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746U -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746U
CN218807746U CN202223181094.6U CN202223181094U CN218807746U CN 218807746 U CN218807746 U CN 218807746U CN 202223181094 U CN202223181094 U CN 202223181094U CN 218807746 U CN218807746 U CN 218807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ug
leakage
lid
dr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10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laina Plast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10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外送防漏杯盖,其包括盖本体,盖本体包括盖面板、盖合边、盖围板,其中饮用口和接漏腔位于盖面板上,杯盖还包括与盖本体上下盖合的上盖,其中上盖上形成饮口塞和接漏外盖,饮口塞能够翻转打开或闭合饮用口,并能够倒扣在接漏外盖上,上盖与盖围板之间、及饮口塞和饮用口之间或/和接漏外盖与接漏腔之间相对扣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和盖本体的套接、及部件之间的卡合,大幅度降低各盖塞意外脱落的概率,同时还可以将饮口塞倒扣在接漏外盖上,以方便畅饮,因此,结构简单,更加方便外送。

Description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料杯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热饮,如咖啡,其在杯盖上设有气孔和饮用口,其中气孔主要是泄出内部热压,防止杯盖与杯体脱离的作用,但是在外送的过程中,由于咖啡的晃动,导致咖啡容易自气孔中漏出杯盖,从而造成购买者的抱怨和投诉,故,不仅增加了外送的难度,而且还可能影响了咖啡的销售。
为了减少咖啡的泄漏概率,例如CN214825628U所涉及的一种分体式热饮杯盖,其包括形成有饮用口的盖面板、与杯口相配合的盖合边、将盖面板与盖合边相连接的盖围板、以及饮口塞,其中盖面板上还设有自表面向内凹陷的接漏腔,饮口塞包括与塞入饮用口并与饮用口内壁配合的塞头、固定在塞头上且能够弹性扣合在盖面板或盖围板上的翻扣,热饮杯盖还包括与接漏腔可拆卸连接的盖塞,其中接漏腔上形成有第一通孔,盖塞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错位设置。
然而,随着申请人对产品的不断创新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所采用塞扣式配合,随着外送的颠簸,尤其是针对带气的饮品,还是存在顶动盖塞而导致脱扣泄漏的可能;
2)在饮用时,由于饮口塞无法有效的定位,可能造成饮用障碍,进而影响用户的畅饮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外送防漏杯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其包括盖本体,盖本体包括盖面板、盖合边、盖围板,其中饮用口和接漏腔位于盖面板上,杯盖还包括与盖本体上下盖合的上盖,其中上盖上形成饮口塞和接漏外盖,饮口塞能够翻转打开或闭合饮用口,并能够倒扣在接漏外盖上,上盖与盖围板之间、及饮口塞和饮用口之间或/和接漏外盖与接漏腔之间相对扣合。
优选地,上盖包括上盖面板、上盖围板,其中饮口塞和接漏外盖设置在上盖面板上,且饮口塞能够翻转设置在上盖面板上,上盖围板和盖围板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和/或,接漏外盖与接漏腔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采用一个整体上盖,并在上盖和盖本体的卡合下,大幅度降低盖塞脱塞的概率。
优选地,在接漏外盖和饮口塞上分别形成相配合的外凸开合部和卡合槽,其中畅饮时,外凸开合部和卡合槽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接漏外盖包括自周边形成下凹的盖塞、用于将盖塞顶部内侧边缘相连接的盖板,外凸开合部和/或卡合槽设置在盖板上。采用具有下凹盖塞的接漏外盖设置,方便盖合操作,同时在盖板的设计下,便于畅饮时饮口塞和盖板的相对定位。
优选地,接漏腔的中部形成自底面向上拱起的拱起部,拱起部的顶部设有泄气孔,盖板与拱起部的顶面隔开设置,盖塞上形成有与泄气孔相连通的排气通道。不仅能够泄压,而且接漏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卡合槽位于盖板上,且卡合槽所形成凹陷部分与拱起部之间错开;外凸开合部设置在饮口塞上。
优选地,盖塞和接漏腔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和/或,盖合时,所述盖塞塞入的深度至少为接漏腔深度的1/2。方便盖合,而且盖合后,不宜脱离,以增加接漏腔的防泄漏能力。
优选地,上盖围板的底部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盖边,且上盖与盖本体盖合时,盖边位于盖合边和所述盖围板所形成盖合槽内。方便盖合操作,同时也便于上盖的相对拆除。
