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3255U - 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3255U
CN218783255U CN202222191750.4U CN202222191750U CN218783255U CN 218783255 U CN218783255 U CN 218783255U CN 202222191750 U CN202222191750 U CN 202222191750U CN 218783255 U CN218783255 U CN 218783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harging
assembly
pow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17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豆仁义
王进顺
朱方跃
尹豪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DE1020231013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DE102023101314A1/de
Priority to JP2023006665A priority patent/JP2023107746A/ja
Priority to KR1020230008499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14213A/ko
Priority to FR2300616A priority patent/FR3132056A1/fr
Priority to US18/100,980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881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3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32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电座,包括连接端组件和可拆卸连接至连接端组件的充电端组件。当充电端组件安装至所述连接端组件后,连接端组件的连接端壳体中的数个第二插孔分别与充电端组件的充电端壳体中的数个第一插孔对齐并连通,并且其中,连接端组件中的数个电源端子后部分别与充电端组件中的数个电源端子前部相连接。当充电端组件从连接端组件被拆除时,数个电源端子前部被保持在充电端壳体中并与其一起与连接端组件分离。本实用新型能更换受到磨损的端子,从而节省成本,并且能对所有端子容易地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座,尤其涉及用于与充电枪配合工作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充电座中的各种端子(包括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前端用于与充电枪上的对配端子对配,而后端用于与线缆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座中的各种端子不容易更换,不能适应插拔磨损所带来的需要经常更换端子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其包括充电端组件和连接端组件。充电端组件包括充电端壳体和数个电源端子前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设有数个第一插孔,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每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一插孔的一个中。所述连接端组件包括连接端壳体和数个电源端子后部,所述连接端壳体中设有数个第二插孔,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后部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二插孔的一个中。所述充电端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连接端组件。当所述充电端组件安装至所述连接端组件后,所述数个第二插孔分别与所述数个第一插孔对齐并连通,并且其中,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后部分别与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相连接。当所述充电端组件从所述连接端组件被拆除时,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被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并与其一起与所述连接端组件分离。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第一插孔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配合连接。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所述电源端子前部外周设置的凹陷结构和所述充电端壳体中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上设置的第一卡扣,用于卡接在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将所述电源端子前部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包括一对所述第一卡扣,所述一对第一卡扣相对于所述电源端子前部对称设置。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充电端壳体还包括第一操作窗口,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操作窗口对所述第一卡扣进行操作,以将所述电源端子前部从所述充电端壳体释放。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数个信号端子,所述数个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一插孔的一个中。当所述充电端组件安装至所述连接端组件后,所述数个信号端子分别伸入所述第二插孔的相应的第二插孔中。当所述充电端组件从所述连接端组件被拆除时,所述数个信号端子被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并与其一起与所述连接端组件分离。