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3374U -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 Google Patents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3374U
CN216623374U CN202123453680.7U CN202123453680U CN216623374U CN 216623374 U CN216623374 U CN 216623374U CN 202123453680 U CN202123453680 U CN 202123453680U CN 216623374 U CN216623374 U CN 216623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helf
fixing device
clamping portion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36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军鲁
孙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dea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36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3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3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3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其中,层架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安装柱和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柱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孔;所述夹持组件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所述挂孔,所述夹持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限位所述层架的相对表面。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层架安装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零售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背景技术
零售柜内安装有层架,目前市场上的层架大都需要从层架上方打螺钉实现层架的固定,但是,由于零售柜内空间有限等原因,当员工操作时,常常会因为柜体内部无法看清而影响操作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层架固定装置,旨在提高层架安装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层架固定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
安装柱,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孔;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所述挂孔,所述夹持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限位层架的相对表面。
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座和限位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且具有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限位件上具有所述第二夹持部。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座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座本体两侧的插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挂孔,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以支撑所述层架。
可选地,所述插接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座本体,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段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段穿过所述挂孔,所述限位段抵持于所述安装柱背离所述座本体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与所述座本体连接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安装柱抵接以对所述支撑座进行固定定位。
可选地,所述止挡部包括与所述座本体连接并对称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与所述安装柱的相对表面相抵接,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层架运动的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座本体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连接有加强肋。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有插孔,所述限位件包括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主体部插设于所述插孔,并与所述座本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以抵压所述层架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插孔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接触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
可选地,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插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接触的第二导向斜面。
可选地,所述插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座本体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座本体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主体部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安装柱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锁紧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形成有避让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零售柜,该智能零售柜包括柜体、层架和如上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柜体内固定有所述层架固定装置,所述层架固定装置内的两个夹持模块对称夹持于所述层架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柱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挂孔,夹持组件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挂孔,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设置层架的安装高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夹持组件通过挂孔可拆卸地固定于安转柱,安装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夹持组件拆装的便利性,其中,夹持组件具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可以在增大夹持组件与层架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进一步限制层架的运动,提高层架安装的牢固性以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层架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层架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夹持模块的仰视图;
