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3746U - 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83746U CN218783746U CN202222632991.8U CN202222632991U CN218783746U CN 218783746 U CN218783746 U CN 218783746U CN 202222632991 U CN202222632991 U CN 202222632991U CN 218783746 U CN218783746 U CN 2187837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lexible
- connecting plate
- ear
- ear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涉及光伏技术领域,以解决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过多,影响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所述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包括:基板、连接板和耳板。连接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贯穿连接板的贯通槽,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沿第一方向,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在基板上。耳板设置于基板,耳板穿过贯通槽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耳板被贯通槽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用于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装置的柔性支架以及包括上述柔性支架的柔性光伏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柔性光伏系统通常包括柔性支架和其他构件。上述柔性支架一般包括柔性索、多个支撑杆和多个连接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每个支撑杆对应通过一个连接件与柔性索连接。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每一支撑杆与柔性索的连接牢固程度均会受与支撑杆对应的连接件影响。因此,柔性支架中使用的连接件的数量越多,对支撑杆与柔性索的连接牢固程度影响越大。
基于此,利用现有技术的设置连接方式,上述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过多,影响柔性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用于减少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的数量,以确保柔性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该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包括:基板、连接板和耳板。连接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贯穿连接板的贯通槽,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沿第一方向,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在基板上。耳板设置于基板,耳板穿过贯通槽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耳板被贯通槽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用于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为了便于描述后文简称为连接装置)中,由于耳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用于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此时,至少两个支撑杆可以固定在同一耳板上,即至少两个支撑杆可以连接设置于同一连接装置上。基于此,不仅可以减少连接装置的数量,以节省后期检修连接装置时的人力物力。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个支撑杆与一个连接装置对应连接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至少两个支撑杆连接设置于同一连接装置上时,至少两个支撑杆施加在连接装置上的部分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以确保连接装置和支撑杆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柔性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由于现有技术中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来源于每一个连接装置,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至少两个支撑杆可以共用一个连接装置,减少了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可以提高柔性支架的稳定性。此外,上述连接装置仅包括基板、连接板和耳板三部分,使得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连接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
此时,不仅可以使耳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受到的作用力基本一致或一致,以确保耳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还可以增加耳板用于固定支撑杆的位置,提高连接装置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耳板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紧固孔分别位于耳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与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紧固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紧固孔配合其他紧固件便可以实现耳板和支撑杆的紧固连接,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此时,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耳板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连接板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相比于耳板和连接板的纵剖面为,长度等于上述梯形长底边的长度,宽度等于上述梯形高度的矩形的情况,节省了耳板和连接板的制作材料,进而降低了耳板和连接板的制作成本。进一步地,由于耳板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此时,梯形耳板中相对凸出的部分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用于引导耳板贯穿贯通槽,提高连接装置的组装速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耳板的梯形纵剖面的短底边和连接板的梯形纵剖面的长底边均位于基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相对于耳板和连接板的长底边均位于基板上,在使用时,连接板的短底板靠近耳板的安装位置,可以减少对施工、安装工作的阻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耳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第一阻挡板设置于连接板的第二端,第一阻挡板与耳板的第一端抵接。第二阻挡板设置于耳板的第二端,第二阻挡板与连接板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阻挡板用于将耳板进一步限定在贯通槽内,阻止耳板相对于连接板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提高耳板与连接板连接的牢固性。上述第二阻挡板不仅可以用于限定耳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对大小,以使上述两部分之间的比例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还可以避免未贯穿连接板的部分耳板贯穿连接板,以进一步提高耳板与连接板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贯通槽位于连接板的中心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使位于贯通槽两侧的连接板受到的作用力基本一致或一致,以确保连接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而延长连接板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基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分别位于耳板的两侧,用于固定柔性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利用固定孔配合其他固定件便可以实现基板和柔性索的紧固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支撑杆、柔性索的连接。并且,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此时,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基板分别与耳板和连接板相互垂直,耳板和连接板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基板和耳板可以用于连接相互垂直的柔性索和支撑杆。进一步地,由于基板、连接板与耳板互相垂直,可以提高三者的稳定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基板(或耳板)与水平面平行时,耳板(或基板)与水平面垂直。