此外,在饮用口和接漏腔之间还设有唇槽,饮口塞包括塞面板、形成在塞面板上的饮口塞体、与唇槽匹配的唇塞体,其中饮口塞体和饮用口之间或/和唇塞体与唇槽之间卡合。在唇槽的卡合下,进一步降低盖塞脱落泄漏的概率,实现多重防漏。
优选地,饮口塞体和唇塞体分别自所述塞面板表面向下凹陷,且唇塞体上形成有能够抵触在唇槽内壁的抵触部;和/或,盖本体、上盖分别一体成型(分别采用热成型工艺制成)。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盖和盖本体的套接、及部件之间的卡合,大幅度降低各盖塞意外脱落的概率,同时还可以将饮口塞倒扣在接漏外盖上,以方便畅饮,因此,结构简单,更加方便外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送防漏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外送防漏杯盖的俯视示意图(翻开畅饮时);
图9为图8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其中:1、盖本体;10、盖面板;1a、饮用口;1b、唇槽;1c、接漏腔;
10c、拱起部;11、盖合边;12、盖围板;
2、上盖;20、上盖面板;21、上盖围板;2a、饮口塞;a1、塞面板;a2、饮口塞体;a3、唇塞体;a30、抵触部;2c、接漏外盖;c 1、盖塞;c2、盖板;
w、外凸开合部;k、卡合槽;22、上盖边;h、卡槽;t、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送防漏杯盖,其包括盖本体1和上盖2。
具体的,盖本体1包括盖面板10、盖合边11、盖围板12,其中饮用口1a、唇槽1b、接漏腔1c位于盖面板10上,其中唇槽1b位于饮用口1a和接漏腔1c之间。
本例中,饮用口1a上下贯通设置,唇槽1b和接漏腔1c分别自盖面板10的顶面向下凹陷设置。
上盖2包括上盖面板20、上盖围板21,其中上盖面板20上分别形成饮口塞2a和接漏外盖2c,饮口塞2a能够翻转打开或闭合饮用口1a,并能够倒扣在接漏外盖2c上。
饮口塞2a能够翻转设置在上盖面板20上,且饮口塞2a包括塞面板a1、形成在塞面板a1上的饮口塞体a2、与唇槽1b匹配的唇塞体a3。
本例中,在上盖2和盖本体1盖合时,上盖2与盖围板12之间、饮口塞体a2体和饮用口1a之间、唇塞体a3和唇槽1b之间、接漏外盖2c与接漏腔1c之间分别采用卡槽h和凸起t的配合相对卡合(具体的,凸起和卡槽均向内凹陷)。
结合图4至图7所示,饮口塞体a2和唇塞体a3分别自塞面板a1表面向下凹陷,且唇塞体a3上形成有能够抵触在唇槽1b内壁的抵触部a30。
接漏外盖2c与接漏腔之间通过卡槽h和凸起t卡合。
在接漏外盖2c和饮口塞2a上分别形成相配合的外凸开合部w和卡合槽k,其中畅饮时,外凸开合部w和卡合槽k配合。
接漏外盖2c包括自周边形成下凹的盖塞c1、用于将盖塞c1顶部内侧边缘相连接的盖板c2,外凸开合部w设置在塞面板a1上,卡合槽k设置在盖板c2上。采用具有下凹盖塞的接漏外盖设置,方便盖合操作,同时在盖板的设计下,便于畅饮时饮口塞和盖板的相对定位。
接漏腔1c的中部形成自底面向上拱起的拱起部10c,拱起部10c的顶部设有泄气孔,盖板c2与拱起部10c的顶面隔开设置,盖塞c1上形成有与泄气孔相连通的排气通道。不仅能够泄压,而且接漏效果好。
本例中,卡合槽k所形成凹陷部分与拱起部10c之间错开。
盖塞c1和接漏腔1c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且盖合时,盖塞c1塞入的深度至少为接漏腔1c深度的1/2。方便盖合,而且盖合后,不宜脱离,以增加接漏腔的防泄漏能力。
上盖围板21的底部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上盖边22,且上盖2与盖本体1盖合时,上盖边22位于盖合边11和盖围板12所形成盖合槽内。方便盖合操作,同时也便于上盖的相对拆除。
结合图8和图9所示,此时,饮口塞2a绕着翻折线翻转,并由外凸开合部w和卡合槽k的配合将饮口塞2a和接漏外盖2c相对定位,因此,饮用口1a和唇槽1b全部外漏,便于畅饮。
此外,上盖2和盖本体1分别采用热成型工艺制成,方便加工。
综上,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1、上盖和盖本体的套接、及部件之间的卡合,大幅度降低各盖塞意外脱落的概率,同时还可以将饮口塞倒扣在接漏外盖上,以方便畅饮,因此,结构简单,更加方便外送。
2、由于均采用热成型工艺,相较于目前市场上注塑工艺制成的外送热杯盖重量更轻,塑料使用量更少,符合环保理念;并且由于具备多重防漏结构,防漏效果也会更好,提升消费者体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送防漏杯盖,其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包括盖面板、盖合边、盖围板,其中饮用口和接漏腔位于所述盖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还包括与所述盖本体上下盖合的上盖,其中所述上盖上形成饮口塞和接漏外盖,所述饮口塞能够翻转打开或闭合所述饮用口,并能够倒扣在所述接漏外盖上,所述上盖与所述盖围板之间、及所述饮口塞和所述饮用口之间或/和所述接漏外盖与所述接漏腔之间相对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上盖面板、上盖围板,其中所述饮口塞和所述接漏外盖设置在所述上盖面板上,且所述饮口塞能够翻转设置在所述上盖面板上,所述上盖围板和所述盖围板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和/