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8806U -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8806U
CN218798806U CN202223089634.8U CN202223089634U CN218798806U CN 218798806 U CN218798806 U CN 218798806U CN 202223089634 U CN202223089634 U CN 202223089634U CN 218798806 U CN218798806 U CN 218798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axis direction
bridge arm
facing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96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96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8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8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8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包括中模、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分别设置在中模沿X轴方向(也即水平方向)的两侧,第一边模的顶部设有第一切刀,第二边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切刀,第一切刀朝向中模的一侧设有第一桥臂,第二切刀朝向中模的一侧设有第二桥臂,第一桥臂和第一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也即竖直方向上)紧贴设置,第二桥臂和第二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在调整完重合距离后只需将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分别贴紧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设置即可,该距离不受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移动的影响,确保裁切形成的铜线具备“外表面不带勾”、“切面平整”以及“端口断完全”的特点,铜线质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线材裁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背景技术
组立机是钢结构(例如H型钢)生产的设备之一,其由门架总成、拉杆系统总成、液压系统总成、输入和输出滚道总成以及电控系统等机构组成,通过传动、焊接等工序起到组立钢构的功能。
组立机在拼装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裁切形成的多条铜条或铜线等长条形金属结构来实现焊接工艺,铜条或铜线需要具备“外表面不带勾”、“切面平整”以及“端口断完全”的特点,否则容易造成成品铜线或成品铜条的端口外观差以及良莠不齐等不良现象,进而导致在焊接操作时极易损伤芯子结构的端面。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裁切铜线或铜条通常采用中模结构和边模结构,将线材放置在二者之间,通过边模结构的切刀和中模结构的顶部完成对线材的裁切操作。在边模结构向中模结构靠近移动过程中,切刀和中模结构顶边之间的重合距离调整尤为重要,而中模结构和边模结构为悬空设置方式(也即二者不接触),故调整二者之间的重合距离只能依靠目测方式,误差极大,最终容易导致线材“外表面带勾”、“切面不平整”以及“端口不断完全”。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种生产的铜线质量高的用于组立机的切铜线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传统切铜线机构生产的铜线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该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调整重合距离以及生产的铜线质量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包括:
中模,所述中模在沿X轴方向上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所述第一边模和所述第二边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模沿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边模的顶部设有第一切刀,所述第二边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设有第一桥臂,所述第二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设有第二桥臂;
其中,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一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所述第二桥臂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在Y轴方向上紧贴设置。
在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一桥臂、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一切割部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用于在所述第一边模朝向所述中模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和所述第一桥臂抵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一边模方向的侧面和所述中模朝向所述第一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使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相抵接时,所述中模和所述第一边模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起部顶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切割部朝向所述中模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一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
在该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二桥臂、第二限位台阶和第二切割部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用于在所述第二边模朝向所述中模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和所述第二桥臂抵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二边模方向的侧面和所述中模朝向所述第二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使所述第二桥臂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相抵接时,所述中模和所述第二边模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部顶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切割部朝向所述中模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二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中,第一桥臂和第一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