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1228U -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1228U
CN218821228U CN202222268486.XU CN202222268486U CN218821228U CN 218821228 U CN218821228 U CN 218821228U CN 202222268486 U CN202222268486 U CN 202222268486U CN 218821228 U CN218821228 U CN 218821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air
refrigerator
side wall
limiting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84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伟
王瑞
张强
郑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84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1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1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1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所述冷柜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围合出内部空间,所述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适于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接水盘,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其中,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接水盘与蒸发器相连接,能够增强蒸发器和接水盘的连接强度。蒸发器和接水盘连接后,再放置到内部空间内。这样即使操作人员扳动管路,蒸发器和接水盘一起移动,不会影响蒸发器和接水盘的安装准确性,避免发生偏移,最终提高冷柜结构的可靠度及系统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背景技术
目前,风冷冷柜由于工艺限制均采用装有回气管组的箱壳总成发泡后,再对蒸发器进行组装和焊接,而操作人员在进行箱内操作的时候,因为操作空间有限,经常会用手掰动管路来完成后面的焊接操作。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蒸发器与接水盘没有强固定,操作人员掰动管路时,经常会带动蒸发器一起移动,使得接水盘与蒸发器的安装位置产生偏移,进而影响结构的可靠度及系统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以提高冷柜结构的可靠度及系统稳定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所述冷柜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围合出内部空间,所述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适于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接水盘,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其中,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柜,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接水盘与蒸发器相连接,能够增强蒸发器和接水盘的连接强度。蒸发器和接水盘连接后,再放置到内部空间内。这样即使操作人员扳动管路,蒸发器和接水盘一起移动,不会影响蒸发器和接水盘的安装准确性,避免发生偏移,最终提高冷柜结构的可靠度及系统稳定性。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冷柜的局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冷柜的局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冷柜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冷柜局部的另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内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蒸发器与接水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蒸发翅片与连接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蒸发器与接水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内胆;101、前侧壁;102、后侧壁;103、左侧壁;104、右侧壁;105、底壁;1051、台阶;106、内部空间;1061、储物腔;20、盖板;201、回风口(通风口);2011、第一回风口;2012、第二回风口;2013、第三回风口;2014、间隙;2015、导流板;2016、隔板;2017、通风孔;202、顶板;2021、第一板段;2022、第二板段;2023、弧形段;203、侧板;30、制冷腔;301、异物舱;3011、异物舱的底壁;302、蒸发器舱;3021、第一壁段;3022、第二壁段;3023、限位部;3024、导流通道;3025、凸台;303、排水孔;40、蒸发器;401、蒸发翅片;4011、第一蒸发翅片;402、蒸发管;403、连接件;4031、第一折弯部;4032、第二折弯部;404、第一螺孔;50、风机;501、送风风道;502、送风口;5021、第一送风口;5022、第二送风口;503、出风盖板;504、第一侧壁;505、第二侧壁;506、第三侧壁;60、导风通道;601、第一导风通道;602、第二导风通道;70、接水盘;701、凸起;702、限位槽;7021、第一限位槽;7022、第二限位槽;80、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中粗箭头表示第一送风口5021的气流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第二送风口5022流出的气流的流动方向,细箭头表示回风口201的气流流动方向。图6中的箭头表示三个回风口201的气流流动方向。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定义前后方向为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为的长度方向。
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40接水盘70,接水盘70位于蒸发器40的下方,且接水盘70与蒸发器40相连接。接水盘70与蒸发器40相连接,能够增强蒸发器40和接水盘70的连接强度。蒸发器40和接水盘70连接后,再放置到内部空间106内。这样即使操作人员扳动管路,蒸发器40和接水盘70一起移动,不会影响蒸发器40和接水盘70的安装准确性,避免发生偏移,最终提高冷柜结构的可靠度及系统稳定性。
