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6990U -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6990U
CN218816990U CN202222549475.9U CN202222549475U CN218816990U CN 218816990 U CN218816990 U CN 218816990U CN 202222549475 U CN202222549475 U CN 202222549475U CN 218816990 U CN218816990 U CN 2188169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exhaust port
pump body
air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94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瑜
王勇
霍喜军
丁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25494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69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69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69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该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包括滚子和气缸,气缸包括第一滑片组件和第二滑片组件,滚子设置在气缸内,并与气缸形成工作容积腔,所述工作容积腔经间隔安装在滚子上的第一滑片组件和第二滑片组件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所述第一容积腔内设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二容积腔内设有第二气体通道。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在补气增焓过程中,有效解决补气支路的气体与正常吸气支路的气体因压力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混合损失,从而有效提高了泵体组件和压缩机的能效,进一步加强了补气增焓压缩机制冷、制热能力的优势;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单缸或多缸压缩机。

Description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旋转式单级压缩机存在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效果不佳和能效较低等缺点,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双级增焓压缩机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现有的双级增焓压缩机基本都采用双缸或多缸结构,一个气缸作为正常吸气气缸,另一个气缸作为补气气缸,通过中间压力补气孔吸入一部分中间压力气体,与经过部分压缩的气体(冷媒)混合后再压缩,实现了单台压缩机的两级压缩过程,增加了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流量,加大了主循环回路的焓差,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但多缸结构会存在正常吸气气缸和补气气缸因容积差异较大,导致泵体工艺性较差的问题,而且,由于需要在泵体结构中增加一个补气气缸,会使整个泵体的装配复杂化,同时气体流通路径长,流动损失大,对压缩机的整体效率有较大影响。
为了降低成本和简化结构,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单缸补气增焓结构的压缩机,如对比文件CN203272136U公开了一种单缸多级压缩机,但该单缸多级压缩机的中压排气孔与两个工作腔连通,其工作原理是气体(冷媒)从第一个工作腔排出,进入第二个工作腔内继续压缩,但该方式存在补气支路的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在气缸的中间腔混合时,会带来较大的混合损失,影响压缩机及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设计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能够在补气增焓过程中,有效解决补气支路的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混合损失,提高压缩机及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单缸或多缸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该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能够在补气增焓过程中,有效解决补气支路的气体(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气体(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混合损失,从而有效提高了泵体组件和压缩机的能效,进一步加强了补气增焓压缩机制冷、制热能力的优势;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单缸或多缸压缩机。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包括滚子和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滑片组件和第二滑片组件,所述滚子设置在所述气缸内,并与所述气缸形成工作容积腔,所述工作容积腔经间隔安装在滚子上的第一滑片组件和第二滑片组件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所述第一容积腔内设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二容积腔内设有第二气体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包括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滑片组件、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滑片组件和所述第一排气口沿所述气缸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止回排气阀组件;所述止回排气阀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处,用于防止排出去的气体回流至所述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中。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口的口径。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上法兰轴承,所述上法兰轴承套设在所述气缸的上端;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法兰轴承上;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上端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上法兰轴承和下法兰轴承;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法兰轴承上,所述第一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第一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下法兰轴承上,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下端面,且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滑片组件与所述第二滑片组件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70°。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滑片组件与所述第二滑片组件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60°。