图7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座的俯视图;
图9为限位件的正视图;
图10为限位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49638500000031
Figure BDA000344963850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层架固定装置。
参照图1至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层架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夹持模块100,其中,夹持模块100包括安装柱10和夹持组件,安装柱10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孔10a;夹持组件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挂孔10a,夹持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用于夹持限位层架200的相对表面。
可以理解的,用户可以根据层架200的大小结构而设置夹持模块100的数量,并且通过至少两个夹持模块100共同夹持于所述层架200的相对两侧,这样设置能够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夹持模块100包括安装柱10和夹持组件,其中,安装柱10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孔10a,也即,夹持组件可以根据高度需求选择其中一个挂孔10a进行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此有利于配合用户身高,且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而完成夹持组件的安装。当然在具有多个夹持组件时,多个夹持组件同样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对应的挂孔10a进行固定连接,如此安装柱10上间隔连接有夹持组件而实现多个层架200的安装,提高夹持模块100的实用性。具体地,夹持组件通过挂孔10a连接于安装柱10上,其安装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有利于提高夹持组件拆装的便利性,克服安装环境过暗导致工人安装不方便问题,进而提高层架固定装置的实用性;更具体地,夹持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便于夹持组件通过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共同夹持限位层架200,也即,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能够分别抵压层架200的相对表面,在增大夹持组件与层架200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进一步限制层架200的运动,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柱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挂孔10a,夹持组件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挂孔10a,便于用户根据需求设置层架200的安装高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夹持组件通过挂孔10a可拆卸地固定于安转柱,安装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夹持组件拆装的便利性,其中,夹持组件具有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可以在增大夹持组件与层架200的接触面积的同时进一步限制层架200的运动,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牢固性以及可靠性。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座20和限位件30,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固定连接,且具有第一夹持部23,限位件30上具有第二夹持部33,可以理解,安装柱10、支撑座20和限位件30三者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成一整体,从而提高安装柱10、支撑座20和限位件30之间的连接强度,其中,可以通过例如螺钉连接、凹凸镶嵌、卡接等连接方式将三者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夹持模块100结构的可靠性,以及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牢固性。更进一步地,夹持模块100由安装柱10、支撑座20和限位件30装配而成,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利于降低成本,以及提高装配效率。
具体地,结合参照图2、图3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座20包括座本体21,以及分别连接于座本体21两侧的插接部22和第一夹持部23,插接部22插入挂孔10a,第一夹持部23用以支撑层架200。可以理解的,将插接部22和第一夹持部23分别连接于座本体21的相对两侧,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支撑座20结构的稳定性,即作用于座本体21的相对两侧,使得座本体21的相对两侧受力均匀,延长支撑座20的寿命,同时便于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固定连接,以及支撑限位层架200;其中,插接部22插入挂孔10a,能够进一步增大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的接触面积,避免支撑座20因外力作用脱离安装柱10而导致连接失效,提高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插接部22包括呈角度设置的连接段22a和限位段22b,连接段22a的一端连接于座本体21,连接段22a的另一端与限位段22b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段22a穿过挂孔10a,限位段22b抵持于安装柱10背离座本体21的表面。如此设置,当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连接时,只需将插接部22插入挂孔10a即可,此时连接段22a穿设于挂孔10a,并在重力作用下抵压挂孔10a的孔壁,限位段22b穿过挂孔10a并紧密抵持安装柱10背离座本体21的表面,从而增大支撑座与安装座10的接触面积,实现支撑座20的稳定安装;具体地,连接段22a和限位段22b呈角度设置,连接段22a和限位段22b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挂孔10a的孔壁与安装柱10表面的角度相适配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挂孔10a垂直贯穿安装柱10的表面,此时连接段22a与限位段22b相互垂直设置,当插接部22连接于安装座10的挂孔10a时,插接部22与挂孔10a的紧密贴合,能够进一步使得插接部22与安装柱10紧密连接,提高支撑座20安装的稳定性,更具体地,挂孔10a为方孔,能够增大连接段22a与安装柱10的连接面积,并且能够避免插接部22于挂孔10a内发生旋转运动,进一步提高支撑座20安装的稳定性。同理,连接段22a与座本体21表面之间的角度也可根据挂孔10a的孔壁与安装柱10表面的角度相适配设置。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段22a和限位段22b之间的夹角可大于90°。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挂孔10a可为不规则孔。