可选地,接水盘70与蒸发器40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接水盘70和蒸发器40的检修、拆洗和更换。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蒸发器40包括蒸发翅片401,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蒸发翅片4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应当说明的是:蒸发翅片401也可以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蒸发翅片40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向。蒸发器40还包括蒸发管402,蒸发管402往复贯穿多个蒸发翅片401,并凸出于第一蒸发翅片401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接水盘70的上表面构造有凸起701,凸起701能够插入相邻的蒸发翅片401之间,以连接蒸发器40和内胆10。蒸发翅片401间隔设置,接水盘70的凸起701插入相邻的蒸发翅片401之中,凸起用于实现蒸发器40与接水盘的连接,并且能够限制蒸发器40和接水发生相对移动。
可选地,凸起701构造有限位槽702,凸起701插入相邻的蒸发翅片401之间时,蒸发管402位于限位槽702内,以限制蒸发器40相对于接水盘70移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702既能够避让蒸发管402,还能够起到连接作用。
可选地,限位槽702包括第一限位槽7021,第一限位槽7021开口朝上。以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为例,蒸发管402贯穿多个翅片,因此,蒸发管402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延伸,凸起701能够限制蒸发器40相对于接水盘70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也就是左右方向)移动。第一限位槽7021限制蒸发管402,因此第一限位槽7021开口向上能够限制蒸发器40相对于接水盘70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运动。
可选地,限位槽702包括第二限位槽7022,第二限位槽7022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一侧,并能够限制蒸发管402沿上下方向运动。第二限位槽7022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一侧,能够限制蒸发器40上下方向运动。
可选地,凸起7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701沿接水盘7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限位槽702的数量与凸起70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多个凸起701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设有第一限位槽7021,第二凸起设有第二限位槽7022,这样通过凸起701、第一限位槽7021和第二限位槽7022的作用能够限制蒸发器40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运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蒸发器40设有第一螺孔404,接水盘70设有第二螺孔,紧固件穿过第一螺孔404和第二螺孔以连接蒸发器40和接水盘70。本实施例中,蒸发器40与接水盘70也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操作简单,易于生产,成本较低。
可选地,蒸发翅片401凸出形成连接部,连接部设有第一螺孔404,第一螺孔404与第二螺孔相对应。蒸发翅片40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螺孔404,能够增加蒸发翅片401与接水盘70的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多个蒸发翅片401包括第二蒸发翅片,第二蒸发翅片位于蒸发器40朝向储物腔1061的一侧,第一蒸发翅片4011和第二蒸发翅片均设有第一螺孔404,进一步增加蒸发器40与接水盘70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蒸发器40与内胆10相连接或相抵接。蒸发器40能够通过前述的连接件403实现与内胆10的连接。这样能够增加蒸发器40、接水盘70和内胆10的连接强度,避免接水盘70、内胆10和蒸发器40发生偏移。蒸发器40也可以通过前述的限位部3023对蒸发器40进行限位,也能够避免接水盘70、内胆10和蒸发器40发生偏移。
可选地,接水盘70与内胆10相连接或相抵接。也能够实现蒸发器40、内胆10和接水盘70三者的连接固定。
可选地,冷柜还包括加热管,加热管位于接水盘70和蒸发器40之间。加热管用于加热,以便于蒸发器40的化霜。
本实施例中,接水盘70能够避免加热管直接与制冷腔30的底壁接触,而且能够使得导热均匀,以提高蒸发器40的化霜效果。
可选地,接水盘70为铝盘,便于加工,易于导热,成本低。
可选地,接水盘70上表面构造有凸起701和限位槽702时,直接采用直板铝板冲压,加工工艺简单,成型率高,成本低。不存在间隙腐蚀的风险,易于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冷柜,冷柜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的冷柜,因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用于的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因此具有上述任一项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特别是一种风冷冷柜,具体的是一种风冷卧式冷柜。冷柜包括箱体和门体80,门体80活动位于箱体的上方。箱体包括箱壳、内胆10和发泡层,内胆10位于箱壳内部,发泡层位于箱壳和内胆10之间。可选地,发泡层为保温材料。
如图2所示,内胆10包括底壁105和侧壁,侧壁包括前侧壁101、后侧壁102、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前侧壁101和后侧壁10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底壁105的前后两端,且前侧壁101和后侧壁102均向上延伸。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相对设置,且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分别位于底壁105的左右两端,并向上延伸。底壁105、前侧壁101、后侧壁102、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共同围合出内部空间106。内部空间106具有开口,开口向上,门体80活动盖设于开口的上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如图1和图2所示,内胆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04和第二侧壁505,第一侧壁504和第二侧壁505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侧壁504限定出具有送风口502的送风风道501。这里,第一侧壁504和第二侧壁505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设置,也就是说,第一侧壁504可以为后侧壁102或前侧壁101,对应的,第二侧壁505可以为前侧壁101或后侧壁102。可以理解为:前侧壁101和后侧壁102中的一个限定出具有送风口502的送风风道501。这样能够实现内部空间106的出风,进而实现风冷。