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泵体组件工作时,通过第一容积腔内的第一气体通道,可将制冷系统中正常吸气支路出来的气体(冷媒)从蒸发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后排出,通过第二容积腔内的第二气体通道,可将制冷系统中补气支路出来的气体(冷媒)从补气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后排出,由于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处于第一容积腔内的气体和处于第二容积腔内的气体是同步独立压缩的,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相连通的工作腔结构,由于会存在正常吸气支路和补气支路中的气体因混合造成的混合损失,降低能效的问题,本申请中的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内的吸气及排气都是独立工作,不存在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内的气体(冷媒)的混合及传递,能够在补气增焓过程中,有效解决补气支路的气体(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气体(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混合损失,从而有效提高了泵体组件和压缩机的能效,进一步加强了补气增焓压缩机制冷、制热能力的优势;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单缸或多缸压缩机,通用性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容积腔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气缸与上法兰轴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止回排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滚子;2、气缸;21、第一滑片组件;211、第一滑片槽;212、第一滑片;22、第二滑片组件;221、第二滑片槽;222、第二滑片;231、第一容积腔;232、第二容积腔;24、第一吸气口;25、第一排气口;26、第二吸气口;27、第二排气口;3、上法兰轴承;4、下法兰轴承;5、曲轴;61、排气阀片;62、阀片挡板;63、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有的双级增焓压缩机大多采用双缸结构,也有采用结构更简单的单缸结构,但是都存在补气支路的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在气缸的中间腔混合时,会带来较大的混合损失,影响压缩机及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能够在补气增焓过程中,有效解决补气支路的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混合损失,提高压缩机及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单缸或多缸压缩机。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包括滚子1和气缸2,所述滚子1设置在所述气缸2内,并与所述气缸2形成工作容积腔,所述工作容积腔为气缸2缸体的内圆周表面与滚子1的外圆周表面之间形成的月牙形的空间。
所述气缸2包括第一滑片组件21和第二滑片组件22,所述工作容积腔经间隔安装在滚子1上的第一滑片组件21和第二滑片组件22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具体的,所述第一滑片组件21包括第一滑片槽211,所述第一滑片槽211内设有第一滑片212,所述第二滑片组件22包括第二滑片槽221,所述第二滑片槽221内设有第二滑片222,所述第一滑片212和所述第二滑片222分别与所述滚子1的外圆相抵接,并将所述工作容积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积腔23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积腔232的容积,即可将第一容积腔231作为主容积腔,承担从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冷媒)的压缩,第二容积腔232作为补气容积腔,承担从闪蒸器出来的气体(冷媒)的压缩。
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内设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二容积腔232内设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用于形成正常吸气通道和补气通道;具体的,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24和第一排气口25;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包括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26和第二排气口27,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2上,所述第一吸气口24、所述第一滑片组件21、所述第二排气口27、所述第二吸气口26、所述第二滑片组件22和所述第一排气口25沿所述气缸2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
如图2所示,随着曲轴的运转,第一容积腔231被滚子1外圆切分成吸气腔和压缩排气腔,冷媒从第一吸气口24进入到第一容积腔231的吸气腔,第一容积腔231的压缩排气腔对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缩,然后沿着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一导流槽流转至第一排气口25,从而使第一容积腔231内的冷媒经过第一排气口25排出气缸体;同时,随着滚子1的转动,第二容积腔232也被滚子1外圆切分成吸气腔和压缩排气腔,冷媒从第二吸气口26进入到第二容积腔232的吸气腔,第二容积腔232的压缩排气腔对吸入的冷媒进行压缩,再通过第二导流槽末端的第二排气口27排出,使得第二容积腔232内的冷媒经过第二排气口27排出气缸体。在这个过程中,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和所述第二容积腔232的吸气和排气互不干扰,各自形成独立的吸气-压缩-排气的工作循环。
在本实施例一中,通过在泵体组件工作时,通过第一容积腔内的第一气体通道,可将制冷系统中正常吸气支路出来的气体(冷媒)从蒸发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后排出,通过第二容积腔内的第二气体通道,可将制冷系统中补气支路出来的气体(冷媒)从补气压力提高到冷凝压力后排出,由于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处于第一容积腔内的气体和处于第二容积腔内的气体是同步独立压缩的,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相连通的工作腔结构,由于会存在正常吸气支路和补气支路中的气体因混合造成的混合损失,降低能效的问题,本申请中的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内的吸气及排气都是独立工作,不存在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内的气体(冷媒)的混合及传递,能够在补气增焓过程中,有效解决补气支路的气体(冷媒)与正常吸气支路的气体(冷媒)因压力和温度不同造成的混合损失,从而有效提高了泵体组件和压缩机的能效,进一步加强了补气增焓压缩机制冷、制热能力的优势;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单缸或多缸压缩机,通用性强。
实施例二
为了优化泵体组件的整体结构,减少气体的排气损失,最大化的利用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的容积效率,提高泵体组件的整体性能,本申请提出了相应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5,具体为: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还包括曲轴5、上法兰轴承3和下法兰轴承4;沿所述曲轴5轴向依次设置上法兰轴承3、气缸2和下法兰轴承4,上法兰轴承3和下法兰轴承4分别固定安装于气缸2的两端面上,与气缸2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压缩腔体,具体的,所述上法兰轴承3套设在所述气缸2的上端,所述下法兰轴承4套设在所述气缸2的下端;滚子1套装于所述曲轴5的偏心部上,在所述曲轴5的带动下沿气缸2的内圆周壁滚动,从而对气缸2内的冷媒进行压缩。
