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20019U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20019U
CN218820019U CN202223549019.0U CN202223549019U CN218820019U CN 218820019 U CN218820019 U CN 218820019U CN 202223549019 U CN202223549019 U CN 202223549019U CN 218820019 U CN218820019 U CN 218820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nnular bottom
bottom wall
groove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901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901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20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20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20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灯体、灯罩和弹性卡片;灯体包括光源腔、自光源腔的腔口外翻的环形底壁、以及设于环形底壁外围的槽壁,环形底壁和槽壁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构成灯体的出光口,环形底壁和槽壁的交接区形成有卡扣结构;收容在安装槽中且覆盖出光口的灯罩,包括朝向安装槽的内表面、与内表面相背设置的外表面、以及连接外表面和内表面的罩侧壁;弹性卡片,包括相连的承载部和勾接部,承载部抵接于外表面,勾接部自外表面插入罩侧壁与槽壁之间的缝隙并与卡扣结构卡接。通过弹性卡片能够承载灯罩并与灯体上的卡扣结构卡接,可以实现将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快速连接,而无需再设置外框并通过螺纹连接才能够实现灯罩与灯体的连接。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照明装置中,灯体的出光口上往往需要设置灯罩。一般需要设置外框,外框从周向上连接灯罩之后,将外框与灯体的螺纹连接,实现将灯罩连接至灯体上。
这种通过外框与灯体螺纹连接固定灯罩的方式相对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灯罩与灯体的连接需要借助外框与灯体的螺纹连接而导致固定灯罩的方式相对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灯体,包括光源腔、自所述光源腔的腔口外翻的环形底壁、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底壁外围的槽壁,所述环形底壁和槽壁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构成所述灯体的出光口,所述环形底壁和槽壁的交接区形成有卡扣结构;
收容在所述安装槽中且覆盖所述出光口的灯罩,包括朝向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背设置的外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内表面的罩侧壁;
弹性卡片,包括相连的承载部和勾接部,所述承载部抵接于所述外表面,所述勾接部自所述外表面插入所述罩侧壁与所述槽壁之间的缝隙并与所述卡扣结构卡接。
可选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槽和扣接面;所述卡槽沿所述槽壁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环形底壁,所述扣接面背向且平行于所述出光口;
所述勾接部包括本体和弹片,所述弹片的起始端远离所述承载部并连接所述本体,所述弹片的末端靠近所述承载部,所述弹片在原始状态下相对所述本体凸起设置,且所述弹片在外力作用下可贴向或远离所述本体;
所述弹片的末端抵接所述扣接面。
可选的,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倒扣,所述倒扣自所述环形底壁朝向所述槽壁的端面上向所述槽壁方向凸起,沿垂直于所述环形底壁和所述槽壁的横截面
上,所述倒扣的末端朝向所述槽壁且呈锐角,所述倒扣的末端所述扣接面;所述勾接部能够带动背向所述槽壁的所述弹片伸至所述倒扣处。
可选的,所述承载部朝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与所述弹片的末端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外表面至所述扣接面的垂直距离。
可选的,所述卡扣结构还包括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自所述槽壁向所述倒扣方向凸起,并与所述倒扣分置于所述卡槽的两侧;
5所述导向限位部能够在所述勾接部插入所述卡槽时,对所述勾接部施加朝
向所述倒扣的力。
可选的,沿平行于所述承载部和所述勾接部相交的方向上,所述弹片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中部;
每个所述卡扣结构中,所述导向限位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倒扣的数量为一个,沿平行于所述环形底壁的方向,所述倒扣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限位部的中部;
所述勾接部插入所述卡槽时,两个所述导向限位部分别抵接位于所述弹片两侧的所述本体,所述弹片抵接所述倒扣。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片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卡扣结构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片与所述卡扣结构一一对应,所述承载部能够抵接于所述外表面的边缘以承载所述灯罩,所述卡扣结构相对所述安装槽的周边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片的数量与所述卡扣结构的数量为一对二,所述弹性卡片包括两个所述勾接部和一个所述承载部,一个所述承载部连接于两个所述勾接部之间,两个所述勾接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所述卡扣结构之间的距离;一个所述承载部能够从所述外表面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可选的,所述环形底壁上涂敷粘胶,所述内表面的外围部分粘接于所述环形底壁;所述环形底壁上设置有下沉的环形槽,所述粘胶填充于所述环形槽内。
