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7716U -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7716U
CN218827716U CN202222210632.3U CN202222210632U CN218827716U CN 218827716 U CN218827716 U CN 218827716U CN 202222210632 U CN202222210632 U CN 202222210632U CN 218827716 U CN218827716 U CN 218827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ttery
lead
connecting par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06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锦
覃晓芳
汤道毅
王飞飞
许教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06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7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7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7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电极引出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沿着电池壳体的厚度方向排布,电极引出组件包括内引出件和外引出件;内引出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表面,并位于第二连接部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第三连接部连接在第二连接部背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并用于与电芯电连接;外引出件连接于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表面,并与第一连接部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内引出件为弯折结构,内引出件与第二壳体之间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可以使电池的厚度不受到焊接后极耳的厚度影响,因此可以使电池做的更薄。

Description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通常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电芯以及电极引出组件,电芯安装在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围成的容纳腔内,电极引出组件安装在上壳体上,用于将电芯的电极引出至容纳腔外。
目前,在一些电池中,上壳体靠近下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凸台结构,同时上壳体上还设有通孔,电极引出组件包括内引出件、外引出件以及铆钉,内引出件设置在凸台结构的顶面上,并与电芯的极耳电连接,外引出件设置在上壳体背离下壳体的表面,铆钉从通孔处穿过以将内引出件和外引出件电连接在一起。
当电池的厚度持续减小时,下壳体会逐渐向内引出件靠近,但是内引出片通常为平板结构,且电芯的极耳通常焊接在内引出件靠近下壳体的表面上,这种设置方式中极耳限制了内引出件和下壳体之间的间距的可减小量,导致电池所能够减少的厚度有限,无法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更薄的电子设备的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旨在降低电池的厚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电极引出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围合形成用于安装电芯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和所述内凹结构相对;所述电极引出组件包括内引出件和外引出件;所述内引出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的顶面,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凸台结构的一侧;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引出孔,所述外引出件连接于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并从所述引出孔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凸台结构的侧面抵触。
可选的,所述内凹结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形成缺口;所述外引出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所述第五连接部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部靠近所述缺口的一侧,并抵触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所述电极引出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内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内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电性隔离;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外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外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电性隔离。
可选的,所述内引出件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电连接,所述电池壳还包括负极引出件;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为金属壳,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二壳体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件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内引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内引出件的厚度;所述第二绝缘件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外引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外引出件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电极引出组件还包括铆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外引出件通过所述铆钉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面上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注液孔;所述电池壳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孔。
可选的,所述内凹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为同一结构,所述注液孔和所述引出孔间隔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中,内引出件为弯折结构,且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可以使第三连接部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内引出件与第二壳体之间可以有更大的空间用于容纳第三连接部与电芯的极耳焊接后所形成的焊接结构,可以使电池的厚度不受到焊接后极耳的厚度影响,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可以使电池做的更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局部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极引出组件的爆炸示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极引出组件的爆炸示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极引出组件的爆炸示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极引出组件的爆炸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局部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电池;
