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1008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1008U
CN218791008U CN202222078434.6U CN202222078434U CN218791008U CN 218791008 U CN218791008 U CN 218791008U CN 202222078434 U CN202222078434 U CN 202222078434U CN 218791008 U CN218791008 U CN 218791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ir
hair dryer
magnet
air
nurs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84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旭
赵叙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84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1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1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1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吹风机,吹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所述风嘴、吹风机本体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一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可拆卸连接;所述风嘴上设置有主风道、次风道;所述风嘴、护理盒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二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可拆卸连接;以风嘴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所述第一吸附件、磁铁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或,磁铁、第二吸附件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从所述吹风机本体进入到所述风嘴的部分气流被配置为经所述护理盒排出。本公开的吹风机,拆装方便,避免了多块磁铁吸附时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护理盒、风嘴、吹风机本体的拆装,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吹风机设备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消费者对吹风机的期望不再仅是快速吹干头发,而更注重于对头发本身的护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的新品吹风机基本具备了负离子的功能,可以吹出护发精华,护发成分随着风附着在发丝上,起到修复、保护的作用。
为了使得吹风机吹出护发精华,需要在吹风机的风道上放置具有护发精华的容器,气流经过该容器将挥发的护发精华成分带出,从而作用在用户的头发上。现有技术中,护发精华随吹风机的风挥发较快,使得容器内的护发精华使用寿命较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吹风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
吹风机本体,所述吹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
风嘴,所述风嘴上设置有磁铁,所述风嘴、吹风机本体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一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可拆卸连接;所述风嘴上设置有主风道、次风道;
护理盒,所述护理盒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所述风嘴、护理盒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磁铁与所述第二吸附件之间的吸附力可拆卸连接;
以风嘴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在所述X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吸附件、磁铁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或,磁铁、第二吸附件在X 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从所述吹风机本体进入到所述风嘴的部分气流被配置为经所述护理盒排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嘴包括具有空腔的基座,以及覆盖在所述基座开口端的出风盖板;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基座邻近所述吹风机本体的一侧;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吹风机本体的一侧被构造为用于安装所述护理盒。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理盒包括一端开口且呈筒状的盒体,以及封闭所述盒体开口端的盖板;所述第二吸附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基座的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向所述护理盒内腔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基座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在所述盖板端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定位槽的环形槽,所述第二吸附件呈环状,并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本体邻近所述风嘴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基座邻近所述吹风机本体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位置,且被构造为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吸附件被构造为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件为由铁质材料制备;和/ 或,所述第二吸附件为由铁质材料制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附件沿X轴方向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吸附件沿X轴方向的投影面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吹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磁感应传感器,所述磁感应传感器被配置为当风嘴安装到吹风机本体上之后被磁铁产生的磁场触发。