此时,有利于工作人员将基板或耳板作为基准连接其他构件,简单方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架。该柔性支架包括柔性索、支撑杆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连接柔性索和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支架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此外,在上述柔性支架中,由于至少两个支撑杆连接设置于同一连接装置上,此时,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设置在柔性索上的支撑杆的连接点数量。基于此,可以减少相邻两个连接装置因柔性索带来的振动延迟数量,即减少柔性支架因振动延迟引发的危险,提高了柔性支架的稳定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系统。该柔性光伏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柔性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光伏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支架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板和第二阻挡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板、连接板和第一阻挡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光伏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装置, 10-基板, 100-第一容错槽,
101-固定孔, 11-连接板, 110-贯通槽,
H-高度方向, L-长度方向, 12-耳板,
120-第一部分, 121-第二部分, 122-紧固孔,
13-第一阻挡板, 130-第二容错槽, 14-第二阻挡板,
2-支撑杆, 3-柔性索, 5-过渡件,
6-光伏组件, A-第一方向, B-第二方向,
C-第三方向, W-宽度方向, D-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参见图1至图4,该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1可以包括:基板10、连接板11和耳板12。连接板11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A延伸且沿第二方向B贯穿连接板11的贯通槽110,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相互垂直。沿第一方向A,连接板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板11的第一端固定在基板10上。耳板12设置于基板10,耳板12穿过贯通槽110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耳板12被贯通槽110分隔为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均用于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2。
上述耳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焊接、粘结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耳板与连接板在交界处焊接连接。进一步地,参见图1至图3,沿基板10的宽度方向W,在基板10的部分区域开设有沿基板10的厚度方向D贯穿基板10的第一容错槽100,第一容错槽100与贯通槽110连通。此时,利用上述第一容错槽100和贯通槽110形成的空间,有利于耳板12贯穿连接板11,降低组装难度。
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简单描述连接装置的具体使用方式。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参见图1至图4,将连接装置的基板10设置在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柔性索3上。由于耳板12穿过贯通槽110与连接板11固定连接,且耳板12被贯通槽110分隔为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耳板12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分别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2。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1(为了便于描述后文简称为连接装置1)中,由于耳板12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均用于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2,此时,至少两个支撑杆2可以固定在同一耳板12上,即至少两个支撑杆2可以连接设置于同一连接装置1上。基于此,不仅可以减少连接装置1的数量,以节省后期检修连接装置1时的人力物力。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个支撑杆2与一个连接装置1对应连接的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至少两个支撑杆2连接设置于同一连接装置1上时,至少两个支撑杆2施加在连接装置1上的部分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以确保连接装置1和支撑杆2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柔性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地,由于现有技术中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来源于每一个连接装置1,但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至少两个支撑杆2可以共用一个连接装置1,减少了柔性支架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可以提高柔性支架的稳定性。此外,上述连接装置1仅包括基板10、连接板11和耳板12三部分,使得连接装置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图3,上述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沿连接板11的高度方向H对称设置。
此时,不仅可以使耳板12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受到的作用力基本一致或一致,以确保耳板12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还可以增加耳板12用于固定支撑杆的位置,提高连接装置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图2和图4,上述耳板12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122,紧固孔122分别位于耳板12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用于与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2紧固连接。
利用紧固孔122配合其他紧固件便可以实现耳板12和支撑杆2的紧固连接,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此时,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示例性的,上述紧固件可以是螺栓等。进一步地,上述多个紧固孔122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沿第三方向C呈直线排布或沿垂直于第三方向C呈直线排布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耳板12上开设有两个沿第三方向C呈直线分布的紧固孔122。当两个紧固孔122均用于连接支撑杆2时,可以使耳板12两侧受力平衡,以确保连接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图4,上述耳板12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连接板11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
参见图1至图4,相比于耳板12和连接板11的纵剖面为,长度等于上述梯形长底边的长度,宽度等于上述梯形高度的矩形的情况,节省了耳板12和连接板11的制作材料,进而降低了耳板12和连接板11的制作成本。进一步地,由于耳板12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此时,梯形耳板中相对凸出的部分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用于引导耳板12贯穿贯通槽110,提高连接装置1的组装速度。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描述的梯形可以为大致梯形也可以是数学中定义的梯形。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上述耳板12的梯形纵剖面的短底边和连接板11的梯形纵剖面的长底边均位于基板10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相对于耳板12和连接板11的长底边均位于基板10上,在使用时,连接板11的短底板靠近耳板12的安装位置,可以减少对施工、安装工作的阻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图3,上述耳板1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阻挡板13和第二阻挡板14。第一阻挡板13设置于连接板11的第二端,第一阻挡板13与耳板12的第一端抵接。第二阻挡板14设置于耳板12的第二端,第二阻挡板14与连接板11抵接。
参见图1至图3,上述第一阻挡板13用于将耳板12进一步限定在贯通槽110内,阻止耳板12相对于连接板11在第一方向A上运动,以提高耳板12与连接板11连接的牢固性。上述第二阻挡板14不仅可以用于限定耳板12的第一部分120和第二部分121的相对大小,以使上述两部分之间的比例满足实际需要,同时还可以避免未贯穿连接板11的部分耳板12贯穿连接板11,以进一步提高耳板12与连接板11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参见图1至图3,在第一阻挡板13上开设有第二容错槽130,第二容错槽130与贯通槽110连通。此时,利用上述第一容错槽100、第二容错槽130和贯通槽110形成的空间,更便于耳板12贯穿连接板11,以进一步降低组装难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3,沿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L,贯通槽110位于连接板11的中心位置。
