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3732U -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3732U
CN218843732U CN202221007527.3U CN202221007527U CN218843732U CN 218843732 U CN218843732 U CN 218843732U CN 202221007527 U CN202221007527 U CN 202221007527U CN 218843732 U CN218843732 U CN 2188437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spension device
side plate
slide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75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
李栋
赵翔
雷富匀
廖群辉
赵�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75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37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37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37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爬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该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锚固板部;支撑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为锚固件安装侧和滑动槽形成侧,锚固件安装侧的高度大于滑动槽形成侧的高度,支撑机构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沿逐渐远离锚固件安装侧并逐渐靠近滑动槽形成侧的方向,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互靠近;锚固板部固连于支撑机构,位于锚固件安装侧,被配置为连接埋锥结构;支撑机构滑动连接于爬模导轨,爬升架体能够挂装于支撑机构。该悬挂装置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悬挂的稳定性,分体部件少,悬挂的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爬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背景技术
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简称,也叫跳模。它由爬升模板、爬架(某些爬模没有爬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在施工剪力墙体系以及筒体体系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施工辅助工具。爬模是综合大模板与滑动模板工艺和特点的一种模板工艺,具有大模板和滑动模板共同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它与滑动模板一样,在结构施工阶段依附在建筑竖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这样模板可以不占用施工场地,也不用其他垂直运输设备。另外,它装有操作脚手架,施工时有可靠的安全围护,故可不需搭设外脚手架,特别适用于在较狭小的场地上建造多层或高层建筑。同时,由于爬模具备自爬升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减少了施工过程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综上,爬模能减少起重机械数量,同时加快施工速度,因此经济效益较好。
悬挂装置是爬模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悬挂装置,将该悬挂装置固定于墙体立面,爬升导轨沿着悬挂装置进行爬升,然后将爬架顺着爬升导轨进行爬升。在爬架爬升完成后,将爬架的挂钩挂设于悬挂装置进行固定。在本层施工完成后,爬架重复上述动作爬升至下一层后,将悬挂装置取下方便重复使用。该悬挂装置包括相互卡扣连接的内挂件和外挂件,内挂件连接螺栓,并通过该螺栓连接墙体立面中的锚固件。该内挂件和该外挂件为分体结构,可能出现卡装失效,部件滑脱的问题。且该外挂件的截面形状呈矩形,其外平面直接抵靠于墙体立面,该截面为矩形的外挂件在墙体立面外部的稳定性较差,悬挂的可靠性较差。
因此,亟需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悬挂的稳定性,分体部件少,悬挂的可靠性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锚固板部;所述支撑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为锚固件安装侧和滑动槽形成侧,所述锚固件安装侧的高度大于所述滑动槽形成侧的高度,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沿逐渐远离所述锚固件安装侧并逐渐靠近所述滑动槽形成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互靠近;所述锚固板部固连于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锚固件安装侧,被配置为连接埋锥结构;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连接于爬模导轨,爬升架体能够挂装于所述支撑机构。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锚固板部夹设固连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悬挂装置还包括第一滑道形成块和第二滑道形成块,所述第一滑道形成块固连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滑道形成块固连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夹设有滑道底板,所述第一滑道形成块和第二滑道形成块相对设置,均与所述滑道底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滑道底板、所述第一滑道形成块和所述第二滑道形成块围设形成导轨滑道,所述爬模导轨位于所述导轨滑道中。
可选地,所述悬挂装置还包括抵靠板部,所述抵靠板部和所述锚固板部间隔设置,位于所述锚固件安装侧,固连于所述支撑机构的端部,被配置为抵靠墙体立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均位于所述锚固板部和所述抵靠板部之间,所述抵靠板部抵靠所述墙体立面时,所述墙体立面和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槽底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墙体立面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槽底之间留有间距。
可选地,还包括承重销,所述第一侧板开设第一承重销安装孔,所述第二侧板开设第二承重销安装孔,所述第一承重销安装孔正对所述第二承重销安装孔,所述承重销穿设于所述第一承重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承重销安装孔,被配置为挂装所述爬升架体。
可选地,所述锚固板部开设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埋锥结构。
可选地,所述悬挂装置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所述第二加强板分别固连于所述锚固板部的两侧,均抵靠于墙体立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爬模,所述爬模包括爬模导轨、爬升架体和行程装置,还包括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安装于墙体立面,连接于所述爬模导轨,所述行程装置安装于所述爬模导轨,所述爬升架体连接于所述行程装置,能够挂装于所述悬挂装置。