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磁感应传感器触发的电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在位于所述吹风机本体的边缘,且邻近所述风嘴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本体邻近所述风嘴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风口,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在吹风机本体上位于风口外侧的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吹风机本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部,所述吹风机本体的内腔中的气流被配置为被加热部加热后,从所述风口排出;所述吹风机本体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所述加热部隔绝的装配腔,所述霍尔传感器位于所述装配腔中。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在风嘴上的磁铁以及吹风机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吸附件,可以将风嘴连接在吹风机本体上;通过磁铁以及护理盒上的第二吸附件,可以将护理盒连接在风嘴上,拆装方便;也避免了多块磁铁吸附时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护理盒、风嘴、吹风机本体的拆装,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爆炸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嘴的轴测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风嘴的剖面图;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护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护理盒的剖面图;
图8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护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吹风机本体;11、凹槽;12、第一吸附件;13、风口;131、装配腔;132、加热部;14、霍尔传感器;2、风嘴;21、基座;211、出风盖板; 212、定位凸起;213、凸起部;214、磁铁;215、围合侧壁;215a、第一围合侧壁;215b、第二围合侧壁;215c、第三围合侧壁;215d、连通口;216、端盖;22、主风道;23、次风道;24、排风口;25、进风通道;26、凸筋;221、降噪板;3、护理盒;31、盒体;32、盖板;321、环形槽;322、定位槽;323、第二吸附件;33、挥发部;34、进风口;35、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可以是有线吹风机、无线充电式吹风机,使用时,吹风机会通过自身的进风通道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并且通过内部风将空气送入到出风通道排出,在出风通道处会形成气流,例如用户可以将出风通道对准头发,将气流吹到头发上,以使头发被吹干。该吹风机可以具有冷热调节功能,在吹风机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冷热切换的冷/ 热开关以及在本体内部风道中设置有加热丝,加热状态下,由外部吸入的空气会经过加热丝加热形成热气流,并且由出风通道排出,以实现通过热气流将头发快速吹干的效果。该吹风机本体还可以与不同类型的风嘴配合使用,风嘴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或者填充不同的物质,以实现其不同的功能,例如将风嘴设置在风机本体上,吹风机本体吹出的气流会通过风嘴吹向用户的头发,并且由风嘴改变气流的流速或者在气流中混合护理精油等物质,由此实现通过不同类型的风嘴对头发进行吹干、造型、护理等多种功能。
风嘴具有主风道和次风道,风嘴设置在吹风机本体上,主风道与次风道与吹风机本体连通,例如吹风机本体的出风通道与主风道和次风道连通,由吹风机本体的出风通道吹出的风会进入到主风道和次风道中。
为了实现对头发的护理功能,本公开的吹风机还包括护理盒,护理盒包括位于内腔中的挥发部,以及分别连通内腔的进风口、出风口。挥发部可以用于存放对头发有护理作用的物质,例如护发精油。以风嘴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进风口设置在护理盒沿X轴方向延伸的侧壁上。次风道与进风口连通,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到护理盒的内腔,带动挥发部散发的活性成分从护理盒的出风口排出,最后携带有活性成分的气流可以作用于人体的头发,起到了对头发护理的作用。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吹风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吸附件、风嘴上设有磁铁、护理盒上设有第二吸附件。具体地,风嘴的两个端部与吹风机本体和护理盒之间通过磁铁与第一吸附件、第二吸附件之间产生的吸附力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如此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安装或者拆卸风嘴和护理盒,从而改变吹风机的使用功效,安装风嘴和护理盒能够实现在吹干头发的同时对头发进行相应的护理。