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8702U -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848702U CN218848702U CN202222928878.4U CN202222928878U CN218848702U CN 218848702 U CN218848702 U CN 218848702U CN 202222928878 U CN202222928878 U CN 202222928878U CN 218848702 U CN218848702 U CN 218848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heat
- plate
- circulating
- fixedly arrang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包括主体机构、散热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循环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安装板、吸热板、缓冲橡胶层、安装螺孔一、安装螺栓一、散热板和连接端,所述吸热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下端,所述缓冲橡胶层固定安装在吸热板的下端,所述安装螺孔一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上端。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通过对于散热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能力得以改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提高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主机工作过程中,将计算机主机工作产生的热量,有效的散发的组件。
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由于安装能力较差,导致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无法安装紧密,或者安装过程过于复杂,影响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使用效果。
同时由于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散热能力较差,导致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无法快速有效地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影响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散热能力较差,且安装能力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包括主体机构、散热机构和循环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循环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安装板、吸热板、缓冲橡胶层、安装螺孔一、安装螺栓一、散热板和连接端,所述吸热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下端,所述缓冲橡胶层固定安装在吸热板的下端,所述安装螺孔一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安装螺栓一固定安装在安装螺孔一的上端,所述散热板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上端,所述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散热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输热管、回流管、散热框架、散热栅板、连接杆一、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所述输热管固定安装在连接端的上端,所述回流管固定安装在连接端的上端,所述散热框架固定安装在输热管的上端,通过对于散热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能力得以改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提高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优选的,所述散热栅板固定安装在散热框架的上端,所述连接杆一固定安装在散热框架的内部,通过对于散热栅板和连接杆一的改进和安装,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提高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优选的,所述散热电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一的下端,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散热电机的下端,通过对于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的改进和安装,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提高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优选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连接杆二、循环电机、循环传动轴、循环风扇、连接管和隔板,所述连接杆二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内部,所述循环电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二的下端,通过对于循环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循环能力得以改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加速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速率,提高了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优选的,所述循环传动轴固定安装在循环电机的下端,所述循环风扇固定安装在循环传动轴的下端,通过对于循环传动轴和循环风扇的改进和安装,可以进一步地加速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速率,提高了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循环传动轴的右侧,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连接管的左端,通过对于连接管和隔板的改进和安装,可以进一步地加速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速率,提高了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通过对于散热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能力得以改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提高了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2、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通过对于主体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安装能力得以改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稳定地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上,提高了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效果;
3、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通过对于循环机构的改进和安装,使得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循环能力得以改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加速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散热速率,提高了该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的工作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机构;101、安装板;102、吸热板;103、缓冲橡胶层;104、安装螺孔一;105、安装螺栓一;106、散热板;107、连接端;2、散热机构;201、输热管;202、回流管;203、散热框架;204、散热栅板;205、连接杆一;206、散热电机;207、散热风扇;3、循环机构;301、连接杆二;302、循环电机;303、循环传动轴;304、循环风扇;305、连接管;30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包括主体机构1、散热机构2和循环机构3,散热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循环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主体机构1包括安装板101、吸热板102、缓冲橡胶层103、安装螺孔一104、安装螺栓一105、散热板106和连接端107,吸热板10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下端,缓冲橡胶层103固定安装在吸热板102的下端,安装螺孔一104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1的上端,安装螺栓一105固定安装在安装螺孔一104的上端,散热板10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上端,连接端107固定安装在散热板106的上端。