可选的,所述内表面包括出光区和非出光区,所述非出光区环绕所述出光区并设置有油墨;上述的照明装置,所述承载部在所述内表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出光区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灯体、灯罩和弹性卡片;灯体包括光源腔、自光源腔的腔口外翻的环形底壁、以及设于环形底壁外围的槽壁,环形底壁和槽壁形成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构成灯体的出光口,环形底壁和槽壁的交接区形成有卡扣结构;收容在安装槽中且覆盖出光口的灯罩,包括朝向安装槽的内表面、与内表面相背设置的外表面、以及连接外表面和内表面的罩侧壁;弹性卡片,包括相连的承载部和勾接部,承载部抵接于外表面,勾接部自外表面插入罩侧壁与槽壁之间的缝隙并与卡扣结构卡接。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片能够承载灯罩并与灯体上的卡扣结构卡接,由此可以实现将灯罩与灯体之间的快速连接,而无需再设置外框并通过螺纹连接才能够实现灯罩与灯体的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件,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照明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照明装置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照明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照明装置从背光侧视角下带有局部剖视B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7中去掉弹性卡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照明装置;
10-灯体;11-出光口;12-安装槽;121-环形底壁;1211-容胶槽;122-槽壁;13-卡扣结构;131-卡槽;132-倒扣;1321-扣接面;133-导向限位部;14-光源腔;
20-灯罩;21-内表面;22-外表面;23-罩侧壁;
30-弹性卡片;31-承载部;32-勾接部;321-本体;3211-通孔;322-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件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包括灯体10、灯罩20和弹性卡片30。灯体10上包括光源腔14、自所述光源腔14的腔口外翻的环形底壁121、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底壁121外围的槽壁122,所述环形底壁121和槽壁122形成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槽口构成所述灯体10的出光口11,所述环形底壁121和槽壁122的交接区形成有卡扣结构13。照明装置100可以包括固定案子在光源腔14内的光源模块(图未示)。灯罩20收容于安装槽12内以覆盖出光口11,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21和外表面22,以及连接外表面22和内表面21的罩侧壁23;弹性卡片30包括相连的承载部31和勾接部32,承载部31能够抵接于外表面22以承载灯罩20,勾接部32能够自外表面22插入罩侧壁23与槽壁122之间的缝隙,并卡接卡扣结构13。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片30能够承载支撑灯罩20并与灯体10上的卡扣结构13卡接,由此可以实现将灯罩20与灯体10之间的快速连接,使得灯罩20稳固地设置于安装槽12内,例如将灯罩20抵接在安装槽12的环形底壁121上,避免灯罩20从灯体10上脱落,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中设置外框并需要螺纹连接才能够实现灯罩20于灯体10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卡扣结构13可以包括卡槽131和扣接面1321。卡槽131可以沿槽壁122的延伸方向贯穿环形底壁121,扣接面1321背向且平行于所述出光口11。参见图3、图6和图7,该勾接部32可以包括本体321和弹片322,弹片322的起始端远离承载部31并连接本体321,弹片322的末端靠近承载部31且在原始状态下相对本体321凸起设置、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贴向或远离本体321,也就是弹片322的末端可以相对弹片322的起始端产生形变。在勾接部32能够从罩侧壁23和槽壁122之间伸入卡槽131中,且插入卡槽131中时弹片322背离槽壁122(且朝向倒扣132和环形底壁121)设置,且所述弹片322的末端可以抵接在扣接面1321上。
卡扣结构13可以包括倒扣132,倒扣132可以自环形底壁121朝向槽壁122的端面上向槽壁122的所在方向凸起,即倒扣132设置于环形底壁121的端面上。其中,沿垂直于环形底壁121和槽壁122的横截面上,倒扣132的末端朝向槽壁122且呈锐角,该倒扣132的末端可以包括背向且平行于出光口11的扣接面1321。参见图3、图6和图7,在勾接部32能够从罩侧壁23和槽壁122之间伸入卡槽131中,且插入卡槽131中时弹片322背离槽壁122(且朝向倒扣132和环形底壁121)设置并伸至倒扣132处,所述弹片322的末端可以抵接在扣接面1321上。
其中,图6为从照明装置100的背光侧的视角下观察到的带有局部剖视(B)的结构示意图。背光侧指背向发光面的一侧。
其中,弹片322的末端靠近承载部31且原始状态下相对本体321凸起,
而弹片322的起始端连接本体321,因此,在勾接部32插入卡槽131内的过5程中,该弹片322的结构设置使得勾接部32受到的阻力较小而能够顺利插入。
即便卡槽131垂直于槽壁122的外形尺寸较小,勾接部32插入过程可能在该方向上受到挤压,但由于弹片322受外力变形可以贴向本体321,因此,勾接部32可以较顺利地插入卡槽131内。而在弹片322的末端足够深入后,例如,
相对扣接面1321,弹片322的末端稍稍远离出光口11,此时,弹片322的末0端可以不再受到挤压而恢复至相对本体321凸起,进而抵接在倒扣132的抵接
面上。即使灯罩20重量较重,承载部31因承载灯罩20重量而会使得弹性卡片30受到朝向出光方向的力,根据力的相互作用,抵接面也可以对该弹片322的末端施加外力,使其相对弹片322的起始端发生形变而相对本体321更加凸起。
