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247U -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247U
CN218807247U CN202223360414.4U CN202223360414U CN218807247U CN 218807247 U CN218807247 U CN 218807247U CN 202223360414 U CN202223360414 U CN 202223360414U CN 218807247 U CN218807247 U CN 218807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nursery stock
loading
annular sea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04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贞
王�琦
张福业
安利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D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D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D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DC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04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在苗木运输筐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苗木装载组件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在装载横梁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苗木装载筐,苗木装载筐包括筐口环形座和筐底环形座,在筐口环形座与筐底环形座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在筐底环形座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在筐口环形座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的半圆形的盖板,在盖板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两个限位半套筒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风透气性好,对苗木施加良好防护,提升了红树林苗木在转运后的栽植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植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涉及到红树林苗木的栽植以及抚育管理,需要将红树林苗木转运到修复工程的现场并进行栽植,在栽植后的抚育周期内对红树林苗木进行抚育管理,提升成活率。
现有的作业方式中,采用车辆对红树林苗木进行转运。具体地,从育苗基地获取红树林苗木后,将苗木以倾斜堆叠的方式码放在车辆的车斗内,之后采用绑带进行绑扎固定。前述转运方式较为粗犷,具有如下缺陷:首先,苗木之间产生挤压作用,容易导致苗木的树干、枝条等受到伤害;其次,苗木缺少必要的周向防护作用,导致在转运过程中尤其是在长途转运过程中受到磕碰伤害,在苗木未被合理固定时,随着车辆的颠簸还容易导致苗木之间的碰撞问题;再者,现有的转运方式难以保证苗木的通风透气。综合来看,当前的转运方式导致红树林苗木运抵项目现场并栽植施工之后成活率降低,在后期的抚育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补充栽植,这提升了项目施工的成本,降低了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施工效果。
综上,需要开发设计一种用于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工程的辅助转运装置,以解决前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通风透气性好、对苗木施加良好防护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提升红树林苗木在转运后的栽植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在苗木运输筐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苗木装载组件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在装载横梁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透气性的苗木装载筐,苗木装载筐包括筐口环形座和筐底环形座,在筐口环形座与筐底环形座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在筐底环形座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在筐口环形座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的半圆形的盖板,在盖板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两个限位半套筒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
优选地:减震立柱由多个立柱单体和多个减震气囊构成,减震气囊位于相邻两个立柱单体之间,上方的立柱单体的上端与筐口环形座固定连接,下方的立柱单体的下端与筐底环形座固定连接;在减震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带有未贯通螺纹孔的连接块,在立柱单体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部,立柱单体的端部与减震气囊螺纹连接。