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数个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第一插孔之间通过第二卡扣结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所述充电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孔壁上设置的台阶和所述信号端子设有突出外周表面的第二卡扣,第二卡扣设置为可抵顶所述台阶,用于将所述信号端子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信号端子为冲压一体件。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充电端壳体还包括第二操作窗口,用于经由所述第二操作窗口对所述第二卡扣进行操作,以将所述信号端子从所述充电端壳体释放。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第一插孔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配合连接。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每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数个第一插孔的一个中。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充电端组件和所述连接端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还包括数个第一密封件,所述数个第一密封件分别将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密封在所述连接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中。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数个第一密封件包括数个密封套,分别将所述数个电源端子的后端与所述连接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之间的间隙密封。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数个第一密封件还包括数个密封塞,所述数个密封塞将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后部的内部密封。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还包括数个第二密封件,所述数个第二密封件分别将所述数个信号端子密封在所述连接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中。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座,所述第二密封件为一体件,并包括外密封部和内密封部。外密封部将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壳体的所述第二插孔之间的间隙密封。内密封部将所述信号端子的内部密封。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充电座的部分分解图;
图2A是图1A中的充电端组件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中的充电端组件的分解图;
图3A是图1A中的连接端组件的立体图;
图3B是图1A中的连接端组件的分解图;
图4A是沿图1A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B是沿图4A中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卡扣结构;
图4C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
图5A是沿图1A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图6A是图1A中的正极/负极端子的立体图;
图6B是图6A中的正极/负极端子的的剖视图;
图6C是图6A中的正极/负极端子的的分解图;
图7A是图1A中的接地端子的立体图;
图7B是图7A中的接地端子的剖视图;
图7C是图7A中的接地端子的分解图;
图8A是图1A中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图8B是图3A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引线架;
图8C是图8B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引线架中的弹片;
图9A是充电端组件与连接端组件还未组装好时沿着图1A中D-D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信号端子的引导脚与引线架中的弹片的位置关系;
图10A是充电端组件与连接端组件组装好时沿着图1A的D-D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0B是图10A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信号端子的引导脚与引线架中的弹片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图1A和1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座100的总体结构,其中,图1A是充电座100的立体图,图1B是充电座100的部分分解图。如图1A和1B所示,充电座100包括用于与充电枪对配的充电端组件110和用于与电缆连接的连接端组件150,充电端组件110和连接端组件150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充电座100。充电端组件110可拆卸地连接至连接端组件150。在图1A和1B所示的实施例中,充电端组件110与连接端组件15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数个紧固件160实现。
充电座100包括数个电源端子和数个信号端子140。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数个电源端子包括三个电源端子,即正极端子121、负极端子122和接地端子125,这些端子的结构大体上相似。数个信号端子140包括五个信号端子,这些端子的结构大体上相似。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前端用于与充电枪连接,后端用于与电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每个电源端子(即正极端子121、负极端子122和接地端子125中的每一个)分为可对配连接在一起的两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见图2A和2B)和电源端子后部320(见图3A和3B),这两部分分别设置在充电端组件110和连接端组件150中,并且在充电端组件110从连接端组件150拆卸时,位于充电端组件110中的电源端子的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会随同充电端组件110一起拆卸下来,而在充电端组件110与连接端组件150组装就位时,位于充电端组件110中的电源端子的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与位于连接端组件150中的电源端子的部分(即电源端子后部320)对配连接。