第二桥臂和第二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故在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沿X轴方向移动过程中(包括靠近中模或远离中模),第一切刀相对于中模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切刀相对于中模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也即第一切刀和第一凸起部之间的重合距离、第二切刀和第二凸起部之间的重合距离不发生变化;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在调整完重合距离后只需将第一桥臂和第二桥臂分别贴紧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设置即可,该距离大小不受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移动的影响,确保裁切形成的铜线具备“外表面不带勾”、“切面平整”以及“端口断完全”的特点,铜线质量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中,第一边模顶部设置的第一切刀和中模之间可设置铜线,并通过第一切刀对该铜线进行裁切操作;第二边模顶部设置的第二切刀和中模之间也可设置铜线,并通过第二切刀对该铜线进行裁切操作;通过设置两个边模,即可同时实现对两组铜线的裁切操作,显著提高对铜线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切铜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H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K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J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中模;11、第一凸起部;12、第二凸起部;13、第一限位台阶;14、第二限位台阶;2、第一边模;3、第二边模;4、第一切刀;41、第一切割部;5、第二切刀;51、第二切割部;6、第一桥臂;7、第二桥臂;a、铜线;b、中模结构;c、边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传统切铜线机构包括中模结构b和边模结构c,将铜线a放置在中模结构b和边模结构c之间,通过边模结构c的切刀和中模结构b的顶部完成对铜线a的裁切操作。具体操作时,在边模结构c向中模结构b靠近移动过程中,边模结构c的切刀和中模结构b的顶边之间的重合距离调整尤为重要,而中模结构b和边模结构c为悬空设置方式(也即二者不接触),故调整二中模结构b和边模结构c的重合距离只能依靠操作者的目测方式,误差极大,最终容易导致铜线a出现“外表面带勾”、“切面不平整”以及“端口不断完全”等现象。
实施例1
参见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的第一个实施例,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包括中模1、第一边模2和第二边模3,所述第一边模2和所述第二边模3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模1沿X轴方向的两侧。具体地,第一边模2和中模1之间可设置铜线a,并对该铜线a进行裁切操作,第二边模3和中模1之间也可设置铜线a,并对该铜线a进行裁切操作,从而可实现对两组铜线a的裁切操作,显著提高对铜线a的加工效率。
参见图3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模1在沿X轴方向上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所述第一边模2的顶部设有第一切刀4,所述第一切刀4朝向所述中模1的一侧设有第一桥臂6,所述第一桥臂6和所述第一凸起部11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故在第一边模2沿X轴方向移动过程中(包括靠近中模1或远离中模1),第一切刀4相对于中模1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也即第一切刀4和第一凸起部11之间的重合距离不发生变化。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在调整完重合距离后只需将第一桥臂6贴紧第一凸起部11设置即可,该重合距离大小不受第一边模2沿X轴方向移动的影响,确保裁切形成的铜线a具备“外表面不带勾”、“切面平整”以及“端口断完全”的特点,也即加工形成的铜线a质量高。
同理,参见图3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边模3的顶部设有第二切刀5,所述第二切刀5朝向所述中模1的一侧设有第二桥臂7,所述第二桥臂7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2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故在第二边模3沿X轴方向移动过程中(包括靠近中模1或远离中模1),第二切刀5相对于中模1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也即第二切刀5和第二凸起部12之间的重合距离不发生变化。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在调整完重合距离后只需将第二桥臂7贴紧第二凸起部12设置即可,该重合距离大小不受第二边模3沿X轴方向移动的影响,确保裁切形成的铜线a具备“外表面不带勾”、“切面平整”以及“端口断完全”的特点,也即加工形成的铜线a质量高。
参见图2和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桥臂6和所述第二桥臂7在Y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故在第一边模2和第二边模3沿X轴方向移动过程中(包括靠近中模1或远离中模1),二者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更为具体地,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可仅需确保第一边模2或第二边模3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精准地沿X轴方向移动,另一个结构即可在该结构的限位作用下不发生Y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也即确保另一个结构也可精准地沿X轴方向移动。
实施例2
在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一桥臂6、第一限位台阶13和第一切割部41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凸起部12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13,该第一限位台阶13用于在所述第一边模2朝向所述中模1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也即沿X轴方向朝中模1靠近,以图2和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即为右侧方向)后和所述第一桥臂6抵接设置。具体来说,第一限位台阶13用于对第一桥臂6起到限位阻挡作用,避免第一边模2在裁切操作过程中朝中模1的方向移动行程过大而导致第一边模2的侧面和中模1的侧面发生碰撞。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桥臂6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3朝向所述第一边模2方向的侧面和所述中模1朝向所述第一边模2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使所述第一桥臂6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3相抵接时,所述中模1和所述第一边模2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以图2和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第一桥臂6”即为第一切刀4的右侧侧面沿X轴方向向外延伸凸出形成的条状结构,“第一限位台阶13朝向第一边模2方向的侧面”即为第一限位台阶13的左侧侧面,“中模1朝向第一边模2方向的侧面”即为中模1的左侧侧面。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可确保第一边模2朝中模1方向移动至第一桥臂6和第一限位台阶13相抵接时,中模1的右侧侧面不和第一边模2的左侧侧面接触,避免二者发生碰撞。