10、电池壳;
20、电芯;
1、第一壳体;11、内凹结构;111、内凹结构的底面;12、凸台结构;121、凸台结构的顶面;122、凸台结构的侧面;14、引出孔;15、第一支撑板;16、第一侧板;17、凹槽结构;18、注液孔;
2、第二壳体;21、第二支撑板;22、第二侧板;
3、电极引出组件;31、内引出件;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13、第三连接部;32、外引出件;321、第四连接部;322、第五连接部;33、第一绝缘件;331、第一绝缘部;332、第二绝缘部;333、第三绝缘部;334、第一安装槽;335、第一段槽;336、第二段槽;337、第三段槽;34、第二绝缘件;341、第四绝缘部;342、第五绝缘部;343、第二安装槽;344、第四段槽;345、第五段槽;35、铆钉;
4、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池100包括电池壳10和电芯20,其中,电池壳1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电极引出组件3;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二者围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安装电芯20,其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沿着电池壳10体的厚度方向排布;电极引出组件3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并与安装在容纳腔内的电芯20电性连接,电极引出组件3作为电池100的端子。组装后,电池壳10的厚度即为电池100的厚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背离第二壳体2的表面(定义为第一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11,第一壳体1靠近第二壳体2的表面(定义为第二表面)上设有凸台结构12,凸台结构12和内凹结构11相对。其中,凸台结构12和内凹结构11相对是指二者位于第一壳体1的同一区域,凸台结构12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与内凹结构11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重合。内凹结构的底面111上设有引出孔14,引出孔14贯穿第一壳体1,具体的,引出孔14由内凹结构的底面111贯穿至凸台结构的顶面12。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引出组件3包括内引出件31和外引出件32;内引出件31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以及第三连接部313;第一连接部311连接于凸台结构的顶面121,并位于第二连接部312靠近第二壳体2的一端;第三连接部313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12背离第二壳体2的一端,并位于第二连接部312背离凸台结构12的一侧,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内引出件31大致呈Z形。同时,第三连接部313用于与电芯20的极耳201电连接;外引出件32连接于内凹结构的底面111,并从引出孔14处与第一连接部31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内引出件31为弯折结构,第三连接部313靠近第二壳体2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311靠近第二壳体2的表面之间具有高度差,电芯20的极耳201可以是焊接在第三连接部313靠近第二壳体的表面上。即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三连接部313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部31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内引出件31与第二壳体2之间可以有更大的空间用于容纳第三连接部313与电芯20的极耳201焊接后所形成的焊接结构,有效避免极耳201对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下壳体2之间的间距减小产生不利影响,可以使电池100的厚度不受到焊接后极耳201的厚度影响,因此,通过本实施例的设置,可以使电池100做的更薄。
在本实施例中,内凹结构11可以是通过拉伸工艺制备,或者内凹结构11也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制备,此时,在制备完成内凹结构11时,凸台结构12也同时被制作出来。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包括第一支撑板15和第一侧板16,第一侧板1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5上,其中,第一侧板16为环形结构,第一支撑板15封闭第一侧板16的一端的开口。内凹结构11和凸台结构12均位于第一支撑板15上。
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2包括第二支撑板21和第二侧板22,第二侧板22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上,其中,第二侧板22为环形结构,第二支撑板21封闭第二侧板22的一端的开口。另外,第二侧板22背离第二支撑板21的一端与第一侧板16背离第一支撑板15的一端密封连接,此时,第一支撑板15、第一侧板16、第二支撑板21以及第二侧板22共同围成上述容纳腔。同时,第一支撑板15背离第二支撑板21的表面与第二支撑板21背离第一支撑板15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便为电池壳10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为金属壳,与塑料或者其他材料相比,在相同的强度要求下,采用金属材质可以使第一壳体1做的更薄,从而更利于电池100的薄型化设计。同样的,第二壳体2也为金属壳,这样可以使第二壳体2做的更薄,从而更利于电池100的薄型化设计。另外,第一壳体1为拉伸件,此时第一壳体1采用拉伸工艺制备而成,这样可以将第一壳体1做的更薄,进而利于电池100的薄型化设计。同样的,第二壳体2也为拉伸件,这样可以将第二壳体2做的更薄,进而利于电池100的薄型化设计。此外,金属壳可以是钢壳等。
如图4和图5所示,当第一壳体1为金属壳时,电极引出组件3还包括第一绝缘件33和第二绝缘件34;第一绝缘件33设置在内引出件31和第一壳体1之间,以使内引出件31和第一壳体1电性隔离;第二绝缘件34设置在外引出件32和第一壳体1之间,以使外引出件32和第一壳体1电性隔离。
另外,当第一壳体1为金属壳时,第一壳体1可以与电芯20的负极耳电连接,内引出件31与电芯20的正极耳电连接,此时,第一壳体1相当于是电池100的负极,外引出件32相当于是电池100的正极。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也为金属壳。此时,第二壳体2也可以与电芯20的负极耳电连接,这样第二壳体2便相当于是电池100的负极。
为了追求电池100的薄型化设计,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常做的很薄,当需要在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2上焊接引线时,容易将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2焊穿。其中,当电芯20的负极耳与第一壳体1电连接时,后续需要在第一壳体1上焊接引线等;当电芯20的负极耳与第二壳体2电连接时,后续需要在第二壳体2上焊接引线等。
