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6641U - 一种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6641U
CN218826641U CN202223085407.8U CN202223085407U CN218826641U CN 218826641 U CN218826641 U CN 218826641U CN 202223085407 U CN202223085407 U CN 202223085407U CN 218826641 U CN218826641 U CN 218826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ssembly
winding
press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54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ZHUANGCH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ZHUANGCH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ZHUANGCH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ZHUANGCHENG MACHINER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54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6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6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6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放线机构、位于放线机构下方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压线组件、断线组件、夹线组件、可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的移动座;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上,其包括旋转轴、设于旋转轴前端的多根绕线辊及压线板;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可前后运动和左右移动的压线辊;所述断线组件包括可前后运动的断线刀;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可上下运动的夹头。本实用新型绕线机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将大卷纱线自动卷绕成定长纱线,同时,两组旋转组件的设置,绕线时可在两组旋转组件之间自动切换,实现双工位绕线,有效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绕线机。
背景技术
工厂生产的线类产品,为了便于运输保存,通常都会卷绕成卷,且一卷线的长度通常很长,相应的其体积通常较大。而为了便于后续销售或使用,通常又会把大卷的纱线拆分卷绕成许多个定长小卷。为了完成上述纱线的定长拆分卷绕,本申请发明人发明了一种绕线机,用于将大卷的纱线自动卷绕成定长小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实现高效绕线的自动绕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放线机构、位于放线机构下方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压线组件、断线组件、夹线组件、可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的移动座;
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上,其包括旋转轴、设于旋转轴前端的多根绕线辊及压线板,所述绕线辊沿旋转轴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压线板可沿旋转轴轴向运动而驱动所述绕线辊沿旋转轴端面径向运动;
所述压线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上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可前后运动和左右移动的压线辊;
所述断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旋转组件的上方,且所述断线组件包括可前后运动的断线刀;
所述夹线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的下方,且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可上下运动的夹头。