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5085U -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5085U
CN218805085U CN202223128477.7U CN202223128477U CN218805085U CN 218805085 U CN218805085 U CN 218805085U CN 202223128477 U CN202223128477 U CN 202223128477U CN 218805085 U CN218805085 U CN 218805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expansion valve
in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84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凌霄
曹申杰
叶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Huayu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Huayu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Huayu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den Huayu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84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5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5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5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该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过滤网和汇流板组件。汇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之间形成有供各零部件连通的流道,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三电子膨胀阀进行开闭控制,使热泵空调系统形成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不通过管路,节省了管路成本,降低了泄漏风险。

Description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空调系统大多使用单品状态的电磁阀、膨胀阀、单向阀,再通过专用的冷媒管路来连接。但是,各单品部件分布比较分散,管路与单品连接处需要密封,这会使空调系统出现安装复杂、潜在泄漏点较多、管路成本较高等问题。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不通过管路,节省了管路成本,降低了泄漏风险,安装简单,成本较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热泵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和过滤网;
汇流板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所述第一汇流板和所述第二汇流板之间形成有连通压缩机出口、第一电磁阀进口和第二电磁阀进口的第一流道,连通第一电磁阀出口、室外换热器第一口和第三电磁阀进口的第二流道,连通第三电磁阀出口和第一单向阀进口的第三流道,连通第一单向阀出口和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第四流道,连通过滤网出口、第三电子膨胀阀进口、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口和第二电子膨胀阀进口的第五流道,连通第三电子膨胀阀出口、室外换热器第二口和第二单向阀进口的第六流道,连通第二单向阀出口与过滤网进口的第七流道,连通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与第一蒸发器进口的第八流道;
第二电磁阀出口与水冷冷凝器进口连通,水冷冷凝器出口与所述第七流道连通,第一蒸发器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连通,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与第二蒸发器进口连通,第二蒸发器出口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通;
通过对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进行开闭控制,使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形成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
可选地,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均开启,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均关闭,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过滤网后分为两路,一路流经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蒸发器后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另一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蒸发器后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处交汇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形成制冷回路;
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均开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均关闭,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所述过滤网、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形成制热回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板上设有三个电磁阀座,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与三个所述电磁阀座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汇流板上设有三个电子膨胀阀座,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分别与三个所述电子膨胀阀座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汇流板上设有两个单向阀座,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与两个所述单向阀座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座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座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电磁阀座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上设有第一挡圈,所述单向阀座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单向阀座之间设有第七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二单向阀上设有第二挡圈,所述单向阀座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挡圈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单向阀座之间设有第八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汇流板上还设有过滤网座,所述过滤网包括网体和堵盖,所述过滤网座上设有通孔,所述网体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堵盖封堵所述通孔。
可选地,所述水冷冷凝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汇流板上。