参见图2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切刀4朝向所述中模1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切割部41,所述第一切割部41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1顶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具体来说,第一切割部41为第一切刀4朝向中模1方向(以图2和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即为朝向右侧方向)延伸凸出的凸起结构,且第一切割部41的端部设有尖锐的凸棱结构或斜角梯形结构。具体进行裁切操作时,由于第一切割部41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凸起部11顶端在Z轴方向上(也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故当第一切割部41朝向右侧移动预设距离后,第一切割部41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凸起部11的顶部,使二者在Z轴方向上交错设置,铜线a即可在第一切割部41和第一凸起部11之间的作用力下被裁切剪断。更为具体地,第一切割部41和第一凸起部11之间在Z轴方向上(也即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即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重合距离”。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桥臂6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切割部51朝向所述中模1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3朝向所述第一边模2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图2和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第一切割部51朝向中模1方向的端部”即为第一切割部51的右侧端部,“第一限位台阶13朝向第一边模2方向的侧面”即为第一限位台阶13的左侧侧面。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可确保第一边模2朝中模1方向移动至第一桥臂6和第一限位台阶13相抵接时,第一切割部41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一凸起部11的顶部,使二者在Z轴方向上交错设置,最终使二者之间的铜线a即可在第一切割部41和第一凸起部11之间的作用力下被裁切剪断。
实施例3
在该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第二桥臂7、第二限位台阶14和第二切割部51的具体结构设置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凸起部11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14,所述第二限位台阶14用于在所述第二边模3朝向所述中模1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也即沿X轴方向朝中模1靠近,以图5和图6所示的视角为例,即为右侧方向)后和所述第二桥臂7抵接设置。具体来说,第二限位台阶14用于对第二桥臂7起到限位阻挡作用,避免第二边模3在裁切操作过程中朝中模1的方向移动行程过大而导致第二边模2的侧面和中模1的侧面发生碰撞。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桥臂7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14朝向所述第二边模3方向的侧面和所述中模朝向所述第二边模3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使所述第二桥臂7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14相抵接时,所述中模1和所述第二边模3之间设有第二间隙。以图5和图6所示的视角为例,“第二桥臂7”即为第二切刀5的右侧侧面沿X轴方向向外延伸凸出形成的条状结构,“第二限位台阶14朝向第二边模3方向的侧面”即为第二限位台阶14的左侧侧面,“中模1朝向第二边模3方向的侧面”即为中模1的左侧侧面。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可确保第二边模3朝中模1方向移动至第二桥臂7和第二限位台阶14相抵接时,中模1的右侧侧面不和第二边模3的左侧侧面接触,避免二者发生碰撞。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切刀5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切割部51,所述第二切割部51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2顶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其中,第二切刀5上的第二切割部51和第一切刀4上的第一切割部结构设置相同,均为延伸凸出的凸起结构,且端部设有尖锐的凸棱结构或斜角梯形结构。以图2和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第二切割部51即为第二切刀5朝向左侧方向延伸凸出的凸起结构,具体进行裁切操作时,由于第二切割部51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凸起部12顶端在Z轴方向上(也即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故当第二切割部51朝向左侧移动预设距离后,第二切割部51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二凸起部12的顶部,使二者在Z轴方向上交错设置,位于二者之间的铜线a即可在第二切割部51和第二凸起部12之间的作用力下被裁切剪断。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桥臂7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切割部51朝向所述中模1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14朝向所述第二边模3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图2和图3所示的视角为例,“第二切割部朝向中模1方向的端部”即为第二切割部51的左侧端部,“第二限位台阶14朝向第二边模3方向的侧面”即为第二限位台阶14的右侧侧面。与第二实施例同理,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可确保第二边模3朝中模1方向移动至第二桥臂7和第二限位台阶14相抵接时,第二切割部51的全部或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二凸起部12的顶部,使二者在Z轴方向上交错设置,最终使二者之间的铜线a即可在第二切割部和第二凸起部12之间的作用力下被裁切剪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中,第一桥臂6和第一凸起部11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第二桥臂7和第二凸起部12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故在第一边模2和第二边模3沿X轴方向移动过程中(包括靠近中模1或远离中模1),第一切刀4相对于中模1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第二切刀5相对于中模1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也即第一切刀4和第一凸起部11之间的重合距离、第二切刀5和第二凸起部12之间的重合距离不发生变化。