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前后延伸设置的连接杆及驱动气缸,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压线板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活动贯穿于所述旋转轴,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压线板后侧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的前端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径向滑槽,所述绕线辊的后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压线板对应绕线辊设有让位槽,所述绕线辊的内侧面与滑槽的内壁均连接有一复位弹簧,且绕线辊的内侧面与让位槽内侧面均斜面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上设有两组旋转组件,且每组旋转组件对应设有一压线组件,所述两组旋转组件沿移动座的横移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压线横移气缸、由压线横移气缸驱动左右移动的压线伸缩气缸,所述压线辊设于所述压线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压线辊位于所述压线伸缩气缸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断线组件包括位于旋转轴上方的断线气缸、由断线气缸驱动前后运动的第一手指气缸,所述断线刀设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前端,所述断线刀为剪刀,且该剪刀的两个刀刃分别设于第一手指气缸的两个气动手指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组件包括位于绕线辊下方的夹线气缸、由夹线气缸驱动升降的第二手指气缸,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气动手指为所述夹头,且夹头位于第二手指气缸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轴、设于放线轴上方的送线组件,所述送线组件包括送线马达、由送线马达驱动转动的多个送线轮。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上压紧片、下压紧片、压紧弹簧及调节螺栓,所述压紧弹簧、上压紧片、下压紧片自上而下穿设在调节螺栓上,且调节螺栓的底端与机架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绕线机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各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将大卷纱线自动卷绕成定长纱线,同时,两组旋转组件的设置,绕线时可在两组旋转组件之间自动切换,实现双工位绕线,有效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绕线机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绕线机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张紧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座上旋转组件及压线组件示意图;
图5为图4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线板与旋转轴前端分离后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线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架,
11-倒L型立架,12-换匝马达,
20-放线机构,
21-放线轴,
22-送线组件,221-送线马达,222-送线轮,223-导线槽,224-压紧轮,
23-张紧组件,231-上压紧片,232-下压紧片,233-压紧弹簧,234-调节螺栓,
24-导线管,
30-绕线机构,
31-旋转组件,311-旋转轴,3111-径向滑槽,312-绕线辊,3121-斜面,313-压线板,3131-让位槽,314-连接杆,315-驱动气缸,
32-压线组件,321-压线辊,322-压线横移气缸,323-压线伸缩气缸,
33-断线组件,331-断线刀,332-断线气缸,333-第一手指气缸,
34-夹线组件,341-夹头,342-夹线气缸,343-第二手指气缸,
35-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配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该绕线机主要将大卷的纱线自动卷绕成小卷纱线,同时实现每卷纱线的定长卷绕,有效提高纱线卷绕的效率及准确率。
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有放线机构20、位于放线机构20下方的绕线机构30,所述绕线机构30包括旋转组件31、压线组件32、断线组件33、夹线组件34及可左右移动的移动座35。
配合图1至图3所示,其中,定义绕线机构30在机架10上所处位置为机架10前端。所述放线机构20包括放线轴21、设于放线轴21上方的送线组件22,放线轴21位于机架10后端,且与绕线机构30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送线组件22位于放线轴21及绕线机构30的上方,纱线的整体行进过程为:从放线轴21向上进入送线组件22,再向下进入绕线机构30卷绕。购入的纱线卷中部会有一线轴或线筒,其中部均会有一通孔,通过该通过将纱线卷套置放线轴21外周即可,图1中,放线轴21外周套置有一工字型线轴。
所述送线组件22包括送线马达221、由送线马达221驱动转动的多个送线轮222,送线组件22提供纱线放线及输送的动力。送线轮222均为橡胶轮,可放置纱线与送线轮222之间打滑;沿送线轮222的圆周方向均设有供纱线通过的导线槽223,防止送线轮222脱离送线轮222。送线马达221沿左右方向设置,其输出轴通过传送带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送线轮222转动,送线轮222将纱线自机架10后侧输送至机架10前侧。本实施例中,所述送线轮222包括两个且前后设置,其中,位于前端的送线轮222上方还设有压紧轮224,该压紧轮224也为橡胶轮,且该压紧轮224由其压紧气缸(图中未示出)驱动其上下运动。该压紧轮224侧面的导线槽223与其下方的送线轮222的导线槽223错位设置,压紧轮224可向下将对应送线轮222内的纱线压紧,以便于断线组件33切断纱线。