结合参照图2、图5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座20还包括与座本体21连接的止挡部25,止挡部25用于与安装柱10抵接以对支撑座20进行固定定位。可以理解的,当支撑座20通过插接部22插入挂孔10a以实现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的连接时,为了避免支撑座20会相对于安装柱10进行运动,即连接段22a于挂孔10a内进行旋转或平移等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座本体21连接的止挡部25,进一步止挡座本体21的运动,提高支撑座20的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7,止挡部25包括与座本体21连接并对称设置的第一凸块25a和第二凸块25b,第一凸块25a和第二凸块25b分别与安装柱10的相对表面相抵接,插接部22位于第一凸块25a和第二凸块25b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一凸块25a、第二凸块25b以及插接部22均连接于座本体21面向安装柱10的表面,如此设置,当插接部22连接于安装柱10的挂孔10a时,第一凸块25a和第二凸块25b共同夹持安装柱10相对两侧的表面,便于支撑座20的安装,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座20与安装柱10连接的稳定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凸块25a和第二凸块25b可对称安装于座本体21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第一夹持部2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层架200运动的限位部23a,进一步固定层架200于第一夹持部23上,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牢固性。也即,结合参照图6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限位部23a为在第一夹持部23上开设的限位孔,此时层架200上可设置有适配所述限位孔的限位柱,通过限位孔和限位柱的装配连接,进一步减少层架200相对于支撑座20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且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层架200因晃动而脱离支撑座20,提高夹持模块100的使用安全性和安装牢固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一实施例中,限位部23a可为在第一夹持部23面向层架200的表面设置的限位柱,此时层架200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限位柱的限位孔。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限位部23a为在第一夹持部23上开设第一限位孔,此时层架200上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第二限位孔,第一夹持部23与层架200通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进行连接固定。
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座本体21与第一夹持部23之间连接有加强肋26。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支撑座20的结构强度,从而避免第一夹持部23因层架200以及放置于层架200上的物品等重量过重而发生断裂的情况发生,延长支撑座20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夹持部23背离层架200的一侧对称设置两个加强肋26,该加强肋26与座本体21进行连接固定,进一步提高支撑座20的结构强度,其中,加强肋26和座本体21可为一体结构。
参照图2至3和图5至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3形成有插孔24,限位件30包括主体部31和第二夹持部33,主体部31插设于插孔24,并与座本体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夹持部33用以抵压层架200背离第一夹持部23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支撑座20与限位件30通过插孔24进行插接固定,并且支撑座20的第一夹持部23和限位件30的第二夹持部33共同夹持限位层架200的相对表面,实现夹持组件的夹持作用,结构简单,装配操作便捷,能够提高夹持模块100安装的便利性。具体地,第二夹持部33由主体部31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翻折形成,便于限位件30通过第二夹持部33抵压层架200,达到第二夹持部33与第一夹持部23共同夹持层架200的目的,实现层架200的稳定安装;其中,主体部31和座本体21可以通过例如螺钉连接、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以便对夹持组件进行拆装和替换,提高夹持组件装配的便利性,以及提高夹持模块100的实用性。
参照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32a和第二侧面32b,插孔24形成有分别与第一侧面32a和第二侧面32b接触的第一限位面24a和第二限位面24b,在远离第二夹持部33的方向上,第一侧面32a和第二侧面32b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如此,当限位件30插入插孔24时,由第一侧面32a和第一限位面24a相抵接,第二侧面32b与第二限位面24b相抵接,实现限位件30和支撑座20的相互固定,同时,能够实现对限位件30的运动位置的限制,进而有利于限位件30与支撑座20的进一步连接固定;而在远离第二夹持部33的方向上,第一侧面32a和第二侧面32b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有利于主体部31与插孔24之间的对位以及便于主体部31的插入,减少主体部31与支撑座20之间的碰撞,提高限位件30的安装精度和安装效率。
具体地,第一侧面32a和第二侧面32b为平面,便于加工以及有利于主体部31与插孔24之间的相互抵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2a和第二侧面32b也可以是弧面。
参照图5、图8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31具有第一导向斜面32c,插孔24形成有与第一导向斜面32c接触的第二导向斜面24c。如此设置,有利于主体部31沿第二导向斜面24c插入插孔24中,并且通过第一导向斜面32c和第二导向斜面24c之间的相互配合,进一步限定限位件30的移动位置,避免限位件30的过度插入,从而影响层架200以及夹持组件的安装。
具体地,插孔24由上至下贯穿座本体21和第一夹持部23的连接处。可以理解的,插孔24由上至下的贯穿,有利于限位件30能够由上至下插入所述插孔24,使得第一夹持部23和第二夹持部33分别夹持层架2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而第一夹持部23起支撑层架200的作用,第二夹持部33起抵压层架200于第一夹持部23的作用,从而限制层架200的上下运动,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稳固性。
参照图2至3、图7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座本体2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a,主体部31开设有对应第一连接孔21a的第二连接孔31a。以及,安装柱10开设有对应第一连接孔21a的锁紧孔10b。可以理解的,当支撑座20通过插接部22连接于挂孔10a时,第一连接孔21a能够与锁紧孔10b对齐设置,接着将层架200放置于第一夹持部23后,限位件30由上至下插入插孔24内,且插入至第二连接孔31a能够与第一连接孔21a相对齐设置,便于安装座10、支撑座20以及限位件30的连接,进而能够通过一螺钉40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1a、第一连接孔21a和锁紧孔10b进行连接,实现安装柱10、支撑座20以及限位件30三者的连接固定,其结构简单,装配操作方便,且三者之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夹持模块100的可靠性以及层架200安装的牢固性。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柱10、支撑座20以及限位件30可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具体地,锁紧孔10b为翻边攻丝孔,提高螺钉40与安装柱10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33背离主体部31的一侧形成有避让斜面33a。当第二夹持部33抵压层架200的上表面时,第二夹持部33上的避让斜面33a能够减少第二夹持部33与置于层架200的物品发生碰撞而损坏等情况发生。亦或者,当层架200的相对两侧设有避让口时,第二夹持部33可伸入该避让口,而第二夹持部33上的避让斜面33a能够使得第二夹持部33顺利地插入插孔24,且卡入所述避让口,提高限位件30安装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零售柜,该智能零售柜包括柜体、层架200和层架固定装置,该层架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智能零售柜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柜体内固定有层架固定装置,层架固定装置内的两个夹持模块100对称夹持于层架200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的,柜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置有多个夹持模块100,其中,多个夹持模块100对称夹持于层架200的相对两侧,有利于提高层架200安装的稳定性,具体地,夹持模块100的安装柱10固定连接于容纳空间内,通过在安装柱10上固定多个夹持组件,使得柜体内可间隔安装多个层架200而分隔容纳空间,进而提高智能零售柜的储存能力,同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各层架200之间的距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提高智能零售柜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