此时,可以使位于贯通槽110两侧的连接板11受到的作用力基本一致或一致,以确保连接板11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而延长连接板11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至图4,上述基板10上开设有固定孔101,固定孔101分别位于耳板12的两侧,用于固定柔性索。
利用固定孔101配合其他固定件便可以实现基板10和柔性索3的紧固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对支撑杆2、柔性索3的连接。并且,该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此时,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后期检修维护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示例性的,上述固定件可以是螺栓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1,上述基板10分别与耳板12和连接板11相互垂直,耳板12和连接板11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基板10和耳板12可以用于连接相互垂直的柔性索3和支撑杆2。进一步地,由于基板10、连接板11与耳板12互相垂直,可以提高三者的稳定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基板10(或耳板12)与水平面平行时,耳板12(或基板10)与水平面垂直。此时,有利于工作人员将基板10或耳板12作为基准连接其他构件,简单方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支架。参见图4,该柔性支架可以包括柔性索3、支撑杆2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1,连接装置1连接柔性索3和支撑杆2。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支架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1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此外,在上述柔性支架中,由于至少两个支撑杆2连接设置于同一连接装置1上,此时,相比于现有技术,减少了设置在柔性索3上的支撑杆2的连接点数量。基于此,可以减少相邻两个连接装置1因柔性索3(应理解,柔性索具有弹性)带来的振动延迟数量,即减少柔性支架因振动延迟引发的危险,提高了柔性支架的稳定性。应理解,上述连接装置1用于连接柔性索3和支撑杆2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粘结、利用绳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柔性支架中的多个支撑杆2一端与同一连接装置1固定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系统。该柔性光伏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柔性支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光伏系统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支架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见图4,上述柔性光伏系统可以包括柔性支架,过渡件5和光伏组件6。上述过渡件5设置于柔性索3上,过渡件5与连接装置1一一对应。固定件同时贯穿光伏组件6上的连接孔、过渡件5上的连接孔和基板上的固定孔,以便于利用固定件将光伏组件6、过渡件5和基板连接固定在一起。由于光伏组件6和基板连接,支撑杆2和耳板连接。因此,光伏组件6和支撑杆可以通过同一个连接装置1连接在柔性索3上。此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6和支撑杆2分别通过具有一定距离的两个连接装置1连接,弱化了因柔性索3振动带来的振动延迟,使光伏组件6和支撑杆2的振动基本一致或一致,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稳固该柔性光伏系统,以确保柔性光伏系统的安全性。示例性的,上述过渡件5可以是抱箍。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贯通槽,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沿第一方向,所述连接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耳板,设置于所述基板;所述耳板穿过所述贯通槽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耳板被所述贯通槽分隔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用于固定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连接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所述紧固孔分别位于所述耳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用于与柔性支架所包括的支撑杆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所述连接板的纵剖面的形状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的梯形纵剖面的短底边和所述连接板的梯形纵剖面的长底边均位于所述基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一阻挡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阻挡板与所述耳板的第一端抵接;
第二阻挡板,设置于所述耳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阻挡板与所述连接板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所述贯通槽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耳板的两侧,用于固定柔性索。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分别与所述耳板和所述连接板相互垂直;所述耳板和所述连接板相互垂直。
10.一种柔性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索、支撑杆以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柔性索和所述支撑杆。
11.一种柔性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32991.8U CN218783746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632991.8U CN218783746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83746U true CN218783746U (zh) | 2023-03-31 |
Family
ID=8571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32991.8U Active CN218783746U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83746U (zh) |
-
2022
- 2022-10-08 CN CN202222632991.8U patent/CN2187837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783746U (zh) | 一种用于柔性支架的连接装置、柔性支架和柔性光伏系统 | |
WO2024140004A1 (zh) |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 |
CN215710924U (zh) | 一种便于多方位调整安装的导轨连接结构 | |
CN210074679U (zh) | 一种固线器 | |
CN215528455U (zh) | 电缆终端平台 | |
CN217054889U (zh) | 用于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门机梁及站台屏蔽门 | |
CN220190785U (zh) | 连接件、固定组件及光伏装置 | |
JP2017066806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構造、設置方法、及びその設置構造を用いた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 |
CN216969334U (zh) | 一种后处理装置固定结构及车辆 | |
CN210867065U (zh) | 一种新型梯式桥架装置 | |
CN219627303U (zh) | 一种槽式桥架连接机构 | |
CN203660969U (zh) | 光伏支架 | |
CN215322402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电池组安装支架以及汽车 | |
CN213541694U (zh) | 一种复合支架垫块 | |
CN218868144U (zh) |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 |
CN217105845U (zh) | 一种应用于bipv的光伏板安装装置 | |
CN212258847U (zh) | 一种bipv系统 | |
CN221597294U (zh) | 一种高强度改进型电缆桥架 | |
CN220665823U (zh) | 用于盾构隧道内防止电机车轨道位移的轨枕 | |
CN217307224U (zh) |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线槽伸缩结构 | |
CN214941549U (zh) | 一种天花板安装结构 | |
CN221120575U (zh) | 一种连接装置和光伏系统 | |
CN221479216U (zh) | 对重导轨支架 | |
CN209766498U (zh) | 一种电芯支架 | |
CN221487296U (zh) | 一种具有高承载力的铝合金桥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