本公开的吹风机,通过设置在风嘴上的磁铁以及吹风机本体上设置的第一吸附件,可以将风嘴连接在吹风机本体上;通过磁铁以及护理盒上的第二吸附件,可以将护理盒连接在风嘴上,拆装方便;也避免了多块磁铁吸附时磁场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护理盒、风嘴、吹风机本体的拆装,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其中,第一吸附件、磁铁在X 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或,磁铁、第二吸附件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吹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磁感应传感器,当风嘴安装在吹风机本体上后,磁体发出的磁场可以被磁感应传感器感测到,由此使磁感应传感器发出电信号,该电信号不但可以用于检测风嘴是否安装到位,还可以用于对吹风机的控制。例如当磁感应传感器发出感应磁铁的电信号之后,可以控制吹风机工作在相应的模式等。例如可以控制吹风机加大或减少风量,或者控制气流的温度等,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考图1至图8,结合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本公开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参考图1和图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吹风机包括吹风机本体1、风嘴2、护理盒3。
吹风机本体1可以包括围成腔体的壳体,在壳体上可以设置有控制吹风机本体的功能按钮,例如开/关机按钮、冷热切换按钮、风速调档按钮等,用于对吹风机本体进行控制,以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下进行使用;腔体中可以设置有多种功能元件,例如加热元件、电机等,以使得被吸入吹风机本体1的空气可以得到加热、变速等处理。本公开的吹风机本体1 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功能,以上均为吹风机本体1的常见结构以及功能,在此不再进行一一列举。
本公开以吹风机对头发进行护理为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吹风机本体 1上的风嘴2,以及设置安装在风嘴2上的护理盒,下面将对吹风机如何实现护理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2,风嘴2上设置有主风道22、次风道23,主风道22和次风道23与吹风机本体1的风口13连通,由风口13吹出的气流一部分会进入到主风道22中,另一部分进入到次风道23中,起到了对气流分流的作用。
护理盒3安装在次风道23中,护理盒包括位于内腔中的挥发部33,挥发部33为对头发具有护理功能的护发介质,例如护发精华;护理盒3还包括分别连通内腔的进风口34、出风口35,外部气流会通过进风口34进入到内腔,气流与挥发部33接触之后,护发介质与气流混合由出风口35 排出。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以风嘴2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进风口34 设置在护理盒3沿X轴方向延伸的侧壁上,使得外部气流通过护理盒3侧壁上设置的进风口34进入到护理盒3的内腔中进行流动。由于进风口34 设置在护理盒3的侧壁上,因此气流在沿着X轴方向流动时需要转向,从而提高了气流在护理盒3中的流动长度,增大气流与挥发部33的接触时间,使得气流可以充分地与挥发部33接触,从而有利于将挥发部33的活性成分带出。
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主风道22的气流流量大于次风道23的气流流量,由吹风机本体1吹出的气流大部分由主风道22排出,少部分由次风道23进入到护理盒3中,之后经出风口35排出,在保证气流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减少进入到护理盒3中的气流流量,进而减少了挥发部33中护发精华的挥发,避免过多的护发精华作用到用户头发上,同时又保证了吹风机的吹干效果。
参考图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护理盒3中进风口34的进气面积不小于出风口35的出风面积,这使得由进风口34进入到护理盒3内腔中的气流无法快速的通过出风口35排出,增加了气流与挥发部33接触的时长,提高了挥发部33的挥发效果,保证了吹风机的护发功效。
参考图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进风口34沿着护理盒3的周向侧壁延伸,例如进风口34可以被构造为沿着护理盒3周向侧壁开设的长条状开口,贯穿护理盒3的侧壁。参考图2视图的方向,护理盒3装配在风嘴2上时,进风口34可以使得次风道23中的气流沿与X轴垂直的方向吹向挥发部33,并且长条状的进风口34可以增加进风面积,由此使得气流可以与挥发部33均匀的接触。
另外,参考图6和图7,为了进一步增加进风面积,进风口34可以设置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进风口34均匀分布在护理盒3的周向侧壁上,例如参考图7视图方向,进风口34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在护理盒3的相对两侧,这使得气流可以均匀地进入到护理盒3内部与挥发部33接触。
参考图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出风口35设置有多个,多个出风口环绕分布在护理盒3的周向侧壁上,例如多个出风口35可以被构造为沿着护理盒3周向侧壁开设的多个圆孔状开口,贯穿护理盒3的侧壁。参考图2视图的方向,出风口35设置在护理盒3沿X轴方向延伸的侧壁上,且相对于进风口34远离吹风机本体1。这使得气流经侧壁的进风口34进入到护理盒3内腔后,需要再从侧壁设置的出风口35流出,这使得气流在护理盒3中并不是沿着直线流动的,而是需要进行转弯,由此提高了气流与挥发部33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
参考图2和图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风嘴2上设置有多个与主风道22连通的排风口24,例如多个排风口24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在圆孔状通孔,主风道22的气流可以通过多个排风口24沿X轴方向排出。出风口35设置在护理盒3的侧壁上,使得次风道23中的气流,经过护理盒 3之后,可以由出风口35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吹出,从出风口35排出的混合有挥发介质的气流可以与排风口24排出的气流混合,共同作用于用户的头发上,由此可使挥发介质可以均匀的作用于用户的头发。
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出风口35也可以设置在护理盒3 上远离吹风机本体1的端面上,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参考图2和图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X轴方向上,出风口35与进风口34正对设置,即出风口35、进风口34分布在护理盒3同一侧的侧壁上,二者在护理盒3的侧壁上沿X轴方向分布。参考图8,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在X轴方向上,进风口34与出风口35错开布置,即进风口34位于护理盒3的一侧侧壁,而出风口35设置在护理盒3其它侧的侧壁上。