电源端子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6A-6C(正极端子121/负极端子122)和7A-7C(接地端子125)。如图6A-6C和7A-7C所示,电源端子大致呈圆筒形,其包括电源端子前部220和电源端子后部320,电源端子前部220和电源端子后部320可拆卸地相互连接。每个信号端子140则为一个单体件,其设置在充电端组件110中,并在充电端组件110从连接端组件150拆卸时随同充电端组件110一起拆卸下来。由此,当充电端组件110从连接端组件150拆卸下来后,位于充电端组件110中的电源端子的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和信号端子140就能够根据需要被更换。信号端子140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8A,信号端子140大体上也呈圆筒形。
图2A-2B示出了充电端组件110的具体结构,其中图2A是充电端组件110的立体图,图2B是充电端组件110的分解图。如图2A和2B所示,充电端组件110包括充电端壳体210,充电端壳体210包括数个安装柱212和将数个安装柱212连接在一起的底座211,在每个安装柱212上形成有一个第一插孔215。充电端组件110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电源端子前部220和信号端子140。安装柱212的数量与电源端子前部220和信号端子140的总数量相对应,电源端子前部220和信号端子140分别位于数个安装柱212的第一插孔215中,并通过互配的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至数个第一插孔215的内壁,如图4B和5B所示。
图3A-3B示出了连接端组件150的具体结构,其中图3A是连接端组件150的立体图,图3B是连接端组件150的分解图。如图3A和3B所示,连接端组件150包括连接端壳体310,连接端壳体310包括数个安装柱312和容座311。容座310形成容腔318,用于容纳充电端组件110,并且包括将数个安装柱312连接在一起的基部319。在每个安装柱312上形成有一个第二插孔315。连接端组件150的第二插孔315的数量与充电端组件110的第一插孔215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个第二插孔315与一个相应的第一插孔215对齐并连通。连接端组件150还包括位于其中的电源端子的部分,即电源端子后部320,每个电源端子后部320设置在一个第二插孔315中。连接端组件150还包括引线架330,引线架330中设有引线,用于将信号端子140与充电座100的外部线路连接。引线架330位于连接端壳体310的后端,即远离充电端组件110的一端,信号端子140的后端能穿过一个相应的第二插孔315与引线架330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将结合图8A-9B详细介绍。
图4A-4C示出了电源端子与充电端壳体210和连接端壳体310的连接结构和密封结构,其中图4A是沿图1A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的B-B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C是图4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A-4C所示,每个电源端子前部220与相应的电源端子后部320相互连接,电源端子前部220的后端插入相应的电源端子后部320中,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这在图6A-6C也清楚示出。图4A-4C中示出的是正极端子121/负极端子122,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连接结构和密封结构同样适用于接地端子125。
电源端子前部220与充电端壳体210的第一插孔215的内壁(即安装柱212的形成第一插孔215的壁)之间的连接结构在图4B中清楚地示出。具体而言,电源端子前部220的外周设有环形的凹陷结构422(如图6A-6C更清楚地示出的),其从电源端子前部220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并围绕电源端子的轴线延伸。环形凹陷结构422靠近电源端子前部220的前端(即,远离电源端子后部320的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端子前部220的充电端壳体210上的第一插孔215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卡扣432。充电端壳体210的第一卡扣432与电源端子前部220的环形凹陷结构422形成互配的第一卡扣结构,用于允许电源端子前部220沿图2B和4B所示的从左向右的方向从充电端壳体210的后端(即,靠近连接端组件150的一端)插入相应的第一插孔215中,但阻止电源端子前部220沿从右向左的方向从相应的第一插孔215中退出。第一卡扣432为弹性的悬臂卡脚,其通过连接端连接至充电端壳体210上的第一插孔215的内壁,其自由端能够至少部分地卡入环形凹陷结构422中,并且第一卡扣432能够围绕其连接端偏转,从而使第一卡扣432具有弹性。当电源端子前部220在安装柱212的第一插孔215中组装就位时,第一卡扣432的自由端至少部分地卡入环形凹陷结构422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扣432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一对,而是只有一个,这也能实现上述充电端壳体210与电源端子前部220之间的连接。在设有第一卡扣432的实施例中,这一对第一卡扣432相对于电源端子前部220对称设置。
仍然如图4B所示,安装柱212上设有位于第一卡扣432附近的第一操作窗口450,操作者可以使用工具伸入第一操作窗口450中对第一卡扣432进行操作,使第一卡扣432向外偏转,以使得其自由端从电源端子前部220的环形凹陷结构422中移出,从而将电源端子前部220从充电端壳体210上释放,使其可以沿从右向左的方向从相应的第一插孔215中退出。由此,实现电源端子前部220与充电端壳体2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能够将两者保持在组装就位状态的同时,方便电源端子前部220的更换。在图4B和4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操作窗口450贯穿安装柱212的末端并延伸至第一卡扣432处。
如图4C所示,当电源端子前部220与电源端子后部320连接好之后,电源端子前部220的后端位于电源端子后部320中。充电座中设有第一密封件,用于将电源端子密封在连接端壳体310中的第二插孔315中。第一密封件包括密封套432,密封套432设置在电源端子后部320与接收其的连接端壳体310上的第二插孔315之间。密封套432套装在电源端子后部320上。密封套432适于被挤压在电源端子后部320的外壁和插孔315的内壁之间,以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如图6A-6C所示,电源端子后部320的外壁上还设有环形凹槽440,用于容纳密封套432的至少一部分,以更好地保持密封套432并更有利于实现密封效果。第一密封件还包括设置在电源端子后部320中的密封塞435,密封塞435插装在电源端子后部320的内腔中,用于密封电源端子后部320的内部,以防止水汽经过。
