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8353U - 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88353U CN218788353U CN202223015581.5U CN202223015581U CN218788353U CN 218788353 U CN218788353 U CN 218788353U CN 202223015581 U CN202223015581 U CN 202223015581U CN 218788353 U CN218788353 U CN 2187883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sides
- fastener
- top surface
- bending structu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包括顶杆和位于顶杆两侧的侧杆,侧杆底部向中心延伸形成有卡勾,用于与继电器底座上的卡槽配合限位,从而使得侧杆对继电器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顶杆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具有抵紧部,两个侧杆所形成的平面为侧杆面,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且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共面设置,用于对继电器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对继电器的顶面的受力范围,使得顶杆对继电器顶面的面部压紧力更大,从而使得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插座后不会发生歪斜,安装稳定性更好,且使得继电器的表面无需再设置与卡簧紧固件对应配合的凹槽结构,通用性更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不断完善跟发展,继电器模组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电气控制柜、设备空控制负载、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5220606U所公开的一种继电器插座及继电器装置,其卡簧包括顶杆和侧杆,顶杆呈几字形,侧杆为两段,分别形成于顶杆的两侧,且侧杆底部形成有卡勾,通过卡勾与继电器插座的卡槽限位配合,侧杆与继电器的侧面抵紧配合,通过顶杆与继电器的顶面抵紧配合,从而实现将继电器的固定安装在继电器插座上,但是,该卡簧的顶杆为共面结构,即顶杆的所有折弯段都在一个平面内,且顶杆往往为呈直线的共线结构,从而使得继电器安装后容易以该线为轴线旋转,从而导致继电器发生歪斜,进而出现继电器与插座接触不良及脱落现象,影响继电器的安装稳定性和接触可靠性,且需要在继电器顶面上开设凹槽结构与顶杆对应配合,通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包括顶杆和位于顶杆两侧的侧杆,侧杆底部向中心延伸形成有卡勾,顶杆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具有抵紧部,两个侧杆所形成的平面为侧杆面,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且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共面设置,用于对继电器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以顶杆的中点呈中心对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互相平行且均与侧杆面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部凸起形成有让位口,中间部位于两个抵紧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折弯结构还具有倾斜部,其位于抵紧部与侧杆之间,两个折弯结构的倾斜部以顶杆的中点呈中心对称,倾斜部自侧杆朝向抵紧部方向逐渐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部靠近抵紧部的一端与继电器的顶面抵靠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侧杆互相平行,分别用于对继电器上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抵紧固定,且该两个侧面分别垂直于两个侧杆所形成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模组,包括继电器插座、安装在继电器插座上的继电器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卡簧紧固件,继电器插座的两侧设置有卡槽,卡簧紧固件通过卡勾扣入卡槽限位,从而使得侧杆对继电器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顶杆对继电器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从而将继电器固定在继电器插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PCB固定底板,PCB固定底板上设置有PCB线路板,继电器插座安装PCB线路板上,PCB线路板对应继电器插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继电器电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PCB线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顶杆和位于顶杆两侧的侧杆,侧杆底部向中心延伸形成有卡勾,用于与继电器底座上的卡槽配合限位,从而使得侧杆对继电器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顶杆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具有抵紧部,两个侧杆所形成的平面为侧杆面,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且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共面设置,用于对继电器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该设置使得顶杆呈三维立体结构,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则使得其在继电器的顶面上受力均匀平衡,对继电器形成稳定抵靠,共面设置的抵紧部能够增大对继电器的顶面的受力范围,使得顶杆对继电器顶面的面部压紧力更大,从而使得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插座后不会发生歪斜,提高了安装稳定性和接触可靠性;同时使得继电器的表面无需再单独设置与卡簧紧固件对应配合的凹槽结构,通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中两个抵紧部形成的平面A、两个侧杆形成的平面B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继电器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输入接线端子,2.继电器,3继电器插座,4.输出接线端子,5.左侧板,6.PCB固定底板,7.右侧板,8.卡槽,9.卡簧紧固件,91.顶杆,911.中间部,912.折弯结构,9121.抵紧部,9122.倾斜部,92侧杆,93卡勾,10.PCB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实施例1。
参阅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包括顶杆91和位于顶杆91两侧的侧杆92,侧杆92底部向中心延伸形成有卡勾93,用于与继电器底座3上的卡槽8配合限位,从而使得侧杆92对继电器2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顶杆91包括中间部911和位于中间部911两侧的折弯结构912,折弯结构912具有抵紧部9121,两个侧杆92所形成的平面为侧杆面,如图4中平面B所示,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且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共面设置,如图4中平面A所示,用于对继电器2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该设置使得顶杆91呈三维立体结构,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则使得其在继电器2的顶面上受力均匀平衡,对继电器2形成稳定抵靠,共面设置的抵紧部9121能够增大对继电器2的顶面的受力范围,使得顶杆91对继电器2顶面的面部压紧力更大,从而使得继电器2安装在继电器插座3后不会发生歪斜,安装稳定性和接触可靠性更高,且无需在继电器2的表面单独设置与卡簧紧固件9对应配合的凹槽结构,通用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以顶杆91的中点呈中心对称,进一步提高顶杆91在继电器2的顶面上受力均衡度,提高其对继电器2的抵靠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互相平行且均与侧杆面垂直,保证继电器2顶面的受力更加均衡,不会朝任一方向发生倾斜,进一步提高安装稳定性。当然的,在其他情况下,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不是互相平行也是可以的,如均具有一定的弧度。