散热机构2包括输热管201、回流管202、散热框架203、散热栅板204、连接杆一205、散热电机206和散热风扇207,输热管201固定安装在连接端107的上端,回流管202固定安装在连接端107的上端,散热框架203固定安装在输热管201的上端,散热栅板204固定安装在散热框架203的上端,连接杆一205固定安装在散热框架203的内部,散热电机206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一205的下端,散热风扇207固定安装在散热电机206的下端,在通过散热板106和连接端107将热量散发到输热管201内,然后通过开启散热电机206,带动散热风扇207开始旋转,将热量有效散发,然后通过回流管202将散热后的热液,完成循环。
循环机构3包括连接杆二301、循环电机302、循环传动轴303、循环风扇304、连接管305和隔板306,连接杆二3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内部,循环电机302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二301的下端,循环传动轴303固定安装在循环电机302的下端,循环风扇304固定安装在循环传动轴303的下端,连接管305固定安装在循环传动轴303的右侧,隔板306固定安装在连接管305的左端,首先将安装板101和吸热板102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上,然后通过缓冲橡胶层103进行缓冲,然后通过安装螺孔一104和安装螺栓一105将安装板101和吸热板102稳定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上,当计算机主机开始工作时,通过打开循环电机302,使得循环传动轴303开始旋转,带动循环风扇304开始旋转,使得连接管305开始完成循环,使得吸热板102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
工作原理:首先将安装板101和吸热板102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上,然后通过缓冲橡胶层103进行缓冲,然后通过安装螺孔一104和安装螺栓一105将安装板101和吸热板102稳定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上,当计算机主机开始工作时,通过打开循环电机302,使得循环传动轴303开始旋转,带动循环风扇304开始旋转,使得连接管305开始完成循环,使得吸热板102将计算机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在通过散热板106和连接端107将热量散发到输热管201内,然后通过开启散热电机206,带动散热风扇207开始旋转,将热量有效散发,然后通过回流管202将散热后的热液,完成循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包括主体机构(1)、散热机构(2)和循环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所述循环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安装板(101)、吸热板(102)、缓冲橡胶层(103)、安装螺孔一(104)、安装螺栓一(105)、散热板(106)和连接端(107),所述吸热板(10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下端,所述缓冲橡胶层(103)固定安装在吸热板(102)的下端,所述安装螺孔一(104)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01)的上端,所述安装螺栓一(105)固定安装在安装螺孔一(104)的上端,所述散热板(10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上端,所述连接端(107)固定安装在散热板(106)的上端,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输热管(201)、回流管(202)、散热框架(203)、散热栅板(204)、连接杆一(205)、散热电机(206)和散热风扇(207),所述输热管(201)固定安装在连接端(107)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02)固定安装在连接端(107)的上端,所述散热框架(203)固定安装在输热管(20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栅板(204)固定安装在散热框架(203)的上端,所述连接杆一(205)固定安装在散热框架(20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电机(206)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一(205)的下端,所述散热风扇(207)固定安装在散热电机(206)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3)包括连接杆二(301)、循环电机(302)、循环传动轴(303)、循环风扇(304)、连接管(305)和隔板(306),所述连接杆二(3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01)的内部,所述循环电机(302)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二(301)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动轴(303)固定安装在循环电机(302)的下端,所述循环风扇(304)固定安装在循环传动轴(303)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05)固定安装在循环传动轴(303)的右侧,所述隔板(306)固定安装在连接管(305)的左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28878.4U CN218848702U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28878.4U CN218848702U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848702U true CN218848702U (zh) | 2023-04-11 |
Family
ID=8729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28878.4U Active CN218848702U (zh) | 2022-11-03 | 2022-11-03 |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848702U (zh) |
-
2022
- 2022-11-03 CN CN202222928878.4U patent/CN218848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76484B (zh) | 一种用于计算机cpu的降温装置 | |
CN211880257U (zh)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机的散热机构 | |
CN218848702U (zh) | 一种计算机主机的散热组件 | |
CN214227456U (zh) | 一种混合动力柜 | |
CN21072442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快速散热装置 | |
CN214170075U (zh) | 一种能够快速散热型的风机房 | |
CN211656029U (zh) |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软启动控制器 | |
CN219107980U (zh) | 一种机电板的安装结构 | |
CN211144707U (zh) | 一种横轴型高稳定性风力发电机 | |
CN210166749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的硬件散热工具 | |
CN216056223U (zh) | 一种节能防震型母线槽 | |
CN214314842U (zh) | 一种带有防尘机构的电机 | |
CN206774522U (zh) | 一种芯片散热装置 | |
CN215221879U (zh) | 一种电机通风散热机座 | |
CN212518605U (zh) | 一种异步电机的端盖结构 | |
CN112600344A (zh) |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电机 | |
CN218158944U (zh) | 一种超级计算机用中央处理芯片板的均温板散热装置 | |
CN216400687U (zh) | 一种冲压车床的散热装置 | |
CN210038685U (zh) | 一种可对计算机主机散热的主机放置装置 | |
CN21120862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散热结构 | |
CN207133748U (zh) | 一种cpu散热器 | |
CN220036782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底盘 | |
CN219575757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 |
CN215421400U (zh) | 一种单相载波模块一体散热外壳 | |
CN215814058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