对此,在一实施例中,电池壳10还包括负极引出件,当电芯20的负极耳与第一壳体1电连接时,负极引出件电连接在第一壳体1的外表面;当电芯20的负极耳与第二壳体2电连接时,负极引出件电连接在第二壳体2的外表面。后续使用时,相应的引线等可以是焊接在负极引出件上,也即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负极引出件增加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2的厚度,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其被焊穿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负极引出件可以是镍片,其中,镍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故负极引出件采用镍材质制成,有利于后续引线的焊接。另外,负极引出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2的不同位置。比如,负极引出件可以是设置在第一壳体1或者第二壳体2的侧面,以减少对电池100厚度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以及第三连接部313三者为一体结构,生产时,内引出件31可以是一金属板通过折弯工艺制备而成。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第一连接部311和凸台结构的顶面121之间绝缘,第一绝缘件33有一部分(定义该部分为第一绝缘部331)位于第一连接部311和凸台结构的顶面121之间,此时,第一连接部311相当于是与凸台结构的顶面121间接连接。第二连接部312与凸台结构12的侧面122抵触,为了使第二连接部312和凸台结构12的侧面122绝缘,第一绝缘件33还有一部分(定义该部分为第二绝缘部332)位于第二连接部312和凸台结构12的侧面122之间,此时,第二连接部312与凸台结构12的侧面122之间间接抵触。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内引出件31晃动,使内引出件31安装更加稳固。其中,凸台结构的顶面121和凸台结构的侧面122均属于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另外,第一绝缘件33还有一部分(定义该部分为第三绝缘部333)位于第三连接部313进而第一壳体1之间,以提高绝缘效果。此外,第一绝缘部331、第二绝缘部332以及第三绝缘部333依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3也为一弯折结构,其形状与内引出件31相似,生产时,第一绝缘件33可以是通过注塑方式制备而成。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件33背离第一壳体1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334,内引出件31安装在第一安装槽334内,且第一安装槽334的深度大于内引出件31的厚度。具体的,第一安装槽334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槽335、第二段槽336以及第三段槽337,其中,第一连接部311位于第一段槽335内,且第一段槽335的深度大于第一连接部311的厚度,以便使第一段槽335的槽壁凸出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位于第二段槽336内,且第二段槽336的深度大于第二连接部312的厚度,以便使第二段槽336的槽壁凸出第二连接部312;第三连接部313位于第三段槽337内,且第三段槽337的深度大于第三连接部313的厚度,以便使第三段槽337的槽壁凸出第三连接部31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槽335设置在第一绝缘部331上,第二段槽336设置在第二绝缘部332上,第三段槽337设置在第三绝缘部333上。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内凹结构11在第一壳体1的侧面形成缺口;外引出件32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四连接部321和第五连接部322,第四连接部321连接于内凹结构的底面111,为了使第四连接部322和内凹结构的底面111之间绝缘,第二绝缘件34有一部分(定义该部分为第四绝缘部341)位于第四连接部321和内凹结构的底面111之间,此时,第四连接部321相当于是与内凹结构的底面111间接连接。第五连接部322位于第四连接部321靠近缺口的一侧,且第五连接部322抵触于第一壳体1的侧面,为了使第五连接部322和第一壳体1之间绝缘,第二绝缘件34还有一部分(定义该部分为第五绝缘部342)位于第五连接部322和第一壳体1的侧面之间,此时,第五连接部322与第一壳体1的侧面之间间接抵触。这样可以避免外引出件32晃动,使外引出件32安装在更加牢固。同时,使用时,第五连接部322可以用于与其他元件电连接,也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五连接部322的设置可以把电池100用于其他元件连接的端子引到电池100的侧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四绝缘部341和第五绝缘部342连接,生产时,可以先将外引出件32安装在第二绝缘件34上,然后再将第二绝缘件34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
此时,第二绝缘件34也为一弯折结构,其形状与外引出件32相似,生产时,第一绝缘件33可以是通过注塑方式制备而成。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绝缘件34背离第一壳体1的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343,外引出件32安装在第二安装槽343内,且第二安装槽343的深度大于外引出件32的厚度。具体的,第二安装槽343包括依次连通的第四段槽344和第五段槽345,其中,第四连接部321位于第四段槽344内,且第四段槽344的深度大于第四连接部321的厚度,以便使第四段槽344的槽壁凸出第四连接部321;第五连接部322位于第五段槽345内,且第五段槽345的深度大于第五连接部322的厚度,以便使第五段槽345的槽壁凸出第五连接部322。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外引出件32可以是由一板材通过折弯工艺制备而成。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外引出件32可以是通过焊接方式制备而成。在该方式中,第四连接部311和第五连接部322为两个零件,组装时,二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与此对应的,第二绝缘件34也可以是由第四绝缘部341和第五绝缘部342通过粘接等方式组装而成。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极引出组件3还包括铆钉35,第一连接部311和外引出件32通过铆钉35电连接在一起。其中,铆钉35从引出孔14处穿过。同时,第一连接部311、第四连接部321、第一绝缘件33以及第二绝缘件34上均设有相应的避让通孔,以便使铆钉35穿过。另外,第二绝缘件34上设有环形凸缘结结构,凸缘结构环绕在第一绝缘件33的避让通孔外侧,并伸入到引出孔14内,以便将铆钉35和引出孔14的孔壁隔开,使二者电性隔离。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背离第二壳体2的表面上还设有凹槽结构17,凹槽结构17的底面上贯穿第一壳体1的注液孔18;电池壳10还包括密封盖4,密封盖4连接在凹槽结构17内,并封闭注液孔18。生产时,可以通过注液孔18向容纳腔内注入电解液,当电解液注入完毕后,可以通过密封盖4封闭注液孔18。其中,密封盖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凹槽结构17的底面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凹槽结构17和内凹结构11间隔设置,以免在注液孔18处进行注液等操作时,对内凹结构11内的相应零部件产生不良影响。
应当理解的,上述相关设计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替换,比如: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引出件32也可以是平板结构,此时,外引出件相当于是只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连接部321。与之对应的,第二绝缘件34也相当于是只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绝缘部321。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引出组件3中也可以是不设置外引出件32,此时,可以通过铆钉35位于电池壳10外侧的部分与相应的引线等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铆钉35也可以是通过螺栓等能够导电的连接件进行替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也可以是绝缘壳,此时,电极引出件3中不包括第一绝缘件33和第二绝缘件34。同时,内引出件31的第一连接部311直接设置在凸台结构的顶面121上,第二连接部312直接抵触在凸台结构的侧面122上。同样的,外引出件32的第四连接部321也可以是直接连在内凹结构的底面111上,第五连接部也可以是直接抵触在第一壳体1的侧面。另外,电极引出组件3以及与其配合的安装区11都可以是设置两个,其中一个电极引出组件3与电芯20的正极耳电连接,另一个电极引出组件3与电芯20的负极耳电连接。