本实施例中,中间部911凸起形成有让位口,中间部911位于两个抵紧部9121之间,让位口方便工作人员对卡簧紧固件9进行提拉,从而将卡簧紧固件9从继电器2上取出,解除对继电器2的紧固限位。
本实施例中,中间部911呈竖立状态抵靠设置在继电器2的顶面,使得让位口更大,更加方便手指进入,进而快速对卡簧紧固件9进行提拉取出。
本实施例中,折弯结构912还具有倾斜部9122,其位于抵紧部9121与侧杆92之间,两个折弯结构912的倾斜部9122以顶杆91的中点呈中心对称,倾斜部9122自侧杆92朝向抵紧部9121方向逐渐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部9122靠近抵紧部9121的一端与继电器2的顶面抵靠设置,该设置使得顶杆91的力度能够充分汇聚到抵紧部9121处,进而保证对继电器2的顶面的抵靠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折弯结构912是由抵紧部9121和倾斜部9122两段结构组成的折弯结构,当然的,在其他情况下,折弯结构912也可以是由两段以上结构的组成的折弯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杆92互相平行,分别用于对继电器2上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抵紧固定,且该两个侧面分别垂直于两个侧杆92所形成的平面,即该两个侧面分别垂直于侧杆面,使得两个侧杆92对应继电器2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的位置为相对位置,保证继电器2不会在水平方向进行转动偏移,进一步保证继电器2的安装稳定性。
实施例2。
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模组,包括PCB固定底板6,继电器插座3、安装在继电器插座3上的继电器2以及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卡簧紧固件9,PCB固定底板6上设置有PCB线路板10,继电器插座3焊接固定在PCB线路板10上,PCB线路板10对应继电器插座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继电器2电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1、输出接线端子4,PCB线路板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板5、右侧板7,继电器插座3的两侧设置有卡槽8,卡簧紧固件9通过卡勾93扣入卡槽8限位,从而使得侧杆92对继电器2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顶杆91对继电器2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从而将继电器2固定在继电器插座3上。具体的,两个折弯结构912的抵紧部9121共面设置,进而对继电器2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共面设置的抵紧部9121能够增大对继电器2的顶面的受力范围,使得顶杆91对继电器2顶面的面部压紧力更大,提供更加牢固的紧固效果,从而使得继电器2安装在继电器插座3后不会发生歪斜,提高继电器模组的安装稳定性和接触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两个折弯结构912以顶杆91的中点呈中心对称,使得安装后在继电器2的顶面上形成用于紧固的压紧力,且压紧力在继电器2的顶面上分布均匀平衡,从而保证继电器2安装后不发生任一角度歪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和位于顶杆两侧的侧杆,侧杆底部向中心延伸形成有卡勾,顶杆包括中间部和位于中间部两侧的折弯结构,折弯结构具有抵紧部,两个侧杆所形成的平面为侧杆面,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分别位于侧杆面的两侧,且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共面设置,用于对继电器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以顶杆的中点呈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折弯结构的抵紧部互相平行且均与侧杆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中间部凸起形成有让位口,中间部位于两个抵紧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中间部呈竖立状态抵靠设置在继电器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折弯结构还具有倾斜部,其位于抵紧部与侧杆之间,两个折弯结构的倾斜部以顶杆的中点呈中心对称,倾斜部自侧杆朝向抵紧部方向逐渐倾斜向下设置,且倾斜部靠近抵紧部的一端与继电器的顶面抵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其特征在于:两个侧杆互相平行,分别用于对继电器上相对的两个侧面进行抵紧固定,且该两个侧面分别垂直于两个侧杆所形成的平面。
8.一种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插座、安装在继电器插座上的继电器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卡簧紧固件,继电器插座的两侧设置有卡槽,卡簧紧固件通过卡勾扣入卡槽限位,从而使得侧杆对继电器的侧面进行抵紧固定,顶杆对继电器的顶面进行抵紧固定,从而将继电器固定在继电器插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固定底板,PCB固定底板上设置有PCB线路板,继电器插座安装PCB线路板上,PCB线路板对应继电器插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继电器电连接的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PCB线路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侧板、右侧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15581.5U CN218788353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15581.5U CN218788353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88353U true CN218788353U (zh) | 2023-04-04 |
Family
ID=86503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15581.5U Active CN218788353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88353U (zh) |
-
2022
- 2022-11-11 CN CN202223015581.5U patent/CN2187883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788353U (zh) | 一种继电器的卡簧紧固件和继电器模组 | |
JPH0748389B2 (ja) | 印刷回路板用高密度電気コネクタ | |
CN214478028U (zh) | 插拔连接结构及插拔连接器 | |
CN218272591U (zh) | 一种能快速转换测试方案的子母测试板 | |
CN208738546U (zh) | 一种二合一插座 | |
CN108448225A (zh) | 一种天线阵子 | |
CN20147852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282435U (zh) | 电连接器、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3642115U (zh) | 一种led灯光源板连接器 | |
CN211186266U (zh) | 一种键盘板安装组件和桌上升降平台 | |
CN208637712U (zh) | 一种防脱连接器 | |
CN208240593U (zh) | 小型断路器模块化汇流底座 | |
CN208923460U (zh) | 一种电线连接端子 | |
CN221353203U (zh) | 一种可双面插type-c连接器 | |
CN216623374U (zh) |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 |
CN2360997Y (zh) | 背对背连接器 | |
CN205790434U (zh) | 接线端子安装结构 | |
CN218605589U (zh) | 一种桌屏及桌子 | |
CN2917024Y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21747513U (zh) | 一种插座结构 | |
CN219180879U (zh) | 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小电流电源插座 | |
CN211047632U (zh) | 一种电路板的安装结构 | |
CN220358375U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 | |
CN22199073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插接式结构 | |
CN222440480U (zh) | 一种可靠连接的夹簧结构及继电器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