可选地,所述爬模还包括埋锥结构,所述埋锥结构埋设于所述墙体立面,连接于所述锚固板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支撑机构包括第一侧部、第二侧部、锚固件安装侧和滑动槽形成侧,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锚固件安装侧和滑动槽形成侧相对设置。锚固件安装侧的高度大于所述滑动槽形成侧的高度,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沿逐渐远离所述锚固件安装侧并逐渐靠近所述滑动槽形成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互靠近,形成的支撑机构呈三角形结构,该结构稳定,提高了悬挂的稳定性。该悬挂装置的锚固板部安装于支撑机构,用于连接埋锥结构,实现悬挂装置与墙体的连接。该悬挂装置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悬挂的稳定性,分体部件少,悬挂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爬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1、墙体立面;
10、埋锥结构;20、爬模导轨;30、爬升架体;40、行程装置;50、导轨支撑腿;
100、支撑机构;110、第一侧板;111、第一弧形凹槽;112、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20、第二侧板;121、第二弧形凹槽;130、第一滑道形成块;140、第二滑道形成块;150、滑道底板;160、导轨滑道;170、连接板部;180、承重销;
200、锚固板部;210、连接孔;
300、抵靠板部;
400、第一加强板;410、第一摩擦块;
500、第二加强板;510、第二摩擦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爬模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模和一种悬挂装置。该爬模包括爬模导轨20、爬升架体30和行程装置40,还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
具体地,该悬挂装置安装于墙体立面1,连接于该爬模导轨20,该行程装置40安装于该爬模导轨20,该爬升架体30连接于该行程装置40,能够挂装于该悬挂装置。悬挂装置安装于墙体立面1,爬升导轨20能够沿该悬挂装置爬升,然后行程装置40带动爬升架体30沿该爬升导轨20继续爬升。在爬升架体30 的爬升完成后,将爬升架体30的挂钩挂于该悬挂装置进行固定。在本层施工完成后,爬升架体30重复上述动作爬升至上一层后,将该悬挂装置拆卸,方便重复利用。
再为具体地,该爬模还包括埋锥结构10,该埋锥结构10埋设于墙体立面1,连接于该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和埋锥结构10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悬挂装置的再次利用。
更为具体地,该爬模还包括导轨支撑腿50,该导轨支撑腿50被配置为连接该爬模导轨40和该墙体立面1,爬模导轨40通过悬挂装置以及该导轨支撑腿50实现平行于墙体立面1的设置。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主视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的俯视图。参照图2-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0 和锚固板部200。
具体地,该支撑机构100的相对两侧分别为锚固件安装侧和滑动槽形成侧,该锚固件安装侧的高度大于该滑动槽形成侧的高度,该支撑机构100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沿逐渐远离该锚固件安装侧并逐渐靠近该滑动槽形成侧的方向,该第一侧部和该第二侧部相互靠近。该锚固板部200固连于该支撑机构100,位于该锚固件安装侧,被配置为连接埋锥结构10。该支撑机构100 滑动连接于爬模导轨20,爬升架体30能够挂装于该支撑机构100。
参照图3,该支撑机构100包括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该第二侧板 120和该第一侧板11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该锚固板部200夹设固连于该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支撑机构100设置为由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 间隔设置的非实体结构,能够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减轻自重,便于拆卸以及与上层墙体立面1的重新安装。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悬挂装置还包括承重销180,该第一侧板110开设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12,该第二侧板120开设第二承重销安装孔,该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12正对该第二承重销安装孔,该承重销180穿设于该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12和该第二承重销安装孔,被配置为挂装该爬升架体30。
作为优选地,该支撑机构100还包括连接板部170,该连接板部170安装于该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的底部,用于加强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 120的连接,增强支撑机构100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悬挂装置与爬模导轨20的滑动连接,该悬挂装置设置有导轨滑道 160,该爬模导轨20滑动连接于导轨滑道160。该悬挂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和第二滑道形成块140,该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固连于该第一侧板 110,该第二滑道形成块140固连于该第二侧板120,该第一侧板110和该第二侧板120之间夹设有滑道底板150,该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和第二滑道形成块 140相对设置,均与该滑道底板150间隔设置,该第一侧板110、该第二侧板 120、该滑道底板150、该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和该第二滑道形成块140围设形成导轨滑道160,该爬模导轨20位于该导轨滑道160中。
作为优选地,该悬挂装置还包括抵靠板部300,该抵靠板部300和该锚固板部200间隔设置,位于该锚固件安装侧,固连于该支撑机构100的端部,被配置为抵靠墙体立面1。当锚固板部200安装于埋锥结构10后,该抵靠板部300 紧贴于墙体立面1,加强悬挂装置与墙体立面1的固定强度。
具体地,该锚固板部200开设连接孔210,该连接孔210被配置为连接该埋锥结构10。利用紧固螺栓穿设于该连接孔210和埋锥结构10,即可实现两者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提高高空作业的效率。
具体地,该第一侧板110的一侧设置第一弧形凹槽111,该第二侧板120 的一侧设置第二弧形凹槽121,该第一弧形凹槽111和该第二弧形凹槽121均位于该锚固板部200和该抵靠板部300之间,该抵靠板部300抵靠该墙体立面 1时,该墙体立面1和该第一弧形凹槽111的槽底之间留有间距,该墙体立面1 和该第二弧形凹槽121的槽底之间留有间距。形成如图1所示的安装情况,参照图1,悬挂装置和墙体立面1的接触点位有三个,即抵靠板部300和墙体立面1的接触处、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顶部与墙体立面1的接触处,以及锚固板部200与墙体立面1的接触处。由于第一弧形凹槽111和第二弧形凹槽121,形成类似三角形的支撑空间,加强了悬挂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增加悬挂装置与墙体立面1的接触面积,该悬挂装置还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板400和第二加强板500,该第一加强板400 和该第二加强板500分别固连于该锚固板部200的两侧,均抵靠于墙体立面1。如图2和图4所示,该第一加强板400和第二加强板500长度约等于锚固板部 200的长度,且在第一加强板400远离锚固板部20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摩擦块 410,在第二加强板500远离锚固板部20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摩擦块510,当锚固板部200固连于埋锥结构10时,该第一摩擦块410和该第二摩擦块510能够和抵靠板部300一同抵靠墙体立面1,增大该悬挂装置与墙体立面1的接触面积,增强其牢固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100),所述支撑机构(100)的相对两侧分别为锚固件安装侧和滑动槽形成侧,所述锚固件安装侧的高度大于所述滑动槽形成侧的高度,所述支撑机构(100)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设置,沿逐渐远离所述锚固件安装侧并逐渐靠近所述滑动槽形成侧的方向,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相互靠近;