5而且,如图5所示,倒扣132的末端朝向槽壁122且呈锐角,以及倒扣132的末端包括背向且平行于出光口11的扣接面1321,由此可以确保弹片322的末端能够在越过扣接面1321后抵接在扣接面1321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扣结构13和勾接部32的结构设置可以确保灯罩20与灯体10的可靠连接。
0作为一种变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扣132可以不是自环形底壁121
朝向所述槽壁122的端面上向所述槽壁122方向凸起,即不是设置在环形底壁121的端面上;而是自槽壁122朝向环形底壁121的端面上向环形底壁121方向凸起,也就是设置在槽壁122上,倒扣132的末端可以朝向环形底壁121。
相应的,勾接部32从罩侧壁23和槽壁122之间伸入卡槽131中时,弹片3225是朝向倒扣132背离环形底壁121设置的。倒扣132的末端的其他结构以及勾接部32的其他结构则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罩20与灯体10连接完成后,承载部31朝向外表面22的表面与弹片322的末端的垂直距离可以等于外表面22至扣接面1321的垂直距离,由此,在灯罩20与灯体10连接之后,灯罩20可以相对灯体10稳固设置,而不会想到灯体10晃动。当然,在部分实施例中,承载部31朝向外表面22的表面与弹片322的末端的垂直距离可以稍稍大于外表面22至扣接面1321的垂直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8,卡扣结构13还可以包括导向限位部133,该导向限位部133自槽壁122向倒扣132方向凸起,并与倒扣132分置于卡槽131的两侧。导向限位部133的凸起设置使得卡槽131中槽壁122至环形底壁121之间的空隙较小,由此,在勾接部32插入卡槽131时,导向限位部133能够对勾接部32挤压而施加朝向倒扣132的力。例如,勾接部32插入卡槽131的过程中,导向限位部133抵接本体321以对其施加朝向倒扣132的力,以引导弹片322抵接所述倒扣132,进而在弹片322的末端未越过倒扣132处时受倒扣132挤压而靠近本体321,容易被继续推动,在弹片322的末端越过倒扣132后,施加弹片322上的外力撤销而使得弹片322相对本体321明显凸起,由此可以确保弹片322的末端越过倒扣132后恢复弹力而可以抵接在扣接面1321。可见,导向限位部13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确保倒扣132与勾接部32之间的卡扣连接。当然,在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导向限位部13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2,沿平行于承载部31和勾接部32相交的方向上,弹片322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321的中部。相应的,参见图8,每个卡扣结构13中,导向限位部133的数量为两个,倒扣132的数量为一个,沿平行于环形底壁121的方向,倒扣132设置于两个导向限位部133的中部。在勾接部32插入卡槽131时,结合图2、图3、图7和图8,两个导向限位部133分别抵接位于弹片322两侧的本体321,而该弹片322抵接所述倒扣132,两个导向限位部133对本体321施加相同的力,使得弹片322在倒扣132上不易发生偏移,进而弹片322与扣接面1321的相交线尽量平行于槽壁122,以确保弹片322不易因偏移而脱离倒扣132。当然,勾接部32与卡扣结构13还可以具有其他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两者的卡扣连接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增加弹片322相对本体321的弹力,也就是增加弹片322相对本体321的可形变范围,在本体321对应弹片322的位置可以设置有通孔3211。当然,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该通孔32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沿垂直于环形底壁121和所述槽壁122的横截面上,限定导向部呈三角形(图未示),且朝向出光口11的方向为锐角,由此可以实现引导作用。
其中,限位导向部与倒扣132在照明装置100中的水平位置应当相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中,弹性卡片30的数量至少两个,例如是两个、三个、四个或以上等等。卡扣结构13的数量对应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以上等等。弹性卡片30与卡扣结构13一一对应。承载部31可以抵接于外表面22的边缘以承载或支撑灯罩20,卡扣结构13相对于安装槽12的周边对称设置。由此,弹性卡片30连接卡扣结构13后,在灯罩20外表面22上,也可以是对称设置的,由此稳固地将灯罩20连接于灯体10上。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承载部31只遮挡外表面22的边缘部分,而不会对灯罩20上用于透射光线的大部分区域造成遮挡。如图1和图6,示出了弹性卡片30与卡扣结构13的数量均为两个的情况。
作为一种变形,照明装置100中弹性卡片30的数量与卡扣结构13的数量为一对二,例如弹性卡片30的数量只有一个,卡扣结构13的数量则为两个。该弹性卡片30包括两个勾接部32和一个承载部31,一个承载部31连接于两个勾接部32之间,该两个勾结部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卡扣结构13之间的距离,由此照明装置100中,弹性卡片30与卡扣结构13连接之后,承载部31能够从外表面22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的另一端。