如图3所示,为了减小气体的排气损失,提高泵体组件的性能,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同侧;具体的,所述第一排气口25与所述第二排气口27设置在所述上法兰轴承3上,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上端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口25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7相连通。
在一种并列实施方案中,为了增加上下法兰轴承整体的稳定性能,将所述第一排气口25设置在所述上法兰轴承3上,所述第一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第一排气口25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27设置在所述下法兰轴承4上,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下端面,且与所述第二排气口27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端面为气缸2靠近所述上法兰轴承3的一面,所述下端面为气缸2靠近所述下法兰轴承4的一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同侧,能够有效减少气体的排气损失;通过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设置在气缸的上端面,将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在气缸的下端面,能够有效提高泵体组件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由于所述第一溶剂腔和所述第二溶剂腔是相互独立运作的,在其转角处的容积腔内会存在回流现象,进而会降低所述第一容积腔和所述第二溶剂腔的容积效率,本申请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具体为:
为使泵体组件的制冷或制热性能最优化,通过设置第一滑片槽211与第二滑片槽221的角度,可获得较优的第一容积腔231体积与第二容积腔232体积比,具体的,所述第一滑片组件21与所述第二滑片组件22之间夹角为α,且30°≤α≤70°,即所述第一滑片槽211与所述第二滑片槽221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70°;优选地,所述夹角α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60°,更优选地,所述夹角α等于50°。通过优化所述夹角α的取值,可以有效减少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和所述第二容积腔232的转角处存在的回流现象,从而能够增强所述第一容积腔和所述第二溶剂腔的容积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滑片槽211与第二滑片槽221的夹角角度,获得较优的第一容积腔231体积与第二容积腔232体积比,能够有效减少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和所述第二容积腔232的转角处存在的回流现象,进而增强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和所述第二容积腔232的容积效率。
实施例四
为了防止因气体(冷媒)从第一排气口或第二排气口回流至气缸体内,导致的泵体组件在启动时可能引起的液击事故,本申请提出了相应的方案,请参阅图1-图4,具体为:
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还包括止回排气阀组件,所述止回排气阀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气口25和第二排气口27处,用于防止排出去的气体(冷媒)回流至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和所述第二容积腔232(即气缸体)中。
具体的,所述止回排气阀组件包括排气阀片61、铆钉63和阀片挡板62。所述排气阀片61和所述阀片挡板62通过铆钉63安装在上法兰轴承3和/或下法兰轴承4上,所述排气阀片61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排气口25和第二排气口27,以防止气体(冷媒)回流至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内;所述阀片挡板62用于对所述排气阀片61进行限位,避免排气阀片61弯曲过大导致折断等。
所述第一排气口25承担第一容积腔231内气体的排出,所述第二排气口27承担第二容积腔232内气体的排出,因此,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口25与所述第二排气口27的止回排气阀组件对应有相同的背部冷媒压力(背压Ps),所述背压Ps为排气阀片61打开时需要克服的压力。优选地,由于第一容积腔231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积腔232的容积,为了减少因排气阻力造成的损失,所述第一排气口25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口27的口径。
当所述第一排气口25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7不排气时,排气阀片61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排气口25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7上,防止冷媒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25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7回流至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即气缸体)内;当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内压缩的冷媒压力达到或略高于排气阀片61的背部冷媒压力时,排气阀片61打开,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内的冷媒分别从第一排气口25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7排出气缸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处设置止回排气阀组件,能够有效防止排出去的气体(冷媒)回流至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即气缸体)内,从而有效避免泵体组件启动时可能引起的液击事故。
实施例五
目前,双级增焓压缩机基本都采用双缸结构,但是双缸或多缸结构会使整个泵体组件的装配复杂化,也会影响压缩机的整体效率,而采用结构简单的单缸结构时,又会存在较大的混合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图5,本申请提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蒸发器、闪蒸器上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
所述蒸发器和所述闪蒸器分别与所述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相连接,具体的,第一气体通道可以作为正常吸气支路连接蒸发器,第二气体通道可以作为补气支路是连接闪蒸器,也可以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都与蒸发器连接,或者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都作为补气支路与闪蒸器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压缩机可以是单杠结构,也可以是双缸或者多缸结构。
所述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的具体结构详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本申请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的压缩机,可以实现了单缸并行独立压缩,其中第一气体通道可以作为正常吸气支路连接蒸发器,第二气体通道可以作为补气支路是连接闪蒸器,也可以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都与蒸发器连接,或者将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都作为补气支路与闪蒸器连接,都不影响第一容积腔和第二容积腔的独立吸气、压缩及排气的循环,有效减少了混合损失,提高了压缩机的制冷性能。