可选地,盖板20位于内部空间106内,并将内部空间106分隔为制冷腔30和储物腔1061,盖板20构造出与制冷腔30相连通的回风口201,其中,制冷腔30和储物腔1061通过回风口201相连通,制冷腔30的出风口与送风风道501的进风口相连通,储物腔30内内设置有送风口502,以使制冷腔30的气流经过送风风道501和送风口502流入储物腔1061内进行换热以制冷,换热后的气流经过回风口201流回至制冷腔30内。这里,储物腔1061用于盛放需要冷冻的物品,比如肉类、海鲜或茶叶等。制冷腔30用于产生制冷气流,制冷气流能够从制冷腔30流向送风风道501,从送风口502流入储物腔1061内,与储物腔1061内的物体进行换热后,制冷气流再流回制冷腔30内重新冷却,冷却后的气流再流向送风风道501进行循环。这样就实现了冷柜的风路循环,实现冷柜的风冷制冷。可选地,回风口201与第一侧壁504之间的距离大于回风口201与第二侧壁505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504设有送风口502,回风口201靠近第二侧壁505,这样,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能够沿前后方向流动以流回回风口201处。这样使得冷柜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的气流流通量增加,提高气流流动的区域,进而提高内部空间106内的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盖板20可以为多种形状,比如L型、倾斜状等。制冷腔30也可以为多种形状,并位于内部空间106的不同位置。比如,制冷腔30可以位于内部空间106的左端、中部或右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冷柜内部空间106的结构,对制冷腔30和储物腔1061进行布局。
可以理解的是,盖板20设置于内胆的内部空间内,从而分隔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制冷腔30,便于设置制冷组件。可选地,制冷组件可以为蒸发器、风机等。
可选地,制冷腔30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这样既便于实现回风口201靠近第二侧壁505的设置,也便于制冷腔30与第一侧壁504的送风风道501的连通。可选地,盖板20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盖板20的一端与第一侧壁504连接,盖板20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505连接,这样便于制冷腔30的稳定设置和与送风风道501的连通。
可选地,冷柜还包括蒸发器40,蒸发器40位于制冷腔30内,用于冷却制冷腔30内的气流。制冷腔30、送风风道501和储物腔1061共同形成循环风路。冷柜还包括风机50,风机50位于送风腔和/或制冷腔30内,风机50用于驱动气流在循环风路中的流动。
可选地,风机50位于送风风道501内。这里,风机50位于送风风道501内,也就是说,风机50与送风风道501在同一侧,风机50流出的气流在流向送风风道501的过程中,不会经过拐角等,这样送风风道501内的气流流动阻力小、风量损失少,潜在耗能小,还能够使得送风更加流畅、均匀。而且能够降低对冷柜系统的要求,降低成本。
可选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和出风盖板503,如图2所示,侧壁限定出送风风道501时,侧壁本体朝向背离内部空间106的方向凸出形成送风风道501,出风盖板503盖设于送风风道501朝向内部空间106的一侧,出风盖板503构造出送风口502。具体的,本申请在第一侧壁504限定出送风风道501的情况下,第一侧壁504包括第一侧壁本体和出风盖板503,第一侧壁本体朝向背离内部空间106的方向凸出形成送风风道501。出风盖板503盖设于送风风道501朝向内部空间106的一侧,出风盖板503构造出送风口502。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本体朝向背离内部空间106的方向凸出形成送风风道501,也就是说,第一侧壁本体朝向发泡层凸出,这样送风风道501不会占用内部空间106,进而能够保证冷柜的储物空间。出风盖板503与送风风道501配合,使得送风风道501内的气流能够沿送风风道501流动,并从送风口502流出。
可选地,送风风道501沿第一侧壁504的长度方向延伸。这里,送风风道501沿第一侧壁504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增加冷柜在长度方向的出风量,进而提高内部空间106的出风量和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送风风道501可以呈直线延伸,也可以呈弧形或弯曲状。能够增加冷柜长度方向的出风量的送风风道501的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送风风道50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送风风道501为多个时,多个送风风道501中的至少两个送风风道501沿内胆10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至少两个送风风道501沿内胆1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能够提高冷柜在高度方向的出风量。这样冷柜在长度、宽度和高度上均能够有气流流动,进一步提高内部空间106的出风量和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送风风道501可以设于第一侧壁504的上部,也可以设于第一侧壁504的中部,也可以设于第一侧壁504的下部。送风风道501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设置不同高度的送风风道501,比如,第一侧壁504的上部和下部设置送风风道501,或者第一侧壁504的上部和中部设置送风风道501。不同高度的送风风道501能够向不同高度的内部空间106处送风,提高冷柜出风的灵活性和出风量。
可选地,如图1和图9所示,底壁105的上壁面和/或门体80的下壁面构造有导风通道60,导风通道60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也就是沿前后方向延伸),导风通道60能够配合送风口502使送风口502的气流从后向前流动或者从前向后流动。这样增加了气流的流通面积,提高送风的均匀性,使得内部空间106的温度更加均匀,提高冷柜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底壁105的上壁面构造有第一导风通道601,第一导风通道601与送风口502相对应,第一导风通道6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使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能够流至第二侧壁505。其中,导风通道60包括第一导风通道601。
本实施例中,送风风道501和出风口位于第一侧壁504,由于内部空间106会放置物品,物品会遮挡送风口502的气流流向第二侧壁505。第一导风通道601能够与送风口502相对应,具体的,第一导风通道601的位置与送风口502相对应,这样,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能够沿第一导风通道601流至第二侧壁505处,这样提高了送风均匀性,保证气流能够从第一侧壁504流至第二侧壁505,提高内部空间106的出风量和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底壁105的上壁面构造有第一导风通道601时,送风风道501位于第一侧壁504的下部,这样送风口502与第一导风通道601能够更好的配合出风和导风。