参考图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X轴方向上,进风口34与出风口3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护理盒3尺寸的三分之一,参考视图方向,将护理盒3高度记为H,将进风口34与护理盒3下端面之间的距离记为D1,将进风口34与出风口35之间的距离记为D2,将出风口35与护理盒3上端面之间的距离记为D3,其中,D2不小于1/3H,由此提高气流在护理盒3中的停留时间,使得挥发部33可以与气流充分接触。在实际制造需要中,护理盒的高度H可以在20mm*(1±20%)之间灵活调整,D2进行相同调整。
护理盒3作为消耗品装配在风嘴2上,与吹风机本体1配合起到对头发的护理作用。参考图6和图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护理盒3包括一端开口且呈筒状的盒体31,以及封闭盒体31开口端的盖板32,挥发部33位于由盒体31与盖板32围合的内腔中。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护理盒3可以稳固地安装在风嘴2上,在盖板3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向护理盒3内腔凹陷的定位槽322。基座21上与定位槽32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定位槽322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212。
参考图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风嘴2包括具有空腔的基座21,以及覆盖在基座21开口端的出风盖板211。多个排风口24均匀排布在出风盖板 211上,主风道22中的气流从出风盖板211上的多个排风口24排出。
参考图2和图5,风嘴2还包括位于内腔中沿X轴方向延伸的围合侧壁215,围合侧壁215贯通至出风盖板211,围合侧壁215将空腔分隔为主风道22、次风道23,在围合侧壁215上设置有连通主风道22和次风道23的连通口215d,进入到风嘴2的气流,大部分进入到主风道22中,小部分气流会通过连通口 215d进入次风道23。
参考图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围合侧壁215包括由基座21往出风盖板211方向延伸的第一围合侧壁215a,以及由出风盖板211往基座21方向延伸的第二围合侧壁215b,也即是第一围合侧壁215a和第二围合侧壁215b 的延伸方向正对,且第一围合侧壁215a与第二围合侧壁215b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一围合侧壁215a、第二围合侧壁215b之间的间隙形成了连通口215d。
参考图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风嘴2还包括位于主风道22中的降噪板221,降噪板221上设置有允许气流通过的通孔,多个通孔均匀的排布在降噪板221上,进入到主风道22中的气流会经过降噪板221,之后由出风盖板211的排风口24排出,在此过程中,降噪板221对主风道22中流动的气流起到了降噪作用,由于大部分气流进入了主风道22,所以大部分气流流动的声音会被降低,使得用户听到的吹风机工作声音降低,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在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在降噪板221和出风盖板211之间的空腔内可以设有降噪棉,在主风道22中通过降噪板221的气流会经过降噪棉,再由出风盖板211的排风口24排出,降噪棉的多孔结构可以对气流进行进一步降噪。
继续参考图5,围合侧壁215包括设置在降噪板221边缘的第三围合侧壁 215c,第三围合侧壁215c套接在第二围合侧壁215b的外侧,第三围合侧壁 215c与第一围合侧壁215a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第三围合侧壁215c 与第一围合侧壁215a之间的间隙形成了连通口215d。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第三围合侧壁215c的边缘向出风盖板211的方向延伸,出风盖板211相应的位置具有向第三围合侧壁215c方向延伸的凸筋26。凸筋26与第三围合侧壁215c相向延伸,在安装的时候,第三围合侧壁215c套接在第二围合侧壁215b的外侧,且在X轴方向上,凸筋 26与第三围合侧壁215c的端头之间具有的间隙。当出风盖板211向降噪板221 的方向运动时,凸筋26会与第三围合侧壁215c抵接在一起,从而可以降低出风盖板211往降噪板221方向运动的幅度。
参考图2和图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风嘴2上邻近吹风机本体1 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进风通道25,进风通道被构造为沿X轴方向延伸,且邻近连通口215d布置。进风通道25与主风道22连通,也即是由吹风机本体 1吹出的气流,会沿X轴方向进入主风道22,小部分气流由连通口215d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进入次风道23,气流在次风道23中会从护理盒3的进风口34 进入到护理盒2中。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护理盒,护理盒3被配置为用于安装在所述风嘴2的次风道23中,所述护理盒3包括:位于内腔中的挥发部33,以及分别连通所述内腔的进风口34、出风口35;以风嘴2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所述进风口34设置在所述护理盒3沿X轴方向延伸的侧壁上;风嘴2次风道23中的气流被配置为从进风口34进入到护理盒3的内腔中后,从护理盒3的出风口35排出。
本实施例中的护理盒3与上述吹风机中护理盒3的结构、功能以及与风嘴2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根据上文的记载,推导出本实施例种护理盒3的使用方法,在此不在详细说明。