可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和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均与所述第二汇流板之间设有第九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水冷冷凝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电子膨胀阀、过滤网和汇流板组件。通过在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之间设置供各零部件连通的流道,使得制冷剂能够在这些流道内流动,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管道连接这些零部件相比,节省了管路成本,降低了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并且提高了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汇流板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磁阀与电磁阀座的装配图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座的装配图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单向阀与单向阀座的装配图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网与过滤网座的装配图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泵空调系统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00、压缩机;101、压缩机出口;200、水冷冷凝器;300、室外换热器;301、室外换热器第一口;302、室外换热器第二口;400、气液分离器;401、气液分离器进口;402、气液分离器出口;403、第九密封圈;510、第一蒸发器;511、第一蒸发器进口;520、第二蒸发器;610、第一电磁阀;611、第一电磁阀进口;612、第一电磁阀出口;620、第二电磁阀;621、第二电磁阀进口;622、第二电磁阀出口;630、第三电磁阀;631、第三电磁阀进口;632、第三电磁阀出口;710、第一单向阀;711、第一单向阀进口;712、第一单向阀出口;720、第二单向阀;721、第二单向阀进口;722、第二单向阀出口;713、第一挡圈;810、第一电子膨胀阀;811、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口;812、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820、第二电子膨胀阀;821、第二电子膨胀阀进口;822、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830、第三电子膨胀阀;831、第三电子膨胀阀进口;832、第三电子膨胀阀出口;900、过滤网;901、过滤网进口;902、过滤网出口;910、网体;920、堵盖;1000、汇流板组件;1100、第一汇流板;1110、电磁阀座;1111、第一密封圈;1120、电子膨胀阀座;1121、第四密封圈;1130、单向阀座;1131、第七密封圈;1140、过滤网座;1141、通孔;1200、第二汇流板;
10、第一流道;20、第二流道;30、第三流道;40、第四流道;50、第五流道;60、第六流道;70、第七流道;80、第八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不通过管路,节省了管路成本,降低了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安装简单,成本较低。
具体地,如图1-5所示,该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0、水冷冷凝器200、室外换热器300、气液分离器400、第一蒸发器510、第二蒸发器520、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磁阀620、第三电磁阀630、第一单向阀710、第二单向阀720、第一电子膨胀阀8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第三电子膨胀阀830、过滤网900和汇流板组件1000。其中,汇流板组件1000包括第一汇流板1100和第二汇流板1200,第一汇流板1100和第二汇流板120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一汇流板1100和第二汇流板1200之间形成有连通压缩机出口101、第一电磁阀进口611和第二电磁阀进口621的第一流道10,连通第一电磁阀出口612、室外换热器第一口301和第三电磁阀进口631的第二流道20,连通第三电磁阀出口632和第一单向阀进口711的第三流道30,连通第一单向阀出口712和气液分离器进口401的第四流道40,连通过滤网出口902、第三电子膨胀阀进口831、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口81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进口821的第五流道50,连通第三电子膨胀阀出口832、室外换热器第二口302和第二单向阀进口721的第六流道60,连通第二单向阀出口722与过滤网进口901的第七流道70,连通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812与第一蒸发器进口511的第八流道80。第二电磁阀出口622与水冷冷凝器进口连通,水冷冷凝器出口与第七流道70连通,第一蒸发器510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401连通,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822与第二蒸发器进口连通,第二蒸发器出口与第四流道40连通。通过对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磁阀620、第三电磁阀630、第一电子膨胀阀8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和第三电子膨胀阀830进行开闭控制,使热泵空调系统形成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0、室外换热器300和第一蒸发器510与汽车共用,因此,压缩机100与气液分离器400之间通过管路相连,室外换热器300与第一汇流板1100之间通过管路相连,第一蒸发器510与第一汇流板1100之间通过管路相连,第二蒸发器520为水冷蒸发器。
通过在第一汇流板1100和第二汇流板1200之间设置第一流道10、第二流道20、第三流道30、第四流道40、第五流道50、第六流道60、第七流道70以及第八流道80,使得制冷剂无需通过管路连接实现流动,节省了管路成本,降低了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并且简化了系统结构,便于工作人员组装,提高了上述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美观度。
具体地,继续参见图1,若需要开启制冷模式,则打开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810,关闭第二电磁阀620、第三电磁阀630和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由压缩机出口101流出,经第一电磁阀进口611进入,经过第一电磁阀出口612流进室外换热器第一口301,经室外换热器第二口302流进第二单向阀进口721,经第二单向阀出口722流进过滤网进口901,经过滤网出口902后分为两路,一路流进第二电子膨胀阀进口821,经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822流进第二蒸发器520,第二蒸发器520可以为汽车内的电池降温,经第二蒸发器出口流进气液分离器进口401;另一路流进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口811,经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812流进第一蒸发器510,第一蒸发器510可以给驾驶室降温,经第一蒸发器出口流进气液分离器进口401。当两路制冷剂在气液分离器400处交汇后,最后经气液分离器出口402流回压缩机进口,完成制冷剂的循环。
若需要开启制热模式,则打开第二电磁阀620、第三电磁阀630和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关闭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和第一电子膨胀阀810。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由压缩机出口101流出,经第二电磁阀进口621进入,经过第二电磁阀出口622流进水冷冷凝器进口,经水冷冷凝器出口流进过滤网进口901,经过滤网出口902流进第三电子膨胀阀进口831,经第三电子膨胀阀出口832流进室外换热器第二口302,经室外换热器第一口301流进第三电磁阀进口631,经第三电磁阀出口632流进第一单向阀进口711,经第一单向阀出口712流进气液分离器进口401,最后经气液分离器出口402流回至压缩机进口,形成制热回路。
