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3940U -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3940U
CN218823940U CN202222188422.9U CN202222188422U CN218823940U CN 218823940 U CN218823940 U CN 218823940U CN 202222188422 U CN202222188422 U CN 202222188422U CN 218823940 U CN218823940 U CN 218823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arkroom
photomultiplier
port
hea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84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ber Inspection Institute
Nanjing Kangcha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ber Inspection Institute
Nanjing Kangcha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ber Inspection Institute, Nanjing Kangchang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iber Insp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1884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3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3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3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包括暗室、伞形端口、导热筒、半导体制冷器以及设于暗室内的光电倍增管。所述伞形端口与暗室的右端相连接,用于待测试样品与反应物的排入与排出,所述伞形端口与暗室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导热筒设于光电倍增管的外侧,用于吸收光电倍增管产生的热量并传导给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安装于暗室的外侧,用于向外导出导热筒传导的热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通过设置避光垫片与密封圈,使光电倍增管周围的环境为一个完全密封防水的工作环境,以此阻断了因光电倍增管工作环境制冷而产生的冷凝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属于氮含量测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实施微氮含量的测定时,将已经定量好的试样通过微量注射器或是舟进样系统导入到惰性气流(氦气或氩气)中,在一定温度的作用下(通常称之为汽化),试样蒸发,被携带到通氧的高温裂解区时,有机氮转化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臭氧接触后转化成激发态的二氧化氮,激发态的二氧化氮回到基态时的发射光被光电倍增管检测,测量产生的电信号从而可以得到试样中的氮含量大小。
在光电倍增管检测过程中,为保证光电倍增管工作性能的稳定性,通常会设定一个工作时长。而在光电倍增管工作过程中,其周围会产生比较高的温度,随之带来了光电倍增管的工作性能输出参数的不稳定性。因此,这就需要保证光电倍增管的稳定工作,必须恒温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且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光电倍增管其周围环境与大气环境相通连的情况下,通常对光电倍增管周围环境温度制冷,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冷凝水,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中,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冷凝水。因此,必须彻底阻断光电倍增管周围环境与大气环境的通连,保证在对光电倍增管周围环境制冷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冷凝水及稳定工作。
可见,为解决上述提到的冷凝水的产生问题,亟需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通过设置避光垫片与密封圈,使光电倍增管周围的环境为一个完全密封防水的工作环境,以此解决因光电倍增管工作环境制冷而产生的冷凝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包括暗室、伞形端口、导热筒、半导体制冷器以及设于暗室内的光电倍增管。
所述伞形端口与暗室的右端相连接,用于待测试样品与反应物的排入与排出,所述伞形端口与暗室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导热筒设于光电倍增管的外侧,用于吸收光电倍增管产生的热量并传导给半导体制冷器。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安装于暗室的外侧,用于向外导出导热筒传导的热量。
所述暗室与外部构件的连接处均嵌入有避光垫片,用于阻断暗室内部与外部大气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包括陶瓷制冷片、散热片、风扇与导热座。
所述陶瓷制冷片设于导热筒的外侧,所述导热座设于陶瓷制冷片与导热筒之间,且与陶瓷制冷片的冷面相贴合,用于将导热筒吸收的热量传导给陶瓷制冷片。
所述散热片与陶瓷制冷片相贴合,用于将陶瓷制冷片产生的热量向外导出。
所述风扇安装于散热片远离陶瓷制冷片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还包括用于支撑散热片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于散热片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暗室的外壁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暗室连接处嵌入有橡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座包括方座,所述方座与陶瓷制冷片的接触面涂有导热介质,所述方座内设有温度反馈电阻。
进一步的,所述伞形端口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用于排入需要测定的样品与反应物,所述第三端口用于在测定结束后排出样品与反应物。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光电倍增管远离伞形端口一端的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
所述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包括信号放大板与信号输出连接件,所述信号放大板用于放大光电倍增管的信号,所述信号输出连接件用于传输信号。