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方式,在调整完重合距离后只需将第一桥臂6和第二桥臂7分别贴紧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设置即可,该重合距离大小不受第一边模2和第二边模3移动的影响,确保裁切形成的铜线具备“外表面不带勾”、“切面平整”以及“端口断完全”的特点,铜线质量高。并且,由于第一边模2顶部设置的第一切刀4和中模1之间可设置铜线,并通过第一切刀4对该铜线进行裁切操作,第二边3顶部设置的第二切刀5和中模1之间也可设置铜线a,并通过第二切刀5对该铜线a进行裁切操作,故通过设置两个边模,即可同时实现对两组铜线的裁切操作,显著提高铜线a的加工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重合距离”为切刀和凸起部之间在Z轴方向上(也即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该距离用于根据待裁切铜线的尺寸决定。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模,所述中模在沿X轴方向上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第一边模和第二边模,所述第一边模和所述第二边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模沿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边模的顶部设有第一切刀,所述第二边模的顶部设有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设有第一桥臂,所述第二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设有第二桥臂;
其中,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一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所述第二桥臂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在Z轴方向上紧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在Y轴方向上紧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用于在所述第一边模朝向所述中模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和所述第一桥臂抵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一边模方向的侧面和所述中模朝向所述第一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使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相抵接时,所述中模和所述第一边模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起部顶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切割部朝向所述中模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一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用于在所述第二边模朝向所述中模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后和所述第二桥臂抵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二边模方向的侧面和所述中模朝向所述第二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以使所述第二桥臂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相抵接时,所述中模和所述第二边模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刀朝向所述中模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二切割部底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起部顶端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桥臂在X轴方向上的长度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切割部朝向所述中模方向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限位台阶朝向所述第二边模方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
CN202223089634.8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Active CN218798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9634.8U CN21879880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9634.8U CN21879880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8806U true CN218798806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1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9634.8U Active CN21879880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8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8953B2 (ja) カッ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制御ルールおよび変数を使用して1つの材料からいくつかの部材をマシンカッ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18798806U (zh) 一种组立机用切铜线机构
CN109482945A (zh) 高速动车组门立柱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3102815A (zh) 三轴焊带刀具及其实施方法
CN107717477A (zh) 一种自动高效门窗连续成型装置
JP5239276B2 (ja) ダウンカット式クロップシャーおよび上刃材ならびに上刃材の刃先形状の決定方法および上刃材の製造方法
CN111168138B (zh) 一种多功能剪板机
CN106734518A (zh) 一种槽钢开槽弯曲组合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9036935U (zh) 自动切水口装置
CN207289090U (zh) 用于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设备的锥度装置
CN209773799U (zh) 一种焊缝纠偏装置
CN211687567U (zh) 一种薄膜滚刀横切装置
CN215202365U (zh) 一种弹性对位切刀模组
CN216990124U (zh) 一种通用的飞剪导槽
CN205289482U (zh) 一种前保持架的连续冲压模
CN103464579A (zh) 一种引线框架连续切断成型结构
CN215279323U (zh) 辅助折弯装置
CN217018351U (zh) 钢构件安全挂钩高效制作装置
CN215319093U (zh) 一种可防撞型的自动裁床
CN211708274U (zh) 一种铸粒工序中的金属切割装置
CN216941893U (zh) 一种长塑料管的高速成型切管一体机
CN209970874U (zh) 一种切纸机抱夹模具
CN216576544U (zh) 一种全自动子母架焊接机
JP2682284B2 (ja) 形鋼の切断装置
CN213166920U (zh) 超声波下置式口罩切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