优选地,继续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汇流板1100上设有三个电磁阀座1110,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磁阀620以及第三电磁阀630分别与三个电磁阀座1110密封连接。通过设置电磁阀座1110,便于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磁阀620以及第三电磁阀630的安装,安装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电磁阀610与电磁阀座11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第一电磁阀610与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111。螺纹连接安装方便,连接强度较高,密封性能较好。通过在第一电磁阀610与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1111,能够提高第一电磁阀610与电磁阀座1110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当然,第二电磁阀620与电磁阀座1110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第二电磁阀620与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还可以设置第三电磁阀630与电磁阀座11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第三电磁阀630与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优选地,如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汇流板1100上设置三个电子膨胀阀座1120,第一电子膨胀阀8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以及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分别与三个电子膨胀阀座1120密封连接。通过设置电子膨胀阀座1120,便于第一电子膨胀阀8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以及第三电子膨胀阀830的安装,安装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第一电子膨胀阀81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1121。螺纹连接安装方便,连接强度较高,密封性能较好。通过在第一电子膨胀阀81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1121,能够提高第一电子膨胀阀81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当然,也可以设置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还可以设置第三电子膨胀阀83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第三电子膨胀阀830与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优选地,如图8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汇流板1100上设置两个单向阀座1130,第一单向阀710和第二单向阀720分别与两个单向阀座1130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单向阀座1130,便于第一单向阀710和第二单向阀720的安装,安装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第一单向阀710上设有第一挡圈713,单向阀座1130上设有卡槽,第一挡圈713与卡槽卡接,卡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通过在第一单向阀710和单向阀座1130之间设有第七密封圈1131,能够提高第一单向阀710与单向阀座1130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单向阀720上设置第二挡圈,单向阀座1130上设有卡槽,第二挡圈与卡槽卡接,第二单向阀720和单向阀座1130之间设有第八密封圈,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即可。
优选地,如图9所示,第一汇流板1100上还设有过滤网座1140,过滤网900包括网体910和堵盖920,过滤网座1140上设有通孔1141,网体910安装在通孔1141内,具体地,网体910可以通过与通孔1141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通孔1141内。堵盖920封堵通孔1141,防止制冷剂泄漏。可选地,堵盖92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通孔1141相连,连接简单,便于安装,密封性能较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水冷冷凝器200、气液分离器400和第二蒸发器520均设置在第二汇流板1200上。可选地,气液分离器40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第二汇流板1200相连。第二汇流板1200可以采用冲压或激光切割的方式制成。
优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气液分离器进口401和气液分离器出口402均与第二汇流板1200之间设有第九密封圈403。通过设置第九密封圈403,能够提高气液分离器400与第二汇流板1200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制冷剂泄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热泵空调系统,该汽车结构紧凑,管路成本较低,装配工序简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00)、水冷冷凝器(200)、室外换热器(300)、气液分离器(400)、第一蒸发器(510)、第二蒸发器(520)、第一电磁阀(610)、第二电磁阀(620)、第三电磁阀(630)、第一单向阀(710)、第二单向阀(720)、第一电子膨胀阀(810)、第二电子膨胀阀(820)、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和过滤网(900);
汇流板组件(1000),包括第一汇流板(1100)和第二汇流板(1200),所述第一汇流板(1100)和所述第二汇流板(1200)之间形成有连通压缩机出口(101)、第一电磁阀进口(611)和第二电磁阀进口(621)的第一流道(10),连通第一电磁阀出口(612)、室外换热器第一口(301)和第三电磁阀进口(631)的第二流道(20),连通第三电磁阀出口(632)和第一单向阀进口(711)的第三流道(30),连通第一单向阀出口(712)和气液分离器进口(401)的第四流道(40),连通过滤网出口(902)、第三电子膨胀阀进口(831)、第一电子膨胀阀进口(811)和第二电子膨胀阀进口(821)的第五流道(50),连通第三电子膨胀阀出口(832)、室外换热器第二口(302)和第二单向阀进口(721)的第六流道(60),连通第二单向阀出口(722)与过滤网进口(901)的第七流道(70),连通第一电子膨胀阀出口(812)与第一蒸发器进口(511)的第八流道(80);
第二电磁阀出口(622)与水冷冷凝器进口连通,水冷冷凝器出口与所述第七流道(70)连通,第一蒸发器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401)连通,第二电子膨胀阀出口(822)与第二蒸发器进口连通,第二蒸发器出口与所述第四流道(40)连通,气液分离器出口(402)与压缩机进口连通;
通过对所述第一电磁阀(610)、所述第二电磁阀(620)、所述第三电磁阀(630)、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进行开闭控制,使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形成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610)、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均开启,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620)、所述第三电磁阀(630)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均关闭,从所述压缩机(100)流出的制冷剂流经所述室外换热器(300)、所述第二单向阀(720)和所述过滤网(900)后分为两路,一路流经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所述第二蒸发器(520)后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400),另一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所述第一蒸发器(510)后流至所述气液分离器(400),在所述气液分离器(400)处交汇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100),形成制冷回路;