图5A-5B示出了信号端子140与充电端壳体210和连接端壳体310的连接结构和密封结构,其中图5A是沿图1A中的C-C线的剖视图,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5A-5B所示,信号端子140与充电端壳体210的第一插孔215之间通过互配的第二卡扣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具体而言,信号端子140上设有突出外周表面的第二卡扣510(如图8A更清楚地示出的),用于接收信号端子140的第一插孔215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530,第二卡扣510与台阶530形成互配的第二卡扣结构,用于允许信号端子140沿图2B和5B所示的从左向右的方向从充电端壳体210的后端(即,靠近连接端组件150的一端)插入相应的第一插孔215中,但阻止信号端子140沿从右向左的方向从相应的第一插孔215中退出。
台阶530包括径向阻挡面532和轴向阻挡面534,径向阻挡面532和轴向阻挡面534相交形成台阶形状,并分别可阻挡第二卡扣510相对于第一插孔215的径向向外移动和轴向向后移动。第二卡扣510设置为可抵顶台阶530。更具体而言,第二卡扣510为弹性悬臂,其通过连接端连接至的第一插孔215的内壁,其自由端能够至少部分地抵顶台阶530的径向阻挡面532和/或轴向阻挡面534,并且第二卡扣510能够围绕其连接端偏转,从而使第二卡扣510具有弹性。当信号端子140在安装柱212的第一插孔215中组装就位时,第二卡扣510的自由端至少部分地抵顶台阶530的径向阻挡面532和/或轴向阻挡面534,由此阻止信号端子140沿从右向左(即,从前向后)的方向从相应的第一插孔215中退出。
接收信号端子140的安装柱212在台阶530附近设有第二操作窗口540(结合图2A清楚示出),操作者可以使用工具伸入窗口540中对第二卡扣510进行操作,以将信号端子140从第一插孔215中释放,使其能从右向左从第一插孔215中退出。由此,实现信号端子140与充电端壳体2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信号端子140的更换。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台阶530至少部分地由第二操作窗口540的壁形成。第二操作窗口540贯穿安装柱212的末端并延伸至第二卡扣510处。
仍然如5A和5B所示,充电端组件110和连接端组件150连接好之后,信号端子140伸入连接端组件150的相应插孔315中。充电座中还设有第二密封件,用于将信号端子密封在连接端壳体310中的第二插孔315中。第二密封件包括外密封部520,外密封部520设置在信号端子140与接收其的连接端壳体310上的第二插孔315之间。外密封部520套装在信号端子140上。外密封部520适于被挤压在信号端子140的外壁和插孔315的内壁之间,以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件还包括内密封部550,内密封部550插装在信号端子140的内腔中,用于密封信号端子140的内部,以防止水汽经过。外密封部520与内密封部550经由信号端子140上开设的数个连通孔560一体形成。
由于充电座100在使用过程中与充电枪之间频繁插拔操作,导致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与充电枪接触的部位容易磨损而影响两者之间的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可拆卸的充电端组件110,可以容易地解决以上问题。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将充电座100分成两个可拆卸的部分(即,用于与充电枪对配的充电端组件110和用于与线缆连接的连接端组件150),将每个电源端子也分成两个可拆卸的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和电源端子后部320),电源端子前部220和信号端子140可拆卸地连接在充电端组件110的充电端壳体210中并能够随同充电端壳体210一起从连接端组件150拆卸下来。当出现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中的某一个或一些与充电枪接触的部位产生磨损的情况时,可以将充电端组件110整体从连接端组件150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出现磨损的电源端子前部220和/或信号端子140从充电端壳体210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只更换受到磨损的端子,从而节省成本,并且还能对所有端子(不仅是电源端子,还包括信号端子)容易地进行更换。
图6A-6C示出了电源端子中的正极端子121/负极端子122的具体结构。如图6A-6C所示,正极端子121/负极端子122的两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和电源端子后部320,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图7A-7C示出了电源端子中的接地端子125的具体结构。如图7A-7C所示,接地端子125的两部分,即电源端子前部220和电源端子后部320,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图8A示出了信号端子140的具体结构。如图8A所示,信号端子140为冲压一体件。信号端子140包括主体840,主体840大体呈圆筒状。信号端子140包括靠近连接端组件150的后端和远离连接端组件150的前端。信号端子140的后端上设有一对引导脚820,引导脚820自主体840的端面延伸而出,并且相对于主体840的外壁沿径向向内收缩。一对引导脚820沿径向相对设置,由此,一对引导脚820形成“八”字形状,并且一对引导脚820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信号端子140的主体840外壁的直径(即外径)。
图8B示出了图3A的剖视图,用于示出连接端组件150中的引线架330中与信号端子140的连接结构。图8C是图8B的局部放大图。如图8B和8C所示,引线架330中设有与信号端子140的数量对应的数对弹片830,每个信号端子140对应一对弹片830。信号端子140通过其主体840的外壁插入一对弹片830之间而实现信号端子140与引线架330的连接。一对弹片830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信号端子140的外壁的直径(径向外尺寸),以使弹片830以一定的弹力夹持在信号端子140的外壁上。
信号端子140的一对引导脚820用于偏置与该信号端子140对应的一对弹片830,使一对弹片830朝远离彼此的方向被偏置,由此引导信号端子的主体840的外壁插入这一对弹片830之间,实现信号端子140与引线架330的连接。