优选地:在苗木装载筐位于内侧的各减震立柱的立柱单体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板,在装载横梁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基座,连接板与相应的连接基座采用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装载横梁的前端设有前部托撑轴、后端设有后部托撑轴,在苗木运输筐内壁上的相应位置安装有带有托撑凹槽的托撑块,装载横梁的前部托撑轴和后部托撑轴分别落入相应托撑块的托撑凹槽内。
优选地:苗木运输筐包括位于四角位置的运输筐立柱,在相邻的运输筐立柱之间安装有侧部框架,在各侧部框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底板,在各侧部框架的内侧安装有铁丝网,在底板的中部下方焊接安装有底部加强横梁。
优选地:侧部框架包括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的端部与相应的运输筐立柱焊接固定;还包括框架中部纵板,框架中部纵板与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均焊接固定。
优选地:托撑块焊接安装在侧部框架的框架中部横板的内侧,在托撑块上还安装有防止托撑轴由托撑凹槽内脱出的、可拆卸的扣盖。
优选地:在苗木运输筐的各运输筐立柱的顶部焊接安装有堆叠限位托块,苗木运输筐堆叠码放时,上方各运输筐立柱的下端分别落入下方各堆叠限位托块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与现有的转运方式相比,通过引入本实用新型中的辅助转运装置,能够采用苗木运输筐为苗木提供良好的周向防护,避免红树林苗木在转运期间受到外界的磕碰损伤。通过为每个红树林苗木提供一个专属的苗木装载筐并且苗木以近乎直立的状态向苗木装载筐内进行装载,有效避免了现有倾斜堆叠转运方式下导致的苗木之间挤压、碰撞等问题,苗木的枝干在苗木运输筐的上层空间内充分伸展,因而避免了苗木损伤。
通过在苗木装载筐的底部设置透气网板,令苗木土球得到良好支撑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通过在苗木装载筐的顶部设置带有限位半套筒的盖板,实现了对苗木树干的对中限位,有效保证苗木在转运过程中不发生歪斜,进一步避免挤压、碰撞等问题。通过在苗木装载筐的筐口环形座与筐底环形座之间安装减震立柱,令苗木装载筐具备一定的减震功能,这样在转运过程中车辆的颠簸较少地传递给苗木,有效避免苗木枝干与苗木土球受到颠簸作用而破损。
本辅助转运装置整体透气性好,通过令苗木运输筐能够堆叠码放,提升对苗木的转运装载量的同时并不影响前述透气性,本辅助转运装置提升了红树林苗木在转运之后的栽植成活率,降低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施工成本,提升红树林修复工程的施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苗木运输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苗木装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苗木装载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苗木装载筐的减震立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苗木运输筐;1-1、运输筐立柱;1-2、侧部框架;1-3、底部加强横梁;1-4、底板;1-5、铁丝网;2、托撑块;3、苗木装载组件;3-1、前部托撑轴;3-2、装载横梁;3-3、连接基座;3-4、连接板;3-5、苗木装载筐;3-5-1、筐口环形座;3-5-2、减震立柱;3-5-3、筐底环形座;3-5-4、透气网板;3-5-5、盖板;3-5-6、把手;3-5-7、限位半套筒;3-6、后部托撑轴;4、堆叠限位托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1,在苗木运输筐1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3。使用时,红树林苗木装载在苗木装载组件3上,整个苗木装载组件3连同苗木置入苗木运输筐1内,红树林苗木的上层枝干在苗木运输筐1的上层空间内,避免挤压碰撞,由于苗木运输筐1能够进行堆叠码放,因此可以通过堆叠码放提升车辆对红树林苗木的转运能力。
请参见图2,可以看出:
苗木运输筐1包括位于四角位置的运输筐立柱1-1,在相邻的运输筐立柱1-1之间安装有侧部框架1-2,在各侧部框架1-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底板1-4,在各侧部框架1-2的内侧安装有铁丝网1-5,在底板1-4的中部下方焊接安装有底部加强横梁1-3。因此,苗木运输筐1是如图2中所示的顶部敞口的矩形筐体形状。
本实施例中,侧部框架1-2包括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的端部与相应的运输筐立柱1-1焊接固定,底板1-4的四周边缘分别与各侧部框架1-2的框架下部横板焊接固定。侧部框架1-2还包括框架中部纵板,框架中部纵板与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的中部均焊接固定。
底部加强横梁1-3用于提升苗木运输筐1的整体结构强度,如图中所示,底部加强横梁1-3位于底板1-4中部的底部并且与底板1-4之间焊接固定,底部加强横梁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部和后部侧部框架1-2的框架下部横板的中部焊接固定,同时底部加强横梁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部和后部侧部框架1-2的框架中部纵板的下端焊接固定。铁丝网1-5铺设在侧部框架1-2的内侧并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苗木运输筐1的各运输筐立柱1-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堆叠限位托块4,苗木运输筐1堆叠码放时,上方各运输筐立柱1-1的下端分别落入下方各堆叠限位托块4的内部。具体地如图中所示,堆叠限位托块4由托板和两个侧护板构成,托板与运输筐立柱1-1的顶部焊接固定,两个侧护板焊接安装在托板的外侧边缘并且向外侧略倾斜,两个侧护板在接触的位置焊接固定,因此堆叠限位托块4呈现如图2中所示的敞口斗型形状,有利于在堆叠码放时令上方苗木运输筐1的运输筐立柱1-1的下端自行对中码放,避免歪斜以提升堆叠码放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苗木运输筐1进行整体吊装,可以在各运输筐立柱1-1的顶部外侧焊接安装吊环,吊环用于与吊车的吊钩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苗木运输筐1进行整体绑扎固定,可以在各运输筐立柱1-1的中部外侧设置绑扎环,将苗木运输筐1转移到车辆上并且进行堆叠码放之后,采用绑扎带将苗木运输筐1与车辆的车斗绑扎固定在一起,提升转运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见图3,可以看出:
苗木装载组件3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3-2,在装载横梁3-2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透气性的苗木装载筐3-5,每个苗木装载筐3-5为红树林苗木提供一个独立的装载空间,苗木以近乎竖直的状态装载进入苗木装载筐3-5内。如图中所示,苗木装载组件3的装载横梁3-2位于苗木装载筐3-5的内部空间的中部位置,各苗木装载筐3-5位于苗木装载筐3-5的内部空间的中下部位置,因而苗木的上部枝干能够在上层空间内伸展。
苗木装载筐3-5包括筐口环形座3-5-1和筐底环形座3-5-3,在筐口环形座3-5-1与筐底环形座3-5-3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3-5-2。多个减震立柱3-5-2用于提升减震功能,这样当车辆在转运行驶的过程中,路面颠簸作用较少地传递给苗木装载筐3-5内的苗木,避免苗木枝干及其土球等受到颠簸的不利影响。
请参见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筐底环形座3-5-3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3-5-4,在筐口环形座3-5-1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3-5-6的半圆形的盖板3-5-5,在盖板3-5-5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3-5-7,两个限位半套筒3-5-7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
如图中所示,透气网板3-5-4焊接安装在筐底环形座3-5-3的中部窗口上,对苗木土球部分进行支撑的同时,保证该位置的透气性。两个盖板3-5-5浮动地置于筐口环形座3-5-1上,苗木装载后再安装两个盖板3-5-5,令树干由形成的限位套筒穿过,这样苗木就被限定了姿态,为了避免对树干产生摩擦等伤害,可以在安装盖板3-5-5时在其限位半套筒3-5-7内设置泡沫垫、草垫等将限位半套筒3-5-7与树干隔离开。
本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减震立柱3-5-2由多个立柱单体和多个减震气囊构成,减震气囊位于相邻的两个立柱单体之间,上方的立柱单体的上端与筐口环形座3-5-1固定连接,下方的立柱单体的下端与筐底环形座3-5-3固定连接。如图中所示,在减震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带有未贯通螺纹孔的连接块,在立柱单体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部,立柱单体的端部与减震气囊螺纹连接。具体地,减震气囊一体注塑成型,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块各自一体注塑成型在减震气囊的顶部和底部,组装时,将立柱单体与减震气囊串联连接形成完整的减震立柱3-5-2。由于减震气囊具备一定的伸缩能力,因此在车辆的转运过程中,随着颠簸的情况各苗木装载筐3-5的减震立柱3-5-2产生动态的微量伸缩动作,产生减震效果,有效避免车辆颠簸传递给红树林苗木。
本实施例中,在苗木装载筐3-5位于内侧的各减震立柱3-5-2的立柱单体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板3-4,在装载横梁3-2的两侧焊接安装有连接基座3-3,连接板3-4与相应的连接基座3-3采用螺钉固定连接,因而各苗木装载筐3-5可拆装。
本实施例中,在装载横梁3-2的前端设有前部托撑轴3-1、后端设有后部托撑轴3-6,在苗木运输筐1内壁上的相应位置安装有带有托撑凹槽的托撑块2,装载横梁3-2的前部托撑轴3-1和后部托撑轴3-6分别落入相应托撑块2的托撑凹槽内。进一步地,托撑块2焊接安装在侧部框架1-2的框架中部横板的内侧,在托撑块2上还安装有防止托撑轴由托撑凹槽内脱出的、可拆卸的扣盖(图中未示出),扣盖采用螺钉与托撑块2固定连接。
如图中所示,托撑块2上的托撑凹槽具有矩形截面,前部托撑轴3-1和后部托撑轴3-6可以为矩形轴也可以为圆形轴,当前部托撑轴3-1和后部托撑轴3-6为矩形轴时,采用扣盖压持之后,装载横梁3-2与苗木运输筐1之间相对固定,当前部托撑轴3-1和后部托撑轴3-6为圆形轴时,采用扣盖压持之后,装载横梁3-2与苗木运输筐1之间能发生相对转动,这样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车体的左右摆动情况时,由于苗木装载筐3-5及苗木的重力作用,装载横梁3-2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苗木仍然处于竖直状态,而不会由于车辆摆动倾斜导致苗木歪斜情况下的树干弯折受力问题,对苗木的转运更为友好。
如图2中所示,在苗木运输筐1的内壁上安装有前后两组托撑块2,相应地能够在苗木运输筐1的内部设置两组苗木装载组件3,每组苗木装载组件3具有如图3中所示的8个苗木装载筐3-5,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入住转运装置单次能够装载16棵苗木。
为了便于苗木装载组件3进行吊装移动,可以在装载横梁3-2的两端安装吊环。
使用方法:
将苗木装载组件3从苗木运输筐1内起吊出来,将多个红树林苗木向各苗木装载筐3-5内装载,令苗木土球部分落在透气网板3-5-4上,每完成一个位置的苗木装载,则人工扣合该苗木装载筐3-5的两个盖板3-5-5,对苗木的树干部分进行限定(限定了姿态),完成苗木装载之后将苗木装载组件3起吊并转移进入苗木运输筐1内,令装载横梁3-2端部的托撑轴落入托撑块2的托撑凹槽内并安装扣盖;之后将苗木运输筐1起吊并转移到车辆上,对多个苗木运输筐1进行堆叠码放,之后采用绑带与车辆绑扎固定,之后转移运输至施工现场。

Claims (8)