为了实现吹风机本体1、风嘴2、护理盒3之间的装配,参考图1至图2,吹风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12,风嘴2上设置有磁铁214,风嘴2和吹风机本体1被构造为通过磁铁214与第一吸附件12之间产生的吸附力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护理盒3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323,同样的,风嘴2和护理盒 3被构造为通过磁铁214和第二吸附件323之间产生的吸附力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吹风机本体1、风嘴2、护理盒3三者可拆卸连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以风嘴2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吹风机本体1上的第一吸附件12、风嘴2上的磁铁214、护理盒3上的第二吸附件 323,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即,第一吸附件12、磁铁214在 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磁铁214、第二吸附件323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参考图2、图3,护理盒3、风嘴2、吹风机本体1 在X轴方向上进行安装,如此可确保磁铁214与位于其两侧的铁质吸附件之间具有足够大的吸附力将三者稳定地连接,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发生脱离等问题。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吸附件323沿X轴方向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第一吸附件12沿X轴方向的投影面积。这使得第二吸附件323与磁铁214 之间的吸附力,小于第一吸附件12与磁铁214之间的吸附力,这使得用户可以轻易的将护理盒3从风嘴2上拆卸下来,不会使风嘴2从吹风机本体1上脱落。
本公开的护理盒3属于易耗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护理盒3中的挥发部使用殆尽时,用户可轻松地将护理盒3从风嘴2上取下,再更换新的护理盒 3即可继续使用。整个替换过程的操作简单方便,改善了用户使用感受,使吹风机能够适用于更多的用户群体。
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风嘴2上的磁铁214设置在基座21邻近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具体地,基座21在邻近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被构造为具有用于安置磁铁214的空腔结构。磁铁214位于空腔结构中,并可通过端盖216进行密封。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磁铁214也可以裸露出来,在此不再具体说明。如此通过限制磁铁214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得风嘴2与吹风机本体1之间的吸附力保持恒定。基座21在远离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被配置为安装护理盒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吹风机本体1邻近风嘴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1。基座21邻近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吹风机本体1上凹槽11相互配合的凸起部213。凹槽11可以设置在吹风机本体 1的中心位置,对应地,凸起部213可以设置在风嘴2的中心位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磁铁214与第一吸附件12配合吸附后,凸起部213可以伸入到凹槽11内,使二者配合在一起。如此设置,不但可以对风嘴2的安装提供定位,还可以防止风嘴2相对于吹风机本体1发生径向上的偏移,提高了风嘴2 与吹风机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吹风机整体外观贴合,不存在过大的缝隙,使吹风机整体的线条更加流畅美观。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1可以设置在偏离吹风机本体1中心的位置,对应地,凸起部213也可以设置在偏离风嘴2的中心位置,只要凸起部213可以与凹槽11配合在一起即可,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在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磁铁214设置在凸起部213 的位置,且被构造为至少部分伸入凹槽11内。具体地,空腔结构设置在凸起部213上,磁铁214安装在凸起部213的空腔结构内。第一吸附件12被构造为设置在吹风机本体1上对应凹槽11的位置。安装的时候,风嘴2的凸起部 213伸入吹风机本体1的凹槽11内,且至少部分磁铁214也位于凹槽11内,并与吹风机本体1上的第一吸附件12吸附在一起。原则上,磁铁214与第一吸附件12之间的距离越小,则二者之间的吸附力则越大。另外,磁铁214与第一吸附件12之间正对的面积越大,二者之间的吸附力也越大。因此,为了保证磁铁214与第一吸附件12之间足够大的吸附力,需要保证二者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隔、较大的正对面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磁铁214、第一吸附件12均呈环状,例如为连续封闭的圆环状,或者为至少两部分拼接而成的圆环状。由此可保证磁铁 214与第一吸附件12之间的相对面积,可以降低磁铁214、第一吸附件12的重量,并利于磁铁214、第一吸附件12的定位安装。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附件12由铁质材料制成;和/或,第二吸附件323为由铁质材料制成。当然,第一吸附件12和第二吸附件323也可以采用其它任意能够被磁铁吸附住的材料制备,如稀土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镍、钴等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制备,在此不做过多限制。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吸附件12为铁环,第二吸附件323为铁环。
在本公开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磁铁214为汝铁硼强磁铁。汝铁硼强磁铁具有磁性大的特性,从而提高其与第一吸附件12、第二吸附件323之间的吸附力,使吹风机本体1、风嘴2、护理盒3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护理盒3在安装之后,盖板 32会与基座21配合在一起,为了减小第二吸附件323与磁铁214之间的距离,第二吸附件323被构造为设置在盖板32上邻近基座21的一侧。