当然,弹性卡片3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四个,相应的,卡扣结构13的数量则为四个、八个等等。在部分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中弹性卡片30的数量与卡扣结构13的数量可以为一对三或一对四,也就是该弹性卡片30包括三个勾接部32和一个承载部31,或者是四个勾结部和一个承载部3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形底壁121上可以涂敷有粘胶(图未示),内表面21的外围部分粘接于环形底壁121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可靠粘结,在环形底壁121上可以设置有下沉的容胶槽1211,粘胶填充于该容胶槽1211内,用于粘结灯罩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粘胶方式,以及上述弹性卡片30和卡扣结构13的卡扣连接的方式,使得灯罩20与灯体10之间的连接具有两种连接方式叠加,进一步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表面21可以包括出光区和非出光区(图未示),该非出光区环绕出光区并设置有油墨。其中,出光区是用于投射光线的,油墨可以遮挡非出光区,例如在灯体10内部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电源等元器件而不出射光线,为了避免用户看到这些元器件,在对应的灯罩20上设置非出光区并在其上设置油墨。
为了避免承载部31遮挡灯罩20的出光区,承载部31在内表面21的正投影应位于非出光区内。当然,实际应用中,承载部31在内表面21的正投影可以部分位于非出光区外。
此外,为了避免粘胶暴露于出光区,环形槽上在内表面21的正投影应位于非出光区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体10还可以包括光源腔14,该光源腔14与安装槽12连通,且相对安装槽12,光源腔14远离出光口11。该光源腔14内可以设置有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出射的光线经灯罩20的出光区透射至被照射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见图3,承载部31与勾接部3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直角,以使得承载部31能够贴合灯罩20的外表面22,以及勾接部32能够贴合罩侧壁23。当然,承载部31与勾接部3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或者略微小于直角的锐角,在承载部31支撑灯罩20时,可以使得承载部31相对勾接部32略微变形,以使得倒扣132更可靠地抵接于扣接面132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承载部31可以呈平板形,进而在灯罩20的外表面22上可以相对平齐,以更好地贴合支撑灯罩20。勾接部32也可以呈平板形,参见图3,承载部31和勾接部32形成L形。其中,槽壁122和罩侧壁23可以都呈平面壁,由此,呈平板形勾接部32可以沿一直线方向插入罩侧壁23与槽壁122之间的卡槽131中。当然,在部分实施例中,勾接部32也可以不是呈平板形,槽壁122和罩侧壁23也可以不是呈平面壁。例如,勾接部32平行于外表面22的横截面可以呈弧形,相应的,槽壁122和罩侧壁23在平行于外表面22的横截面上也可以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罩20可以是玻璃灯罩,如有机玻璃灯罩或其他能够透光材料制成的灯罩,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10),包括光源腔(14)、自所述光源腔(14)的腔口外翻的环形底壁(121)、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底壁(121)外围的槽壁(122),所述环形底壁(121)和槽壁(122)形成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槽口构成所述灯体(10)的出光口(11),所述环形底壁(121)和槽壁(122)的交接区形成有卡扣结构(13);
收容在所述安装槽(12)中且覆盖所述出光口(11)的灯罩(20),包括朝向所述安装槽(12)的内表面(21)、与所述内表面(21)相背设置的外表面(22)、以及连接所述外表面(22)和所述内表面(21)的罩侧壁(23);
弹性卡片(30),包括相连的承载部(31)和勾接部(32),所述承载部(31)抵接于所述外表面(22),所述勾接部(32)自所述外表面(22)插入所述罩侧壁(23)与所述槽壁(122)之间的缝隙并与所述卡扣结构(13)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3)包括:卡槽(131)和扣接面(1321);所述卡槽(131)沿所述槽壁(122)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环形底壁(121),所述扣接面(1321)背向且平行于所述出光口(11);
所述勾接部(32)包括本体(321)和弹片(322),所述弹片(322)的起始端远离所述承载部(31)并连接所述本体(321),所述弹片(322)的末端靠近所述承载部(31),所述弹片(322)在原始状态下相对所述本体(321)凸起设置,且所述弹片(322)在外力作用下可贴向或远离所述本体(321);所述弹片(322)的末端抵接所述扣接面(1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3)还包括倒扣(132),所述倒扣(132)自所述环形底壁(121)朝向所述槽壁(122)的端面上向所述槽壁(122)方向凸起,沿垂直于所述环形底壁(121)和所述槽壁(122)的横截面上,所述倒扣(132)的末端朝向所述槽壁(122)且呈锐角,所述倒扣(132)的末端所述扣接面(1321);所述勾接部(32)能够带动背向所述槽壁(122)的所述弹片(322)伸至所述倒扣(132)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31)朝向所述外表面(22)的表面与所述弹片(322)的末端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外表面(22)至所述扣接面(1321)的垂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13)还包括导向限位部(133),所述导向限位部(133)自所述槽壁(122)向所述倒扣(132)方向凸起,并与所述倒扣(132)分置于所述卡槽(131)的两侧,所述导向限位部(133)能够在所述勾接部(32)插入所述卡槽(131)时,对所述勾接部(32)施加朝向所述倒扣(132)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承载部(31)和所述勾接部(32)相交的方向上,所述弹片(322)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321)的中部;
每个所述卡扣结构(13)中,所述导向限位部(13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倒扣(132)的数量为一个,沿平行于所述环形底壁(121)的方向,所述倒扣(132)设置于两个所述导向限位部(133)的中部;