图9A和9B示出了充电端组件110中的信号端子140还未完全插入连接端组件150中相应插孔315中时,信号端子140与引线架330的一对弹片830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图9A是充电端组件与连接端组件还未组装好时沿着图1A中D-D线方向的剖视图,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图。图10A和10B示出了充电端组件110中的信号端子140完全插入连接端组件150中相应插孔315中时,信号端子140与引线架330的一对弹片830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图10A是图1A的D-D线的剖视图,图10B是图10A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9A和9B所示,一对弹片830处于组装前的位置,其中,“组装”是指将充电端组件110与连接端组件150组装成一体。在充电端组件110插入连接端组件150的过程中,信号端子140的一对引导脚820会逐渐插入处于组装前的位置的一对弹片830之间,并逐渐将一对弹片830相对于彼此撑开,直至信号端子140的主体840的外壁进入一对弹片830之间(如图10A和10B所示)。当充电端组件110与连接端组件150组装就位时,一对弹片830以一定弹性夹持在信号端子140的主体840的外壁上,到达其组装后的位置,实现信号端子140与引线架330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图中的实施例中示出了一对引导脚820,信号端子140上仅设置一个引导脚820也能起到引导信号端子140的主体840的外壁进入一对弹片830之间的作用,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的充电端组件110的充电座而言,通过在信号端子140上设置相对于信号端子140的主体840的外壁在径向上收缩的引导脚820,能够防止充电端组件110的信号端子140在插入连接端组件150上的相应插孔315中其主体810时将不期望的推力施加至连接端组件150的引线架330的处于组装前的位置的一对弹片830,从而能够保证弹片830到达预期的组装后的位置,以确保弹片830与信号端子140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这对于需要经常通过插拔来实现信号端子更换的充电座来说,尤其有利。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端组件,所述充电端组件包括充电端壳体和数个电源端子前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设有数个第一插孔,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每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一插孔的一个中;和
连接端组件,所述连接端组件包括连接端壳体和数个电源端子后部,所述连接端壳体中设有数个第二插孔,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后部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二插孔的一个中;
其中,所述充电端组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连接端组件;
当所述充电端组件安装至所述连接端组件后,所述数个第二插孔分别与所述数个第一插孔对齐并连通,并且其中,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后部分别与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相连接;
当所述充电端组件从所述连接端组件被拆除时,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被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并与其一起与所述连接端组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第一插孔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
所述电源端子前部外周设置的凹陷结构;和
所述充电端壳体中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上设置的第一卡扣,用于卡接在所述电源端子的所述凹陷结构中,将所述电源端子前部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所述第一卡扣,所述一对第一卡扣相对于所述电源端子前部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端壳体还包括第一操作窗口,用于经由所述第一操作窗口对所述第一卡扣进行操作,以将所述电源端子前部从所述充电端壳体释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端组件还包括数个信号端子,所述数个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一插孔的一个中;
其中,当所述充电端组件安装至所述连接端组件后,所述数个信号端子分别伸入所述第二插孔的相应的第二插孔中;并且
其中,当所述充电端组件从所述连接端组件被拆除时,所述数个信号端子被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并与其一起与所述连接端组件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个信号端子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第一插孔之间通过第二卡扣结构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
所述充电端壳体中所述第一插孔孔壁上设置的台阶;和
所述信号端子设有突出外周表面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设置为可抵顶所述台阶,用于将所述信号端子保持在所述充电端壳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端子为冲压一体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端壳体还包括第二操作窗口,用于经由所述第二操作窗口对所述第二卡扣进行操作,以将所述信号端子从所述充电端壳体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至少一个与相应的第一插孔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结构配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前部中的每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数个第一插孔的一个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端组件和所述连接端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个第一密封件,所述数个第一密封件分别将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密封在所述连接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第一密封件包括:
数个密封套,分别将所述数个电源端子的后端与所述连接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之间的间隙密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第一密封件还包括:
数个密封塞,所述数个密封塞将所述数个电源端子后部的内部密封。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个第二密封件,所述数个第二密封件分别将所述数个信号端子密封在所述连接端壳体中所述第二插孔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件为一体件,并包括:
外密封部,将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壳体的所述第二插孔之间的间隙密封;和
内密封部,将所述信号端子的内部密封。
CN202222191750.4U 2022-01-24 2022-08-19 充电座 Active CN218783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3101314.9A DE102023101314A1 (de) 2022-01-24 2023-01-19 Ladestation
JP2023006665A JP2023107746A (ja) 2022-01-24 2023-01-19 充電ベース
KR1020230008499A KR20230114213A (ko) 2022-01-24 2023-01-20 충전 베이스
FR2300616A FR3132056A1 (fr) 2022-01-24 2023-01-23 Station de charge
US18/100,980 US20230238811A1 (en) 2022-01-24 2023-01-24 Charging B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20542 2022-01-24
CN202220192054 2022-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3255U true CN218783255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078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1750.4U Active CN218783255U (zh) 2022-01-24 2022-08-19 充电座
CN202222190926.4U Active CN218827939U (zh) 2022-01-24 2022-08-19 信号端子及包括该信号端子的充电端组件和充电座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0926.4U Active CN218827939U (zh) 2022-01-24 2022-08-19 信号端子及包括该信号端子的充电端组件和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230238811A1 (zh)
JP (2) JP2023107746A (zh)
KR (2) KR20230114214A (zh)
CN (2) CN218783255U (zh)
DE (2) DE102023101314A1 (zh)
FR (2) FR3132056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27939U (zh) 2023-04-07
DE102023101314A1 (de) 2023-07-27
US20230238811A1 (en) 2023-07-27
JP2023107747A (ja) 2023-08-03
DE102023101405A1 (de) 2023-07-27
FR3132056A1 (fr) 2023-07-28
US20230238812A1 (en) 2023-07-27
KR20230114213A (ko) 2023-08-01
FR3132178A1 (fr) 2023-07-28
JP2023107746A (ja) 2023-08-03
KR20230114214A (ko)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91776B1 (en) Plug connector having separate terminal retaining member
US6517373B2 (en) Circular connector
US7670060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an adaptor housing for receiving a plug or socket arrangement
US20050106950A1 (en)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S62139281A (ja) 電気的コネクタ
CN101317304A (zh) 连接器
CN113363751A (zh) 具有冠簧之电源连接器
CN217427153U (zh) 光伏连接器
US2008007630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8783255U (zh) 充电座
CN219017957U (zh) 螺纹插头连接器
US6076976A (en) Fiber optic cable connector
CN113783032B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组件
CN114628936A (zh) 具有插针固定结构的连接器壳体
CN219017956U (zh) 铆接插头连接器
CN215771700U (zh) 密封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6921070B (zh) 插孔组件以及电连接器
CN220830138U (zh) 插头可更换的防水电源适配器
CN213401712U (zh) 连接器、电连接器组件、供电设备和耗电设备
CN217983969U (zh) 子连接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21928780U (zh) 连接器
CN218005334U (zh) 母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电器
CN221353215U (zh) 连接器插芯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055317U (zh) 快插式连接器
CN218997183U (zh) 用于连接器的胶壳、护套、连接器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