实施例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的具体结构详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本申请提供的压缩机的空调,通过减小气体混合损失,进一步增加了蒸发器和冷凝器中的冷媒流量,加大了主循环回路的焓差,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进而有效加强了空调制冷和制热性能,减少了能耗。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1)

1.一种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包括滚子(1)和气缸(2),所述气缸(2)包括第一滑片组件(21)和第二滑片组件(22),所述滚子(1)设置在所述气缸(2)内,并与所述气缸(2)形成工作容积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容积腔经间隔安装在滚子(1)上的第一滑片组件(21)和第二滑片组件(22)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积腔(231)和第二容积腔(232);
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内设有第一气体通道;
所述第二容积腔(232)内设有第二气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包括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24)和第一排气口(25);
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包括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26)和第二排气口(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气口(24)、所述第一滑片组件(21)、所述第二排气口(27)、所述第二吸气口(26)、所述第二滑片组件(22)和所述第一排气口(25)沿所述气缸(2)的圆周方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回排气阀组件;
所述止回排气阀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气口(25)和第二排气口(27)处,用于防止排出去的气体回流至所述第一容积腔(231)和所述第二容积腔(232)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排气口(25)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排气口(27)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法兰轴承(3),所述上法兰轴承(3)套设在所述气缸(2)的上端;
所述第一排气口(25)与所述第二排气口(27)设置在所述上法兰轴承(3)上;
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上端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排气口(25)和所述第二排气口(27)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法兰轴承(3)和下法兰轴承(4);
所述第一排气口(25)设置在所述上法兰轴承(3)上,所述第一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第一排气口(25)相连通;
所述第二排气口(27)设置在所述下法兰轴承(4)上,所述第二导流槽设置在所述气缸(2)的下端面,且与所述第二排气口(27)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片组件(21)与所述第二滑片组件(2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片组件(21)与所述第二滑片组件(2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0°且小于等于60°。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
1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
CN202222549475.9U 2022-09-22 2022-09-22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Active CN2188169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9475.9U CN218816990U (zh) 2022-09-22 2022-09-22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9475.9U CN218816990U (zh) 2022-09-22 2022-09-22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6990U true CN218816990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7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9475.9U Active CN218816990U (zh) 2022-09-22 2022-09-22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69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98372B1 (en) Displacement type expander
CN203272136U (zh) 单缸多级压缩机
WO2015131313A1 (zh)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01363276Y (zh) 双缸型两级压缩旋转式压缩机
CN218816990U (zh)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CN202900660U (zh)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210033828U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8843573B (zh)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
CN115492766A (zh) 独立补气增焓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和空调
CN210949124U (zh) 双两级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08343581A (zh) 压缩机、换热系统和空调器
CN111486609B (zh) 一种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11852160U (zh) 一种无电机可变膨胀比转子式膨胀压缩机及其热泵系统
CN206972526U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CN221033118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1005870A (zh) 双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113834144B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21033114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1343353U (zh) 双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221033119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0949123U (zh) 双两级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21033120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21033115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0423017U (zh) 压缩机、空调器
CN221003126U (zh) 用于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压缩机和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