在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5和图7,在盖板32端面上设置有环绕定位槽322的环形槽321。第二吸附件323与环形槽321相适配,呈环状结构,并放置在环形槽321中。如此,第二吸附件323与护理盒3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与呈环状的磁铁214之间具有较大的吸附力。另外,为了保证磁铁 214与第二吸附件323之间具有足够的吸附力,需要使磁铁214与第二吸附件 323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隔。参考图1,在护理盒3安装到风嘴2之后,盖板32 与基座21接触配合,磁铁214和第二吸附件323之间仅有基座21间隔,选择较薄的基座21从而有利于提高磁铁214与第二吸附件323之间的吸附力。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吹风机本体1上还设置有磁感应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被配置为当风嘴2安装到吹风机本体1上之后被磁铁214产生的磁场触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启动吹风机后,位于吹风机出风口13附近的磁感应传感器在感应到位于护发风嘴2中的强磁铁214后开始运行,从而可以控制切换吹风机的工作模式,避免正常工作过程中吹风机产生的气流温度过高,而破坏护理盒3内部物质的活性成分。
在本公开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磁感应传感器触发的电信号发出控制信号。磁感应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14。霍尔传感器14可以设置在吹风机本体1的边缘区域,且邻近风嘴2的位置。在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霍尔传感器14设置在吹风机本体1上且位于风口13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风嘴2中的汝铁硼强磁铁具有强磁场性,有利于霍尔传感器14进行识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风嘴2与吹风机本体1连接后,即使两者之间没有完全对正,霍尔传感器14也可以被霍尔传感器识别。
护理盒3内部放置的护发精华大多都不耐高温。因此在吹风机本体1与风嘴2和护理盒3安装在一起后,为了保护护理盒3内部护发精华的活性成分,需要保证出风的温度在预定的范围内,温度过高则会影响护发精华的活性成分。当消费者将风嘴2和护理盒3安装在吹风机本体1上后,霍尔传感器14 在识别到磁铁214的磁场后,向控制单元发送触发的电信号,由此可使控制单元控制吹风机切换工作模式。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在吹风机本体1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加热部132。吹风机本体1的内腔中的气流被配置为被加热部132加热后,从风口13排出。吹风机本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与加热部132隔绝的装配腔131,霍尔传感器14 位于装配腔131中。最大程度的降低吹风机内部的因素对霍尔传感器14造成干扰或损坏,在保证霍尔传感器14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当霍尔传感器14在识别到磁铁214的磁场后,控制单元可以基于霍尔传感器14 触发的电信号,降低加热部132的温度,以此来控制吹风机的出风温度。
应用场景一
参考图3,用户在使用吹风机对头发进行护理时,可以先将装有护发精华的护理盒3安装在风嘴2上,再将风嘴2安装在吹风机本体1上。风嘴中设置有主风道22和次风道23,主风道22中的气流流量大于次风道23 中的气流流量。由吹风机本体1吹出的气流大部分由主风道22排出,少部分由次风道23进入到护理盒3中,之后经出风口35排出,从而可以减少进入到护理盒3中的气流流量,进而减少了挥发部33中护发精华的挥发,避免过多的护发精华作用到用户头发上,同时又保证了吹风机的吹干效果。
出风口35设置在护理盒3的侧壁上,使得次风道23中的气流,经过护理盒3之后,可以由出风口35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吹出,从出风口35 排出的混合有挥发介质的气流可以与排风口24排出的气流混合,共同作用于用户的头发上,由此可使挥发介质可以均匀的作用于用户的头发。
应用场景二
吹风机本体1上设有第一吸附件12,风嘴2上设有磁铁214,护理盒3 上设有第二吸附件323。用户在使用吹风机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将护理盒3、风嘴2与吹风机本体1可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即通过磁铁214同时实现风嘴2与吹风机本体1的连接,以及护理盒3与风嘴2的连接。如此吹风机本体1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气流能够经风嘴2、护理盒3后,作用在用户头发上。在气流流经护理盒3时,能够附着上护理盒3内部的物质,从而实现对头发进行修护。
另外,当风嘴2安装在吹风机本体1上后,吹风机本体1上的霍尔传感器 14可以感应到磁铁214发出的磁场,霍尔传感器14触发的电信号可以发送给控制单元,由此控制单元可识别当前风嘴2已经安装到位,并可控制吹风机的出风温度,避免出风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护理盒3中挥发部的活性成分。
通过磁铁214与第一吸附件12、第二吸附件323之间的吸附力,不但能够轻松地可拆卸安装风嘴2和护理盒3,还能够基于磁铁214自身具有的磁场实现智能自动化地切换吹风机的工作模式。从而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吹风机本体(1),所述吹风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吸附件(12);
风嘴(2),所述风嘴(2)上设置有磁铁(214),所述风嘴(2)、吹风机本体(1)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磁铁(214)与所述第一吸附件(12)之间的吸附力可拆卸连接;所述风嘴(2)上设置有主风道(22)、次风道(23);
护理盒(3),所述护理盒(3)上设置有第二吸附件(323),所述风嘴(2)、护理盒(3)被构造为通过所述磁铁(214)与所述第二吸附件(323)之间的吸附力可拆卸连接;
