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3471U -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3471U
CN218813471U CN202223277543.7U CN202223277543U CN218813471U CN 218813471 U CN218813471 U CN 218813471U CN 202223277543 U CN202223277543 U CN 202223277543U CN 218813471 U CN218813471 U CN 218813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elt
plant
area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75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莎
梁启明
曹喆
张诚亮
梁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enghe Hengji Internation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enghe Hengji Internation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enghe Hengji Internation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enghe Hengji Internation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75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3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3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3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涉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距离河道由远及近依次设置的堤防水土固持区、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水陆过渡缓冲区和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通过种植多级植被带可有效缓解地表径流对堤岸的冲刷风险,并净化污染,稳定河道水质,同时吸引访花动物,促进生态系统基因交流,提升滨水生态缓冲带中生态系统遗传的多样性;通过水域浅滩地形的构建的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丰富了微环境异质性,提升了水域生物多样性。

Description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背景技术
区域性河道是保障区域水安全的重要通道,往往也是区域重要的生态通廊。在传统治水理念影响下,许多行洪河道通过裁弯取直、在河滩地以外加筑水利防洪堤坝等硬质化、人工化的措施重塑了河道形态及滨水生态空间,虽然解决了区域水安全问题,但同时对河道生态本身造成颠覆性的破坏,截断了区域生物迁徙的通廊、破坏了原有滨水生物的异质性栖息环境。河湖滨水生态缓冲带是指陆地生态系统与河湖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连接带和过渡区,其具有隔离人为干扰对河湖负面影响、保护河湖生物多样性、减少面源污染等功能。因此,修复滨水生态缓冲带是一种促进堤防型河道综合生态功能发挥的有效手段。
目前,现有的河湖生态缓冲带体系构建大多注重植被对地表径流污染净化及水土保持等环境治理功能,而忽视了滨水缓冲带生物多样性支持能力的修复。在修复手段上,往往仅通过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提升来改善,而忽视了对遗传多样性、环境基底多样性的提升。堤防型河湖空间往往具有季节性水位变幅大、汛期河道水力冲刷强等特点,受人为干扰影响程度较高且也具有相关特定管理要求。我国现有河道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种植高秆农作物、芦苇、杞柳、荻柴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因此,以堤防型河湖空间管理要求为基础,尊重滨水空间自然生态特征,构建一种促进生物多样性功能发挥的滨水缓冲带结构,将有利于堤防型河湖生态价值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用于解决堤防型滨水岸线生态带功能单一、生物多样性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包括:堤防水土固持区、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水陆过渡缓冲区和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
所述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位于所述堤防水土固持区的近水侧,所述水陆过渡缓冲区位于所述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的近水侧,所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位于所述水陆过渡缓冲区的近水侧;
所述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包括:距离河道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的第一植物带、第二植物带和第三植物带,并且,第三植物带靠近所述堤防水土固持区;
所述水陆过渡缓冲区包括:第四植物带和生态护岸带,所述第四植物带位于所述第一植物带的近水侧,所述生态护岸带位于所述第四植物带的近水侧,并且,所述生态护岸带紧邻所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
进一步地,所述堤防水土固持区为倾斜状,其包括:自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固土层和第五植物带,所述第一固土层采用黄沙压实碾平,所述第一固土层用于种植所述第五植物带,所述第五植物带紧邻所述第三植物带,并且,所述第五植物带种植堤坡草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植物带、第二植物带和第三植物带的种植面高度均与河道的多年平均高水位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植物带包括: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所述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所述草本植物混播在所述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植物带包括:开花灌木植物和开花草本植物,所述开花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所述开花草本植物混播在所述开花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植物带包括: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所述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所述草本植物混播在所述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植物带包括:湿生草带。