锚固板部(200),所述锚固板部(200)固连于所述支撑机构(100),位于所述锚固件安装侧,被配置为连接埋锥结构(10);
所述支撑机构(100)滑动连接于爬模导轨(20),爬升架体(30)能够挂装于所述支撑机构(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包括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所述第二侧板(120)和所述第一侧板(110)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锚固板部(200)夹设固连于所述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和第二滑道形成块(140),所述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固连于所述第一侧板(110),所述第二滑道形成块(140)固连于所述第二侧板(120),所述第一侧板(110)和所述第二侧板(120)之间夹设有滑道底板(150),所述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和所述第二滑道形成块(140)相对设置,均与所述滑道底板(15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10)、所述第二侧板(120)、所述滑道底板(150)、所述第一滑道形成块(130)和所述第二滑道形成块(140)围设形成导轨滑道(160),所述爬模导轨(20)位于所述导轨滑道(160)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靠板部(300),所述抵靠板部(300)和所述锚固板部(200)间隔设置,位于所述锚固件安装侧,固连于所述支撑机构(100)的端部,被配置为抵靠墙体立面(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0)的一侧设置第一弧形凹槽(111),所述第二侧板(120)的一侧设置第二弧形凹槽(121),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1)均位于所述锚固板部(200)和所述抵靠板部(300)之间,所述抵靠板部(300)抵靠所述墙体立面(1)时,所述墙体立面(1)和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11)的槽底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墙体立面(1)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21)的槽底之间留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重销(180),所述第一侧板(110)开设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12),所述第二侧板(120)开设第二承重销安装孔,所述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12)正对所述第二承重销安装孔,所述承重销(180)穿设于所述第一承重销安装孔(112)和所述第二承重销安装孔,被配置为挂装所述爬升架体(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板部(200)开设连接孔(210),所述连接孔(210)被配置为连接所述埋锥结构(1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板(400)和第二加强板(500),所述第一加强板(400)和所述第二加强板(500)分别固连于所述锚固板部(200)的两侧,均抵靠于墙体立面(1)。
9.一种爬模,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模导轨(20)、爬升架体(30)和行程装置(40),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安装于墙体立面(1),连接于所述爬模导轨(20),所述行程装置(40)安装于所述爬模导轨(20),所述爬升架体(30)连接于所述行程装置(40),能够挂装于所述悬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爬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埋锥结构(10),所述埋锥结构(10)埋设于所述墙体立面(1),连接于所述锚固板部(200)。
CN202221007527.3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Active CN2188437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7527.3U CN21884373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7527.3U CN21884373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3732U true CN218843732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8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7527.3U Active CN218843732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37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6562U (zh) 一种适用于凸窗的爬架安装支架
CN114482515A (zh) 超高层建筑非标超高楼层的综合附着装置
CN218843732U (zh) 一种悬挂装置及爬模
CN114109008A (zh) 一种整体跃层爬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00882U (zh) 一种钢结构转换层吊顶
CN115637810A (zh) 一种大空间异型蜂窝铝板吊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610802B (zh) 一种外挂架操作平台
CN205590122U (zh) 施工电梯附墙装置
CN107558607B (zh) 设于既有混凝土结构上的塔吊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02294U (zh) 天花吊顶转换层结构
CN218643853U (zh) 一种爬模导轨及爬模
CN211421518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预制外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9622219U (zh) 桁架式承重悬挑架安装结构
CN212772782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可变式钢框架
CN215443065U (zh) 一种全钢爬架用附墙支座整体系统
CN215760547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钢悬挑平台
CN214834591U (zh) 一种铝板幕墙施工用吊顶作业平台
CN220377974U (zh) 防滑脱多向滑移支座
CN218114720U (zh) 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
CN218024834U (zh) 一种超限施工电梯附着架固定装置
CN212101606U (zh) 单元式幕墙安装吊具
KR200428552Y1 (ko) 상승식 가설대용 고정슈
CN219011881U (zh) 一种脚手架吊点桁架
CN21837519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嵌木式钢托横梁
CN211949522U (zh) 一种爬架导向滑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