可选地,门体80的下壁面构造有第二导风通道602,第二导风通道602与送风口502相对应,第二导风通道602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使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能够流至第二侧壁505。导风通道60包括第二导风通道602。同样的,门体80盖设在内部空间106时,当内部空间106物品较多时,物品也能够遮挡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的流动。第二导风通道602能够将第一侧壁504顶部的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导流至第二侧壁505处,进而提高内部空间106的出风量和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门体80的下壁面构造有第二导风通道602时,送风风道501位于第一侧壁504的上部,这样送风口502能够与第二导风通道602更好地配合出风和导流。
可选地,导风通道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通道60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导风通道60能够在长度方向对送风口502流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增加送风口502的出风量,提高风冷效果。
可选地,多个导风通道60的流通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风机50位于第一侧壁504的一端时,沿背离风机50的方向,导风通道60的流动面积逐渐增加,以提高远离风机50的方向的气流的流通量。
应当说明的是:前侧壁101和后侧壁102均设有送风风道501和送风口502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前后双侧送风时,底壁105的上壁面和/或门体80的下壁面也可以设有导风通道60,来增加制冷气流在前后方向的流动顺畅性和送风均匀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送风口502包括第一送风口5021,出风盖板503开设有第一送风口5021,第一送风口5021与导风通道60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5021设于出风盖板503,设于第一侧壁504或第二侧壁505下部的送风口502高于底壁105,设于第一侧壁504或第二侧壁505上部的送风口502低于门体80。因此,第一送风口5021流出的气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经过导风通道60直接沿前后方向流动,另一部分气流会流至导风通道60内,在导风通道60内流动进而实现气流在前后方向的流动。
可选地,如图2所示,送风风道501位于第一侧壁504的下部和/或第二侧壁505的下部时,送风风道501的下侧壁开设有缺口,缺口与导风通道60相对应并相连通,出风盖板503与缺口共同形成第二送风口5022,送风口502包括第二送风口5022。本实施例中,由于内部空间106储存物品,物品会对第一送风口5021流出一部分气流进行阻挡。缺口的设置,使得送风风道501的气流能够经过缺口向下流出,然后流至导风通道60内向对面流动。
可选地,第一送风口5021和第二送风口50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送风口5021和多个第二送风口5022依次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口5021和第二送风口5022交错设置,既能够避免气流被内部空间106内的物品遮挡,而且还能够保证有部分气流能够直接流至物品内,对物品进行风冷,进而提高了内部空间106的温度均匀性。
可选地,如图7所示,风机50位于送风风道501内,并位于内胆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风机50驱动送风风道501内的气流从送风口502流出。其中,沿远离风机50的方向,第一送风口5021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加。本实施例中,由于风机50位于内胆10长度方向的一端,因此,远离风机50的送风风道501内的气流强度较小,为了保证出风量,第一送风口5021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加,能够提高内胆10长度方向的出风均匀性。
可选地,底壁105的上壁面部分朝向背离内部空间106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一导风通道601。底壁105凹陷形第一导风通道601,这样第一导风通道601不会占用内部空间106,能够保证内部空间106的储物容积。同时这样便于加工,易于实现。可选地,门体80的下壁面部分朝向背离内部空间106的方向凹陷形成第二导风通道602。同理,门体80的下壁面凹陷形第二导风通道602,这样第二导风通道602也不会占用内部空间106,进而保证内部空间106的储物容积。同时这样便于加工,易于实现。
可选地,底壁105与箱壳之间存在发泡层,底壁105的上壁面构造有第一导风通道601时,底壁105部分朝向发泡层凹陷形成第一导风通道601,第一导风通道601的深度与发泡层和底壁105总厚度的比例范围为10%-40%。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发泡层的厚度,从而保证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导风通道601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避免内部空间106的物品与第一导风通道601的底壁105接触从而堵塞第一导风通道601的气流流动,进而提高导风效率。可选地,第一导风通道601的深度与发泡层和底壁105总厚度的比例可以为10%、20%、25%、30%、35%、40%等。
可选地,如图9所示,门体80的下壁面构造有第二导风通道602时,门体80的下壁面部分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导风通道602,第二导风通道602的深度与门体80的厚度的比例范围为10%-40%。门体80内也设有发泡层,门体80的下壁面向发泡层凹陷形成第二导风通道602。第二导风通道602的深度与门体80的厚度的比例范围为10%-40%,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门体80的厚度,从而保证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使得第二导风通道602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避免内部空间106的物品与第二导风通道602的底壁105接触从而堵塞第二导风通道602的气流流动,进而提高导风效率。可选地,第二导风通道602的深度与门体80的厚度的比例可以为10%、20%、25%、30%、35%、40%等。
可选地,冷柜还包括中梁,中梁位于内部空间106的开口处。送风风道501位于第一侧壁504的上部时,送风口502的上端部的高度小于中梁的下端部的高度。这样能够保证送风口502的出风不会被门体80遮挡。可选地,沿第一侧壁504的高度方向,送风口502的上端部与中梁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mm,比如可以为5mm、10mm、15mm。18mm等,这样能够保证送风口502的高度不会太低,使送风高度足够高,确保风可以吹到第二侧壁505处。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送风口502与中梁的高度关系,并不仅限于第一侧壁504设有送风口502的情况,第二侧壁505设有送风口502的情况下,也适用于上述的送风口502与中梁的高度关系。