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阀(620)、所述第三电磁阀(630)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均开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610)、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均关闭,从所述压缩机(100)流出的所述制冷剂流经所述水冷冷凝器(200)、所述过滤网(900)、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所述室外换热器(300)、所述第三电磁阀(630)、所述第一单向阀(710)、所述气液分离器(400)后流回至所述压缩机(100),形成制热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板(1100)上设有三个电磁阀座(1110),所述第一电磁阀(610)、所述第二电磁阀(620)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630)分别与三个所述电磁阀座(1110)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汇流板(1100)上设有三个电子膨胀阀座(1120),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以及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分别与三个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密封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汇流板(1100)上设有两个单向阀座(1130),所述第一单向阀(710)和所述第二单向阀(720)分别与两个所述单向阀座(1130)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610)与所述电磁阀座(11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610)与所述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111);和/或:
所述第二电磁阀(620)与所述电磁阀座(11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二电磁阀(620)与所述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三电磁阀(630)与所述电磁阀座(11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三电磁阀(630)与所述电磁阀座(1110)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810)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1121);和/或:
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820)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和/或:
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连,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830)与所述电子膨胀阀座(1120)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710)上设有第一挡圈(713),所述单向阀座(1130)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挡圈(713)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单向阀(710)和所述单向阀座(1130)之间设有第七密封圈(1131);和/或:
所述第二单向阀(720)上设有第二挡圈,所述单向阀座(1130)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挡圈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单向阀(720)和所述单向阀座(1130)之间设有第八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板(1100)上还设有过滤网座(1140),所述过滤网(900)包括网体(910)和堵盖(920),所述过滤网座(1140)上设有通孔(1141),所述网体(910)安装在所述通孔(1141)内,所述堵盖(920)封堵所述通孔(114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冷凝器(200)、所述气液分离器(400)和所述第二蒸发器(520)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汇流板(1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401)和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402)均与所述第二汇流板(1200)之间设有第九密封圈(403)。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空调系统。
CN202223128477.7U 2022-11-24 2022-11-24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18805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8477.7U CN218805085U (zh) 2022-11-24 2022-11-24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8477.7U CN218805085U (zh) 2022-11-24 2022-11-24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5085U true CN218805085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8477.7U Active CN218805085U (zh) 2022-11-24 2022-11-24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5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6288B (zh) 一種空調系統及其換熱器
CN211204496U (zh) 流体控制集成模块以及热泵系统
US10675940B2 (en)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JP2024512150A (ja) 弁群統合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有する車両
WO2024093582A1 (zh) 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辆
CN107351632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7351625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18805085U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汽车
WO2024093590A1 (zh) 空调系统及其内部换热器、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辆
CN113175768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07359382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8661236U (zh) 整车热管理系统、车辆
CN203518143U (zh) 空调器
CN116461284A (zh) 热管理模块
CN204255167U (zh) 换热器以及换热器布置结构
CN210486166U (zh) 一种冷热一体式板式换热器
CN108397573B (zh) 一种空调装置以及汽车空调
CN220720766U (zh) 一种车载热管理装置的集成安装板
CN201748698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2009197A (zh)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8764093U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系统
CN113479037B (zh) 一种集成式制冷装置和车载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09808448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216424014U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组合模块
CN218267383U (zh)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