所述放线机构20还包括张紧组件23,张紧组件23用于调整纱线的张力。所述张紧组件23包括上压紧片231、下压紧片232、压紧弹簧233及调节螺栓234,所述压紧弹簧233、上压紧片231、下压紧片232自上而下穿设在调节螺栓234上,且调节螺栓234的底端与机架10螺纹连接。所述张紧组件23位于放线轴21上方,纱线从上压紧片231与下压紧片232之间通过,调整调节螺栓234的上下位置,压紧弹簧233被压缩的程度被改变,对应上压紧片231与下压紧片232之间的压力也随之改变。
其中,位于前侧的送线轮222的下方还设有一导线管24,纱线从该导线管24向下进入绕线机构30。导线管24的设计,便于后续夹线组件34夹持线头。
上述送线组件22、张紧组件23均设置在机架10的一个倒L型立架11上,其中,倒L型立架11的底端设有驱动其前后移动的换匝马达12,换匝马达12驱动倒L型立架11前后移动,进而带动导线管24前后移动,从而改变导向管与旋转组件31的相对位置,如此可在绕线辊312的不同位置上卷绕纱线。
配合图1、图4至图6所示,所述旋转组件31设于所述移动座35上,其包括旋转轴311、设于旋转轴311前端的多根绕线辊312及压线板313,所述绕线辊312沿旋转轴311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压线板313可沿旋转轴311轴向运动而驱动所述绕线辊312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运动。
其中,移动座35即可左右横向移动、同时也可前后移动的活动座,移动座35的移动可通过直线模组、丝杆等各种适宜的方式实现,在此不做限制。旋转轴311通过一电机驱动其旋转,绕线辊312及压线板313设置在旋转轴311的前端并随之旋转。绕线辊312的数量优选为四根以上,并沿着旋转轴311端面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绕线时,旋转轴311旋转,进而纱线卷绕在所有绕线辊312的外周。绕线辊312之间的间距固定(其组成的虚拟圆形的形状固定),则沿着所有绕线辊312卷绕一周纱线的长度固定(其组成的虚拟圆形的周长),根据所需纱线长度设置在绕线辊312上的卷绕圈数即可得到定长纱线。
所述压线板313可沿旋转轴311轴向运动而驱动所述绕线辊312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运动。具体的,压线板313沿旋转轴311轴向向前运动时,绕线辊312均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内侧运动,此时压线板313与旋转轴311前端端面存在间隙;压线板313沿旋转轴311轴向向后运动时,绕线辊312均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外侧运动,此时压线板313与旋转轴311前端端面贴合压紧。
本实施例中,运动所述旋转组件31还包括前后延伸设置的连接杆314及驱动气缸315,所述连接杆314一端与压线板313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315的活塞杆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杆314活动贯穿于所述旋转轴311,所述连接杆314的前端与所述压线板313后侧连接固定。驱动气缸315的活塞杆伸缩,驱动连接杆314相对于旋转轴311前后运动,进而带动压线板313前后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311的前端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径向滑槽3111,所述绕线辊312的后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压线板313对应绕线辊312设有让位槽3131,所述绕线辊312的内侧面与滑槽的内壁均连接有一复位弹簧,且绕线辊312的内侧面与让位槽3131内侧面均斜面3121配合。滑槽的数量为四个,其与绕线辊312的数量一一对应,绕线辊312的后端在滑槽内可沿旋转轴311的前端面径向移动,绕线辊312的前端穿过压线板313上的让位槽3131并伸出压线板313的前端。
所述绕线辊312的内侧面与让位槽3131内侧面均斜面3121配合,该斜面3121从后往前朝外侧倾斜,且绕线辊312内侧面及让位槽3131内侧面均具有该斜面3121,且两个斜面3121滑动贴合。如此压线板313沿旋转轴311轴向向后运动时,绕线辊312均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外侧运动,此时压线板313与旋转轴311前端端面贴合压紧;所述复位弹簧使得绕线辊312始终有沿滑槽往径向内侧运动的趋势,如此当压线板313沿旋转轴311向前运动时,绕线辊31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均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内侧运动。
本实施例中,绕线辊312具有一定长度,为了提高绕线效率,一组绕线辊312上通常会卷绕多匝纱线(一般为3-4匝),多匝纱线之间的切换通过换匝马达12驱动倒L型立架11前后移动从而改变在绕线辊312上的卷绕位置来实现。例如:当绕线辊312上第一匝纱线卷绕完成后,换匝马达12驱动倒L型立架11向前移动一定距离直接进行第二匝纱线的卷绕,同理进行第三匝、第四匝纱线…的卷绕切换,整个过程设备不停机。当所有匝数的纱线卷绕完成后,换匝马达12会驱动倒L型立架11向后移动复位至最初的初始位置。此外,当一组绕线辊312上所有纱线卷绕完成,人工将每匝纱线固定(如:将相邻匝线圈的纱线剪断,同时用一根短线将一匝缠绕并打结固定),之后按动按钮(旋转组件31上设有驱动连接杆314前进的按钮),连接杆314驱动压线板313沿旋转轴311向前运动,绕线辊31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均沿旋转轴311端面径向内侧运动,绕线辊312上的纱线松脱,人工取下各匝纱线一一取下即可。
