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0826U -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10826U
CN218810826U CN202222084456.3U CN202222084456U CN218810826U CN 218810826 U CN218810826 U CN 218810826U CN 202222084456 U CN202222084456 U CN 202222084456U CN 218810826 U CN218810826 U CN 218810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water
barrel
pip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44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两武
刘杜妃
陈火自
颜莉莉
戴美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New Ji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New Ji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New Ji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New Jing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445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10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10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10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包括有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排气管和排泥管,排泥管连接有排泥装置,筒体的一端设有排泥口,筒体连接有转动轴,筒体设有电机,电机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设有螺旋叶片,筒体开设有筛孔,筒体设有接水盘,接水盘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有汇流池,汇流池连接有水泵,水泵与进水管连接。通过在筒体设置筛孔,在排泥口闭合的情况下,污泥受到螺旋叶片的挤压,污泥中含有的水被挤出,水透过筛孔流向接水盘。污泥挤压后,气缸输出端缩回,排泥口打开,污泥排出筒体内腔。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排出的污泥含水量较高。在转运污泥时,水容易滴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背景技术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简称ABR,其工艺首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cCarty等于1981年在总结了各种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处理工艺特点性能的基础上开发和研制的一种高效新型的厌氧污水生物技术。在反应器内设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USB)系统,水流由导流板引导上下折流前进,逐个通过反应室内的污泥床层,进水中的底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而得以降解去除。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021576802.4公开一种基于ABR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折流反应箱、预处理筒、排泥横筒、膜滤筒、回泥管、加热装置、加热回流箱和控制器,所述折流反应箱的箱体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所述预处理筒和所述膜滤筒,所述预处理筒的侧筒面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污泵,所述预处理筒的内部横向隔设有初滤网,所述初滤网上方的所述预处理筒上通过溢流弯管连接到所述折流反应箱上,所述预处理筒的外侧筒壁上还安装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折流反应箱的箱内底部竖直隔设有若干个隔板。
但是,上述专利依旧存在问题。该专利中,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时,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在转动排出的污泥时,水容易滴落在地面上。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包括有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左侧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右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连接有排泥装置,所述排泥装置包括有与排泥管相连通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连接有封盖组件,所述筒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筒体的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筒体靠近排泥口的一端开设有筛孔,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有汇流池,所述汇流池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盖组件包括有支架和铰接在排泥口处的盖板,所述盖板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铰接座铰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由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组成,所述第一叶片的螺距大于第二叶片的螺距,所述第一叶片设置在转动轴靠近电机的一端,所诉第二叶片设置在转动轴靠近排泥口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内腔设置有吸附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筒体靠近排泥口的一端设置筛孔,在排泥口闭合的情况下,污泥受到螺旋叶片的挤压,污泥中含有的水被挤出,水透过筛孔流向接水盘。污泥挤压后,气缸输出端缩回,排泥口打开,污泥排出筒体内腔。通过上述设置,避免排出的污泥含水量较高。在转运污泥时,水容易滴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筒体与接水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反应器本体;2、进水管;3、出水管;4、排气管;5、排泥管;6、排泥装置;7、筒体;8、排泥口;9、封盖组件;10、转动轴;11、电机;12、螺旋叶片;13、筛孔;15、接水盘;16、排水管;17、汇流池;18、水泵;19、支架;20、盖板;21、第一铰接座;22、第二铰接座;23、气缸;24、第一叶片;25、第二叶片;26、单向阀;27、吸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包括有反应器本体1,反应器本体1的左侧连接有进水管2,反应器本体1的右侧连接有出水管3,反应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4,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5,排泥管5连接有排泥装置6,排泥装置6包括有与排泥管5相连通的筒体7,筒体7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口8,排泥口8连接有封盖组件9,筒体7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筒体7的外壁设置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10连接,转动轴10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2,筒体7靠近排泥口8的一端开设有筛孔13,筒体7外壁设置有接水盘15,接水盘15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连接有汇流池17,汇流池17连接有水泵18,水泵18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2连接。电机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启动一次。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进而将筒体内的污泥向排泥口移动。在排泥口闭合时,污泥被挤压,从而使污泥的中水分更快的排出筒体内部。