可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回风口201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回风口201能够提高冷柜的回风量。可选地,制冷腔30的顶部、制冷腔30的底部和制冷腔30的侧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设有回风口201。盖板20在内部空间106内分隔出制冷腔30,回风口201设于制冷腔30,这样回风口201不设于内胆10的侧壁上,不论内部空间106的哪个位置出风,回风口201与送风口502的位置都比较适中,能够提高内部空间106气流流动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温度的均匀性。制冷腔30的顶壁、底部和侧面中的一个或多个设有回风口201,也就是说,冷柜能够从多个方向回风,这样使得内部空间106的各个区域的风均能够就近回到制冷腔30内,然后被循环利用,能够避免形成涡流,避免风量的浪费,进而提高冷柜内的回风量,最终提高制冷效果。可选地,制冷腔30的顶部、制冷腔30的底部和制冷腔30的侧面均设有回风口201。这样能够提高内部空间的温度均匀性和送风均匀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盖板20包括顶板202和侧板203,顶板202位于制冷腔30的上方,顶板202开设有第一回风口2011。侧板203设于顶板202朝向储物腔1061的一侧,且侧板203向下延伸,侧板203开设有第二回风口2012,回风口201包括第一回风口2011和第二回风口2012。
本实施例中,盖板20作为制冷腔30的腔壁,顶板202和侧板203均设有回风口201,能够实现制冷腔30顶部和侧面的回风。
可选地,盖板20呈L型盖板,这样能够减小盖板20占用内部空间106的水平方向的空间,回风口201分别设于L型盖板的顶板202和侧板203。
可选地,如图3所示,冷柜还包括隔板2016,隔板2016设于第一回风口2011的上方,并与顶板202相连接,隔板2016的侧壁设有通风孔2017,储物腔1061内的气流经过通风孔2017流至第一回风口2011处,以使隔板2016能够防止异物经第一回风口2011进入制冷腔30内。由于第一回风口2011位于盖板20的顶部,盖板20位于内部空间106内,内部空间106开口向上,因此,储物腔1061的异物容易掉落在盖板20的顶部,再通过第一回风口2011进入制冷腔30内,这样会影响冷柜的制冷。隔板2016用于遮盖第一回风口2011的上方,能够避免异物从第一回风口2011掉落至制冷腔30内。通气孔设于侧面,便于第一回风口2011处的气流流通。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制冷腔30内部还限定出相连通的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蒸发器40位于蒸发器舱302内,回风口201设于异物舱301。回风口201开设在异物舱301,这样储物腔1061或者外界的杂质从回风口201落入制冷腔30内后,会掉落在异物舱301内,这样能够避免异物经过回风口201掉落在蒸发器舱302内,进而能够避免异物掉落在蒸发器40内,对蒸发器40的工作造成影响,以保证冷柜的制冷工作。
应当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柜的出风回路与本申请并不同,比如制冷腔30开设有出风口等通口,为了便于描述将能够连通制冷腔30和储物腔1061的通口统称为通风口201,通风口201可以为回风口201、出风口或者通气孔等。在这些实施例中,制冷腔30也可以限定出异物舱301和蒸发器舱302,通风口设于异物舱301,也能达到防止异物掉落蒸发器40的技术效果,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沿从第一侧壁504到第二侧壁505的方向顺次设置。也就是如图7所示,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气流沿前后方向流动时,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沿宽度方向设置,能够高效利用制冷腔30内的空间,不仅能够放置蒸发器40还能够防止异物掉落。
可选地,沿从制冷腔30到储物腔1061的方向,异物舱的底壁3011向下倾斜,以便于异物舱301内的异物流至储物腔1061内。本实施例中,异物舱301倾斜设置,使得异物舱301内的异物能够顺利排出至储物腔1061内,进而便于对异物进行处理。
可选地,异物舱301的底部设有通风口201,通风口201连通异物舱301和储物腔1061,这样落入异物舱的底壁3011的异物等能够通过通风口落入储物腔1061内,从而便于用户对异物进行清理。
可选地,异物舱的底壁301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于3°。本实施例中,夹角太小,不便于实现异物的流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需求设置夹角的角度,比如可以为5°、10°、15°、20°、30°、45°等。
可选地,异物舱的底壁301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60°,能够避免异物舱301倾斜的角度太大,这样会减小异物舱301的容纳空间。
可选地,如图4所示,制冷腔30的底壁设有排水孔303,蒸发器40倾斜设置,以便于蒸发器40器的化霜水从排水孔303排出。蒸发器40倾斜设置,使得蒸发器40化霜的水能够更加充分地流向排水孔303,以提高蒸发器40化霜水的排水效率,进而避免蒸发器40结冰堆积,并能够避免蒸发器40滋生细菌,提高冷柜的清洁度。
可选地,蒸发器40可以通过支撑件支撑一端,以使蒸发器40倾斜。也可以是制冷腔30的底壁倾斜设置,以使蒸发器40能够倾斜。
可选地,制冷腔30的底壁包括蒸发器舱302的底壁,蒸发器舱302的底壁设有排水孔303,蒸发器40倾斜设于蒸发器舱302的底壁,以便于蒸发器40的化霜水从所述排水孔303排出。
可选地,如图8所示,蒸发器舱302的底壁包括第一壁段3021和第二壁段3022,第一壁段3021的一端与第一侧壁504相连接,并沿从第一侧壁504到第二侧壁505的方向向下倾斜。第二壁段3022的一端与第一壁段3021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壁段3022的另一端与异物舱的底壁3011的一端相连接,异物舱301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505相连接。其中,第一壁段3021的另一端和第二壁段3022的一端的连接处设有排水孔303。蒸发器40位于第一壁段3021的上方,且沿从蒸发器舱302到异物舱301的方向,蒸发器40向下倾斜。本实施例中,第一壁段3021倾斜设置,蒸发器40位于第一壁段3021,使得蒸发器40能够倾斜放置在蒸发器舱302内,进而便于蒸发器40化霜水沿第一壁段3021流至排水孔303处,再从排水孔303排出。
可选地,沿从第二侧壁505到第一侧壁504的方向,第二壁段3022至少部分向下倾斜,蒸发器40越过排水孔303,且蒸发器40位于第二壁段3022的上方。具体的,第二壁段3022包括沿从第二侧壁505到第一侧壁504的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段,蒸发器40越过所述排水孔303延伸至第二壁段3022的倾斜段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二壁段3022也朝向排水孔303倾斜,蒸发器40的尺寸较大时,蒸发器40部分位于第二壁段3022,这样蒸发器40化霜的水也能够沿第二壁段3022流至排水孔303处。