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护岸带的斜坡面的斜度在1:1至1:3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为水深在0-1m之间的深浅水位交错区,其中,水深<0.5m的区域栽种挺水植物,水深>0.5m的区域栽种沉水植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该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中,岸边植物带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位于堤防水土固持区的近水侧,水陆过渡缓冲区位于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的近水侧,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位于水陆过渡缓冲区的近水侧;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包括距离河道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的第一植物带、第二植物带和第三植物带,第二植物带可用于栽种开花灌木植物和开花草本植物,其功能是吸引访花动物,促进生态系统基因交流,提升滨水生态缓冲带中生态系统遗传的多样性;第三植物带为第二植物带与堤防水土固持区之间的缓冲结构,第三植物带可用于栽种防水土流失能力强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第一植物带作为第二植物带的近水侧的缓冲结构,可用于栽种防水土流失能力强的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水陆过渡缓冲区包括第四植物带和生态护岸带,第四植物带可用于栽种湿生草带,其作用是缓冲河道涨水对第二植物区的冲刷影响,同时也为某些陆禽提供觅食、休憩场所;本方案中,在满足基本的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作用前提下,利用第二植物带蜜源植物招引传粉动物,提升了生态系统整体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水域浅滩地形的构建的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丰富了微环境异质性,提升了水域生物多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堤防水土固持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堤防水土固持区;110-第一固土层;120-第五植物带;200-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210-第一植物带;220-第二植物带;230-第三植物带;300-水陆过渡缓冲区;310-第四植物带;320-生态护岸带;400-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包括:堤防水土固持区100、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200、水陆过渡缓冲区300和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400;
其中,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200位于堤防水土固持区100的近水侧,水陆过渡缓冲区300位于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200的近水侧,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400位于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200的近水侧。
请参照图2所示,堤防水土固持区100为倾斜状,其包括:自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固土层110和第五植物带120,第一固土层110采用中粗黄沙压实碾平,土层的上方通过中粗的黄沙压实碾平,形成第一固土层110,厚度为4-5㎝,为防止土层被地表的径流冲刷,第一固土层110用于种植第五植物带120,第五植物带120的下游紧邻第三植物带230,并且,第五植物带120种植堤坡草皮,地表的径流顺着堤防水土固持区100的堤坡草皮斜坡流动,用于缓解地表冲刷、并可有效净化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增加提岸带100的提防安全,进一步地,根据季节的不同,在冬季可以在提坡草皮中混播黑麦草,以丰富植物的多样性,此外,堤防水土固持区100也可以不用第一固土层110压实碾平,直接在堤防水土固持区100的土层铺平草皮即可。
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200包括:距离河道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的第一植物带210、第二植物带220和第三植物带230,并且,第三植物带230靠近堤防水土固持区100的近水侧;
优选地,请参照图3所示,第一植物带210、第二植物带220和第三植物带230均为与河道的多年平均高水位平行的条状带,并且各相邻区域的边缘重合。
第二植物带220包括:开花灌木植物和开花草本植物,开花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开花草本植物混播在开花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开花灌木植物包括:贴梗海棠、红栌、绣球花、棣棠、春鹃、小叶栀子花、金叶大花六道木、龟甲冬青、八仙花和火焰南天竹中的一种或任几种,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更换种类,开花草本植物包括:金叶石菖蒲、金钟花、大花金鸡菊、黄菖蒲、常绿鸢尾、墨西哥鼠尾草、甜心玉簪、大花萱草、粉黛乱子草、水仙花和长寿花的一种或任几种,第二植物带220为蜜源区,植物通过开花招引传粉动物,使传粉动物聚集,进而增加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使植物经过授粉形成果实,蜜源植物区的植物选择根据植物的花期,分为春花(3-5月)、夏花(6-8月)、秋花(9-11月)、冬花(12-2月),物种的搭配方式为每一种花期的灌木和草本兼具。
第三植物带230为第二植物带220与堤防水土固持区100之间的缓冲结构,第三植物带230包括: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草本植物混播在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在实际应用时,第三植物带230的长度随着堤防水土固持区100的坡面长度和坡度增大而增大,使第三植物带230减少地表的径流顺堤防水土固持区100的堤坡草皮流动的阻力,可以有效削弱地表径流的冲击力,减轻地表径流对于第三植物带230的冲刷,并且,稳固第三植物带230的植物,灌木植物采用30-80㎝的高度种植,草本植物包括:狗牙根、结缕草、黑麦草和白三叶的一种或任几种,草本植物中的一个或几种混播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可多元化种植,提升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第一植物带210作为第二植物带220的近水侧的缓冲结构,第一植物带210包括: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草本植物混播在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灌木采用30-80㎝的高度种植,例如可以为铺地柏,种植密度为25株/㎡,草本植物包括:狗牙根、结缕草、黑麦草和白三叶的一种或任几种,草本植物中的一种或任几种混播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可多元化种植,方便提升植物的多样性,灌木植物与草本植物预防第一植物带210水土流失。
水陆过渡缓冲区300包括:第四植物带310和生态护岸带320,第四植物带310位于第一植物带210的近水侧,生态护岸带320位于第四植物带310的近水侧,利用第四植物带310提供陆禽觅食、休憩的场所,进而,第四植物带310提升了陆域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400为鱼类提供产卵地,也为底栖动物提供生存空间,丰富水域生物多样性。
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示,第四植物带310包括:湿生草带,湿生草带为一定预设长度的灌草带,能够缓解地表冲刷、并可有效净化地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有效应对高于多年平均高水位情况下的淹没风险,同时缓冲一定的水土冲刷风险,湿生草带也为陆地生物提供觅食、休憩的场所,并且湿生草带的下游紧邻生态护岸带320。
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示,生态护岸带320的斜坡面坡度缓于1:3,则以自然植被护坡结合必要的护脚置石进行缓冲防护,而当斜坡面受场地空间限制坡度在1:1至1:3之间,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坡度条件选择合适的生态工法修复措施。例如:在生态护岸带320的斜坡面的斜度为1:2时,生态护岸带320的斜坡面可以采用植物扦插;在生态护岸带320的斜坡面1:1时,采用格宾石笼网箱,格宾石笼网箱具有抗冲刷力强、透水性强,又是生物易于栖息的多孔隙构造石笼,扦插和石笼均为防止生态护岸带320的边坡的水土流失。