配合图1、图4至图5所示,所述压线组件32设于所述移动座35上并位于所述旋转轴311的一侧,所述压线组件32包括可前后运动和左右移动的压线辊321。具体的,所述压线组件32包括压线横移气缸322、由压线横移气缸322驱动左右移动的压线伸缩气缸323,所述压线辊321设于所述压线伸缩气缸323的活塞杆上,且所述压线辊321位于所述压线伸缩气缸323的前端。旋转组件31旋转绕线时,压线辊321位于需安装轴的侧面,当旋转组件31绕线完成时,压线伸缩气缸323驱动压线辊321向前伸出至绕线辊312的侧面(对应位于纱线圈的侧面),之后压线横移气缸322再驱动压线伸缩气缸323及压线辊321朝绕线辊312的方向横移,使得压线辊321将纱线压紧在绕线辊312上,如此便于后续断线组件33切断纱线。其中,所述压线辊321为橡胶辊。
配合图1、图2所示,所述断线组件33包括设于所述旋转组件31的上方,且所述断线组件33包括可前后运动的断线刀331。所述断线组件33包括位于旋转轴311上方的断线气缸332、由断线气缸332驱动前后运动的第一手指气缸333,所述断线刀331设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333的前端,所述断线刀331为剪刀,且该剪刀的两个刀刃分别设于第一手指气缸333的两个气动手指上。旋转组件31旋转绕线时,剪刀位于旋转轴311上方,当旋转组件31绕线完成时,断线气缸332驱动第一手指气缸333向前伸出至绕线辊312上方,此时导线管24下端的纱线落入剪刀的两个刀刃之间(剪刀位于导线管24下方),第一气动手指驱动剪刀将纱线剪断,剪断后,断线组件33复位。
配合图1、图7所示,所述夹线组件34设于所述移动座35的下方,且所述夹线组件34包括可上下运动的夹头341。所述夹线组件34包括位于绕线辊312下方的夹线气缸342、由夹线气缸342驱动升降的第二手指气缸343,所述第二手指气缸343的气动手指为所述夹头341,且夹头341位于第二手指气缸343的后端。夹线组件34为导线管24的下方,常规状态下,夹线组件34为移动座35的下方,当剪刀将纱线剪断时,夹线气缸342驱动第二手指气缸343向上运动,同时送线组件22再次送出一定长度的纱线,使得导向管下端的纱线恰好落入第二手指气缸343的两个气动手指(夹头341)上,夹头341夹住线头,等待移动座35横移使纱线加入压线板313与旋转轴311之间。
配合图1、图4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座35上设有两组旋转组件31,且每组旋转组件31对应设有一压线组件32,所述两组旋转组件31沿移动座35的横移方向依次排列。两组旋转组件31位于横移板的左右两侧,且两组旋转组件31之间由一定间距,两组压线组件32则均位于两旋转组件31之间。该绕线机设置两组旋转组件31,当其中一组旋转组件31绕线完成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组旋转组件31绕线,设备不用停机,有效提高绕线效率。
该绕线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一旋转组件31为A组,另一旋转组件31为B组,移动座35朝B组的方向横移至中间位置,夹头341上升、同时送线组件22送出一定长度的纱线,夹头341夹住导线管24下端的纱线头,A组中,压线板313处于向前伸出状态,移动座35往B组的方向横移,从而使得纱线卡入A组中压线板313与旋转轴311前端的间隙之间,之后A组压线板313向后运动同时绕线辊312朝径向外侧运动,随后移动座35向后运动、A组旋转轴311旋转,纱线对应卷绕在A组的绕线辊312上,当第一匝纱线卷绕完成后,倒L型立架11向前移动一定距离直接进行第二匝、第三匝…纱线的卷绕,整个过程设备不停机,直至A组所有匝数的纱线卷绕完成。
当A组卷绕完成时,A组旋转轴311停止旋转,压线辊321向前伸出并将纱线压紧在绕线辊312上,同时压紧轮224向下压紧纱线(绕线时压紧轮224向上放松纱线),之后剪刀向前伸出剪断纱线。随后倒L型立架11向后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工人则将A组绕线辊312上的所有匝数的纱线分别打结固定防止松散,之后人工按动按钮,A组压线板313向前伸出同时绕线辊312朝径向内侧运动,A组绕线辊312上的纱线松脱,由人工一一取下即可。随后,移动座35朝A组的方向横移至中间位置同时横移座向前运动,夹头341再次夹住纱线头,B组中,压线板313处于向前伸出状态,移动座35往A组的方向横移,从而使得纱线卡入B组中压线板313与旋转轴311前端的间隙之间,之后的动作与A组卷绕纱线时同理,在此不再赘述。直至B组纱线卷绕完成后,再次切换到A组卷绕,并以此不断循环。如此该绕线机实现双工位卷绕,同时实现双工位卷绕的自动换头,构思巧妙,有效提高绕线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放线机构、位于放线机构下方的绕线机构,所述绕线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压线组件、断线组件、夹线组件、可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的移动座;
所述旋转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上,其包括旋转轴、设于旋转轴前端的多根绕线辊及压线板,所述绕线辊沿旋转轴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压线板可沿旋转轴轴向运动而驱动所述绕线辊沿旋转轴端面径向运动;
所述压线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上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可前后运动和左右移动的压线辊;
所述断线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旋转组件的上方,且所述断线组件包括可前后运动的断线刀;