以风嘴(2)的中心轴线记为X轴,在所述X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吸附件(12)、磁铁(214)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和/或,磁铁(214)、第二吸附件(323)在X轴方向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中,从所述吹风机本体(1)进入到所述风嘴(2)的部分气流被配置为经所述护理盒(3)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2)包括具有空腔的基座(21),以及覆盖在所述基座(21)开口端的出风盖板(211);所述磁铁(214)设置在所述基座(21)邻近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所述基座(21)远离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被构造为用于安装所述护理盒(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盒(3)包括一端开口且呈筒状的盒体(31),以及封闭所述盒体(31)开口端的盖板(32);所述第二吸附件(323)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盖板(32)邻近所述基座(2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2)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向所述护理盒(3)内腔凹陷的定位槽(322),所述基座(21)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322)配合的定位凸起(212);在所述盖板(32)端面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定位槽(322)的环形槽(321),所述第二吸附件(323)呈环状,并设置在所述环形槽(3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本体(1)邻近所述风嘴(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11);所述基座(21)邻近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凹槽(11)配合的凸起部(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214)设置在所述凸起部(213)的位置,且被构造为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槽(11)内;所述第一吸附件(12)被构造为设置在对应所述凹槽(1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件(12)由铁质材料制备;和/或,所述第二吸附件(323)由铁质材料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件(323)沿X轴方向的投影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吸附件(12)沿X轴方向的投影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风机本体(1)上设置有磁感应传感器,所述磁感应传感器被配置为当风嘴(2)安装到吹风机本体(1)上之后被磁铁(214)产生的磁场触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磁感应传感器触发的电信号发出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14),所述霍尔传感器(14)设置在位于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边缘,且邻近所述风嘴(2)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本体(1)邻近所述风嘴(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风口(13),所述霍尔传感器(14)设置在吹风机本体(1)上位于风口(13)外侧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内腔中的设置有加热部(132),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内腔中的气流被配置为被加热部(132)加热后,从所述风口(13)排出;所述吹风机本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与所述加热部(132)隔绝的装配腔(131),所述霍尔传感器(14)位于所述装配腔(131)中。
CN202222078434.6U 2022-08-08 2022-08-08 吹风机 Active CN218791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8434.6U CN218791008U (zh) 2022-08-08 2022-08-08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8434.6U CN218791008U (zh) 2022-08-08 2022-08-08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1008U true CN21879100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6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8434.6U Active CN218791008U (zh) 2022-08-08 2022-08-08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1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6190B1 (ko) 공기 처리 시스템의 꼭대기 덮개
KR200487688Y1 (ko) 목걸이형 선풍기
KR101888953B1 (ko) 공기조화기
WO2017190404A1 (zh) 一种芳香型空气净化器
US5305541A (en) Game scent dispensing apparatus
JP6650561B2 (ja) 送風装置
CN218791008U (zh) 吹风机
CN218500179U (zh) 吹风机及护理盒
CN112155303A (zh) 一种电吹风
CN214207487U (zh) 吹风机
CN114451649A (zh) 无线吹风机
CN205775485U (zh) 便携式干衣机
CN107781932B (zh) 干燥机及干燥机的控制方法
CN220236274U (zh) 一种吹风机香片机构
CN214802982U (zh) 一种无辐射远红外线负离子电吹风
CN212117386U (zh) 风嘴组件及手持吹风机
JP2005023910A (ja) 送風装置
CN21068848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040502A (zh) 一种高风速的吹风机
CN214271391U (zh) 带有香薰功能的干衣机
CN220756589U (zh) 雾化组件和雾化装置
CN113040496A (zh) 吹风机、风嘴及吹风控制方法
CN215058316U (zh) 风扇
CN220545941U (zh) 一种新型吹风机
CN220308603U (zh) 一种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