可选地,如图4所示,制冷腔30的底壁构造出限位部3023,限位部3023能够与蒸发器40的一端相抵接,以限制蒸发器40向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由于蒸发器40倾斜设置,因此制冷腔30的底壁对应蒸发器40较低的一端设有限位部3023,用于限制蒸发器40滑动。
可选地,第二壁段3022的上壁面构造出导流通道3024和限位部3023,限位部3023和导流通道3024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部3023位于导流通道3024的至少一侧。如图4所示,第二壁段3022中部向下凹陷行形成导流通道3024,导流通道3024朝向排水孔303倾斜,便于蒸发器40的化霜水排出。第二壁段3022的两端凸出形成限位部3023,限位部3023能够与蒸发器40的一端相抵接,以限制蒸发器40向下滑动。
可选地,沿从第二侧壁505到第一侧壁504的方向,导流通道3024的流通面积逐渐增加。便于蒸发器40化霜水能够更快流至排水孔303处,避免积水。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冷柜还包括连接件403,连接件403连接在蒸发器40和内胆10之间,连接件403用于限制蒸发器40相对于台阶1051运动。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403也能够实现对蒸发器40的限位作用。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蒸发器40包括蒸发翅片401,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蒸发翅片4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其中,多个蒸发翅片401包括第一蒸发翅片4011,第一蒸发翅片4011位于蒸发器40背离储物腔1061的一端,连接件403设于第一蒸发翅片4011沿内胆10宽度方向的至少一端。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40利用自身的蒸发翅片401设置连接件403,能够实现连接件403与蒸发翅片401的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蒸发翅片401也可以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蒸发翅片401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方向,能够采用连接件403连接蒸发器40和内胆10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连接件403包括第一折弯部4031,第一折弯部4031与内胆10连接,能够增加连接件403与内胆10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蒸发器40还包括蒸发管402,蒸发管402往复贯穿多个蒸发翅片401,并凸出于第一蒸发翅片4011。可选地,连接件403还包括第二折弯部4032,第二折弯部4032的一端与第一蒸发翅片4011相连接,第二折弯部4032的另一端与第一折弯部4031相连接,第二折弯部4032开口朝向蒸发管402,以避让蒸发管402。本实施例中,第二折弯部4032能够避让蒸发管402,避免与蒸发器40发生冲突,连接件403通过两个折弯部既能够避让蒸发管402路,还能够与内胆10进行面配合,能够实现蒸发器40与内胆10的强固定和限位。
可选地,连接件403适于与冷柜的内胆10螺钉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蒸发器40与接水盘70先进行连接,然后一起放入蒸发器舱302内,连接件403的第一折弯部4031的螺孔与内胆10的螺孔对应,再实现蒸发器40与内胆10的连接,这样三者就实现了连接。蒸发器40与内胆10再通过限位部3023实现限位,也能够避免蒸发器40在内胆10移动,这样减少了连接件403的连接压力。三者之间有强固定之后使发泡后组装的焊接效率提高,降低生产成本。
应当说明的是:连接件403和限位部3023可以同时设置,也可以只设置其中的一个,能够实现蒸发器40与内胆10之间的限制移动均属于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
可选地,异物舱的底壁3011的高度小于第二壁段3022的另一端的高度。也就是说,异物舱的底壁3011和蒸发器舱302的底壁的连接处形成阻隔,这样异物舱301内的异物不会进入蒸发器舱302内。
可选地,内胆10的底壁105部分朝向制冷腔30内凸起701形成台阶1051,台阶1051下方用于放置压缩机,盖板20盖设于台阶1051的上方,盖板20与台阶1051共同围合出制冷腔30。蒸发器40位于制冷腔30内,并位于台阶1051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冷柜由于需要设置压缩机、冷凝器等组件,因此,如图2所示,内胆10的底壁105向上凸出形成台阶1051,台阶1051的下方用于避让压缩机。本申请将盖板20设于台阶1051的上方,这样盖板20、台阶1051和内胆10的侧壁能够围合出制冷腔30。蒸发器40位于台阶1051的上方,这样蒸发器40不会过多的占用内部空间106水平方向的空间,保证了储物腔1061的储物容积,并且使得制冷腔30更加紧凑,减小冷柜内部的笨重感。
制冷腔30可以只由盖板20与台阶1051共同围合形成,或者制冷腔30可以由盖板20、台阶1051以及第一侧壁504和第二侧壁505围合形成。可以调整盖板20的形状来形成制冷腔30。
可选地,台阶1051呈L型,使得台阶1051能够与压机舱相适配,尽量减小台阶1051占用的内部空间106的比例。
可选地,蒸发器40的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蒸发翅片4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放置在台阶1051上,这样能够降低制冷腔30的高度,避免蒸发器40占用台阶1051顶部的大量便携使用空间,使得台阶1051顶部能够设置筐架,并保证筐架的尺寸较大,提高存储量。
可选地,蒸发器40倾斜放置在台阶1051上,这样蒸发器化霜的水能够更加充分地流向排水孔,以提高蒸发器化霜水的排水效率,进而避免蒸发器结冰堆积,并能够避免蒸发器滋生细菌,提高冷柜的清洁度。
可选地,蒸发器40沿宽度方向倾斜,由于台阶1051的沿内胆的长度方向有限,蒸发器沿宽度方向倾斜,使得蒸发器能够倾斜足够的角度。
可选地,台阶1051的顶壁至少部分沿内胆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以使蒸发器40倾斜。台阶1051的倾斜便于蒸发器的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蒸发器40设于台阶1051上时,本申请前述的制冷腔30的底壁也就是台阶1051的顶壁,台阶1051的顶壁包括上述的蒸发器舱302的底壁和异物舱的底壁3011,也具有上述的蒸发器舱302的底壁的技术特征和异物舱的底壁3011的技术特征,因此,制冷腔30的底壁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台阶1051顶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6所示,制冷腔30的底部设有回风口201时,侧板203与台阶1051朝向储物腔1061的壁面之间存在间隙2014,间隙2014与制冷腔30相连通,间隙2014的下端部形成第三回风口2013,第三回风口2013连通间隙2014和储物腔1061,回风口201包括第三回风口2013。
本实施例中,盖板20与台阶1051的侧面之间存在间隙2014,第三回风口2013设于间隙2014的底部,这样储物腔1061内的气流能够沿第三回风口2013、间隙2014流至制冷腔30内,从而实现了制冷腔30的底部回风。