所述夹线组件设于所述移动座的下方,且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可上下运动的夹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前后延伸设置的连接杆及驱动气缸,所述连接杆一端与压线板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活动贯穿于所述旋转轴,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压线板后侧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前端面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径向滑槽,所述绕线辊的后端一一对应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压线板对应绕线辊设有让位槽,所述绕线辊的内侧面与滑槽的内壁均连接有一复位弹簧,且绕线辊的内侧面与让位槽内侧面均斜面配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上设有两组旋转组件,且每组旋转组件对应设有一压线组件,所述两组旋转组件沿移动座的横移方向依次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压线横移气缸、由压线横移气缸驱动左右移动的压线伸缩气缸,所述压线辊设于所述压线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上,且所述压线辊位于所述压线伸缩气缸的前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线组件包括位于旋转轴上方的断线气缸、由断线气缸驱动前后运动的第一手指气缸,所述断线刀设于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前端,所述断线刀为剪刀,且该剪刀的两个刀刃分别设于第一手指气缸的两个气动手指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组件包括位于绕线辊下方的夹线气缸、由夹线气缸驱动升降的第二手指气缸,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气动手指为所述夹头,且夹头位于第二手指气缸的后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包括放线轴、设于放线轴上方的送线组件,所述送线组件包括送线马达、由送线马达驱动转动的多个送线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机构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上压紧片、下压紧片、压紧弹簧及调节螺栓,所述压紧弹簧、上压紧片、下压紧片自上而下穿设在调节螺栓上,且调节螺栓的底端与机架螺纹连接。
CN202223085407.8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绕线机 Active CN218826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5407.8U CN21882664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5407.8U CN21882664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6641U true CN21882664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5407.8U Active CN21882664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6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5540A (zh) 全自动多线绕线机
CN106364982B (zh) 全自动成圈成盘收线机
CN103475172B (zh) 飞盘式全自动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10980429B (zh) Pe、pert管材通用全自动卷管、卸料机
CN20883490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线圈绕线机
CN218826641U (zh) 一种绕线机
CN116190099B (zh) 一种绕线机
CN210193073U (zh) 全自动轴装收卷设备
CN203333075U (zh) 工字轮收线机的自动换盘装置
CN110838777A (zh) 一种电机转子卷线设备及其卷线方法
CN216947612U (zh) 一种化纤医带联机缠绕热切自动化设备
CN114104859B (zh) 一种用于加弹机的自动上下卷导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852042U (zh) 一种玻纤筒纱自动缠绕装置
CN212750798U (zh) 一种灯丝加工用绕丝机
CN211198174U (zh) 一种纱线卷绕用辅助装置
CN213935949U (zh) 一种全自动二工位多圈数磁环机
CN214495247U (zh) 移动式换盘下线装置
CN109928270B (zh) 一种全自动打轴机
CN210193048U (zh) 一种电器电源线绕线装置
CN210193074U (zh) 绕线轴的换轴装置及全自动收卷机
CN203466693U (zh) 飞盘式全自动绕线机
CN110829761A (zh) 一种电机转子卷线驱动装置
CN21820151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反馈张力系统的智能绕线机
CN220787689U (zh) 一种光伏电缆加工自动收卷装置
CN210083628U (zh) 自动送线裁线绕线扎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