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示,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400的作用在于为涉禽提供觅食涉水环境,以及为可能存在的产粘性卵鱼类提供产卵场所,还能为岸边底栖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优选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400为水深在0-1m之间的深浅水位交错区,其中,水深<0.5m的区域栽种挺水植物,植物优先选用例如黄菖蒲、鸢尾、美人蕉、千屈菜等虫媒传粉的挺水植物,辅种菖蒲、旱伞草等;水深>0.5m的区域栽种沉水植物,例如轮藻属、金鱼藻属、黑藻属等。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滨水缓冲带结构,在该结构设施条件下,地表径流从堤顶流下,先经过堤防水土固持区的草皮护坡,对颗粒物及水溶性污染物质被初步拦截,再进入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水陆过渡缓冲区所包含的多级植物带进行再次拦截净化,最终经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中兼具净化功能的水生植被净化吸收,实现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多级净化功能。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中的蜜源植物区四季开花,招引传粉动物,多样的植物组成及对生物的吸引首先可有效提升物种多样性,其次,由于传粉动物的活动促进基因流的形成,提升了整个滨水缓冲带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宿根性草本和灌木在此地萌根发芽的子代对多变本底环境的适应能力将得到大大提升。水陆过渡缓冲区中灌木可以为陆生鸟类提供觅食、休憩场所,促进鸟类多样性的提升。水域部分的多变的微环境和自然底质可以为涉禽提供觅食场所,也可为产粘性卵鱼类提供产卵地,也可为底栖动物提供生存空间,丰富水域生物多样性。
本实施例中构建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符合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水岸生态特征,在满足基本的水土保持+水质净化作用前提下,利用蜜源植物招引传粉动物,提升了生态系统整体的遗传多样性;多样的植物物种种植、丰富食源性灌木,促进植物物种多样性及鸟类多样性;通过水域浅滩地形的构建,丰富了微环境异质性,提升了水域生物多样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堤防水土固持区、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水陆过渡缓冲区和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
所述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位于所述堤防水土固持区的近水侧,所述水陆过渡缓冲区位于所述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的近水侧,所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位于所述水陆过渡缓冲区的近水侧;
所述河滩生物多样性提升区包括:距离河道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的第一植物带、第二植物带和第三植物带,并且,第三植物带靠近所述堤防水土固持区;
所述水陆过渡缓冲区包括:第四植物带和生态护岸带,所述第四植物带位于所述第一植物带的近水侧,所述生态护岸带位于所述第四植物带的近水侧,并且,所述生态护岸带紧邻所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堤防水土固持区为倾斜状,其包括:自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固土层和第五植物带,所述第一固土层采用黄沙压实碾平,所述第一固土层用于种植所述第五植物带,所述第五植物带紧邻所述第三植物带,并且,所述第五植物带种植堤坡草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物带、第二植物带和第三植物带的种植面高度均与河道的多年平均高水位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物带包括: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所述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所述草本植物混播在所述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植物带包括:开花灌木植物和开花草本植物,所述开花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所述开花草本植物混播在所述开花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植物带包括: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所述灌木植物按照预设间隔种植,所述草本植物混播在所述灌木植物中的预设间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植物带包括:湿生草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岸带的斜坡面的斜度在1:1至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生物多样性提升区为水深在0-1m之间的深浅水位交错区,其中,水深<0.5m的区域栽种挺水植物,水深>0.5m的区域栽种沉水植物。
CN202223277543.7U 2022-12-07 2022-12-07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Active CN218813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7543.7U CN218813471U (zh) 2022-12-07 2022-12-07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7543.7U CN218813471U (zh) 2022-12-07 2022-12-07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3471U true CN218813471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0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7543.7U Active CN218813471U (zh) 2022-12-07 2022-12-07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3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2938B (zh)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2926351B (zh) 一种基于生态袋的河湖边坡生态三段治理方法
Herdendorf Lake Erie coastal wetlands: an overview
CN106242064B (zh) 一种高水力负荷人工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方法
CN103882828A (zh) 一种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1962947A (zh) 一种迹地型退化湿地恢复方法
CN104047263A (zh) 适应于消落区水湾坡地的梯塘构造方法及梯塘结构
CN108978579B (zh) 一种河道环境修复结构及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方法
CN108316243A (zh) 山区生态河道技术
CN105000748A (zh)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Brown Biogeomorphology and diversity in multiple-channel river systems
CN108442314A (zh) 一种经济型景观生态护坡
CN211972073U (zh) 一种城镇生态河道断面
CN112154945A (zh) 一种适用于急流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场的营造方法
CN110963579A (zh) 一种基于水位梯度与植物融合的人工湿地构建方法
CN114262062A (zh) 一种沉水植物净化毯与水下生态修复系统
CN113565064A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河岸带构造及其修复方法
JP3342219B2 (ja) 育苗用マット
CN218813471U (zh) 滨水生态缓冲带结构
KR100204451B1 (ko) 자연 하천용 식생호안 부재의 시공방법
CN111441313A (zh) 一种农业面源及地表径流初期雨水调蓄截污生态带
CN217438821U (zh) 一种用于治理滨水农田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岸
CN208121719U (zh) 一种参与水调蓄和水处理的综合种养系统
CN116750886A (zh) 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低温域活化净水生态工法及其系统
CN208430482U (zh) 山区生态河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