1.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能够堆叠码放且透气的苗木运输筐(1),在苗木运输筐(1)内设有苗木装载组件(3),苗木装载组件(3)包括横置安装的装载横梁(3-2),在装载横梁(3-2)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用于装载苗木的、透气性的苗木装载筐(3-5),苗木装载筐(3-5)包括筐口环形座(3-5-1)和筐底环形座(3-5-3),在筐口环形座(3-5-1)与筐底环形座(3-5-3)之间设有成环形布置的多个减震立柱(3-5-2),在筐底环形座(3-5-3)的内侧安装有用于托撑苗木土球的透气网板(3-5-4),在筐口环形座(3-5-1)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带有把手(3-5-6)的半圆形的盖板(3-5-5),在盖板(3-5-5)的内侧中心设有限位半套筒(3-5-7),两个限位半套筒(3-5-7)共同构成对苗木树干进行限定的限位套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减震立柱(3-5-2)由多个立柱单体和多个减震气囊构成,减震气囊位于相邻两个立柱单体之间,上方的立柱单体的上端与筐口环形座(3-5-1)固定连接,下方的立柱单体的下端与筐底环形座(3-5-3)固定连接;在减震气囊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带有未贯通螺纹孔的连接块,在立柱单体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部,立柱单体的端部与减震气囊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在苗木装载筐(3-5)位于内侧的各减震立柱(3-5-2)的立柱单体上焊接安装有连接板(3-4),在装载横梁(3-2)的两侧安装有连接基座(3-3),连接板(3-4)与相应的连接基座(3-3)采用螺钉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在装载横梁(3-2)的前端设有前部托撑轴(3-1)、后端设有后部托撑轴(3-6),在苗木运输筐(1)内壁上的相应位置安装有带有托撑凹槽的托撑块(2),装载横梁(3-2)的前部托撑轴(3-1)和后部托撑轴(3-6)分别落入相应托撑块(2)的托撑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苗木运输筐(1)包括位于四角位置的运输筐立柱(1-1),在相邻的运输筐立柱(1-1)之间安装有侧部框架(1-2),在各侧部框架(1-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底板(1-4),在各侧部框架(1-2)的内侧安装有铁丝网(1-5),在底板(1-4)的中部下方焊接安装有底部加强横梁(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侧部框架(1-2)包括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的端部与相应的运输筐立柱(1-1)焊接固定;还包括框架中部纵板,框架中部纵板与框架上部横板、框架中部横板和框架下部横板均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托撑块(2)焊接安装在侧部框架(1-2)的框架中部横板的内侧,在托撑块(2)上还安装有防止托撑轴由托撑凹槽内脱出的、可拆卸的扣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在苗木运输筐(1)的各运输筐立柱(1-1)的顶部焊接安装有堆叠限位托块(4),苗木运输筐(1)堆叠码放时,上方各运输筐立柱(1-1)的下端分别落入下方各堆叠限位托块(4)的内部。
CN202223360414.4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Active CN218807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0414.4U CN218807247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0414.4U CN218807247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247U true CN218807247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0414.4U Active CN218807247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07247U (zh) 一种红树林苗木栽植施工用辅助转运装置
JP2021533051A (ja) 伸縮式クレーンの後部固定ライン用の支持体
CN20734847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的卸料平台
CN206705497U (zh) 一种机械设备吊装架
CN206345613U (zh) 一种带有伸缩装置的板材用磁性装载机
CA2036044C (en) Livestock shelter and baled hay rack
CN206856760U (zh) 人力可调便捷式托车
CN208454008U (zh) 一种物料装车料斗装置
CN202115615U (zh) 拖拉机调宽车斗
US72523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nel transfer
CN205962135U (zh) 用于全冠植物生态移栽的支撑装置
CN219859085U (zh) 一种山地果园运输支架
CN210416612U (zh) 一种轻型运秧架
CN207089109U (zh) 一种园林苗木运输的车辆车斗结构
CN105464464A (zh) 一种车载易搭帐篷
CN209112607U (zh) 一种编织篮
CN106489666A (zh) 用于狭窄空间的大树运输栽植装置
GB2073802A (en) Mobile Box Shape Cover Net
CN102630521B (zh) 一种苗盘架
CN207595103U (zh) 短程物料运输用低平板半挂车
CN207975421U (zh) 用于平硐全景图像采集的运输设备
CN213445922U (zh) 一种简易的苗木吊运装置
CN206181928U (zh) 一种柔性结构大棚
CN210260818U (zh) 一种加强型水泥卡盘
CN109808564A (zh) 一种用于园林绿化和养护的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