可选地,异物舱301的底部设有通风口201时,通风口可以为第三回风口2013,第三回风口2013也便于异物舱301内的异物排出。
可选地,盖板20的侧板203部分与台阶1051的侧壁相贴靠。具体的,侧板203部分与台阶1051相贴合或靠近。
可选地,台阶1051的侧壁朝背离储物腔106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侧板203盖设于凹槽以形成间隙2014。本实施例中,台阶1051朝向储物腔1061的避免向内凹陷,能够避免过多占用储物腔1061的容积。而且盖板20无需朝向储物腔1061凸出,能够提高内部空间106的整体美观性。可选地,凹槽为竖向凹槽,以便于气流从下向上流动。
具体的,台阶1051的侧壁指的是台阶1051朝向储物腔1061的侧壁,可选地,台阶1051的侧壁部分朝向背离储物腔106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槽。
可选地,第一回风口2011与第二回风口2012相对应,第三回风口2013与第二回风口2012相对应,且第三回风口2013位于第二回风口2012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三个回风口201均对应设置,使得冷柜在宽度方向的回风位置一致,特别是第一侧壁504设有送风口502,回风口201靠近第二侧壁505时,能够保证流回至回风口201的气流均沿前后方向流动。
可选地,如图6所示,冷柜还包括导流板2015,导流板2015设于第二回风口2012处,沿从储物腔1061到制冷腔30的方向,导流板2015向上倾斜,以引导经第二回风口2012流入的气流向上流动。导流板2015使得第二回风口2012流入的气流向上流动,由于蒸发器40位于台阶1051上方,具有一定的高度,第二回风口2012流入的气流向上流动能够增加与蒸发器40的接触面积,提高回风与蒸发器40流动的顺畅性。避免气流撞击台阶1051侧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可选地,制冷腔30限定出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时,多个回风口201均与异物舱301相连通,能够避免异物落入蒸发器舱302内。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送风口502设于第一侧壁504,且回风口201与第一侧壁504的距离大于回风口201与第二侧壁505的距离,也就是回风口201靠近第二侧壁505,这样使得内部空间106的气流能够沿前后方向流动。内胆10的底壁105的一端(左端或右端)避让下方的压缩机向上凸起701形成台阶1051,盖板20盖设在台阶1051上形成制冷腔30,制冷腔30限定出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蒸发器舱302和异物舱301沿内胆10的宽度方向设置,异物舱301靠近第二侧壁505,异物舱301设有回风口201。具体的,异物舱301的顶部设有第一回风口2011,异物舱301的侧面设有第二回风口2012,异物舱301的底部设有第三回风口2013。这样使得冷柜能够从多个方向回风,提高送风量,使内部空间106各个区域的风均可以就近回到制冷腔30内被循环利用起来,避免形成涡流,浪费风量。在风机50的驱动下,储物腔1061的气流经过三个回风口201首先流入异物舱301内,然后从异物舱301流至蒸发器舱302内,气流与蒸发器舱302内的蒸发器40换热后,再流至设于第一侧壁504的送风风道501和送风口502处,风机50位于送风风道501内,能够减少从风机50流出的气流的损失,减小阻力,送风风道501沿内胆1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内胆10的长度方向均能够实现送风。沿第一侧壁504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了多个送风风道501,这样能够增加内部空间106高度上的送风量。
可选地,定义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中靠近制冷腔30的侧壁为第三侧壁506,冷柜包括连接件403时,连接件403与第三侧壁506相连接。具体的,第一折弯部4031与第三侧壁506面接触,并进行连接。
可选地,第一折弯部4031开口背离蒸发管402,以便于操作第一折弯部4031与第三侧壁506的连接。
可选地,第三侧壁506朝向制冷腔30凸出形成凸台3025,凸台3025位于蒸发器40的一侧,冷柜包括连接件403时,连接件403连接第一蒸发翅片4011和凸台3025,进而实现蒸发器40与内胆10的连接。具体的,连接部不包括第一折弯部4031,第一蒸发翅片4011延长至凸台3025处,第二折弯部4032一端与第一蒸发翅片4011相连接,第二折弯部4032另一端与凸台朝向蒸发器40的一侧相连接,这样也能够实现蒸发器40与内胆10的连接,增加连接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3和图7所示,风机50位于送风风道501内,盖板20连接在第一侧壁504和第二侧壁505之间,并与制冷腔30相对应。此处,盖板20也可以连接在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之间。盖板20的一端与第一侧壁504相连接,且盖板20的一端高于风机50的最高端,沿背离风机50的方向,盖板20至少部分向下倾斜,以增加盖板20上方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盖板20的一端高于风机50的最高端,这样使得制冷腔30内的气流能够流入或流出风机50。沿背离风机50的方向,蒸发器40的高度降低,因此盖板20向下倾斜,能够增加盖板20上方的空间。可以在盖板20的上方设置筐架,并且筐架的高度能够增加,进而增加了冷柜的储物容积。
可选地,盖板20包括第一板段2021和第二板段2022,第一板段2021的一端与第一侧壁504相连接。第二板段2022的一端与第一板端的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壁505相连接。其中,沿背离风机50的方向,第一板段2021向下倾斜,且第一板段2021与第一侧壁504之间存在夹角。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段2021用于实现避让风机50并实现对流出和流入风机50的气流进行导流。第一板段2021与第一侧壁504之间存在夹角,这样能够增加第一板段2021上方的空间。
可选地,第一板段2021与第一侧壁504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20°。第一板段2021与第二侧壁505之间的夹角不能过大,夹角过大会占用盖板20的上方的空间。具体的,第一板段2021和第一侧壁504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10°、15°、20°。
可选地,第二板段2022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能够避免第二板段2022占用盖板20上方的空间,增加储物空间。
可选地,盖板20还包括弧形段2023,弧形段2023连接在第一板段2021的另一端与第二板段2022的一端之间,且弧形段2023的开口朝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板段2021与第二板段2022通过弧形段2023实现平滑连接,这样使得制冷腔30的气流平滑流动,避免流经折角损失风量。
可选地,第二板段2022水平延伸。这样第二板段2022不会占用盖板20上方的空间,提高储物空间。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板段2022水平延伸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水平延伸,第二板段2022也可以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或者第二板段2022可以呈弯曲状、波浪状等其他形状。