进一步的,还包括池体保温体,所述池体保温体安装于导热筒的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筒包括筒形构件,所述筒形构件的表面设有吸热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通过设置避光垫片与密封圈,使光电倍增管周围的环境为一个完全密封防水的工作环境,以此阻断了因光电倍增管工作环境制冷而产生的冷凝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通过在方座内设置温度反馈电阻,能够反馈光电倍增管表现在导热筒上的温度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通过在支撑板与暗室连接处嵌入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用于在支撑板与暗室连接处起到一个缓冲调节的作用,可以通过选择嵌入的橡胶垫片的厚度,来调节支撑板的支撑高度,从而实现对散热片与陶瓷制冷片间相对距离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仪表结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仪表结构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暗室;101、避光垫片;2、伞形端口;201、反应室;202、滤光片;3、导热筒;4、半导体制冷器;401、陶瓷制冷片;402、散热片;403、风扇;404、导热座;405、支撑板;406、橡胶垫片;5、光电倍增管;6、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601、信号放大板;602、信号输出连接件;7、池体保温体;8、后端盖分装;9、整装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包括暗室1、伞形端口2、导热筒3、半导体制冷器4以及设于暗室1内的光电倍增管5。
所述伞形端口2与暗室1的右端相连接,用于待测试样品与反应物的排入与排出,所述伞形端口2与暗室1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导热筒3设于光电倍增管5的外侧,用于吸收光电倍增管5产生的热量并传导给半导体制冷器4。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安装于暗室1的外侧,用于向外导出导热筒3传导的热量。
所述暗室1与外部构件的连接处均嵌入有避光垫片101,用于阻断暗室1内部与外部大气的连通。
暗室1远离伞形端口2的一端还连接有后端盖分装8,具体而言,避光垫片101分别设于暗室1与半导体制冷器4、后端盖分装8及伞形端口2的连接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避光垫片101与密封圈,使光电倍增管5周围的环境为一个完全密封防水的工作环境,以此阻断了因光电倍增管5工作环境制冷而产生的冷凝水的问题。
在伞形端口2排入样品与反应物后(本实施例下样品与反应物可以选择液态石油试样与惰性气流),在一定温度的作用下,样品与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生产高能态的二氧化氮,高能态的二氧化氮是不稳定的,在向低能态跃迁时发出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光电倍增管5上,光电倍增管5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测量光电倍增管5产生的电信号可以得到试样中的氮含量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半导体制冷器4的导热制冷效果,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包括陶瓷制冷片401、散热片402、风扇403与导热座404。
所述陶瓷制冷片401设于导热筒3的外侧,所述导热座404设于陶瓷制冷片401与导热筒3之间,且与陶瓷制冷片401的冷面相贴合,用于将导热筒3吸收的热量传导给陶瓷制冷片401。
所述散热片402与陶瓷制冷片401相贴合,用于将陶瓷制冷片401产生的热量向外导出。
所述风扇403安装于散热片402远离陶瓷制冷片401的一端。
值得一提的是,暗室1的侧面还安装有整装固定板9,所述整装固定板9处开设有冷凝水收集孔。由于整件中的风扇403装配在暗室1的垂直面上,即使不可避免由于陶瓷制冷片401的作用,在暗室1的外围产生的冷凝水也会及时自流排入整装固定板9处的冷凝水收集孔,不会对整体仪器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散热片402与暗室1的支撑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还包括用于支撑散热片402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于散热片402两侧的支撑板405,所述支撑板405与暗室1的外壁相连接,所述支撑板405与暗室1连接处嵌入有橡胶垫片40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导热座404的热传导效果,所述导热座404包括方座,所述方座与陶瓷制冷片401的接触面涂有导热介质,所述方座内设有温度反馈电阻,用于反馈光电倍增管5表现在导热筒3上的温度值;其中,导热介质可以选择导热硅脂,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导热硅胶片,只要能够实现热传导效果即可。
橡胶垫片406用于在支撑板405与暗室1连接处起到一个缓冲调节的作用,可以通过选择嵌入的橡胶垫片406的厚度,来调节支撑板405的支撑高度,从而实现对散热片402与陶瓷制冷片401间相对距离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伞形端口2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用于排入需要测定的样品与反应物,所述第三端口用于在测定结束后排出样品与反应物。
具体而言,伞形端口2还包括与第一端口、第三端口及第二端口相连通的反应室201,反应室201远离第一端口、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的一端设有一定波长的滤光片202。
在进行测定时,待测气体样品及定量浓度的臭氧气体分别从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进入后,再通过第三个端口流出。此时,在反应室201内的一氧化氮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生产高能态的二氧化氮,高能态的二氧化氮是不稳定的,在向低能态跃迁时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并透过一定波长的滤光片202,照射到光电倍增管5上,随着样品气样浓度的不同,光电倍增管5接收到的信号大小就有所改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者之间成线性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将光电倍增管5所转换的电信号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及电脑运算处理,从而形成实验标准报告,还包括设于光电倍增管5远离伞形端口2一端的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6。
