。轴孔3用于与放卷传动装置的磁粉离合器输出轴相连或与负载侧气胀轴相连。通过通孔6方便使用螺栓将永磁无接触联轴器与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或气胀轴相连,防止永磁无接触联轴器与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或气胀轴发生轴向位移。顶丝孔5和键槽的作用在于,通过顶丝和限位键4将永磁无接触联轴器与输出轴或气胀轴固定,防止磁性联轴器与输出轴或气胀轴发生周向位移进而导致扭矩传递不均匀;通过沉头孔7将轴与磁性联轴器的螺栓头埋于磁性联轴器的端面之下,减小主动侧联轴器13和负载侧联轴器14的端面间隙,增大磁力。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无接触联轴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第一端的端盖8,所述安装座1的第一端与所述端盖8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磁体层2的容置腔。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的铜箔裁切机,
所述铜箔裁切机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磁粉离合器和气胀轴,所述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磁粉离合器相连,所述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接入所述主动侧联轴器13,所述气胀轴的输入端接入所述负载侧联轴器14。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联轴器,分别为主动侧联轴器和负载侧联轴器,所述主动侧联轴器与主动轴连接固定,所述负载侧联轴器与从动轴连接固定;
所述联轴器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座第一端表面的磁体层,所述磁体层包括沿周向分布的若干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分为数量相同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所述N极磁区和所述S极磁区交替分布;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的位置分别对应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N极磁区和S极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层包括偶数个扇形磁区,所述扇形磁区内设置有扇形片状结构的磁体,所述磁体具有N极磁面和S极磁面;
相邻两个所述扇形磁区之间,以及所述扇形磁区的两侧弧形边缘处均设置有屏蔽体,所述屏蔽体用于约束磁感线方向,所述磁感线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扇形磁区;
所述N极磁区内设置的磁体的N极磁面朝向外部,S极磁面朝向内部;
所述S极磁区内设置的磁体的S极磁面朝向外部,N极磁面朝向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层包括4~8个扇形磁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与所述负载侧联轴器的磁体层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10mm且不包括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安装座的第二端表面向内部沿轴向开设有非贯通的轴孔,轴插入所述轴孔内;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防止轴发生周向转动;
由所述轴孔底面向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方向沿轴向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第一端端面的通孔,所述轴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安装座内部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由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表面穿过所述通孔后插入轴的一端,所述固定件用于限制轴的轴向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安装座第一端的开口处为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且所述沉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
所述固定件具有杆部和位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头部,所述固定件的杆部插入所述通孔后,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嵌入所述沉头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凸字形截面的双圆盘结构,所述安装座包括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方向依次对接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盘的直径;
由所述第二圆盘的第二端的端面沿轴向开设有所述轴孔,由所述第二圆盘的外周面沿径向开设有顶丝孔,所述顶丝孔与所述轴孔垂直连通,所述顶丝孔用于供顶丝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之间通过键连接,所述限位件为限位键;
轴的外周面与所述轴孔的内周面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所述限位键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第一键槽,其余部分嵌入所述第二键槽;所述顶丝孔与所述第二键槽的位置对应,所述顶丝穿过所述顶丝孔后插入于所述限位键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无接触联轴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第一端的端盖,所述安装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端盖之间具有容纳所述磁体层的容置腔。
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永磁无接触联轴器的铜箔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箔裁切机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磁粉离合器和气胀轴,所述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磁粉离合器相连,所述磁粉离合器的输出轴接入所述主动侧联轴器,所述气胀轴的输入端接入所述负载侧联轴器。
CN202222978120.1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Active CN218850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8120.1U CN21885060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8120.1U CN21885060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50604U true CN218850604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3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8120.1U Active CN218850604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50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501B (zh) 动力传递装置
EP2632031B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5689973B2 (ja) 無端伝動帯式無段変速機
DE102015101367A1 (de) Elektroantriebsanordnung
CN218850604U (zh) 一种永磁无接触联轴器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CN102076478B (zh) 挤出机齿轮箱
WO1998023025A1 (de) Magnetisches planetengetriebe
US5921152A (en) Optional multi-ratio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RU2671392C2 (ru) Дробилка для минералов
US1094430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generator, and wind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facility
CN218619670U (zh) 一种开卷放卷传动装置及包括其的铜箔裁切机
CN211117486U (zh) 一种减震结构
US20100229665A1 (en) Modified eccentric gearbox
CN214331266U (zh) 带摩擦片的牙嵌式离合
EP3306051B1 (en) Accessory driv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4881036B2 (ja) 抜き加工装置
EP1731458B1 (en) Winding device
CN201529858U (zh) 药芯焊丝的加粉装置
CN116490705A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202182164U (zh) 扭矩限制器
JP2016161036A (ja) 遊星歯車機構を備えたロックタイプ双方向クラッチ
CN211371154U (zh) 一种干摩擦离心式轴向阻尼件
CN218771726U (zh) 一种行星永磁减速传动装置
DE752009C (de) Elektromagnetisches Raedergetriebe
CN213679139U (zh) 一种纸板材料分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