安装柱,在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孔;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可选择性地连接于一所述挂孔,所述夹持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限位层架的相对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支撑座和限位件,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安装柱固定连接,且具有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限位件上具有所述第二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座本体,以及分别连接于座本体两侧的插接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挂孔,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以支撑所述层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包括呈角度设置的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座本体,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段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段穿过所述挂孔,所述限位段抵持于所述安装柱背离所述座本体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与所述座本体连接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安装柱抵接以对所述支撑座进行固定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包括与所述座本体连接并对称设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与所述安装柱的相对表面相抵接,所述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层架运动的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本体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连接有加强肋。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有插孔,所述限位件包括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主体部插设于所述插孔,并与所述座本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以抵压所述层架背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插孔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接触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插孔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接触的第二导向斜面。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座本体和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连接处。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本体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主体部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连接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锁紧孔。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背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形成有避让斜面。
17.一种智能零售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层架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架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柜体内固定有所述层架固定装置,所述层架固定装置内的两个夹持模块对称夹持于所述层架的相对两侧。
CN202123453680.7U 2021-12-31 2021-12-31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Active CN216623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3680.7U CN216623374U (zh) 2021-12-31 2021-12-31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3680.7U CN216623374U (zh) 2021-12-31 2021-12-31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3374U true CN216623374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86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3680.7U Active CN216623374U (zh) 2021-12-31 2021-12-31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3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85493A1 (en) Sliding rail mounting arrangement
US20050285492A1 (en) Sliding rail mounting structure
US7243887B2 (en) Suspension system
US20120013236A1 (en) Rack for cabinet
KR101836149B1 (ko) 가구용 선반의 지지장치
CN216623374U (zh) 层架固定装置和智能零售柜
CN201421579Y (zh) 电源供应器固定结构
CN111743333A (zh) 层板托
CN109764623B (zh) 可调式搁物架以及使用该可调式搁物架的冰箱
CN215186609U (zh) 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和组装结构
CN214606764U (zh) 一种白板
CN211202534U (zh) 一种快速安装支架
EP1656049B1 (en) A system for detachable suspension of shelves
KR200368931Y1 (ko) 포스트형 조립식 선반
CN217243982U (zh) 一种组合式配菜盘挂架和配菜盘
CN216080598U (zh) 一种层架支撑架及包括其的冷柜
CN215014834U (zh) 一种衣帽间
CN212787974U (zh) 层板托
CN216822393U (zh) 一种抗变形层板结构
CN215173483U (zh) 快速拆装式显示器支架结构
CN218894262U (zh) 一种单元式幕墙用挂接装置
CN219680296U (zh) 一种衣帽架底座
CN21553284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轻型货架
CN218076344U (zh) 立柱与平台的连接结构
CN215604630U (zh) 一种口红展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