所述勾接部(32)插入所述卡槽(131)时,两个所述导向限位部(133)分别抵接位于所述弹片(322)两侧的所述本体(321),所述弹片(322)抵接所述倒扣(13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片(30)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卡扣结构(13)的数量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片(30)与所述卡扣结构(13)一一对应,所述承载部(31)能够抵接于所述外表面(22)的边缘以承载所述灯罩(20),所述卡扣结构(13)相对所述安装槽(12)的周边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片(30)的数量与所述卡扣结构(13)的数量为一对二,所述弹性卡片(30)包括两个所述勾接部(32)和一个所述承载部(31),一个所述承载部(31)连接于两个所述勾接部(32)之间,两个所述勾接部(32)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所述卡扣结构(13)之间的距离;一个所述承载部(31)能够从所述外表面(2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底壁(121)上涂敷粘胶,所述内表面(21)的外围部分粘接于所述环形底壁(121);所述环形底壁(121)上设置有下沉的容胶槽(1211),所述粘胶填充于所述容胶槽(12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表面(21)包括出光区和非出光区,所述非出光区环绕所述出光区并设置有油墨;所述承载部(31)在所述内表面(21)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出光区内。
CN202223549019.0U 2022-12-28 2022-12-28 照明装置 Active CN218820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9019.0U CN218820019U (zh) 2022-12-28 2022-12-28 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9019.0U CN218820019U (zh) 2022-12-28 2022-12-28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0019U true CN218820019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9019.0U Active CN218820019U (zh) 2022-12-28 2022-12-28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200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53164A (zh) * 2023-10-11 2023-11-14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灯壳及发光灯
CN117249424A (zh) * 2023-09-15 2023-12-19 山东科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高显指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9424A (zh) * 2023-09-15 2023-12-19 山东科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高显指灯
CN117053164A (zh) * 2023-10-11 2023-11-14 深圳北极之光科技有限公司 灯壳及发光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20019U (zh) 照明装置
KR10151545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7641375B2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2008020462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140349B (zh) 显示装置
US6113280A (en) Cap for optical connector
EP3422330B1 (en) Signboard apparatus
US20090316434A1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CN213241706U (zh) 一种灯支撑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040263714A1 (en) Illumination module receptacle, illumination module with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JP200507883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210639386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7257902B (zh) 显示模块以及具有该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
CN111192521B (zh) 背光模组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
KR20080045402A (ko) 표시장치용 수납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JP2006318830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211232478U (zh) 光源组件及照明灯具
CN209926096U (zh) 无边框面板灯
CN217978543U (zh) 级联灯具
CN214409372U (zh) 发光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3042093U (zh) 一种可以防止前框摇晃异音的背光模组
CN215495862U (zh) 一种应急标志灯壳及应急标志灯具
CN212012851U (zh) 显示设备
CN217356781U (zh) 一种卡合式灯座
CN212456373U (zh) 照明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