具体的,封盖组件9包括有支架19和铰接在排泥口8处的盖板20,盖板20连接有第一铰接座21,支架19顶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22,第二铰接座22铰接有气缸23,气缸23的输出端与第一铰接座21铰接。气缸输出端的伸缩带动盖板摆动,进而实现排泥口的开合。
具体的,螺旋叶片12由第一叶片24和第二叶片25组成,第一叶片24的螺距大于第二叶片25的螺距,第一叶片24设置在转动轴10靠近电机11的一端,第二叶片25设置在转动轴10靠近排泥口8的一端。第一叶片用于对污泥输送,使污泥向排泥口的一侧移动。第二叶片的螺距比第一叶片小,用于对污泥施加压力,使污泥中的水分更快的排出。
具体的,输水管靠近进水管2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26。通过设置单向阀防止进水管中的污水倒灌到输水管中。
具体的,排气管4内腔设置有吸附板27。通过设置吸附板27吸附沼气中夹杂着的水汽。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反应器本体内腔。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水管中排出。而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从排气管排出。随着污水的处理量逐渐增加,反应器内部污泥逐渐增多。此时,电机启动时,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片转动,进而将筒体内的污泥向排泥口移动。气缸间隔启动,气缸输出端伸出时,排泥口闭合。由于污泥被不断向排泥口推进,而排泥口在封闭时,污泥无法排出,在受到螺旋叶片的挤压时,污泥中的水被挤出。气缸输出端缩回时,排泥口打开。污泥从排泥口排出筒体内腔。第一叶片用于对污泥输送,使污泥向排泥口的一侧移动。第二叶片的螺距比第一叶片小,用于对污泥施加压力,使污泥中的水分更快的排出。在筒体靠近排泥口的一侧设置有筛孔。污泥的水分进过筛孔流到接水盘中。随后,通过排水管流向汇流池。在汇流池内的水累计到一定程度后,水泵启动,将汇流池内的水注入到进水管中。水通过进水管重新流回反应器本体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包括有反应器本体(1),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左侧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右侧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4),所述反应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5)连接有排泥装置(6),所述排泥装置(6)包括有与排泥管(5)相连通的筒体(7),所述筒体(7)的一端设置有排泥口(8),所述排泥口(8)连接有封盖组件(9),所述筒体(7)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所述筒体(7)的外壁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10)连接,所述转动轴(10)的外壁设置有螺旋叶片(12),所述筒体(7)靠近排泥口(8)的一端开设有筛孔(13),所述筒体(7)外壁设置有接水盘(15),所述接水盘(15)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连接有汇流池(17),所述汇流池(17)连接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组件(9)包括有支架(19)和铰接在排泥口(8)处的盖板(20),所述盖板(20)连接有第一铰接座(21),所述支架(19)顶部设置有第二铰接座(22),所述第二铰接座(22)铰接有气缸(23),所述气缸(23)的输出端与第一铰接座(2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12)由第一叶片(24)和第二叶片(25)组成,所述第一叶片(24)的螺距大于第二叶片(25)的螺距,所述第一叶片(24)设置在转动轴(10)靠近电机(11)的一端,所述第二叶片(25)设置在转动轴(10)靠近排泥口(8)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靠近进水管(2)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内腔设置有吸附板(27)。
CN202222084456.3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Active CN218810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4456.3U CN21881082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4456.3U CN21881082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10826U true CN21881082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4456.3U Active CN218810826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10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06010U (zh) 一种河湖污泥处理用高效脱水干燥设备
CN114573168B (zh) 一种带有自动加药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1560000B (zh) 抗扰动絮体沉淀反向分离罐
CN216106532U (zh) 一种太阳能无动力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5627031U (zh) 一种石油化工污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18810826U (zh) 一种改良型abr高效厌氧装置
CN1872399A (zh) 外置式气升循环膜分离设备
CN220012248U (zh) 一种循环管cod分离器
CN210764843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6940687U (zh) 一种节能型水体净化装置
CN114684913B (zh) 一种厌氧生物滤池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13865833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839480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机构
CN1935689A (zh) 气提式内循环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装置及其方法
CN211644936U (zh) 一种养殖水处理系统
CN2570266Y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109081513B (zh) 一种mbr提标一体机
CN202131146U (zh) 生物质三相分离器装置
CN2178954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淤泥清理装置
CN220056576U (zh) Mbr一体化再生水装置
CN211255906U (zh) 一种新型沼气搅拌厌氧发酵装置
CN210065482U (zh) 无外加动力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CN218969051U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膜系统
CN219502447U (zh) Mbr膜组件自动清洗装置
CN220788359U (zh) 一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