如图10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凹结构11与凹槽结构17为同一结构,此时,注液孔18和引出孔14间隔设置,密封盖4和电极引出组件3之间也间隔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内凹结构的底面111和凹槽结构17的底面为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使用了上述的电池100,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池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电极引出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围合形成用于安装电芯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和所述内凹结构相对;
所述电极引出组件包括内引出件和外引出件;
所述内引出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凸台结构的顶面,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与电芯的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凸台结构的一侧;
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引出孔,所述外引出件连接于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并从所述引出孔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凸台结构的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结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形成缺口;
所述外引出件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四连接部和第五连接部;
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内凹结构的底面;
所述第五连接部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部靠近所述缺口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金属壳;
所述电极引出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
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内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内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电性隔离;
所述第二绝缘件设置在所述外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以使所述外引出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电性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出件与所述电芯的正极耳电连接,所述电池壳还包括负极引出件;
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一壳体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或者,所述第二壳体为金属壳,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所述第二壳体电连接,所述负极引出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内引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内引出件的厚度;
所述第二绝缘件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外引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外引出件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组件还包括铆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外引出件通过所述铆钉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面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注液孔;
所述电池壳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用于封闭所述注液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为同一结构,所述注液孔和所述引出孔间隔设置。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壳。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
CN202222210632.3U 2022-08-19 2022-08-19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827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632.3U CN218827716U (zh) 2022-08-19 2022-08-19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0632.3U CN218827716U (zh) 2022-08-19 2022-08-19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7716U true CN21882771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0632.3U Active CN218827716U (zh) 2022-08-19 2022-08-19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7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00665U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二次电池
EP3748732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11987247B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CN210110855U (zh) 电池顶盖及包含其的电池
CN208478389U (zh) 二次电池的顶盖组件和二次电池
CN114784428A (zh)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KR20240001247A (ko) 배터리 및 전자제품
CN113644356B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
CN218827716U (zh) 电池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07968218B (zh) 一种组合式盖帽一体包覆电池
CN216311923U (zh)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06040813U (zh) 负极组件及圆柱电池
CN214957086U (zh) 节省空间的电池盖板及二次电池
CN115401855A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冲铆注塑加工方法
CN112736337A (zh) 盖板组件及应用所述盖板组件的电池
CN207719338U (zh) 一种组合式盖帽一体包覆电池
CN220172246U (zh) 单体电池、电池包和车辆
CN217691385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CN221226400U (zh) 电池盖板结构、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20341285U (zh) 一种新型棱柱形锂电池结构
CN213959042U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及其连接片结构
CN216958251U (zh) 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16362149U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其盖板组件
CN220420724U (zh) 一种电池盖体、电池外壳、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8788427U (zh)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