所述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6包括信号放大板601与信号输出连接件602,所述信号放大板601用于放大光电倍增管5的信号,所述信号输出连接件602用于传输信号;其中,信号输出连接件602通过后端盖分装8与暗室1相连接,暗室1一侧的避光垫片101设于后端盖分装8与暗室1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半导体制冷器4对光电倍增管5工作环境温度的制冷效果,还包括池体保温体7,所述池体保温体7安装于导热筒3的外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导热筒3对光电倍增管5所产生热量的吸收,所述导热筒3包括筒形构件,所述筒形构件的表面设有吸热涂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通过设置避光垫片101与密封圈,使光电倍增管5周围的环境为一个完全密封防水的工作环境,以此阻断了因光电倍增管5工作环境制冷而产生的冷凝水的问题;通过在方座内设置温度反馈电阻,能够反馈光电倍增管5表现在导热筒3上的温度值;通过在支撑板405与暗室1连接处嵌入橡胶垫片406,橡胶垫片406用于在支撑板405与暗室1连接处起到一个缓冲调节的作用,可以通过选择嵌入的橡胶垫片406的厚度,来调节支撑板405的支撑高度,从而实现对散热片402与陶瓷制冷片401间相对距离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暗室(1)、伞形端口(2)、导热筒(3)、半导体制冷器(4)以及设于暗室(1)内的光电倍增管(5);
所述伞形端口(2)与暗室(1)的右端相连接,用于待测试样品与反应物的排入与排出,所述伞形端口(2)与暗室(1)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导热筒(3)设于光电倍增管(5)的外侧,用于吸收光电倍增管(5)产生的热量并传导给半导体制冷器(4);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安装于暗室(1)的外侧,用于向外导出导热筒(3)传导的热量;
所述暗室(1)与外部构件的连接处均嵌入有避光垫片(101),用于阻断暗室(1)内部与外部大气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包括陶瓷制冷片(401)、散热片(402)、风扇(403)与导热座(404);
所述陶瓷制冷片(401)设于导热筒(3)的外侧,所述导热座(404)设于陶瓷制冷片(401)与导热筒(3)之间,且与陶瓷制冷片(401)的冷面相贴合,用于将导热筒(3)吸收的热量传导给陶瓷制冷片(401);
所述散热片(402)与陶瓷制冷片(401)相贴合,用于将陶瓷制冷片(401)产生的热量向外导出;
所述风扇(403)安装于散热片(402)远离陶瓷制冷片(40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4)还包括用于支撑散热片(402)的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于散热片(402)两侧的支撑板(405),所述支撑板(405)与暗室(1)的外壁相连接,所述支撑板(405)与暗室(1)连接处嵌入有橡胶垫片(40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404)包括方座,所述方座与陶瓷制冷片(401)的接触面涂有导热介质,所述方座内设有温度反馈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形端口(2)包括由上至下的第一端口、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用于排入需要测定的样品与反应物,所述第三端口用于在测定结束后排出样品与反应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光电倍增管(5)远离伞形端口(2)一端的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6);
所述信号拾取放大输出部件(6)包括信号放大板(601)与信号输出连接件(602),所述信号放大板(601)用于放大光电倍增管(5)的信号,所述信号输出连接件(602)用于传输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池体保温体(7),所述池体保温体(7)安装于导热筒(3)的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3)包括筒形构件,所述筒形构件的表面设有吸热涂层。
CN202222188422.9U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Active CN218823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8422.9U CN218823940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8422.9U CN218823940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3940U true CN21882394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1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8422.9U Active CN218823940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3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6908A (zh) * 2023-08-16 2023-09-15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6908A (zh) * 2023-08-16 2023-09-15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6746908B (zh) * 2023-08-16 2023-10-24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23940U (zh) 一种全密封防水发光法测定氮的一次仪表结构
US4665311A (en) Smoke detecting apparatus
US4213703A (en) Photometer with stationary sample holder and rotatable shutter
JP5225829B2 (ja) 分光測定装置
CN112268930B (zh) 一种露点传感器
CN113219382B (zh) 基于serf原子磁力仪在生物磁场检测中的样品控温装置
EP1045452B1 (en) Photodetector and image pickup device employing it
JP2005214792A (ja) 超伝導x線検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超伝導x線分析装置
JP4611562B2 (ja) 発光反応測定装置
CN114235711B (zh) 一种小型化便携式高灵敏气体测量系统
CN109374257A (zh) 一种边发射激光器测试高低温及恒温使用夹具系统
CN209102331U (zh) 一种边发射激光器测试高低温及恒温使用夹具系统
CN219657485U (zh) 一种激光式甲烷遥测仪及遥测头盔
CN110018511B (zh) 可移动式x射线探测系统
CN105675159B (zh) 一种真空式炉温测试系统
CN220207445U (zh) 化学发光检测单元
CN217060008U (zh) 真空探测器及真空光电子能谱仪
CN219424429U (zh) 一种坩埚快速降温器
CN215414999U (zh) 双通道双光学角度的大功率led灯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CN219891093U (zh) 样本分析仪
CN213658230U (zh) 测试装置
CN219869519U (zh) 检测装置及光伏设备
CN219512092U (zh) 一种高浓度h2o2气体浓度测试装置
CN216814672U (zh) 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辅助装置及电池原位测试系统
CN112730518A (zh) 一种高散热的露点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