或,所述接漏外盖与所述接漏腔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漏外盖和所述饮口塞上分别形成相配合的外凸开合部和卡合槽,其中畅饮时,所述外凸开合部和所述卡合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漏外盖包括自周边形成下凹的盖塞、用于将所述盖塞顶部内侧边缘相连接的盖板,所述外凸开合部和/或卡合槽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漏腔的中部形成自底面向上拱起的拱起部,所述拱起部的顶部设有泄气孔,所述盖板与所述拱起部的顶面隔开设置,所述的盖塞上形成有与所述泄气孔相连通的排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位于所述的盖板上,且所述卡合槽所形成凹陷部分与所述拱起部之间错开;所述的外凸开合部设置在所述饮口塞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塞和所述接漏腔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卡合;和/或,盖合时,所述盖塞塞入的深度至少为所述接漏腔深度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围板的底部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盖边,且所述上盖与所述盖本体盖合时,所述的盖边位于所述盖合边和所述盖围板所形成盖合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饮用口和所述接漏腔之间还设有唇槽,所述的饮口塞包括塞面板、形成在所述塞面板上的饮口塞体、与所述唇槽匹配的唇塞体,其中所述饮口塞体和所述饮用口之间或/和所述唇塞体与所述唇槽之间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送防漏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口塞体和唇塞体分别自所述塞面板表面向下凹陷,且所述唇塞体上形成有能够抵触在所述唇槽内壁的抵触部;和/或,所述的盖本体、所述上盖分别一体成型。
CN202223181094.6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Active CN218807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1094.6U CN218807746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1094.6U CN218807746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746U true CN21880774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1094.6U Active CN218807746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05589B2 (en) Two-in-one drinking vessel
US11045025B2 (en) Cup having integrated straw
US20080277397A1 (en) Integrated food packaging system
US8727163B2 (en) Splash resistant lids, container assemblies including such lid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0053864B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式防漏饮料杯盖
WO2021238168A1 (zh) 一种畅饮式直饮杯盖
CN108313502B (zh) 一种防漏的热饮杯盖
CN218807746U (zh) 一种外送防漏杯盖
CN109502166B (zh) 一种带气饮料的防漏杯盖
US4799619A (en) Drinking fluids carton
CN209988367U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式防漏饮料杯盖
WO2019184333A1 (zh) 一种防漏且便于打开的热饮杯盖
CN212221049U (zh) 一种畅饮式直饮杯盖
CN213385597U (zh) 一种具有封盖的饮料杯杯盖
US20040169045A1 (en) Application and assembly suited for use as a disposable leak proof child drinking cup
CN113212967B (zh) 一种两侧翻折式热饮杯盖
CN214876900U (zh) 一种两侧翻折式热饮杯盖
CN213706421U (zh) 一种带有封盖的饮料杯盖
CN108408235B (zh) 一种防漏且便于打开的热饮杯盖
CN214691100U (zh) 一种连体塞盖式热饮杯盖
CN216660969U (zh) 节能环保型防漏式热饮杯盖
JP4141668B2 (ja) 噴出キャップ
CN216946128U (zh) 膜片热封式饮料杯盖
CN220430986U (zh) 一种直饮杯盖
CN219858437U (zh) 一种咖啡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