可选地,盖板20的顶板202包括第一板段2021、第二板段2022和弧形段2023。
可选地,盖板20的一端与第一侧壁504密封连接。这样避免流经制冷腔30和送风风道501内连接处的气流泄露,避免风量的损失。
蒸发器40的高度小于风机50的高度,这样盖板20能够向下倾斜,避让出上部空间。具体的,蒸发器40的长度沿内胆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能够降低蒸发器40的高度。
可选地,台阶1051朝向储物腔1061的壁面上部朝向背离储物腔1061的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盖板20的侧板203盖设在凹陷部上,且侧板203的外壁面与台阶1051朝向储物腔1061的壁面的下部分相平齐,这样能够增加制冷腔30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可选地,侧板203与台阶1051朝向储物腔1061的壁面相连接,具体的,可以采用螺钉进行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风机50设于第一侧壁504内,盖板20盖设在台阶1051上方形成制冷腔30,风机50与制冷腔30相对应,蒸发器40位于台阶1051上方,风机50的高度高于蒸发器40,能够实现风机50对循环风路气流的驱动。蒸发器40水平放置在台阶1051上,能够降低蒸发器40的高度,进而降低制冷腔30的高度。盖板20沿背离风机50的方向部分倾斜,能够避让出盖板20上方的空间,便于增加盖板20上方的储物空间,提高使用便利性。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所述冷柜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围合出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包括:
蒸发器,适于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
接水盘,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
其中,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蒸发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蒸发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
蒸发翅片,所述蒸发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蒸发翅片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接水盘的上表面构造有凸起,所述凸起能够插入相邻的所述蒸发翅片之间,以实现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内胆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蒸发管,往复贯穿多个所述蒸发翅片,并将多个所述蒸发翅片相连接;
其中,所述凸起构造有限位槽,所述凸起插入相邻的所述蒸发翅片之间时,所述蒸发管位于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蒸发器相对于所述接水盘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接水盘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构造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向上,所述限位槽包括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或,
多个所述凸起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构造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限位槽包括所述第二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接水盘设有第二螺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以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接水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器适于与所述内胆相连接或相抵接;和/或,
所述接水盘适于与所述内胆相连接或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管,设于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10.一种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
CN202222268486.XU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Active CN218821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8486.XU CN218821228U (zh)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8486.XU CN218821228U (zh)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1228U true CN21882122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75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8486.XU Active CN218821228U (zh) 2022-08-26 2022-08-26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1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23360U (zh) 冰箱
CN110285630B (zh) 冰箱
CN115493328A (zh) 冷柜
US11353248B2 (en) Refrigerator
CN115540440A (zh) 冷柜
CN110579071B (zh) 蒸发器安装结构改进的冰箱
CN115493329A (zh) 冷柜
CN112113382A (zh) 冷凝器改进的冰箱
CN218821228U (zh) 用于冷柜的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CN210141734U (zh) 防止送风风道下坠的冰箱
CN209893741U (zh) 利用贯流风机进行散热的冰箱
CN218846621U (zh) 风道盖板及制冷设备
CN218846549U (zh) 冷柜
CN218846552U (zh) 冷柜
CN218846547U (zh) 冷柜
CN218846548U (zh) 冷柜
CN218846550U (zh) 冷柜
CN218846551U (zh) 冷柜
CN115585574A (zh) 蒸发器组件及冷柜
CN115585595A (zh) 冷柜
EP3929504A1 (en) Refrigerator
CN115493330A (zh) 冷柜
CN218846616U (zh) 用于冷柜的排水装置及冷柜
CN218821223U (zh) 用于冷柜的化霜装置及冷柜
CN218846561U (zh) 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